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荷塘月色
清末民初大学问家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同样是碧绿的荷花,在不同人的眼里就有不同的理解。宋•杨万里曾赞叹道:“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周敦颐却看到了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品格!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朱自清给我们描写了怎样的荷塘美景,抒发了怎样的独特情怀一、课前导读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作者,熟悉内容,欣赏作者所描绘的荷塘月色的美景,领悟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揣摩语言,体会语言的抒情性,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同时,学习本文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2、情感与态度目标:理解作者在作品中所流露的彷徨苦闷的心境和洁身自好、向往自由美好生活的情怀,感受朱自清高洁的人格魅力。
3、过程与方法目标: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学习目标
教学重难点:重点: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深切体味作者的情感难点:通感修辞手法作者简介走近朱自清
朱自清,原名自华,号秋实,取“春华秋实”之意,为勉励自己在困境中不丧志,不灰心,保持清白,不与坏人同流合污,便取《楚辞·卜居》,“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中“自清”二字,改名“朱自清”,字“佩弦”。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祖籍浙江绍兴,1898年生于江苏东海。1903年随家定居扬州,所以自称“我是扬州人”。幼年受士大夫家庭的传统教育,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次年改名“自清”入哲学系学习。1920年毕业后在江、浙一带的中学任教,极受欢迎。1925年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1931—1932年在英国伦敦学语言学及英国文学,回国后仍在清华大学任教授并兼中文系主任。1948年8月病逝于北京。
著有《朱自清全集》。代表作品:长诗《毁灭》、诗集《踪迹》、散文集《背影》等。学科网朱自清,是毛泽东称颂的“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的著名作家、学者、民主战士。毛泽东曾热烈赞扬其“宁死不领美国救济粮”的高尚气节。创作背景本文写于1927年7月,正是白色恐怖笼罩中国大地的时候。面对“这一年的变动”,朱自清觉得是“人的意想所赶不上的”。他认为:“在旧时代正在崩坏,新局面尚未到来的时候,衰颓与骚动使得大家惶惶然……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不能或不愿参加这种实际行动时,便只有暂时逃避一法……在这三条路里,我将选择哪一条呢?……我既不能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总得找一个依据,才可以姑作安心地过日子……我终于在国学里找着了一个题目。”(《那里去》)“这几天心里似乎有些异常……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一封信》)。组卷网简而言之,此时的朱自清正处在反感于国民党的“反革命”,又对共产党的革命心存疑虑。陷入了不知道往“哪里走”的“惶惶然”中。课文字词
xièpìduówěngmíniǎonuó煤屑路幽僻
踱着蓊郁弥望袅娜
sè
bó
qiàn
yuànzhàoliǎnjū
羞涩斑驳
倩影媛女棹敛裾
fàn
zhuìshāo
xìhān
shà梵婀玲点缀树梢空隙
酣眠霎时思考1.阅读课文,概括段意并划分结构。2.本文的线索是什么?提示:A.作者的行踪.B.作者思想感情(找出感情变化的句子)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全文分三大部分:一(1):观荷缘由(点明题旨)二(2-6):荷塘月色(主体)1、(2、3节)荷塘的环境,抒写个人心境,体会独处妙处。2、(4、5节)月下荷塘与塘上月色。3、(6节)再写环境:一幅寂静、朦胧的月色图三(7-10):联想述志(结尾)江南采莲旧俗,表述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理清思路出家门踱小路观荷塘赏四周明线游踪感情变化的句子依次是心里颇不宁静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便觉是个自由的人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煤屑路:幽僻、寂寞、阴森森、怕人,今晚却很好(自由的人,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承上启下)(月下)荷塘(荷塘)月色(荷塘)四面--(灯光)没精打采,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江南)采莲—热闹风流有趣可惜无福消受(回)家—什么声息也没有(苦闷)(喜悦)(喜悦)(喜悦)(苦闷)(向往、遗憾)(更加寂寞苦闷)
明线:游踪(外结构)暗线:情感(内结构)出家门踱小路观荷塘赏四周不宁静寻宁静得宁静失宁静淡淡的哀愁淡淡的喜悦文章结构课文中有哪些主要描写景色的语段:第4段:月色下的荷塘第5段:第6段:荷塘上的月色荷塘四周的景色二、赏读课文,体味妙处赏析第四段思考:作者在描绘荷塘美景时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接天莲叶无穷碧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比喻舒展、柔美有袅娜地开着的拟人花朵饱满,姿态柔美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拟人含苞欲放,娇美正如一粒粒的明珠比喻晶莹剔透地闪光又如碧天里的星星比喻忽明忽暗地闪光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比喻纤尘不染的美本体:荷花喻体:明珠、星星、美人博喻:用几个喻体从不同角度反复设喻去说明一个本体,叫博喻,又叫连比。运用博喻能加强语意,增添气势。例如:
辽阔无边的天空掠过一只飞雁,是单纯的底色上一点灵动的色彩,是山川美景中的一点生气,一点情调。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比喻突出快速
叶子和花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拟人荷叶繁密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拟人静默而深情四、月下的荷塘弥望田田出水很高(比喻)
零星点缀(拟人、比喻)缕缕(通感)
颤动(比喻、拟人)看不见的脉脉静动幽雅宁静()()()
()
()荷叶荷花荷香荷波流水结构详解品味语言◆鉴赏第五段。●请留意一下生动的动词,作家锤炼语言,很多时候就是体现在动词上。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月光泻写出了月辉照耀,一览无余的景象,化静为动,有动态美。青雾浮写深夜水气由下而上轻轻升腾,慢慢扩散、弥漫,以动景写静景,描绘雾的轻飘状态。写出了雾的轻飘柔美,有状态美。
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__写出了月色下叶花的洁白而鲜艳,有色彩美。写出了月色下叶花的飘浮虚幻。笼叶花洗通感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把人的五种不同的感官(视、听、嗅、味、触)用比喻的形式沟通起来的修辞方式嗅觉听觉视觉听觉移觉相通清香歌声(嗅觉)(听觉)时断时续,隐隐约约光影名曲(视觉)(听觉)和谐相通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睡得很香视觉转化为嗅觉笑得很甜视觉转化为味觉
五、荷塘上的月色()()
月光
月影如流水静静地泻薄薄的青雾浮起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灌木的黑影杨柳的倩影光和影的和谐像名曲虽是满月,却有一层淡淡的云实虚实虚朦胧优雅六、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
高高低低
阴阴的乍看像烟雾般整体的风光杨柳树梢远山树缝灯光树上蝉声水里蛙声由远及近、由静及动叶:田田上静1、月下荷塘花:多姿香:缕缕波:凝碧素淡宁静→→动2、塘上月色月光:泻青雾:浮洗叶花:月影:和谐朦胧和谐(正面描写)(侧面烘托)3、四周景色树色、树姿树梢、远山树缝、灯光蝉鸣、蛙声静清幽热闹→动下
再次体会语言美
1.比喻句
①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②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晶莹剔透绿叶衬托下的闪光纤尘不染③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到荷塘的那边去了。④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⑤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⑥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⑦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⑧树缝里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是渴睡人的眼。
小结:比喻具体形象2.通感句
①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②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小结:通感迷离精妙3.拟人句
①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到打着朵儿的……②叶子本是肩并肩地挨着……③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
小结:拟人灵秀动人4、叠词的使用远远近近高高低低写出了树的错落有致,既开阔又有立体感,用语言平实自然。重重阴阴隐隐约约传神地描述出特定环境中的景物特点,不仅写出了树木之多,而且加强了夜色的浓重气氛。叠词叠字的运用,不仅传神地描写了事物的特征,而且照应了第二段中”蓊蓊郁郁”的树,”阴森森”的小路,读起来节奏鲜明,富有音乐美。1.全文首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作用是什么?原因是什么?
对现实的不满和苦闷;对政局和个人前途的忧虑;表现了作者对美好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本句是全文的“文眼。加掩饰直抒情怀,显出作者内心有苦闷,心绪烦乱。这也正是夜深人静出游荷塘的缘由,即,欲排遣苦闷之情。三、再读课文,把握情感关于朱自清心情“不宁静”的原因,有人认为是源于对蒋介石4.12反革命政变的愤懑;也有人认为是源于作者的思乡之情,因为结尾作者说“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还有人认为源于作者作为一名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面对人生十字路口而产生的苦闷、彷徨;甚至还有人根据一些史料,认为朱自清的’不宁静’是源于家庭生活的不和谐;如此等等。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必要规定一个权威性的惟一答案。而且也正因为如此,《荷塘月色》将成为一首耐读的朦胧诗,过去、今天和未来的每一位读者会因年龄、阅历、所处时代等等因素,而从同一篇《荷塘月色》中读出属于自己的一片荷塘月色。
2、“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是独处的妙处”?这一段抛开了写景,句句都在内心活动。这样写,是不是偏离了文章的中心呢?
①抒发月下独处的自由感正是对“心情颇不宁静”的自我调节。抛开了写景直抒胸臆也反映了作者的痛楚心态—烦扰的思绪压抑不住,一定要说出来。只有在清冷的环境里独处才“觉得是个自由的人”,这其中不就蕴含着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吗?②从行文上看这一段似乎是“游离”出来的抒情段,但从时空上看,这一段与第2自然段是同步的。实际上,这“情”还是离不开“景”的,如果不是月下独行在那条极幽僻的路上,又怎么能抒发所谓“独处”之情呢?3、怎样理解“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①在行文上,这是一个过渡句,提挈下文重笔写荷塘月色。它与第2自然段有什么关系,则容易被忽略。这句是对“去荷塘”文字的一个接续,2、3段便浑成一体了(再次证明第3段并非“游离”出来的段落)。②这一句感情上起了变化,作者没有陷入哀愁的泥淖不能自拔。他要追寻美来自慰,反映了不满现实而又幻想超脱现实的心态。4、“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是不是有点矛盾?
这里作者实际上强调的是“冷静”和“独处”,因为“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重点还是在后面的“冷静”和“独处”。用平时的热闹来反衬现在的冷静,用平时的群居来反衬现在的独处。因为接下来后面有一句“这是独处的妙处”。
5.第四、五自然段极少见到直抒胸臆的词语,为何能感受到作者的“淡淡的喜悦”?文学作品中,“一切景语皆情语”。所有景象都在作者的情感观照之下,无不打下作者情感的印记。作者笔下,无论是荷塘还是月色,都显得那样宁静而有诗意之美,让读者和作者一样倾心迷恋,这是作者当时心境的微妙展示。三、再读课文,把握情感
少年女子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赏析第三部分6、从荷塘月色联想到江南采莲,这是否给人以突兀之感?作者为何要引用梁元帝的《采莲赋》?不突兀离开荷塘后,作者重新回到寂寞。此时他想起了“江南采莲”,一方面他生于江苏,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仪器仪表行业智能化仪器仪表设计与生产方案
- 尾矿库工程承包合同
- 年度业务策略分析研讨会会议纪要和要点总结报告
- 工厂电路安装工程合同
- 技能培训服务合同书
- 医疗器械售后服务与维修免责协议书
- 货物抵押租赁合同
- 建筑工程承包合同条例
- 房地产保密协议合同
- 教室租赁合同协议书
- 天津市和平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期末质量调查物理试卷(含解析)
- 《呼吸》系列油画创作中诗意建构的研究与实践
- 客流统计系统施工方案
- 设备损坏评估报告范文
- 透析患者心理问题护理干预
- 《大学生安全教育》课件 项目四 军事安全
- 10KV电力配电工程施工方案
- 智能感知工程基础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 肌肉注射药物不良反应及预防措施研究
-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 自建房-预算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