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名词解释完整版_第1页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名词解释完整版_第2页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名词解释完整版_第3页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名词解释完整版_第4页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名词解释完整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6社团名称成立时间地点文学主张刊物创作风格创造社1921年1月日本东京初期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强调文学必须忠实地表现作者自己的“内心的要求”后期提倡“表同情于无产阶级”的革命文学,思想明显左倾初期有《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创造日》《洪水》后期出版《创造月刊》《文化批判》《流沙》等杂志。大都侧重自我表现,带浓厚的抒情色彩,直抒胸臆和病态的心理描写往往成为他们表达内心矛盾和对现实反抗情绪的主要形式文学研究会1921年1月北京“要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为人生”讨论人生的一般问题《小说月报》强调写实主义,着眼于严肃额的社会现实而相当程度地忽略了娱乐作用。创作“人生派”和“为人生”的文学语丝社1924年11月倡导幽默泼辣的“语丝文体”,多发表针砭时弊的杂感小品《语丝》周刊独具风格、幽默泼辣的“语丝文体”,新月社1923年北京倡导新格律诗;对旧剧的程式化、象征化加以肯定。主张诗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新月》月刊,《诗刊》季刊主张新格律诗,闻一多主张诗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这是一个自由主义作家文学团体,受西方唯美主义文艺思潮影响较深。1.人的文学周作人在《人的文学》一文中提出的,要求反对封建非人文学,建立以人道主义为本的合乎人性的文学。“人的文学”成为“五四”时期文学创作的重要特色。2.文学研究会1921年1月成立于北京,发起人有沈雁冰、周作人等,是“五四”后成立的第一个新文学社团,宣扬“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主要刊物:《小说月报》(指1921年1月由沈雁冰接编并发表《改革宣言》后的《小说月报》,作为文学研究会的代用机关报)和《文学旬刊》(后改为《文学周报》)等3.创造社1921年7月成立于日本,成员有郭沫若、郁达夫等,是“五四”以后重要的浪漫主义社团,宣扬“为艺术而艺术”的主张。出版《创造丛书》、《创造》季刊、《创造周报》、《洪水》、《创造日》等十余种刊物4.新月诗派1926年,徐志摩、闻一多等在《晨报副刊·诗镌》上提倡新格律诗,要求创造诗的新格式、新音节以表现完美的精神,被称为“新月诗派”。5.语丝社成立于1924年,成员有鲁迅、周作人、钱玄同、林语堂等,创作风格生动、泼辣、幽默,对中国现代散文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6.湖畔诗社1922年成立于杭州,成员有汪静之、冯雪峰、潘漠华、应修人等,是一个专心致志做爱情诗的浪漫主义诗歌团体。湖畔代表作:冯雪峰、潘漠华、应修人的诗歌合集《春的歌集》,汪静之《惠的风》。二、名词解释1.五四问题小说1、指在五四时期(1919-1921)民主、科学等新思潮洗礼下,一批具备了初步现代意识,但还涉世未深的文学青年,满腔热忱地探究社会、人生问题的小说。代表作家有冰心、叶绍钧、庐隐等。2.乡土写实小说派2、乡土写实小说派是指二十年代涌现的一批描写农村生活,带有浓重的乡土气息和色彩的作家形成的一个现实主义小说流派。代表作家为鲁彦、彭家煌、许杰等。4.零余者4、零余者指的是郁达夫创作中具有连贯性的抒情主人公形象,这是一个以“自我”为原型、浸透着作者本人强烈主观色彩的文学形象,在这个形象身上既有卢梭式的自白,也有维特式的自怜,自惭、自卑与自尊、自傲相纠结,构成了时代的“零余者”的心史、情绪史。5、倪焕之5、叶绍钧的同名长篇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个理想主义者的悲剧形象。小说通过他改造学校的理想及其幻灭、追求新家庭的理想及其幻灭以及在大革命中的憧憬追求与幻灭,展示了一个理想主义者的悲剧一生,同时展示了从五四前夕至大革命失败近十年时代发展的壮阔浪潮。三、简答题1、《三个叛逆的女性》郭沫若的三个历史剧的合集。包括《卓文君》、《王昭君》、《聂嫈》,主要是历史翻案剧,体现了五四时代精神。2、《凤凰涅槃》郭沫若创作于五四时期的长篇抒情诗,收入诗集《女神》。该诗借神话题材,以凤凰“集香木自焚,复从死灰中更生”象征中国的再生。表达出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感和五四时代精神。形式上为清新活泼的自由体,全诗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1.小诗1921-1924年间,冰心、宗白华、徐玉诺等人受泰戈尔《飞鸟集》,日本徘句的影响开始写作小诗。所谓小诗多是以一至四行的体式抒写个人即时的感兴,或托物喻理,或借景抒情,且常以哲理入诗,表现作家“零碎的思想”。2.“三美”理论“三美”理论是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一文中提出的,也是新格律诗论的核心,指的是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音乐的美主要是指音节和韵脚的和谐,绘画的美主要指词藻要力求美丽,富有色彩,建筑的美主要指节与节之间要匀称,行与行之间要均齐。3、新月诗派新月诗派是指形成于1920年代中期、活跃至1930年代初期的以闻一多、徐志摩为代表的一批诗人组成的一个新诗流派。他们以系统的理论主张和鲜明的诗风对新诗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因积极提倡并实践现代格律诗,亦被称为新格律诗派。1、语丝文体语丝文体是指语丝社作家融会英国随笔和中国古代笔记的笔法,自筹新体,于“任意而谈,无所顾忌”的同时,又不失其含蓄蕴藉、稳健持重的风度,在文明批评和社会批评上可谓一时重镇。2、美文美文的产生与周作人的大力倡导有关,周作人1921年发表《美文》一文,提倡多写“记述的”、“艺术性”的美文,王统照、胡适等起而应和,冰心、朱自清、郁达夫、俞平伯等进行创作实践,美文作为一种独立文体的地位遂得以在文学史上确立。3、《寄小读者》冰心于五四之后创作的一部书信体散文集,写于1923年7月至1926年8月作者留学美国前夕和留美期间。主要内容集中体现为“三爱”主题:歌唱童真、宣扬母爱、赞美自然。典型地体现出冰心散文的风格,文字典雅、思想纯洁,代表了冰心散文的成就。1.文明戏指不同于中国传统戏曲,适应于现代文明的需要,主要借鉴西方戏剧,以语言、动作(而非歌舞)为主要表现手段的新的戏剧形式。也就是中国现代话剧的萌芽与诞生时期的形态。文明新戏即后来的话剧(Drama),作为一种西方戏剧形式,是在19世纪末经由西方侨民传入中国的。2、春柳社中国第一个话剧团体。1907年在日本东京成立。主要成员是一批留日学生,如李叔同、曾孝谷、陆镜若、欧阳方色彩。"东北作家群"的主要作家有萧军、萧红、舒群、端木蕻良等,代表作有萧红《呼兰河传》《生死场》,萧军《八月的乡村》等。

鲁迅: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小说的奠基人,思想家、文学家、革命家。著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诗《野草》、《朝花夕拾》。杂文《坟》等十七部,书信集《两地书》。《狂人日记》:是中国新文学史上第一篇现代型短篇白话小说,发表在1918年5月的《新青年》上,标志着五四新文学创作的伟大开端。通过对一个“迫害狂”患者的精神状态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揭露了从社会到家庭的“吃人”现象,抨击了封建家族和礼教制度“吃人”本质。体现了文学上彻底反封建的总倾向。其次还表现了强烈的反叛和变革的精神。“要晓得将来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还冲破了传统手法,大胆采用了现实主义与象征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形成了独特的艺术效果,通过狂人这一形象来表现。成功塑造了丰富复杂、蕴藉深厚的狂人艺术形象,既有现实性也有象征性。这部作品象征为:由狂人的内心世界对整个社会生活,人生意义的合理性质疑,由此表现出作者彻底的绝望,不仅仅是对封建礼教,二是对整个人性的悲愤。《伤逝》:涓生、子君爱情悲剧的原因:一是由于社会的施压,经济的危机,旧势利的强大。作品的重心并不在于写出环境是怎么样在迫害涓生、子君的,而是在他们怎样去面对施加给他们的迫害。二是爱情的凝固,本身缺乏的缺乏远大的斗争目标和继续前行的勇气,不要在安宁幸福中沉醉起来。三是自由的丢弃,爱是时时需要更新和附丽的,知识分子本身的弱点和个性解放的局限酝酿就了这首悼亡诗。人生最痛苦的是梦醒来却无路可走!冰心冰心冰心冰心::::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文学研究会会员,代表作《超人》、《繁星》、《春水》等。是新思想和旧道德的结合体。问题小说问题小说问题小说问题小说::::是指出现于20年代初期,以探索人生问题为主旨的小说。以“人生究竟是什么?”为思考点,探索人生的真谛,想通过诅咒黑暗现实,鼓吹社会改造,提倡个性解、男女平等、婚姻自由平等方式,回答当时的社会人生问题,这类小说大都是以提出一个问题或说明一个观念为满足,而找不到解决问题的答案,但却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理解和对人生的感悟。冰心问题小说的特点:一是微优的爱,由温情而生的主义。二是不在客观描写,而是以主观的理想人物放在客观环境中揭示作者的一种主义,印象式的随感,入世不深的哲理不足。冰心创作的三阶段冰心创作的三阶段冰心创作的三阶段冰心创作的三阶段::::1只问原因,不开药方,《两个家庭》等三纲问题的提出,有血有泪,有挣扎有呼喊,教人看了有所警惕,感化家庭,想去改良。2“爱的哲学”由青涩到成熟。《超人》,表现出对高洁的情愫,对纯真无私的感情的渴求,但将其普泛化、绝对化。3有爱有憎的“分”,到了成熟期,《分》、《关于女人》。冰心散文艺术风格冰心散文艺术风格冰心散文艺术风格冰心散文艺术风格::::满蕴着温柔,微带着忧愁。语言上结构单纯,对的方式,两对或个人前后;自然本色,不用生冷词语,不刻意雕琢;词清意切,处处可见作者情感的深入;白话为主,杂糅古今中外,是新旧交替的语言。郁达夫:浙江富阳人,散文家、小说家、诗人。创造社成员。代表作《沉沦》、《迷羊》。零余者的形象:才气加软弱、清醒加颓废。负荷时代重负,报国之志无法实现,个人理想成为泡影,追求爱情而不可得=彷徨+苦闷+消沉+颓唐。抒情特征:自我的写真、感情的抒情、结构的散文化、流利清新的文笔。思想内容:反帝反封建、炽烈的爱国情怀、清醒的忏悔、向虚伪的封建道德挑战。艺术上的浪漫主义抒情小说,自序传色彩,独白式的描写,抒发主观感情。包含个性意识、民族意识。徐志摩徐志摩徐志摩徐志摩:新月诗派代表性诗人,著有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集》。新月诗派的理论主张:要有节奏感和旋律、有韵尺、有韵脚、有平仄;词要讲究色彩;讲究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理性节制情感、哀而不伤、乐而不淫;三美理论。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代表作:《再别康桥》追求光明与自由的理想、抒唱爱与美的追求、抒情诗艺术特点:构思精巧,意象新颖;韵律和谐,富于音乐美;章法整饬,灵活多样;辞藻华美,风格明媚。三美:音乐的美,主要是指音节和韵脚的和谐;绘画的美,主要是指诗的辞藻要力求美丽、富有色彩,讲究诗的视觉形象和直观性;建筑的美,主要是指从诗的整体外形看,节与节之间要均匀,行与行之间要均齐,虽不必呆板地限定每行字数一律,但各行的相差不能太大,以求整齐之感。《骆驼祥子:》:老舍代表作之一。人物形象:城市里最底层的劳动者,具有农民式的朴实、善良、勤劳、内向与坚韧,只希望凭着自己的劳动过温饱的生活,但是他的性格是有发展呢变化过程的,经历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