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家国的柱独到而深刻的心理剖视读丁亚平的《一个批评家的心路历程》_第1页
作为家国的柱独到而深刻的心理剖视读丁亚平的《一个批评家的心路历程》_第2页
作为家国的柱独到而深刻的心理剖视读丁亚平的《一个批评家的心路历程》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作为家国的柱独到而深刻的心理剖视读丁亚平的《一个批评家的心路历程》

不可否认,近年来,茅氏科技发展迅速。论文姑且不说,有份量的专著就时有问世。这些专著每每显示出研究中的突破性的进展。但是,在众多的研究论著中,将茅盾作为批评家来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又侧重于研究和剖视其心路历程的,则更为鲜见。丁亚平的近著《一个批评家的心路历程》是否可以算是从心理剖视角度探讨作为批评家的茅盾的心路历程的开先河之作,我不敢妄断;但我想,至少可以说,该著是引导读者进入了一片新的天地。我们从中可以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新鲜空气,窥视到作为批评家的茅盾的心灵奥秘,读到在已有的专著中尚未有过或尚未来得及发挥的东西。丁亚平找到了一个新鲜的角度。以往对作为作家和批评家的茅盾的研究,较多的是从社会学的角度入手的。茅盾以批评家的身分出现,对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展开批评时,常操的也往往是社会学的文学批评方法(这样说并不意味着茅盾全然不顾文学作品的审美特点),因而用社会学的文学批评方法研究和评论茅盾,不仅是可以的,而且常常能够直逼茅盾创作和批评中所体现的某些显著的独特之点。稍后有人侧重于从美学的角度,来研究既是作家又是批评家的茅盾。如果要说丁亚平的新著有什么独特之处的话,那就在于从心理学的角度,对茅盾的文学批评进行透视。这种透视,势必涉及一系列深层次的东西。似乎可以说,丁亚平发现了被研究者们遗忘的角落,找到了一块尚未被开垦的处女地。其实,找到一个全新的角度,这只是整个课题研究的第一步,只能说明整个专著可能具有“发他人之所未发”的品格。专著要获得成功,关键在于理论框架要坚实,要站得住。我琢磨,全书大的框架由两个“柱子”支撑:一根“柱子”是社会学的分析,另一根“柱子”是心理学的分析。当然,以后一根“柱子”为主,而以前一根“柱子”为辅。而且,从社会学方面所作的分析论述,更多地是渗透在全书的各章节之中。因此从文字上看,从章节的标题上看,它可能并不是可以触摸的有形的“柱子”,然而它却又是实实在在地起着作用的无形的“柱子”。例如,第五章“选择意识与现实主义理论批评的历史运动”,分析了茅盾在种种文学思潮、创作原则中所作的选择,对现实主义的认同,以及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茅盾对现实主义认同的内涵的历史性演变。对于这样一些内容,如果仅仅只是从心理学的角度加以解释,难免显得捉襟见肘。从丁著的引文中,我们时时可以感觉到社会学的分析作为无形的“柱子”的存在。正是由于两根“台柱子”的共同支撑,全书的建构显得坚实牢靠。但既然要探究茅盾文学批评的心路历程,无疑就应当将心理学的内容提到更主要的地位。作为更主要的“柱子”,心理学的分析是由三个重要部分构成的。一是心灵分析。丁亚平注重分析茅盾阅读作品时的心灵感应和情绪机制对文学批评所起的作用。茅盾对萧红的《呼兰河传》的评论有别于他一贯的批评风格。丁亚平认为,特别的批评文字的背后,有着深刻的情绪动因和心理背景。茅盾从自己痛失爱女,联系到新文学失却一位才情横溢的女作家。阅读《呼兰河传》,使他将由女儿过早的死和萧红寂寞的死而产生的悲愁之情勾连到一块儿。由于心灵的感应和共鸣,由于宣泄情绪和释放心理能量寻求心理平衡的需要,因而茅盾这一篇评论萧红的文字,特别地显露了情绪化的倾向。丁亚平在这里所作的分析,是发人深省的。当然,精彩的论述还不止这些。照我看,丁著拈出情绪机制来研究、阐释一般人眼中全然理性化了的茅盾,这本身就是值得研究者们注意的。二是人格分析。从丁著的论述来看,人格分析涉及到个人气质、性格系统、角色身分等。我个人认为,这是全书中新意迭出因而也最是熠熠生辉的部分。先说丁著对茅盾个人气质的论述。该著将茅盾划归为偏于思想型和旁观型的批评家,认为他具有两个方面的气质:一、思想清醒、冷静、深沉,重客观,反对灵感,偏重理性;二、坚定执著、自主自信,具有韧性精神和巨大的历史平衡感。这样一种认定,是符合茅盾的实际情况的,是令人信服的。我尤为推崇的是丁著中关于角色身分的见解。书中正视人格心理和角色身分对茅盾文学批评的限制和规定。人格涉及到个人所有的行为,无论是外在的还是内在的,显露的还是隐蔽的。它的外在的层面便是人格面具。人格面具也即角色身分,意指一个人按他所认为必需的、或别人以至特定群体所希望他那样去做的方式行为。当特定的个体在一定的社会政治环境、时代生活风尚、历史文化积淀以及知识结构、个人素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往往会表现出真正的人格与人格面具、内在个性心理与外在群体趋赴相悖离的特性和现象。心理学上将这称为二重人格。茅盾在六十多年的文学生涯和理论批评道路上,确实扮演了不少角色(心理学意义上的角色)。代表了特定时代的社会集团和文学潮流倾向的群体心理,角色身分与自己的真正的人格相一致、相吻合,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主导的方面;但另一方面,也毕竟存在着内在人格与群体心理、与角色身分相分离的二重人格的心理现象。这后一个方面,确实是茅盾文学批评心路历程中不可或缺因而不可忽视的方面。三是思维分析。丁著对茅盾的批评思维进行了多侧面的考察,并言之成理地向我们阐述了一系列耐人寻味的结论。丁亚平认为,茅盾思维的品质是价值属性与实践特性兼备。茅盾思维的特质,是整体,宏观,发散性。茅盾习惯于做整体思维,特别倚重综合。茅盾文学批评选择对象和批评客体是一个极具张力和弹性的圆圈,有着多元的开放式趋赴。茅盾思维的形式是价值判断。茅盾思维的模式为:价值整体感知——这是批评感性思维模式;价值理性确证——这是批评理性思维模式。确实,茅盾批评思维品格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茅盾之所以为茅盾,是文学批评中的“这一个”,我们不会将他同鲁迅、同冯雪峰、同李健吾相混淆,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是,他的思维具有与他人不同的品格。从这里入手,丁亚平回答了对茅盾的文学批评进行心理学研究中不可回避的问题。或者,可以更加肯定地说,他独辟蹊径,到达了一个可以更为深刻地展示茅盾文学批评的心理学内涵的境界。看来,支撑全书的这后一根“柱子”,结实是无疑的。不仅如此,而且挺拔,外加崭新。由于两根柱子的共同支撑,全书立论不乏新意,而又不失稳妥,结构完整,体系也较为缜密。然而,倘若用挑剔的眼光看,丁著也许还存在着一些瑕疵和不足。书名为“一个批评家的心路历程”,可是全书却并没有将剖露和展示茅盾的心路历程作为贯穿线索。从全书的章节来看,似乎也并不是按对心路历程的透视的要求来安排和设置的。行文所涉及的,主要是批评家心理内涵的分层次的或多侧面的分解剖析,属横向考察分析的范畴,而尚缺少对于心路历程的纵向把握。何谓“心路历程”?我理解尚是心灵活动所经过的旅程。因此,仅仅侧重于对心灵活动内容的横向解剖,或者,在总体的横向解剖中加一点对心路历程的片断分析,我总觉得这与作者通过书名所泄露的写作初衷不完全吻合。也许,在名与实的某种牴牾中,我过于注重名了。但无论如何,名与实之间的距离总让人感到美中不足。照理说,结语应该还可以弥补这一不足,对茅盾文学批评的心路历程作一宏观的总体勾勒;但现有的结语却未能这样做。丁著的另一不足,是纲目的统拎作用显得不够突出。全书的目包含着丰富的内容,而且时有卓见。如果纲能够更好地统率统拎这些目,纲本身能更显明些,纲与目之间的关系能理得更顺些,该著或许能达到更高的层次。与此相联系的,在对茅盾的文学批评作了发散型的阐述以后,能否增加一点作收束型概述的文字?在对一系列结论所作的分列之后,能否安设一点总括性的段落?茅盾文学批评的特点是长于整体思维,倚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