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古代诗歌语言风格的鉴赏_第1页
浅谈古代诗歌语言风格的鉴赏_第2页
浅谈古代诗歌语言风格的鉴赏_第3页
浅谈古代诗歌语言风格的鉴赏_第4页
浅谈古代诗歌语言风格的鉴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下载后可编辑浅谈古代诗歌语言风格的鉴赏高考、中考要求鉴赏诗歌的语言与一般的文学鉴赏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高考、中考要求的古代诗歌语言鉴赏主要着眼于一个“懂”字,即理解语言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表达作用,并能体会语言美,做一定程度的评述。

鉴赏古诗语言的途径主要可从“体会语言的风格特色”、“分析积极的修辞手法”和“评析诗人炼字炼句的作用”三个方面进行,下面主要从体会语言的风格特色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古代诗歌语言的风格特色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清新,有的古朴,人称李白的诗“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这便是一种清新美。有的诗绚丽多彩,有的诗却质朴无华。有的诗语言明朗,有的却含蓄,言此意彼。有的诗平易近人,有的却险怪奇特。如此等等,不一而足。体会其风格特色,就是要体会语言的美,体会其内蕴。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了解高考、中考中品味诗歌语言风格方面的设题方式及答题步骤。

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提问变体:分析此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解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

答题步骤:

①用一两个词语准确点明语言特色(明特色)。

②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例分析)。

③指出表现了怎样的感情或怎样的表达效果(表情/效)。

2.把握重要作家的风格、流派和语言特点

陶渊明――朴素自然

温庭筠――绮丽香艳

李白――清新飘逸豪迈洒脱

杜甫――沉郁顿挫激情悲慨

白居易――明白晓畅

杜牧――俊爽明快

王维――闲适恬淡清幽空寂

李商隐――含蓄隐晦

高适――悲壮爱国

王昌龄――雄健高昂

韩(愈)孟(郊)――奇崛险怪

陆游――慷慨悲凉

辛弃疾――豪放悲慨

苏轼――豪迈旷达

李清照――婉约缠绵

3.记忆一些能用来回答语言风格的术语、特点及典型诗句。

清新自然(淡雅)朴实无华(平淡自然)

华美绚丽(华丽)明白晓畅(平实质朴)

多用口语(明白如话)委婉含蓄(讽刺性)

雄浑豪放(浑厚雄壮)婉约缠绵

沉郁顿挫悲壮慷慨

①清新:用语新颖,不落俗套。如王维、孟浩然的诗相对清新,而陶潜的诗,不乏清新,但主体风格是平淡。

如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又如杨万里的《小池》“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用语新颖别致,不落俗套,给人一种清新美的愉悦。

如用一个形象的比喻归纳:清新――像一盒清新爽口的口香糖。

②平淡(质朴无华):选用确切字眼直接叙述,不追求华丽的辞藻,全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又平易近人,但平淡不等于简陋,它是用语上的返璞归真,平淡之中蕴含着深意,体现诗人的真功夫。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表面看来,句句平淡,平淡之中蕴含诗人超脱尘世,悠然自得的情趣。人评其诗“平淡而思致。”

如用一个形象的比喻归纳:平淡自然――像一碗不含任何作料的米粥。

③绚丽:其特点是有亮丽的词藻、绚烂的色彩、奇幻的情思。如李商隐的“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又如杜甫的《观山水图》“红浸珊瑚短,青悬薜荔长”,辞藻华丽,对仗工整,每句开头的“红”“青”颜色词语构成一幅色彩鲜明的画面。

如用一个形象的比喻归纳:绚丽――像一株静静开放的牡丹。

④明快:直接的、明朗的、爽快的、往往是斩钉截铁,一语破的。

如白居易的《宫词》“泪湿罗巾梦不成,夜深前殿按歌声,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熏笼坐到明”此诗直接明朗地写出失宠宫女的哀怨,揭露了宫廷生活的腐朽与残忍,可谓一语破的。另外《卖炭翁》中“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琵琶行》中“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长恨歌》中的“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等诗句,明快,斩钉截铁,一语破的。

如用一个形象的比喻归纳:明快――像一眼清澈透明的泉水。

⑤含蓄:意在言外,常不直接叙述而是曲曲折折地倾诉,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

如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如用一个形象的比喻归纳:含蓄――像一位怀春的名门淑女。

⑥自然:用不加雕饰的率真朴素的语言,多用口语,较少炼字,读来平白如话,自然生动,韵味无穷。

如李白《把酒问月》“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如用一个形象的比喻归纳:自然――像一池雨后出水的芙蓉。

⑦婉约:有曲、细、柔的特点,曲径通幽,情调缠绵,表达感情细如抽丝。如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如用一个形象的比喻归纳:婉约――像一位焚香抚琴的闺阁淑女。

⑧雄浑:气势雄伟,立意新奇,情感激荡,格调昂扬,想象奇伟。

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李贺《梦天》“遥望老兔寒蟾泣天色,云楼半开壁斜白。玉轮轧露湿团光,鸾佩相逢桂香陌。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

如用一个形象的比喻归纳:雄浑――像一座即将喷薄的火山。

⑨悲壮慷慨:含思悲壮,出语高昂,充满对时代感慨,或雄才不得志于时,或感时伤乱、忧国忧民,心中郁结一腔不平之气。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

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如用一个形象的比喻归纳:悲壮慷慨――像寒风萧萧下的易水河畔壮行的荆轲。

⑩沉郁蕴藉:用一种苍老遒劲的笔调去描绘广阔的社会生活,而在所描绘的生活画面里笼罩着凝重深沉的忧郁色彩和悲剧气氛,配之相适应的严格诗律和铿锵的音韵,如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如用一个形象的比喻归纳:沉郁深沉蕴藉――像一股内心澎湃的海底潜流。

4.结合题例把握答题技巧

答题步骤:

(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明特色)。

(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例分析)。

(3)指出表现了怎样的感情或怎样的表达效果(表情/效)。

例1

《春怨》“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

明特色:此诗语言特点是清新自然、口语化。

例分析:“黄莺儿”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

表情/效:这样就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例2《长干曲四首》(其一)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品评这首诗歌语言上的特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