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京市东城区2023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一、基础·运用2022年北京中轴线申遗工作进入冲刺阶段。学校组织“走近中轴线”系列学习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溯源·了解1.同学们搜集整理了北京中轴线的资料,准备装订成册。请你阅读下面小北同学整理的文稿,完成各题。北京中轴线,南起永定门,北至钟鼓楼,全长7.8公里,被建筑学家梁思成盛赞为“全世界最长,也最伟大的南北中轴线”。这条横亘北京城的传奇“脊梁”,将左右对称的建筑群连在一起,使城市呈现出“中轴突出、两翼对称”的特色【甲】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线的建立而产生。它是北京城的空间之轴,更是文化之轴,张显了丰厚的历史底蕴、文化内涵和遗产价值。2022年5月25日,【乙】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条例【乙】获通过,自2022年10月1日起施行。越来越多的重点文物、古建筑得以腾退修缮,恢复了历史风貌。北京中轴线因此焕发出新的生机。[1]文稿中加点词语“张显”书写有误,请你用楷体正确、规范地书写在田字格内。zhāngxiǎn[2]在文稿中【甲】【乙】两处分别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A.【甲】,【乙】“”B.【甲】。【乙】“”C.【甲】,【乙】《》D.【甲】。【乙】《》[3]同学们准备从下列两幅字中选择一幅作为资料册的封面题字。请你结合书体特点和中轴线特点做出选择,并简要说明理由。选择: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探寻·感悟2.下面是小京同学在“探寻中轴文化”系列活动后为校刊写的一则消息。请你根据要求,完成各题。我校同学积极参加“探寻中轴文化”系列活动9月24日,我校同学参加了“探寻中轴文化”线上学习活动。上午,同学们翘首以盼的“探寻中轴文化”系列活动启动。随后同学们有选择地参加了线上学习活动:有的参加了“中轴线上读懂故宫”故宫建筑艺术公开课公益活动,有地观看了纪录片《北京中轴线》,有的聆听了“中轴线上的声音”民俗文化艺术讲座。下午,有的同学还参加了线下实践活动。他们沿中轴线骑行,一路上兴味盎然,在天坛了解敬民保民爱民以顺应天道的思想,在前门大街的商铺前拍照记录,在天安门广场瞻仰雄伟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在景山的万春亭俯瞰紫禁城的建筑布局,在修整一新的钟鼓楼前采访游客,还一路向北打卡了设计与施工巧妙绝伦的“鸟巢”和“水立方”。[1]对文段中的加点内容,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翘首以盼”表现出同学们对活动的强烈期待,其中“翘”读音为“qiào”,意思是“抬起”。B.“兴味盎然”表现出同学们对活动的极高兴趣,其中“兴”读音为“xìng”,意思是“兴致”。C.“敬民保民爱民”和孟子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倡导的“仁政”,都体现了以民为本的思想。D.“巧妙绝轮”应该写为“巧妙绝伦”,用来突出“鸟巢”和“水立方”的设计与施工无比精巧奇妙。[2]画线句作为本则消息的导语,有一处表达欠妥,请你给出修改建议。交流·传承3.活动结束后,同学们以多种方式交流感受。请你根据要求完成各题。[1]下列同学们写的活动感言中,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小北同学整理资料时认真圈点勾画,一丝不苟的态度感染了我。B.文物修护专家因地制宜,制定的修护方案各个不同,充满智慧。C.中轴线上一座座古建筑修缮一新,惟妙惟肖,焕发出新的活力。D.中轴线对北京城的建设和发展起到的重要作用,是独一无二的。[2]下面是一位同学写的一副对联,他不能确定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你认为在上下联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壮美中轴,纵贯延展,再现古都①;东城学子,②,探寻北京③。A.①风韵②遨游京城③文明B.①风情②遨游京城③文化C.①风情②力学笃行③文化D.①风韵②力学笃行③文明答案:1.[1]彰显[2]D[3]示例一:选择:【甲】。理由:【甲】是潇洒飘逸的行书,能体现北京中轴线生机焕发的特点。示例二:选择:【乙】。理由:【乙】是古朴典雅的隶书,能体现北京中轴线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2.[1]A[2]示例:把“线上学习活动”改为“线上线下学习实践活动”。3.①C②D二、古诗文阅读(一)古诗词默写4.默写。陶弘景《答谢中书书》中的“夕日欲颓,①______”,写出了落日时分水面上生机勃勃的景象;王绩《野望》中的“②______,③______”,写出了夕阳余晖晕染下树和山所呈现出的浓浓秋意;李清照《渔家傲》中的“我报路长嗟日暮,④______”,写出了词人对日暮途远的叹息,对空有才华的感慨。古诗文中描写日暮景象的佳句还有很多,比如“⑤______,⑥______”(本试卷中出现的诗文除外)。答案:①.沉鳞竞跃②.树树皆秋色③.山山唯落晖④.学诗谩有惊人句⑤.大漠孤烟直⑥.长河落日圆(二)阅读《饮酒》(其五),完成下面小题。饮酒(其五)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5.下列对诗歌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一、二句中“在人境”和“无车马喧”形成强烈反差,令人不由称奇。B.三、四句自问自答揭开谜底,“心远”突出诗人的心情闲适、心志高远。C.五至八句对“心远地自偏”展开了具体描绘,表现出物我两忘的美好境界。D.末两句写诗人因不知如何用语言表达出“此中真意”,而感到茫然与失落。6.结合下面的链接材料,说说“飞鸟相与还”中的“鸟”属于其中哪一种情形,并结合诗歌具体内容简要说明理由。【材料】陶渊明在诗文中常用“鸟”这个形象来表情达意,大体有三种情形:其一,以“鸟”表现他年轻时渴望实现理想抱负的雄心壮志;其二,以“鸟”表达他为官时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其三,以“鸟”表现他归隐田园后闲适自由的心境。答案:5.D6.答案示例:属于第三种情形。因为诗中飞鸟结伴还巢的自由自在,与诗人采菊东篱、陶醉山色的闲适自由的心境一致。(三)阅读《三峡》,完成下面小题。三峡郦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7.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A.自三峡七百里中自康乐以来自给自足B.春冬之时居天下之广居跳往助之C.清荣峻茂清流见底源清流洁D哀转久绝绝巘多生怪柏空前绝后8.翻译文中三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翻译:如果不是在正午或夜半,就看不到太阳和月亮。理解:太阳和月亮被弥漫的水雾遮蔽,只有正午和夜半特别明亮时才能看到。B.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翻译:即使骑着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没有这么快。理解:夏水迅疾无比,紧急传达皇帝命令时,乘船而下,可日行千二百里。C.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翻译:常常有高大的猿猴拉长声音鸣叫,叫声接连不断,凄惨悲凉。理解:猿猴怪异的鸣叫,在秋日峡谷中众多声音的衬托下,更显悲哀凄凉。9.阅读《三峡》和下面的链接材料,在后面语段中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材料】孟门东南有平山,水出于其上,潜于其下。其水南流,历鼓钟上峡,悬洪五丈,飞流注壑,夹岸深高,壁立直上,轻崖秀举,百有余丈,峰次青松,岩悬赪①石,于中历落,有翠柏生焉,丹青绮分,望若图绣矣。(取材于郦道元的《水经注·河水》)①[赪(chēng)]红色。在郦道元的笔下,三峡的“①______”和鼓钟上峡的“②______”都直接写出了山高峻的特点;三峡的“夏水襄陵,沿溯阻绝”和鼓钟上峡的“悬洪五丈,飞流注壑”都写出了水③______的特点。答案:7.C8.B9.①.重岩叠嶂,隐天蔽日②.夹岸深高,壁立直上③.浩大三、名著阅读学校开展“最是书香能致远”的名著阅读交流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10.请你在下面《昆虫记》阅读记录卡的横线处填入恰当的内容。阅读策略内容呈现阅读记录关注作者法国的昆虫学家、文学家___(作者名)关注内容切叶蜂能不凭借工具,精确地“剪”下大小适当的圆叶片来做巢穴的盖子。___(填另一昆虫的习性)昆虫世界的奥秘关注主题一部很有趣,也很有益的书。(鲁迅语)探究生命,______生命答案:①.法布尔②.蝉在地下“潜伏”四年才钻出地面,却只能在阳光下活五个多星期。③.敬畏11.同学们围绕“红星可以照耀中国”这个话题,交流了自己阅读《红星照耀中国》的心得体会。请你就这个话题,任选一个角度,结合本书具体内容,简要说说自己的心得体会。(100字左右)推荐角度:①领袖人物和红军将领②红军战士③老百姓答案:答案示例:因为领袖人物和红军将领以身作则,深得人心。他们生活简朴,毛泽东的吃穿用度也与普通战士一样;爱护部下,从小号手对彭德怀为自己披上棉衣的习以为常就可见一斑;作战身先士卒,习惯说“弟兄们,跟我来!”,而不是“弟兄们,向前冲!”四、现代文阅读(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学校开展“园林与艺术”学习实践活动。下面是同学们搜集整理的三则材料,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他们唯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美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材料二观赏苏州园林就如同在阅读优美隽永的诗文,美景是诗文的主体,而诗文又是对景色最好的诠释。苏州拙政园的园名,取自晋代文学家潘岳《闲居赋》中的“灌园鬻(yù)蔬,供朝夕之膳;牧羊酤酪,俟伏腊之费。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此亦拙者之为政也”,意思是“灌园卖菜,用以供给早晚的饭食;牧羊囊乳,用以供给伏腊祭祀的费用。孝顺父母,友善兄弟,这也是不善为政者之为政啊”。从中我们得以窥见园林主人王献臣辞官回乡、隐居田园的思想。拙政园中有一处“与谁同坐轩”,引用的是苏东坡的诗句“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隐喻的是王献臣不愿与凡夫俗子为伍的孤傲气质。若只从字面上理解为游园者结伴共赏美景,则未免浅薄。“与谁同坐轩”之西南是“留听阁”,取自李商隐的“留得枯荷听雨声”。园中主厅“远香堂”和它面前的荷花池,所用的是周敦颐《爱莲说》中“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的典故。小沧浪水院原是园主人读书之处,阁外步柱上“清斯濯缨,浊斯濯足;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的挂帘取自《楚辞·渔父》和《论语·雍也》,更是园主人心情的奥曲流露。追求自然美的园林,因这些诗文而增添了无穷的人文魅力。材料三汉字因形美而成为园林装饰的重要元素,为园林带来了艺术美。其中常见的有福、寿、喜和类似汉字的十字纹、亚字纹、人字纹等。退思园围廊上九孔漏窗镶嵌了李白《襄阳歌》诗句“清风明月不须一钱买”,所用的新石鼓书体极具艺术美感。汉字也因音韵美而化为美好的意象出现在园林中。一种是谐音取象,如蝠(福)池、十鹿(食禄)图、喜鹊登梅(喜上眉梢)等;另一种是用同音或近音的物象组成意象,如用蝙蝠和铜钱组合成“福在眼前”。试想,人们透过镂刻着寓意“福在眼前”图案的窗户看到一片青绿时,那欣赏自然美景的幸福感怎能不油然而生呢!12.下列对三则材料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材料一中加点的短语“这个目的”,指代的内容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B.材料二中指出若只从字面上理解“与谁同坐轩”寓意未免浅薄,意在说明只有文化底蕴深厚的人才适合游览苏州园林。C.材料三第一段举退思园围廊上九孔漏窗用新石鼓体镶嵌诗句的例子,说明汉字因形美作为装饰元素能为园林带来艺术美。D.材料三第二段介绍了汉字因音意美化为园林美好意象的两种方式——“用谐音取象”和“用同音或近音的物象组成意象”。13.下面哪一幅是苏州园林的鸟瞰图?请结合材料一的内容,作出判断并简要说明理由。14.从上述三则材料可以看出,苏州园林融合了①______、②______和汉字三种艺术,实现了③______美与人文美的和谐统一。(每空限2个字)答案:12.B13.答案示例:【乙】是苏州园林的鸟瞰图。【乙】图中的建筑布局不讲求对称,和材料一所说明的苏州园林绝不讲求对称的特点相符。14.①.绘画②.诗文③.自然(二)散文阅读在班级散文阅读交流活动中,同学们就下面这篇散文的思路、语言、主旨等,展开了讨论交流。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面小题。①一柱柱高达七八十米的绿泉冲天涌起,不断笔直上升,终成高不可及的雨林王者。②那是望天树。③望天树最先等待的那个人,不是我们,是完成了《共产党宣言》中文首译本的陈望道的妻弟——蔡希陶。④来到这里,蔡先生走了很远地路。⑤在他弱冠之年,萦绕于耳畔的是家中常客瞿秋白、李达、夏征农、冯雪峰、胡愈之等革命家、文学家的言谈。最初等待他的那个梦,是一个用文字去编织的梦。他给王统照寄文稿,在郑振铎主编的《文学》上发表文章,鲁迅先生称赞他写得很有气派。然而表现植物间争斗的短篇小说《蒲公英》,透露了他的秘密梦想:穷其一生去破译大自然的绿色密码。⑥是的,等待他跨上去的那条路是成为一位植物学家。⑦起点是到北平静生生物调查所当练习员。第一个脚印是1932年受命奔赴云南搞野外调查,采集标本。在那与滇山云水肌肤相亲、耳鬓厮磨的三年时间里,他揭开了云南“植物王国”的面纱。抗日战争期间,在昆明黑龙潭首创当时植物学最高学府——云南农林植物研究所,他既是实际负责人,也是唯一坚持到底的一个人。⑧1959年,年近半百的蔡希陶带领一个自称为“集体的鲁滨孙”的团队,用十八把大刀劈开乱林野木,在西双版纳葫芦岛创建我国第一个热带植物园——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脚印逶逶迤迤,每一个都深刻,清晰。立足于云南这块土地,历尽艰辛,他寻找到了橡胶树并认定西双版纳是橡胶树的宜林地,解决了我国橡胶资源匮乏的问题。殚精竭虑,他和他的团队从野生植物中发掘了众多重要经济植物,其中有内外科药物“血竭”的重要资源龙血树、高脂肪高蛋白的野生油料植物油瓜……⑨然而,这里虽然拥有一片又一片生长着众多珍稀植物的森林,国际植物学界却不认可西双版纳有热带雨林存在。这倒不是完全出于偏见。因为西双版纳位于北回归沙漠带,而这条沙漠带大部分都是稀树草原、荒漠和沙漠。谁能相信在地球的这条腰带上还镶嵌着一颗绿宝石呢?⑩正如沈从文所说:“凡事都有偶然的凑巧,结果却又如宿命的必然。”1974年,蔡希陶赴勐腊县补蚌村进行实地科考。一天,戴一副玳瑁框眼镜的他,骑着一匹高头大马,从葫芦岛来到南纳河边。他仰起头,手搭凉棚,眯缝着双眼,习惯性地向对岸的林莽望去。忽然,他显得激动起来,双腿一夹马肚,就要往前赶。但南纳河以一抹清亮提醒了他——必须乘船!他笑了,不太利索地下了马,双手握成喇叭状,大声喊:“有人吗?能渡我们过河吗?”他身后的三五个年轻人也跟着喊:“有人吗?”他们的声音,滚过河面,撞到河那边的绿色“幕墙”上,又被弹了回来。很快,河面就出现了一叶独木舟。蔡希陶等人跳上去,让河岸这把弓搭上独木舟这支箭,径直向前射去。倒映在河水里的千般旖旎倏然睁开又慢慢闭合,像沉睡中的美目眨了一眨,惊飞的水鸟如梦中的呢喃落入睫毛般浓密的树木中。然而风景再醉人,也不是流连之时。那支箭上拴系着一颗又一颗急切的心。⑪对岸的旷世静寂里,一个自然界的奇迹,热带雨林的代表性树种望天树,终于等来了见证它的那个人。至此,西双版纳的森林被定义为热带雨林再也没有悬念,我国因此成为世界上森林类型最完整的国家。⑫那成列成行的高伟身形,笔直地插入大地,挺直地指向云霄。可以想象,63岁的蔡先生很有气派地双手叉腰,仔细端详眼前的望天树时,胸中涌动的那份欣悦。⑬人们也许要问:蔡先生与望天树的狭路相逢,真的是一种宿命吗?⑭我想,所有的不期而遇,都启程于岁月深处的初心。他们都不忘初心,踏实专注,一个劲地出类拔萃,创造出了让人仰望的高度。(取材于原因的文章)15.以下结构图是小明同学对本文行文思路的简明梳理。请阅读全文,帮他在横线处填入恰当的内容。(①②用原文回答,③④用自己的话概括)16.请你从第⑩段中摘抄一处富有表现力的语句,并从修辞、词语和句式中任选一个角度对其赏析。17.同学们想从“探寻望天树”和“破译大自然绿色密码的人”中选择一个作为本文题目。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规范货物贸易规则
- Unit+5+I+think+that+mooncakes+are+delicious同步练-+2024-2025学年鲁教版(五四学制)八年级英语下册+
- 2025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心理学选择题复习题库
- 2024年上海市浦东新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含详解
- 2025年渭南货运从业资格证模拟考试
- 2025年湖南货运车从业考试题
- 贷款行业客户经理经验分享
- 2025劳动合同解除协议书范本
- 2025企业兼职财务顾问合同协议书
- 2025办公室租赁合同附加协议书
- (正式版)JBT 9229-2024 剪叉式升降工作平台
- T-CACM 1242-2019 中医外科临床诊疗指南 股肿病
- 2024年北京市公安局文职辅警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3年湛江市麻章区教育局招聘事业编制教师考试真题
- 电工刀安全操作规程培训
- (完整版)语文写作方格纸模板
- 养老院安全知识培训
- 简单夫妻自愿离婚协议书范本
- 打击违法犯罪工作总结
- 1000以内退位减法500道
- 制氧机实施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