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第四课课标要求 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考试大纲: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重农抑商政策战国时期商鞅变法明确规定重农抑商的原则,并为此后的历代封建王朝所继承。是中国历史上主张重视农业而限制打击工商业的经济思想和政策。3、(1)直接目的:(2)根本目的:是为了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确保赋役的征派和地租的征收。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巩固封建统治。(维护政治稳定,巩固君主统治)1、来历:2、概念:4、原因材料一农业是古代决定性的生产部门,提供给人们最基本的生活资料,农业生产的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存亡。……通过发展农业,封建国家可以征收稳定的土地税来保证财政收入,还有利于社会稳定,将农民紧紧束缚在土地上。统治者认为,发展工商业不如经营土地使生活有保障,还会加剧劳动力从土地上流失,造成种种社会问题。4.原因①农业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存亡;材料三孔子曰:“君子喻于义。”孟子曰:“何必曰利,唯有仁义而已矣。”从此之后,“重义轻利”成了中国两千多年伦理思想的铁则。古时商人多以欺瞒和垄断牟利,……于是“奸商”和“私贩”几乎成为商人的代名词。这是为深受“重义轻利”思想影响的人们所不齿的。④“重义轻利”观念的影响;⑤法家强调抑商的主张②商业的不稳定性和商人的流动性,与农耕经济和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相矛盾;①农业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存亡;③自然经济的产物,是生产力水平低下的产物;②抑商:专卖制度,限制了民营商业范围;对民营商业,不断加征商税;歧视商人,限制商人的社会地位;组建庞大的官营手工业,压制民营手工业的发展。积极作用:古代社会的前期起积极作用为主:经济:有利于稳定农业人口,推动农业发展,从而巩固封建国家的经济基础;政治:有利于安定人心和对农民的控制,进而保障国家安全,维护封建国家的政治稳定。①进步:②局限:消极影响:古代社会的后期起消极作用为主:长期的重农抑商政策,使社会经济活力受到压抑,尤其是到了明清时期,它严重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从而阻碍了社会的进步。6.评价:5.表现①重农:奖励农耕,劝课农桑,轻徭薄赋,奖励垦荒,兴修水利。1.(2012·北京文综卷·12)秦汉至明代,商人长期处于社会底层,一个重要原因是统治阶层认为商人()A.不事生产
B.不尊儒术
C.不敬宗族
D.不纳租税A2.(2012·福建文综卷·15)《司马光奏议》载,“夫农、工、商贾者,财之所自来也。……公家之利,舍其细而取其大,散诸近而取诸远则商贾流通矣,农、工商贾皆乐其业而安其富,则公家何求而不获乎?”在这里,司马光()A.坚持“重农抑商”政策B.指出促进商业流通的重要性C.提出“农本商末”观点D.说明保持社会稳定的必要性B3.(2012·全国大纲卷·13)唐太宗说:“工商杂色之流……止可厚给财物,必不可超授官秩,与朝贤君子比肩而立,同坐而食。”在此唐太宗强调的是()A.防止官商勾结B.维持社会等级C.重义轻利 D.重农抑商B4.(2012·全国大纲卷·14)清帝雍正朱批谕旨说:“山右(今山西)大约商贾居首,其次者犹肯力农,再次者谋入营伍,最下者方令读书。联所悉知,习俗殊可笑。”这反映出当地()A.商人的政治地位已经跃居首位 B.学而优则仕的传统已被抛弃C.重农抑商政策并没有得到实施 D.传统观念因追求财富而改变D5.(2012·海南单科卷·7)明初规定,生员须穿玉色衣服,加饰青黑色边条。明后期江南读书人则崇尚“妇人红紫之服”,有人作诗云:“昨日到城郭,归来泪满襟。遍身女衣者,尽是读书人。”这一变化直接反映了()A.理学思想的影响B.专制制度的松弛C.市民阶层的兴起D.社会风尚的变化D6.(2011·海南单科·2)西汉“文景之治”垂范后世。汉高祖“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至文帝时,“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百姓“皆背本趋末”。晁错称这种现象是“俗之所贵,主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上下相反,好恶乖迕”。这表明汉初(
)A.商业活动的发展有利于经济恢复
B.商业畸形发展造成了农民的贫困C.官商勾结使抑商政策未取得成效
D.重农抑商政策背离了农民的意愿A7、(2010·四川文综·16)“重农抑商”的观念与政策对中国传统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下列理解错误的是(
)A.重农抑商政策并不禁止商人追求利润
B.重农抑商观念是中国农耕社会的产物C.重农抑商政策提升了战国时秦国国力
D.重农抑商观念在明清时期已基本瓦解(19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孟子对于农商一列平视,从无重农抑商之主张。孟子以前之政治家,大多亦无重农抑商之主张。有此主张并实行此政策者,始自商鞅。自此视农为“本富”,商为“末富”,所谓“崇本抑末”之思想,渐成为中国流行的经济思想。——摘编自李剑农《中国古代经济史稿》(1)指出材料一中孟子和商鞅对“农商”的态度。商鞅持此主张是基于什么认识?有何具体背景?(6分)(1)态度:孟子:农商平等;商鞅:重农抑商。(2分)认识:农业是本业,商业是末业。(2分)背景:当时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影响农业生产。(2分)
材料二随着西汉社会经济的发展,商人势力逐渐膨胀,……严重影响中央财政收入。公元前119年,汉武帝令“初算缗钱”,向工商业主、高利贷者征收资产税,并处罚隐瞒资产或申报不实者。后又下令“告缗”,鼓励民众告发不如实申报的商人,结果“商贾中家以上大氏破”。——摘编自邱树森、陈振江《新编中国通史》(2)指出材料二中汉武帝采取的措施及其目的。为实现这一目的,汉武帝还有哪些举措?(6分)(2)措施:征收资产税(算缗),鼓励告发不如实申报资产的商人(告缗)。(2分)目的:抑制商人势力,增加财政收入。(2分)举措:货币官铸、盐铁酒专卖、官营贩运、物价管理。(2分)(4)依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古代政府调整商业政策的认识。(3分)认识:重农抑商是中国古代政府的基本政策,但当政府感到财政等方面需要时,也会对政策有所调整,放宽对商业的限制,甚至鼓励商业发展。(3分)1、含义海禁政策:禁止中国人赴海外经商和限制外国商人来华贸易的政策。海禁政策严格限制绝对禁止2、原因具体原因:a.明初东南地区面临倭寇的威胁,统治者担心流亡海上的敌对势力勾结倭寇,危及统治;b.清初为了割断东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争,及西方殖民者向东方殖民扩张,担心沿海居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思想原因:统治者盲目自大的观念。根本原因:保护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维护其封建统治巩固封建专制统治积极:在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外来侵略,暂时维护了国家安全。消极: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隔绝了中西文化交流,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5.目的:6.影响:3.表现:明太祖“通番禁令”清顺治“海禁令”“迁海令”4.短暂“开放”:明朝“朝贡”贸易,清朝“一体贸易”、一口通商实质:官方垄断禁止民间闭关锁国清朝时期的广州商馆区
清朝时期广州十三行,是唯一准许与外商打交道的商行广州十三行政府特许统一经营对外贸易的机构1、(2010·浙江文综·18)明代沉船“南澳一号”发掘引起社会关注,学生以此为题进行研究性学习,搜集的一条史料是:“(明中后期,有大臣)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不得往日本……亦禁不得以硝黄、铜、铁违禁之物夹带出海。奉旨允行,几三十载”。对该史料理解最恰当的是(
)A.明代没有民间的海外贸易
B.明政府曾奉行重商主义政策C.明政府曾有条件地允许海外贸易
D.明政府从此废除“海禁”政策2、(2011·上海单科·11)有人认为,中国古代某种对外贸易“在下只是些和平民众小规模的商贩活动,在上只是政府借以表示中国文化传播之一种光荣礼节而已。”下列符合这一认识的经济活动是(
)A.汉朝的丝绸之路
B.宋朝的海上丝绸之路C.明朝的朝贡贸易
D.晚清的中英鸦片贸易CC3.(2014·新课标全国Ⅰ卷·27)据记载,清初实施海禁前,“市井贸易,咸有外国货物,民间行使多以外国银钱,因而各省流行,所在皆有”。这一记载表明当时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 B.外来货币干扰了中国资本市场C.自然经济受到进口货物的冲击D.民间贸易发展冲击清廷的统治
(2012·海南单科卷·26)(12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朝初年,曾与朱元璋争夺政权的张士诚、方国珍之余部,入海为盗,且“每诱岛倭入掠”。《皇明祖训》记朱元璋认为,日本、安南(今越南)、暹罗(今泰国)等15国,“限山隔水,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朝廷“禁濒海民不得私出海”“禁海民私通海外诸国”。
——摘编自李金明《明代海外贸易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初实行海禁政策的背景。(4分)背景:明廷敌对势力残余利用大海继续对抗;倭寇侵扰;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统治者(朱元璋)对海外诸国的轻视。(4分)
材料二实行海禁,滨海人民被“断其生路”,“于是所在连结为乱,溃裂以出”。嘉靖年间(1522~1566年),东南沿海一带出现颇有实力的海寇、海商集团,走私贸易兴盛,“海禁愈严,贼伙愈盛”。有识之士认识到“市通则寇转而为商,市禁则商转而为寇”。隆庆年间(1567~1572年),因福建巡抚涂泽民之请,明廷“准贩东西二洋”。福建漳州月港兴起,“农贾杂半,走洋如适市”“闽人以其地近,且饶富”,商贩或移居于吕宋(今菲律宾)者甚众。学者估计,隆庆开禁后输入中国的白银至少1亿两左右,促成了税收等政策的改变。——摘编自晁中辰《明代海禁与海外贸易》(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中后期海禁政策调整的原因及其影响。(8分)原因:敌对势力消亡;影响沿海百姓生计;严禁政策已不合时宜。影响:开禁促成了海上贸易发展;有利于沿海百姓的生计,海外移民;加速白银内流,促成制度变革。(8分)
养蚕图在明朝中后期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请思考:这虽是小说,但文学艺术是社会现实的反映。你从中可以看出我国明朝在经济领域出现什么变化?
施复是明朝小说《醒世恒言》里的人物。他们夫妇二人住在苏州盛泽镇上,靠养蚕织绸生活,本是小户人家。由于他们织的丝绸光彩润泽,在市场上卖得很好,赚了许多银子。几年后,他们增买了三四张织机,不到十年,积累了几千两金子,后来他们又买了两所大房子和三四十张织机,雇人织绸,成为机户。施复夫妇由小手工者发展成为机户。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明代的手工工场资本主义萌芽:封建社会内部产生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状态。标志机工:早期的雇佣工人
靠给机户工作,领取工资机房:早期的手工工场机户→早期的资本家。拥有大量资金、生产资料、机房,靠工人生产获得利润,剥削的是工人1、原因:4、标志:四、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2.时间:3.地区和行业雇佣关系5、实质:6、特点:地区性和不平衡性非常突出;受传统经济的压抑,其发展往往夭折、中断。古代中国的经济进步特别是商品生产的发展明清时期江南丝织业“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计工受值”式的雇佣与被雇佣关系发展:地域、规模、行业7、缓慢发展原因:出资出力经营利润劳动工资充足资金的作坊主、商人①
自由的劳动力②
雇佣③
被雇佣④
手工工场
⑤
请思考: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条件是什么?资本主义萌芽的实质:雇佣关系国家政策劳动力国际市场国内市场资金地主和商人将赚来的钱买田置地,影响了扩大再生产。农民极端贫困,无力购买商品,缺乏国内市场。国家重农抑商政策,农民被局限在土地上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国际市场的扩大“重农抑商”、“海禁”、“闭关锁国”
7.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的原因:根本原因: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2010高考全国I卷文综·40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
包含着整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萌芽的雇佣劳动是很古老的;它个别地和分散地同奴隶制度并存了几百年。但是只有在历史前提已经具备时,这一萌芽才能发展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恩格斯《反杜林论》(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对恩格斯所说“历史前提”的认识。(13分)(要求:以对历史前提的认识为中心;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阅卷组教师做的参考答案:观点:恩格斯所说的“历史前提”,主要是指欧美国家由“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发展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需要的条件。理由有四:
(1)在政治方面,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最先确立、完善并得到充分地发展。在英国、法国、德国等欧美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过程与反封建求民主的进程结合在一起。而在明清时代的中国,根深蒂固的封建制度严重阻碍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2)在经济方面,欧洲国家的早期殖民扩张是这些国家获得原始积累和劳动力。l7世纪的资本主义国家荷兰、l8世纪的英国等通过殖民扩张和掠夺,获得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足够资金;英国“羊吃人”的“圈地运动”使农民与土地分离,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而中国封建土地私有制、自给自足小农经济严重影响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中国的发展。
(3)在思想文化方面,文艺复兴、启蒙运动都是在资本主义经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些思想文化运动反过来加快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而中国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度及文化专制不可能促进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
(4)在外交政策方面,欧美早期发达国家形成市场,促进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他们积极开辟新航路、拓展殖民地,逐渐形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而中国在明朝的“海禁”政策及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在文化科技等方面全面落后于世界,因此中国的市场越来越小,不利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形成。
综上所述,欧美国家具备了这些前提条件,因此就从资本主义雇佣关系发展成成熟的资本主义主义制度;而中国没有具备这些前提条件,因此在中国不可能建立成熟的资本主义制度。观点合理史论结合
总结升华逻辑合理多角度论证近代前夜的危机明清之际的中国在哪些方面已经显露出危机?中国西方政治经济对外关系封建制度顶峰农耕经济繁荣闭关锁国开始资产阶级革命完成近代工业国转变越洋抢滩、海外殖民思想文化鄙薄科技,文化专制重视科技,思想解放
明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西方显露资本主义曙光,大致处于同一历史时代。由此而引发的一系列变动,曾程度不同地在东西方同时显现。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中国正处于明末农民战争高潮与清兵入关前夜,中国和西方从此明显进入两种不同的发展轨道。清王朝专制集权体制更趋强固,重农抑商政策强化了自然经济的统治地位,闭关锁国严重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而西方则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大工业生产取代手工作坊,以法律为标志的国家权力取代君主贵族特权,人的理性冲破中世纪的神学禁锢,科学战胜蒙昧,并通过工业革命向工业文明转轨。▲明清时期中国在世界范围内由先进转为落后的原因是什么?课题探究重农耕专制闭关守旧中国每况愈下,西方如日中天.强工业民主开放创新中西易位概念阐释经济重心是指经济、技术最发达,对国家提供主要财政支持的地区。在中国古代,衡量一个地区是不是经济重心,最重要的是看该地区粮食产量和人力资源是不是在全国名列前茅,其次是看该地区手工业和商业是否发达。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1)过程:①三国两晋南北朝:江南地区经济的开发为经济重心南移打下基础②隋朝:南北经济趋于平衡。③唐朝安史之乱后:开始南移④五代十国时期:继续南移⑤南宋:完全南移(2)促进经济重心转移的原因:①北方连续战乱,南方相对和平稳定。②大量南迁的北方农民,带来了先进生产技术,补充了大量劳动力.③统治阶级为保证国用,采取了一系列发展生产的措施。④南北方人民辛勤劳动.材料一今之沃壤,莫如吴、越、闽、蜀。材料二国家根本,仰给东南。材料三“苏湖熟,天下足。”材料四明代内阁大学士籍贯分布表结合上述材料探究经济重心南移产生的影响。南方——114北方——48南直浙江福建四川广西江西湖广广东北直山东山西河南陕西272611922212517135112(3)影响①经济重心南移带动了中国古代文化重心的南移②促进了江南经济发展,使之成为国家赋税的主要承担者。③经济重心南移使全国经济发展格局发生根本变化,国家经济发展的重点转向南方。(4)认识:①北方人民大批南移,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验,体现了当时生产力的最高水平.②南移趋势往往在国家分裂或割据战乱时期最突出.③政治重心的南移对经济重心的南移有一定的影响.1.右图为吴松弟所著《中国移民》书影,该书详细论述北方人口南迁的具体背景、迁移过程、分布状况和造成的影响。这一南迁现象产生的最主要的影响是()A.南方人口增加,逐步超过北方B.对南方过度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定音鼓市场发展预测和趋势分析
- 办公用胶产业深度调研及未来发展现状趋势
- 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上册单元基础过关Units 4-5练习
- 工业用竹篮产业规划专项研究报告
- 壁炉炉钳市场需求与消费特点分析
- 家用切肉机产业规划专项研究报告
- 巴拉克拉瓦头套产业运行及前景预测报告
- 具有空气净化功能的防尘口罩市场需求与消费特点分析
- 外科用羊肠线产业深度调研及未来发展现状趋势
- 心脏内导管产业运行及前景预测报告
- 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课件含教案-《情绪》课件
- 折翼的精灵:青少年自伤心理干预与预防
- 2023年资产负债表模板
- 初三化学上学期氧气-课件
- 浙江省杭州市保俶塔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卷
- 主题班会-团结友爱
- 等离子体产生技术课件
- 1~2岁儿童动作发展与训练-精细动作
-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读书明智”单元作业设计
- 10kV隔离开关技术规范书
- 方城县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智慧城管)项目方案汇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