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对点强化:分散系(一)_第1页
2022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对点强化:分散系(一)_第2页
2022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对点强化:分散系(一)_第3页
2022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对点强化:分散系(一)_第4页
2022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对点强化:分散系(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专题对点强化:分散系(一)-原卷

一、单选题(共19题)

1.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Fe(OH),胶体能吸附水中的悬浮颗粒并沉降,因此常用其对自来水的消

B.浊液、胶体、溶液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

C.可以用丁达尔效应区分FeCh溶液和Fe(OH)3胶体

D.胶态磁流体治癌是将磁性物质制成胶体粒子,这种粒子直径在

KT~l(rm之间

2.下列各组物质按酸、碱、盐、电解质分类顺序排列的是()

A.硫酸、熟石灰、苛性钠、乙醇B.硝酸、烧碱、碳酸

钙、氯化钠

C.醋酸、氢氧化钠、碳酸钠、氨水D.硫酸、纯碱、明

矶、二氧化硫

3.下列关于酸、碱、盐的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离出的阳离子有H+的化合物叫酸,电离出OH-的化合物叫碱

B.氯化钠溶液在电流的作用下电离出Na,和。

C.化合物电离时,生成金属阳离子(或镂根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的是盐

D.NaHSO4可以电离出H,,因此NaHSO4属于酸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肾功能衰竭等疾病引起的血液中毒,可利用血液透析进行治疗

B.在实验中手不慎被玻璃划破,可用FeCh溶液应急止血

c.“霾尘积聚难见路人”,雾霾所形成的气溶胶有丁达尔效应

D.氯化钠易溶于水,所以氯化钠一定不能制成胶体

5.淀粉溶液是种胶体,已知淀粉遇碘变蓝色。现将淀粉溶液和稀N%SO/容

液混合装在半透膜袋中,并将该半透膜袋浸泡在盛有蒸储水的烧杯中。

段时间后,取适量烧杯中的液体进行实验,下列操作及现象能证明半透膜

完好无损的是()

A.加入BaCh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B.加入碘水,不变蓝

C.用一束平行光照射烧杯中的液体,观察到一条光亮的“通路”

D.加入碘水,变蓝色

6.新制Fe(OH),胶体的胶团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Fe(OH)3胶体显电中性

B.FegH%胶团第一层和第二层共同构成胶体粒子,带正电

C.向Fe(OH)3胶体中逐滴加入盐酸至过量,产生红褐色沉淀

+

D.Fe(OH)3胶团结构可表示为{[Fe(OH)3]m­/?FeO(/z-x)Cr}"•ACP

7.磁流体是电子材料的新秀,它既具有固体的磁性又具有液体的流动性。

制备时将含等物质的量的FeSO,和Fe^SOj的溶液混合,再滴入稍过量的

NaOH溶液,随后加入油酸钠溶液,即可形成黑色的、分散质粒子直径介

于5.5〜36nm的磁流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磁流体与氯化钠溶液为同种分散系

B.该磁流体可以通过过滤的方法分离提纯

C.用一束光照射该磁流体时,可以观察到一条光亮的“通路”

D.该磁流体的制备过程只涉及物理变化

8.下列有关胶体的说法错误的是()

A.可用渗析法提纯、精制胶体

B.丁达尔效应可被用来区分胶体和溶液

C.氢氧化铁胶粒带正电荷,一个胶粒中含有一个Fe(OH),

D.气溶胶属于胶体,是混合物

9.溶液、胶体和浊液这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

A.是否是大量分子或离子的集合体

B.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不同

C.是否能透过滤纸

D.是否均一、透明、稳定

10.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氯化钠溶液均一、稳定、透明,不是分散系

B.冰水混合物是一种分散系

C.分散系既可以是纯净物也可以是混合物

D.分散系都是混合物按分散质和分散剂所处的状态,分散系的组合方式有

9种

11.下列物质中不可能由一种元素组成的是()

①单质

②氧化物

③化合物

④混合物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

12.下列各组物质中,满足如图物质一步转化关系的选项是()

选项XYZ

ANaNaOHNaHCO3

CU(OH)

BCuCuSO42

CCCOC02

DSiSiO2H2SiO3

A.AB.BC.CD.D

13.“混盐”是指一种金属阳离子(或钱根)与多种酸根离子构成的盐,

氯化硝酸钙Ca(NO3)Cl就是一种混盐。“复盐”是指含有两种或者两种以

上金属阳离子(或钱根)和一种酸根离子构成的盐如

KA1(SO4)2-12H2OO下列化合物中属于混盐的是()

A.CaOCl2B.(NH4)2Fe(SO4)2C.Na3AlF6

D.CU2(OH)2CO3

14.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正确组合是()

碱性氧化酸性氧化

选项碱酸盐

物物

A苛性钾硫酸小苏打生石灰干冰

B苛性钠盐酸食盐氧化钠一氧化碳

C碱石灰冰醋酸胆根氧化镁二氧化硫

D纯碱碳酸钙氧化铁

HNO3so3

A.AB.BC.CD.D

15.物质分类在逻辑上存在如下关系:

000®

包含关系并列关系交义关系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碳酸盐与钠盐属于包含关系

B.化合物与氧化物属于交叉关系

C.分散系与胶体属于包含关系

D.混合物与空气属于并列关系

16.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oMWTOMB?•・屈于

A.生成的物质都是氧化物

B.反应物都刚好完全反应

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s+4O2—2SO,+2H。

17.以CJ和金属钠为材料,在700℃时制造出纳米级的金刚石粉末和氯化

钠,被科学家们高度评价为“稻草变黄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金刚石属于金属单质

B.制造过程中元素种类没有改变

C.cj是一种化合物

D.这个反应是置换反应

18.按照物质的树状分类法和交叉分类法,HNO,应属于()

①酸

②氢化物

③氧化物

④含氧酸

⑤难挥发性酸

⑥强氧化性酸

⑦一元酸

⑧化合物

⑨混合物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B.①④⑥⑦⑧

C.①⑨

D.①④⑤⑥⑦

19.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写道:“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月光

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月光

穿过薄雾形成种种美景的本质原因是()

A.发生丁达尔效应

B.雾是一种胶体,胶粒带相同电荷

C.空气中的小水滴颗粒直径为l~100nm

D.空气中的小水滴颗粒在运动

二、填空题(共2题)

20.1.对于数以万计的化学物质和化学反应,分类法的作用几乎无可替代。

(1)现有下列五种物质:CaO、COrMgO>Fe2OvCuOo按照不同的分类标

准,它们中有一种物质与其他四种物质有明显的不同,这种物质是

,并写出依据(写出两条即可):

①;

②。

(2)写出CaO和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II.下图为五个椭圆构成的图案,椭圆内分别写了C2H5OH>CO?、FeoO,、FeCl,和

Na2so,五种物质,图中相交的两种物质均可归为一类,相交的部分A、

B、C、D为其相应的分类标准代号。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分类标准代号A表示(填字母)。

a.两物质都是氧化物

b.常温下两物质为气态

c.两物质都是含碳化合物

(2)上述五种物质中有一种物质能与稀硫酸在常温下发生化学反应,该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1.光的散射与丁达尔效应

光通过不均匀介质时出现偏离原来传播方向,而沿侧向传播的现象,称为

光的散射。在暗室里,将一束经聚集后的光投射到胶体系统上,在与入射

光垂直的方向上,可观察到一条明亮的光路,这就是丁达尔效应。产生丁

达尔效应的实质是光的散射。

分散系对可见光的不同作用

溶液胶体浊液

''、/

光路示意图--------------P6-

/X

✓X

对光的主要作用透射散射反射或折射

当入射光的波长略大于分散质粒子的直径时就会发生光的散射。可见光的

波长为400〜760nm,略大于一般胶体粒子的直径(1〜100nm),因此当可

见光束投射于胶体时,会发生光的散射,产生丁达尔效应。

对于溶液,分散质分子或离子的直径很小,对可见光的散射作用很微弱;

而当可见光束通过浊液时,由于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于入射光的波长,主

要发生光的反射或折射。

回答下列问题:

(1)产生丁达尔效应的实质是o

(2)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填字母)。

a.胶体有丁达尔效应

b.胶体粒子可以透过滤纸

c.胶体的胶粒带有电荷

d.胶体粒子的直径为l~100nm

(3)Cuso4溶液无丁达尔效应的原因是o

三、实验题(共1题)

22.现有甲、乙、丙三名同学分别进行Fe(0H)3胶体的制备实验。

I.甲同学向imoi.LT氯化铁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溶液;

II.乙同学直接加热饱和FeCh溶液

III.丙同学向25mL沸水中逐滴加入5-6滴Fej饱和溶液,继续加热至液体

呈透明的红褐色时停止加热。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其中操作正确的同学是,写出此过程中的化学方程式:

(2)证明有Fe(OH)3胶体生成的简单实验操作是

(3)丁同学利用所制得的Fe(OH)3胶体进行下列实验:

①将其装入U形管内,用石墨做电极,接通直流电,通电一段时间后发现

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附近的颜色逐渐变深,这表明Fe(OH)3胶粒带

_______电荷。

②向其中加入饱和Na2s溶液,现象是o

③向所得Fe9H%胶体中逐滴滴加稀硫酸,开始时产生红褐色沉淀,这是因

为;继续滴加,沉淀最终消失且得黄色溶液,写出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0

④欲除去Fe(OHh胶体中混有的NaCl,可采取的操作是o

2022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专题对点强化:分散系(一)-解析卷

一、单选题(共19题)

1.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Fe(OH),胶体能吸附水中的悬浮颗粒并沉降,因此常用其对自来水的消

B.浊液、胶体、溶液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

C.可以用丁达尔效应区分Fej溶液和Fe(OH),胶体

D.胶态磁流体治癌是将磁性物质制成胶体粒子,这种粒子直径在

2~l(r7m之间

1.答案:A

2.下列各组物质按酸、碱、盐、电解质分类顺序排列的是()

A.硫酸、熟石灰、苛性钠、乙醇B.硝酸、烧碱、碳酸

钙、氯化钠

C.醋酸、氢氧化钠、碳酸钠、氨水D.硫酸、纯碱、明

矶、二氧化硫

2.答案:B

3.下列关于酸、碱、盐的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离出的阳离子有H*的化合物叫酸,电离出OH-的化合物叫碱

B.氯化钠溶液在电流的作用下电离出Na,和B

C.化合物电离时,生成金属阳离子(或钱根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的是盐

D.NaHSO4可以电离出H*,因此NaHSOq属于酸

3.答案:C

解析: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田的化合物叫酸,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

OH的化合物叫碱,A项错误;氯化钠的电离不需要通电,B项错误;化

合物电离时,生成金属阳离子(或镂根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的是盐,C项

正确;NaHSOq可以电离出FT,但电离出的阳离子不全是FT,还有钠离子,

则用那04不是酸,D项错误。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肾功能衰竭等疾病引起的血液中毒,可利用血液透析进行治疗

B.在实验中手不慎被玻璃划破,可用FeJ溶液应急止血

C.“霾尘积聚难见路人”,雾霾所形成的气溶胶有丁达尔效应

D.氯化钠易溶于水,所以氯化钠一定不能制成胶体

4.答案:D

解析:血液透析的原理类似于渗析原理,肾功能衰竭等疾病引起的血液中

毒,可利用血液透析进行治疗,故A正确;在实验中手不慎被玻璃划破,

可用FeCh溶液应急止血,利用的是胶体的聚沉原理,故B正确;雾霾所形

成的气溶胶有丁达尔效应,故c正确;氯化钠易溶于水,但在酒精中的溶

解度较小,氯化钠分散到酒精中可形成胶体,故D错误。

5.淀粉溶液是种胶体,已知淀粉遇碘变蓝色。现将淀粉溶液和稀N%so,溶

液混合装在半透膜袋中,并将该半透膜袋浸泡在盛有蒸储水的烧杯中。

段时间后,取适量烧杯中的液体进行实验,下列操作及现象能证明半透膜

完好无损的是()

A.加入BaJ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B.加入碘水,不变蓝

C.用一束平行光照射烧杯中的液体,观察到一条光亮的“通路”

D.加入碘水,变蓝色

5.答案:B

解析:A项,加入BaJ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烧杯内的溶液中含有

sor,离子能透过半透膜,没有检测淀粉是否存在,不能证明半透膜完好

无损;B项,加入碘水,不变蓝,说明烧杯内的溶液中不含淀粉,可证明

半透膜完好无损;C项,用一束平行光照射烧杯中的液体,观察到一条光

亮的“通路”,说明烧杯内的溶液中含有淀粉,证明半透膜已破损;D

项,加入碘水,变蓝色,说明烧杯内的溶液中含有淀粉,证明半透膜已破

损。

6.新制Fe(OH),胶体的胶团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Fe(OH)、胶体显电中性

B.Fe(OH)3胶团第一层和第二层共同构成胶体粒子,带正电

C.向Fe(0H)3胶体中逐滴加入盐酸至过量,产生红褐色沉淀

D.Fe(OH),胶团结构可表示为{[Fe(OH)J“"FeO+.

6.答案:C

解析:Fe(OH);胶体显电中性,A项正确;由题图可知,Fe(OH%胶团第一层

和第二层共同构成胶体粒子,带正电,B项正确;向F&OH%胶体中逐滴加

入盐酸至过量,开始时胶体聚沉产生红褐色沉淀,盐酸过量时,沉淀会溶

解,C项错误;由图可知,Fe(OH)3胶团结构可表示为

,+

{[Fe(OH),]M.nFeO1.(n-x)Cr}xC\,D项正确。

7.磁流体是电子材料的新秀,它既具有固体的磁性又具有液体的流动性。

制备时将含等物质的量的FeSo/DFeKSOj的溶液混合,再滴入稍过量的

NaOH溶液,随后加入油酸钠溶液,即可形成黑色的、分散质粒子直径介

于5.5〜36nm的磁流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磁流体与氯化钠溶液为同种分散系

B.该磁流体可以通过过滤的方法分离提纯

C.用一束光照射该磁流体时,可以观察到一条光亮的“通路”

D.该磁流体的制备过程只涉及物理变化

7.答案:C

解析:该磁流体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5.5〜36nm,属于胶体,而氯化钠溶

液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Inm,属于溶液,因此二者不是同种分散系,A错

误;该磁流体分散质粒子直径比较小,能够透过滤纸,因此不能用过滤的

方法分离提纯,B错误;该磁流体属于胶体,因此用一束光照射该磁流体

时,可以观察到一条光亮的“通路”,即发生丁达尔效应,C正确;制备

该磁流体时,将含等物质的量的FeSO,和Fe式SOJ的溶液混合,再滴入稍过

量的NaOH溶液,随后加入油酸钠溶液,即可形成黑色的、分散质粒子直

径介于5.5〜36nm的磁流体,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可见制备时发生了化

学变化,D错误。

8.下列有关胶体的说法错误的是()

A.可用渗析法提纯、精制胶体

B.丁达尔效应可被用来区分胶体和溶液

C.氢氧化铁胶粒带正电荷,一个胶粒中含有一个Fe(OH),

D.气溶胶属于胶体,是混合物

8.答案:C

解析:胶体中的微粒(直径介于l~100nm)不能透过半透膜,溶液中的微

粒(直径小于Inm)可以透过半透膜,可利用渗析法提纯、精制胶体,故

A正确;胶体可发生丁达尔效应,而溶液无此现象,利用丁达尔效应可鉴

别胶体和溶液,故B正确;胶粒是胶体的分散质微粒的聚集体,一个氢氧

化铁胶粒中含有多个Fe(OH%,故C错误;胶体可以分为气溶胶、液溶胶和

固溶胶,它们均是混合物,故D正确。

9.溶液、胶体和浊液这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

A.是否是大量分子或离子的集合体

B.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不同

C.是否能透过滤纸

D.是否均一、透明、稳定

9答案:B

解析:溶液、胶体和浊液这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

小不同。

10.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氯化钠溶液均一、稳定、透明,不是分散系

B.冰水混合物是一种分散系

C.分散系既可以是纯净物也可以是混合物

D.分散系都是混合物按分散质和分散剂所处的状态,分散系的组合方式有

9种

10.答案:D

解析:根据分散质微粒直径的不同,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浊液,它

们均是混合物。氯化钠溶液是分散系,A项错误;冰水混合物属于纯净

物,B项错误;分散系都是混合物,按分散质和分散剂所处的状态,分散

系的组合方式有9种,分别为以气体为分散剂,固体、液体、气体为分散

质,以固体为分散剂,固体、液体、气体为分散质,以液体为分散剂,固

体、液体、气体为分散质,C项错误、D项正确。

11.下列物质中不可能由一种元素组成的是()

①单质

②氧化物

③化合物

④混合物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

11.答案:B

解析: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①不符合题意;由两种元素组

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是氧化物,②符合题意;由两种及两种以

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③符合题意;混合物中至少有两种物质,

但可能由一种元素组成,④不符合题意;故选B。

12.下列各组物质中,满足如图物质一步转化关系的选项是()

YZ

选项XYZ

ANaNaOHNaHCO3

BCuCuSO4CU(OH)2

CCCOC02

DSiSiO2H2SiO3

A.AB.BC.CD.D

12.答案:C

13.“混盐”是指一种金属阳离子(或钱根)与多种酸根离子构成的盐,

氯化硝酸钙Ca(NC>3)Cl就是一种混盐。“复盐”是指含有两种或者两种以

上金属阳离子(或钱根)和一种酸根离子构成的盐如

KA1(SO4)2-12H2OO下列化合物中属于混盐的是()

A.CaOCl2B.(NH4)2Fe(SO4)2C.Na3AlF6

D.CU2(OH)2CO3

13.答案:A

14.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正确组合是()

碱性氧化酸性氧化

土卜

选项碱酸mi.

物物

A苛性钾硫酸小苏打生石灰干冰

B苛性钠盐酸食盐氧化钠一氧化碳

C碱石灰冰醋酸胆矶氧化镁二氧化硫

纯碱碳酸钙氧化铁

DHNO3SO3

A.AB.BC.CD.D

14.答案:A

15.物质分类在逻辑上存在如下关系:

<©>®®Q®

包含关系并列关系交又关系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碳酸盐与钠盐属于包含关系

B.化合物与氧化物属于交叉关系

C.分散系与胶体属于包含关系

D.混合物与空气属于并列关系

15.答案:C

解析:钠盐有的是碳酸盐,如碳酸钠,有的是硫酸盐,如硫酸钠,钠盐和

碳酸盐不属于包含关系;化合物包括氧化物,二者属于包含关系;分散系

包括胶体,二者属于包含关系;混合物包括固体混合物、气体混合物液体

混合物等,混合物与空气属于包含关系;故选C。

16.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oMJRPOMKT•松原于

A.生成的物质都是氧化物

B.反应物都刚好完全反应

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s+4O2=2SO.,+2H2O

16.答案:A

解析:根据题图可以看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S+3O2—2SO2+2H,O,生成的物质都是氧化物,A项正确,D项错误;

由题图可知,过量,有剩余,B项错误;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

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该反应不属于置换反

应,C项错误;故选A。

17.以CCL和金属钠为材料,在700℃时制造出纳米级的金刚石粉末和氯化

钠,被科学家们高度评价为“稻草变黄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金刚石属于金属单质

B.制造过程中元素种类没有改变

C.cci,是一种化合物

D.这个反应是置换反应

17.答案:A

解析:金刚石是非金属单质,不是金属单质,A项错误;化学反应遵循原

子守恒,所以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B项正确;cci4是由碳元素和氯元

素组成的纯净物,是一种化合物,C项正确;四氯化碳和金属钠反应,生

成金刚石和氯化钠,钠把碳置换出来,是置换反应,D项正确;故选A。

18.按照物质的树状分类法和交叉分类法,HNO,应属于()

①酸

②氢化物

③氧化物

④含氧酸

⑤难挥发性酸

⑥强氧化性酸

⑦一元酸

⑧化合物

⑨混合物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B.①④⑥⑦⑧

C.①⑨

D.①④⑤⑥⑦

18.答案:B

解析:①硝酸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所以硝酸属于

酸;②氢化物是氢元素与其他元素形成的二元化合物,而硝酸的组成元素

为3种;③氧化物是氧元素与另外一种元素形成的二元化合物,而硝酸的

组成元素为3种;④硝酸属于酸,且其组成元素中有氧元素,所以属于含

氧酸;⑤硝酸易挥发,属于挥发性酸;⑥硝酸具有强氧化性,通常由硝酸

根离子来表现强氧化性,为强氧化性酸;⑦每个硝酸分子在水中能电离出

一个氢离子,所以硝酸属于一元酸;⑧硝酸为纯净物,其组成元素为三

种,所以硝酸属于化合物;⑨硝酸属于纯净物;故选B。

19.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写道:“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月光

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月光

穿过薄雾形成种种美景的本质原因是()

A.发生丁达尔效应

B.雾是一种胶体,胶粒带相同电荷

C.空气中的小水滴颗粒直径为l~100nm

D.空气中的小水滴颗粒在运动

19.答案:C

解析:月光穿过薄雾形成种种美景是因为产生了丁达尔效应,能产生丁达

尔效应的本质原因是空气中的小水滴颗粒直径大小为l~100nm,形成的薄

雾是一种胶体,故选C。

二、填空题(共2题)

20.1.对于数以万计的化学物质和化学反应,分类法的作用几乎无可替代。

(1)现有下列五种物质:CaO、CO?、MgO,Fe,OrCuOo按照不同的分类标

准,它们中有一种物质与其他四种物质有明显的不同,这种物质是

,并写出依据(写出两条即可):

①;

②O

(2)写出CaO和c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o

H.下图为五个椭圆构成的图案,椭圆内分别写了C2H5OH>CO?、Feq,、FeCh和

Na2s0,五种物质,图中相交的两种物质均可归为一类,相交的部分A、

B、C、D为其相应的分类标准代号。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分类标准代号A表示(填字母)。

a.两物质都是氧化物

b.常温下两物质为气态

c.两物质都是含碳化合物

(2)上述五种物质中有一种物质能与稀硫酸在常温下发生化学反应,该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0.答案:I.(1)co2;①该物质常温常压下为气态,其余物质为固态;

②该物质为非金属氧化物,其余物质为金属氧化物(或该物质为酸性氧化

物,其余物质为碱性氧化物)

(2)CaO+CO2=CaCO,

II.(1)C

(2)Fe2O3+3H2SO4=Fe,(S04)3+3H,0

解析:I.(1)根据物质的状态,co2常温常压下为气态,其余物质为固

态;根据物质的组成元素,co?为非金属氧化物,其余物质为金属氧化

物;根据物质的性质,CO2为酸性氧化物,其余物质为碱性氧化物。

(2)CaO和C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O+CO2=CaCO,o

II.(1)乙醇不是氧化物,故a不符;常温下,乙醇为液态,故b不符;

从组成元素的角度分析,两物质都是含碳化合物,故c正确。

(2)五种物质中Fe。能与稀硫酸在常温下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硫酸铁和

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H2so4==Fe2(SO4),+3H20o

21.光的散射与丁达尔效应

光通过不均匀介质时出现偏离原来传播方向,而沿侧向传播的现象,称为

光的散射。在暗室里,将一束经聚集后的光投射到胶体系统上,在与入射

光垂直的方向上,可观察到一条明亮的光路,这就是丁达尔效应。产生丁

达尔效应的实质是光的散射。

分散系对可见光的不同作用

溶液胶体浊液

、''/

光路示意图---.--、M------

/X

对光的主要作用透射散射反射或折射

当入射光的波长略大于分散质粒子的直径时就会发生光的散射。可见光的

波长为400〜760nm,略大于一般胶体粒子的直径(1〜lOOnm),因此当可

见光束投射于胶体时,会发生光的散射,产生丁达尔效应。

对于溶液,分散质分子或离子的直径很小,对可见光的散射作用很微弱;

而当可见光束通过浊液时,由于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于入射光的波长,主

要发生光的反射或折射。

回答下列问题:

(1)产生丁达尔效应的实质是O

(2)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填字母)。

a.胶体有丁达尔效应

b.胶体粒子可以透过滤纸

c.胶体的胶粒带有电荷

d.胶体粒子的直径为l~100nm

(3)Cuso」溶液无丁达尔效应的原因是o

21.答案:(1)光的散射

(2)d

(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