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广西梧州市贺州市高考历史三模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2届广西梧州市贺州市高考历史三模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2届广西梧州市贺州市高考历史三模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2届广西梧州市贺州市高考历史三模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2届广西梧州市贺州市高考历史三模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高考历史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

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他是批判现实主义的开拓者,其著作符合19世纪盛行的镜子说”,深刻而形象地按照19世纪30年代革命前夕法

国的本来面目反映现实,强烈的批判精神蕴含其中。其作品对资本主义社会的金钱统治及其道德败坏,对封建贵族的

垂死挣扎和反动教会的欺骗宣传,都进行了深刻揭露和尖锐批判,“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该作家及其

作品是

A.雨果《巴黎圣母院》B.司汤达《红与黑》

C.巴尔扎克《人间喜剧》D.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

2.隋唐时期“工商不得人仕”;992年,宋太宗下诏“如工商杂类人内有奇才异行、卓然不群者,亦许解送”。此后,

参加科举的工商业子弟比比皆是。这表明

A.工商皆本已经成为时代主流B.参加科举需由州郡长官推荐

C.门第成为选官人仕重要条件D.商品经济发展推动科举变革

3.1896年,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指出:“人之所异于物者,为其有大脑也,故能悟为人道之极。凡有记也,亦求

悟也,为其无所记,则无以为悟也。……记赢而悟细者,蓄积虽多,皆为弃材。惟其顺也,通也,灵也,故专以悟性

导人者,其记性亦必随之而增。惟其逆也,塞也,钝也,故专以记性强人者,其悟性亦必随之而减,西国之教人,偏

于悟性者也。”据此判断,梁启超旨在

A.主张学习西方进行教育改革B.强调记性对悟性的重要价值

C.提高人民的觉悟以推翻君主制度D.弱化记性在大脑记忆中的特殊地位

4.伴随近代报刊业的蓬勃发展,近代广告事业也日渐兴起。如图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申报》上的两则广告及其广

告词。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近代民族轻工业的发展十分迅速

B.广告为促销而巧妙迎合社会需求

C.女性成社会消费主体而受到关注

D.民族工业因外国资本挤压而衰落

5.周代通过分封,使姬姓周人的亲族迅速遍及天下,北起燕山,南至汉水,西起陕、甘,东到齐鲁,到处都楔入了姬姓

人群。这说明,分封

A.旨在抑制地方诸侯势力B.使中央有效地控制了地方

C.萌发了宗族认同的意识D.奠定了地缘政治的基础

6.美国总统麦金莱(W.Mckinley)在1898年年终的国情咨文中担保:“采取与我国政府的一贯政策相适合的一切手

段,维护我们在那一地区(中国)的巨大利益”。与这一担保一致,美国推出了

A.“门户开放”B.“十四点建议”C.绥靖政策D.“扶蒋反共”

7.如表为1941〜1945年苏联和德国各个武器门类产量方面的对比表。

武器门类苏联德国

飞机102600架76200架

机枪1437900挺1048500挺

步枪11820500支7845700£

坦克92600辆41500辆

迫击炮350300fl689000

表中数据的对比反映出

A.苏联具有绝对的军事优势

B.德国战败是由双方的实力决定的

C.苏联工业化建设成就卓著

D.德国的经济体系存在着严重缺陷

8.1958年《人民日报》发表题为《大规模地收集民歌》的社论,由此,一个声势浩大的“采风运动”在全国迅速掀

起来。下列民歌不属于这一时期的是

A.玉米稻子密又浓,铺天盖地不透风,就是卫星掉下来,也要弹回半空中

B.挥舞钢钎当红笔,豪情更比钢水急,满天钢花满天诗,献给领袖毛主席

C.吃饭不要钱,想了几千年,如今实现了,快活似神仙

D.(凤阳人民)吃不愁,穿不愁,腰里揣着十块头,又娶媳妇又盖楼

9.中共中央在大革命后期发表的《中国革命之争论问题》中指出:“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互争其在革命军队中之影响,

这是互争领袖权的斗争之很重要的一方面……共产党应力求取得革命军队的领袖权。”这表明当时中共中央

A.受到共产国际的深刻影响B.意识到革命领导权的重要

C.着力开辟农村革命道路D.尚不清楚中国革命的性质

10.大盂鼎内壁铸有铭文291字,记载了周康王在宗周训诰盂之事:“我闻殷坠命,唯殷边侯甸与殷正百辟,率肆于

酒,故丧师矣。”并叮嘱盂要效法祖先,恭敬办政,莫违王命。这反映了西周

A.与殷商相比粮食生产落后B.注重总结治国理政经验

C.青铜器制作工艺十分高超D.分封制度已经开始瓦解

11.列宁指出,“社会主义建设是否可能,就看我们能否在一定的过渡时期内,允许私人开办小企业,政府以租让的

方式让外国资木家经营”o十月革命后,这一思想指导下的经济政策

A.粉碎了外国的武装干涉B.有利于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

C.建立了计划经济体制D.促进了经济的恢复

12.在印尼海域打捞上来的千年沉船“黑石号”的众多文物中,有一件烧有“湖南道草市石渚盂子有明(名)樊家记”

题记的瓷器。结合对他处出土器物的考证,有专家认为“黑石号”是海上丝绸之路开通的可靠证据之一。据此判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宋元时期海外商运发展迅速

B.“黑石号”的沉船年代不早于唐朝

C.题记这样的广告词表明政府放松对商业的直接监管

D.由“湖南道”可知“樊家”生活在少数民族聚居地

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

13.(32分)历史观点的辨析一一鸦片战争的缘起

当匕11实行一种激烈的禁婚运动而使危机加剧的时■候,我争果然就耒

到了;可是它并不是为了维持鸦片贸易而进行的斗争,它不过是一个维持

了二人年,并且要决定东方和百方之间应有的国际和商务关系的斗争的开

端.

——掩耳《中华普军对外关系史》马士著

[作者简介]马士(Morse.H.B.)(1855T933)美11人,哈佛大学毕业,他

到亡军后长期在英国人拣德控制下的亡军海关服务.

问题

(1)“危机加剧”是因为“中国实行一种激烈的禁烟运动”而引起的吗?为什么?

(2)马士以为鸦片战争的目的是什么?你认为这一“目的”的实质是什么?

14.(20分)材料九一八事变时期,英国政府在分析日本动向时认为,日本军方不可能控制政府,日本最

终会清除好战的将军们,转向自由派官员,从而放弃侵略中国的政策。当日本占领了中国东北继而染指华北时,张伯

伦竟安抚日本,“我们不想作任何有损于你们对华贸易的事。”英国总参谋长米勒指出:“日本对满洲,控制的扩大

比不可避免的另一种结果——苏维埃影响的扩大对英帝国的危害要小。”英国艾什尔爵士在上院公开表示,英国必须

使日本的扩张不是向南而是向北。美国军事参谋部一直认为日苏之间的冲突大于日美之间的冲突,寄希望日本“北

进”,这种“错觉”在某种程度上一直延续到珍珠港事件前夕。七七事变期间,苏联曾呼吁西方国家一道制裁日本,

亦遭到英美的冷遇。日本正是利用了这一点,一步一步实施侵略步骤。直到1938年日本攻占海南岛时,英美都未能从

战略的高度来认识中国抗战的地位问题。

——据赵东喜《试论英美决策失误与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关系》

(1)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概括远东集体安全体系难以建立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初期英美的对日政策及其影响。

参考答案(含详细解析)

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B

【答案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司汤达是批判现实主义的开拓者,其作品《红与黑》是对19世纪30年代革命前夕法国社会现状的批

判,故B正确;雨果《巴黎圣母院》是浪漫主义作品,故A错误;巴尔扎克《人间喜剧》揭露了金钱至上的罪恶,但

不符合材料主旨,故C错误;托尔斯泰是俄国现实主义作家,故D错误。

2、D

【答案解析】

从隋唐时期“工商不得入仕”到宋太宗以后参加科举的工商业子弟比比皆是,表示科举取仕的条件已经发生变化,说

明商人的地位有了一定的提高,这些都源于宋朝商品经济发展的推动,故选D;工商皆本是明朝黄宗羲的观点,排除;

BC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3、A

【答案解析】

根据人脑的特点,指出只有用悟性引导才能增长记性,而“西国之教人,偏于悟性者也”等,可知梁启超旨在主张学

习西方进行教育改革,A项正确;记性对悟性有着重要价值只是梁启超观点的依据,不是其主要目的,B项错误;“推

翻君主制度”不是1896年梁启超《变法通议》的主张,C项错误;弱化记性在大脑记忆中的特殊地位与材料不符,D

项错误。

4、B

【答案解析】

两则广告均用时髦女性或明星形象代言产品,同时“三星”花露水作为国产品牌被告知在“洋货铺”可买,是在利用

近代社会人们的崇洋心理;“哈德门”作为外国品牌,特别强调“中国制造”,有意迎合近代国人的爱国热情,故选

B项;材料显示,图5广告词是国产化露水的广告,图6则是外国香烟品牌“哈德门”,故排除A项;利用女性代言

产品并不能说明女性是消费主体,特别是香烟,故C项错误;图5为国产品牌,故D项错误。

5、D

【答案解析】

根据题干可知,分封过程中将姬姓周人楔入到各地人群中,这必然会改变各地人群的血缘结构,从而奠定了地缘政治

的基础,D项正确;周代分封形成了地方诸侯势力,而不是抑制了地方诸侯势力,排除A项;分封制不是中央对地方

的有效控制,排除B项;宗族认同意识夏商已有,排除C项。故选D。

6、A

【答案解析】

根据材料“1898年年终的国情咨文中担保”“维护我们在那一地区(中国)的巨大利益”结合所学可知美国为了获得

“巨大利益”,在1899年提出“门户开放”政策,要求各列强开放其“势力范围”从而使美国获得“巨大利益”,故

答案为A;B是1918年提出,主要内容是为美国争夺世界的纲领,不符合题意,排除;绥靖政策是英法美等国想把德

日法西斯侵略的目标引向苏联,不符合题意,C错误;“扶蒋反共”发生在1945年抗日战争之后,当时与麦金莱的“担

保”相隔久远,不能与“担保”相一致,D错误。

7、C

【答案解析】

材料数据显示苏联各个武器门类产量方面都远远强于德国,这反映了苏联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工业化建设成

就卓著,C正确;A不是材料主旨;德国战败是在盟军的强大攻击下失败的,其法西斯侵略的性质导致其失去民心,而

不是“双方的实力决定”,B错误;此时德国实行的是国民经济军事化,D与材料无关。

8、D

【答案解析】

1958年的采风运动与当时大跃进的社会氛围有关,选项D反映了凤阳人民生活水平提升,这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事

情,符合题意;选项A、B、C是大跃进时期社会氛围的反映,不符合题意,排除。

9、B

【答案解析】

依据材料信息可知,在大革命后期,中共中央认为“共产党应力求取得革命军队的领袖权”,这说明当时中共中央意

识到革命领导权的重要,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未体现共产国际对中共中央的影响;C选项错误,大革命

时期中共中央并未着力开辟农村革命道路;D选项错误,材料表明当时中共中央已认识到革命领导权的重要性,1922

年中共二大上就已经明确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性质和任务。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10、B

【答案解析】

大盂鼎记载了周康王在宗周训诰盂之事,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铭文中,周康王向盂

讲述文王、武王的立国经验,吸取商内外臣僚沉湎于酒、以致于亡国的教训,告诉他要效法其祖先,忠心辅佐王室,

故选B;AC两项与材料主题无关,排除;D项时间与材料不符,排除。

11、D

【答案解析】

“允许私人开办小企业,政府以租让的方式让外国资木家经营”可知,这一举措是新经济政策内容在,这一政策有助

于促进经济恢复,D正确;A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下实现的,排除;新经济政策是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B排除;新

经济政策承认市场作用,排除C。

12、B

【答案解析】

通过材料“湖南道”“印尼海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