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学生实验报告单范本_第1页
2021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学生实验报告单范本_第2页
2021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学生实验报告单范本_第3页
2021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学生实验报告单范本_第4页
2021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学生实验报告单范本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学生实验报告单范本序号章节实验名称教师演示

完成打√学生分组实验课外自主实验完成日期学生代表签字教材页数备注应做实做应做实做应做实做11-1观察、体验发声的物体√√√521-2声音传播的实验、制作土电话√√√7-831-3模拟鼓膜的振动√√√1041-4声音的强弱实验√√√11-1251-5声音的高低实验√√√1461-6让弦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1771-7制作我们的小乐器√√√18-1982-1活动对呼吸次数的影响√√√2492-2测量我们的肺活量√√√26102-3记录一天的食物√28112-4检测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脂肪√√√31122-5模拟馒头在口腔中的消化过程√√35133-1小车运动快慢与拉力大小关系的实验√√√42143-2用气球驱动小车√44153-3小车行驶距离与橡皮筋缠绕圈数关系实验√46163-4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拉力的大小√√√48173-5用不同方式搬运重物时拉力大小√53184-4不同坡度撞击实验记录√55合计教师演示实验应做17个实做个开出率%学生课内分组实验应做12个实做个开出率%课外自主实验应做13个实做个开出率%学生实验报告班级:四年级时间:实验名称观察、体验发声的物体(P4-5)人员分工(小组成员全部参与实验)领取检查实验器材人:记录人:操作人:实验器材钢尺、鼓槌、小锤、鼓、音叉我们的猜想声音的产生和物体受力以及运动的方式(振动)有关。实验记录(过程与步骤)1.把一根橡皮筋的两端固定下来,并用它来研究橡皮筋是怎样发出声音的。拉伸皮筋、按压皮筋、用手揉搓皮筋……,皮筋能否发出声音?轻轻弹拨皮筋、横向拉动皮筋,皮筋能否发出声音?皮筋发声时,你看到了什么?你认为橡皮筋声音是怎样产生的?2.继续观察几种正在发声的物体,看一看它们是怎样发出声音。(1)轻轻拨动钢尺,让钢尺发出声音。(2)轻轻击鼓,让鼓发出声音。(3)敲击音叉,使音叉发出声音。用手轻轻触摸这些还在发声的物体,你有什么样的感觉?实验结论声音的产生和物体的受力以及运动方式(振动)有关。学生实验报告班级:四年级时间:实验名称声音传播的实验、制作土电话(P7-8)人员分工(小组成员全部参与实验)领取检查实验器材人:记录人:操作人:实验器材两个纸杯、约5米长的棉线、钢针我们的猜想骨膜会在声波的作用下产生作用。实验记录(过程与步骤)1.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闹钟的声音有什么变化?怎样解释我们看到的现象?声音的传播与空气有关系吗?2.把耳朵贴在桌子的一端,听一听其他同学在桌子另一端轻轻抓挠桌面的声音。这样听到声音与耳朵不贴在桌面上的有什么不同?3.用击打后的音叉轻轻触及水面,观察水面变化。再将音叉浸入水中,我们能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吗?水是怎样传播声音的?做个“土电话”:(1)先用钢针分别在两个纸杯底部扎一个小孔,再将棉线或尼龙绳穿过小孔,打结固定。(2)两位同学距离5米左右,一位同学低声说话,另一位同学观察能否听清。(3)电话线(棉线或尼龙绳)保持松弛状态,一位同学在电话线(棉线或尼龙绳)一端对着话筒(纸杯)说话,另一位同学用听筒(纸杯)接听,观察能否听清。(4)将电话线(棉线或尼龙绳)拉直,观察听到的声音是否发生变化。实验结论声音能以波的形式,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的。学生实验报告班级:四年级时间:实验名称模拟鼓膜的振动(P9-10)人员分工(小组成员全部参与实验)领取检查实验器材人:记录人:操作人:实验器材气球皮、塑料杯、橡皮筋、音叉、小锤、碎纸屑我们的猜想声音的产生和物体受力以及运动的方式(振动)有关。实验记录(过程与步骤)1.观察耳朵的结构图。人的外耳、中耳和内耳主要有什么作用?把预测记录下来。2.用纸卷一个“喇叭”,用这个纸喇叭听一听微弱的声音;拿掉纸喇叭,再听一听。两次听到的声音有什么不同?3.模拟鼓膜的振动。在“鼓膜”的上面放少量细沙或碎纸屑,用音叉等能发声的物体,在“鼓膜”的上方制造强弱不同和远近不同的声音。观察“鼓膜”是否发生振动,并在记录表中记录观察结果。实验结论通过模拟实验,我们可以证明鼓膜会在声波的作用下产生振动,声音的远近和强弱等条件不同,引起鼓膜的振动也不同。学生实验报告班级:四年级时间:实验名称声音的强弱实验(P11-12)人员分工(小组成员全部参与实验)领取检查实验器材人:记录人:操作人:实验器材一把钢尺我们的猜想钢尺的振动幅度与声音强弱有关。实验记录(过程与步骤)1.将一把钢尺(或塑料尺)的一部分伸出桌面大约20厘米,用一只手压住钢尺的一端,另外一只手拨动钢尺的另一端。先轻轻拨动钢尺,听一听钢尺发出的声音,并观察钢尺是怎样振动的;再用力拨动钢尺,钢尺发出的声音和它的振动幅度有什么变化?2.同样,用不同的力量拨动橡皮筋,当橡皮筋发出强弱不同的声音时,它的振动幅度有什么变化?3.用不同的力量敲击鼓面,当鼓发出强弱不同的声音时,鼓面的振动幅度有什么变化?实验结论钢尺的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钢尺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学生实验报告班级:四年级时间:实验名称声音的高低实验(P14)人员分工(小组成员全部参与实验)领取检查实验器材人:记录人:操作人:实验器材一把钢尺我们的猜想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振动得越快,声音越高;振动得越慢,声音越低。实验记录(过程与步骤)1.敲击铝片琴,使它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仔细观察铝片琴的结构,高低不同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2.吹奏口琴,使它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仔细观察口琴的簧片,声音高低和簧片有什么关系?3.不断地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钢尺振动的快慢有什么变化?发出的声音会怎样改变?(1)先确定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2)按照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依次进行实验。(3)重复实验3次。实验结论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振动得越快,声音越高;振动得越慢,声音越低。学生实验报告班级:四年级时间:实验名称让弦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P17)人员分工(小组成员全部参与实验)领取检查实验器材人:记录人:操作人:实验器材一把吉他我们的猜想琴弦的长短、松紧可能会影响弦音高的变化。实验记录(过程与步骤)1.选定一种弦乐器,讨论要解决的问题。2.找一找有哪些因素可能会影响弦的音高,推测音高变化可能存在的规律。3.在弦乐器上反复试弹,验证预测。4.设计能让弦的音高发生连续变化方案:(1)手指在一根琴弦上移动,使弦振动的部分越来越短,识别音高的变化。(2)调节这根弦的松紧程度,识别音高的变化。(3)手指在多根琴弦上连续移动,识别音高的变化。5.修正方案,并在弦上试弹,寻找影响弦的音高因素。6.与同学交流,并阐明自己观点。实验结论粗细不同的弦,弦越粗,振动频率越慢,音高越低;弦越细,振动频率越快,音高越高。学生实验报告班级:四年级时间:实验名称制作我们的小乐器(P19)人员分工(小组成员全部参与实验)领取检查实验器材人:记录人:操作人:实验器材5个相同的碗、水、小棒我们的猜想通过敲击让小乐器发出声音,并通过不同水量让小乐器发出有规律的高、低不同的声音。实验记录(过程与步骤)1.设计制作方案,画出制作小乐器的示意图。(1)用什么材料制作小乐器?怎样让这些材料方便地发出声音?(2)怎样让我们的小乐器发出有规律的、高低不同的声音?2.根据自己的设计,一边制作一边修改。制作完成后,试一试自己的小乐器能否发出有规律的、高低不同的声音。3.在班级或小组内展示自己制作的小乐器,与同学们进行交流,发现小乐器的优点并提出改进建议。(1)摆放好5个相同的碗;向碗中倒入不同量的水。(2)用小棒逐个敲击,听听声音。实验结论水量越少,音调越高;水量越多,音调越低。敲击力量越大,音量越高;敲击力量越小,音量越低。学生实验报告班级:四年级时间:实验名称活动对呼吸次数的影响(P23-24)人员分工(小组成员全部参与实验)领取检查实验器材人:记录人:操作人:实验器材秒表我们的猜想在不同活动状态下,每分钟呼吸的次数都不同。实验记录(过程与步骤)1.阅读资料。2.人体的哪些活动会影响每分钟的呼吸次数?(1)测量安静状态下每分钟的呼吸次数,作为比较的基础。(2)举出可能改变每分钟呼吸次数的活动。(3)做有可能改变每分钟呼吸次数的活动,并测量每分钟的呼吸活动对呼吸次数的影响。活动对呼吸次数的影响活动安静状态慢走20步后跳动20次后静坐5分钟每分钟呼吸的次数24263323实验结论每分钟呼吸次数与运动有关,运动越剧烈,每分钟的呼吸次数越多。学生实验报告班级:四年级时间:实验名称测量我们的肺活量(P26)人员分工(小组成员全部参与实验)领取检查实验器材人:记录人:操作人:实验器材肺活量测量袋、通气管我们的猜想肺活量大的同学,一次性呼出的气体体积也就越大。实验记录(过程与步骤)使用简易肺活量测量袋来测量我们的肺活量。使用方法:(1)展开测量袋。(2)深吸一口气,然后将气体从通气管呼入测量袋。(3)肺部气体全部呼出后,收紧通气管,避免空气跑出。(4)读取鼓起的测量袋上的最大数值(单位为毫升)这就是测得的肺活量。实验结论肺活量大的同学,一次性呼出的气体体积也就越大。学生实验报告班级:四年级时间:实验名称记录一天的食物(P28)人员分工(小组成员全部参与实验)领取检查实验器材人:记录人:操作人:实验器材记录卡我们的猜想实验记录(过程与步骤)1利用记录表,统计一天中我们都吃了哪些食物。(1)把自己一天中所吃的食物名称分别写在卡片上,每张卡片只记录一种食物。(2)按照早、午、晚餐的顺序将食物卡片摆好,数一数有多少种食物。(3)把同组同学的食物卡片按顺序放在一起,数一数共有多少种食物。2给食物分类。(1)分类会进一步帮助我们进行研究。a根据我们的标准,确定食物能划分出哪几类。b根据不同的类别,将食物卡片分类摆放。c与大家交流食物分类的方法。d把食物分类的结果记录下来。吃食物的时间所吃食物的名称早餐粥、油条、咸菜一天中我一共吃了8种食物,吃得最多的是米饭。午餐面饭、猪肉、白菜晚餐米饭、西兰花实验结论学生实验报告班级:四年级时间:实验名称检测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脂肪(P30-31)人员分工(小组成员全部参与实验)领取检查实验器材人:记录人:操作人:实验器材记录卡我们的猜想实验记录(过程与步骤)1.让我们通过实验的方法了解食物中有哪些营养物质。(1)检验食物中是否有“淀粉”。仔细观察各种食物和碘酒的颜色。在每一种食物上滴一滴碘酒,观察颜色的变化。2.检验食物中是否有脂肪。(1)先用食用油在纸上涂抹,出现的油迹。(2)再用其他食物在纸上涂抹,把留下的痕迹与食用油的油迹与食用油的油迹做比较。如果接近,就说明食物中也含有丰富的脂肪。3.完成实验记录。蛋白质的检验方法,在教师或成年人的指导下进行。有些营养成分难以通过实验的方法进行检验,这时食品包装上的“营养成分表”会提供很多有用的信息。实验结论食物马铃薯西红柿花生鸡蛋滴碘酒后颜色变化蓝色无蓝色无观察白纸上的痕迹有水迹容易干有果汁容易干有油迹不易干有水迹容易干学生实验报告班级:四年级时间:实验名称模拟馒头在口腔中的消化过程(P34-35)人员分工(小组成员全部参与实验)领取检查实验器材人:记录人:操作人:实验器材模拟馒头在口腔中的消化过程我们的猜想实验记录(过程与步骤)1.咀嚼一块馒头,观察、描述馒头发生什么变化。2.分角色扮演“馒头”“牙齿”和“舌”,模拟馒头在口腔中的消化过程。咀嚼一次咀嚼三次咀嚼五次食物的状态嘴里的馒头被要开。完整的馒头被分成许多小碎片。碎块已经变得稀烂。我们的感觉馒头被轻易地咬开,软软的。馒头有点儿硬,舌头上有馒头渣。跟开始的馒头完全不一样,有甜味。实验结论牙齿功能是切割、撕碎、咀嚼食物,舌头功能是传送和搅拌食物。学生实验报告班级:四年级时间:实验名称小车运动快慢与拉力大小关系的实验(P42)人员分工(小组成员全部参与实验)领取检查实验器材人:记录人:操作人:实验器材小车一辆、垫圈若干、秒表一个、记录表一份我们的猜想小车运动快慢与拉力大小有关实验记录(过程与步骤)1.利用垫圈和绳子,想办法让小车动起来。2.研究小车运动快慢与拉力大小的关系。预测一下,用多大的拉力能使小车运动起来?用更大的拉力拉小车,小车运动的快慢会怎样变化?再增大拉力呢?(1)标明小车运动的起点和终点,每次实验都要从起点开始,终点结束。(2)从挂一个垫圈开始,一个一个增加垫圈,直到小车可以动起来。(3)再多个多个地增加垫圈,观察小车的运动是怎样变化的。(4)记录每次垫圈数量和小车运动的时间。(5)重复做三次实验,求三次实验数据平均值。实验结论垫圈重力或拉力达到一定程度,小车才会运动起来。垫圈少,重力小,拉力就小,小车运动得慢;垫圈多,重力大,拉力就大,小车运动得快。学生实验报告班级:四年级时间:实验名称用气球驱动小车(P44)人员分工(小组成员全部参与实验)领取检查实验器材人:记录人:操作人:实验器材小车、气球、喷管、喷管支架、Z形铁条、螺丝和螺帽我们的猜想用气球可以驱动小车。实验记录(过程与步骤)1.把气球吹足气再松开口部,观察并画出气球喷气方向和运动方向。(1)把手放在气球口,感受喷出的气体。(2)把手放在气球上方,感受气球上升的力。2.组装利用气球驱动的小车。给气球充足气,放开气球的喷管,让小车能运动起来。3.测试我们的气球小车,思考怎样能使它行驶得更远。实验结论用气球可以驱动小车。学生实验报告班级:四年级时间:实验名称小车行驶距离与橡皮筋缠绕圈数关系实验(P46)人员分工(小组成员全部参与实验)领取检查实验器材人:记录人:操作人:实验器材小车、软尺、橡皮筋、记录表我们的猜想橡皮筋在车轴上缠绕的圈数多,小车行驶得越远;橡皮筋在车轴上缠绕的圈越少,小车行驶得越近。实验记录(过程与步骤)1.组装用橡皮筋驱动的小车。(1)把橡皮筋连接起来,一端固定在车架上,另一端固定在车轴上。(2)转动车轮,让橡皮筋在车轴上缠绕,松开手车轮就会转动。2.先推测一下小车行驶距离与橡皮筋在车轴上绕的圈数有什么关系。(1)确定一人为操作员(缠绕橡皮筋和行驶小车),两人为测量员,一人为记录员,(2)在小车的车轴上缠绕不同圈数橡皮筋来做对比实验。建议缠绕的圈数为2、4、5圈,相同的圈数各实验3次。(3)每次实验都要从相同的起点开始,并要准确找到终点,用软米尺测量出距离并及时填好记录表。(小车行驶的距离是指小车前轮从起点到终点的距离)实验结论橡皮筋在车轴上缠绕圈数多,小车行驶得越远;橡皮筋在车轴上缠绕的圈越少,小车行驶得越近。学生实验报告班级:四年级时间:实验名称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拉力的大小(P48-49)人员分工(小组成员全部参与实验)领取检查实验器材人:记录人:操作人:实验器材小车、软尺、橡皮筋、记录表我们的猜想弹簧测力计可较为准确地测量出一些物体对它拉力的大小,这个拉力也就是物体本身的重力。实验记录(过程与步骤)1.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1)拿起弹簧测力计(提环),先检查指针是不是指在“0”的位置(调零)。(2)读数时,视线与指针相平。(3)测量的力不能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