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外科设备应用质量控制_第1页
电外科设备应用质量控制_第2页
电外科设备应用质量控制_第3页
电外科设备应用质量控制_第4页
电外科设备应用质量控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外科设备应用质量控制内容简介电外科设备质控的必要性电外科设备基础知识介绍电外科设备安全应用电外科质控项目及Fluke电刀分析仪操作介绍电外科设备引发的医疗事故电外科设备的风险评估临床功能直接作用于患者的治疗设备有形风险故障会导致患者或使用者严重损伤或死亡问题避免概率设备故障类型是不容易预计的事故历史存在显著的事故历史电外科设备属性,综合评分为高风险设备内容简介电外科设备质控的必要性电外科设备基础知识介绍电外科设备安全应用电外科质控项目及Fluke电刀分析仪操作介绍电外科设备的构成和原理定义高频电刀,是一种取代机械手术刀进行组织切割的电外科器械,又称高频手术器。组成高频电刀是由主机和电刀刀柄、病人极板、双极镊、脚踏开关等组成原理高频电刀原理是通过有效电极尖端产生的高频高压电流与肌体接触时对组织进行加热,实现对肌体组织的分离和凝固,从而起到切割和止血的目的工作模式和特点单极模式用一完整的电路来切割和凝固组织,该电路由高频电刀内的高频发生器、病人极板、接连导线和电极组成。在大多数的应用中,电流通过有效导线和电极穿过病人,再由病人极板及其导线返回高频电刀的发生器双极模式通过双极镊子的两个尖端向机体组织提供高频电能,使双极镊子两端之间的血管脱水而凝固,达到止血的目的。它的作用范围只限于镊子两端之间,对机体组织的损伤程度和影响范围远比单极方式要小得多,同时不需要贴负极板。双极电凝多用于脑外科、显微外科、五官科、妇产科以及手外科等较为精细的手术中电刀输出的类型及波形电凝(coagulation)输出频率:250kHz-2MHz;输出电压(开路)300-2000V;输出功率:80-200W。电切(cutting)输出频率:500kHz-2.5MHz;输出电压(开路)9000V左右;输出功率:100-750W.混合切(blended)回路电极的原理和特点作用:电极模式的回路避免产生替代回路种类:单回路负极板双回路负极板特点:单回路只检测负极板的连接状态双回路较为安全,还可以检测与病患的接触状况Performingelectrosurgerysafely电外科设备安全应用电外科安全应用电外科使用安全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12电外科安全应用手术前检查电源线状况检查配件及连接检查病人是否佩戴金属饰品检查病人是否安装心脏起搏器检查病人的摆放检查术前消毒液是否充分干燥检查负极板的使用及贴敷手术前7个检查13手术前1检查电源线状况电缆损坏的可能原因::活结牵拉力台车的碾压电缆被圈套14手术前2检查配件及连接使用原厂线材检查连线完好性可重复使用电极的清洗一次性附件严格一次性使用严格遵守一次性使用!!!15手术前2检查配件及连接确认正确连接双极接口单极接口腹腔镜器械接口16手术前3检查病人是否佩戴金属饰品

ESU制造商和临床指导方针建议取下

所有穿孔或非穿孔的饰品

取下饰品有助于:

避免烧伤

避免意外事故

降低医师的责任脐环和阴部穿环可能会被接入电流回路,增加烧伤的风险舌钉会破坏内镜,在紧急情况下阻碍插管手术前3检查病人是否佩戴金属饰品如果无法取下饰品,建议:优先使用双极技术避免电流回路流经金属饰品避免接触负极板和导电物体

(比如饰品碰触手臂).手术前4检查病人是否安装心脏起搏器建议阅读心脏起搏器的使用手册,咨询心脏病科医师,如有疑问联系起搏器厂家。最佳选择使用双极技术。如果需要使用单极技术:选择低功率输出。选择低电压输出(效果设置)。可能的话不要使用APC或喷射电凝。不要引到电流通过起搏器和电极。在合适的位置贴敷负极板。远离起搏器贴敷负极板。在特别情况下需要权衡单极优势和可能存在的风险。手术前5检查病人摆放19避免因漏电流引起的灼伤病人不可与导电物体相接触,如手术台、金属输液架病人应置于电绝缘的位置病人需置于干燥表面,注意导尿、勿使用潮湿的被单病人肢体部位尽量不要接触避免因漏电流引起的灼伤漏电流漏电流可以通过沿着手术台的金属部分和地面流向电外科发生器。避免因漏电流引起的灼伤安置需将病人安置在干燥的表面或电绝缘的位置避免因漏电流引起的灼伤扶手也需要被覆盖。避免因漏电流引起的灼伤避免接触金属物体比如输液架。避免因漏电流引起的灼伤绝缘的四肢裹布电流可以通过通过微小面积的皮肤之间的接触导致接触点的灼伤。手术前6检查术前消毒液是否充分干燥燃烧的风险含有酒精的消毒剂可能在使用仪器时被电火花点燃。手术前6检查术前消毒液是否充分干燥正确的使用消毒剂必须完全地干燥!手术前7检查负极板的使用及贴敷有效的组织接触负极板必须完全地无皱纹地贴敷到人体上。检查负极板贴敷方向对角对齐手术方向可能会造成局部高温。正确使用负极板中线必须对准手术区域!手术前7检查负极板的使用及贴敷30不得擅自改动负极板不得使用额外的润滑胶保证负极板区域的干燥一次性负极板严格一次性使用注意一次性负极板的有效期尽量使用原装优质负极板连线中性电极安全监测系统(NESSY®)Onlypossiblewithdualsurfacepatientplates.监测接触面积监测负极板的对齐方式只适用于双片式负极板。NESSY对称性当使用中性电极时,确保负极板对称线对准手术区域。B–B0监测负极板的对齐方式NESSY对称性当使用中性电极时,确保负极板对称线对准手术区域。B–B0只适用于双片式负极板。增加安全的等电位环因为等电位环,整张负极板的面积均被使用到。NESSYOmega负极板可以在任意方向贴敷。等电位环

带等电位环负极板与普通负极板对比36使用新生儿负极板使用专用的新生儿负极板!使用低电压和低功率设置!启动新生儿检测系统(电流超过

300mA自动报警).电外科使用安全手术中注意单次启动时间注意规范操作注意器械摆放注意清除烟雾注意氧气聚集注意电刀报警音注意心电监护注意降低磁场干扰手术中8个注意39手术中1注意单次启动时间

不间断的激发高频电流会使任一负极板变热(发烫)理想的情况是1:3的工作状态,即工作1秒,停止3秒。激发电极高电流密度低电流密度负极板手术中2注意规范使用40普通外科手术用手套无法提供充分绝缘应使用具有绝缘保护的镊子避免使用喷射电凝手术中3注意器械摆放电极手柄不要直接接触病人身体也不要放置在病人身上的消毒巾上。电极手柄始终应放置在器械盘或专用的电极套内。手术中4注意清除烟雾手术中5注意氧气聚集43

燃烧需要热源,燃料和氧气

有意识的病人

补充鼻插管

氧流量在3L/M或更低

吸氧面罩被认为有更高的风险插管的病人

补充氧浓度应减小为40%或更低维持氧浓度在安全水平避免在富氧环境下发生燃烧的预防措施:手术中5注意氧气聚集44判断手术部位是否有氧气聚集头颈口腔胸腔腹腔氧浓度大于40%--燃烧风险手术中6注意报警音45随时注意负极板报警音手术中7注意心电监护46心电图电极应远离手术区域,至少距应用电极15厘米手术中8注意降低磁场干扰电外科安全应用48手术后负极板的移除配件的洗消移除负极板组合器械的拆卸50比如腔镜下器械,清洗消毒处理时钳口需张开。冲洗管路51冲洗管路52清洗,消毒,烘干53清洗消毒机机械清洗高温消毒化学消毒烘干清洗,消毒,烘干54遵循流程要求pH值清洗媒介中的活性物质

温度时间功能测试55目视检查机械功能绝缘完整性功能测试56高温高压消毒锅57注意消毒参数设置和流程,如134度及2公斤气压下18分钟灭菌防水脚控开关58防水防爆脚踏可以机洗单极电极消毒盒5960辅助清洗工具20195-201冲洗管路电极清洁片

20191-415毛刷

20191-279内容简介电外科设备质控的必要性电外科设备基础知识介绍电外科设备安全应用电外科质控项目及Fluke电刀分析仪操作介绍电外科设备质控参考检测标准:通用标准:GB9706.1-2007《医用电气设备第一部分:安全通用要求》(等同于IEC60601-1)专用标准GB9706.4-2009《医用电气设备第二部分:高频手术设备安全专用要求》;JJF1217-2009《高频电刀校准规范》;《部队卫生装备质量检测技术规范——高频电刀质量检测技术规范(试行)》电外科设备质控项目和设备电气安全分析:保护性接地电阻漏电流绝缘阻抗高频电流安全和性能分析:输出功率:单极模式(切、凝),双极模式高频漏电流:手术电极,回路电极(加载、空载)回路检测报警功能电外科设备质控检测方法高频漏电流检测高频漏电流高频漏电的大小是高频电刀工作性能和安全性能的重要参数,保证不因为漏流的超标而对患者造成灼烧等物理伤害。不同的工作模式在每种漏电方式中高频漏电最大值不大于150mA测量项目:手术电极对地漏电流:单极和双极中性电极对地漏电:加载时和空载时高频漏电流:单极空载时对地高频漏电流电外科设备质控检测方法电外科设备质控检测方法高频漏电流:中性电极对地的高频漏电流电外科设备质控检测方法高频漏电流:中性电极对地空载时的漏电流高频电刀质控检测方法输出功率设定值误差检测额定负载下的不同功率的测量值与设定值的偏差。测试点建议设为额定功率的25%50%75%100%模式分类:单极切割、单极电凝、双极功率偏差应≤20%电外科设备质控检测方法功率测试连接图(单极)电外科设备质控检测方法功率分布曲线检测检测意义:查看功率输出在不同负载下的效果查看最大功率输出值,不超过400W对比出厂功率曲线,判断设备性能衰减情况检测方法:设定负载范围,50-2000欧姆;设定测量读数延时,连接示波器或电脑软件可观察分析波形电外科设备质控检测方法波峰因子检测意义:波峰因子是衡量高频电刀在电切或电凝效果的重要参数,波峰因子越大,波的尖锐强度越大,所含的集中冲击成分越大,能量的释放形式就更趋于集中。参考范围:波峰因子(双极、单切模式)1.5~3.5,单凝模式4.5~12电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