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近代的建国与锁国_第1页
日本近代的建国与锁国_第2页
日本近代的建国与锁国_第3页
日本近代的建国与锁国_第4页
日本近代的建国与锁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日本近代的建国与锁国

一、建造巩固日本海军的“雅班”1853年7月8日,美国东印度舰队司令佩勒率领四艘军舰前往德川幕府,强行威胁日本开国。当时整个江户湾仅有百余门海防大炮,还没有两艘美国军舰上的大炮多;幕府财政状况也很窘迫,“如同外国作战,难支持一年”(339)。在这种情况下,幕府被迫收下美国国书,并于第二年春天与美国缔结了《日美亲善条约》,规定:开放下田、箱馆两个港口,在开放港口圈定外国人“居留地”,承认片面的最惠国待遇。日本被迫开国后,幕府政权开始不顾以孝明天皇为代表的保守势力的反对,迅速制订出一系列积极学习西方列强的政策:1855年1月,幕府在江户城的铁炮洲、一桥门外等处设置6所军事训练场、讲武场,推广洋式操练法及炮术;1855年3月,幕府酝酿建立翻译、讲授西洋著作或外交文书的“洋学所”(10月正式成立);1855年8月,幕府命令各旗本(仅次于将军的高级军官)、大名学习采用洋枪作战阵法,并在江户的汤岛铸炮场制造洋式枪械以满足装备洋枪队的需要;1855年11月,幕府任命积极主张开国的“兰癖”(“兰学①迷”)堀田正睦为首席老中(首席执政官),次年又任命堀田为专门处理对外事务的“取圾”(相当于今天的外交部长);1855年12月,幕府又在长崎创办海军传习所,将吨位为400吨的荷兰军舰“逊宾”号买下,改名“观光”,作为教练舰,并聘请船上的军官、轮机师、水手传授近代海军技术,奠定了日本近代海军的基础;1856年5月,堀田正睦等幕府首领亲临江户驹场的校兵场检阅洋枪队,以示对欧美式新军的重视;1867年9月,幕府聘请以卡廷德盖为首的第二批荷兰海军传习教官团来日本,而教官团乘坐的军舰“雅班”号,就是幕府在荷兰定购的军舰。该舰后改名“咸临”号,成为第一艘横渡太平洋、远航美国的日本军舰;1859年7月,幕府发布命令,允许诸藩大名、旗本、武士等前往开放口岸购买洋式军火。幕府还逐步修改禁止天主教的政策,竭力避免与欧美列强发生宗教冲突。1858年2月,长崎奉行奉命发布通告,宣布自次年春季起停止执行传统的甄别天主教教徒的“踏绘”①;1859年,法国传教士吉拉尔以驻日总领事译员的身分进入江户,开锁国以来传教士步入江户城的先例;同年10月,美国长老会派传教士海本夫妇乘船到神奈川,顺利进入日本国土;随后,美国改革派教会传教士布拉温、西门子等也于11月抵达神奈川;同月,传教士麦尔迈在函馆建立日本锁国200年后的第一座临时教堂。1858年6月,井伊直弼出任幕府大老(相当于内阁总理)。他未经天皇“敕许”,即于7月29日派代表与美方代表签订《日美友好通商条约》,接着又在短短两个月的时间里,与荷、俄、英、法签订相同条约,史称《安政五国条约》。虽然这些条约是在不平等的条件下签订的,其中部分内容严重损害了日本国的主权,但客观地说,这是近代外交史上弱国与强国打交道时必须付出的代价,以这些条约的签订为标志,日本摈弃了闭关锁国的错误做法,打开了对外全面开放的大门。从1853年佩里首航日本,到1858年“安政五国条约”签订,前后不过5年。在这短短的5年时间里,幕府积极推行改革、开国的方针,在教育现代化、军事现代化以及对世界大势的认识、把握等方面都取得了当时的中国无法比拟的成就,大大缩短了与欧美列强的距离。1860年3月,井伊直弼因为在幕府首领——将军的继嗣问题上得罪了部分“雄藩”被暗杀,但幕府对外开国的方针并没有因此而受到影响。1860年2月,接受英国公使阿礼国进驻日本;5月,接受法国驻日公使贝尔克尔;8月,与葡萄牙订立《日葡友好通商条约》及《贸易章程》;1861年1月,与普鲁士订立《日普友好通商要约》及《贸易章程》;1862年1月,派遣以竹内保德为首的遣欧使节团乘英国军舰访问欧洲各缔约国,谈判开港开市的时间等问题。1867年即幕府灭亡的前一年,幕府还在法国公使罗休的积极筹划下,进行了最后一次大规模的改革——“庆应改革”。改革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等各个领域:在政治方面,主张把天皇作为国家的象征,用中央集权制代替封建领主制;在官制方面,新设海军、陆军、国内事务、会计、外国事务等5个总裁,首席老中板仓胜静位居5个总裁之上,相当于内阁首相;在经济方面,主张改革税制,扩大商贸,重整财政等;在外交方面,主张开国通商、扩大影响,以便扭转被动的外交困境。1867年4月,以德川庆喜的弟弟德川昭武为首的使节团抵达马赛,出席在巴黎举行的国际博览会;同年7月,亲法派核心人物栗本鲲等也到法国访问,并以虾夷地(北海道)的开发权为担保,向法国提出借款要求,以保证开放、富国、强军等改革政策的顺利实施。二、尊浚、主警、主兵权对英美国家的整体攻击与积极推进改革开国政策的幕府政权相反,日本国内还有一股以“尊王攘夷”为口号、顽固拒绝开国的守旧势力。这些人以天皇为精神领袖、以各雄藩藩主为核心、以各地浪人②为骨干、以各藩中下级武士为基本力量,他们对幕府政权的开国方针极为不满,认为幕府“攘夷”不利,要求“倒幕”,即推翻幕府政权,由他们抵御外侮,以日本“神道”维护“神国”日本的纯洁。“安政五国条约”签订后,随着横滨、长崎、箱馆等港口的开放,外国公使进驻江户,这些狂热的民族沙文主义者再也按耐不住内心的焦虑与愤怒,开始采取杀洋人、阻夷船等一系列非理性的手段,企图拒洋人于国门之外。③1859年8月25日晚,三名在横滨登陆购买粮食的俄国官兵在闹市遭到日本武士袭击,一名俄国人拼命逃走,另外两人当场被杀死,并被大卸八块。从1859年10月至1861年1月,连续发生了多起刺杀驻日使馆人员的暴力事件。1859年10月,一名在横滨法国领事馆工作的中国人,因穿西服上街而被认出是“异己分子”,无端被杀;1860年2月,英国公使馆资深译员、日本人传吉在公使馆附近被人用短刀刺死;同月,荷兰船长鲍斯在横滨遇害,又有法国公使馆的意大利籍雇员被刺;1861年1月15日晚,美国驻日公使馆译员修斯凯在回驻日美国公使馆途中被杀。1860年9月7日,长州藩武士木户孝允、松岛刚藏与水户藩武士西丸带刀等人在停泊于江户湾品川的长州藩军舰“丙辰”号上秘密聚会,订立《成破之盟》。双方约定:水户藩负责“破”,即率先破除条约、实行攘夷;长州藩负责“成”,即策应后援,处理事态。两藩的共同目标,是驱逐“夷狄”、扫除“通敌”的幕府奸吏。从此,尊攘行动由武士的个人行为转变为部分雄藩暗中支持、联合行动的大规模地方政府行为,而驻日公使馆、特别是带头向日本施加压力的英国公使馆所在的江户城东禅寺,成为尊攘派集中攻击的目标。1861年7月5日,水户藩武士有贺半弥等十几名尊攘派武士制造了袭击英国公使馆的第一次东禅寺事件。有贺等在偷袭东禅寺的《趣意书》(声明)中称:“我等不能对夷狄污染神州袖手旁观,决心基于尊攘大义采取行动……这样一来,将逐步奠定扫除夷狄的基础,以慰天皇圣虑和将军之心。倘能如此,则无上荣幸,万死不辞!”(246)他们按照事先策划的行动方案,突然挥舞日本刀冲进东禅寺,在“杀尽英国人”的狂吼声中,与幕府派来警卫东禅寺的200余名卫兵展开激战。最后,2名使馆人员被杀伤,幕府士兵死伤20余名,前来袭击的武士也无一幸免。1862年6月26日,警卫东禅寺英国公使馆的松本藩武士伊藤军兵卫与英国水兵发生冲突,在杀伤数名英国水兵后被捕,次日自杀,造成第二次东禅寺事件。1863年1月31日,长州藩武士高杉晋作、久坂玄瑞、品川弥二郎、伊藤博文等十几个人乘夜潜入英国公使馆的建筑工地,将木结构的英国公使馆烧成一片废墟。尊攘武士对驻日洋人的接二连三的恐怖攻击,在洋人中引起极大恐慌,当时的英国公使馆译员阿耐斯特·萨托说:“外国人走出居留地界时,人们佩带手枪,而且睡学时也经常把手枪塞在枕下。因此,在当时,大量的手枪畅销日本。”(248)尊攘武士对外国人的仇视与攻击,与当年中国义和团的做法颇有些相似。尊攘武士杀洋人无所畏惧,对“国贼”即拥护改革开国的国内同胞也毫不手软。幕府高官及朝廷公卿成了他们首先攻击的目标。他们首先决定刺杀接替井伊直弼担任幕府首脑、积极主张朝廷与幕府合作、即所谓“公(朝廷)武(幕府及各藩)合体”的安藤信行。1862年2月13日,以水户藩武士平山兵介为首的6名尊攘武士在坂下门行刺安藤信行。安藤在卫兵与刺客的混战中带伤赤足跳出乘轿,狼狈逃跑,丢尽了脸面,不得不于同年5月引咎辞职。尊攘武士在搞垮了安藤之后,又将攻击矛头指向宫廷内部支持公武合体的公卿大臣,迫使朝廷将积极支持公武合体的“四奸二嫔”逐出宫门,命令他们蛰居在家或剃发修行。有意思的是,这“四奸二嫔”中为首的不是别人,正是日后夺取幕府政权的明治政府首任首脑——岩仓具视。1862年8月,公武合体的另一位积极支持者、关白(朝廷命臣)九条尚忠家的武士岛田左近被萨摩藩武士田中新兵卫等斩杀,弃尸京都四条河原;次年2月,曾奉安藤信行之命调查废黜天皇先例的高次郎,在江户和学讲谈所中被伊藤博文等人暗杀。尊攘武士的恐怖主义袭击,给各藩开明派武士造成了极大压力。在长州藩,深得藩主毛利庆亲信任的直目付(相当于宪兵司令)长井雅乐曾于1861年5月提出《航海远略策》,主张公武合体,放弃废约攘夷的错误做法,采用开国进取方针,走出国门、远航五大洲,弘扬日本国威。毛利庆亲非常欣赏长井的主张,决定将这种以公武合体、开国进取为中心的方针,确定为本藩的基本政策,并指示长井游说于幕府与朝廷之间,借以提高长州藩的地位,扩大在全国的影响。然而,长井的公武合体论和开国说惹恼了藩内尊攘派的武士,以久坂玄瑞、寺岛忠三郎、伊藤博文等为核心的尊攘武士决定发起弹劾长井的政潮,并暗中策划刺杀长井的行动。鉴于藩内政局不稳,尊攘派在各地制造事端,毛利庆亲不得不于1862年7月下令长井回藩闭门思过。随后,毛利庆亲宣布放弃《航海远略策》,转而将尊王攘夷确定为举藩推行的基本方针。尊攘派的行动对朝廷也产生了强烈影响:主张公武合体的公卿销声匿迹,三条实美等有政治野心的尊攘派下级公卿开始抬头。1863年1月,多年来很少干预政事的朝廷设置了参与议政的“国事御用挂”;同年3月,增设“国事参政”、“国事寄人”,由三条等少壮派公卿专任。尊攘派不仅控制了朝政,而且使原本不能参与国政的朝廷开始在国政上有了一些发言权。日本国内守旧势力的攘夷行动在1863年达到了高潮。1863年初,尊攘派通过他们在皇室的同谋——三条实美等人以天皇名义迫令幕府定期宣布“攘夷”(闭港、废约、驱逐外国人)。1863年4月23日,孝明天皇在京都接见200年来第一次来京都觐见的幕府将军德川家茂,一方面鼓励家茂尽“征夷大将军”的职责,努力攘夷;一方面表示要根据事态的发展变化,今后将会直接向诸藩下达指令,借以向幕府施加更大压力。4月28日,孝明天皇率众臣举行规模盛大的“祈祷攘夷必胜”敬神仪式;尊攘派也密切配合,采取种种手段向幕府施加更大压力。①德川家茂经不住朝廷的一再催促,不得不于6月6日上奏天皇,称将以6月25日为“全国大攘夷”行动日。6月8日,幕府政权的二把手德川庆喜等奉命东归江户,为废约、锁港的谈判做准备。6月9日,幕府发布文告,通知6月25日为“攘夷日”,命诸藩大名严守领内海防,如果受到外国舰队的袭击,立即将其驱逐。至此,朝廷在与幕府之间围绕着拒绝还是批准“安政五国条约”的政治斗争中取得了最终胜利:迫使幕府公开表态,放弃缔约开港的主张,代之以废约锁港。接下来的半个月时间里,攘夷最为坚决的长州藩开始从其控制的下关海峡炮台向经过的美、法、荷兰等外国船舰频频发炮,实行“武力攘夷”。长州藩对外国船舰炮战“胜利”的捷报传到朝廷,尊攘派兴高采烈,通令嘉奖说:“天皇对攘夷壮举感到非常满意,切望更加努力,耀皇国之武威于海外!”(246)朝廷还下令诸藩支援长州,以期攘夷大获全胜。然而,捷报传到江户,幕府的反应十分冷淡,不仅命令长州藩勿再胡乱炮击外国船,而且指责长州无视攘夷文告中只许还击前来进攻的外国船舰的要求,轻启战端,对正在进行的锁港谈判制造麻烦。果然,没等尊攘派高兴多久,列强就开始了报复行动。7月16日,美国军舰“怀俄明号”冲破下关海岸炮台的火力网,摧毁了龟山炮台,又乘势击沉“庚申号”、“壬戌号”,击伤“癸丑号”,并将下关一带的长州藩守备部队打得溃不成军;7月20日,焦莱斯少将率领法国远东舰队的“赛米勒米斯号”、“坦克莱德号”等军舰闯进下关海峡,用猛烈的炮火将沿岸炮台尽行摧毁。1863年8月15日,另一个顽固坚持攘夷的雄藩——萨摩藩也在鹿儿岛与英国舰队发生了激烈战斗。战斗中,萨摩的炮台在英国军舰大炮轰击下逐个丧失战斗力,停泊在岸边的琉球贸易被船击中,燃起熊熊大火,鹿儿岛内拥有众多大型近代工业机械设备的集成馆被炸坏,部分鹿儿岛市街被炮火击毁。萨、英之战使萨摩藩武士认识到双方武器装备的巨大差距,痛感应停止盲目排外攘夷的愚蠢做法,结好英国,学习西方。从此,萨摩藩在攘夷上的态度发生了彻底变化。1863年8月19日,英、法、美、荷四国代表联合通告幕府,四国舰队将对最顽固的长州藩实施惩罚性攻击。在前后3天的战斗中,联合舰队以战死8人、负伤30人的轻微代价,摧毁了长州藩在下关苦心经营多年的所有海岸炮台群,缴获大炮60余门,长州藩在朝廷的地位一落千丈。三、关于“国策”的运用政治上的失策、军事上的失败,加上将军集权与大名分权的幕、藩政治体制,使长州、萨摩这样的雄藩的首领终于明白:要想在日本国内取得政治上的发言权,必须走所谓“强强联合”的道路。1866年3月7日,在另一雄藩——土佐藩浪人坂本龙马的斡旋下,萨摩、长州两藩代表实现了历史性的会面。经过谈判,双方正式签订萨、长盟约,确立了武力倒幕、王政复古的政治目标。然而,由于这样的联盟本质上是一种政治上的投机行为,所以,对于推翻德川幕府后如何建立新的政体,盟约里并没有作详细规定。1867年6月,在一艘由长崎开往兵库的藩船上,土佐藩维新志士坂本龙马和后藤象二郎商讨起草了一个指导今后倒幕派行动的政治纲领——《船中八策》。具体内容是:一、将天下之政权奉还朝廷,政令自朝廷出;二、设立上、下议政局,万机应决于“公论”;三、以有才之公卿、诸侯及“天下之人才”为顾问;四、与外国之交际应“广泛召集会议,新议至当之规约”,修改不合理的条约;五、参照古来之律令,重新编定“长久实行之大典”;六、扩充海军;七、设置亲兵,守卫京都;八、在金银与物价方面制定与外国均衡之法。有些学者对《船中八策》评价很高,认为是最早的、较全面的改造日本的施政纲领。然而,逐条分析这“八策”,会发现它对日后日本的影响并不是很大:第一策“将天下之政权奉还朝廷,政令自朝廷出”,不过是换了个专制者而已;第二策“”设立上、下议政局,万机应决于‘公论’”似乎有些新意。然而,这“公论”之“公”,不是指人民,而是指贵族,上、下议政局也都是由权贵组成,仍然代表不了真正的“公论”;第三策“以有才之公卿、诸侯及‘天下之人才’为顾问”不过是起用一些过去政治上的失意者取代现在的权贵;第四策“修改条约”和第六策“扩充海军”是幕府正在努力争取的目标;第五策根本行不通,因为“参照古来之律令”是无法制订出“长久实行之大典”的。至于第七、第八策,则属于具体小事,无足评价。幕府政权对雄藩之间的强强联合十分警觉,为达到分化瓦解对手以确保自己已经相对衰落的政治统治地位的目的,1867年11月8日,德川庆喜在京都二条城召开重臣会议,宣布接受土佐藩的《奉还大政建议书》,把政权奉还朝廷。11月10日,德川庆喜得到天皇准其“奉还大政”的敕书。然而,天皇虽然在名义上掌握了政权,但没有建立起运用权力的政权机构。所以,天皇在批准德川庆喜“奉还大政”的同一天,又向德川庆喜发出了三项指示,即:1.天皇收回最高政权;2.迅即召集诸侯会议,决定一切政务;3.在未召开诸侯会议之前,仍由将军照旧统治领地领民。这种没有落到实处的“奉还大政”自然不能为倒幕派所接受;加之幕府在“奉还大政”后,对倒幕派立即进行镇压,于11月15日暗杀了坂本龙马和中冈慎太郎。倒幕派于是决定反击,经过充分准备,倒幕派于1868年1月3日发动宫廷政变,宣布实行“王政复古”,即由天皇掌握日本的政治大权。1868年5月3日,德川庆喜向新政权投降,统治日本200余年的幕府政权宣告灭亡。新政权改年号为“明治”,取中国《易经》中“圣人南面听天下,向明而治”之意。6月11日,明治政府发布《政体书》,实行政治体制改革。基本内容是:一、强化中央集权,“天下之权力皆归太政官,使政令无出二途之患”;二、建立政治制衡体制,“太政官之权分为立法、行政、司法三权,使无偏重之患”;三、建立议事制度,“为实行舆论公议也”;四、采取官吏公选办法;五、确立府、藩、县三级一体的政权体系。“政体书”实际上是明治政府在领导日本由封建政治制度向专制政治制度急速转变过程中思想上准备不足而临时拼凑的大杂烩:既采取古制、又模仿西制,既强调中央集权、又有些议会政治的成分,但总的来说还是旧瓶装新酒,没什么新意。能够发表“公议”的,其实只是幕府、朝廷及各雄藩,并不是广大公众;其他从西方移植过来的内容,到后来也一样没能成活。倒幕派发动“王政复古”政变后,先是逼迫幕府“辞官纳地”,然后劝说各藩“奉还版籍”,继而又“废藩置县”,从而推翻了日本传统的封建割据制度,建立起日本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专制政体。但这并不是所谓“资产阶级改良派发动的宫廷政变”,倒是更像两千年前中国的秦始皇兼并六国、统一天下,建立起中国第一个中央专制政权。政变的主体是主张复古排外的日本尊攘武士。如果后来不是发生了一些预想不到的事情,日本根本不可能走上文明开化的道路四、对清末日本职业资本的初步尝试像所有专制政体一样,明治政府建立后不久,便迅速推出政府主导发展现代资本主义经济的政策。1869年2月,明治政府在东京、京都、大阪三府及各通商口岸设立通商司,作为推进政府“殖产兴业”政策的主要执行机构。同年5月,在通商司的运作下,在全国几个主要城市建立起半官半民的垄断性公司——经营国内外贸易业务的“通商会社”和经营早期银行业务的“汇兑会社”。通商会社是由通商司官员出面组织,由当地乡绅、商人等以集资入股的方式组成,汇兑会社则是由政府(通商司)提供保证金,富商大贾集资入股而成。然而,虽然通商会社与汇兑会社都是官商合办的,但公司的管理权始终掌握在政府手里,私人股东很少有发言权,公司实际上成了“官借商办”,即政府借助民间资本发展国家资本主义。入股者既没有明确的产权,也没有实际的经营权。通商司的官员甚至以不参加就流放到北海道相威胁,强迫富人出资入股(138)。这种做法从根本上违背了近代公司制度以营利为目的以及自愿集资兴办的原则,与几乎是同时代的中国清末洋务派搞的“官督商办”发展近代工商业的做法如出一辙。正因为如此,日本明治初期两家官商合办公司的命运也就同中国同时期的官督商办公司一模一样:从公司成立伊始,政府便视为已出,当作自己的经营机构。由于官企不分、职能错位,通商会社和汇兑会社承担了政府的开荒和改良农田贷款、发放旧武士生活救济金、赈济灾民、平抑粮价等许多非营利性的公益和福利事业。加上由于政府插手管理,官办色彩浓厚,影响了公司的正常经营,造成管理上的混乱,最终导致巨额亏损。结果两家公司仅仅存活了4年便同时宣告解散。除了上述两家公司的失败,明治政府在领导日本迈向现代化的过程中还走过一段更大的弯路。1870年12月,明治政府根据参议大隈重信发展生产是“国家第一紧急任务”的主张,设立工部省,推行政府的殖产兴业政策。工部省接管了以前的幕府及各藩所有的官营企业,把它们改造成国营示范工厂,初步建立起日本近代工业的基础。同时,工部省还大力发展近代交通电讯事业,组织建设了日本最早的铁路,兴办了日本最初的航运公司,先后开通了东京至全国各大城市的电报网、邮政网和电话网。然而,以大隈重信为代表的明治政府,最初是想通过发展官办的近代大工业来实现日本的现代化,官办企业中又是以工、矿、交通、兵器制造等重工业为主,忽视农业和轻工业。到1885年12月工部省撤销为止,在其总支出额的4600余万日元中,用于建设和扩大国营企业的费用即占2900余万日元(157)。这种政府主导、头重脚轻(即全力发展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的经济建设模式,违背了社会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自然不会收到预期的效果。结果,国营企业不仅不能带动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还因其固有的缺陷而陷入连年亏损的窘况。从1880年起,明治政府开始压缩财政支出,改变经济政策,将发展国家资本主义改为发展私人资本主义,将经营国营企业示范和带动社会改为将国营企业廉价处理给私人资本家并积极对后者进行扶植。1880年11月,政府颁布《处理官营企业条例》,以很低的价格陆续将官营企业和半官半民企业全部出售给民间。从此以后,日本摈弃了大力兴办国营企业、通过国家资本带头实现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方针,走上了积极扶植私人企业、通过大力发展私人资本主义实现现代化的正确道路。而真正促成这一转变的,则是一个一直没有引起人们足够重视的史实——人类历史上一次空前的国家领导集团的集体洗脑行动——岩仓使节团对欧美各国长达两年之久的考察学习。五、日本的使节团之考察如前所述,1868年尊攘派发动的宫廷政变只是为了推翻幕府统治、将全国政权揽到以天皇为名义的部分雄藩掌权的政府手里,但是尊攘派手里并没有如何建设新日本的蓝图。但是日本民族有一个非常好的传统,就是能够不耻“上”问、虚心向先进国家学习。于是,象一千年前向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中国派出遣隋使、遣唐使一样,派高级使者出访欧美列强、学习先进国家经验的想法很快在明治政府高层中达成了共识。1871年10月,明治政权刚建立4年,太政大臣(相当于国务院总理)三条实美就代表政府提出出国考察《事由书》,阐明使节团出国考察的具体任务是:1.考察各国的政治制度、法律的理论和实际情况;2.考察各国的理财、会计(财政、金融)、各类产业的法规和管理方法及现状;3.考察各国教育制度、法规和现状。使节团出国前就精心勾画出要考察的所有领域,各领域都指定专人考察。明治政府对使节团寄予很大希望,如同三条实美所说:“外交内治,前途之大业,其成与否,实在此举。”(184)由于使节团肩负着设计改造日本蓝图的重任,所以明治政府对使节团员的人选非常重视。经过反复协商,最后组成了以右大臣、外务卿(相当于第一副总理兼外交部长)岩仓具视为特命全权大使的大型政府使节团。可以说,明治政府半数以上的精英都被选进了使节团。值得一提的是:对建立明治政权贡献最大的“维新三杰(木户孝允、大久保利通、西乡隆盛)”中,木户孝允、大久保利通被选送出国考察,回国后成为建设新国家的中坚,而留下来的一杰——西乡隆盛后来竟被拥戴为封建残余势力——没落武士阶级的首领,割据一方、建立私人武装,进而发动反对新政权的叛乱,最后兵败自杀,十分令人惋惜。1871年12月23日,岩仓使节团一行登上美国太平洋轮船公司“亚美利加”号离开横滨。在此后22个月的时间里,使节团先后访问了美、英、法、比、荷、奥、德、俄、丹、意、瑞士、瑞典等12个国家。使节团每到一国,首先接触国家首脑、政府要员和各国知名人士,考察政府组织机构、议会的功能及运作、法院的权力、三权分立的机制等等。对公司、交易所、工厂、矿山、港口、农牧场、兵营、要塞、学校、报社以及福利设施等,也都进行仔细的考察。可以说,岩仓使节团组织规模之大、访问国家之多、考察项目之全之细、历时之久、耗资之多,在世界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对先进国家如此的深入考察使使节团成员的思想产生了巨大变化,如同大久保利通所说:“到西洋一看,深感我们不适应这个世界。”(26)他们发现“东洋各国现行之政治风俗不足以使我国尽善尽美。欧美各国之政治、制度、风俗、教育、营生(经济制度)、守产(对私有财产的保护意识及制度),无不绝超东洋”,必须“将此开明之风移往我国,以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