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考语文阅读专项训练-卡尔维诺选文3_第1页
2022届高考语文阅读专项训练-卡尔维诺选文3_第2页
2022届高考语文阅读专项训练-卡尔维诺选文3_第3页
2022届高考语文阅读专项训练-卡尔维诺选文3_第4页
2022届高考语文阅读专项训练-卡尔维诺选文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高考语文阅读专项训练——卡尔维诺选文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黑羊

[意大利]卡尔维诺

①从前有个国家,里面人人是贼。

②一到傍晚,他们手持万能钥匙和遮光灯笼出门,走到

邻居家里行窃。破晓时分,他们提着偷来的东西回到家里,

总能发现自己家也失窃了。

③他们就这样幸福地居住在一起。没有不幸的人,因为

每个人都从别人那里偷东西,别人又再从别人那里偷,依次

下去,直到最后一个人去第一个窃贼家行窃。该国贸易也就

不可避免地是买方和卖方的双向欺骗。政府是个向臣民行窃

的犯罪机构,而臣民也仅对欺骗政府感兴趣。所以日子倒也

平稳,没有富人和穷人。

④有一天一一到底是怎么回事没人知道一一总之是有

个诚实人到了该地定居。到晚上,他没有携袋提灯地出门,

却呆在家里抽烟读小说。

⑤贼来了,见灯亮着,就没进去。

⑥这样持续了有一段时间。后来他们感到有必要向他挑

明一下,纵使他想什么都不做地过日子,可他没理由妨碍别

人做事。他天天晚上呆在家里,这就意味着有一户人家第

二天没了口粮。

⑦诚实人感到他无力反抗这样的逻辑。从此他也像他们

一样,晚上出门,次日早晨回家,但他不行窃。他是诚实的。

对此,你是无能为力的。他走到远处的桥上,看河水打桥下

流过。每次回家,他都会发现家里失窃了。

⑧不到一星期,诚实人就发现自己已经一文不名了;他

家徒四壁,没任何东西可吃。但这可能算不了什么,因为那

是他自己的错;不,问题是他的行为使其他人很不安。因为

他让别人偷走了他的一切却不从别人那儿偷任何东西;这样

总有人在黎明回家时,发现家里没被动过一一那本该是由诚

实人进去行窃的。不久以后,那些没有被偷过的人家发现他

们比人家就富了,就不想再行窃了。更糟的是,那些跑到诚

实人家里去行窃的人,总发现里面空空如也,因此他们就变

穷了。

⑨同时,富起来的那些人和诚实人一样,养成了晚上去

桥上的习惯,他们也看河水打桥下流过。这样,事态就更混

乱了,因为这意味着更多的人在变富,也有更多的人在变穷。

⑩现在,那些富人发现,如果他们天天去桥上,他们很

快也会变穷的。他们就想“我们去雇那些穷的去替我们行窃

吧。”他们签下合同,敲定了工资和如何分成。自然,他们

依然是贼,依然互相欺骗。但形势表明,富人是越来越富,

穷人是越来越穷。

有些人富裕得已经根本无须亲自行窃或雇人行窃就可

保持富有。但一旦他们停止行窃的话,他们就会变穷,因为

穷人会偷他们。因此他们又雇了穷人中的最穷者来帮助他们

看守财富,以免遭穷人行窃,这就意味着要建立警察局和监

狱。

因此,在那诚实人出现后没几年,人们就不再谈什么偷

盗或被偷盗了,而只说穷人和富人;但他们个个都还是贼。

唯一诚实的只有开头的那个人,但他不久便死了,饿死

的。

注:黑羊,用英语说就是“blacksheep”,意为“败家

子,败类,害群之马”。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

确的一项是(3分)

A.《黑羊》所描摹的一切,貌似荒诞,实则离我们的

现实生活很近。它采用了象征的手法,可谓典型的寓言类小

说。

B.小说描写的“偷盗国”,人人行窃和被窃,形成平

衡循环,诚实的人的出现导致了这个国家的混乱。暗示我们

社会游戏的规则需要每个人都自觉遵守,谁违反了游戏的规

则,谁就会得到相应的惩罚。

C.虚构不等于生活真实,但它是一种更深刻的真实。

小说中“诚实人”的生活遭遇是“虚构”的;但它引起了我

们对与之类似的社会现象诸如社会秩序、贫富现象等方面的

思考,这是一种更具审美魅力的真实。

D.“黑羊”在小说中借指那个“唯一诚实的人”,小

说采用反讽手法,用对一个诚实的人的否定来证实社会的欺

骗性。

8.小说第⑨段画线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6分)

9.卡尔维诺的小说往往蕴含深刻而复杂的寓意。请结

合文本,试着谈谈小说《黑羊》的寓意。(6分)

答案:

7.Bo解析:“暗示我们社会游戏的规则需要每个人都

自觉遵守,谁违反了游戏的规则,谁就会得到相应的惩罚”

错。

8.①内容上,描写富起来的人和诚实人一样去桥上“看

河水打桥下流过”的情形,写出了富起来的人成了既得利

益者之后养成的习惯,表现了他们处境的变化和心情的愉

悦。②结构上,承上启下。呼应上文“无力反抗这样的逻辑”

又不行窃的诚实人只能“看河水打桥下流过”的情节;引出

下文富人为了不让自己变穷,雇人行窃,建立警察局和监狱

的情节。(每点3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9.本篇小说的主题深刻复杂,可参考如下理解:①讽

刺现代社会的形成过程。文明的进程从来都是以牺牲那些不

应该牺牲的人的生命和利益为代价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这

些牺牲是公众共谋的结果。②揭示人类种种游戏规则的荒诞

和脆弱。独善其身的人会被荒诞的社会吞噬,在不正常的社

会里,正常的反而不正常,不正常的反而正常。任何不正

常都带有潜规则,谁要是触犯了这些规则,就要受到惩罚。

③文明社会需要自由、公正、宽容。呼吁社会维护正义,倡

导诚信,让美好的人性复归。④从人性的角度看,自私、占

有、不劳而获是人的本能。社会规则能约束这种本能,也能

激发这种本能。(答一点并能结合文本分析3分,答对两点

可得满分。言之成理皆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高速公路上的森林

[意大利]伊塔洛•卡尔维诺

寒冷有千百种形式、千百种方法在世界上移动:在海上

像一群狂奔的马,在乡村像一窝猛扑的蝗虫,在城市则像一

把利刃截断道路,从缝里钻入没有暖气的家中。那天晚上,

马可瓦多家用尽了最后的干柴,裹着大衣的全家人,看着暖

炉中逐渐黯淡的小木炭,每一次呼吸,就从他们嘴里升起云

雾,再没有人说话,云雾代替他们发言:太太吐出长长的云

雾仿佛在叹气,小孩们好像专心一意地吹着肥皂泡泡,而马

可瓦多则一停一顿地朝着空中喷着云雾,好像喷发转瞬即逝

的智慧火花。

最后马可瓦多决定了:

“我去找柴火,说不定能找到。”他在夹克和衬杉间塞

进了四五张报纸,以作为御寒的盔甲,在大衣下藏了一把齿

锯,在家人充满希望的目光的跟随下,深夜走出门,每走一

步就发出纸的响声,而锯子也不时从他大衣里冒出。

到市区里找柴火,说得倒好!马可瓦多直向夹在两条马

路中间的一小片公园走去。空无一人,马可瓦多一面研究光

秃秃的树千,一面想着家人正牙齿打颤地等着他……

小米开尔哆嗦着牙齿,读一本从学校图书室借回来的童

话,书里头说的是一个木匠的小孩带着斧头去森林里砍柴。

“这才是要去的地方。”小米开尔说,“森林!那里就会有

木柴了!”他从一出生就住在城市里,从来没看过森林,连

从远处看的经验也没有。

说到做到,跟兄弟们组织起来:一个人带斧头,一个人

带钩子,一个人带绳子。跟妈妈说再见后就开始寻找森林。

走在路灯照得通亮的城市,除了房子以外看不到别的:

什么森林,连影子也没有。也遇到过几个行人,但是不敢问

哪儿有森林。他们走到最后,城里的房子都不见了,而马路

变成了高速公路

小孩就在高速公路旁看到了森林:一片茂密而奇形怪状

的树林淹没了一望无际的平原。它们有极细极细的树干,或

直或斜;当汽车经过,车灯照亮时,发现这些扁平而宽阔的

树叶有着最奇怪的样子和颜色。树枝的形状是牙青、脸、乳

酪、手、剃刀、瓶子、母牛和轮胎,遍布的树叶是字母。

“万岁!”小米开尔说,“这就是森林!”

弟弟们则着迷地看着从奇异轮廊中露头的月亮:“真

美……”

小米开尔赶紧提醒他们来这儿的目的:柴火。于是他们

砍倒一株黄色迎春花外形的杨树,劈成碎片后带回家。

当马可瓦多带着少得可怜的潮湿树枝回家时,发现暖炉

是点燃的。

“你们在哪里拿的?”他惊异地指着剩下的广告招牌。

因为是夹板,柴火烧得很快。

“森林里!”小孩说。

“什么森林?”

“在高速公路上,密密麻麻的!”

既然这么简单,而且也的确不错。要新的柴火,还是学

小孩的方法比较好。马可瓦多又带着锯子出门,朝高速公路

走去。

公路警察阿斯托弗有点近视,当他骑着摩托车做夜间巡

逻时应该是要戴眼镜的;但他谁也没说,怕因此影响他的前

途。

那个晚上,接到通知说高速公路上有一群野孩子在拆广

告招牌,警察阿斯托弗便骑车去巡查。

高速公路旁怪模怪样地张牙舞爪的树木陪着他转动,大

近视眼的阿斯托弗细细察看。在摩托车灯的照明下,撞见一

个大野孩子攀爬在一块招牌上。阿斯托弗刹住车:“喂!你

在上面干什么,马上给我跳下来!”那个人动也不动,向他

吐舌头。阿斯托弗靠近一看,那是一块乳酪广告,画了一个

胖小孩在舔舌头。“当然,当然。”阿斯托弗说,并快速离

开。

过了一会儿,在一块巨大招牌的阴影中,照到一张惊骇

的脸。“站住!别想跑!”但没有人跑:那是一张痛苦的面

像,因为有一只脚长满了鸡眼。“哦,对不起。”阿斯托弗

说完后就溜烟跑掉了。

治偏头痛药片的广告画的是一个巨大的人头,因痛楚用

手遮着眼睛。阿斯托弗经过,照到攀爬在上方正想用锯子切

下一块的马可瓦多。因强光而眼花,马可瓦多蜷缩着静止不

动,抓住大头上的耳朵,锯子则已经切到额头中央。

阿斯托弗好好研究过后说:“喔,对,斯达巴药片!这

个广告做得好!新发现!那个带着锯子的倒霉鬼说明偏头痛

会把人的脑袋切成两半!我一下就看懂了!”然后很满意地

离开了。

四周那么安静而寒冷。马可瓦多松了一口气,在不太舒

适的支架上重新调整位置,继续他的工作。在月光清亮的天

空中,锯子切割木头低沉的嘎嘎声远远传送开来。

(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

的一项是()

A.马可瓦多一家人在寒冷中呼出的气息像各种云雾,

既表现了不同人物的形象特点,也是用诙谐幽默的方式反映

沉重的生活,是“含泪的笑”。

B.小孩们在高速公路旁看到了森林,并看到树枝的形

状像牙膏、脸、乳酪等,遍布的树叶是字母,表明孩子们极

富想象力和他们的天真可爱。

C.“马可瓦多蜷缩着静止不动,抓住大头上的耳朵,

锯子则已经切到额头中央。”这幅滑稽的画面既有对马可瓦

多的同情,也有对他自私行为的讽刺。

D.”马可瓦多松了一口气”“锯子切割木头低沉的嘎

嘎声远远传送开来”这两处描写,表现了马可瓦多躲过警察

巡查后轻松喜悦的心情。

5.小说开头和结尾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作

品简要分析。

6.有人说,这篇小说在荒诞中藏着真实。请从“荒诞”

和“真实”两个角度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答案】

4.A

5.①开头的环境描写写出了天气的严寒,为马可瓦多

一家设置了极度窘迫的生存环境。②开头的环境描写推动

了情节发展,为下文马可瓦多和小米开尔兄弟出门找柴取暖

的情节做了铺垫。③结尾通过描写环境的安静和寒冷,衬

托了马可瓦多内心的孤独和凄凉。④首尾都描写了环境的

寒冷,突出了以马可瓦多为代表的底层人窘迫的社会处境,

/表达了对他们艰辛生活和不幸命运的同情。

6.荒诞:①情节荒诞。如小米开尔误把广告招牌当

做森林,(马可瓦多知道了小米开尔拆的是广告牌还要学习

小米开尔的做法,)警察阿斯托弗把广告牌上的假人当成真

人、把锯广告牌的马可瓦多当成假人等情节,都是违背现实

的,带有明显的荒诞性。②笔法荒诞。小说情节是对现实

生活的夸张变形。如现实生活中,城市里不可能没有树木,

上学的小孩也不可能没有见过树木,而作品却把小米开尔写

成连树和广告牌都分不清,是对现实生活进行夸张变形的荒

诞笔法。

真实:①塑造的人物真实。马可瓦多和家人都是当时

社会生活中底层人物的代表,真实可信。②情节设计符合

逻辑,具有艺术真实性。如介绍小米开尔“从一出生就住在

城市里,从来没看过森林,连从远处看的经验也没有”,使

后面他把广告牌当成树林的情节显得合理可信;叙述阿斯托

弗的近视以及他不戴眼镜的原因,为下文阿斯托弗没看见蜷

缩着的马可瓦多这一情节的展开埋下伏笔。③反映的社会

生活(社会情况)真实。底层百姓在极度严寒和窘迫中,

往衣服里塞报纸御寒、砍柴取暖,都是当时社会现实的真实

反映。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树上的男爵

[意]卡尔维诺吴正仪译

吃饭时,首席上端坐着我们的父亲,阿米尼奥•皮奥瓦

斯科•迪•隆多男爵。他头上戴着路易十四式的假发,这像

他的许多物品一样已经过时

“怎么样?”父亲厉声问道。

“不吃,还是不吃!”柯希莫把头扭向一边。

“从饭桌上滚开!”

这时柯希莫已经转过身去,背对着我们,正要走出餐室。

我们从玻璃门里望见他正在门廊那儿取他的三角帽和

佩剑。

“我知道!”他朝花园跑去。

我们从窗户里看见他很快爬上那裸圣栋树。他穿戴得非

常整齐,是按照父亲的要求打扮妥帖后来吃饭的。尽管他只

有十二岁,但头发上扑着粉,穿戴着三角帽、针织领带、绿

色燕尾服、浅紫色短裤、佩剑、白色长护腿套,如果没有眼

神里的反叛,单从外形上看,他拥有不折不扣的男爵气派。

柯希莫向来厌恶煮熟的蜗牛的味道。就在他出走的前几

天,他让我和他一起把厨房里饲养的蜗牛偷偷放走了。事情

败露后,我们俩被关了三天的禁闭。当我们再次回到餐桌上

时,面对蜗牛汤和用蜗牛做的主菜,父亲呵斥道:“你们要

么吃下去,要么再被关进小房间!”我屈从了,开始吞咽那

些软体动物。可柯希莫仍无法忍受,他的愤怒里一定还包含

着对我的失望和杭议。

圣栋树的树枝向上伸到与餐室窗户相同的高度,使得全

家人都能看见他的委屈和愤慨。

“你在那里待腻了就会改变主意的!”父亲从窗口探出

身对他喊道。

“我绝不会改变主意。”柯希莫已经爬上了树冠。

“只要你下来,我就让你好看!”

“我绝不下树!”他说到做到。

他爬到圣栋树的顶端,看到一片茂密的丛林:葱郁的花

园尽头是一面山坡,边上种植着大片果树。沿果园往上,开

始出现一片橄榄树木,接着是一片松林,沿着山势向上伸展,

望不到尽头。

眼前的景象让柯希莫惊喜不已,他发现这的确是属于自

己的领地。只要树林始终相连,他就可以从一裸树上跳到另

一棵树上,他就可以一直不下地,生活在树上。

生活在树上不是件容易的事,当夜幕降临的时候,柯希

莫就意识到了这一点。他需要食物,需要保暖的衣物和睡觉

的床板。幸好他还有我这个弟弟,尽管他还在生我的气。

而我为了请求他的原谅,整个下午都守候在圣栋树旁。

一直到天黑,疲惫的柯希莫才出现在圣栋树最下端的枝丫

±o"我要考验你,”他吞咽了几口我为他准备的蛋糕,然

后说,“你应当证明你是站在我这一边才行。”

“你只管吩咐吧。”

“你必须替我弄来一些绳子,长的、结实的,还有被子、

木板、木棒、钉子……”

“你要在树上过夜吗?”

柯希莫的固执让父亲大人更加愤怒。他决定不再让柯希

莫因为感觉到我们的关心而得意,准备坐等饥饿和夜间的寒

冷将他驱赶下来。只有我知道,柯希莫是铁了心要待在树上

了,而且,我哥哥表现出的拗劲头中蕴藏着更深厚的东西。

父亲错了。柯希莫自从爬上树后,就一直生活在树上,

而且不再下来,也没有再回来。尽管我们焦急地到处寻找,

但没有发现他的踪迹。后来,一个住在山坡上的人告诉我们,

他看到一个肌肤黝黑、衣衫破旧、戴着三角帽的男孩像猴子

一样在树上跳蹿,越过山坡,到了另一边。

我失声痛哭起来,那肯定是我的哥哥,我再也见不到他

了。我的男爵父亲一下子苍老了很多,他目光呆滞,说不出

话来。我期待哥哥突然出现,可是,直到我长大、求学、结

婚、生子,我都再也没有见过他。

不过让我意想不到的是,后来又有了柯希莫的消息。来

往的旅人说,他们见过一个生活在树上的人。他使一个凶残

的大盗爱上了艺术;他帮助小城建成了防火系统,挫败了土

耳其海盗;他在法国大革命期间组织当地人发动革命,连拿

破仑都慕名来拜访他……我对这些传闻将信将疑,不过这至

少说明,柯希莫还活在世上。我默默地期待,有一天他会回

来。

终于有一天,柯希莫真的回来了,不过,此时他已是一

个老人了。他仍然生活在树上。他对我说:“许多年以来,

我为一些连我自己都解释不清的理想而活着,但是我做了一

件好事情一生活在树上。因为想看清尘世,就应当同它保持

必要的距离。”

我们的家族墓地上竖起一块纪念他的墓碑,上面刻着:

“柯希莫・皮奥瓦斯科・迪・隆多一生活在树上一始终热爱

大地一升入天空。”

(摘自译林出版社《我们的祖先》一书,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

确的一项是

A.小说的前部分细腻地描写了柯希莫的外貌,是为了

突出他的贵族身份,而一个贵族少年的冲动和叛逆更具有典

型性和代表性。

B.小说的叙述者“我”虽然是柯希莫的弟弟,但这兄

弟俩不仅在性格上完全相反,而且在思想观念上也是格格不

入的。

5.解释下面加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深厚的东西:

6.怎样理解柯希莫的墓碑上说他“生活在树上”,又

“热爱大地”?

【答案】

4.B

5.“深厚的东西”:①哥哥的行为不是一种逃避,而

是对父亲专断独行的反抗。②对“做自己”的独立人格的维

护。③彰显了一种人生探险欲望。④对朦胧理想的追求。

6.①“生活在树上”是为了反抗现实,用保持距离来

看清尘世,也表明现实难以容忍他这样的叛逆者。②“热爱

大地”是说他并没有逃离社会,而是关心世俗,帮助人们,

希望建设一个理想的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