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同升湖高级中学高一(上)期中地理试卷(附答案详解)_第1页
2022-2023学年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同升湖高级中学高一(上)期中地理试卷(附答案详解)_第2页
2022-2023学年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同升湖高级中学高一(上)期中地理试卷(附答案详解)_第3页
2022-2023学年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同升湖高级中学高一(上)期中地理试卷(附答案详解)_第4页
2022-2023学年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同升湖高级中学高一(上)期中地理试卷(附答案详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同升湖高级中学高一(上)

期中地理试卷

中国空间站(“天宫”)建设和研发面临很多技术上的挑战。为保障航天员的生活、工作顺利进

行以及空间站的长期运营,“天宫”实验舱布置了大型柔性太阳翼(太阳能电池板),太阳翼的

角度可调节(如图)。据此完成1〜2题。

1.“天宫”实验舱布置了柔性太阳翼,主要是为了()

A.减弱风力影响B.接受更多光照C.躲避太阳风暴D.避免陨石撞击

2.推测空间站长期运营需克服的困难有()

①地球引力较大

②太空垃圾威胁

③太阳风暴强烈

④物资循环利用

A.③④B.②④C.②③D.①②

“天宫二号”是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2019年7月19日,绕地球运转的“天宫二

号”完成全部拓展试验,受控离轨。如图为太阳系简要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

太阳

没有卫星有卫星

3.图中c天体与在轨飞行的“天宫二号”都()

A.有自转现象B.是天然天体C.属于地月系D.属河外星系

4.图中所示信息反映的行星运动特征是()

A.绕日公转的同向性B.绕日公转的近圆形C.公转轨道的重合性

D.自转方向的一致性

科学家预测在2019年至2020年太阳表面将再度出现“无黑子”现象,又称为“白太阳”,预示

着太阳活动将进入“极小期”。据此,完成5〜6题。

5.“白太阳”现象持续期间()

①全球降水均增多,洪涝灾害更加频繁

②极地附近出现“极光”的范围将扩大

③地球磁场受到的干扰减弱,磁暴减少

④太阳活动对无线电短波通讯干扰减弱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6.太阳辐射为地球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能量,下列能量不是来自太阳辐射的是()

A.岩石圈板块运动B.夏季我国盛行东南风

C.动植物蓬勃生长D.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

能被植物光合作用利用的太阳辐射,称为光合有效辐射(PAR)o图示意1961〜2007年我国年平

均PAR强度的空间分布。据此完成7〜8题。

7.如仅考虑光合有效辐射,我国农业生产潜力最大的地区是()

A.长江中下游平原B.四川盆地C.华北平原D.青藏高原

8.乙地PAR值高于甲地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高B.植被少C.地势高D.云雨少

“一滴水从波涛汹涌的大海,化为天上的白云,再到漫天的大雪,使地面银装素裹,融化后渗入

地下,被植物的根系吸收。”如图为地球圈层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据此回答9〜11题。

9.材料描述的现象体现了()的变化

A.大气圈B.水圈C.圈岩石D.生物圈

10.图示圈层①②③④依次为()

A.生物圈、水圈、岩石圈、大气圈B.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

C.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大气圈D.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大气圈

11.“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反映的圈层关系是()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读图,完成12〜13题。

12.图a所示的两条河流下游各有一个小岛。最终可能和小岛连接的岸堤是()

A.②③B.①③C.①④D.②④

13.图b中阴影所示的河流地貌位于()

A.河流的凹岸,流水侵蚀形成B.河流的凹岸,流水沉积形成

C.河流的凸岸,流水侵蚀形成D.河流的凸岸,流水沉积形成

如图(线为等高线,单位:m)表示一种由风力堆积形成的地表形态。读图,回答14〜15题。

14.图示地区的盛行风向是()

A.东北风B.西北风C.东南风D.西南风

15.该类地貌在我国可能广泛分布的地区是()

A.东北地区B.东南地区C.西北地区D.西南地区

读图“某洞穴剖面景观示意图”,完成16〜18题。

A.石灰岩分布区B.花岗岩分布区C.玄武岩分布区D.片麻岩分布区

17.该地形景观广泛分布于我国的()

A.青藏高原B.黄土高原C.内蒙古高原D.云贵高原

18.形成图示洞穴的地质作用为()

A.风力侵蚀B.流水侵蚀C.冰川侵蚀D.海浪侵蚀

读牛施湖示意图,据此完成19〜20题。

19.导致牛胡湖跟原河道分离的主要作用是()

A.流水侵蚀B.流水搬运C.流水沉积D.地壳下陷

20.下列关于河流自然截弯取直带来的影响叙述不正确的(

A.加快河流流速B.减缓洪水灾害C.增加航运距离D.减少河道淤积

读如图完成21〜23题

21.该版面图案景观是()

A.九寨沟风光B.桂林山水C.鼎湖山保护区D.长白山天池

22.该地形景观的主要成因是()

A.冰蚀作用B.流水侵蚀作用C.风力侵蚀作用D.海浪侵蚀作用

23.该景观地貌属于()

A.喀斯特地貌B.丹霞地貌C.冰蚀地貌D.雅丹地貌

“蓝窗”是地中海中马耳他戈佐岛最为著名的景点,位于一个悬崖的尽头,是一个由石灰岩形成

的天然拱门,透过大门,游人可以看到海天一色的壮观景色,该景点已于2017年3月8日坍塌。

读图,完成24〜25题。

24.“蓝窗”的形成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A.海水沉积B.风力侵蚀C.海水侵蚀D.风力沉积

25.下列地貌与“蓝窗”的形成属于同一地质作用的是()

A.沙滩B.海蚀崖C.风蚀柱D.石钟乳

26.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11年10月24日4时45分在土耳其(38.6小,43.2任,

图中A处)发生6.0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结合两图,回答问题。

(1)图1中甲、乙是地球内部两个不连续面,其名称是:甲,乙,经过乙

处时地震波的波速变化情况是:横波,纵波。

(2)土耳其地震震源位于地球的哪个内部圈层?,它与软流层之上的上地幔顶部组

成o

(3)地震波分为横波和纵波,图2中字母表示地震波横波曲线的是,其传播特点是

(4)地质学家常利用地震波来寻找海底油气矿藏,下列四幅地震波示意图中表示海底储有石

油的是,判断理由是

27.甲图为我国东部地区某河流示意图,乙图为该河流某处干流河谷横剖面形态图。读图,

回答下列问题。

(1)乙图所示剖面最可能位于甲图中处(填A或C),其形成的外力作用以

为主。

(2)甲图中P处的地貌名称为,并说明其形成过程。

(3)古代人在M附近河段河岸建设聚落,最可能选择(南岸或北岸),试分析其原

因。

2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甘肃省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省区之一,但太阳能资源开发利用率偏低,目前该省正在

加大太阳能资源的开发力度。如图为甘肃省太阳辐射[单位:kW-h/(m2-a)]分布示意图。

(3)简要评价大规模利用太阳能发电的优缺点。

(4)说明甘肃省加大太阳能资源开发力度对该地产生的积极影响。

答案和解析

1~2.【答案】B、B

【解析】

1.【分析】

柔性太阳翼的作用需要结合宇宙环境和天体运动进行分析。

本题难度中等,主要是考查宇宙探测的知识,结合所学进行分析即可。

【解答】

解:由材料可知,太阳翼为太阳能电池板,通过光能发电为空间站提供能源,布置柔性太阳翼可

以通过调整太阳能板的角度获得更多的光照,B正确。

陨石、太阳风暴来临时,柔性太阳翼也无法避免受到危害,CD错误。

中国空间站(“天宫”)位于地球之外,大气稀少,没有风,A错误。

故选:B。

2.【分析】

空间站长期运营需克服的困难需要结合环境和太阳活动进行分析。

本题难度中等,主要是考查天体系统的知识,结合所学进行分析即可。

【解答】

目前,太空垃圾数量大,且难以清除,对空间站安全运行构成威胁,②正确。

为空间站补充物资成本高,因此空间站长期运营需要加大物资循环利用技术的研发,④正确。

随着科技发展,地球引力大不算困难,①错误。

太阳风暴属于自然现象,不经常出现,对空间站危害比较少,③错误.

故选:B。

3~4.【答案】C、A

【解析】

3.【分析】

天体间相互吸引和绕转构成天体系统。天体系统按照从低级到高级的顺序依次是:地月系、太阳

系、银河系、总星系。总星系是人类目前所认识的宇宙,包括银河系和河外星系。

本题难度中等,主要是考查天体系统的知识,结合所学进行分析即可。

【解答】

解:地球自转的同时绕太阳公转,但“天宫二号”仅绕地球公转,没有自转,A错误。

地球是天然天体,“天宫二号”是人造天体,B错误。

地球属于地月系,绕地球飞行的“天宫二号”同样属于地月系,C正确。

地球和在轨飞行的“天宫二号”都属于银河系的范围内,并不属于河外星系,D错误。

故选:C。

4.【分析】

太阳系的八个大行星按从近到远,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

星,八大行星绕日公转具有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的特点。

本题难度中等,主要是考查天体运行的知识,结合所学进行分析即可。

【解答】

解:根据图示信息,可以得出太阳系的行星绕太阳公转都是同一方向,具有同向性,A正确。

根据图中所示的信息并不能判定行星绕日公转的轨道具有近圆性的特征,B错误。

各个行星的公转轨道由于距离太阳的远近不同,受到太阳引力的大小不同,因此公转轨道会不同,

不存在重合性,C错误。

图中并没有指示各个行星的自转方向,故不知道各个行星的自转方向是否一致,D错误.

故选:A。

5~6.【答案】D、A

【解析】

5.【分析】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包括:影响地球的气候;扰动地球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扰乱地

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产生极光现象。根据材料,“白太阳”现象持续期间太阳活动较弱。

本题难度较小,解题的关键是了解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解答】

解:太阳活动较弱,对地球气候的影响较小,①错误。

太阳活动较弱,产生极光现象的范围应减小,②错误。

太阳活动减弱,对地球磁场的干扰减弱,磁暴现象较少,③正确。

太阳活动减弱,对地球电离层的扰动减少,对无线电短波通信的干扰减少,④正确。

故选:D。

6.【分析】

太阳辐射的能量来自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其损失质量释放大量的能量,太阳辐射直接为地

球提供光、热资源,满足生物生长发育;太阳辐射维持着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运动

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是人类生活和生产的主要能量来源。煤、石油等能源在形成过程中固定

了大量的太阳能。

本题主要考查太阳辐射能的意义,属于基础题,根据课本内容即可解答。

【解答】

解:A、岩石圈板块运动的能量来自于地球内部,和太阳辐射能无关,观点错误,故符合题意。

B、夏季我国盛行东南风的能量来自于太阳辐射,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动植物蓬勃生长的能量来自于太阳辐射,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D、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的能量来自于太阳辐射,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o

7~8.【答案】D、D

【解析】

7.【分析】

一般而言,光合有效辐射数值越大,光照时间越长,生产潜力越大.根据图中光合有效辐射的数

值和分布结合当地的地理环境可以确定结论。

本题主要考查读图析图能力,属于基础题,明确光合有效辐射与农业生产潜力的关系即可。

【解答】

解:读图可知: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光合有效辐射为23-26,四川盆地的光合有效辐射小于20,

华北平原23-29,青藏高原32-38.其光合有效辐射最大。农业生产潜力最大。

故选:D。

8.【分析】

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主要有:纬度高低,纬度越低,太阳辐射越强;天气状况,我国东部地区阴

天多,太阳辐射少;西北地区深居内陆,降水少,多晴天,太阳辐射多。海拔高低:海拔高,空

气稀薄,大气透明度好,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短: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大气清洁度:

大气洁净,杂质少,太阳辐射强;杂质多,大气污浊,太阳辐射弱。

本题以1961-2007年我国年平均PAR强度的空间分布为背景,属于知识性试题,考查了学生从

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太阳能量的来源及对地球的影响。解题时应注意结合

实际情况。

【解答】

解:读图可知,乙地位于内蒙古高原中西部,温带大陆性气候,由于很少受夏季风的影响,降水

少,晴天多,云量少,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光照强烈,利于植物光合作用;而甲地位于四

川盆地,多阴雨天气,云层厚,时间长,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太阳辐射弱,不利于植物光

合作用。所以乙地PAR值高于甲地的主要原因是云雨少。

故选:D。

9~11.【答案】B、C、B

【解析】

9.【分析】

主要考查了圈层之间的相互作用,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四大圈层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共同构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

本题难度适中,属于知识性试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圈层之间的相互作用。

【解答】

解:读图中各序号所起作用;①是供水、蒸发和渗透水分,应为水圈;②为生物圈供给养分,应

为岩石圈;③供给氧气,应为生物圈;④产生降水,应为大气圈。材料中描述的现象体现了水圈

的变化。

故选:B。

10.【分析】

地球圈层分为地球外部圈层和地球内部圈层两大部分。地球外部圈层可进一步划分为三个基本圈

层,即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地球内部圈层可进一步划分为三个基本圈层,即地壳、地幔、地

核。

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地球圈层间的物质交换,获取图文中信息即可。

【解答】

解:读图中各序号所起作用,①是供水、蒸发和渗透水分,应为水圈;④产生降水,应为大气圈;

③供给氧气,应为生物圈;②为生物圈供给养分,应为岩石圈,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11.【分析】

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四大圈层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形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

环境。

本题难度适中,属于知识性试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圈层之间的相互作用。

【解答】

解:图中序号①②③④代表四大圈层,①为水圈、②为岩石圈、③为生物圈、④为大气圈,“落

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落花有情,死而不已,化做春泥也护花”反映的圈层关系是

②③。

故选:B。

12~13.【答案】C、D

【解析】

12.【分析】

地转偏向力是由于地球自转而产生的偏转力,北半球向右偏转,南半球向左偏转,在一定程度上

会影响风向和河流的流向。

本题难度中等,需掌握地质作用的知识的知识,并具备一定的提取信息和分析信息的能力,即可

解决问题。

【解答】

解:结合图片可知,图1纬度越靠北数值越大,因此位于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偏向右,故②岸流

速较快,①岸流速较慢,流水沉积,图2位于南半球,地转偏向力偏向左,故③岸流速较快,④

岸流速较慢,流水沉积,故最终可能和小岛连接的岸堤应为①④,C正确。

故选:C»

13.【分析】

河流流经弯道时,表层水流趋向凹岸,冲刷凹岸,使凹岸水面略高于凸岸,因此,底部水流在压

力作用下由凹岸流向凸岸,形成弯道环流,在弯道环流的作用下,凹岸发生侵蚀,凸岸发生堆积。

本题考查河流地貌景观及其主要特点,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用地理知识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学生需要认真阅读材料,从中提取解题信息。

【解答】

解:河流曲流处不考虑地转偏向力,应考虑水流的惯性。图b中阴影所示的河流地貌为流水堆积

地貌,应位于河流的凸岸,A、B错误。

根据河流的流向,阴影部分为泥沙堆积的河岸,面积会越来越大,C错误,D正确。

故选:D。

14~15.【答案】B、C

【解析】

14.【分析】

新月形沙丘是流动沙丘中最基本的形态,沙丘的平面形如新月,丘体两侧有顺风向延伸的两个翼,

两翼开展的程度取决于当地主导风的强弱,主导风风速愈强,交角角度愈小。

本题难度中等,主要是对于地貌特征的分析,注意分析即可。

【解答】

解:由题中图可以看出,图中等高线闭合呈半月形,由此形态可判断出风向,对于风积地貌来讲,

背风坡往往较陡且向内凹,如图中P点所在那一侧,而迎风坡往往坡度较缓,向外伸出的舌头,

如图中Q点左侧一边,对于等高线图来讲,等高线密集处坡度较陡,等高线稀疏处坡度较缓,

由此判断,图中风应从图的左侧向右吹,根据图上图例所示方向,应向西与北的夹角方向吹来,

所以风向为西北风,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o

15.【分析】

风力作用主要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风力侵蚀形成的地貌包括风蚀洼地、风蚀柱、风蚀蘑菇、

风蚀城堡、雅丹地貌等,风力堆积形成的地貌主要是沙丘、沙垄等。

本题难度较小,解题的关键是了解常见地貌类型的特点及形成原因。

【解答】

解:根据图片,该地貌是新月形沙丘,属于风力堆积地貌,主要分布在我国气候干旱的西北地区,

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16~18.【答案】A、D、B

【解析】

16.【分析】

喀斯特地貌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大多为石灰岩)进行溶蚀作用等所形成的地表和地

下形态的总称,又称岩溶地貌。我国喀斯特地貌分布区域较广,如广西、云南等地。喀斯特地貌

主要特征体现在溶洞、天坑等地理现象。

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喀斯特地貌的成因,应结合化学方程式记忆。

【解答】

解:图中所表示的地形景观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喀斯特地貌形成为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

蚀的结果。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在有水和二氧化碳时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氢钙,后者

可溶于水,于是空洞形成并逐步扩大。故主要分布在石灰岩分布地区,A正确。

故选:A。

17.【分析】

喀斯特地貌是地下水与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溶蚀与沉淀,侵蚀与沉积,以及重力崩塌、坍塌、堆

积等作用形成的地貌。

本题难度适中,通过喀斯特地貌设置题目,题目较为新颖,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和思维分析能力。

【解答】

解:在我国石灰岩广泛分布在云贵高原地区,且云贵高原地区气候高温多雨,石灰岩在自然状态

下被大量溶蚀,因此D正确。

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是我国冰川地貌广泛分布区,A错误。

黄土高原广泛分布着黄土,形成沟壑纵横的黄土地貌,B错误。

内蒙古高原气候干旱,风力地貌为主,C错误。

故选:Do

18.【分析】

外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地球外部的太阳能,以及地球重力能等,表现为对地表物质的风化、

侵蚀、搬运和堆积等作用,它将高山削低,把盆地填平,其结果往往使地表趋于平坦。

本题属于基础题,考查地质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变化,区别内外力作用对地表的影响,结合题中的

信息解题。

【解答】

解:喀斯特地形的形成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图中的洞穴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

是由于流水的溶蚀作用形成的,B对,A、C、D错。

故选:B。

19~20.【答案】A、C

【解析】

19.【分析】

平原地区蜿蜒曲折的河流,受到河岸的限制较少,可以侧向自由发展。当河床弯曲愈来愈大时,

河流的上下河段愈来愈接近,曲流呈“Q”形,出现狭窄的曲流颈。洪水期,曲流颈可能被冲开,

河流不经过曲流而直接进入下一河段,这种现象称为裁弯取直。裁弯取直后,弯曲河道被废弃,

形如牛毓,称为牛转湖。

本题以牛辄湖为切入点,考查流水地貌的成因,解题的关键在于分析牛聊湖的形成过程,试题难

度较小。

【解答】

解:A、弯曲河道往往凹岸侵蚀,凸岸沉积,由题干可知,牛扼湖是流经平原地区的河流随着

流水作用愈来愈曲,最后导致自然截弯取直,原来弯曲的河道被废弃形成的湖泊,导致牛扼湖与

河道分离的主要地质作用是流水侵蚀,故正确。

B、导致牛辗湖跟原河道分离的主要作用是流水侵蚀,不是流水搬运,不符合题意。

C、发生截弯取直的作用是流水的侵蚀,不是流水沉积,所以导致牛粒湖跟原河道分离的主要作

用是流水侵蚀,不符合题意。

D、地壳下陷属于内力作用,导致牛朝湖跟原河道分离的主要作用是流水侵蚀,属于外力作用,

不符合题意。

故选:Ao

20.【分析】

牛帆湖,在平原地区流淌的河流,河曲发育,随着流水对河面的冲刷与侵蚀,河流愈来愈曲,最

后导致河流自然截弯取直,河水由取直部位径直流去,原来弯曲的河道被废弃,形成湖泊,因这

种湖泊的形状恰似牛聊,故称之为牛辗湖。

本题考查了牛轨湖形成后对环境的影响,要求学生调用储备知识分析解决问题。

【解答】

解:A、河水从裁弯取直的部位流走,由于河道变直,流水更加顺畅,河流流速加快,故A不

符合题意。

B、河道弯曲泄洪能力弱,河道变直水流顺畅,河流泄洪能力增强,可以减缓洪水灾害,故B不

符合题意。

C、两点之间直线距离最短,截弯取直后河道变短,可缩短航运距离,故C符合题意。

D、裁弯取直后,河流流速变快,河流侵蚀能力增强,沉积作用减弱,减少河道淤积,故D不

符合题意。

故选:C。

21~23.【答案】B、B、A

【解析】

21.【分析】

读图,该地具有峰林、秀水,当地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风景。

本题属于简单题,考查的内容是桂林的地表形态的特点,结合当地的区域环境特点进行综合分析

判断。

【解答】

解:结合生活常识,人民币20元背后的风景是桂林阳朔的漓江边,因此该景观为桂林山水,B对。

故选:B。

22.【分析】

流水侵蚀作用常常形成沟谷(v型)、瀑布和峡谷;流水堆积作用常常在山前形成冲积扇或洪积

扇;在河流中下游形成冲积平原;在河流入海口处会形成河口三角洲(一般在河流的上中游主要

表现为侵蚀和搬运,在下游表现为堆积)•风力侵蚀作用形成风蚀蘑菇和风蚀洼地;风力堆积形

成沙丘和沙城(风力作用一般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表现显著)。

此题考查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的变化。区别几种外力作用对地表的影响,结合图中的信息解题,

难度不大。

【解答】

解:我国的桂林山水是喀斯特地貌,喀斯特地貌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等作用

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岩溶地貌。所以桂林山水是流水的侵蚀、溶蚀作用形成的。

故选:B。

23.【分析】

本题考查地表形态的知识,塑造地表形态的地质作用主要有岩浆活动、地壳运动、风化作用、风

力作用、海浪作用、流水作用、冰川作用等。

本题难度中等,需掌握地质作用的知识,并且需具备一定的提取信息和分析信息的能力,才能解

决问题。

【解答】

解:据图可知,该景观有峰林等景观,并且该景观位于我国西南地区的桂林山水,故该地貌为喀

斯特地貌。

故选:A。

24~25.【答案】C、B

【解析】

24.【分析】

外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地球外部的太阳能,以及地球重力能等,表现为对地表物质的风化、

侵蚀、搬运和堆积等作用,它将高山削低,把盆地填平,其结果往往使地表趋于平坦。

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了外力作用与地貌,获取题干中信息即可。

【解答】

解:材料信息表明,“蓝窗”是地中海中马耳他戈佐岛一个海边悬崖(海蚀崖)尽头的景点,海

水侵蚀海岸的最主要作用力是海浪,海浪通过不断撞击岸边的岩石,加大岩石裂缝,最终使岩石

破碎,故推断“蓝窗’的形成过程中海水侵蚀起主导作用,C正确。

故选:C。

25.【分析】

海蚀地貌是指海水运动对沿岸陆地侵蚀破坏所形成的地貌。山于波浪对岩岸岸坡进行机械性的撞

击和冲刷,岩缝中的空气被海浪压缩而对岩石产生巨大的压力,波浪挟带的碎屑物质对岩岸进行

研磨,以及海水对岩石的溶蚀作用等,统称海蚀作用。

本题难度较小,以“蓝窗”为背景材料,考查了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获取题干中信息即可。

【解答】

解:读文字材料:“蓝窗”是一个由石灰岩形成的天然拱门,与海蚀崖位置相近,位于沿海,故

“蓝窗”与海蚀崖一样,都是海水侵蚀形成的典型地貌,故B正确。

故选:B。

26.【答案】莫霍面古登堡面完全消失突然减慢地壳岩石圈B只能在固体中传播A横

波消失

【解析】解:(1)由图可知,甲是莫霍界面,乙是古登堡界面,经过乙处时地震波的波速纵

波减速,横波消失。

(2)由题干可知,震源深度10公里,因此在莫霍界面以上,为地壳,它与软流层之上的上地

幔顶顶部组成岩石圈。(3)横波传播速度慢,只能在固态物质中传播。

(4)地震波速度可分为纵波和横波,纵波速度快,横波速度慢,纵波可以在三态中传播,横波

不能在液体中传播。

故选:A。故答案为:(1)莫霍面;古登堡面;完全消失;突然减慢(2)地壳;岩

石圈

(3)B;只能在固体中传播(4)A;横波消失

(1)地球内部依据古登堡界面和莫霍界面将地球由内到外分为地核、地幔、地壳三部分。经过

古登堡界面时地震波的波速纵波减速,横波消失。

(2)地壳的平均厚度为17km,大陆部分的地壳平均厚度为33km;大洋部分的地壳平均厚

度为6km。(3)地震波分为横波和纵波,横波速度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纵波速度快可以在

固、液和气体中传播.

(4)图中两条曲线分别表示横波和纵波。地震波在通过同一介质时,波速慢者为横波,快者为

纵波。并可根据两种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速度的变化情况,相互补充,相互印证,推断地球内部

不同深度的物质性质、状态的变化。

本题以材料和图为背景,考查了地震波的特征和地球内部圈层的结构,要求学熟记课本基础知识,

并能熟练读图获取信息。

27.【答案】C沉积作用冲积扇南岸

【解析】解:(1)乙图所示河流剖面呈宽而浅U型谷,且河床中有较厚的泥沙沉积层,河流

沉积作用强,说明水流速度慢,位于河流的中下游地区,最可能位于甲图中C处,其形成的外力

作用以沉积作用为主。

(2)甲图中P处的地貌名称为冲积扇;冲积扇分布在河流出山口位置,因为山区河流流出山

口,坡度快速降低,河道快速展宽,河水流速减缓,其携带的大量碎石和泥沙在山前堆积,从而

形成冲积扇。

(3)古代人在M附近河段河岸建设聚落,最可能选择南岸;因为南岸为凸岸,河水流速慢,

河流以沉积作用为主,容易形成新的陆地;且泥沙淤积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农业发达;泥沙淤

积坡度缓,取水方便。图示北岸为凹岸,水流速度快,受河水的侵蚀作用强,河岸易崩塌,安全

性差。

故答案为:

(1)C;沉积作用

(2)冲积扇:山区河流流出山口,河床坡度减小,河道变宽,河水流速减缓,其携带的大量碎

石和泥沙在山前堆积。

(3)南岸;南岸为凸岸,河流以沉枳作用为主,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流较缓,取水方便;。

北岸为凹岸,受河水的侵蚀作用强,河岸易崩塌,安全性差。

(1)河流在不同的河段其特点不同,在上游山区由于落差大,水流急,河流以溯源侵蚀和下蚀

为主,河道呈V字型;在河流中下游,以侧蚀为主,形成“U”形河谷,枯水期为河漫滩平原;

在河流的入海口处,由于地形平坦,水流减慢,河流以沉积作用为主,形成三角洲。

(2)在河流流出山口,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