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化学选择题押题_第1页
2022年高考化学选择题押题_第2页
2022年高考化学选择题押题_第3页
2022年高考化学选择题押题_第4页
2022年高考化学选择题押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高考化学选择题解题指导

1.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SiO2超分子纳米管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B.硫酸亚铁通常可用作净水剂、消毒剂等

C.“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中"柳絮”和棉花的主要成分相同

D.《本草纲目》记载的“凡酸坏之酒,皆可蒸烧”的实验方法可用来分离乙酸和乙醇

解析:A项,SiCh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可以制取超分子纳米管,正确;B项,硫酸亚铁具有还原

性,不能作消毒剂,错误;C项,柳絮和棉花的主要成分相同,都是纤维素,正确;D项,“凡酸坏之酒,

皆可蒸烧''涉及蒸储的方法,蒸储可根据乙醇、乙酸沸点的不同,用来分离乙酸和乙醇,正确。

答案:B

2.以下是人们在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时的一些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A.新型冠状病毒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B.“84”消毒液是以NaClO为主要有效成分的消毒液,为了提升消毒效果,可以用热水配制

C.过氧化氢、乙醇、过氧乙酸等消毒液均可以将病毒氧化而达到消毒的目的

D.防护服、口罩的成分均含有机高分子材料

解析:A项,新型冠状病毒成分为蛋白质,组成元素为C、H、0、N等,错误;B项,“84”消毒液

是以NaClO为主要有效成分的消毒液,用热水配制,NaClO水解生成的次氯酸受热分解,不能提升消毒

效果,错误;C项,过氧化氢、过氧乙酸等消毒液均可以将病毒氧化而达到消毒的目的,乙醇不具有氧化

性,是使蛋白质病毒变性失去生理活性从而达到杀菌的目的,错误;D项,新型冠状病毒主要通过飞沫和

接触传播,为减少传染性,出门应戴好口罩,专业人员穿戴防护服,防护服、口罩的成分均含有机高分子

材料,正确。

答案:D

3.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mol氯气分别与足量铁和铝完全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均为3NA

B.1molSCh溶于足量水,溶液中H2SO3、HS03与SO1粒子的物质的量之和为NA

C.常温常压下,17g甲基(一MCH3)所含的中子数为IINA

D.34gH2O2中含有的化学键数目为3NA

解析:A项,不论氯气与足量铁反应,还是和足量铝反应,都是由0价变为一1价,1mol氯气完全

反应时转移的2moi电子,则电子数均为2NA,错误;B项,1molSO2溶于足量水,SO2和水的反应为可

逆反应,不能进行彻底,此溶液中除了H2so3、HSO3与SOM粒子外,还有SCh分子,则H2SO3、HSO,与

SOF粒子的个数之和小于NA,错误;C项,常温常压下,17g甲基(一MCH3)的物质的量为Imol,而1个

甲基(一|十氏)中含8个中子,故1mol甲基中含8NA个中子,错误;D项,一个H2O2中含有的化学键数

目为3,34gH2O2物质的量为1mol,含有的化学键数目为3NA,正确。

答案:D

4.(2020•衡阳市一中月考)下列化学反应对应的离子方程式表示正确的是()

A.FeCb溶液与Cu的反应:Cu+Fe3+=Cu2++Fe2+

B.NH4HCO3溶于过量的NaOH溶液中:HCO3+OH=

COF+H2O

2+

C.少量Ca(OH)2和NaHCCh反应:Ca+OH+HCO3=CaCO3;+H2O

D.FeBn溶液与等物质的量的Ch反应:2Fe2++2B「+2cl2=2Fe3++4C厂+Br2

解析:A项,不符合电荷守恒、电子守恒,离子方程式应该为Cu+2Fe3+==Cu2++2Fe2+,错误;B

项,OFT不仅与HCO,反应,还与NH;反应,离子方程式应该为NH:+HCO;+2OH=COF+H2O+

NH3H2O,错误;C项,酸式盐与碱反应时,要以不足量的Ca(OH”为标准,离子方程式应该为Ca2++2OH

+2HCO7=CaCO.4+COr+H2O,错误;D项,反应符合事实,遵循物质反应的微粒数目比例,正确。

答案:D

5.(2020•山西祁县中学月考)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的条件下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水电离出c(H+)=l()r2的溶液中:Mg2+、CM+、SCT、K+

B.无色透明的溶液中:Na+、Ba2+、AIOI,OH

C.能使pH试纸变红的溶液中:NH;、K\CIO-.CP

+3+-

D.0.1molL"(NH4)2Fe(SO4)2溶液中:H,Al,Cl,NO3

解析:A项,水电离出c(H+)=l()r2的溶液为酸或碱溶液,若为碱性溶液,Mg2+、CM+不能大量存

在,会生成沉淀,不符合题意;B项,无色透明的溶液中:Na+、Ba2+、AIO2、OFT离子间不发生反应,

可以大量共存,符合题意;C项,能使pH试纸变红的溶液显酸性,C1CT在酸性条件下反应生成次氯酸,

次氯酸是弱电解质,不符合题意;D项,0.1(NH4)2Fe(SO4)2溶液中含有Fe2+,H*、NO3能将Fe?+

氧化成Fe3+,不符合题意。

答案:B

6.(2020•黑龙江实验中学月考)自然界中时刻存在着氮的转化。实现氮按照一定方向转化一直是科学

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如图为N2分子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的一系列转化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催化剂a表面发生的反应属于氮的固定

B.催化剂a作用下氮原子发生了氧化反应

C.催化剂a、b表面断裂的化学键极性并不相同

D.催化剂a、b均可以降低反应活化能从而增大反应速率

解析:A项,在催化剂a下,发生了反应:^+3^^------^2NH3,属于氮的固定,正确;B项,

在N2+3H2^^2NH3反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错误:C项,在催化剂a表面,

氮气中的氮氮非极性键断裂;在催化剂b表面,氨气中的氮氢极性键断裂,二者化学键极性不相同,正确;

D项,加入催化剂a、b,通过降低反应活化能,使反应速率增大,正确。

答案:B

7.(2019•雅礼中学月考)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a、b、c、d、e、f是由这

些元素组成的化合物,m为单质,d是淡黄色粉末,b是生活中常见的液态化合物。上述物质的转化关系

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合物a可能是甲烷,其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H4(g)+2O2(g)=CO2(g)+2H2O(g)

AH=-802.3kJ-rnoF1

B.几种元素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Z>X>Y>W

C.d是离子化合物,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1

D.1mole与足量稀醋酸反应,生成1molb放出的热量为中和热

解析:d是淡黄色粉末,且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为过氧化钠,则m为氧气;b是生活中常

见的液态化合物,为水,则e为NaOH;a与氧气反应生成的两种产物均可与过氧化钠反应,则a中含有C、

H元素,可判断W、X、Y、Z分别为H、C、0、Na。A项,化合物a可能是甲烷,其燃烧热的热化学

-1

方程式可表示为CH4(g)+2O2(g)=CO2(g)+2H2O(1)AH=-802.3kJ-mol,错误;B项,几种元素的

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a>C>O>H,正确;C项,d为过氧化钠,是离子化合物,阴、阳离子个数

比为1:2,错误;D项,1mole与足量稀醋酸反应,醋酸为弱酸,电离时吸热,则生成1molb放出的热

量小于中和热,错误。

答案:B

8.(2020•华中师大一附中测试)常温下,向ILl.Omolir的NaClO溶液中缓慢通入SO2气体,使其

充分吸收,溶液pH与通入SO2物质的量关系如图所示(忽略溶液体积变化和NaClO、HC1O的分解)。下列

说法错误的是()

A.常温下,HC10电离平衡常数的数量级为10-8

B.a点溶液中存在4c(C「)=c(HClO)+c(Cl。-)

C.b点溶液中存在c(Na+)>c(SOD>c(Cr)>c(H+)>c(OH-)

D.c点溶液中c(H-)=2.0mol-L-1

解析:向NaClO溶液中通入SO2气体,开始时发生反应:@3NaC10+SO2+H2O=NaCl+2HC1O

+Na2sCM当NaClO完全转变为HC1O之后,再继续发生反应:@NaC10+SO2+H2O=NaCl+H2SO4«所

以b点为恰好发生反应①,NaClO全部转变为NaCl和HC10,c点恰好发生反应②。A项,b点溶液的pH=28,

10-3.8x10-3.8

K,(HC1O)=2=1.5x10-7.6,数量级为1()-8,正确;B项,对于a点,当通入n(SC)2)=0.2mol时,

3

溶液中溶质为n(NaC10)=0.4mol,n(NaCl)=0.2mol,n(HC10)=0.4mol,n(Na2so4)=0.2mol,此时溶液

中存在物料守恒n(NaC10)+n(HC10)=0.8mol,所以a点溶液中存在4c(Cr)=c(HC10)+c(C10),正确;

121

C项,b点溶液中溶质n(NaCl)=§mol,n(HC10)=3mol,n(Na2somol,此时溶液中存在c(Na")>

c(SOF)=c(Cl3>c(H+)>c(OH),错误;D项,c点恰好完全反应,溶液中n(H2so4)=1mol,c(H+)=2.0

mol-L正确。

答案:C

9.(2020・湖北华中师大一附中月考)实验室可用苯乙酮间接电氧化法合成苯甲酸,其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电极是惰性电极

B.膜X为阴离子交换膜

C.接通电源后,a电极附近溶液会变黄

D.合成苯甲酸的总反应为+CHB+4H

解析:A项,a电极是「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12,a极为电解池的阳极,因此a电极是惰性电

极,正确;B项,「在阳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L,12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碘化钠、次碘酸钠

和水,阴极区的氢氧根通过阴离子交换膜进入阳极区,因此膜X为阴离子交换膜,正确;C项,a为电解

池的阳极,在阳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k,b溶于水使溶液变黄色,正确;D项,由题意可知,电

()

CHh和H2,合成苯甲酸的总反应为\+3「+

+CHh+20H-+3H2f,错误。

10.(2020.漠河县高级中学月考)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的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图3图4

A.利用图1装置制备乙烯

B.利用图2装置除去Cb中的HC1

C.利用图3装置证明酸性强弱:盐酸〉H2c。3>醋酸

D.利用图4装置探究NaHCO3的热稳定性

解析:A项,用乙醇与浓硫酸加热到170℃时,发生消去反应,制备乙烯,但利用图1装置不能控

制液体温度,无法实现,错误;B项,饱和的氯化钠溶液能吸收HC1气体,降低CL的溶解度,可以利用

图2装置除去CL的HC1,正确;C项,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的HC1气体也能与醋酸钠反应生成醋酸,

则利用图3装置无法证明碳酸的酸性强于醋酸,错误;D项,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

水,图4装置中在试管口处水蒸气遇冷变为液态水,倒流,易发生危险,错误。

答案:B

11.(2020•武汉二中月考)洛匹那韦(Lopinavir)是一种抗艾滋病毒药物,也可用于治疗新冠肺炎,其结

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洛匹那韦的说法正确的是()

A.洛匹那韦是一种人工合成的蛋白质

B.洛匹那韦能够发生水解、酯化、加成、氧化、还原反应

C.洛匹那韦分子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9种

D.洛匹那韦分子中的含氧官能团有酯基、肽键(酰胺键)、羟基

解析:A项,蛋白质是高分子化合物,该物质不是高分子化合物,错误;B项,该物质有肽键,可

发生水解反应;有羟基,可发生酯化反应;有苯环,可发生加成,加氢是还原反应;有机物可发生氧化反

应,正确;C项,该物质有3个苯环,从左至右,第一个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2种,第二个苯环上的一氯

代物有3种,第三个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3种,共8种,错误;D项,该有机物不含酯基,错误。

答案:B

12.(2020.湖南大学附中月考)为检验某加碘食盐中是否含有KI03,取相同食盐样品进行下表所示实

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序号实验①实验②实验③

[1-“5偿捻D

实验示意

W-O.Sgfta

i.3mLi.3mLi.3mL

0.1mol-L-10.1mol-L-10.1mol-L-1

H2SO4H2SO4H2SO4

滴加试剂

ii.5滴2moiL1ii.5滴2moiI」KI溶ii.5滴2moiL】FeCb

KI溶液液溶液

iii.2滴淀粉溶液iii.2滴淀粉溶液iii.2滴淀粉溶液

振荡,溶液迅速变为蓝振荡,一段时间后溶液

实验现象振荡,溶液变为浅黄色

色变为浅蓝色

A.仅由实验①不能证明食盐样品中存在KI03

+

B.实验②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r+O2+4H=2I2+2H2O

C.实验③变为浅黄色是因为Fe2+被氧化

D.以上实验说明离子的还原性:F>Fe2+

解析:A项,实验①中溶液迅速变为蓝色,说明溶液中有b,但仅由实验①不能说明是碘化钾在酸

性条件下被KICh氧化,不能证明食盐中存在KICh,正确;B项,实验②碘化钾在酸性条件下被空气中的

氧气氧化,则一段时间后变蓝,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r+O2+4H+=2l2+2H2O,正确;C项,实验③溶

液呈浅黄色,是铁离子的颜色,说明亚铁离子被氧化,可能是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有可能是被碘酸钾氧

化,正确;D项,根据上述实验,碘离子能够被碘酸钾氧化,②中说明碘离子能够被氧气氧化,③中说明

亚铁离子能够被氧气或碘酸钾氧化,以上实验不能判断「和Fe2+离子的还原性强弱,错误。

答案:D

1.钱的配合物离子[Rh(C0)2L「可催化甲醇瘦基化,反应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CH3coi是反应中间体

B.甲醇谈基化反应为CH3OH+CO=CH3CO2H

C.反应过程中Rh的成键数目保持不变

D.存在反应CH3OH+HI=CH3l+H2。

答案C

解析由反应过程可知,CH3coi在反应过程中生成,后又参与后续反应而消耗,属于反应中间体,A项

正确;观察反应过程图示可得甲醇堤基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QH+C0=CH3CO2H,B项正确;观

察反应过程图示可看出Rh的成键数目有4、5、6,C项错误;观察反应过程图示可知存在反应CH3OH+

HI=CH3I+H2O,D项正确。

2.(2020•全国卷H,11)据文献报道:Fe(CO)5催化某反应的一种反应机理如下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OH一参与了该催化循环

B.该反应可产生清洁燃料H2

C.该反应可消耗温室气体CO2

D.该催化循环中Fe的成键数目发生变化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图中信息可知,OK参与了该催化循环过程,A正确;由题图中箭头方向可知有H2生成,

所以该反应可以产生清洁燃料Hz,B正确;由题图中箭头方向可知,在催化反应过程中释放出CCh,CO2

,2"“''8

是生成物,C错误;根据题图中信息可知,OC—转化为次—和H2的过程中,铁的成键数目发

1、coco

co

生了变化,D正确。

3.工业合成三氧化硫的反应为2so2(g)+C)2(g)=2SO3(g)NH=

-198kJ-mol1,反应过程可用如图模拟J表示O2,A表示S02,叩“表示催化剂)。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A.过程I和过程IV决定了全部反应进行的程度

B.过程n为放热过程,过程in为吸热过程

c.催化剂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从而使减小

D.1molSO?和1molO?反应,放出的热量小于99kJ

答案D

解析过程n中发生so?、中的共价键的断裂,要吸收能量,过程in中形成sc)3中的共价键,要放出能

量,B错误;使用催化剂,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同等程度地改变正、逆反应速率,但不能改变焙变,c

错误;该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物不能完全转化为生成物,所以111101$02和1010102反应,放出的热量

小于99kJ,D正确。

4.(2021•天津耀华中学高三模拟)甲硫醵是一种重要的原料和化工试剂,硫化氢与甲醇合成甲硫醇的催化

过程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H.3.不见SH

HHSHHSOHHHS/OHHCH.OHH

ICHQH

\XXW\X\XWXXXXXXXXXXX\

催化剂②催化剂③催化剂④催化剂⑤

A.CH3sH中碳元素化合价为一2价

B.过程⑤中,形成了O—H键和C—H键

C.该催化剂可有效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

D.硫化氢与甲醇合成甲硫醇的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

答案C

解析CH3sH中硫显一2价,氢为+1价,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之和等于0可知,碳元素化合价为

—2价,故A正确;过程⑤中,生成了CH3sH和H2O,由图示可知,O—H键和C—H键是新形成的,故

B正确;该催化剂只能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不能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故C错

误;硫化氢与甲醇合成甲硫醇的反应方程式为H2S+CH3OH—>CH3SH+H2O,—SH取代甲醇中的一OH,

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故D正确。

5.(2021・大连市高三模拟)氮及其化合物的转化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oH

・O

ON

t)

NO

A.催化剂a降低了N2的键能,加快了反应速率

B.N2与H?反应生成N%的原子利用率为100%

C.在催化剂b表面形成氮氧键时,不涉及电子转移

D.催化剂a、b能提高反应的平衡转化率

答案B

解析催化剂a催化N2与H?反应生成NH3,降低了该反应的活化能,并不能改变键能,故A错误;N2

与H2反应生成NH3的反应为N2+3H2整塑2NE,该反应为化合反应,原子利用率为100%,故B正确;

在催化剂b表面发生NE转化为NO的反应,反应中N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存在电子转移,故C错误;

催化剂a、b只是减小反应的活化能,并不能改变平衡转化率,故D错误。

6.(2021.福建宁德市高三一模)在金属Pt、Cu和Ir(钺)的催化作用下,密闭容器中的H2可高效转化酸性溶

液中的硝态氮(NO力以达到消除污染的目的,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Ir表面反应的反应物是H2和N2O气体

B.导电基体中Pt上既发生氧化反应又发生还原反应

C.若导电基体上只有Cu,难以消除含氮污染物

D.若导电基体上的Cu颗粒增多,能提高硝态氮(NO,)的平衡转化率

答案D

解析根据图像可知,Ir表面反应的反应物是H?和N2O气体,生成物为N?和H2O,A说法正确;导电基

体中Pt上氢气失电子生成氢离子,发生氧化反应,NO得电子生成N2O,发生还原反应,则Pt上既发生氧

化反应又发生还原反应,B说法正确;根据图像可知,硝酸根离子得电子与氢离子反应生成氮的氧化物和

水,则若导电基体上只有Cu,氢气不能失电子生成氢离子,难以消除含氮污染物,C说法正确;若导电基

体上的Cu颗粒增多,消耗硝酸根离子的速率增大,但对硝态氮(NO3)的平衡转化率无影响,D说法错误。

7.(2021.陕西安康市高三模拟)实现温和条件下氨的高效合成一直是催化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硼簇修饰

碳纳米管原位负载的纳米金表面电催化合成氨的反应机理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上述转化过程中涉及非极性键的断裂和极性键的生成

B.生成NH3的电极总反应式为N2+6H++6L=2NH3

C.使用纳米金作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从而提高化学反应速率

D.当标准状况下22.4LN2发生反应时,可得到2moiNH3

答案D

解析由机理图可知,反应过程中N2分子内的非极性键断裂,生成NH3和N2H4分子的极性键,A正确;

通过机理图可知,1个N2分子转化为2个N%的过程中得到6个电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出其电极

总反应式为N2+6H++6e-==2NH3,B正确;催化剂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从而提高反应速率,C正确;

224L

标准状况下22.4LN2的物质的量为”片「=1mol,由机理图可知,N?转化为NH3的过程中,有副产

LLAL-IT1O1

物N2H4生成,根据N元素守恒可知,反应中消耗1mol用时,不能完全得到2moiNH3,D错误。

8.(2020•河北廊坊高中联合体联考)工业合成氨反应在催化剂表面的反应历程及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A.增大压强,①一②之间的能量差值减小

B.合成氨的正、逆反应的焰变相同

C.合成氨的过程是吸热反应

D.若使用催化剂,生成等量的NH3需要的时间更短

答案D

解析A项,压强不影响反应的活化能,只有催化剂影响活化能,所以增大压强,①一②之间的能量差值

不变,错误;B项,合成氨中正、逆反应的焰变绝对值大小相等,但是正反应和逆反应的烙变互为相反数,

错误;C项,根据图知,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所以合成氨的过程为放热反应,错误;D项,

催化剂能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而增大化学反应速率,所以生成等量的NH3需要的时间更短,正确。

9.(2020・淄博一模)以TiCh为催化剂的光热化学循环分解C02反应为温室气体减排提供了一个新途径,该

反应的机理及各分子化学键完全断裂时的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

-乐co

O\①O/O

T;l+K9、T;3+T:3+©©

1598kJ・mo「4©

1072kJ-mol]i©

496kJ•mo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过程①中钛氧键断裂会释放能量

B.该反应中,光能和热能转化为化学能

C.使用TiCh作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的焰变,从而提高化学反应速率

D.CO2分解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co2(g)=2CO(g)+O2(g)△H=+30kJ・mol1

答案B

解析过程①中钛氧键断裂会吸收能量,A错误;根据图示,该反应中,光能和热能转化为化学能,B正

确;催化剂通过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提高化学反应速率,催化剂不能降低反应的焰变,C错误;反应物总键

能一生成物总键能=焰变,CCh分解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cO2(g)=2CO(g)+02(g)△”=(1598x2-1

072x2-496)kJ-mol'=+556kJ-mol-1,D错误。

10.(2021.广东梅州市高三模拟)科研人员提出CeCh催化合成DMC需经历三步反应,示意图如下。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过程中反应①②③中均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