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人教版初一年级下册册生物期末解答实验探究大题复习卷及解析_第1页
2022年人教版初一年级下册册生物期末解答实验探究大题复习卷及解析_第2页
2022年人教版初一年级下册册生物期末解答实验探究大题复习卷及解析_第3页
2022年人教版初一年级下册册生物期末解答实验探究大题复习卷及解析_第4页
2022年人教版初一年级下册册生物期末解答实验探究大题复习卷及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人教版初一下册生物期末解答实验探究大题复习卷及解析

1.当我们细细咀嚼馒头时,会感觉到有甜味。某同学猜测,在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下,

口腔中的唾液使馒头变甜了。于是,他做了如下实验:

I:取适量新鲜馒头,切成碎屑、做成浆糊并振荡,分成2等份:将口漱净,取4毫升唾

液放入小烧杯中。

n:取2只洁净试管,分别编号为1、2,实验过程如图:

(1)该同学将馒头切成碎屑、做成浆糊并振荡,这是为了模拟O

(2)实验过程D中,滴加碘液后2号试管内液体的颜色将,原因是

(3)该实验中,设置1号试管的作用是。

(4)为了排除偶然因素的影响,需要设置重复组。具体操作是。

2.如图是消化系统的组成示意图,据图回答:

⑴人体消化系统包括—和消化腺两部分。

(2)请写出图中[③]、[④]代表的器官名称:[③]—、[④]

(3)能分泌胰液的器官是[⑤]—,消化吸收的主要器官是[⑥]―。

⑷馒头中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最先对淀粉初步消化的器官是一(填序号)。

3.如图是人体消化系统结构图,根据图回答

(1)用图中的序号回答: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是[],产生的消化液不含消化

酶;[]是人体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

(2)图中⑥所示的结构能分泌胰腺,胰液中含有消化糖类,和的酶。

(3)食物中的淀粉在①中初步分解为,在如图所示的消化道内经过消化,最终分解

成o

4.图甲为呼吸系统的组成示意图,图乙为人体内的气体交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

题:

图甲图乙

(1)图甲中的[—]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2)图乙中的a、b、c、d分别代表两种气体,其中a和d表示的是。

(3)图乙中A、B表示气体交换部位,其中A处的气体交换是通过实现的。

(4)人体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气体相比较,的含量明显减少。

(5)图乙中的组织细胞分解有机物,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叫作o

(6)在平时的生活中要养成与呼吸系统有关的良好生活习惯是o(至少写出两条)

5.下面左图是某人在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右图是人体内的气体交换示意

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⑴左图中表示吸气过程的是曲线段;吸气时肋间肌和膈肌都处于状

态,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由__________变。

⑵右图中(填序号)过程表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是通过

__________完成的。

⑶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在血液中由_________运送,最后由系统排出体

外。

6.动脉导管是胎儿时期连接肺动脉与主动脉的正常血流通道。正常情况下,胎儿出生后动

脉导管即发生闭合。动脉导管闭合不及时是一种较常见的先天性心血管畸形,占先天性心

脏病总数的12%〜15%。请回答问题:

(1)图中③和⑤属于不同类型的血管,与⑤相比,③的管壁_______,血流速度

o在血液循环的过程中,血液成分的改变一般发生在(填血管类型)

处,该种血管的管壁,适于进行物质交换。

(2)动脉导管位于图中的(填序号)之间。胎儿出生后,作为呼吸器官

迅速膨胀,承担起气体交换的功能,肺循环形成,动脉导管的作用丧失。

(3)动脉导管未闭合会造成主动脉的血液经过未闭合的动脉导管直接流向肺动脉,使肺动

脉的血管壁压力,继而导致一系列不良症状。

7.下图是血液循环和气体交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心脏四个腔中壁最厚的是[]。图中血管⑥的名称是,⑥中流的

是。

(2)血液由④射出,流经⑦、⑧到①的循环途径叫,④和⑦之间的瓣膜是

,它控制血液只能按④玲⑦的方向流动。

(3)图中A框内表示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在此处氧与结合。经此过程血

液成分的变化是。

(4)若图中B框内过程是发生在小肠处的物质交换,血管⑧中的氧气含量______,营养

物质的含量______o

8.下图中A〜D表示心脏的四个腔,E、F表示某器官内的毛细血管网,箭头表示血流方

向,请据图分析:

0令哈0

人体血液循环示意图

(1)静脉血由C流出,到达旧部毛细血管网,红细胞中的与氧结

合,血液变成动脉血,流回心脏的[B]o

(2)血液由D流出到达F,若F表示臀部肌肉的毛细血管网,在臀部注射药物,药物随血

液最先到达心脏的[],完成了血液循环中的循环。

9.如图为人体血液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心脏四个腔中壁最厚的是[一]____在1与2、3与4之间,有防止血液倒流的

保证血液在心脏内只能单向流动。

(2)当血液流经肺泡周围毛细血管时,血液由血变为血。

(3)经过组织处的气体交换,进入血液的二氧化碳经⑹上腔静脉玲[—]玲[4|右心

室-L_J玲肺部毛细血管好肺泡,然后经呼气排出体外。

(4)假设5中的血液流经小肠处的组织细胞,这一过程中血液成分发生的变化是氧气含量

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加;营养物质含量_____。

(5)若某人的⑸代表的类型的血管出血,急救时应在受伤血管的心端压迫止血:

若因失血过多需要大量输血,验血得知其血型为。型,医生应给他输入型血。

10.小明妈妈回到家,先把米饭烟上,热油炒鸡蛋,炒得嫩嫩的盛出来,爆香了蒜末,放

肉片,再放苦瓜丁,最后把鸡蛋倒回去,加点盐。米饭的香味混着苦瓜、鸡蛋和肉的气

味,钻到鼻子里,让小明感到那么幸福。请根据材料和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吃饭后,食物中的营养成分能被肠液消化的有。既有消化功能又有

吸收功能的器官是图一中的(填序号)。

(2)完成图二中c、d过程是通过实现的,参与该活动的呼吸肌是

(3)被吸收的营养成分随血液循环首先进入图三中的①,此时血液成分的特点是

(4)图四中④内的液体中有葡萄糖,尿液中不含葡萄糖是由于[]的重吸收

作用。

(5)小明每天都喝适量的水,这样不但有利于体内的代谢废物随尿液及时排出体外,而且

对调节人体内、维持组织细胞正常的生理功能也有重要作用。

11.肾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它的基本功能是形成尿液。左图为尿液的形成过程示意图,

右表中的液体A、B、C分别取自于左图示结构的不同部位,经过化验得到如下数据。请分

析数据并回答下列问题:

②③

液体A

液体B

(克液体C(克

成分(克/100

/100毫/100毫升)

毫升)

升)

蛋白质7.200.000.00

葡萄糖0.100.100.00

无机盐0.720.721.40

尿素0.030.031.80

(1)尿的形成和肾单位有关,每个肾单位由、、等部分组

成(填名称)。

(2)根据表内数据分析,原尿是(填"液体A"或"液体B"或"液体C")取自于图

I的

中,是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作用形成的。

(3)人体每天形成原尿大约180升,而排出的尿液约为1.5升。主要是因为原尿流经肾小

管时,全部的,大部分的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

(4)若尿液中出现血细胞,病变的部位可能是(填名称)。

(5)人体排尿,不仅起到排出的作用,而且对调节体内水和的平衡也具有

重要作用。

12.下图为肾脏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

(1)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是,其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2)在尿液的形成过程中肾小球起到重要作用,它在图中的序号是,当血液流

经肾小球时,其中的水、无机盐等物质经肾小球的作用进入②_________腔

中,形成。

(3)尿的形成是连续的,而尿的排出是间歇的,这是因为有贮存尿液的作用,但

是贮存时间过长对人体是有害的,因此生活中要做到等,利于泌尿系统的

健康•

13.乒乓球被称作是我们的“国球",运动健身效果好,也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结合此项

运动,请回答下列问题:

(1)乒乓球运动员能精准的接球,是因为乒乓球能在运动员眼球内的_______上成像,经

将神经冲动传导到大脑皮层的中枢,形成视觉。

(2)乒乓球运动员在赛场上以精湛的技术演绎搓、托、拉、吊等接球法,时刻维持身体的

平衡。这主要体现了()的功能。

A.大脑B.小脑C.脑干

(3)乒乓球运动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因为练习乒乓球不仅能锻炼身体,同时也能提高人

的反应能力。运动员在迎接不同角度的球时会做出不同的判断,也能够根据裁判员的哨声

与手势做出相应的反应.这是人特有的一种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完整的

反射弧包括感受器)玲神经中枢〉传出神经〉等5部分。

(4)乒乓球运动的竞技性与观赏性都很强,是旋转与速度的完美结合。要完成一系列的动

作不仅需要系统的调节支配,也需要和(至少写出2个)等系

统的参与,可见人体是个统一的整体。

14.医生常用膝跳反射诊断被检测者神经系统是否受损,下图一为该反射示意图。图二是

近视眼和远视眼以矫正方法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①处具有,用橡皮锤叩击①处,若小腿弹起,说明该反射的神经结构

完整。

(2)完成膝跳反射的神经冲动的传导途径是(用图中序号和箭头表示),若图中结

构④受损伤,则叩击①后(选填"有反射无感觉"或"无反射有感觉"或"无反射无感

觉。

(3)膝跳反射是否需要大脑皮层参与?(填"是"或"否")。

(4)膝跳反射实验,主要是证明脊髓具有功能,除此之外,脊髓还具有功能。

(5)体检过程中,视力检测一项,若受试者看到的字母模糊一片,则其此时其视力情况为

图二中的(填图中字母),矫正方法为图二中的(填图中字母)。

15.请你仔细观察与分析下面所示的图片,回答有关问题:

图一图二图三

(1)警察看到一辆行驶不稳的汽车由远而近驶来,主要是由于图1中口的曲度

可以调节,在口________上形成物像,最终在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2)他迅速做出“靠边停车”的交通手势,司机看到手势后,将车停下,属于反

射.

(3)"请你出示你的驾照”,随着李警官声音的响起,司机图2中口产生神经冲

动,沿着一听觉有关的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4)李警官怀疑司机是酒后驾驶,要求司机作进一步的抽血检验.酒精主要在消化道最膨

大的中吸收进入血液,随后进入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中分解,若过量

饮酒,对该器官伤害极大.

(5)检查车辆时,李警官不慎被车后备箱内尖锐物品刺到手指,他立即缩手,请用图3中

的字母和箭头表示出缩手反射的神经冲动传导途径

1.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不变蓝2号试管里加入的是唾液,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将

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因此加入碘液后不变蓝形成对照重复以上实验

【分析】

在科学探究中,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是设计实验方案必须处理好的两个关键问题,该

实验为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以唾液为变量设置了一组对照实验。

【详解】

(1)食物的消化包括物理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物理性消化能使食物与消化液充分混合,

促进了化学性消化的进行;口腔中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就属于物理性消化,实验中将馒

头切成碎屑、做成浆糊并振荡就是模拟口腔中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

(2)淀粉遇碘变蓝色,麦芽糖遇碘不会变蓝。该组实验中,1号试管中加入的是清水,清

水对淀粉无消化作用,淀粉没有被分解,因此滴加碘液后变蓝色,2号试管里加入的是唾

液,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因此加入碘液后不变蓝。

(3)该实验中,设置1号试管的作用是形成对照。

(4)为了排除偶然因素的影响,需要设置重复组。具体操作是重复以上实验。

【点睛】

关键是熟练掌握探究发生在口腔内的化学消化的实验。

2.消化道肝脏胃胰脏小肠①

【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分析图可知:①口腔;②食道,③肝脏,④胃,

⑤胰腺,⑥小肠。

【详解】

(1)人体的消化系统是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的。消化道中最膨大的部分是胃,消化道中

最长的部分是小肠,人体最大的消化腺是肝脏。

(2)由图示可以看出:①口腔;②食道,③肝脏,④胃,⑤胰腺,⑥小肠,其中肝脏

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能够分泌胆汁用于乳化脂肪。

(3)⑤胰腺分泌胰液,胰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⑥小肠是消化和吸收

的主要场所,原因:小肠在消化道内最长,约5-6米,小肠内有许多环形皱裳和小肠绒

毛,大大增加了小肠的消化和吸收面积;小肠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

细胞构成,这种结构特点有利于小肠的吸收;小肠内含有肠液、胰液、胆汁等多种消化

液,可以对多种物质进行消化。所以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4)馒头中的主要成份是淀粉,最先对淀粉初步消化的器官是①口腔,在唾液淀粉酶的

作用下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食物的消化过程,可结合着消化系统的组成图示掌握。

3.⑤肝脏⑧小肠蛋白质脂肪麦芽糖葡萄糖

【分析】

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两大部分。消化道开始于口,终止于肛门,包括口腔、咽、

食管、胃、小肠、大肠和肛门等。其中小肠是消化食物与吸收养分的主要部位。消化腺包

括唾液腺、胃腺、肠腺、肝脏和胰腺,各消化腺分泌不同的消化液共同促进食物的分解。

由图可知:①口腔,②咽,③食道,④胃,⑤肝脏,⑥胰腺,⑦大肠,⑧小肠,⑨

肛门,⑩阑尾。

【详解】

(1)⑤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位于腹腔的右上部,肝脏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分泌

胆汁、代谢功能和解毒功能,胆汁不含消化酶;⑧小肠是消化食物与吸收养分的主要场

所。

(2)⑥胰腺分泌胰液,胰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多种消化酶,能对糖类和

蛋白质、脂肪进行化学性消化。

(3)口腔中唾液腺能够分泌消化液,所以淀粉先是在①口腔中被唾液淀粉酶初步消化成

麦芽糖,最后在⑧小肠中被最终消化成葡萄糖才能被人体吸收和利用。

【点睛】

在熟悉消化系统组成及其功能的同时,也要学会识图,能据图准确分析各种题型,才是真

正的掌握了此部分知识。

4.A

解析:(6)肺二氧化碳气体扩散氧气呼吸作用尽量用鼻呼吸,不随地吐痰,不

吸烟,坚持体育锻炼等

【解析】

【分析】

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呼吸道

由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构成,是气体进出的通道。呼吸的环节包括肺通气,肺泡

里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组织细胞里的气体交换。

【详解】

(1)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肺是最主要的呼吸器官,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

肺泡是肺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部位,外面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壁和毛

细血管壁都很薄,各有一层上皮细胞组成。这些结构特点,都有利于进行气体交换。图甲

中的⑥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2)肺泡里的气体交换是肺泡里的氧气扩散进入血液,血液里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肺泡,交

换的结果是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这样a表示二氧化碳,b表示氧气。组织细胞里的气体

交换是血液中氧气进入细胞,细胞里产生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血液,由交换的结果是由动

脉血变成静脉血,这样c表示氧气,d表示二氧化碳。因此,图乙中的a、b、c、d分别代

表两种气体,其中a和d表示的是二氧化碳。

(3)通过(2)分析可知,图乙中A表示肺泡里的气体交换、B表示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其中A处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扩散实现的。

(4)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相比较,二氧化碳增多,氧减少,人呼出的气体中氧减少的

根本原因是被组织细胞呼吸作用所利用消耗掉,同时组织细胞呼吸作用产生了大量的二氧

化碳,导致呼出的气体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因此,人体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气体相比较,

氧气的含量明显减少。

(5)呼吸作用吸收氧气,分解有机物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能量为生命活动提

供动力。因此,图乙中的组织细胞分解有机物,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叫作呼吸作用。

(6)用鼻呼吸比用嘴呼吸要好,因为用鼻呼吸鼻腔可以过滤、湿润和温暖吸入的气体。痰

中含有细菌,对人体有害,所以不要随地吐痰。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人体的抵抗力。因此,

在平时的生活中要养成与呼吸系统有关的良好生活习惯是尽量用鼻呼吸,不随地吐痰,不

吸烟,坚持体育锻炼等。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肺泡里的气体交换和组织细胞里的气体交换,

呼吸系统的卫生保健,呼吸作用的概念。

5.A

解析:(1)AB收缩小大(2)2气体的扩散作用(3)血浆和红细胞呼吸

【解析】

试题分析:⑴图示中:纵坐标表示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的气压差,横坐标表示呼吸时间;AB

段的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的气压差是负值,表示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是吸气过程;吸

气时呼吸肌收缩,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经变大,胸廓扩大,肺扩张。BC段的肺内气压与大

气压的气压差是正值,表示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是呼气过程;

(2)呼吸的全过程包括四个方面:肺通气、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血液

与组织细胞间的气体交换。肺的通气(图中的1)是指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呼

吸运动实现的;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图中的2)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图中的3)分别是指

肺泡与血液、血液与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的。

⑶血液中的红细胞能运输部分二氧化碳,血浆也能运输部分二氧化碳,运至肺部毛细血管

后,血液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二氧化碳进入肺泡,由呼吸系统排出体外。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人体呼吸运动的过程,肺泡处的气体交换,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

的掌握和理解。

6.厚快毛细血管很薄(只有一层细胞)③④肺增大

【分析】

心脏结构如图所示:

血管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

静脉是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

血管。静脉血管管壁较薄,弹性较小,管腔大,血流速度慢,静脉内还有防止血液倒流的

静脉瓣。

【详解】

(1)血管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动脉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

管,管壁较厚、弹性大,管腔较大,血液速度最快,一般分布在身体较深的部位;静脉将

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到心脏的血管,管壁较薄、弹性小,管腔大,血液速度慢,比较大

的与动脉并行,般分布在身体比较浅的部位;毛细血管连通于最小的动脉和静脉之间的血

管,管壁非常薄,仅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腔极小,仅能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血液速

极慢,分布广泛,遍布全身各器官,便于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因此,图中

③主动脉和⑤肺静脉属于不同类型的血管,与⑤相比,③的管壁厚,血流速度快。在血

液循环的过程中,血液成分的改变一般发生在毛细血管处,该种血管的管壁很薄(只有一

层细胞),适于进行物质交换。

(2)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主要由心肌构成,心脏有四个腔:左心房、右心房、左

心室、右心室,正常人只有心房与心室是相通的,心脏的左右是不相通的。左心室连接主

动脉,内流动脉血,左心房连接肺静脉,内流动脉血,右心房连接上、下腔静脉,内流静

脉血,右心室连接肺动脉,内流静脉血。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肺是呼吸系统的主

要器官,完成气体交换。因此,动脉导管位于图中的③主动脉、④肺动脉之间。胎儿出

生后,肺作为呼吸器官迅速膨胀,承担起气体交换的功能,肺循环形成,动脉导管的作用

丧失。

(3)正常情况下,胎儿出生后动脉导管即发生闭合。动脉导管闭合不及时是一种较常见的

先天性心血管畸形,占先天性心脏病总数的12%〜15%。因此,动脉导管未闭合会造成主

动脉的血液经过未闭合的动脉导管直接流向肺动脉,使肺动脉的血管壁压力增大,继而导

致一系列不良症状。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心脏的结构和功能,血管的种类和功能,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7.A

解析:(4)左心室肺静脉动脉血体循环动脉瓣血红蛋白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减少增多

【解析】

【分析】

图中,①是右心房、②是右心室、③是左心房、④是左心室、⑤是肺动脉、⑥是肺静

脉、⑦是主动脉、⑧是上下腔静脉。

【详解】

(1)由于心房只是把血液从心房压入心室,而心室需要把血液压入到全身,所以,心室壁

比心房壁厚;左心室是体循环的开始,路线比较长,需要较大的压力,而右心室是肺循环

的开始,路线比较短,压力不需太大,所以,左心室壁比右心室壁要厚。所以,在心脏的

四个腔中,④左心室壁最厚。图中血管[⑥]的名称是肺静脉,[⑥]肺静脉中流的是动脉

血。

(2)血液循环如图:

体循环:左心室一主动M髓舞—^静:一右心房

f

肺循环左心房一肺静脉一零能一肺动肽一右展

图中血液由[④]左心室射出,流经[⑦]主动脉、[⑧]上下腔静脉到[①]右心房的循环途径

叫体循环,[④]左心室和[⑦]主动脉之间的瓣膜是动脉瓣,它控制血液只能按[④]左心室

玲[⑦]主动脉的方向流动。

(3)A处进行的是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此处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氧与血红蛋白

结合,经此过程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4)经过体循环,血液在B中的组织细胞内进行物质交换,由于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

要场所,所以经过小肠绒毛毛细血管的血液含养料增加,血液由含氧较多、颜色鲜红的动

脉血变为含氧较少、颜色暗红的静脉血。所以若图中B框内过程是发生在小肠处的物质交

换,血管⑧中的氧气含量减少,营养物质的含量增多。

【点睛】

正确识图、记住血液循环的途径是解答的关键。

8.A

解析:肺血红蛋白左心房A体

【分析】

心脏的结构包括B左心房、D左心室、A右心房、C右心室、其中左心室的壁最厚。在心

脏的结构中心房和心室间有房室瓣,心室和动脉间有动脉瓣,作用防止血液倒流,使血液

只能由心房流向心室,由心室流向动脉,而不能倒流。

【详解】

(1)肺循环的路线是:C右心室—肺动脉玲E肺部毛细血管好肺静脉fB左心房,肺泡内的

氧气进入血液后与血红蛋白结合,随血液循环进行运输,交换的结果是由静脉血变成动脉

血。(2)体循环是指血液由左心室进入主动脉,再流经全身的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

级静脉,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到右心房的循环,交换的结果是由动脉血变成静

脉血。血液由D流出到达F,若F表示臀部肌肉的毛细血管网,在臀部注射药物,药物随

血液最先到达心脏的[A]右心房,完成了血液循环中的体循环。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血液循环的途径。

9.左心室房室瓣静脉动脉3右心房7肺动脉增加近0

【分析】

观图可知:1左心房、2左心室、3右心房、4右心室、5主动脉、6上腔静脉或下腔静

脉、7肺动脉、8肺静脉。

【详解】

(1)心脏壁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该组织强有力的收缩,推动血液在血管里循环流动,其

中2左心室收缩把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距离最远,需要的动力最大,因此心脏四个腔中

壁最厚的是2左心室;在1左心房与2左心室、3右心房与4右心室之间,有防止血液倒

流的房室瓣,保证血液在心脏内只能从心室流向心房单向流动。

(2)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肺泡中的氧气扩散到血

液,因此当血液流经肺泡周围毛细血管时,血液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

(3)血液流经组织细胞的毛细血管时动脉血中的氧气扩散进入组织细胞,组织细胞中的二

氧化碳扩散进入血液玲上下腔静脉玲右心房玲右心室今肺动脉少肺部的毛细血管)肺泡玲呼

吸道好体外。

(4)因为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所以血液流经小肠后,营养物质增多了,同时

血液中的氧气被小肠壁细胞消耗利用了,所以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5)动脉是把血液从心脏送往全身各处,血液流动方向是心脏好动脉,动脉出血在近心端

止血。因此,5是主动脉,动脉受伤时,止血部位在近心端。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因

此若因失血过多,需要大量输血,验血得知其血型为。型,则医生应给他输入0型血。

【点睛】

理解掌握人体的血液循环途径及心脏的结构是解答的关键。

10.淀粉、蛋白质和脂肪②、④呼吸运动肋间肌和膈肌营养物质丰富,氧气减

少,二氧化碳增多⑤肾小管水和无机盐的平衡

【分析】

图一中①肝脏,②胃、③胰腺、④小肠;

图二中①肺动脉,②肺静脉;cd表示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图三中①右心房,②右心室,③左心房,④左心室。

图四中①入球小动脉,②出球小动脉,③肾小球,④肾小囊,⑤肾小管。

【详解】

(1)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等器官。口腔可对食物进行初

步消化,但没有吸收功能;咽和食道既无消化功能又无吸收功能;在胃内,可把蛋白质进

行初步消化,又可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酒精;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

场所。淀粉、蛋白质和脂肪都可在小肠内被消化,它们的消化最终产物也都被小肠吸收;

大肠只能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却没有消化功能。可见图中既有消化又有

吸收功能的是②胃、④小肠。肠液中有多种消化酶,能消化淀粉、蛋白质和脂肪。

(2)cd表示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呼吸运动是肋间肌和膈肌收

缩和舒张的结果。

(3)由于小肠的生命活动需要能量,能量是细胞呼吸作用释放的,细胞的呼吸作用消耗了

氧气,产生了二氧化碳,因而流经小肠的血液中,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但消化后的

小分子有机物在小肠被吸收进入血液,因此,经血液循环后首先进入心脏的右心房的血液

变为含营养物质丰富,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的静脉血。

(4)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

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内,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

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

新吸收回血液里;原尿中剩下的其他废物,如尿素、一部分水和无机盐等由肾小管流出,

形成尿液,所以尿液中不含有葡萄糖。

(5)我们每天应该喝适量的水,这样有利于体内的代谢废物及时排出体外,而且对调节

人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也有重要作用。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生物学的基础知识。

11.B

解析: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液体B④肾小囊过滤葡萄糖水重吸收肾小球

体内废物无机盐

【分析】

(1)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包括呈球状的

肾小球和呈囊状包绕在肾小球外面的肾小囊,囊腔与肾小管相通。

(2)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连续的过程。

(3)图中,①肾小球、②肾小囊外壁、③肾小囊内壁、④肾小囊、⑤肾小管、⑥尿

液,表格中液体A血浆、液体B原尿、液体C尿液。

【详解】

(1)人体内形成尿液的基本结构单位是肾单位,肾单位包括①肾小球、④肾小囊、⑤肾

小管。

(2)根据表内数据可知,液体B含有葡萄糖,但是不含有蛋白质,因此液体B应是原

尿,取自于图中的[④]肾小囊部位,是经过①肾小球和③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形成

的。

(3)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

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内,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

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

新吸收,剩下的其他废物,如尿素、一部分水和无机盐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因此

人体每天形成原尿大约180升,而排出的尿液约为1.5升。

(4)正常情况下肾小球不能过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若肾小球病变,肾小球的通透性

增大,原本不能过滤的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进入了原尿,而肾小管又不重吸收血细胞和

大分子蛋白质,因此尿液中会出现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

(5)尿的成分包括水分、无机盐以及尿素尿酸等物质,这些物质在人体内积聚多了对人体

会造成危害,因此必须排尿。可见排尿对于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人体

排尿,不仅可以排出体内废物,而且还可以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组织细胞的

生理功能。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肾单位的结构和尿的形成过程以及正确识图。

12.肾脏肾单位①滤过肾小囊原尿膀胱适时适量饮水;及时排尿

【分析】

(1)泌尿系统是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组成,肾脏-形成尿液;输尿管-输送尿液;

膀胱-暂时贮存尿液;尿道-排出尿液。

(2)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③肾小管。肾小体包括呈球

状的①肾小球和呈囊状包绕在肾小球外面的②肾小囊,囊腔与肾小管相通。

(3)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连续的过

程。

【详解】

(1)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它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肾单位由肾小体和肾

小管组成,肾小体由肾小球和肾小囊组成。

(2)血浆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除了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

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

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

尿液。因此,在尿液的形成过程中肾小球起到重要作用,它在图中的序号是①,当血液流

经肾小球时,其中的水、无机盐等物质经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进入②肾小囊腔中,形成原

尿。

(3)肾、输尿管、膀胱、尿道共同组成了人体的泌尿系统。肾中形成的尿液,经过肾盂流

入输尿管,再流入膀胱,在膀胱内暂时储存。膀胱内储存了一定的尿液后,膀胱就会绷

紧,产生尿意。在大脑的支配下,尿经尿道排出体外。所以尿的形成是连续的,但尿的排

出是间歇的。因此,尿的形成是连续的,而尿的排出是间歇的,这是因为膀胱有贮存尿液

的作用,但是贮存时间过长对人体是有害的,因此生活中要做到适时适量饮水;及时排尿

等,利于泌尿系统的健康。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尿液的形成,泌尿系统的组成,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尿的排出。

13.视网膜视神经视觉B复杂(条件)传入神经效应器神经呼

吸循环(或消化)

【解析】

(1)视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来的

解析:视网膜视神经视觉B复杂(条件)传入神经效应器神经呼吸循环

(或消化)

【解析】

(1)视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依次经过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

体,并经过晶状体等的折射,最终落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物像。视网膜上有对光线敏感

的细胞。这些细胞将图像信息通过视神经传给大脑的视觉中枢,人就产生了视觉。因此,

乒乓球运动员能精准的接球,是因为乒乓球能在运动员眼球内的视网膜上成像,经视神经

将神经冲动传导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2)脑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其中小脑的功能是能够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因此,

乒乓球运动员在赛场上以精湛的技术演绎搓、托、拉、吊等接球法,时刻维持身体的平

衡。这主要体现了小脑的功能,故选B。

(3)反射是神经系统调节生理活动的基本方式,人类特有的反射就是通过人类特有的语言

中枢对语言、文字等刺激形成的反射。因此,运动员在迎接不同角度的球时会做出不同的

判断,也能够根据裁判员的哨声与手势做出相应的反应,这是人特有的一种条件反射(或

复杂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

神经、效应器五部分,神经冲动在反射弧上的传导方向是感受器玲传入神经今神经中枢少

传出神经好效应器。

(4)运动的产生过程是肌肉受到刺激收缩,牵动骨绕关节活动,完成运动。运动的形成是

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也需要其它系统配合共同完成的。即要完成一系列的动作不仅需要

神经系统的调节支配,也需要呼吸、循环、消化等系统的参与,可见人体是个统一的整

体。

14.感受器①玲②-③玲④〉⑤无反射有感觉否反射传导(顺序

不可互换)AC

【分析】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