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一地理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4高一地理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是一周运动,其运动方向都是自西向东,这种运动会产生昼夜更替、昼夜长短的变化、五带的产生、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和四季的更替。
一、昼夜更替
1、产生原因:地球不发光也不透明,地球的自转。
2、变化规律:周期为一个太阳日,即24小时。
二、昼夜长短的变化
1、夏半年(春分到秋分)
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白昼越长,黑夜越短;夏至日白昼最长,黑夜最短,但极昼极夜地区除外。
南半球:昼短夜长,纬度越高白昼越短,黑夜越长;夏至日白昼最短,黑夜最长,但极昼极夜地区除外。
2、冬半年(秋分到次年春分)
北半球:昼短夜长,纬度越高白昼越短,黑夜越长;冬至日白昼最短,黑夜最长,但极昼极夜地区除外。
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白昼越长,黑夜越短;冬至日白昼最长,黑夜最短,但极昼极夜地区除外。
3、极昼极夜地区:极点上极昼24小时,极夜24小时(0个日出日落)。
4、影响:昼夜长短的变化是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它影响了不同地区的日出和日落时间,对生物的生活、气候等产生影响。
三、五带的产生
1、定义:根据太阳辐射能否到达或到达多少的差异,将地球表面划分为五个带,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
2、界线:南北回归线(热带与温带)、南北极圈(温带与寒带)。
3、分布:北极点附近为北寒带,南极点附近为南寒带;回归线之间为热带;南北回归线至南北极圈之间为温带。即:寒带气温低,位于南北极圈以内;热带气温高,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温带的温度介于寒带和热带之间。
4、特殊线:北极圈(北纬66度34分),南极圈(南纬66度34分),出现极昼和极夜现象的界线。
5、意义:为研究不同地区的热量状况提供依据。
四、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定义:某地当天正午太阳光线与地面的夹角(太阳高度角),用H表示。即正午太阳高度=90度-|当地地理纬度-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2、变化规律:由赤道向两极递减;春秋分日由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附近为90°,30°N(S)为60°,60°N(S)为30°,90°N(S)为0°;夏冬两至日南北半球都是一年中最小的正午太阳高度是0°;北半球冬至日过后一直到6月22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之间移动,这段时间内北回归线N(23.5°N)出现一年中最大的正午太阳高度是90°;南半球反之。
3、应用:太阳高度决定了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能的大小;利用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当地影长,判断某地采光条件好差;判断正午楼房影子朝向;判断垂直物体的影子方向等等。
4、正午太阳高度由于自转和公转同时进行所以可以简化为公式:H=90°-纬差|当地纬度与直射点所在纬度的差值|。高一地理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地球运动是地理环境形成和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对地球的运动方式、地球表面的昼夜更替、四季变化、五带划分等有深入的了解,对于我们掌握地理学知识具有重要意义。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是地理学的基础知识。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自身轴线旋转一周所需的时间,而公转则是指地球绕太阳轨道运动一周所需的时间。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带来了昼夜交替、四季变化和五带划分等重要现象。
昼夜交替是由于地球自转引起的,在地球表面不同纬度的地方,昼夜长短不同,高纬度地区白天短,夜晚长,低纬度地区则相反。四季变化是由于地球公转引起的,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的过程中,由于地球自转轴与公转轴之间的倾角,使得太阳直射点在一年中会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造成南北半球的气温和降水发生变化,从而形成了四季变化。五带划分是根据地球表面获得的太阳热量和地表温度的变化情况,将地球表面划分为热带、温带、寒带五个温度带。
地球的倾斜也对地理环境产生了重要影响。地球的倾斜导致了地球上不同地区的日照时间和强度不同,从而影响了各地的气候和生态环境。例如,北半球的夏季和冬季就是由于地球的倾斜而形成的。在北半球的夏季,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导致北半球获得的日照时间更长,温度更高,而南半球则相反。同样地,在北半球的冬季,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导致北半球获得的日照时间更短,温度更低。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还对地球的形状和重力场产生了影响。由于地球的自转,地球呈现出一个椭球形的形状,而公转则导致了地球的赤道部分向外隆起,形成了赤道辐合带。这些现象都对地球的气候和生态环境产生了影响。
地球运动是地理环境形成和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对地球自转和公转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昼夜交替、四季变化、五带划分等重要现象的形成原因和影响。地球的倾斜也对地理环境产生了重要影响,导致了各地气候和生态环境的不同。因此,掌握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对于我们掌握地理学知识具有重要意义。高一地理水循环课件水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资源之一,也是自然环境中最富变化和最活跃的元素之一。水循环,作为地球上水的主要运动方式,将地球上的水、大气、土壤和生物圈紧密地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复杂的系统。这个系统的工作原理,以及各个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是高一地理的重要内容。
我们需要了解水循环的基本过程。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包括蒸发、降水、地表径流和地下渗透。这些环节相互关联,形成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当水从地表蒸发或从植物表面蒸发时,它会进入大气,然后以雨、雪、雾或露的形式返回地面。一部分水会形成河流和溪流,流入海洋或湖泊,另一部分水则会渗透到地下,成为地下水。
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有其特定的作用和影响。例如,蒸发是水循环的起点,它不仅将水从液体转化为气体,还将其带入大气中,为降水提供了可能。降水则直接影响到地表的水供应,它可能形成河流、湖泊,或者补充地下水。地表径流和地下渗透则分别负责将水从地面和地下引导到其他地方。
然后,我们需要理解水循环对地球的意义。水循环不仅为地球上的生物提供了生存所需的水,还通过调节温度、净化空气和维持生态平衡等作用,对地球的环境产生了深远影响。水循环还通过影响地表的形态和地壳的运动等,对地球的地理环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为了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水循环的知识,我们还需要了解影响水循环的因素。这些因素包括太阳辐射、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地形地貌、土壤和植被等。例如,太阳辐射是驱动水循环的主要能量来源,它影响着蒸发的速度和方向。而地形地貌则直接影响着降水的分布和地表径流的路径。
高一地理水循环课件是一个富有挑战性和实用性的主题。通过学习和理解水循环的过程、意义以及影响因素,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地球的运作规律,以及我们人类在这个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这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环境问题,为我们的未来做出更明智的决策。高中地理必修一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标题:高中地理必修一: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地球自转,这一概念最早由哥白尼在16世纪提出,是地球绕自身轴线旋转一周所需的时间。这个过程对于我们人类来说,似乎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其产生的地理意义却是深远且广泛的。
地球自转影响了昼夜交替。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我们才能在一天内看到太阳从东方升起,从西方落下。这种规律的昼夜交替,使得生物钟得以维持稳定,对地球上的生命活动产生重要影响。
地球自转产生了时差。由于地球自转,不同半球所处的位置不同,接受到的太阳光线也就不同。因此,各地的时间就会有差异。这种时差现象,使得我们能够根据地理位置的不同,来调整我们的生活和工作节奏。
再者,地球自转还对气候产生了影响。地球自转的速度和方向决定了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由于地球自转,使得不同地区的日照时间和强度都有所不同,从而影响了各地的气候类型和特点。
地球自转还对地球的形状产生了影响。由于地球自转,使得地球上产生了惯性离心力,这种力使得地球从两极向赤道逐渐膨胀,成为目前略扁的椭球形状。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体现在多个方面,它不仅决定了我们的日常生活节奏,也影响了地球的气候和形状。尽管这个过程看起来微不足道,但其产生的后果却是深远且广泛的。通过更深入地了解地球自转的原理和意义,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理现象和环境变化,这对于我们未来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高一地理时区计算1、学会方法,正确计算
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使得地球上同一纬度地区地方时不同。由于我们日常生产、生活以至工作很少涉及不同半球、不同经度的地方的时间差异,对东西方向判定仅限于日出、日落,对时区的了解似乎更没有必要。但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长距离越洋通信、跨国经营、国际交往等世界范围的活动,要求我们不仅了解东西方向、东南西北方向,而且还要了解日出日落的时间,更要了解时区与区时的概念。不但要了解太阳时这一传统时间制,而且要了解世界时这一空间时间制。为了计算时区,首先应该了解地球自转一周所需要的时间。地球自转一周所需时间为23小时56分4秒(恒星日)。地球自转轴与地球公转轴之间的夹角为66度34分(黄赤交角),因此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一年当中移动范围约为南北纬23度27分,即东西经127度52分和116度52分之间。由于地球自转轴与公转轴之间的夹角,从北极看,太阳差不多在同一个子午线上相继两次上中天。所以一天当中太阳的最高位置(影子最短的时刻)为中午12点,最低位置(影子最长的时刻)为日出时刻。因为不同年份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不同,所以不同年份太阳直射点经度不同,中午12点也就不同。一年365天每天中午12点的经度各不相同。为了便于计算,我们把一天当中太阳直射的经度(太阳高度最大、影子最短的时刻)称为“地方时12点”。如果某地地方时12点正好是北京时间12点,则该地为东经120度;如果某地地方时12点正好是北京时间0点(即子夜),则该地为西经180度;如果某地地方时12点正好是北京时间8点,则该地为东经45度;如果某地地方时12点正好是北京时间16点,则该地为西经135度等等。
根据经度求时区:
已知某地所处的经度数,可按下表确定其所在的时区数:
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中时区向东,每增加1个时区,时间增加1小时;向西则相反。这样我们就可按经度计算各个地方的地方时了。
已知甲地日出时刻(地方时),求甲地昼长:
昼长=(12-日出时刻)×2;
昼长=(日落时刻-12)×2。
已知甲地日出时刻(地方时),求乙地昼长:
昼长=(12-乙地日出时刻)×2;
昼长=(乙地日落时刻-12)×2。
已知甲乙两地日出时刻(地方时),求甲乙两地昼长差:
昼长差=(甲地日出时刻-乙地日出时刻)×2;
昼长差=(甲地日落时刻-乙地日落时刻)×2。
根据昼长推算日出、日落时刻:
日出时刻=12-昼长/2;
日落时刻=12+昼长/2。
根据日出、日落时刻推算昼长、夜长:
昼长=日落时刻-日出时刻;
夜长=12×2-昼长。基于大概念的高中地理单元整合设计——以“宇宙中的地球与地球运动”单元为例引言
“宇宙中的地球与地球运动”是高中地理的一个重要主题,它帮助学生了解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运动和变化。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球的构造、自然现象和人类活动。在地理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大概念的角度出发,梳理单元知识结构,从而提高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
大概念梳理
本单元大概念包括:地球在宇宙中的独特之处、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地球的四季变化、地球的构造等。其中,地球在宇宙中的独特之处包括: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已知存在生命的行星、地球的大气层和磁场等。这些大概念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球的特征和变化。
单元整合设计
1、确定教学目标和任务
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学生能够描述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运动和构造,解释地球的四季变化和自然现象。教学任务包括:讲解理论知识、组织实践活动、进行课堂讨论等。
2、设计主题和任务
本单元可以设计以下几个主题和任务:
(1)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和运动:学生可以通过制作地球模型、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深入理解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和运动。
(2)地球的四季变化:通过模拟实验和数据分析,学生可以探究地球的四季变化规律,了解不同季节的气候特征。
(3)地球的构造:学生可以通过观察模型、分析图表,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和地壳运动,解释地震、火山等自然现象。
3、制定课程计划和活动安排
本单元计划用时8课时,具体安排如下:
(1)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和运动(2课时):教师讲解理论知识,学生制作地球模型、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2)地球的四季变化(3课时):学生进行模拟实验、收集和分析数据,了解地球的四季变化规律,讨论不同季节的气候特征。
(3)地球的构造(3课时):学生观察模型、分析图表,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和地壳运动,解释地震、火山等自然现象。
教师需要在每个主题和任务中设置相应的实践活动和课堂讨论,确保教学的有序性和实效性。例如,在讲解地球四季变化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模拟实验,并组织课堂讨论不同季节的气候特征;在讲解地球构造时,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观察地球模型,并讨论地震、火山等自然现象的成因。
案例分析
以“地球构造”为例,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一个地球内部结构模型和一个地壳运动模拟装置。在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模型、分析图表,帮助他们了解地球内部结构和地壳运动。此外,教师可以设置一个课堂实践活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