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民族政策的继承与发展_第1页
中国古代民族政策的继承与发展_第2页
中国古代民族政策的继承与发展_第3页
中国古代民族政策的继承与发展_第4页
中国古代民族政策的继承与发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古代民族政策的继承与发展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多民族共存的大背景下,历代王朝要维护和巩固其统治地位,就必须协调和处理好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尤其是统治民族和被统治民族之间的关系,为此都制定了相应的民族政策。中国自秦统一后,经历了两汉的统一、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分裂、隋唐的再统一、五代十国辽宋夏金的再分裂,及至元、明、清的大统一的发展。这期间,既有统一,又有分裂,统治民族既有汉族,又有少数民族,每个王朝的统治者都依据各自的历史背景的不同,制定了各具时代特色的民族政策。本文对中国历代王朝的民族政策作了一番总体的考察,试图从纷繁芜杂的民族政策中找出共同特点,并对之进行探讨。一、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是民族政策的根本依据中国历史上存在的民族压迫,较长时期是汉族统治者压迫少数民族人民,但在有些时候、有些地区却是某些少数民族统治者压迫汉族和其他各族人民。如元朝和清朝统一全国时是这样,匈奴、鲜卑、突厥、吐蕃、西夏等统治我国一部分地区时也是这样。尽管在中国长期的古代史中,朝代不断更替,统治民族也有过更换,但民族压迫一直存在。这种民族压迫长期存在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剥削压迫的社会制度造成的。另外,大汉族主义与狭隘的民族主义也助长了民族压迫。自古以来,汉族统治者就以华夏居内、夷狄居外,内诸夏而外夷狄,对少数民族有很深的偏见,认为“中国聪明睿智之所居也,万物财用之所聚也,圣贤之所教也,仁义之所施也,诗书礼乐之所用也,异敏技艺之所试也,远方之所观赴也,蛮夷之所义行也”。而认为“夷狄之人贪而好利……人面兽心”,“是以圣王禽兽畜之”,视少数民族为禽兽。一旦少数民族成为统治者,为了维护其民族的特殊地位,体现其民族的优越性,他们所制定的民族政策就较多地表现出狭隘的民族主义色彩。中国古代的民族压迫,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如政治上的族别歧视、强迫同化、武力镇压异民族的反抗等。民族压迫的一个总的特点是以牺牲其他民族的利益为代价来换取统治民族的利益。历史上民族压迫最为突出的是元朝,尽管元朝的统治者蒙古族是少数民族,但其统治阶级本性与汉族统治阶级一样,而且正因为他们是少数民族,为了维护其民族的统治地位,体现其民族的优越性,元朝推行了十分露骨的民族压迫政策。元世祖至元时,把全国人民按民族分为四等:第一等为蒙古人,包括原来蒙古各部的人;第二等为色目人,包括西夏、回回、西域和留居中国的一部分欧洲人;第三等为汉人,包括契丹、女真和原金统治下的汉族;第四等为南人,指原南宋统治下的汉人和西南各族人民。元朝将汉族分为汉人和南人,目的是分化汉族人民,削弱其反抗力量。元朝还制定了一系列政策,从各方面来维护蒙古族的特权。在官制上,按民族等级任官,元朝规定:“其长则蒙古人为之,而汉人、南人贰焉。”达鲁花赤“惟用蒙古人,三年依例迁代,其汉人、女真、契丹名为蒙古者皆罢之”。科举方面规定,蒙古、色目为右傍,汉人、南人为左榜,以右为上,殿试第一名必属蒙古人。在军事上规定“汉人不得与军政”。元朝驻军亦有差别,“以蒙古军屯河洛、山东,据天下腹心;汉军、探马赤军戍淮江之南以尽南海;而新附军亦间厕焉”,按民族等级规定各军地位。在法律上规定,蒙古、色目与汉人、南人分属审理,即使同罪,处罚也不一样,将民族等级压迫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历代王朝民族政策中带有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的内容,反映了封建统治阶级的阶级本质,民族压迫的长期存在是由封建剥削制度本身造成的。唐太宗曾宣称:“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但后来他却说:“中国百姓,实天下之根本,四夷之人,乃同枝叶,扰其根本以厚枝叶,而求久安,未之有也。”民族偏见根深蒂固。压迫性的民族政策,不仅不利于民族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反而激化了民族之间的矛盾,这常常也是导致封建王朝迅速走向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二、开疆拓土,加强了内地与内地的交流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一个大趋势,从秦统一中国后,每一个全国统一性的封建王朝,在处理边疆少数民族关系的问题上,无不奉行开疆拓土的政策。开拓性,反映了封建统治者的阶级本性,是统一王朝民族政策的一个显著特点。秦灭六国后,兵不解甲,向北“使将军蒙恬发兵三十万北击胡,略取河南地”,向南“发诸尝逋之人、赘壻、贾人略取陆梁地,为桂林、象郡、南海”。对周边各民族开展了大规模的开疆拓土的战争。西汉时,经过六、七十年的休养生息,到汉武帝时开始了对周边各民族的大规模的开拓性战争。公元前133年,汉朝开始武力征服匈奴,通过一系列战争,特别是公元前127年卫青攻击匈奴的楼烦、白羊,取得河南地;公元前121年霍去病深入匈奴境内千余里,夺得河西走廊;公元前119年,霍去病、卫青向漠北穷追匈奴,迫使匈奴主力向西迁徙而臣服于汉。同时汉武帝对西域也进行开拓,于公元前119年派张骞出使西域,并于公元前104年和公元前102年两次派李广西征,后又多次西征,击败了匈奴和亲匈奴势力,使西域三十六国臣服于汉。公元前112年,汉武帝派军出击南越,翌年南越灭亡。紧接着汉兵又在东南征服了闽粤,在西南使夜郎、滇等国和部落对汉称臣。唐朝唐太宗通过开拓疆土,取得了东北至辽宁东,西逾葱岭,北越大漠,西南到吐蕃的广大领土。元朝蒙古铁骑驰骋亚欧大陆,用武力降服畏吾儿,击灭西辽,吞并西夏,大败金朝,攻占大理,驱宋廷入海。清朝满族统治者征服中原大地,击败蒙古噶尔丹部,设置了驻藏大臣,招抚了“苗疆”,建立了广阔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历代王朝在开拓过程中,一般都推行设郡县而治、纳入版图的政策,使新增的领土逐步融合进来。通过开疆拓土,加强了内地与边疆的交往。如唐朝统一西域后,西域与内地的经济文化交往更密切了。唐朝的均田、府兵、租庸调等重要制度,都曾在伊州、西州等地推行,唐政府还在天山南路大兴屯田,使中原的先进农业技术进一步传播到了西域,促进了西域的经济发展。而西域的贵族、僧侣、乐工、画师等也大量进入内地,给内地人民带来了西域文化,大大丰富了汉族文化内容。同时,唐朝统一西域还保障了“丝绸之路”的畅通,便利了中西文化交流。历代封建王朝对边疆的开拓历史,同时也是中国疆域的发展历史。三、中央对少数民族区域的统治历代王朝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羁靡政策包括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一是边疆各少数民族承认对中央政权的依附,接受中央的册封和定期入贡;二是中央政权承认各少数民族在政治上的自治权,不直接参与各少数民族内政。各地方政权的官吏由本民族自行产生后,中央加以任免。我国历代中央王朝对边疆民族政权在相当长的时期都采用了这种政策。秦汉之时,除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置边郡边县,以区别内地的郡县外,还在少数民族聚居的一些地区设置了“道”和“属国”二级的特殊行政单位,给这些地区的少数民族一定的自治权。这种统治方法,开我国羁靡政策之先河。及至南朝之时,发展为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设置左郡左县。所谓左郡左县,一方面意味着少数民族地区已纳入版图,必须服从南朝中央政府的领导;另一方面又表示少数民族地区的郡县与内地的郡县不同,还有特殊性,故在郡县之前冠以“左”字,以示区别。这种左郡左县,既不打乱少数民族原有的社会组织,也不干预其内部事务,而是给当地首领加官封爵,利用他们对少数民族实行统治。唐朝设置羁靡府州,即在不破坏国家统一的前提下,保持或基本保持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机构,承认其首领的政治地位和统治本民族的权力。同时,唐朝又对羁靡府州有行政领导权、实施法律权、征调兵马权、收取贡赋权,表明羁靡府州只是唐中央政府管辖下的地方一级行政机构。元、明之时确立了土司制度,所谓土司就是少数民族充任并世袭的官职。中央政府一方面对少数民族地区阅户籍民,征收赋税,加强了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控制;另一方面任用少数民族首领为“土官土吏”,并制定了更为严厉的封授制度。从某种意义上说,土司制度是承“道”和属国、左郡左县、羁靡府州的特点,集我国民族政策羁靡性之大成。到明代,土司制度日益完善,形成比较完善的制度,随着土司制度进一步的发展,逐步暴露其弊端,如土司之间的械斗,土司座大后不听中央的调遣,明朝在一些地区实行“土流合治”政策,在少数土司统治区开始了“改土归流”政策,到清朝时对土司的政策是逐步约束、抑制、打击,进而革除土司,把“改土归流”作为确定不移的方针。鄂尔泰《改土归流疏》说:“臣思前明流土之分,原因烟瘅新疆,未习风土,故因地制宜,使之乡导弹压,今历数百载,相沿以夷治夷,遂至以盗制盗,苗倮无追脏之忧,土司无革职削地之罚。直至事大上闻,行贿详结,土司亦不深求,以为镇静,边民无所控诉。若不铲蔓塞源,纵兵刑财赋事事整饬,皆治标而非治本。”清政府对南方民族地区的改土归流政策,是为了加强对南方少数民族的控制,但它符合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要求,也反映了南方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演变。历代王朝对边疆民族实行羁靡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边疆的稳定,对国家的统一与中央政权的巩固起了一定的作用。但羁靡政策不参与少数民族的内部事务,不利于这些地区与内地的交流沟通,使这些地区的经济文化得不到发展,长期处于停滞落后的状况。而这从长远的眼光来看,并不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四、因公制私,以减赋被免者中国各民族之间,无论在政治、经济上,还是信仰、风俗上,历来都存在很大差别。一般说来,汉族居于比较先进的地位,而少数民族相对落后。历代统治者都意识到了这一点,对于被征服或臣服的少数民族,实行一些优惠照顾的政策。另一方面,统治者认为,统治少数民族“御之得其道则附顺服从,失其道则离叛侵扰,固其宜也。是以先王之政,叛则讨之,服则怀之”,“服之者恩之以仁,拒敌者威之以武,恩威相济,功乃易成”。抚纳与镇压一样,是统治好其他民族不可或缺的手段。汉朝鉴于少数民族的经济比较落后,对边郡实行了优惠的赋税政策,一方面由郡太守或属国郡尉出赋,且无定制定额,可以减免。史载:“汉连出兵三年,诛羌、灭两粤,番禺以西至蜀南者,置初郡十七,且以其故俗治,无赋税。”另一方面,蛮夷长官只需交纳土贡,负担较轻。南朝在与北朝的对峙中,为了取得少数民族首领的支持,常常以封官授爵的办法来加以笼络。南朝还在少数民族地区采取了减轻赋税的政策,少数民族一般只需按户交纳谷物外,没有别的徭役,负担较轻。如在荆雍州“蛮民归顺者一户输谷数斛,其余无杂调,而宋民赋役严苦贫者不复堪命,多逃亡入蛮。蛮无徭役,强者又不供官税。”明朝为了控制少数民族,更是宣称:“朕既为天下主,华夷无间,姓氏虽异,抚字如一。”汉族统治阶级如此,少数民族统治者也对汉族实行了抚纳政策。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为了站稳脚跟,巩固其统治地位,尽管开始时有过一段时期的战争征服,但最后无不对汉族实行抚纳政策,特别是笼络汉族的士大夫为他们服务。例如契丹统治者早在五代十国时期,即注意利用逃入契丹的汉族有识之士;阿保机更是重视从征服的汉族士大夫中间选用人才,委以重任。清王朝在统治初期,曾对汉族实行野蛮的圈地和强迫同化政策。但统一全国后,康熙帝就调整了统治政策,在经济上停止圈地,减轻赋税,鼓励垦荒,把一部分田地分给汉族农民,在政治上对满汉官的品级进行调整,并开科取士,使大批汉族知识分子进入清政府任官。所以,中国古代民族政策的抚纳,不仅指汉族统治者对少数民族的抚纳,也包括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对汉族的抚纳。汉族统治者们对少数民族实行种种优惠照顾政策,因其俗而治,既有利于巩固统治,又在客观上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对汉族进行抚纳,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民族矛盾,稳固了他们的统治。更重要的是,由于抚纳政策的实行,才能使少数民族建立像元、清这样全国统一的政权。五、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同化民族同化“即丧失民族特性,变成另一个民族的问题”。中国历代的统治者,为了维护其统治,都在一定程度上推行了同化政策。有汉族同化少数民族,也有少数民族同化汉族和其他民族,但总体上是汉族同化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不断被汉族同化,代复一代,朝复一朝,使汉族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民族同化可分为强迫同化和自然同化。强迫同化指“丧失本民族的特征,接受别的民族的特征的变化过程是强制手段,即凭借暴力和特权来实现的社会现象”(150)。强迫同化是民族压迫制度的产物,是民族压迫的表现形式。强迫同化在历史上是常见的。如元初强迫汉人改耕田为牧地,清初强迫汉人同化的剃发令等。强迫同化造成了民族隔阂,恶化了民族关系,不利于民族的接近、交往。自然同化指“不同民族在长期的交往和相处中,在生产、生活、文化等方面的互相影响下,交往相处的一方民族在完全自然的、自愿的情况下接受交往相处的另一方民族的特征,改变自己的民族特征而变成另一民族的现象。”(151)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同化,占主流的是自然同化。中国古代有汉族封建统治者制定的同化政策。秦汉时,将南方的少数民族迁入内地,使其与汉族杂居。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之势汹涌发展,北方汉族也开始了向南方的大迁移,造成了全国性的民族大变动。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与当地汉族形成了交错杂居的局面,南迁的汉族与南方的少数民族加强了联系,从而导致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民族同化浪潮的形成。面对滚滚而来的民族同化浪潮,各大小封建王朝都制定了相应的民族同化政策。汉族统治者将被征服或内附的少数民族直接编入汉族封建政权的州郡县为编户,曹魏时期就将3万余落的匈奴分五部编入郡县为“编户齐民”。南朝时期更是不断地把少数民族地区直接编入州郡县。另设置了管理少数民族的地方官吏,具体推行同化政策,如在两晋时即“校尉”一职,专管地方少数民族事务,到南朝便盛极一时。这些校尉均采用撤关卡、省烦苛、布恩惠、减赋税的方法,积极推行同化政策,使少数民族“莫不顺服”,甚至“历政不宾服”的少数民族也“因此向化”,还有对少数民族实行迁移分散的政策,孙吴在征服了居于心腹地带的山越之后,便迫使他们下山移居平地,令“强者补兵,羸者补户”,南朝对被征服或内附的少数民族,或移于京师,或引出平土,使少数民族与汉族杂居,加速他们的同化步伐。不仅汉族统治者推行同化政策,迫使少数民族汉化,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统治者,在“野蛮的征服者总是被那些他们所征服的民族的较高文明所征服”这一“永恒的历史规律”作用下(20),也推行同化政策,主动使本民族汉化。中国历史上经历的三国两晋南北朝和辽宋夏金两次民族大同化时期,入主中原的北方少数民族都推行了汉化政策,而且汉化政策的内容基本相同:重用汉族士大夫,制定汉式封建官制礼仪,兴办汉学,提倡汉文化;劝农桑,定租赋,改游牧经济为农耕经济;与汉人杂居,着汉人服饰,同汉人通婚,使本民族从各方面与汉族接近,最终使自己融于汉族之中。汉族统治阶级推行同化政策,是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少数民族推行同化政策也是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堪称典范,他与拓拔澄的一段对话很好地解释了少数民族实行汉化的目的。其云:“今日之行,诚知不易。但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函帝宅,河洛千里,因兹大举,充宅中原,任城意以为如何?澄曰:伊洛中区,均天下所据,陛下制御华夏,辑平九服,苍生闻此,应当大庆。”可见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推行汉化政策的目的是为了用“文治”来巩固他们的统治,而更深层的原因是汉族先进的经济文化对少数民族有无限的吸引力。因此,当北方的少数民族和部落进入处于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后,如同进入了大熔炉,无一例外地被汉化了。六、中国古代民族政策的特点中国自古以来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民族间的差异很大。从经济生活上看,大而分之,有北方的游牧少数民族与南方的农耕少数民族的不同;小而分之,东北森林地区的狩猎民族与西北草原地区的游牧民族不同,西南云贵高原的刀耕火种的少数民族与中南、东南的游耕民族不同。从社会发展水平来看,无论哪个朝代,各少数民族的发展水平也是不平衡的。面对这种复杂的民族状况,历代封建统治者一般都注意从民族地区的具体情况出发,制定相应的民族政策,以实施他们的统治。这就使得中国古代的民族政策呈现出多面性的特点。在历代民族政策中,清朝的民族政策最具多面性的特点。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清政府设立理藩院作为专门管理少数民族事务的机构,蒙古、新疆、青海、西藏、四川等少数民族地区的事务,如铨选、诉讼、游牧、射猎、贡纳、邮站、翻译等都归之统领。第二,对汉族进行抚纳。康熙继位后,改迫使汉族同化的政策为抚纳政策,在经济上,停止圈地,减少租税,鼓励垦荒;在政治上笼络汉族官僚,调整汉官级别,吸收更多的汉族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参政;在思想文化上,崇奉孔子,提倡理学,竭力宣扬忠君思想和三纲五常的封建伦理道德。第三,对蒙古族进行优待,以采取“北不断亲”的政策来加强蒙满封建贵族的友好关系,对蒙古封建贵族封爵厚禄,给予极为优惠的待遇,不许汉人入蒙古,禁止蒙古族学习汉文化和与汉族通婚,以维护蒙古贵族的特权。第四,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