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成人高考政治知识点_第1页
2021成人高考政治知识点_第2页
2021成人高考政治知识点_第3页
2021成人高考政治知识点_第4页
2021成人高考政治知识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年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专升本一一政治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

1、哲学、世界观、方法论的含义及其关系:【选择】

(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世界观是人们关于世界的根本观点和看法,主要是关于世界

(包括自然界、社会和人)及人在世界中的地位的根本看法,关于人能否和应该怎样认识世界、改造

世界的根本看法。

(2)哲学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同时又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

世界最一般的、普遍的方法,是关于方法的学问或理论,即方法论。

(3)哲学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哲学与具体科学是普遍♦特殊的关系。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需要不断吸收、概括具体科学发展的成果,随着具体科学的发展而发棍

能真正具有生命力;哲学对具体科学的发展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意义,科学只有在正确的世界观和方

法论指导下,才能健康发展。

2.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

1、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即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这个问题包括两个方

面:【选择】

(1)第一方面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即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谁是本原,谁是派生的

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把一切哲学划分为哲学上咏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2)第二方面是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即思维能否认识现实世界或世界的可知性问题。对这个

问题的不同回答,把一切哲学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3.哲学的主要派别♦♦♦

1、一元论和二元论:【选择】

(1)一元论:世界具有统一性,万物有一个共同本原,物质或者意识。一元论又分为唯物主义一元

论和唯心主义一元论。

(2)二元论:万物有物质和意识两个相互独立的本原。

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及其历史形态:【选择】

第1页共15页

花轮同学学习资料

(1)唯物主义: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承认物质是世界的木原,意识是由物质派生的。唯

物主义在其发展中也出现了三种基本形态:

①古代朴素唯物上义是唯物主义哲学的最初形态。其主要特征是用自然原因去解释自然现象,把万物

的“本原“归结为某种具体的物质,如五行说,元气说等。

②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机械唯物主义):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解释世界,看不到事物和现

象之间的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或者只承认机械的联系和机械的运动,带有明显的机械论或形而上学

特征。如原子论。

③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唯物主义发展中最彻底、最科学的形态。

(2)唯心主义: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主张意识是世界的本原,物质是由意识派生的。包

括两种基本形式:

①主观唯心主义:人的某种主观精神,如感觉、观念、意志等是世界的本原,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

这些主观精神所派生的。如'感觉的组合”、“存在就是被感知”,“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②客观唯心主义:某种客观的精神和原则是先于物质世界而存在的本体,物质世界只不过是这种客观

的精神或原则的外化和表现。如“绝对精神”“理在事先”,理是万物之本。

列宁曾把唯心上义比喻为人类认识这棵大树上的无实之花。因此,对唯心主义哲学不能采取简单

否定的态度。

3、可知论和不可知论:【选择】

(1)可知论:认为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即思维能够认识现实世界。主要包括唯心主义先验论、

机械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辩证唯物主义能动反映论。

(2)不可知论:认为思维和存在没有同一性,即思维完全不能或不能完全正确认识现实世界。

4、辩证法与形而上学: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主要围绕世界的联系和发展(世界的存在方式)

的问题而展开。【选择】

(1)辩证法:用普遍联系、运动和发展的观点看世界,认为世界是不断发展变化着的有机整体;强

调用矛盾的观点看世界;主张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其内在矛盾;其本质上是革命的和批判的。

(2)形而上学: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去看世界,其所描绘的世界图景只不过是零散的、绝对

的、孤立的画面的拼凑而已;否认矛盾的客观性与普遍性;主张事物发展的动力来自于外部因素;其本

性在于它的非批判性,它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总是排斥“否定的理解”。

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选择】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由它的后继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关于自然、社会和

人类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学说。

第2页共15页

花轮同学学习资料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它的产生,是当时社会发展、科学发展以及哲学理论

发展的产物,也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积极探索的结果: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当时社会发展的产物。,资本主义所固有的各种社会矛盾特别是生

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阶级矛盾和阶级对抗越

来越尖锐起来。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19世纪自然科学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

以及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等三大科学发现,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彻底克服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自然观,

全面深刻地揭示自然界唯物辩证的性质,提供了自然科学的前提和条件。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对人类思想史上一切优秀成果的创造性继承,是人类文明特别是欧

洲近代文明合乎逻辑的发展成就。其直接理论来源是德国占典.哲学,代表人物有黑格尔和费尔巴哈。

(4)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坚持不懈地进行理论探索和革命实践的结果。《共产党宣言》

的发表,宣告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公开问世。

5.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1、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显著的特征。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科学的实践观的创立是马克思丰义哲学形成的关键和标志。

2、阶级性:是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它反映了无产阶级的需要和要求,是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根本

利益在理论上的表现,是为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服务的,并且公然申明自己的阶级性。

3、革命性:它不崇拜任何东西,集中表现为它的批判精神;它对人类哲学遗产进行了革命的改造;

它是解放全人类的学说,是彻底革命的理论;它强调“全部问题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和

改变事物的现状”。

4、科学性:批判地继承了人类哲学遗产中的有价值的科学思想;它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始终严

格地以大量、确凿的客观事实为根据;正确总结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成果,揭示了自然、社

会、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

第二章世界多样性与物质统一性

6.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选择】

1、唯心主义关于物质的观点:主观唯心主义者认为,物质是自我意识的产物。客观唯心主义者认为物

质是离开人、离开人脑的某种所谓精神的产物。

2、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关于物质的观点: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由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的“原初物质”构

成的,“原初物质”是世界的本原。比如五行说、元气说。

第3页共15页

花轮同学学习资料

3、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关于物质的观点:把原子的特性说成是一切物质的特性。

4、辩证唯物上义关于物质的观点: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

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

性。

⑴指出物质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同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肯定了物质先于意识;

⑵指出物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能为人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同唯心主义先验论和不可

知论划清了界限,肯定了物质的可知性;

(3)对物质世界的多样性作出了最高的哲学概括,指出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

7.物质的存在形态【选择】

1、物质与运动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整个世界就是永恒运

动着的物质世界:

(1)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世界上没有脱离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宇宙

中的一切事物都以自己特定的形式在不断地运动着。

(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皆,世界上没有脱离物质的运动。

(3)离开物质讲运动,否认物质是运动的主体,是唯心主义;离开运动讲物质,否认运动是物质的

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是形而上学。

2、运动与静止的关系:辩证唯物主义在肯定物质绝对运动的同时,又肯定物质具有某种相对静止的

状态。物质是绝对运动和相对不止的辩证统一。

(1)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绝对的运动。但如果只承认运动,否认相对静止,就会陷入相对主义

诡辩论。

(2)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静止。但如果把静止绝对化,否认运动,就会陷入形而上学。

3、时空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

(1)时间是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时间的特点是一维性。

(2)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空间的特点是三维性。

4、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性:

(1)客观规律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是发展的必然趋势。包括自然规律和社

会规律。自然过程是无意识的、盲目的、不自觉的,自然规律是自发起作用的,不需要人的参与。

社会发展是由人的有意识、有目的的实践活动构成,但不能过分夸大社会生活中人的意识的作用,把社

会意识说成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从而否定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

第4页共15页

花轮同学学习资料

(2)规律特性:

①客观性:客观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不能创造或消灭规律,任意地改变规律。但是人们能

认识规律、利用规律。

②普遍性:规律在很大范围和领域中起作用。

8.物质决定意识♦♦【选择】

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2、意识是社会的产物。劳动为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根本的动力,正是在社会性的劳动过程中,

人的意识能力和水平才逐渐地形成并完善起来。

9.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选择】

1、意识的能动作用及其表现

能动作用即意识的反作用是指意识能够能动地反映客观事物,形成主观观念,并且自觉地指导人

们的实践活动,反作用于客观事物。表现为:

(1)意识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

(2)意识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3)意识对于人的生理活动有影响作用;

(4)意识能通过指导实践改造客观物质世界,这是意识能动性最突出的袤现。

10.世界的物质统一性的表现.【选择】

1、世界是统一的世界。世界的本原只有一个而不是多个,世界上的各种事物和现象是有机联系的统

一整体,而不是杂乱无章的偶然堆积。

2、世界统一于物质。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根源于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时间、空间是物质运动存在的基本形式,规律是物质运动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意识

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和反映。

3、物质世界的统一是无限多样的统一。物质世界异彩纷呈,形态万千,具体性质和形态是无限丰富

多样的,但在本质上是共同的,都统一于物质。

第三章事物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

11.形而上学♦♦

形而上学的观点认为世界上的事物是孤立的、静止的,而唯物辩证法认为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并

处在永恒的发展过程中。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特征。【选择】

第5页共15页

花轮同学学习资料

第6页共15页

花轮同学学习资料

12.事物的普遍联系♦♦

是指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

1、普遍联系原理的基本内容【选择】

(1)联系的客观性:联系是事物所固有的,而不是人们主观臆想的;世界上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

每一种事物都是同其他事物相联系而存在的,这是一切事物的客观本性。

(2)联系的普遍性: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

都是同其他事物处在一定的相互联系中而存在的;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构成的统一整体。

(3)联系的多样性:世界上的事物是复杂多样的,因而事物的联系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从性质

上看,有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等;从作用上看,有决定作用,有反作用等。

13.事物的变化发展♦♦

广义的发展,泛指运动、转化、联系、变化的一切过程,既包括上升的运动,也包括下降的运搬;

义的发展,特指事物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由无序向有序的运动。

1、发展的实质: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选择】

2、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必然性:【选择】

(1)新事物能适应已经变化/的环境或历史条件,而旧事物已不能适应环境的变化,因而新事物更

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旧事物的灭亡是不可避免的。

(2)新事物是在旧事物中孕育成熟的,它否定了I口事物中消极的、过时的、腐朽的东西,却吸取、继

承了旧事物中积极的仍然适应新的历史条件的东西,并增添了一些为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东西,

因而它的内容、形态、结构等方面都优于旧事物,必然代替旧事物。

(3)在社会历史领域,新事物是社会上先进的阶级、人民群众创造性活动的产物,符合绝大多数人的

根本利益,反映着社会生活进步的要求,因而最终能得到绝大多数人、特别是有远大前途的先进社会

力量的支持。

14.唯物辩证法揭示了世界联系和发展的三个普遍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揭示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事

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选择]

15.对立统一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又称矛盾规律,任何事物都包含着矛盾,矛盾双方既相对立又相统一,由此推动事

物运动变化发展。所以要先从研究矛盾及其根本属性开始。

第7页共15页

花轮同学学习资料

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的基本属性)【选择&主观题】

(1)含义:同一性,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斗争性,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

的性质。

(2)关系:相互区别和相互联系

①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两种相反的属性。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

②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也就没有斗

争性。

③同一性和斗争性都不能孤立地起作用,它们对事物发展的作用只有在二者的结合中才能实现。有条

件的相对的同一性和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了一切事物的矛盾运动。

(3)这一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①这一原理要求我们树立从对立中把握统一,从统一中把握对立的辩证思维方法,不断解决矛盾,推动

事物的顺利发展。要反对只见同一不见对立或只见对立不见同一的形而上学的观点。

②社会主义在发展中,一方面要学习和引进资本主义的先进成果,否则不利于社会主义的发展,另一

方面,又要警惕资本主义的干扰和挑战,否则社会主义制度就无法坚持。

2、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选择&主观题]

(1)含义:内因,事物的内部矛盾。外因,事物与其他事物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即外部矛盾。

(2)关系:

①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

②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③内因和外因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3)这一原理的意义:

①内因外因的辩证关系原理,是我们党制定和执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以及对外开放方针的重要理论

基础。

②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首先依靠本国人民。

③必须从我国实际出发,积极借鉴和吸U攵世界各国一切文明成果为我所用,增强我国自力更生的能力3、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选择&主观题]

(1)含义:普遍性,矛盾无时不在,无处不有。特殊性,不同事物的矛盾各不相同,都有其特殊性。

(2)关系: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辩证统一

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区别的。共性只包括了同类个别事物共同的、本质的东西,没有包括

个别事物的全部内容和特点。

第8页共15页

花轮同学学习资料

②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一般只能通过个别而存在;特殊性

中包含着普遍性。

③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3)这一原理的意义

①矛盾的普遍性原理,要求我们必须树立矛盾观点,敢于承认矛盾,正确分析矛盾。

②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就是要求我们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③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卬11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建

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4、矛盾的不平衡性――上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上要方面和次要方面[选择&主观题]

(1)含义:主要矛盾和次耍矛盾:不同矛盾进行比较。主要矛盾是在事物的发展中处于支配地位,

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次要矛盾是在事物的发展中处于服从地位的矛盾。矛盾的上要方面和次要力.面:同

-矛盾的不同方面比较。矛盾的主要方面,矛盾双方中居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的方面。矛盾的次

要方面,矛盾双方中处于被支配地位的方面。

(2)关系:

①主要矛盾(主要方面)规定和影响次要矛盾(次要方面)的存在和发展,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

②次要矛盾(次要方面)对主要矛盾(主要方面)有制约作用;

③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3)指导意义:两点论与重点论统一

①坚持两点论:要看到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②坚持重点论:着重抓住主要矛盾和主要方面。

③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系列“两手抓”的方针,都是“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的具

体表现。

16.质量互变规律

1、H: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以及事物构成成分在空间上排列组合的变化。【选择】

2、庖变:事物的根本性的变化,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选择】

3、度: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限度。度的两端都存在着极限或界限,叫做关节点或临界点。【选择】

4、认识度的意义:度的道理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必须注意“适度”。所谓适度,是指我们的认识和行为

必须同客观事物的度相适合,俗话说“注意分寸”“掌握火候”“过犹不及”,意思都是讲要适度;并

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使事物的量的变化破坏质的规定性并超出度的界限,而要看实践的需要,

第9页共15页

花轮同学学习资料

看如何对人有利。【选择】

5、质与量关系:【选择&主观题】

(1)量变是质变的必耍准备,质变以量变为前提和基础。事物的变化总是从量变开始,没有一定的

量变,就不会发生质变。

(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将会引起质变。当量变达到并突破关节点时,事

物。质变的可能性就变为现实。

(3)量变与质变相互渗透,质变体现和巩固量变的成果,为新量变开拓道路;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阶

段性和局部性质变。

6、指导意义: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中,把远大理想和目标,同有步骤、分阶段踏实苦干、稳步前进

的精神结合起来,反对急躁冒进、急于求成。【选择&主观题】

17、否定之否定规律

1、肯定和否定

(1)肯定: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面;

(2)否定: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方面。

2、辩证的否定观【选择&主观题】

(1)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2)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乂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

极因素。辩证的否定是联系和发展的环节。

(3)坚持辩证的否定观,要从实际出发,进行具体分析,反对不加分析的肯定或否定一切。

3、事物的发展是前进行与曲折性的统一:物的发展过程是“肯定一否定一否定之否定(艮IW隧)

映了事物发展道路的起伏性和曲折性。揭示了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从而使事物的发展

表现为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选择]

4、指导意义:【选择&主观题】

(1)要坚信社会上义的前途是光明的,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充满必胜的信心,不要因暂

时的挫折而动摇。

(2)要准备走曲折的路,有克服困难的精神准备。要充分认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艰巨

性和复杂性,准备克服各种困难,在曲折斗争中开辟前进的道路。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选择&主观题】

1、揭示事物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

第10页共15页

花轮同学学习资料

第11页共15页

花轮同学学习资料

2、对立统一规律是理解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关键。

3、矛盾分析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

4、承不承认对立统一规律以及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斗争的焦点和根本分

第四章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

18.实践的本质与基本结构♦♦

1、实践是主体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性活动。这种活动是以改造客观

世界为目的,主体和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在主体的自觉意识支配

下,既能动地改变着客观世界,又能动地改变着自己的实践能力和认识能力的过程。【选择】

2、实践的基本特点和基本结构【选择】

(1)实践具有三个基本特点:

①客观物质性。实践是客观的感性物质活动。实践的主体、手段、对象、过程和结果,都是客观物质

性的。只有坚持实践的客观物质性,才能从根本上与唯心主义实践观划清界限。

②自觉能动性。实践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装的自觉能动性突出地

表现在它的创造性,即能够创造出客观世界中本来没有的东西。这种自觉能动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

特点,其发挥程度的高低,是人类实践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二

③社会历史性。实践是社会的、历史的活动。只有坚持实践的社会历史性,才能从根本上与唯心主义实

践观和旧唯物主义实践观划清界限。

(2)实践具有三种基本结构:

①生产实践。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实践活动产生和发展的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②处理社会关系实践。是为了配合生产实践所进行的活动。在阶级社会中,这种实践活动又突出地表

现为阶级斗争、社会革命、社会改革等。

③科学实验。科学实验是在近代从生产实践中分化出来的专门为了认识世界而进行的一种探索自然和社

会规律的尝试性和探索性的实践活动。

19.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选择&主观题】1、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1)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

第12页共15页

花轮同学学习资料

(2)认识是在实践中产生和实现的。

(3)一切真知都来源于实践,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源和流的关系。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1)实践的发展不断给人们提出新的认识课题,并且实践的发展还为人们不断提供解决新课题的经

验材料,帮助和促进人们去进行抽象概括和理论总结。

(2)实践的发展不断创造和提供日益完善的认识手段和物质条件,扩大和延长了认识主体的感觉器

官和思维器官,推动主体的认识在新的广度和深度方面得到发展。

(3)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们的认识能力。

3、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1)认识的直接任务是获得真理,其目的在于用真理性的认识指导实践,改造世界,为人类造福。

(2)实践目的对整个认识过程的产生、发展和方向,起着制约、定向和制导的作用。

(3)脱离了实践目的,不为实践服务的认识,再好也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4、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实践是联结主观认识和客观实际的纽带,既有普遍性又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因而成为检验一

切认识是否符合客观实际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2)经过实践证明的真理性认识,也要不断接受实践的检验,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20、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选择】

在实践和认识的相互关系中,一方面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另一方面认识对实

践又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或指导作用。

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基本原则。只有坚持这个原贝姓

能充分发挥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重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在实际工作中既要反对经验主义,也

21.认识的本质与过程♦♦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基于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科学地指出,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

客体的能动反映。实践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选择]

1、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1)可知论:一切唯物主义哲学都是可知论。唯物主义可知论从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基本事

实和前提出发,认为物质世界是人类认识的根本对象,人能够在自己的感觉、观念和思想中再现客观

第13页共15页

花轮同学学习资料

世界。

(2)不可知论:是一种否认人类能够认识客观世界的可能性或否认彻底认识客观世界可能性的哲学

理论。

2、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

(1)何者为第一性:唯物论的反映论是存在;唯心论的先验论是思维。

(2)认识路线:唯物论的反映论是从物到感觉和思想;唯心论的先验论是从感觉和思想到物。

(3)如何看待实践:唯物论的反映论肯定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唯心论的先验论不懂得实践对于

认识的决定性意义。

3、辩证唯物主义能动反映论和机械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

(1)旧唯物论的机械的反映论认为认识主体是单纯的有生命的存在物;辩证唯物论的能动的反映论

则是结合主体的社会性、实践性和能动性考察主客体之间的关系。

(2)旧唯物论的机械的反映论对待客体是消极的认识;辩证唯物论的能动的反映论认为认识是侬

与创造的统二

22、实践与认识的辩证运动及其规律

1、认识的第一次飞跃: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1)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是对事物的片面、现象和外部联系的反映,是具体的,丰富的、

生动的,但却是表面的、个别的、不深刻的。其特点是直接性和形象性,包括感觉、知觉、面象•:种形式

感性认识是对认识对象最直接的反映。[选择]

(2)理性认识:对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对事物全体、本质和内部联系的反映,是抽象的、间接的、

深刻的。其特点是间接性和抽象性,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二种形式。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选择]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选择&主观题】

①理性认识依赖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认识过程的起点,是达到理性认识的必经阶段。

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是对事物的外在的、不全面的认识。

③相互包含和相互渗透。感性中有理性,人的感觉是渗透着理性的感觉;理性中有感性,理性是以感性

材料为基础的。

④二者不可分割。片面强调感性经验的重要性,就会犯经验论的错误:认为感性经验靠不住,只认可

理性认识,就会犯唯理论的错误。

(4)感性到理性的条件:【选择】

①通过实践和调查研究,获得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是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

第14页共15页

花轮同学学习资料

第15页共15页

花轮同学学习资料

基础和前提。

②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形成概念、判断和推理,是实现由感性认识能动地飞

跃到理性认识的正确途径。

2、认识的第二次恪跃:理性认识到实践

(1)理性认识和实践的关系【选择&主观题】

①实践需要理论的指导。

②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只有用理论指导实践才能实现改造世界的目的。

③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得到检验、丰富和发展。

(2)理性到实践的条件:【选择&主观题】

①从实际出发,坚持理性认识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②把理性认识的正确性和现实实践的司行性有机结合起来。

③理性认识必须被群众掌握,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

④理性认识付诸实践,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和手段。

(3)认识的第二次飞跃比第一次飞跃有更重大的意义:【选择】

①只有经过第二次飞跃,才能把理论用于指导实践,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②只有经过第二次飞跃,使理性认识再回到实践中去,才能使之得到检验,得到丰富和发展。

3、认识过程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选择&主观题】

(1)事物是复杂的,它的本质的暴露是一个过程;

(2)人的认识受历史条件、科学技术条件等因素的制约;

(3)认识主体存在自身的局限性,受立场、知识水平等因素的制约;

(4)事物的发展是无限的,所以人的认知也必然是无限发展的过程。

4、认识辩证运动总过程原理的意义:【主观题】

(1)认识辩证运动总过程原理体现了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我们要坚持与时

俱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达到新的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2)认识辩证运动总过程原理是党的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从群众中来,就是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

到群众中去,就是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也就是实践一一认识一一实践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表明群

众路线与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是一致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

23.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1、真理的含义【选择】

第16页共15页

花轮同学学习资料

真理是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