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绝缘距离(接触网技能培训课件)_第1页
空气绝缘距离(接触网技能培训课件)_第2页
空气绝缘距离(接触网技能培训课件)_第3页
空气绝缘距离(接触网技能培训课件)_第4页
空气绝缘距离(接触网技能培训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1范围2引用规范文件3作业目的4作业程序5作业内容及要求6重点控制事项空气绝缘距离1范围2引用规范文件3作业目的1范围2引用规范文件4作业程序3作业目的1范围2引用规范文件

范围1第一部分1.本作业指导书规定了武广高铁接触网空气绝缘距离检查作业程序、项目、内容及技术要求。2.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武广高铁接触网空气绝缘距离检查作业。空气绝缘距离

引用规范2第二部分1.武广客专乌花竣图(网)-H20G200接触网设备安装安装图2.武广客专乌花竣图(网)-H34T00隧道内附加导线安装图3.武广客专乌花竣图(网)-H34隧道外正馈线、保护线安装图空气绝缘距离

作业目的3第三部分1.发现并整改开关引线、AF线、PW线之间或对地绝缘间距不够的问题。2.通过检查,消除空气绝缘距离不够问题,防止设备间或设备对地放电,保证运行安全。空气绝缘距离

作业程序(流程图)4第四部分空气绝缘距离1.封锁停电天窗作业时间内,人工登杆安装AF线对向下锚处,PW线L型加长肩架。2.封锁停电天窗作业时间内,人工登杆测量GK引线与跨越的下方平腕臂(斜腕臂)的最小3.封锁天窗作业时间内,利用激光测量仪测量隧道口AF线与PW线之间的最小距离。

作业内容即要求5第五部分空气绝缘距离5作业内容与要求5.1人工登杆安装AF线对向下锚处,PW线L型加长肩架是否紧固5.1.1人员要求:分工人数要求作业内容高空作业人2人接触网工;安全等级三级及以上;掌握高空作业检修技能;熟练掌握作业指导书登杆加装L型肩架作业组负责人1人经过培训合格并具备资质的人员监护高空作业,监督、指导高空作业人作业流程,并对检查情况验收,做好相关记录注:其它作业人员(如地线)在此不一一列出。空气绝缘距离5.1.2材料准备

序号名称规格单位数量备注1脚扣副1每名高空作业人2安全带副1每名高空作业人3力矩扳手(含套筒)20-100N·M套1每名高空作业人4个人工具套15相机台1空气绝缘距离5.1.3工具准备序号名称规格单位数量备注1L型加长肩架0.5-0.6m套若干2铁丝圈2-3每个作业组空气绝缘距离5.1.4安装方法及步骤:5.1.4.1用铁丝将PW线绑在支柱上,5.1.4.2拆除原PW安装支座,5.1.4.3在原安装PW支座的支柱预留孔内安装好L型加长肩架,5.1.4.4观察PW线在前后支柱的走向,判断PW此时安装在L型联板下方时是处于悬吊状态还是处于向上顶起状态。5.1.4.5在L型联板上安装好PW线支座,安装时要根据前一步预判确定PW线支座安装方向,悬吊时螺栓在上、线夹在下,PW线向上顶起时螺栓在下、线夹在上。5.1.4.6拆除第一步绑好的铁丝,将PW线倒至新装好的PW线支座上,紧固各安装部件螺栓。5.1.4.7再次确认PW线状态,确保PW线支座底面处于受力方向反侧。5.1.4.8更换作业结束,高空人员下杆。空气绝缘距离5.1.5备注:对于锈蚀L板更换的方案将单独下发。空气绝缘距离5.2封锁停电天窗作业时间内,人工登杆测量GK引线与跨越的下方平腕臂(斜腕臂)的最小距离,以及GK引线(含AF线和T线)与GK底座间的最小距离、AF线跳线与T线引线最小距离,供电线铜母排与横档最小距离:5.2.1人员要求:

分工人数要求作业内容高空作业人2人接触网工;安全等级三级及以上;掌握高空作业检修技能;熟练掌握作业指导书登杆测量、检查作业组负责人1人经过培训合格并具备资质的人员监护高空作业,监督、指导高空作业人作业流程,并对检查情况进行验收,做好相关记录空气绝缘距离5.2.2工具:

序号名称规格单位数量备注1卷尺5m把12脚扣副13安全带副1空气绝缘距离5.2.3在封锁停电天窗时间内,检查人员采用乘坐轨道车、骑自行车、步行等方式前往作业地点。5.2.4到达作业地点后,高空人员扎好安全带用脚扣登杆,到达GK底座附近或GK引线跨越的平腕臂支柱的平腕臂附近,将安全带打在支柱或可靠安装的肩架上。5.2.5目测GK引线与跨越的下方平腕臂(斜腕臂)距离最小的位置,用手轻拽引线模拟最小距离后,再用卷尺测量此处距离(间距1),并记录。5.2.6观察GK开合状态并记录;目测GK引线(含AF线和T线)与GK底座间距离最小的位置,用手轻拽引线模拟最小距离后,再用卷尺测量此处距离(间距2),并记录。5.2.7用手轻拽引线模拟最小距离后,再用卷尺测量AF线引线与T线引线或设备线夹间距离3,并记录。空气绝缘距离测量此处间距1测量此处间距2空气绝缘距离用手拽引线后,测量AF线引线与GK底座间距2用手拽引线后,测量AF线引线与T线引线或设备线夹间距3用手拽引线后,测量T线引线与GK底座间距25.2.8上述测量的距离1、距离3小于450mm时,距离2在GK打开时小于450mm、GK闭合小于800mm时,应进行调整,调整方法一般有两种,一种是调整安装线夹的位置改变弛度,另一种是更换适合长度的引线。空气绝缘距离5.3封锁天窗作业时间内,利用激光测量仪测量隧道口AF线与PW线之间的最小距离:5.3.1人员要求:分工人数要求作业内容测量人1人接触网工;安全等级二级及以上;熟练掌握作业指导书;熟练使用激光测量仪操作激光测量仪进行测量作业组负责人1人经过培训合格并具备资质的人员监督、指导测量人作业流程,并对测量情况进行验收,做好相关记录空气绝缘距离5.3.2携带工具:序号名称规格单位数量备注1激光测量仪台15.3.3在封锁停电天窗时间内,检查人员采用乘坐轨道车、骑自行车、步行等方式前往作业地点。

5.3.4到达作业地点后,首先校正激光测量仪,校正方法见《线岔检查作业指导书》。

5.3.5观察隧道口AF线与PW线走向,找到AF线与PW等高点或目测隧道口处AF线、PW线驰度较大的点。空气绝缘距离空气绝缘距离5.3.6将激光测量仪摆在附近轨道上或路肩上开始打点测量。

5.3.7按基本测量功能键后按长光键,转动激光头找到交叉地点的AF线或PW打点测量,记录等高点处AF线拉出值、PW线拉出值,两拉出值相减即为交叉点距离。

5.3.8对于隧道口AF、PW线距离过小的将另行下发整改方案。

5.4巡视线索弛度,检查是否存在线索弛度过小、悬式瓷瓶上翻的情况,对于无法确认的处所利用停电天窗,人工登杆测量线索与接地体之间距离:5.4.1人员要求:分工人数要求作业内容高空作业人1人接触网工;安全等级三级及以上;掌握高空作业检修技能;熟练掌握作业指导书登杆测量、检查作业组负责人1人经过培训合格并具备资质的人员监护高空作业,监督、指导高空作业人作业流程,并对检查情况进行验收,做好相关记录空气绝缘距离5.4.2工具:序号名称规格单位数量备注1卷尺5m把12脚扣副13安全带副1空气绝缘距离供电线过紧,悬瓷翻转,供电线与肩架距离不足5.4.3处理方法:考虑通过加装棒式瓷瓶向线索受力反方向拉的方式来保证绝缘距离,遇有该类情况另作方案。

重点注意事项6第六部分空气绝缘距离6重点控制事项6.1绝缘距离过小时,在恶劣的运行条件下,如大风、覆冰等,可能引起变电所频繁跳闸,故应引起重视。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