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第二十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 初中文言文阅读训练提高篇原文译文_第1页
2021第二十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 初中文言文阅读训练提高篇原文译文_第2页
2021第二十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 初中文言文阅读训练提高篇原文译文_第3页
2021第二十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 初中文言文阅读训练提高篇原文译文_第4页
2021第二十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 初中文言文阅读训练提高篇原文译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第二十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初中文言文阅读训练提高篇原文译文

1.唇亡齿寒

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宫之奇谏日:"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从

之。晋不可启,寇不可玩。一之谓甚,其可再乎?谚所谓‘辅车相依,

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

(选自春秋•左丘明《左传》)

译文:晋献公又向虞国借路攻打虢国。宫之奇劝阻虞公说:"虢国是虞

国的屏障,虢国灭亡,虞国一定跟着亡国。对晋国不可启发它的野心,

对入侵之敌不可漫不经心。一次借路已经是过分,岂能有第二次呢?俗

话所说的‘面颊和牙床骨相互依存,嘴唇丢了牙齿就受凉’,那就是说

的虞、虢两国的关系。"

2.惠子相梁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

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鹅嘱,

子知之乎?夫鹦^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

非醴泉不饮。于是骋得腐鼠,鹅^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

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选自《庄子秋水》)

译文:惠施在梁国做宰相,庄子去看望他。有人告诉惠施说:"庄子(到

梁国)来,是想取代你做宰相。”于是惠施唯恐失去相位,在国都搜

捕几天几夜。

庄子前去见他,说:"南方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鹏匐易,你知道它吗?

那鹏^从南海起飞飞到北海去,不是梧桐树不栖息,不是竹子的果实不

吃,不是甜美的泉水不喝。在此时鸿鹰拾到(一只)腐臭的老鼠,鹦■从

它面前飞过,(鹦鹰)仰头看着,发出‘喝!’的怒斥声。现在你也想用

你的梁国(相位)来威胁我吗?”

3.薛谭学讴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

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选自《列子•汤问》)

译文:薛谭向秦青学习唱歌,还没有彻底掌握秦青的歌唱技艺,就自以

为学尽了,于是就告辞回去。秦青没有劝阻他,在城外大道旁用酒食设

宴给他送行。秦青打着节拍,高唱悲歌,高昂的歌声振动了林木,美妙

的嗓音响彻了云霄。薛谭于是向秦青道歉,想要回来继续学习。从此以

后,他至死也不敢再说要回去。

4.朝三暮四

宋有狙公者,爱狙。养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得公之心。损其家口,

充狙之欲。俄而匮焉,将限其食。恐众狙之不驯于己也、先逛之日:"与

若茅,朝三而暮四,足乎?"众狙皆起而怒。俄而曰:"与若茅,朝四

而暮三,足乎?"众狙皆伏而喜。

(选自《列子•黄帝》)

译文:宋国有一个养嫌猴的人,他很喜欢痛猴,他家养了一大群猫猴,

养掰猴的人能理解猴子们的意思,猫猴们也能够懂得狙公的心意。他宁

可减少全家的口粮,也要满足助猴的欲望。然而过了不久,家里缺乏食

物了,他I等要限制猫猴们吃橡子的数量,但又怕猫猴不顺从自己,就先

欺骗嫌猴说:"给你们的橡子,早上三个,晚上四个,足够吗?"猴子

们一听,都站了起来,十分恼怒。过了一会儿,他又说:"给你们橡子,

早上四个,晚上三个,足够吗?"猴子们听了都顺从了,感到很高兴。

5.歧路亡羊

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追之。杨子曰:"嘻!亡一

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日:侈歧路。"既反,问:"获羊乎?"日:

"亡之矣。"曰:"奚亡之?"日:"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

所以反也。"杨子戚然变容,不言者移时,不笑者竟日②。

(选自《列子•说符》)

译文:杨子的邻居丢失了羊,于是率领他的朋友,还请杨子的童仆一起

追赶。杨子说:"咦!丢一只羊,干吗要这么多人去追?"邻居说:"岔

路很多。"不久找羊的人回来了,杨子问:"找到羊了吗?"回答道:

"丢掉了。"问:"怎么会丢呢?"回答说:"岔路之中还有岔路,我

们不知道往哪边去追,所以就回来了。"杨子的脸色变得很忧郁,很久

不说话,一整天没有笑容。

6.良狗捕鼠

齐有善相狗者,其邻假以买取鼠之狗,期年乃得之,日:"是良狗也。"

其邻畜之数年,而不取鼠,以告相者。相者日:"此良狗也,其志在獐

麋豕鹿,不在鼠。欲其取鼠也,则桎之!”其邻桎其后足,狗乃取鼠。

(选自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士容》)

译文:齐国有个善于识别狗的人。他的邻居委托他找一只能捉老鼠的狗。

过了一年他才找到一只,说:"这是一条好狗呀!"那邻居养了狗好几

年,狗却不去捉老鼠。他告诉了那个会识别狗的人这个情况。那个善于

识别狗的人说:"这是只好狗,它的志向在于獐、麋、猪、鹿这类野兽,

不是老鼠。想让它捉老鼠的话,就捆绑住它的后腿。"后来这个邻居

捆绑住了那条狗的后腿,这狗才捉得老鼠。

7.死灰复燃

御史大夫韩安国者,梁成安人也。……事梁孝王为中大夫。吴楚反时,

孝王使安国及张羽为将。……安国持重,以故吴不能过梁。吴楚已破,

安国、张羽名由此显。……其后安国坐法抵罪,蒙狱吏田甲辱安国。安

国日:"死灰独不复然乎?"田甲日:"然即溺之居无何,梁内史缺,

汉使使者拜安国为梁内史,起徒中为二千石。田甲亡走。

(选自汉司马迁《史记•韩长孺列传》)

译文:御史大夫韩安国,是梁国成安县人,……侍奉梁孝王,担任中大

夫。吴楚七国叛乱时,梁孝王派韩安国和张羽担任将军。……韩安国稳

固防守,因此吴军不能越过梁国的防线。吴楚被打败后,韩安国和张羽

的名声从此显扬。……后来韩安国因犯法被判罪,蒙县的狱吏田甲侮辱

韩安国。韩安国说:"死灰难道就不会复燃吗?"田甲说:"要是再燃

烧就浇灭它。"过了不久,梁国内史的职位空缺,汉朝廷派使者任命韩

安国为梁国内史,从囚徒中释放出来,担任俸禄二千石的官员。田甲弃

官逃跑了。

8.颜回好学

回年二十九,发尽白,蚤死。孔子哭之恸,曰:"自吾有回,门人益亲。"

鲁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日:"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

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选自汉司马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译文:颜回二十九岁的时候,头发就全白了,很早就去世了。孔子哭得

十分伤心,说道:"自从我有了颜回这样好学的弟子,学生更加亲近我

了。"鲁哀公问孔子:"你的弟子中最好学的是谁呢?"孔子回答说:

"有个叫颜回的学生最好学,他不把脾气转移到别人头上,也不重犯同

样的错误。不幸年纪轻轻就死了,现在就再也没有像颜回那样好学的人

了。"

9.门可罗雀

太史公日:夫以汲、郑之贤,有势则宾客十倍,无势则否,况众人乎!

下邦翟公有言,始翟公为廷尉,宾客1囿门;及废,门外可设雀罗。翟公

复为廷尉,宾客欲往,翟公乃大署其门日:"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

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汲、郑亦云,悲夫!

(选自汉司马迁《史记•汲郑列传》)

译文:太史公说:凭着汲黯、郑庄当时为人那样贤德,有权势时宾客增

长十倍,无权势时情形就全然相反,更何况一般人呢!下郅县翟公曾说

过,起初他做廷尉,家中宾客盈门;待到一丢官,门外便冷清得可以张

罗捕雀。他再次作为廷尉后,宾客们又想往见,翟公就在大门上写道:

"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

(能够生死往来,才能知道交情的深浅。贫穷之时与富贵之时,可以看

到世态人情。地位的高贵和低贱的变化,人和人之间的真实的交情就会

显现出来。)"汲黯、郑庄也有此不幸,可悲啊!

10.扁鹊见秦武王

医扁鹊见秦武王,武王示之病,扁鹊请除。左右日:"君之病,在耳之

前,目之下,除之未必已也,将使耳不聪,目不明。"君以告扁鹊。扁

鹊怒而投其石。"君与知之者谋之,而与不知者败之。使此知秦国之政

也,则君一举而亡国矣。"

(选自《战国策•秦策》)

译文:从前有一天医生扁鹊拜访秦武王,武王给扁鹊看了他的病情,扁

鹊请求自己给秦武王治疗,可是左右大臣提出异议:"君王的病在耳朵

的前面,眼睛的下面,治它未必能治好,弄不好反而会使耳朵听不清,

眼睛看不清楚。"武王把这话告诉了扁鹊,扁鹊听了很生气,把治病的

石针一丢,说:"君王同懂医术的人商量(怎么治病),又同不懂医术

的人(一起讨论)而破坏这件事,干扰治疗,像这样掌管秦国的内政,

如此下去,君王的一个举动随时都有亡国的危险。"

11伯乐相马

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旦立市,人莫之知。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

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

朝之贾。"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

(选自《战国策・燕策》)

译文:有个要出卖骏马的人,接连三天待在集市上,没有人理睬他。这

人就去见相马的专家伯乐,说:"我有匹好马要卖掉它,接连三天站在

集市上,没有人来过问,希望你帮帮忙,去看看我的马,绕着我的马转

几个圈儿川缶走时再回过头去看它一眼,我愿意奉送给你一天的花费。"

伯乐接受了这个请求,于是就去绕着马儿转几圈,看了一看,临走时又

回过头去再看了一眼,这匹马的价钱立刻涨了十倍。

12.师旷劝学

晋平公问于师旷日:"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日:"暮何不

炳烛乎?"平公日:"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日:"盲臣安敢

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

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o

(选自汉刘向《说苑》

译文:晋平公问师旷道:"我年纪七十岁了,想学习,恐怕已经老了吧广

师旷说:"天黑了干吗不点燃蜡烛呢?"平公说:哪有做臣子的戏弄

他的君王的呢?"师旷说:"瞎眼的臣子(我)怎么敢戏弄我的君王

啊!我听说:’少年的时候好学,就如同日出时的阳光;壮年的时候好

学,就如同太阳在中午时的光明;老年的时候好学,就如同点亮蜡烛的

光亮。’点亮了蜡烛的照明,和在黑暗中行走哪个更好呢?"平公说:

"对啊!"

13.苛政猛于虎

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日:

"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

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为不去也?"日:"无苛政。"

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选自《礼记檀弓下》)

译文:孔子路过泰山的边上,看见有一个妇人在坟墓前哭得十分悲伤。

孔子扶着车前的横木听着,让子路前去问那个妇人。子路问道:"你哭

得那么伤心,好像有特别伤心的事吧?"那个妇人说:"没错,之前我

的公公被老虎咬死了,后来我的丈夫又被老虎咬死了,现在我的儿子也

被老虎咬死了!"孔子问:"那为什么不离开这里呢?"妇人回答说:

"(这里)没有严酷繁重的税赋。"孔子说:"学生们记住,严酷繁重

的赋税比老虎还要凶猛可怕!"

14.羲之书扇

(羲之)又尝在融山见一老姥,持六角竹扇卖之。羲之书其扇,各为五

字。姥初有愠色。因谓姥曰:"但言是王右军书,以求百钱邪。"姥如

其言,人竞买之。他日姥又持扇来,羲之笑而不答。

(选自《晋书•王羲之传》)

译文:王羲之又曾经在葭山见到一位老妇人,(老妇人)手中拿着六角

竹扇要买。王羲之(为她)在扇子上写字,每把扇子上都写了五个字。

老妇人开始时不高兴。于是王羲之对老妇人说:"你只要说是王右军(羲

之)的字,拿它卖一百块钱。"老妇人按照他的话做了,许多人争着买

扇子。过了几天,老妇人又拿着扇子来请王羲之题字,王羲之笑笑却不

回答她。

15.只许州官放火

田登作郡,怒人触其名,犯者必笞,举州皆谓"灯"为"火"。值上元

放灯,吏揭榜于市,曰"本州依例放火三日"。俗语云:"只许州官放

火,不许百姓点灯。"本此。

(选自明•冯梦龙《古今谭概》)

译文:田登作郡守时,规定要避讳他的名字,谁提到了他的名字就生气,

犯了这个错误的人必定会被鞭打。全州郡的人都不得不把"灯"叫做"火"。

正碰上正月十五上元节摆设花灯,官吏们在街上张贴布告说:"本州依

照惯例,放火三日。"俗话说:"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原

来就起源于此。

16.不为物累

吕文穆公蒙正以宽厚为宰相,太宗尤所眷。遇有一朝士,家藏古镜,自

言能照二百里,欲因公弟献以求知。其弟伺间从容言之。公笑曰:"吾

面不过碟大,安用照二百里?"其弟遂不复敢言。闻者叹服,以为贤于

李卫公远矣。盖寡好而不为物累者,昔贤之所难也。

(选自宋・欧阳修《归田录》)

译文:吕蒙正凭借宽厚成为宰相,宋太宗特别器重宠信他。有一个官员,

家里收藏了一把古镜,他自己说镜子能照到二百里外的地方,想通过吕

蒙正的弟弟把古镜送给吕蒙正以博取他的赏识。他弟弟找个机会装作闲

谈提到这件事。吕蒙正笑道:"我的脸不过碟子大,怎么用得着照二百

里(的镜子)呢?"他弟弟听后也就不敢再说什么了。听说这件事的人都

感叹佩服,认为他比唐朝宰相李靖还好很多。大概是因为像吕蒙正这样

没有少有特别嗜好而又不被物欲所拖累的人,即使是古代的贤者也很难

做到。

17.贾岛推敲

岛初赴举,在京师,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始欲着"推"字,又欲作"敲"字,炼之未定,遂于驴上吟哦,引手作

推敲之势。观者讶之。时韩退之权京兆尹,车骑方出。岛不觉行至第三

节,尚为手势未已,俄为左右拥至尹前。岛具对所得诗句,推字与敲字

未定,神游象外,不知回避。退之立马久之,谓岛曰:"敲字佳。"遂

并辔而归,共论诗道,留连累日。因与岛为布衣之交。

(选自宋•阮阅《诗话总龟》)

译文:贾岛初次去京城参加科举考试,一天骑在驴背上吟得诗句道:"鸟

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深夜万簌寂静,鸟儿栖息在池塘边的树枝上,

僧人晚归在月光下敲响寺院的门。)开始想要用"推"字,后来又想要

用"敲"字,用心琢磨词句,一直未能确定用哪个字,于是在驴背上吟

咏诵读,还不停地伸手比这时吏部侍郎韩愈临时代理京兆尹,车马正路

过此地,贾岛不知不觉冲撞到仪卫队的第三部分,贾岛当时还在不停地

做"推敲”的手势,不久被随从人员推拥着带到京兆尹韩愈面前。贾岛

一一解释说出自己吟得的诗句,因为"推敲"两字还没确定,思想离开

了眼前的事物,不知道要回避。划"推"、"敲”的姿势。路上看到的

人对这事都很惊讶。韩愈停马伫立很久,对贾岛说道:"用‘敲’字更

好。”于是与贾岛并排骑马而行回到官府,两人一直谈诗认道,很长时

间二人不舍分开。韩愈于是就与贾岛这个平民诗人结为好友。

18.庸医治驼

昔有医人,自媒能治背驼,曰:"如弓者,如虾者,如曲环者,延吾治,

可朝治而夕如矢。"一人信焉,而使治驼。乃索板二片,以一置地下,

卧驼者其上,又以一压焉,而即席焉。驼者随直,亦复随死。其子欲鸣

诸官。医人日:"我业治驼,但管人直,哪管人死!"呜呼,世之为令,

但管钱粮完,不管百姓死,何以异于此医也哉?

(选自明•江盈科《雪涛谐史》)

译文:从前有个医生,自己夸耀自己能治驼背,他说:"背弯得像弓一

样的人,像虾一样的人,像弯曲的环一样的人,如果请我去医治,保管

早上治晚上就像箭一样笔直了。"有个人相信了他,就让这个医生给他

治驼背。医生于是就要来两块门板,把一块放在地上,叫驼背人趴在上

面,又用另一块压在上面,然后在门板上践踏。驼背人的背很快就弄直

了,但人也马上就死了。那人的儿子想要到官府去告状,医生说:"我

的职业是治驼背,只管让人挺直,哪里管得了人是不是会死。"哎!今

天世上当官的人,只管收钱收粮食,不管百姓死活,与这个医生有什么

不同呢?

19.鲁国之法

鲁国之法,鲁人为人臣妾于诸侯,有能赎之者,取其金于府。子贡赎鲁

人于诸侯,来而让,不取其金。孔子日:"赐失之矣。自今以往,鲁人

不赎人矣。"取其金则无损于行,不取其金则不复赎人矣。子路拯溺者,

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日:"鲁人必拯溺者矣。"

(选自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察微》)

译文:鲁国有一条法律,鲁国人在诸侯国沦为奴隶,有人能把他们赎出

来的,可以到(鲁国的)国库中报销赎金。有一次,孔子的学生子贡

在诸侯国赎了一个鲁国人,回到鲁国后拒绝收下国家赎金。孔子说:"赐

(子贡的名)呀,你采取的不是好办法。从此以后,鲁国人都不会去赎

回奴隶了。”收取那些国家的补偿金,并不会损害一个人的行为的价值,

而不去拿那些钱的话,鲁国人就不会再去替沦为奴隶的本国同胞赎身了。

子路救起了一名落水者,那人感谢他,送给他一头牛,子路收下了。孔

子说:"这下子鲁国人一定会勇于救落水的人了。"

20.孟子自责

孟子妻独居,踞。孟子入户视之,白其母曰:"妇无礼,请去之。"母

日:"何也?"曰:"踞。"其母日:"何知之?"孟子曰:"我亲见

之。"母曰:"乃汝无礼也,非妇无礼。《礼》不云乎?’’将入门,

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将入户,视必下。"不掩人不备也。今汝往

燕私之处,入户不有声令人踞而视之是汝之无礼也非妇无礼也。"于是

孟子自责,不敢去妇。

(选自汉•韩婴《韩诗外传》)

译文:孟子的妻子独自一人在屋里,伸开两腿坐着。孟子进屋看见妻子

这个样子,就向母亲说:"这个妇人不讲礼仪,请准许我把她休了。"

孟母说:"什么原因?"孟子说:"她伸开两腿坐着。"孟母问:"你

怎么知道的?"孟子说:"我亲眼看见的。"孟母说:"这是你不讲礼

仪,不是你媳妇不讲礼仪。《礼经》上不是这样说吗?’将要进门的时

候,必须先问屋中有谁在里面;将要进入厅堂的时候,必须先高声传扬,

(让里面的人知道)。将进屋的时候,必须眼往下看。’《礼经》这样讲,

为的是不乘人没做准备。现在你到妻子闲居休息的地方去,进屋没有声

响,(人家不知道,)因而让你看到了她两腿伸开坐着的样子。这是你

不讲礼仪,而不是你的妻子不讲礼仪。”于是孟子认识到自己错了,再

也不敢说休妻的事了。

21.一鸣惊人

淳于髡者,齐之赘婿也。长不满七尺,滑稽多辩,数使诸侯,未尝屈辱。

齐威王之时,喜隐,好为淫乐长夜之饮,沉湎不治,委政卿大夫。百官

荒乱,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左右莫敢谏。淳于髡说之以隐

日:"国中有大鸟,止王之庭,三年不飞又不鸣,王知此鸟何也?"王

日:"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于是乃朝诸

县令长七十二人,赏一人,诛一人,奋兵而出③。诸侯振惊,皆还齐侵

地。

(选自汉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

译文:战国时代,齐国有一个名叫淳于髡的人。身高不到七尺,能言善

辩,幽默诙谐,还多次以特使身份,周旋于诸侯之间,不辱国格,不负

君命。齐威王当权时,他很喜欢说隐语(来表现自己的智慧),喜欢酒

色,常彻夜饮酒作乐,沉迷其中而不问政事,把一切正事都交给大臣去

办理。因此,官吏们贪污失职,各诸侯一起来侵犯,齐国危在旦夕,身

边的大臣没有谁敢劝谏。有一天,淳于髡见到了齐威王,就用隐语对他

劝说:"齐国有一只大鸟,栖息在王宫的庭院里,三年里它既不飞又不

鸣叫,大王您可知道这是一只什么鸟?"齐威王

说:"这只鸟不飞则已,一飞就会冲到天上去,它不鸣则已,一鸣就会

惊动众人。"于是齐威王就召见全国各县的官吏七十二人,赏赐一人,

杀了一人。军队振奋军心率兵出战。各国诸侯都感到非常震动惊讶,都

把侵占的土地归还给齐国。

22.苏秦之楚

苏秦之楚,三日乃得见乎王。谈卒,辞而行。楚王日:"寡人闻先生若

闻古人,今先生乃不远千里而临寡人,曾不肯留,愿闻其说。"对日:

"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谒者难得见如鬼,王难得见如天帝。今

令臣食玉炊桂,因鬼见帝。"王日:"先生就舍,寡人闻命矣。"

(选自《战国策•楚策》)

译文:苏秦到楚国去,许多日后才能够见到楚王。他们交谈结束后,苏

秦向楚王告别。楚王说:"我听说先生的指教就像听至怙代贤人的教诲

一样,现在先生迢迢千里来见我,竟不愿留下来。我想听听您的理由。"

苏秦回答说:"楚国的粮食比珠玉还贵,柴草比桂木还贵,掌管进谏的

人像鬼一样难见,大王像天帝一样难得见到。现在你是要我吃珠玉,烧

桂木,依靠小鬼见天帝啊。"楚王说:"请先生在客馆住下,我接受教

导了。"

23.三人成虎

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日:"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

日"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

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日:"寡人信之矣。"庞葱日:"夫市之

无虎明矣,然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

人。愿王察之。"王日:"寡人自为知。”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后

太子罢质,果不得见。

(选自《战国策•魏策》)

译文:庞葱要陪太子到邯郸去做人质,庞葱对魏王说:"现在,如果有

一个人说大街上有老虎,您相信吗?"魏王说:"不相信。"庞葱说:

"如果是两个人说呢?"魏王说:"那我就要疑惑了。"庞葱又说:”如

果增加到三个人呢,大王相信吗?"魏王说:"我相信了。"庞葱说:

"大街上不会有老虎那是很清楚的,但是三个人说有老虎,就像真有老

虎了。如今邯郸离大梁,比我们到街市远得多,而毁谤我的人超过了三

个。希望您能明察秋毫。"魏王说:"我知道该怎么办。"于是庞葱告

辞而去,而毁谤他的话很快传到魏王那里。后来太子结束了人质的生活,

庞葱果真不能再见魏王了。

24.南辕d牖

魏王欲攻邯郸。季梁闻之,中道而反,衣焦不申,头尘不去,往见王日:

"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日:’我欲之楚。’

臣日:’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日:‘吾马良。‘臣曰:‘马虽良,

此非楚之路也。‘日:‘吾用多。‘臣日:’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

日:‘吾御者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今王动欲成霸王,举

欲信于天下。恃王国之大,兵之精锐,而攻邯郸,以广地尊名。王之动

愈数,而离王愈远耳。犹至楚而北行也。"

(选自《战国策,魏笑》)

译文:魏王准备攻打邯郸,季梁听到这件事,半路上就返回来,来不及

伸展衣服皱褶,顾不得洗头上的尘土,就忙着去谒见魏王,说:"今天

我回来的时候,在大路上遇见一个人,正在向北面赶他的车,他告诉我

说:’我想到楚国去。‘我说:‘您既然要到楚国去,为什么往北走呢?’

他说:‘我的马好。‘我说:‘马虽然不错,但是这也不是去楚国的路

啊!’他说:‘我的路费多。‘我说:‘路费即使多,但这不是去楚国

的方向啊。‘他又说:‘我的车夫善于赶车。’这几样越好,反而会使

您离楚国越远!如今大王的每一个行动都想建立霸业,每一个行动都想

在天下取得威信。然而依仗魏国的强大,军队的精良,而去攻打邯郸,

以使土地扩展,名分尊贵。大王这样的行动越多,那么距离大王的事业

无疑是越来越远。这不是和那位想到楚国去却向北走的人一样。"南辕

北辙说明了做事不能背道而驰,要切合实际情况。如果行动与目的相反,

结果会离目标越来越远。

25.楚人贻笑

楚人居贫,读《淮南方》,得"螳螂伺蝉自章B叶,可以隐形",遂于树

下仰取叶。螳螂执叶伺蝉,以摘之。叶落树下,树下先有落叶,不能复

分别。扫取数斗归,——以叶自章B,问其妻日:"汝见我不?"妻始时

恒答言:"见。"经日,乃厌倦不堪,绐云"不见"。嘿然大喜,赍叶

入市,对面取人物④。吏遂缚诣县。县官受辞,自说本末。官大笑,放

而不治。

(选自三国・邯郸淳《笑林》)

译文:楚国有一个人家境贫寒,他读了《淮南子》,得知"螳螂伺机捕

蝉时掩蔽过自己的树叶,可以用来隐没人身"(螳螂为了捕蝉,用树

叶遮挡掩护自己,让蝉看不到),于是就跑到一棵树下抬头仰望摘取树

叶,他发现螳螂藏在叶下窥伺蝉,他就摘下那片叶子。不料那片树叶竟

飘落地下,树下原先有许多落叶,再也无法辨认出来他要的那片叶子。

于是,他将落叶全部扫起,带了几斗落叶回家,他一片一片地轮番拿来

遮住自己的眼睛,问他妻子:"你还能看见我吗?”开始时,妻子一直

说:"能看见。"后来,过了一整天,妻子疲倦不堪,很不耐烦,便欺骗

他说:"看不见了。"这人一听暗地里非常高兴,将叶子揣在怀里,跑

到街上去。到了闹市,他举着树叶,当着人面拿别人的东西。官府差吏就

当场抓住他,扭送县衙。县官让他说事情缘由,他自始至终把事情讲了

一遍,县官大笑起来,把他放了,没有惩办治罪。

26.画地学书

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四岁而孤,母郑守节自誓,亲诲之学。家贫,

至以获画地学书。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及冠,嶷然有声。

修始在滁州,号醉翁,晚更号六一居士。天资刚劲,见义勇为,虽机阱

在前,触发之不顾。放逐流离,至于再三,志气自若也。

(选自《宋史•欧阳修传》》

译文: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四岁时便死了父亲,母亲郑氏决心不改

嫁,亲自教欧阳修读书学习。因家里贫穷,以至于只能用芦荻在地上练

习写字。幼年时,欧阳修就聪敏过人,读过一遍书就能背诵下来。等到

成年时,更是人品超群而享有盛誉。欧阳修开始在滁州任职,自号为醉

翁,晚年更改为六一居士。他天性刚直不阿,见义勇为,即使有陷阱在

前面,都一往无前即使身受其害都不回头。即使被贬低多次,(他的)

志向也一样不变。

27.常羊学射

常羊学射于屠龙子朱。屠龙子朱日:"若欲闻射道乎?楚王田于云梦,

使虞人起禽而射之。禽发,鹿出于王左,麋交于王右。王引弓欲射,有

鹄拂王旃而过,翼若垂云。王注矢于弓,不知其所射。养叔进日:’臣

之射也,置一叶于百步

之外而射之,十发而十中。如使置十叶焉,则中不中非臣所能必矣。’"

(选自明•刘基《郁离子射道》)

译文:常羊跟向屠龙子朱学射箭。屠龙子朱说:"你想知道射箭的道理

吗?楚王在云梦打猎,让掌管山泽的官员去哄赶禽兽出来射杀它们,禽

兽跑了出来,鹿在楚王的左边出现,麋鹿从楚王的右边跑出。楚王拉弓

准备射,有天鹅拂过楚王打猎时的红色小旗,展开的翅膀犹如一片垂云。

楚王将箭搭在弓上,不知道要射哪一个。养由基向前说道:’我射箭时,

放一片叶子在百步之外去射它,十发箭十发中。如果放十片叶子在百步

之外,那么射得中射不中我就不能保证了。"

28.造酒忘米

一人问造酒之法于酒家。酒家日:"一斗米,一两曲,加二斗水,相参

和,酿七日,便成酒。"其人善忘,归而用水二斗,曲一两,相参和,

七日而尝之,犹水也,乃往t肖酒家,谓不传与真法。酒家日:"尔第不

循我法也。"其人曰:"我循尔法,用二斗水,一两曲。"酒家曰:"可

有米么?"其人俯首思日:"是我忘记下米!"噫!并酒之本而忘之,

欲求酒,及于不得酒,而反怒怨教之者之非也。世之学者,忘本逐末,

而学不成,何异于是!

(选自明•江盈科《雪涛谐史》)

译文:有一人向一家做酒的人家请教酿酒的方法。酒家告诉他:”一斗

的米,加上一两酒引(酒药子),再加上二斗的水,三样相互掺和,这

样酿造七天,就变成酒了。"然而这个人容易忘记,回家后用了二斗水,

一两酒引,这样掺和起来做酒,过了七天后尝一尝,还跟水差不多,于

是就跑过去责怪酒家,说人家不教他真正的酿酒之法。酒家说:"你一

定没有按照我说的方法去做呀。"这个人说:"我是按照你说的做的:

用二斗水,一两酒引子。"酒家问他:"米放了没有?"他低下头想了

想说"是我忘记放米了「哎!连酒最基本的东西都忘了,想要自己酿

酒,等到酿不出酒时,却反而生气怨恨教他方法的人的不好。当今世上

的不少求学的人,忘记去打基础,而想着一步登天,结果什么也学不到,

跟这个人有什么区别?

29.运斤成风

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蝇翼,使

匠人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

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日:’尝试为寡人为之。‘匠石日:’臣则尝能斫

之,虽然,臣之质死久矣!"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

矣!"

(选自《庄子•徐无鬼》)

译文:庄子送葬,到了惠子的墓地,回头对跟随的人说:"郢城有个人

的鼻尖上沾了白粉,像苍蝇的翅膀一样。让一个名叫石的工匠用斧头砍

掉这点白粉。石匠挥动着斧头,带着呼呼的风声,听任(斧头)去砍白

粉,白粉被削得干干净净,(郢人的)鼻子却一点没有受伤。郢人站在

那里,面不改色。宋元君听说这件事,将匠石叫来,说:‘(请你)给

我也试试看。‘匠石说:’我曾经确实能够砍掉鼻灰。即使这样,我的

助手已经死了很长时间了。’自从先生去世以后,我没有(辩论的)对

象了,我没有说话的人了。"

30.勉学

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吾

七岁时,诵《灵光殿赋》,至于今日,十年一理,犹不遗忘。二十以外,

所诵经书,一月废置,便至荒芜矣。然人有坎境,失于盛年,犹当晚学,

不可自弃。孔子云:"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幼而学

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犹贤乎瞑目而无见者也。

(选自南北朝•颜之推《颜氏家训I》

译文:人在幼小的时候,精神专注敏锐,长大成人以后,思想容易分散,

因此,对孩子要及早教育,不可坐失良机。我七岁的时候,背诵《灵光

殿赋》,直到今天,隔十年温习一次,仍然不会遗忘。二十岁以后,所

背诵的经书,搁置在那里一个月,便到了荒废的地步。当然。人总有困

厄的时候,壮年时失去了求学的机会,更应当在晚年时抓紧时间学习,

不可自暴自弃。孔子说:"五十岁时学习《易》,就可以不犯大错了。

从小就学习的人,就好像日出的光芒;到老年才开始学习的人,就好像

手持蜡烛在夜间行走,但总比闭着眼睛什么都看不见的人强。

★3L小港渡者

庚寅冬,予自小港欲入蛟川城,命小奚以木简束书从。时西日沈山,晚

烟萦树,望城二里许,因问渡者:"尚可得南门开否?"渡者熟视小奚,

应日:"徐行之,尚开也;速进则阖③。"予愠为戏。趋行及半,小奚

仆,束断书崩。啼,未即起,理书就束,而前门已牡下矣。余爽然,故

思渡者言近道。天下之以躁急自败,穷暮而无所归宿者,其犹是也夫,

其犹是也夫!

(选自清・周容《春酒堂诗文集》)

译文:顺治七年冬天,我从小港想要进入镇海县城,吩咐小书童用木板

夹好捆扎了一大叠书跟随着。当时西边的太阳已经落山,傍晚的烟雾萦

绕在树头上,望着县城还有约摸两里路。于是问那摆渡的人:"(我们)

到南门时它还开着吗?"那摆渡的人仔细打量了小书童,回答说:"慢

慢地走,城门还会开着,急忙赶路城门就要关上了。"我听了有些动

气,认为他在戏弄人。快步前进刚到半路上,小书童摔了一跤,捆扎的

绳子断了,书也散乱了,小书童哭着,没有马上站起来。等到把书理齐

捆好,前方的城门已经下了锁了。我这时才觉得自己先前的做法不对而

茫然自失,想到那摆渡的人说的话接近哲理。天底下那些因为急躁鲁莽

给自己招来失败、弄得昏天黑地到不了目的地的人,大概就像这样的吧。

32.泰伯改字

范文正公守桐庐,始于钓台建严先生祠堂。自为记,……其歌词云:”云

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德,山高水长。"既成,以示南丰李泰伯。

泰伯读之三,叹味不已,起而言日:"公之文一出,必将名世。某妄意

易一字,以成盛美。"公瞿然,握手扣之。答曰:"云山江水之语,于

义甚大,于词甚溥,而"德"字承之,乃似局促,拟换作"风"字如何

⑤?"公凝坐颔首,殆欲下拜。

(选自宋•洪迈《容斋随笔》)

译文:范仲淹在桐庐做太守的时候,最早在钓鱼台建了一个严先生祠堂

(纪念严光),自己做了一篇记文,文章内赞词道:云山苍苍,江水泱

泱。先生之德,山高水长。(范仲淹)写完后,将文章拿给南丰的李泰

伯看。李泰伯看了好多遍之后,回味赞叹不止,站起来说:先生的这篇

文章写出来之后,必将会在世上成名,我就大胆胡乱地改动一个字,使

歌词更完美。范公很惊讶,拱手请教。李泰伯回答说:云山江水那一句,

意义和文字很大很深,用它来修饰"德"字,好像有点局促了,我想把

它换"风"字,你看怎么样啊?范公注意力集中地坐在那里点头,几乎

要下位跪拜。

33法不赦故人

濮州刺史庞相寿坐贪污解任启陈尝在秦王幕府。上怜之,欲听还归任。

魏徵谏曰:"秦王左右,中外甚多,恐人人皆恃私恩,足使为善者惧。"

上欣然纳之,谓相寿日:"我昔为秦王,乃一府之主;今居大位,乃四

海之主,不得独私故

人。大臣所执如是,朕何敢违!"赐帛遣之,相寿流涕而去。

(选自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译文:濮州刺史庞相寿因为犯贪污罪被撤职,自己上奏说曾经在皇帝还

是秦王的时候,在他的幕府中当谋士。皇上念旧情,想听信他,想要让

他回来继续任职。魏征建议说:"当时在秦王府内外的食客非常多,恐

怕人人都倚仗皇帝对他们的恩典庇护,而令那些好人们恐惧寒心。"皇

上愉快地接受了建议,对庞相寿说:"我从前做秦王的时候,是一座王

府的主人;现在登基即位,是国家的主人,不能够偏袒老交情。大臣们

都遵循这个原则,我怎么敢违反呢!"赏赐给他绸缎打发他,庞相寿痛

哭流涕地离开了。

34河间有游僧

河间有游僧,卖药于市。先以一铜佛置案上,而盘贮药丸,佛作引手取

物状。有买者,先祷于佛,而捧盘近之。病可治者,则丸跃入佛手;其

难治者,则丸不跃。举国信之。后有人于所寓寺内,见其闭户研铁屑。

乃悟其盘中之丸,必半有铁屑,半无铁屑;其佛手必磁石为之,而装金

于外。验之信然,其术乃败。

(选自清•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

译文:河间县有一个四处游走的和尚,在集市上卖药。(他)先在桌子

上放一尊铜佛,然后在旁边的盘子里放着药丸,那尊铜佛做出伸手要取

东西的样子。有买药的人,先要向铜佛祈祷,然后双手捧着装有药丸的

盘子靠近铜佛。如果病可治好的,盘子中的药丸就跳到佛手里;如果病

难以治好的,盘子中的药丸就不动。全城的人都非常相信他。后来,有

人在那个和尚住的庙里看见他关上房门,在偷偷地研磨铁屑。这才明白

和尚盘子里的药丸必定有时候混有铁屑,有时没有混铁屑;那佛手一定

是用磁石做的,只不过在外面镀了一层金。人们用这种想法去求验,确

实是这样,这个和尚的骗术就败露了。

35•一举而三役济

祥符中,禁中火。时丁晋公主营复宫室,患取远土。公乃令凿通衢取土,

不日皆成巨堑。乃决汴水入堑,引诸道竹木排筏及船运杂材,尽自堑中

入至宫门。事毕,却以斥弃瓦砾灰壤实于堑中,复为街衢。一举而三役

济,计省费以亿万计。

(选自宋•沈括《梦溪笔谈》)

译文:祥符年间,宫中失火。那时,丁晋公奉命主管修复被烧毁的宫室,

但是为到很远的地方取土而忧虑。丁晋公就命令工匠在大街上挖土。没

过几日,大街就成了深沟。丁晋公命令工匠将汴河河水引进沟中,再用

很多木排竹筏和船将修缮宫室要用的材料顺着沟中的水运进宫中。宫殿

修完后,再把废弃的砖瓦、灰土等填到深沟里,又把它恢复为街道。做

了一件事却解决了三件费力的事,节省下来的钱用亿万计算。

36.曹敞收葬

余少时,闻平陵曹敞在吴章门下,往往好斥人过,或以为轻薄,世人皆

以为然。章后为王莽所杀,人无有敢收葬者。弟子皆更易姓名,以从他

师。敞时为司徒掾,独称吴门弟子,收葬其尸,方知亮直者不见容于冗

辈中矣②。平陵人生为立碑于吴章墓侧,在龙首山南幕岭上。

(选自汉・刘歆《西京杂记》)

译文:我小时候听说平陵人曹敞是吴章的门客,他总是喜欢批评别人的

过错,有人认为他很轻佻,世人也都是这么认为。吴章后来被王莽杀害,

没有人敢收葬他的尸体。他以前的弟子都更改姓名,从而改换门庭,投

奔别的老师。曹敞当时是司徒掾(官职),只有他称自己是吴章门下弟

子,收葬了吴章的尸体。由此世人才知道曹敞是因为光明正直而不能容

于同辈的平庸之人中。后来平陵百姓在他在世时为他立碑于吴章墓的一

旁,墓在龙首山南幕岭上。

37.曾参不受鲁君邑

曾子衣敝衣以耕,鲁君使人往致邑焉,日:”请以此修衣。"曾子不受。

反,复往,又不受。使者日:"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

曾子曰:"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纵君有赐,不我骄

也,我能勿畏乎?"终不受。孔子闻之日:"参之言,足以全其节也。”

(选自汉•刘向《说苑》)

译文:曾子穿着很破旧的衣服在耕田,鲁国的国君派人去送给他一块封

地,说:"请用这个地来让你穿得好些。"曾子不接受。这个使者回来

后,又去,曾子还是不接受。使者说:"这又不是先生你向人要求的,

人家如果都送给你地,你为什么不接受?"曾子说:"我听说:?妾受

别人馈赠的人就会害怕得罪馈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