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之中学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综合检测模考A卷附答案_第1页
教师资格之中学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综合检测模考A卷附答案_第2页
教师资格之中学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综合检测模考A卷附答案_第3页
教师资格之中学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综合检测模考A卷附答案_第4页
教师资格之中学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综合检测模考A卷附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师资格之中学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综合检测模考A卷附答案

单选题(共50题)1、歌曲《打起手鼓唱起歌》的曲作者是()A.王立平B.施光南C.刘炽D.谷建芬【答案】B2、在音乐课堂上,老师带领学生做科学合理的发声练习,通过示范讲解教会学生正确的演唱方法,以达成《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中“学习变声期嗓音保护的知识,懂得嗓音保护的方法”的学段教学内容。这一教学内容安排在()。A.1—2年级B.3—6年级C.7—9年级D.高中阶段【答案】C3、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创作于()年。A.1930B.1935C.1940D.1945【答案】B4、在西方音乐史上被誉为“圆舞曲之王”的音乐家是()A.(老)约翰·施特劳斯B.舒伯特C.(小)约翰·施特劳斯D.肖邦【答案】C5、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主人公演唱的《智斗》选自()A.传统京剧《沙家浜》B.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C.传统京剧《红灯记》D.现代京剧《沙家浜》【答案】D6、在初中音乐鉴赏课《阳关三叠》中,老师带领学生聆听欣赏歌曲后,结合旋律与学生共同伴随音乐进行诗歌朗诵,并让擅长绘画的同学画出送别的场景,并与大家进行分享和讨论,这一教学过程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中基本理念的()。A.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B.突出音乐特点,关注学科综合C.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D.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答案】B7、相和大曲中,()表示音乐的高潮部分。A.艳B.乱C.解D.趋【答案】B8、完全用模仿技术写成的作品,其体裁是()。A.赋格曲B.奥尔加农C.卡农曲D.创意曲【答案】C9、“老师将当地的豫剧艺术引入学校并开设相关课程,通过学唱、创编剧本和新曲等方式指导学生学习当地音乐文化”,这一课程的性质是()。A.基础课程B.专业课程C.校本课程D.国家课程【答案】C10、下列哪部作品是由冼星海作曲的()A.《英雄赞歌》B.《让我们荡起双桨》C.《祝酒歌》D.《黄河大合唱》【答案】D11、在音乐发生移调时,儿童仍然能够辨别旋律的轮廓。这种建构知识的方式是()。A.顿悟B.守恒C.刺激D.泛化【答案】B12、“一切从儿童出发;通过亲身实践,主动学习音乐;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这三大原则出自什么教学法?()A.奥尔夫教学法B.达尔克罗兹教学法C.柯达伊教学法D.柯尔文教学法【答案】A13、下列选项中表述正确的是()A.《天鹅湖》中的《拿波利舞曲》是一首具有波兰风格的舞曲B.贝多芬的《第九(合唱)交响曲》歌词选自歌德的诗作C.舒伯特的《魔王》的歌词作者为法国诗人席勒D.马勒的《大地之歌》以德文版的中国唐诗为歌词【答案】D14、我国少数民族的民歌对应不正确的是()。A.壮族——“双声”B.侗族——“大歌”C.土家族——“哭嫁歌”D.蒙古族——“飞歌”【答案】D15、调式音级以主音为中心,主音上方纯四度的音,叫作()。A.属音B.导音C.下中音D.下属音【答案】D16、在音乐教学中,活动是完成音乐教育任务的重要环节。一切情感体验都必须在学生的参与、感受过程中获得直接的经验。学生心灵的陶冶和审美观的确立,必须以审美体验为基础,以丰富的审美经验积累为前提。属于()教学原则。A.愉悦性原则B.实践性原则C.情感性原则D.形象性原则【答案】B17、下面谱例中的旋律发展手法是()(常考)A.同头换尾B.模仿C.起承转合D.模进【答案】A18、借蜜蜂过江的意境比喻“小”民族敢于搏斗“大”风浪的音乐出自下列哪部作品()A.瞿小松《MongDong》B.刘媛《土楼回响》C.朱践耳《纳西一奇》D.郭文景《御风万里》【答案】C19、治糖尿病的中成药中含有A.胰岛素B.安乃近C.格列本脲(优降糖)D.麻黄碱E.水杨酸【答案】C20、“音乐能力倾向是学习音乐的潜能,这种潜能是与生俱来的,是个体进行音乐学习的基础,它是遗传与早期经验结合的产物,受先天禀赋和后天环境的双重影响”。提出这个理论观点的音乐教育家是A.达尔克罗兹B.奥尔夫C.柯达伊D.埃德温?戈登【答案】D21、在大调体系中,哪一级七和弦是大小七和弦()A.I级B.Ⅱ级C.V级D.Ⅶ级【答案】C22、根据法国作家小仲马的同名小说改编的三幕歌剧《茶花女》是19世纪意大利著名作曲家()的作品。A.罗西尼B.威尔第C.普契尼D.小约翰?施特劳斯【答案】B23、我国民族乐器笙属于()类气鸣乐器。A.哨嘴B.簧管C.拉管D.闭管【答案】B24、“在欣赏贝多芬《第九《合唱》交响曲》第四乐章的欢乐颂时,姜老师引导学生听辨演奏该主题的不同主奏乐器”,此环节关注的重点是A.音高B.速度C.音色D.力度【答案】C25、画家莫奈所属的美术流派风格和下列哪位作曲家的音乐风格类似()A.比才B.德彪西C.斯特拉文斯基D.勋伯格【答案】B26、下列关于格里高利圣咏描述正确的是()A.以拉丁文演唱B.结构强调对称与均衡C.用复杂、精巧的各种对位技术写作的混声合唱D.通常以琉特琴伴奏【答案】A27、文艺复兴时期的帕莱斯特利那属于()。A.勃艮第乐派B.罗马乐派C.威尼斯乐派D.尼德兰乐派【答案】B28、演奏交响音乐的乐队称为()。A.管弦乐队B.民族乐队C.铜管乐队D.打击乐队【答案】A29、“音乐课上,李老师首先请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赫哲族民俗风情资料,再让学生欣赏民歌并模唱,师生讨论其音乐特点,最后在《乌苏里船歌》的音乐中结束课程。”上述教学过程没有涉及的音乐课程领域是()。A.感受与欣赏B.表现C.音乐与相关文化D.创造【答案】D30、由马思聪创作,部分主题源自《墙头上跑马》等民歌的小提琴曲是()。A.《摇篮曲》B.《绥远组曲》C.《西藏音诗》D.《牧歌》【答案】B31、下列属于舒伯特声乐套曲的是()A.《美丽的磨坊姑娘》B.《野玫瑰》C.《鳟鱼》D.《菩提树》【答案】A32、谭盾的弦乐四重奏《风·雅·颂》是以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的三大部类《风》《雅》《颂》为标题创作的。《诗经》共305首,其中《风》共有160篇,它的内容是()。A.各国民歌B.文人贵族作品C.祭祀歌曲D.巫风【答案】A33、下列哪个音程是倍增六度音程的转位音程?()A.倍增三度B.倍减三度C.增三度D.减三度【答案】B34、《欢乐颂》在贝多芬《第九交响曲》中第()乐章中出现。A.一B.二C.三D.四【答案】D35、康复,中医学多指病后身心的恢复。中医学在康复医疗方面,不仅有较为完整、独特的康复理论,而且还有用之有效、简单易行的康复治疗方法。康复常用的疗法是A.药物康复法B.自然康复法C.体育娱乐康复法D.针灸推拿康复法E.气功康复法【答案】A36、手三阳经与足三阳经相交于A.头B.足C.手D.背E.胸腹【答案】A37、传统的音乐教学,尤其是在带有课桌椅座位的课堂形式中,教师往往因为怕动起来影响课堂秩序,而要求学生像其他学科那样正襟危坐,这样学生参与、体验、表现音乐的机会就会受到限制。这限制了学生的哪种体验?()A.内心体验B.行为体验C.音响体验D.情感体验【答案】B38、湖北民歌《龙船调》是一首()歌曲。A.齐唱B.对唱C.重唱D.独唱【答案】B39、《拉德斯基进行曲》是奥地利音乐家()的作品。A.(老)约翰·施特劳斯B.舒伯特C.(小)约翰·施特劳斯D.莫扎特【答案】A40、下列作品中,不属于清唱剧体裁的是()。A.《扫罗》B.《参孙》C.《经文歌》D.《弥赛亚》【答案】C41、格里格是()音乐家。A.挪威B.英国C.捷克D.奥地利【答案】A42、《声无哀乐论》是音乐家()的作品。A.阮籍B.阮咸C.嵇康D.荀勖【答案】C43、下列的内容不适合使用定性评价的是()A.学生的情感态度B.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C.参与态度D.探究性学习能力【答案】B44、下列哪个民族的传统民歌是单声部形式?A.蒙古族呼麦B.侗族大歌C.壮族双声D.飞歌【答案】D45、下列属于合唱中女高音声部的是()A.BassB.TenorC.SopranoD.Alto【答案】C46、卡巴列夫斯基认为,()的一致性在孩子与艺术的接触过程中表现得最充分。A.道德伦理与美B.素质与能力C.智力与能力D.修养与技能【答案】A47、下列关于音乐和文本之间关系描述正确的是()A.勃拉姆斯的《德意志安魂曲》歌词采用了传统的拉丁经文B.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歌词来自歌德的诗作C.舒伯特的《魔王》的歌词作者为法国诗人席勒D.马勒的《大地之歌》以德文版的中国唐诗为歌词【答案】D48、吉尔伯特·海特说:“教学的最大乐趣之一,是来自你所说的都被听取了的时刻,而这些听众不是一个个惹人烦的恭维者,却是那些由你激活的、却反过头来又启发你的人。”这句话运用了教学艺术中的()A.知识转化B.愉悦气氛C.协调整合D.陶冶情操【答案】B49、“在“创作”模块的教学中,程老师先让学生欣赏《舟山锣鼓》,并引导学生分析和归纳出其中的数列结构创作手法,然后,教师提供一个节奏动机,让学生运用该技法进行节奏创编”,该音乐活动是A.自由创作B.采风创作C.命题创作D.模仿创作【答案】D50、巴洛克时期历经()年。A.100B.120C.150D.200【答案】C大题(共10题)一、案例:本课的教学目标之一是引导学生学习非洲鼓乐的基本节奏。在教学过程中,当学生欣赏完《非洲鼓声》后,江老师正准备引导学生根据记忆中的几段非洲鼓乐节奏进行练习。突然,李勇说:“老师,我们想跟其他组‘斗鼓’,行吗?”老师愣住了,因为教学设计里没有这个环节,老师想了想,问:“你行吗?”李勇马上说:“没问题!我在小学时是民乐队敲鼓的,这个我最在行了,哈哈!”于是一场轰轰烈烈的“斗鼓”比赛开始了,直到下课。问题:依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基本理念,对上面的案例片段进行分析和评价,然后简述理由。【答案】本题考查的是鉴赏课的授课过程。《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但在教学秩序上,应能够完成本节课的内容及三维目标的内容,“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培养兴趣;2.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3.重视音乐实践,增强创造意识;4.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根据此进行课例点评。二、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的基本理念,对下面教学设计中的教学片段进行评析。(15分)【课题名称】昆曲《牡丹亭·游园》【教学对象】高中一年级学生【教学内容】《牡丹亭·游园》之【皂罗袍】片段【主要目标】体验昆曲《牡丹亭·游园》中的【皂罗袍】片段的唱词、唱腔、身段及意境,总结昆曲的主要特点和审美特征;了解昆曲的发展状况,提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其他目标略)【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片段】(一)回顾——寻梦春秋六百年(前略)3.介绍《牡丹亭》的剧情。4.板书课题——《牡丹亭·游园》之【皂罗袍】【答案】本题考查的是对音乐鉴赏课的教学过程的分析。《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版)》指出,音乐课程基本理念包括:(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培养兴趣爱好;(2)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3)重视音乐实践,增强创造意识;(4)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三、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基本理念,分析下面的教学课例,对其教学设计、教学环节进行点评。【课题名称】音乐鉴赏《马太受难曲》(巴赫)【教学内容】音乐鉴赏《马太受难曲》;拓展欣赏《平均律钢琴曲集》第一首【教学目标】1.听辨《马太受难曲》,感受宗教复调音乐的美,使同学们理解巴洛克时期的音乐。2.教师通过让学生聆听各部分音乐主题、组织小组讨论,使学生能够准确听辨和理解巴赫的复调音乐作品。3.分析第1、72以及78分曲的音乐形象,以及巴赫的其他音乐成就。【教学重点】《马太受难曲》主题听辨,理解复调音乐的形式【教学过程片段】1.导入。2.介绍巴赫生平和《马太受难曲》的内容以及历史地位。3.聆听乐曲,提问学生有什么样的感受。(黯然、悲沉)4.提问同学们从哪里听出这样的感受?(介绍第1分曲展示的内容;第72分曲的圣咏旋律,第78分曲的长时值、自由演唱记号等)【答案】这个课例存在教学上的闪光点,但更多的是教学设计和授课内容上存在的问题,因此这是一个问题案例。一方面,上述课例在课程设置上存在一些闪光点:(1)教案来看,本课包括课程名称、教学内容、教学重点、教学目标以及教学过程片段,教案写作总框架较为完整:(2)教学内容1二关于《马太受难乐》各片段音乐主题的分析较为透彻,能够具体到音乐本体和创作背景:教学重点问题设置南表及里、循序渐进:(3)小结部分上升到“理解音乐多元文化”的层面,拓宽了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这些都体现了新课程“重视音乐实践”“理解多元文化”的基本理念。这是本课设计的“亮点”部分。但另一方面,课例中的课程设计也存在一定的问题:(1)三维目标书写不规范,音乐学科的三维目标应当依次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课例中层次混乱;新课程明确要求我们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来进行课堂教学,课例中的三维目标频繁出现了“使同学们”“使学生”等词,从语言逻辑上来看仍然是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因此是不正确的。(2)教学内容的预设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完全体现。课例中的教学内容预设了“拓展《平均律钢琴曲集》第一首”一项,但是在后面的教学过程中完全没有体现,反而介绍了“复调音乐和主调音乐的区别”,这一项在教学内容的预设中也没有提及。(3)聆听准备不够。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多次聆听乐曲可以有效地把握乐曲,为进一步探究学习做好准备;课例中只聆听了一次,不够充分;(4)教学方式过于单一。缺乏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填充,这样就无法引起学生兴趣,使原本生动的音乐课堂变得枯燥乏味。综上所述.该课例中的一系列问题违背了新课程中“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培养兴趣爱好”的基本理念的实施建议,因此,建议教师遵循听觉艺术的感知规律,突出音乐学科特点,充分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围绕新课程的理念展开教学。四、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分析下面欣赏教学课例,对教学设计、教学环节进行点评。【课题名称】洪湖水浪打浪【教学目标】1.通过几部经典歌剧和舞剧的对比欣赏,让学生了解歌剧是一门融诸多因素于一体的却又相互有别的综合艺术形式,激发他们认识传统歌剧的兴趣和欣赏经典歌剧的能力,启发学生从审美角度认识歌剧的时代价值。2.通过聆听歌剧选段《清粼粼的水来蓝滢滢的天》和《这一仗打得真漂亮》,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知道歌剧音乐在歌剧中的作用:了解我国新歌剧的基本特征。【教学内容】1.《清粼粼的水来蓝滢滢的天》选自歌剧《小二黑结婚》。2.《这一仗打得真漂亮》选自歌剧《洪湖赤卫队》。【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让学生了解歌剧的艺术魅力和艺术价值。2.重点介绍歌剧《洪湖赤卫队》选曲,熟悉部分唱段。教学难点:【答案】(1)优点:本教学课例紧紧围绕课题“歌剧音乐”来设计活动内容,安排多种教学形式和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始终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积极,突出了学生的音乐实践活动性。教学设计的过程,采用欣赏、设问、选择、演唱和学生积极运用肢体语言表现、体验等多种教学方法,从不同角度让学生体验了歌剧音乐表达的情绪,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及对歌剧艺术的热爱,同时也提高了学生表现和倾听的能力,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在导入环节通过歌剧、舞剧、话剧和音乐剧片段对比欣赏,意在打破这种心理定势,让学生在较为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通过易于把握的对比欣赏,由浅入深地进入到歌剧的艺术领域,为下面歌剧欣赏作了铺垫;在新课教授环节:通过聆听、设问的教学方式简化了歌剧复杂的概念,通过教师讲解,使学生了解了我国器乐作品的发展过程及其风格特征:通过观看、感受、演唱、体验等多种教学形式,更进一步了解了我国器乐作品的风格特征,了解了歌曲《这一仗打得真漂亮》的音乐情绪和歌曲表达的思想内涵。特别是学生领唱合唱环节,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情绪高涨,身临其境地感受、体验了战士们取胜的喜悦心情和乐观开朗的精神面貌。通过学生自主探讨,在理性和感性上都认识了歌剧,课堂气氛轻松愉快,极大地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在巩固提高环节:学生根据歌曲表达的情绪,选择自己的喜好,即兴创编、演唱、创作和肢体动作演绎歌曲表达的思想情感,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展示了学生的才能,又是对歌剧艺术作了进一步的了解和升华,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歌剧艺术的热爱,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表现和倾听的能力。(2)缺点:本教学课例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许多不足之处,如:歌剧艺术涉及的面比较广,在教案设计过程中考虑得不够全面;教师的讲课语言不够利索,启发性语言不够多,开发学生自我的问题较少等。本教学课例的教学过程中不应采用师生问答的方式。五、春节期间,刘老师回家探亲,由于受新冠疫情影响,开学前学校通知她要在家里进行线上音乐教学,刘老师计划在开学第一课教学生唱一首正流传火热的网络歌曲,这首歌曲歌颂了奋战在一线的义务工作者,刘老师先仔细分析了歌曲的节拍节奏、调式调性、旋律难点以及情感,再探索歌曲创作的相关信息,之开始熟悉直播平台的操作、着手制作课件...问题:结合《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基本理念,分析刘老师教学中的优点,并说明理由。【答案】六、案例:楚老师在高一年级“音乐鉴赏“模块的教学中发现,来自本市一部分地区的学生音乐素质较好,看得出接受过较专业的音乐训练;而另一部分地区的学生则不甚理想,有些学生甚至连简谱都不认识,于是她决定将音乐课改为小组学习的形式,每个小组由音乐素养较好的合音乐素养一-般的同学混合组成。同时为鼓励组员间的互相帮助,楚老师将期中、期末考核形式定为小组表演的形式为主,小组表演的总分数对本组组员的个人成绩有直接影响,以促进组员之间的积极互动与合作。问题: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基本理念,分析楚老师教学中的优点(7分),并说明理由。(8分)【答案】首先楚老师的教学方式方法值得我们学习。第一,楚老师在教学时能够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找出小组合作方式给予解决。这符合课程标准中“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因材施教”的理念。高中学生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较广的知识面,学校和教师应首先确保高质量地开好开足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性模块一一“音乐鉴赏”,还应大力开发课程资源,以保证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意愿自主地选择相关的学习内容,力求使每个学生获得普遍的关怀和鼓励,使他们充满自信地、富有乐趣地参与各项音乐活动。教师对具有音乐特长的学生应给予相应的指导,提供进一步发展才能的机会,鼓励和引导他们在集体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第二,楚老师运用小组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音乐探究与创造活动,倡导开放式和研究性的学习方法,以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引导学生以音乐为媒介,加强与他人的合作与交流,增强协作能力和团队意识,培养集体主义精神。第三,楚老师进行期中和期末考试都以表演小组方式进行是生动活泼、富于实效和具有音乐课程特点的评价方式。这类方式能充分体现评价的民主性,营造和谐、团结的气氛。通过此类师生共同参与的评价方式,达到相互交流和激励的目的。综上所述,楚老师的教学符合课程标准,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七、案例:在高一第三单元《俄罗斯音乐》教学时,老师简单介绍作家柴科夫斯基之后,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素材源自民间这个特点,播放了《D大调弦乐四重奏》第二乐章《如歌的行板》的第一主题,听完后提问学生:“这段音乐的主题给你怎样的感受”同学们有的说甜美,有的说幸福,有的说梦幻,有的说如诗如画……可就是没有人说出老师所期待的答案。于是,老师说:“这段音乐的情绪是伤感和忧郁的,你们这都听不出来”问题: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基本理念,对上面的案例片段进行分析,并简述你的观点。【答案】这个案例是一个问题案例。本堂课是鉴赏课,这位老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聆听音乐的出发点与教师的实际操作有所矛盾,老师让学生聆听音乐的最初目的是让学生了解音乐素材来自民间,而之前对于音乐家只是简单地做了介绍,并没有对时代背景等内容做详细的说明。新课标指出:音乐鉴赏主要通过聆听和音乐历史与文化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评价、判断能力。是增进学生音乐文化素养的主要渠道。第二,教师在聆听音乐时并没有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聆听和思考。而在聆听后提出“这段音乐的主题给你怎样的感受”学生在聆听音乐时没有针对性地思考,回答出这样的答案也就不足为奇了。新课标音乐教学活动建议指出:在聆听音乐时,可设计具有探究和启发性的问题,采用集体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感受与理解音乐作品。第三,该老师过于注重结果而忽视了学生聆听的过程和方法。对音乐的体会和感受本身就是见仁见智的,传统的教学过程经常是只重结果而轻视过程,十分不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对于音乐学科来说,过程与方法更是重要,因为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是情感教育,必须是在长期的、反复的情感体验过程中完成的。第四,对学生评价过于单一和消极。音乐课程的评价应该遵循导向性原则;评价应有利于学生了解自己和进一步发展自己的潜能,建立自信,促进音乐感知;评价应遵循科学性原则,要符合高中生的心理发展的特点及审美教育的客观规律。“你们这都听不出来”的评价会打击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产生消极和抵抗心理;评价也要遵循整体性原则,用科学的态度、发展的眼光,肯定学生进步与发展,指明其努力发展的方向,使评价起到激励和促进作用。八、根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分析下列案例片段:在一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