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老现象的自体心理学理论分析视角_第1页
啃老现象的自体心理学理论分析视角_第2页
啃老现象的自体心理学理论分析视角_第3页
啃老现象的自体心理学理论分析视角_第4页
啃老现象的自体心理学理论分析视角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啃老现象的自体心理学理论分析视角摘要:近年来,随着大学毕业生就业越来越艰难,当今“啃老族”数量有了较大的增长,成为一个较为严重的社会问题。本文主要从心理学角度对啃老现象进行分析,采用自体心理学的理论对啃老现象进行分析,并找出相应的改善对策。关键词:啃老现象;自体心理学;心理学理论一、啃老和自体心理学相关概述(一)啃老啃老指已成年、具有社会生存能力的年轻人,还依靠父母或亲戚养活自己,在不“断奶”的状态下生存。啃老是一种消极现象,在城市里有30﹪的年轻人靠“啃老”过活,65﹪的家庭存在“啃老”问题。啃老族(eaten-oldgroups),又称“吃老族”、“傍老族”或“尼特族”,最早使用于英国,之后渐渐使用在其他国家。在英国,尼特族指16~34岁年轻族群;在日本,指15~34岁年轻族群;在中国,具体主要指在23~30岁之间,具有谋生能力,却仍未“断奶”,靠父母供养的年轻人。啃老族指一些不升学、不就业、不进修或不参加就业辅导,终日无所事事的族群,被社会学家称之为“新失业群体”。(二)自体心理学自体心理学主张三极自体的结构,以及正常自体是镜映、理想化、和孪生需求的平衡。在精神分析过程中,借助他的贴近体验式共情性观察模式,科胡特追踪“自体”的发展——但不是作为一个“概念”或心理表征(如客体关系理论那样),而是作为一个囊括整个心理结构的“主导”性建构,即具有时空连续性的内在体验。他观察到,个别患者如前述的F小姐,被说成患有自恋型人格障碍——后来又被称为“自体障碍”——他们表现出明确的综合症。这些患者的特征包括极不稳定的心境,以及极为敏感于失败、失望、冷落,对这些患者的最终诊断,主要不是依据这些症状、而是依据出现在治疗中的某些未解决需要,他称之为“自体客体移情”。科胡特用“自体客体”术语,来表达对另一人的体验——更精确地说,是对另一人所提供的、非个人机能的体验——体验为“自体”的一部分。因而,自体客体移情就是患者把分析师体验为[自身]“自体”的扩展或延续,即:体验为对某些重要机能的实现,这些机能在年幼时未得到充分开发、未被足够地转化为可靠的自体建构。他终于发现,在共情性的治疗环境中,未获满足的、对承认、理想化、以及双生的早年需要,以镜映、理想化、及双生自体客体移情的形式,再度出现。二、以自体心理学的视角分析啃老现象产生的心理因素(一)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导致部分“啃老族”心理自卑和封闭由于当今中国新增就业人口数量大增,再加上国际金融海啸导致国内经济发展速度放缓等因素的影响,国内用人单位对劳动力的要求日益严格,不仅强调工作能力、工作经验、性别年龄等方面,而且变相降低劳动者的收入待遇,使得广大应届毕业生一开始就在就业市场中处于不利地位。而受媒体所营造的舆论氛围影响,许多年轻人梦想成为所谓的“成功人士”,工作轻松、收入丰厚、生活舒适。(二)现实与理想的矛盾导致部分年轻人心理存在着严重的自卑感久而久之,渐渐失去了与命运抗争的信心和勇气,从怀疑自己的“能力”,到认为自己“不能”,最终转向了“不敢”去参与社会竞争,无奈之中选择了“逃避”,逃到父母的“温馨港湾”中。而长期游离于社会就业群体之外,不仅会使自己不断边缘化,而且还会钝化自身的生存嗅觉,降低自身的生存竞争力。少数年轻人甚至就此“破罐子破摔”,放弃追求,选择自我封闭。自卑和封闭的心理相互影响,越自卑越容易走向心理封闭,越封闭越容易导致心理自卑,致使部分“啃老族”难以走出家庭的庇护,缺乏参与社会竞争的信心和勇气,丧失工作热情,自降人格。(三)不当的教育,导致部分“啃老族”缺乏独立精神和贪图享受在家庭教育方面,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一切都给孩子,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这是父母给孩子的最可怕的礼物。”过分溺爱,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导致孩子缺乏独立精神,养成依附性心理。近乎泛滥的物质满足,不仅不能培养孩子的自主奋斗精神,反而助长了他们贪图安逸、害怕劳动的心理。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很多人无法适应艰苦奋斗的要求,选择了拒绝工作,不愿意“独立”,依赖父母。从学校教育来看,相关教育部门过分强调知识的灌输和技能的培训,缺乏“立人”教育。高等教育片面工具化、功利化,甚至异化为接受教育只是为了“求文凭”,导致学生读书依赖教师,考试依赖笔记。由于教育忽视了“立人”、“立德”、“立心”,导致某些学生缺乏独立的人格。在当今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影响下,在西方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蚀下,有些学生难抵引诱,走向了享乐主义,害怕艰苦奋斗,认为人生的目的和意义在于追求和满足个人的物质消费和情感享受。在错误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指导下,在依赖父母的惯性支撑下,他们选择“啃父母”。(四)对自身状况形成的归因偏差导致部分“啃老族”产生对父母和社会的不满心理社会心理学的归因理论认为,个体对导致自己失败原因的归结将决定个体在受挫后的心理和行为反应。“啃老族”能否正确看待自身状况形成的原因,对其自身的思想状况的积极与否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归因正确,则思想上进、态度积极;反之,则思想颓废、态度消极。作为一种社会问题,“啃老族”的形成有着社会就业是否公平、学校教育发展是否科学、家庭教育是否适当、个体自身是否态度积极、周边环境是否健康等诸多方面的原因。而当前部分“啃老族”,往往把自身的现状归因于社会因素和家庭,而不是从自身来找原因。他们片面认为,自己之所以不愿意找工作,就是因为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工作。而现在要找到好工作,大多都得依靠“关系”,如果仅仅依靠自己,找到的工作肯定待遇低、太辛苦。他们把不愿意找工作的根源归因于社会就业竞争的不公以及父母无“社会资本”。自然而然,父母和社会就成为部分“啃老族”觉得亏欠自己的对象,也成为他们自身发泄不满的目标,“啃食”于是就成为“理所当然”的事情。社会转型期少数“啃老族”由于归因错误对父母和社会的不满心理,也会引发不少社会问题,成为社会安全隐患。三、从心理学角度缓解啃老现象的对策建议(一)树立正确的、科学的理想信念“啃老族”中很大一部分是因为没有理想,或没有一个正确科学的理想。树立一个正确的、科学的理想信念可以指引他们奋斗的目标,前进的道路,给他们人生前进的动力。“啃老族”的人们,依赖父母,没有一点自立、自强之心。然而父母也不能照看一辈子,别人的支援也是有限的,自己的本领才是无限的,这样的人必将被社会所淘汰。学会自立,学会自强,不成为别人的包袱。人生目的决定人生道路,决定人生的态度,决定人生的价值标准。人生目的是人生的航标,它指引着人生的航向。正确的人生目的为这些人们从迷茫中找到航道,给他们前进的道路,也给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做一铺垫,是非常关键一步。(二)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人生态度既制约一个人对人生矛盾和问题的认识与把握,又影响着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和人生走向。“啃老族”抱着“今朝有酒今朝醉”、“及时享乐”的混事态度,其背后必然是低俗、庸碌和低沉的人生观。而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需要端正积极的人生态度,应做到下面几点:人生须认真、人生当务实、人生应乐观、人生要进取。以这几点为基础慢慢改变他们的生活态度。(三)创造有价值的人生人生的意义,需要从人生价值的角度进行审视和评价。人生价值是一种特殊的价值,是人生活实践对于社会和个人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人生价值捏在地包含了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啃老族”的人生价值可以说是非常低的。让他们创造有价值的人生要让其从社会客观条件出发,人生价值目标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一致,从个体自身条件出发,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增强实现人生价值的本领,立足于现实,坚守岗位作贡献。同时还要走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走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啃老族”要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才能更好的服务社会,实现自己的价值。(四)用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指引人生由于人们在现实社会关系的地位不同,经济利益和政治文化立场不同,生活经历、人生境遇,认识水平不同,人们对人生的看法也不同。人生观领域呈现出复杂多变,多元多样的状态。不同的人生观往往意味着不同的生活道路和生活方式,并赋予人生以不同的意义。因此,要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的指导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摒弃错误的人生观,是“啃老族”应该严肃对待的重大人生课题。具体三个方面:要反对拜金主义人生观。反对享乐主义人生观。反对个人主义人生观。参考文献[1]王世君,张海峰.浅谈解决“啃老族”现象的对策[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9(07):221-222.[2]邓子方.对当代大学毕业生“啃老族”的思考[J].保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