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试题(解析版)_第1页
【历史】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试题(解析版)_第2页
【历史】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试题(解析版)_第3页
【历史】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试题(解析版)_第4页
【历史】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历史试题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计20分。1.下列选项中、研究北京人、山顶洞人等远古人类最可靠的证据是()A.传说 B.文献 C.化石 D.影像【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原始人类时期,没有文字,研究原始人类历史的主要依据的是化石和遗址。北京人、山顶洞人等早期人类的研究中,最重要的证据是化石,C项正确;传说属于后世的编造和艺术加工,不具有客观性,排除A项;原始人类时期,没有文字记录,排除B项;影像属于后世的艺术创作,不具有客观性,排除D项。故选C项。2.距今约5000年的大汶口文化遗址部分墓葬中出土了象牙梳、象牙雕筒等,同时期的良渚文化遗址权贵墓葬中,出土了玉琮、玉钺、漆器、象牙器等。这说明,当时()A.原始农业形成 B.社会分化出现C.禅让制度盛行 D.中央集权确立【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象牙梳、象牙雕筒”“玉琮、玉钺、漆器、象牙器”表明这一时期出现了装饰的物品、手工艺品等,说明社会分化出现,B项正确;“象牙梳、象牙雕筒”“玉琮、玉钺、漆器、象牙器”与农业无关,排除A项;禅让制度是部落联盟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与题干材料无关,排除C项;秦朝确立中央集权制度,排除D项。故选B项。3.下图所示文物可用于研究我国史前时期()A.先民的审美观念 B.国家的政治形态C.汉字的基本结构 D.青铜的冶炼技术【答案】A【解析】根据图片,这两件彩陶上面都有精美的纹饰,可以用来研究先民的审美观念,A项正确;我国史前时期尚未出现国家的政治形态,排除B项;彩陶上面没有出现文字,排除C项;陶器与青铜冶炼技术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4.下列考古发现可用于研究半坡人生活的是()A.甲骨文 B.商鞅铜方量C.人面鱼纹彩陶盆 D.司母戊鼎【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半坡人生活在距今约6000年前,半坡人的生活用具主要是陶器,最具特色的为彩陶,在半坡遗址出土了人面鱼纹彩陶盆,C项正确;甲骨文主要出现在商朝,排除A项;商鞅铜方量是战国时期秦国的铜器,排除B项;司母戊鼎是商朝时制作的青铜器,排除D项。故选C项。5.传说中他们有很多发明创造,被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他们”是()A.项羽和刘邦 B.夏启和商汤 C.老子和孔子 D.炎帝和黄帝【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相传距今约四五千年,生活于黄河流域的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的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黄帝和炎帝被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相传炎帝发明耒耜,尝遍百草,发明医药,因此号神农氏,黄帝在位期间,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始制衣冠、建舟车、制音律、创医学等,D项正确;项羽和刘邦是秦末农民起义的领袖,刘邦公元前202年,建立西汉,排除A项;夏启是夏朝的国王,商汤是商朝的国王,排除B项;老子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排除C项。故选D项。6.“民主”一直是人类的不懈追求。下列的各项制度中,其中含有原始“民主”色彩的是()A.世袭制 B.禅让制 C.分封制 D.行省制【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尧、舜、禹是继黄帝之后在黄河流域出现的部落联盟首领,他们之间采用“禅让制”的原始民主推举的方式推荐首领,选出的部落联盟首领没有特权。其实质是民主推举,推举的标准是才德,所以最能体现民主精神的是禅让制,B项正确;世袭制指国家的最高权力由君主(如国王、女王、皇帝等)拥有,并世袭传承给君主的子孙,排除A项;分封制指中国古代国王或皇帝分封诸侯的制度,排除C项;行省制是13世纪以来中国的主要行政模式,起源于元朝,明清两朝得到发展,最终影响了现代中国的行政体制,排除D项。故选B项。7.“承父志治洪水创造佳绩,用疏导开河渠大功告成。”这副对联是对下列哪一人物功绩的概括?()A.黄帝 B.尧 C.舜 D.禹【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信息“承父志治洪水创造佳绩,用疏导开河渠大功告成。”可知这副对联与传说中的大禹治水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传说时代,面对洪水泛滥,大禹的父亲采用“堵”的方法,失败了,被处死;大禹接过治水的重任,采用疏导的方法,开沟掘渠,使洪水从江河流入大海,终于消除了水患。选项D符合题意;而选项ABC与题干内容不符,故选D。8.北京人的发现、原始的农耕生活、人文始祖、尧舜禹的“禅让”,如果把它们组成一个学习单元,单元主题应该是()A.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起源 B.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D.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答案】A【解析】根据题意,北京人的发现、原始的农耕生活、人文始祖、尧舜禹的“禅让”都是原始社会时期我国的面貌,故单元主题应该是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起源,A项正确;题意中未出现早期国家夏商周的信息,排除B项;题意中未出现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排除C项;题意中未出现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相关的内容,排除D项。故选A项。9.了解历史时序和学握历史发展线索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下图①对应的朝代是()A.西周 B.夏朝 C.商朝 D.东周【答案】A【解析】据所学可知,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建立西周,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A符合题意;夏朝是在公元前2070年建立,B排除;商朝是在公元前1600年建立,C排除;东周建立的时间是公元前770年,D排除。故选择A。10.夏启实施王位世袭故事,虽然是权力的争斗,但是却在无形间推动了社会的发展,进而产生了“国家”的雏形,成就了奴隶社会“家天下”的时代。据此可知,世袭制的出现()A.造成社会公平丧失 B.顺应历史的发展C.开创地方行政模式 D.推动文明的出现【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世袭制。从材料中世袭制的出现“在无形间推动了社会的发展……成就了奴隶社会‘家天下’的时代”可见,世袭制的出现在特定的历史阶段中发挥过积极作用,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B项正确;“公天下”变成“家天下”体现的是血缘和政治的联系,不能说明社会公平的丧失,排除A项;世袭制属于王位更替制度,不属于地方行政模式,排除C项;世袭制没有推动文明的出现,排除D项。故选B项。11.手工业是人类第二次大分工的产物,早在三四千年前的商周时代,手工业就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下列史料中可以实证材料观点的是()A.河姆渡猪纹陶钵 B.司母戊鼎 C.曲辕型 D.汝窑瓷器【答案】B【解析】据题干“早在三四千年前的商周时代,手工业就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结合所学可知,司母戊鼎铸造于商代,是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是商朝青铜器的代表作,B项正确;河姆渡猪纹陶体早于商周时期,排除A项;曲辕犁是唐朝改进的生产工具,排除C项;汝窑瓷器属于宋朝,排除D项。故选B项。12.文物是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文物表明,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最早可以推算到()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秦朝【答案】B【解析】根据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中的文字是甲骨文。甲骨文是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甲骨文的发现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影响。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故选项B符合题意;夏朝是商朝之前的朝代,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周朝和秦朝是商朝之后的朝代,故选项C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13.西周时期,天子“授民授疆土”,将王畿(jī)以外的土地连同土地上的人民赐给诸侯,由他们去建立诸侯国。材料描述的是()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中的“西周时期”“授民授疆土”“建立诸侯国”,结合所学可知,材料描述的西周时期实行的分封制,周天子授民授疆土,分封宗室和功臣,让他们去建立诸侯国,B项正确;禅让制存在于尧舜禹时期,夏朝便被世袭制取代,排除A项;郡县制是秦朝正式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行省制是元朝创立的地方行政制度,均与“西周时期”时间不符,排除CD两项。故选B项。14.西周时期,周王定期到各地巡视,考察诸侯的政绩,诸侯则需定期朝觐周王,接受周王重新宣布的爵位等级。周王旨在()A.发展农业生产 B.提高军队实力C.巩固国家统治 D.加强封建专制【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西周建立后,推行分封制度,周天子分封诸侯,根据材料“周王定期到各地巡视,考察诸侯的政绩,诸侯则需定期朝觐周王,接受周王重新宣布的爵位等级”,体现了周天子定期巡视诸侯,而诸侯必须朝觐周天子,这体现出周天子对诸侯的控制,可以巩固国家统治,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农业生产,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军队实力,排除B项;西周尚未进入封建社会,排除D项。故选C项。15.《中国古代衣食住行》一书中收录了一组商周时期青铜器的名称及其功能(图)。据此可知,当时青铜器()A.种类丰富 B.功能单一 C.工艺简单 D.象征皇权【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图片信息可知,青铜器的名称及其功能各不相同,有防护器具,有食器,有盛酒器,有日常工具,反映出当时青铜器种类的丰富多样,A项正确;材料中青铜器功能各不相同,说明功能多样,排除B项;材料中青铜器形状不一,有的造型精美,有的造型奇特,工艺并不简单,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象征皇权的礼器,排除D项。故选A项。16.春秋后期,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并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的是()A.磨制石器和骨耜出现 B.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C.青铜工具和牛耕的出现 D.青铜农具和井田制出现【答案】B【解析】依据课本所学可知,春秋时期,社会经济有很大的发展。尤其是春秋后期,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并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B项正确;原始社会的河姆渡原始居民已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种植水稻。排除A项;商周时期出现了青铜农军,但是很少。排除C项;商周时期出现了青铜农具和井田制,排除D项。故选B项。17.春秋时期打着“尊天子,攘四夷”的旗号,成为第一个霸主是()A.齐桓公 B.晋文公 C.越王勾践 D.吴王夫差【答案】A【解析】依据所学可知,齐桓公任用管仲改革,实力大增,对外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号令诸侯,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位霸主,故A符合题意;晋文公、越王勾践、吴王夫差不是第一个霸主,故B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A。【点睛】抓住题干关键词“第一个霸主”是解题的关键,考查齐桓公称霸。18.人物主张孔子统治者不能忽视民众的切身利益墨子统治者厉行节约,以此减轻人民负担,才能实现“民富国治”上表人物主张共同之处是()A.无为而治 B.以法治国 C.关注民生 D.尊崇儒术【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孔子主张统治者不能忽视民众的切身利益。”可知,孔子强调重视人民利益,关注民生。根据题干材料“墨子统治者厉行节约,以此减轻人民负担,才能实现民富国治。”可知,墨子主张厉行节俭,减轻人民负担,积极关注民生。故孔子和墨子主张的共同之处是关注民生;C项正确;道家老子主张无为而治,排除A项;法家主张以法治国,排除B项;西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尊崇儒术,排除D项。故选C项。19.我国古代为抵御北方游牧民族骚扰,保护中原农耕文明发挥过重要作用的伟大工作是()A.都江堰 B.长城C.大运河 D.北京故宫【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秦朝建立后,秦始皇为了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匈奴族的骚扰,修筑了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长城,对保护中原农耕文明发挥过重要作用。所以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20.西汉初年,统治者实行轻徭薄赋、发展生产、“以德化民”的政策,使得这一时期出现了治世局面,史称()A.诸侯争霸 B.战国七雄 C.文景之治 D.光武中兴【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汉初年,经济衰退,统治者为了维护统治,实行轻徭薄赋、发展生产、“以德化民”的政策,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出现了C文景之治的局面,C符合题意;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21题9分,22题12分,23题9分,共计30分。21.水是生命之源,造就了中国、中国人和中国文明。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依水而居——见证文明诞生】材料一:下图是我国原始居民适应自然、征服自然的杰作。半坡人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复原图河姆渡人干栏式建筑复原图(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形成两种不同建筑样式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请列举出半坡遗址中发现的主要农作物的名称。【为民治水——传承中华文明】材料二:愚公移山……中华民族同自然灾害斗了几千年,积累了宝贵经验,我们还要继续斗下去。这个斗不是跟老天爷作对,而是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积极应对自然灾害,与自然和谐相处。——习近平(2)习近平总书记的治国思想体现了中国古代“诸子百家”中的哪个学派的思想?说出一位此学派的创始人。材料三:战国时期,秦国李冰为根治岷江水患,发展川西农业,率蜀地人民选择高山与平原的交接处,利用地势和河道,建造了水利工程。在途经灌县的岷江修鱼嘴,分为内、外江,调节两江水量,枯水季节将水调入内江,以利灌既,涨水季节将水调往外江,保证灌县县城的安全。——摘编自赵毅主编《中国古代史》(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李冰修建的是哪一项水利工程?它的修建目的是什么?请再举一例秦兴利避害、惠及后世的水利工程。【水动秦基——关注王朝兴衰】材料四: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史记·陈涉世家》(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导致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5)通过以上材料和问题的探究性学习,你有何感悟?【答案】(1)原因:受南北方不同地理环境或气候差异的影响。农作物:粟。(2)学派:道家。创始人:老子。(3)水利工程:都江堰。目的:根治岷江水患,发展川西农业。水利工程:灵渠。(4)根本原因:秦朝的暴政。(5)启示: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暴政腐败则亡国(言之有理即可)【解析】【小问1】原因:根据材料一“我国原始居民适应自然、征服自然的杰作”和所学知识可知,七八千年前的长江流域,气候温暖湿润,雨水充沛。考古学者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现了一些古代人类活动的遗址。其中,距今约7000年的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最具代表性。远古时期的黄河流域,气候较今天更为温暖湿润,适宜人类活动。在陕西西安东部半坡村一带,考古学者发现了一处大型的原始聚落遗址。这处遗址距今约6000年,定名为“半坡遗址”。所以,形成两种不同建筑样式的主要原因为受南北方不同自然地理环境或气候差异的影响。农作物:结合所学知识,在半坡遗址中发现的主要农作物是粟。【小问2】学派:根据材料“这个斗不是跟老天爷作对,而是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积极应对自然灾害,与自然和谐相处”,结合所学知识,这符合道家学派的主张,道家强调顺应自然规律,与世无争。创始人:结合所学知识,道家学派创始人是老子。【小问3】水利工程:根据材料“战国时期,秦国李冰为根治岷江水患,发展川西农业”,结合所学知识,战国时期蜀郡郡守李冰主持修建都江堰。目的:根据材料三“战国时期秦国李冰为根治岷江水患,发展川西农业”可知,李冰主持建造都江堰的目的概括为根治岷江水患,发展川西农业。水利工程:结合所学知识,秦统一后,秦始皇派兵开凿灵渠,统一岭南及东南沿海地区。【小问4】根本原因: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对农民征收沉重的赋税,又连年在全国大规模地征调民力服徭役和兵役,如修建骊山陵和阿房宫役。农民阶级受到残酷的剥削和压迫,成千上万的农民背井离乡,脱离农业生产,使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秦二世为巩固帝位,凶残地杀死自己的兄弟姐妹,任意屠杀文武大臣。他对民众的剥削更为残酷,并恣意挥霍,四处巡游,穷奢极欲,使人民陷入无法生活的境地。所以,“水动秦基”的根本原因为秦朝的暴政。【小问5】感悟:根据上述材料,老子的观点体现出了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而秦朝因暴政而王国的教训提醒暴政腐败则亡国。22.秦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时期,其崛起与消亡的经验教训值得后世借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崛起篇】材料一:(新法)行之十年,秦民大说(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史记·商君列传》(1)秦国的崛起与材料一反映的什么历史事件有关?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的原因分别是什么?材料二: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战国策·秦策一》(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商鞅变法的作用。【建立篇】材料三: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李白《古风》(3)材料三称赞了秦始皇的哪一历史功绩?作为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秦朝建立了哪一政治制度并被后世沿用?【巩固篇】材料四:(4)为了巩固大一统,秦朝在政治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上图中①处设置的官职名称是什么?请写出这个官职的职能。材料五:(5)上图反映了秦朝统一后的文字和货币分别是什么?【亡国篇】材料六: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史记·陈涉世家》(6)秦朝二世而亡,材料六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启示篇】(7)结合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秦朝兴亡的认识。【答案】(1)历史事件:商鞅变法。原因:奖励耕织,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2)作用: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3)历史功绩:统一六国。政治制度:中央集权制度。(4)官职名称:御史大夫。职能:监察。(5)文字:小篆。货币:圆形方孔半两钱。(6)历史事件:陈胜、吴广起义(大泽乡起义)。(7)要顺应历史发展潮流;要积极创新;巩固和发展社会制度;得民心者得天下等。【解析】【小问1】事件:根据材料“(新法)行之十年,秦民大说(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内容体现了商鞅变法,商鞅变法促进秦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使秦国强大,为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因此材料一内容体现了商鞅变法。原因,根据材料“家给人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中采取奖励耕织的措施,奖励积极耕织的农户,惩罚懒惰而贫穷的人,该措施促进秦国“家给人足”;根据材料“民勇于公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中采取奖励军功的措施,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这极大提高了秦国军事战斗力,是导致材料所述“民勇于公战”的主要原因。【小问2】作用:根据材料二“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鞅通过变法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制,这促进了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建立,促进社会的转型,同时采取奖励耕织的措施,促进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采取军功授爵的制度,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这极大提高了秦国军事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小问3】功绩:根据材料三“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通过商鞅变法,秦国实力逐渐强大,最终灭六国,统一全国,材料内容正是称赞了秦始皇统一全国的历史功绩。政治制度,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统一全国后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并为我国后世所沿用。【小问4】官职: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统一全国后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体制,建立了皇帝和三公九卿制度,三公是指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因此①处应是御史大夫;职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朝时期的三公是指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其职能分别管辖行政、军事和监察,因此御史大夫的职能是监察。【小问5】文字: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统一全国后,为加强对全国的管理和加强统治,统一六国时期混乱的文字,以小篆作为全国统一文字;秦统一全国后,为加强统治和促进不同地区之间经济的交流而统一货币,以圆形方孔半两钱为全国统一的货币。【小问6】事件:根据材料六“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二世元年(前209年)秋,秦朝廷征发闾左贫民屯戍渔阳,陈胜、吴广等900余名戍卒被征发前往渔阳戍边,途中在蕲县大泽乡(今宿州)为大雨所阻,不能如期到达目的地,情急之下,陈胜、吴广领导戍卒杀死押解戍卒的军官,发动兵变,材料内容反映了陈胜、吴广起义。根本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朝以法家作为治国思想,进行严刑峻法的统治,并且大兴土木、修建阿房宫等,因此秦朝的暴政是导致秦灭亡的根本原因。【小问7】启示: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以法家思想为治国思想,由于暴政导致秦朝最终灭亡,说明统治阶级制定政策应从本国国情出发,关注民生,维护人民利益,应不断创新和调整国家政策,要顺应历史发展潮流。23.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绵延不绝,成就辉煌,对人类进步做出了伟大贡献。阅读有关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孔子因抱改革天下之宏愿,故政治活动之外更注意于教育,开中国史上民间自由讲学之第一声。——钱穆《国史大纲》(1)材料一中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开中国史上民间自由讲学之第一声”的举措是什么?写出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材料二:战国时期,针对社会急剧的变化和发展,有识之士纷纷发表各自的看法和主张,逐渐形成儒家、法家、道家、墨家等许多学派,史称“诸子百家”。(2)材料二中,诸子百家聚众讲学,研讨学术,著书立说。学派之间展开激烈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