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金匮要略》清法思想探析
所谓的“清法”是指以感冒药物为主要成分的方剂。它用于治疗热证的疾病,具有清热、清火、冷血、解毒的功效。《内经》云:“热者寒之”、“治热以寒”,即是指清法而言。《金匮要略》对清法的运用,较为慎重。因治热方药多属寒凉,易于损伤人体阳气,对于平素虚寒患者,仲景更是慎用。但后世医家对于清法应用有很大的拓展。1气气两伤之调和,通职业之法《金匮要略·痉湿喝病》第二十六条:“太阳中热者,喝是也。汗出恶寒,身热而渴,白虎加人参汤主之。”本条所论,实为感受热邪所出现的典型证状。太阳中热即中喝,亦即伤暑。《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因于暑,汗烦则喘渴。”暑为阳邪,其性本热,故伤人之初即现汗出,热、渴耗气伤津之证。故此病初起,即见汗出,汗出则表卫空疏,故其人恶寒。《金匮要略·消渴小便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二条:“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本条是论述肺胃热盛伤津的消渴证治。口渴欲饮水,饮水而仍然口干舌燥,是肺胃热盛,津气两伤之候。盖热能伤津,亦易伤气,气虚不能化津,津亏无以上承,所以口干,舌燥而渴。水入固能救津,则津终不复,所以饮入则消,而仍然口干舌燥,此即上消的机理,白虎加人参汤,益气生津,清热止渴,故主治之。《金匮要略·疟病脉证并治》第四条:“温疟者,其脉如平,身无寒但热,骨节疼烦,时呕,白虎加桂枝汤主之。”温疟是疟病中区别于瘅疟(是但热不寒的一种疟病)的另一类别。温疟虽别具特征,然其脉象也和平时常见的疟病之脉象一样,多见弱数。身无寒但热,乃相对之词。实际上,温疟固由内热炽盛,却常挟有表寒。故其为病,除但热之外,每兼骨节疼烦,微微恶寒等表象。热伤胃气,胃失和降,则时时作呕,因里有热,故用白虎汤清热生津,表有寒,乃加桂枝以解肌发表。唐容川《金匮要略浅注补正》谓:“身无寒但热,为白虎之正证,加桂枝者,以有骨节烦疼证,则有伏寒在于筋节,故用桂枝以逐之也”。此实属于白虎汤证的变法。《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并治》第六条:“百合病,一月不解,变成渴者,百合洗方主之。百合洗方:以百合一升,以水一斗,渍之一宿,以洗身,洗己,食煮饼,勿以盐豉也。”第七条:“百合病,渴不差者,栝蒌牡蛎散主之。栝蒌牡蛎散方:栝蒌根、牡蛎(熬)等分。上为细末,饮服方寸匕,日三服。”百合病日久而证见口渴的,是由阴虚内热较甚,仅用百合地黄汤,药力尚有所不及,必须配用百合洗方,渍水洗身。因肺合皮毛,其气相通,洗其外,亦可通其内,可收养阴清热之功,煮饼即淡熟面条,由小麦粉制成,能益气养津,除热止渴,为本病患者最适宜的食物。这说明若能调节饮食,适其寒温,也可帮助除热止渴,并不是说非食煮饼不可,勿以盐鼓,因咸能耗津增渴。2不同证候和治气阴气之证《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并治》第四十四条:“下利后更烦,按之心下濡者,为虚烦也,栀子鼓汤主之。”本条亦见于《伤寒论·厥阴篇》374条,为利后胃脘余热致烦之证候和治法,它与《伤寒论·太阳篇》83条:“凡用栀子汤,病人旧微溏者,不可与服之。”相比较,是两种截然不同之病证,彼为脾胃虚寒之大便溏,故不宜服苦寒的栀子以伤阳气,此为邪热下利,利后之郁热致烦,故为适宜。下利以后,余热未尽,上熏于胃,反见烦躁,故日“更烦”,但按之心下虚软,非痞满可比,可知胃肠已无有形之宿滞,虽热而非实热,烦亦属。故用清热除烦的栀子鼓汤,解其余热,除其虚烦。栀子鼓汤方中用栀子清胃中邪热,以治疗心中烦闷,香鼓能宣泄胸中郁热,两药合用,共奏清热除烦之效。3泻心汤以和胃《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并治》第十七条:“心气不足,吐血、衄血,泻心汤主之,泻心汤方:大黄二两,黄连一两,黄芩一两。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之。“心为君火,化生血液,血生于火,火主于心,故火升则血升,火降则血降。包络为相火,邪热客于包络,引起心气不定。心火亢盛,迫血妄行,因而发生吐血或衄血。泻心汤方中黄连泻心火,黄芩泻相火,大黄直泻上炎之火,使之逆折而下行,共奏清热、泻火、解毒之功。邪去则正安,热毒解则心气定而自宁。因血随气行,气火下降,血行亦趋宁静,从而达到止血的效果。4清导现实,通利气《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第十三条:“谷疸之为病,寒热不食,食即头眩,心胸不安,久久发黄为谷疸,茵陈蒿汤主之。茵陈蒿汤方:茵陈六两,栀子十四枚,大黄二两。上三味,以水一斗,先煮茵陈,减六升,内二味,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小便当利,尿如皂角汁状,色正赤,一宿腹减,黄从小便去也。”本条是论述湿热谷疸的证治,谷疸在没有形成之前,就有一段时间的病理过程,形成这种过程主要是脾湿胃热交互郁结所致。本证最先表现的是寒热不食,因为脾胃为营卫之源,营卫之源壅塞不利,所以发生寒热。但这种寒热,与一般表证不同,而是湿热交蒸所致。湿热内蕴,脾胃清浊升降失常,所以食欲减退,假如强与进食,则脾胃不能运化,反助湿热,湿热不能下行,反而上冲,上冲于头,所以“食即头眩”,上干清阳之位,致心胸阳气不布,故见“心胸不安”,由于在形成谷疸之前,有这样一个郁蒸过程,所以说“久久发黄为谷疸”。谷疸由于湿热内蕴,脾胃清浊升降失常,以致气机阻塞,“胃中苦浊”这种病情,属热属实,治当清导湿热,通利气机,可用茵陈蒿汤,此方具有利小便和通大便的作用,方中茵陈清热利湿以退黄,栀子清利三焦之湿热,导邪从小便而去,配以大黄,既能增强清利之功,同时又能荡泄阳明胃肠之瘀热而消积滞,从大便排泄,但以利小便为主。故方后注云“一宿腹减,黄从小便去也”,二便通利,湿热下行,则气机复常,诸证可愈。茵陈蒿汤的适应证是:身热有汗,发黄,小便不利,大便难,口渴,头目眩,腹满,脉滑数等,此外,本方除用于杂病黄疸外,对急性热病中并发黄疸者,疗效亦甚显著。《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第十五条:“酒黄疸,心中懊侬,或热痛,栀子大黄汤主之。栀子大黄汤方:栀子十四枚,大黄一两,枳实五枚,鼓一升。上四味,以水三升,煮取二升,分温三服。“酒疸的病机为湿热蕴于中焦,上犯于心,所以心中懊侬,湿热中阻,气机不利,不通则痛,故心中烦热而痛。心中热痛是心中懊侬,进一步加重的结果,是里热太重所致,这是酒疸从热化的证候,为酒疸实热瘀结的重证。故用栀子大黄汤苦寒开泄,清除实热。方中栀子、豆豉清心胃中之郁热而除烦,大黄、枳实荡泄胃肠之积热,导胃肠之热下行,气下而血分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影后期制作技术与艺术指导书
- 建筑工地施工劳动合同
- 农用机械设备采购合同
- 杭州燃气考试题库及答案
- 非煤矿考试题库及答案
- 房屋半产权转让合同
- 畜牧养殖业疫病防控协作合同
- 电梯安全管理人员综合测评考核题跟答案
- 骨科护理教学查房
- 证券投资交易策略实战测试卷
- LOTO上锁挂牌培训资料课件
- DB63-T 1800-2020盐湖卤水矿堤坝工程施工技术规范
- 公路工程施工现场安全检查手册
- 初三任务型阅读公开课一等奖省优质课大赛获奖课件
- 财务会计费用原始凭证分割单
- 清淤工程施工记录表
- 矩阵理论讲义第四章内积空间
- 货物采购服务方案
- 初中英语 沪教牛津版 8B U6-1 Reading Head to head 课件
- GB∕T 20808-2022 纸巾
- 祖国不会忘记合唱谱(1)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