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7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24讲 古代的经济政策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1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7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24讲 古代的经济政策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2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7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24讲 古代的经济政策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3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7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24讲 古代的经济政策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4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7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24讲 古代的经济政策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4讲古代的经济政策时间/40分钟一、选择题1.某学者提出,西周末期井田制已开始瓦解,当时铁农具和牛耕还没有出现;战国中期,井田制的变革已经完成,此后铁农具开始大量使用,牛耕只在个别地方使用。由此可知,该学者认为 ()A.井田制的瓦解是铁犁牛耕出现的前提条件B.铁犁牛耕的使用不是井田制瓦解的最初原因C.土地私有制在西周末期已经确立D.经济制度滞后于政治体制2.齐桓公十九年,齐国采纳管仲的建议,实行井田制下的“相地而衰征”,即取消公田,以九夫为井,视土地的美恶及年岁的丰歉来征收田税。这一政策 ()A.实质是以劳役地租取代实物地租B.以法律形式确立土地私有制C.符合尊王攘夷、维护周礼的理念D.得益于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3.《唐律疏议》规定:均田制下授田有定额,“老、小、寡妻受田各有等级,非宽闲之乡不得限外更占”(注:占有土地数量不能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并且只有受田不足才可以向私人买入。这表明唐代均田制 ()A.具有抑制兼并的意图 B.增加农民的赋税负担C.适应人口增长的需要 D.没收地主的超额占田4.[2018·河北保定二模]明代法律规定民间典卖土地,自行立契,按律纳税,通过黄册、鱼鳞图册的编制,民田得以通过典卖、继承、赠予等方式流转,“田宅无分界,人人得以自买自卖”。这一规定 ()A.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土地权属制度B.是封建社会走向衰落的集中体现C.有效解决了当时的人地矛盾D.为资本主义萌芽提供了资金5.《吕氏春秋·上农》曰:“古先圣王之所以导其民者,先务于农……民农则重,重则少私义,少私义则公法立,力专一。民农则其产复,其产复则重徙,重徙则死处而无二虑。”这主要体现了()A.藏富于民的思想开始出现B.国家推行重农政策的目的C.农耕统治者宣扬安土重迁观念D.古代农业自给自足的特点6.据孔泾源教授研究,汉代曾对某些重要行业实行必须由国家垄断的禁榷制,官府自设手工工场、作坊的官工制及地方官将本地土特产品无偿上贡给皇室的土贡制。上述制度的推行 ()A.使得一大批富商大贾富甲一方B.使工匠和商贾变成官府管理的奴仆C.与当时抑制商业的国策相配合D.增加了地方官凭土贡晋升的机会7.明朝把北方边境的粮草运输交给普通商人做,政府省去路程上的消耗。粮草生意风险大,利润少,于是明政府就给往北方边境输送粮草的商人发放“盐引”,让商人们合法地从事食盐生意。这样政府提供优惠政策,商人取得经济效益,实现了双赢。这反映出 ()A.明朝经济政策在实践中遇到挑战B.官督商办是资本主义的早期形式C.明朝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D.经济重心南移导致明朝北方边防空虚8.乾隆年间,江南地区“约计州县田亩,百姓所自有者,不过十之二三,余皆绅衿商贾之产”。该现象 ()A.反映了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B.说明了商业资本操控国计民生C.表明了自然经济已经开始瓦解D.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成长艰难9.明朝中后期,福建巡抚许孚远在奏疏中说“市通则寇转而为商,市禁则商转而为寇”,主张“开禁”。之后,明穆宗决定开放月港(今福建海澄)。依据材料得出 ()A.明政府放弃了“海禁”政策B.民间走私得到有效控制C.海商、海盗斗争初见成效D.明朝“开禁”促进白银内流10.[2018·安徽亳州模拟]17世纪中期,清政府多次颁布禁海令;同一时期的英国政府则颁布《航海条例》,积极保护海外贸易。出现该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两国 ()A.经济结构的差异 B.中央集权的强弱C.思想解放的程度 D.海军实力的高低11.清人在《论南洋事宜书》中写道:“南洋未禁之先,闽广家给人足……鲜有在家饥寒窃劫为非之患。既禁之后,百货不通,民生日蹙。居者苦艺能之无用……使沿海居民富者贫,贫者困,驱工商为游手,驱游手为盗贼耳!”材料中的“禁” ()A.阻碍了农产品商品化进程B.推动了民间正当贸易的发展C.保障了对外贸易的出超地位D.导致了东南沿海民生的困境12.[2018·山东日照模拟]清政府长期实行“怀柔远人”政策。1764年,下令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省出海商船,每船准带生丝以两千斤为上限,准许外国商船每次可带出生丝一万斤,又严禁安徽、福建、浙江等省出产的茶叶从海路运销广州或海外。该政策 ()A.阻碍了农业经济的商品化趋势B.有利于外国商人垄断中外贸易C.导致中国农产品失去国外市场D.使中国对外经济联系日益萎缩二、非选择题13.明初实行朝贡贸易政策,后该政策日渐不能适应时代发展和国际形势,于明朝中后期瓦解。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明朝推行朝贡贸易政策,外国使节前来朝贡,中国则给予优厚回赐。入贡时还可以“附载方物,与中国贸易”。在这种朝贡贸易体制下,来华的贸易活动必须在政府的控制下进行,民间的商船往来则是不合法的。1567年(隆庆元年),明朝准许中国商民出海贸易,私人海外贸易得到发展,此后朝贡贸易名存实亡。——摘编自《明清时代的中国与世界》材料二隆庆元年部分开放“海禁”,于是“五方之贾,熙熙水国……所贸金钱,岁无虑数十万”,濒海地区有“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之谣。到了万历年间,“自大江以南,强半用银……则钱之所行无几耳”。手中握有大量白银的商人足迹遍及全国,这在徽商身上表现得最为突出。徽州的士人十之七八“以儒而贾,以贾而儒”,时人评价:“今为学者,其好则贾而已矣。”——摘编自晁中辰《明后期白银的大量内流及其影响》请回答:(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朝贡贸易体制的含义,分析朝贡贸易瓦解的原因。(2)据材料二,归纳明朝开放“海禁”对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朝贡贸易和“海禁”的关系。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在许多情况下,政策的颁布是一回事,政策的实施又是一回事。政策在逐级执行过程中的变异,尤其是一些似是而非的带有缺陷的政策,各级官僚最后执行的结果可能恰恰就是对缺陷的逐级放大,从而导致统治者始料不及的种种弊端。因此,我们不但要看政策是如何规定的,更要看是如何执行的。政策的制定仅仅表示一种决策的形成,而不是政策行为的终结,政策只有在进入执行过程以后并得到切实实施,其“决策效能”才能得以显现。——摘编自张建民等《中国经济史纲要》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围绕“政策制定与实施”自行拟定一个具体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课时作业(二十四)1.B[解析]由题干材料可知,该学者认为井田制开始瓦解时,铁农具和牛耕还没有出现,说明铁犁牛耕的使用不是井田制瓦解的最初原因,故选B。铁犁牛耕的使用,推动了私田的开垦,因而推动了井田制的瓦解,A项因果关系倒置,错误;材料中学者仅说明井田制瓦解与铁犁牛耕使用的关系,没有关于土地私有制确立的信息,C项错误;材料体现了土地制度与生产力的关系,没有体现经济制度与政治体制的关系,D项错误。2.D[解析]由材料“相地而衰征”“取消公田,以九夫为井,视土地的美恶及年岁的丰歉来征收田税”可知,铁犁牛耕的应用、生产力的发展促使大量私田被开垦,因而改革赋税,故选D。3.A[解析]材料“均田制下授田有定额”和“只有受田不足才可以向私人买入”都说明唐代限定土地数量,抑制兼并,故选A。据材料“授田有定额”可知,材料主要论述授田的数量而不是赋税的多少,B项错误;据所学可知,均田制分配的是政府掌握的无主荒地,人口增长使得政府可分配的土地减少,故C项与材料不符,错误;据所学,均田制分配的是政府掌握的无主荒地,没有触动地主土地所有制,D项错误。4.A[解析]由“明代法律规定民间典卖土地,自行立契”可得出,这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土地权属,故选A。“明代法律规定民间典卖土地,自行立契,按律纳税,通过黄册、鱼鳞图册的编制,民田得以通过典卖、继承、赠予等方式流转”无法体现封建社会走向衰落,B项错误;“田宅无分界,人人得以自买自卖”没有说明人地矛盾,C项错误;根据所学可知,资本主义萌芽的资金主要来自于手工业,而其产生的利润主要用于投资土地,D项错误。5.B[解析]材料此举的目的是巩固统治,与国家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的目的相同,故选B。材料中未涉及藏富于民的思想,A项错误;宣扬安土重迁只是一个方面,与题中“这主要体现”不符,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自给自足,D项错误。6.C[解析]题干中的三种制度,都不利于商业的发展和扩大,即与当时的抑商政策相互配合,故选C。题干主要谈及汉代发展经济的三种制度,即“禁榷制”“官工制”“土贡制”,没有谈及富商大贾,A项错误;西周实行“工商食官”政策,即工匠和商贾成为官府的奴隶,B项错误;题干虽然提及了“土贡制”,即地方官将本地土特产品无偿向皇室上贡,但是没有提及地方官“晋升”问题,D项错误。7.A[解析]明朝经济政策是重农抑商政策,但在实践中“政府提供优惠政策”,抑商政策受到挑战,故选A。材料“政府提供优惠政策”,与官督商办无关,B项错误;材料中明朝政府的经济政策冲击了重农抑商政策,但明代未放弃重农抑商政策,C项错误;明朝政府为了降低运输成本、降低风险而让商人参与输送粮草,没有体现出北方边防空虚,D项错误。8.D[解析]“绅衿商贾”发财致富之后,并没有把大量的资金用于扩大再生产,而是用来买田置地,这样就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进一步成长,故选D。题干论及清朝江南地区商人买田地的问题,没有涉及农产品商品化,A项错误;商业资本未控制国计民生,B项错误;自然经济解体是在鸦片战争后,C项错误。9.C[解析]由材料“市通则寇转而为商,市禁则商转而为寇”可知,商、寇身份因“市通”“市禁”而相互转换,开放“海禁”不但有利于贸易,而且有利于加强海防,结合之后明穆宗决定开放月港可知这是海商、海盗斗争的结果,故选C。由材料明穆宗决定开放月港可知,明政府放松了“海禁”而非放弃,A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明朝中后期对外贸易政策的调整,而非控制民间走私的举措,B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明朝中后期放松“海禁”,白银内流无体现,D项错误。10.A[解析]17世纪中期,中国以小农经济为基础,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故选A。清中央集权空前强化,英国中央集权强化,B项错误;清实行八股取士,思想僵化,17世纪中期英国正在开展启蒙运动,但思想解放程度不同不是根本原因,C项错误;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海军实力较弱,英国积极进行对外扩张,海军实力强大,但海军实力的高低不是根本原因,D项错误。11.D[解析]材料中从“鲜有在家饥寒窃劫为非之患”到“富者贫,贫者困,驱工商为游手,驱游手为盗贼耳”的变化,说明“海禁”导致了东南沿海民生的困境,故选D。“海禁”所阻碍的更多的是沿海手工业的发展而非农产品商品化进程,A项错误;根据材料“既禁之后,百货不通,民生日蹙”可知,“海禁”阻碍了民间正当贸易的发展,B项错误;材料中并没有提及中国对外贸易地位,C项错误。12.B[解析]据材料“‘怀柔远人’政策……每船准带生丝以两千斤为上限,准许外国商船每次可带出生丝一万斤”可知,在中外贸易中,外国商船优势大,容易垄断中外贸易,故选B。据材料“带生丝以两千斤为上限……带出生丝一万斤”可知,清政府并未阻碍农产品商品化的趋势,主要是限制本国商人出海贸易,A项错误;据材料“外国商船每次可带出生丝一万斤”可知,中国农产品未失去国外市场,C项错误;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外商获得贸易优势地位,而不是中国对外经济联系萎缩,D项错误。13.(1)含义:官府主持对外贸易;禁止民间海外贸易。原因:厚往薄来,不讲经济原则;私人海外贸易的发展;西方殖民势力的冲击。(2)积极影响:促进海外贸易兴盛;刺激商品生产的发展;白银成为广泛流通的货币;国内商业资本趋于活跃;传统的贱商观念改变。关系:朝贡贸易实质上是“海禁”政策的一部分。[解析]第(1)问的第一小问,据材料一“贸易活动必须在政府的控制下进行”得出官府主持对外贸易,据材料一“民间的商船往来则是不合法的”得出禁止民间海外贸易。第二小问,据材料一“前来朝贡,中国则给予优厚回赐”得出厚往薄来,不讲经济原则;据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