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泰安市泰安实验中学2023年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模拟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比较密码子、反密码子和氨基酸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mRNA上每3个相邻的碱基都决定一种氨基酸B.在密码子表中,每种氨基酸都是由多种密码子决定C.tRNA的反密码子能与DNA相应的密码子互补D.每种tRNA只能识别并转运一种氨基酸2.关于神经递质的叙述,错误的是A.突触前神经元具有合成递质的能力B.突触前神经元在静息时能释放神经递质C.突触小体中的突触小泡内含有神经递质D.递质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能引起后膜电位变化3.下图为生态系统碳循环部分示意图,其中甲、乙,丙是生态系统中的三种成分,1—4是乙中的四种生物。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碳循环是指二氧化碳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循环流动的过程B.该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可以表示为C.该示意图展现出了物质循环具有循环往复式运动的特点D.丙是该生态系统的基石4.人在饥饿时或遇到寒冷刺激,机体会进行一系列稳态调节活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寒冷直接刺激下丘脑,引起了骨骼肌收缩,会出现全身颤抖B.参与这一稳态调节的有垂体、下丘脑、甲状腺、胰腺等器官C.饥饿时胰高血糖素水平升高,促进肌糖原的分解使血糖升高D.皮肤毛细血管舒张,减少热量散失,人体会表现出面色苍白5.如图为某种群数量增长曲线,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第1阶段种群数量缓慢增长B.第2阶段种群增长速率先增大后减小C.该种群K值为K1D.第4阶段后,种群数量也可能迅速减少6.下列关于大气污染与人体免疫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大气污染损害人体呼吸道黏膜,导致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降低B.污染物中的病原体被人体吸入后,可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暴露出特有的抗原C.污染物中病原体侵入人体细胞,机体需依靠细胞免疫才能将其清除D.污染物中含有的病原体可刺激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科学家发现一生态系统遭到某外来物种入侵,随即开展了轻度、中度、重度入侵区的群落植物多样性调查,结果如图甲,同时对轻度入侵区的能量流动进行了研究,结果如图乙[注:图中数字为能量数值,单位是:J/(cm2•a)]。请回答:(1)丰富度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随入侵程度的增加而____________。(2)该入侵物种能分泌化学物质抑制其它植物生长发育,同时能引起昆虫和动物拒食。入侵物种与本地植物之间构成______关系,由此说明信息传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3)研究发现:黑麦草能抑制该入侵物种的生长。为了解其抑制机制,进行了如下实验:①用完全营养液培养黑麦草幼苗一段时间。②取一定量培养过黑麦草的营养液,加入用于培养该入侵物种幼苗的完全营养液中作为实验组,对照组加入等量的该入侵物种幼苗的完全营养液。③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并比较两组入侵物种幼苗的生长情况。由以上实验步骤可知,该实验目的是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在研究能量流动时,可通过____________法调查野兔种群密度,其中d表示________的能量;h所示的能量属于第________营养级;f所示能量散失的同时伴随的碳形式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10分)下图为四种不同的育种方法,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D途径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三倍体无子西瓜的培育原理是___________,三倍体无子性状是否是可遗传变异____________(是,不是)。(3)与杂交育种、诱变育种相比,基因工程育种的优点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9.(10分)2020年年初爆发的沙漠蝗虫灾害持续数月,席卷了从西非、东非、西亚至南亚的20多个国家,这轮蝗灾的主角沙漠蝗虫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具破坏性的迁徙性害虫,严重威胁当地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生计。请回答下列问题:(1)调查沙漠蝗虫幼体跳蝻密度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2)从种群特征的角度分析,沙漠蝗虫迁徙到新环境后种群密度短期内迅速增加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若要预测蝗虫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需要调查蝗虫种群的___________。(3)群居型成熟的沙漠蝗雄成虫会释放出挥发性化合物苯乙腈,驱避同种其他雄虫,以减少求偶竞争,提高交配效率。该化合物属于一种___________信息,上述实例体现了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作用是___________。(4)可以利用创造不利于蝗虫生活的生态条件控制蝗灾,例如修筑堤坝、疏浚河道、挖排水沟等方法,这是从根本上降低其种群的___________。采用化学农药防治和生物防治等防治措施都可快速有效地控制蝗灾,生物防治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10.(10分)下图1表示缩手反射的反射弧,图2、图3分别表示图1虚线框内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请回答相关问题:(1)图1中表示效应器的是_____(填字母),由_____组成。(2)图3中,表示兴奋部位的是_____(填字母),该兴奋状态的形成是Na+内流的结果,其进入膜内的方式是_____(填“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3)兴奋在图2所示处只能单向传递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某同学取指血进行化验,当针刺破手指时并未缩手,这说明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虽在脊髓,但还会受_____控制。(5)如图4是测量神经纤维膜内外电位的装置,图5是测得的动作电位变化(动作电位是指可兴奋细胞受到刺激时,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产生的可扩布的电位变化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①图4状态测得的电位相当于图5中的_____区段的电位。②图5中当神经纤维受到刺激时,Na+内流引起的是_____区段的变化,此时图4的指针有何变化?_____(填“向左/向右/不变”)。11.(15分)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激素调节,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研究人员为探究一定浓度的CaCl2和赤霉素对某植物种子胚轴生长的影响做了相关实验,结果如甲图所示。由图可知,一定浓度的CaCl2对胚轴的生长具有______作用。根据赤霉素的生理作用推测,实验中加入赤霉素溶液的时间为______。(2)将大小相近、生理状态相同且生长良好的同种植物分为①、②、③三组,分别进行不同的处理,实验结果如乙图所示。根据①、③组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②组结果与①、③组进行比较,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3)适宜的激素水平是植物正常生长的保证,将黄豆芽胚轴的提取液加入IAA溶液中可显著降解IAA,但提取液经沸水浴处理并冷却后,不再降解IAA,说明黄豆芽胚轴中含有______。简要写出实验设计思路证明上述观点: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D【解析】密码子是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相邻的3个碱基,一种密码子只能编码一种氨基酸,但一种氨基酸可能由一种或多种密码子编码;密码子具有通用性,即自然界所有的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详解】A、mRNA上不是每3个相邻的碱基都决定一种氨基酸,且终止密码子不决定氨基酸,A错误;B、在密码子表中,不是每种氨基酸都是由多种密码子决定。如甲硫氨酸,B错误;C、密码子位于mRNA上,DNA上没有密码子,C错误;D、每种tRNA只有一个反密码子,故只能识别并转运一种氨基酸,D正确。故选D。2、B【解析】神经递质是一种有机小分子物质,通常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通过胞吐的方式由突触前膜释放出来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兴奋或抑制,神经递质作用后会迅速被分解。【详解】A、突触前神经元具有合成神经递质的能力,A正确;B、突触前神经元在兴奋时能释放神经递质,B错误;C、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C正确;D、递质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能引起后膜电位变化,导致突触后膜兴奋或抑制,D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突触的结构和神经递质的相关知识,重点考查神经递质的相关知识,只要考生识记相关知识点即可正确答题。3、C【解析】由图可知,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丙是分解者。【详解】A、碳循环指的碳元素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的循环流动,A错误;B、图中食物网中缺少生产者甲,B错误;C、图中体现了碳元素可以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复,C正确;D、甲生产者是该生态系统的基石,D错误。故选C。4、B【解析】人体体温调节:(1)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2)机理: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3)寒冷环境下:①增加产热的途径:骨骼肌战栗、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②减少散热的途径:立毛肌收缩、皮肤血管收缩等。(4)炎热环境下:主要通过增加散热来维持体温相对稳定,增加散热的途径主要有汗液分泌增加、皮肤血管舒张。【详解】A、寒冷直接刺激皮肤上的冷觉感受器,A错误;B、人在饥饿或遇到寒冷刺激时,机体通过神经-体液调节进行体温和血糖调节,参与这一稳态调节的有大脑皮层(产生饥饿感或冷觉)、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以及通过传出神经支配胰岛A细胞)、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胰腺(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等器官,B正确;C、饥饿时胰高血糖素水平升高,促进肝糖原的分解使血糖升高,而不是促进肌糖原的分解使血糖升高,C错误;D、寒冷时皮肤毛细血管收缩,减少热量散失,D错误。故选B。5、C【解析】A、通过曲线斜率和基数可知道,第1阶段种群数量缓慢增长,A正确;B、通过曲线斜率可知道,第2阶段种群增长速率先增大后减小,B正确;C、该种群K值为K2,C错误;D、第4阶段后,由于种内斗争加剧,天敌增多等因素,种群数量也可能迅速减少,D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种群数量变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能力。6、D【解析】A、人体呼吸道黏膜属于人体第一道防线,大气污染损害人体呼吸道黏膜,导致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降低,A正确;B、污染物中的病原体被人体吸入后,在体液免疫中,吞噬细胞可摄取和处理病原体,暴露其抗原,B正确;C、细胞免疫作用的对象是被病原体入侵的靶细胞,C正确;D、产生抗体的浆细胞不具有识别抗原的功能,因此病原体不能刺激浆细胞产生抗体,D错误。故选D。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1).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2).减小(3).竞争(4).可以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5).黑麦草是否分泌某种化学物质抑制该入侵物种的生长(6).标志重捕(7).兔子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储存在有机物的能量(8).一(9).含碳有机物转变成CO2【解析】由图可知:随着入侵程度的增加,群落物种数减少。轻度和中度入侵区植物物种数变化较大,重度入侵区植物物种数变化较小。【详解】(1)丰富度指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由图可知:丰富度随入侵程度的增加而减小。(2)该入侵物种能分泌化学物质抑制其它植物生长发育,同时能引起昆虫和动物拒食,故入侵物种与本地植物之间构成竞争关系;说明信息传递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3)分析实验步骤可知:实验的自变量为是否用培养过黑麦草的营养液培养入侵物种幼苗,因变量为入侵物种幼苗的生长情况,说明实验的目的是探究黑麦草是否分泌某种物质抑制该入侵物种的生长。(4)野兔活动能力较强,可通过标志重捕法调查其种群密;图中c为兔子的同化量,f为呼吸散失的能量,则d表示兔子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储存在有机物的能量;h所示的能量属于上一营养级的能量,即属于第一营养级;f呼吸作用能量散失的同时伴随的碳形式的变化是含碳有机物转变成CO2。【点睛】本题创设“调查外来物种入侵”情境,答题关键在于运用群落的物种组成、种间关系和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等知识。8、(1).杂交育种(2).染色体数目变异(3).是(4).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5).定向改造生物性状【解析】常见的育种方法有:1、诱变育种:以基因突变为原理,利用人工诱变的方法获得生物新品种的育种方法;2、杂交育种:以基因重组为原理,利用具有不同基因组成的同种(或不同种)生物个体进行杂交,获得所需要的表现型类型的育种方法;3、单倍体育种:以染色体数量变异与组织培育为原理,利用花药离体培养技术获得单倍体植株,再诱导其染色体加倍,从而获得所需要的纯系植株的育种方法;4、多倍体育种:以染色体数量变异为原理,利用秋水仙素处理种子或幼苗,以获得多倍体新品种的育种方法。5、基因工程育种:以基因重组为原理,利用载体将目的基因导入生物个体中,使其有目的性地表达所需要的性状的育种方法。【详解】(1)分析题图可知,A、D途径由亲本杂交后选中获得新品种的杂交育种。(2)三倍体无子西瓜属于多倍体育种,原理是染色体数目变异;三倍体无子西瓜的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所以无子性状是可遗传的。(3)与杂交育种、诱变育种相比,基因工程育种的优点有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定向改造生物性状等优点。【点睛】本题考查几种常见的育种方法的相关知识点,要求学生能够准确记忆和理解各种育种方法的原理、操作过程、优缺点以及相关实例,并能够针对题干信息进行分析解答。9、(1)样方法(2)①.出生率大于死亡率、迁入率大于迁出率②.年龄组成(3)①.化学②.有利于种群的繁衍(4)①.环境容纳量②.引入该生物的捕食者、寄生者和引入有利于人们的该生物的竞争者【解析】1、种群密度的调查一般有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样方法的适用范围:植物和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的种群密度的调查,如调查植物种群密度,昆虫卵的密度,蚜虫、跳蝻的密度等。标志重捕法适用范围:活动能力强和范围大的动物,如哺乳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鱼类和昆虫等动物。2、虫害防治方法可分为化学防治(采用杀虫剂等化学物质)、物理防治(利用光或射线、建造障壁)、生物防治(利用天敌为主)等。生物防治方法主要包括:利用微生物防治;利用寄生性天敌防治;利用捕食性天敌防治。【小问1详解】跳蝻活动力弱,活动范围小,故调查沙漠蝗虫幼体跳蝻密度常用的方法是样方法。【小问2详解】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这两大种群特征直接决定种群密度,从种群数量特征的角度分析,沙漠蝗虫迁徙到新环境后,种群密度短期内迅速增加的直接原因是出生率大于死亡率、迁入率大于迁出率。若要预测蝗虫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需要调查蝗虫种群的年龄组成,因为种群的年龄组成是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重要指标。【小问3详解】沙漠蝗雄虫释放出化合物苯乙腈,驱避同种其他雄虫,以减少求偶竞争,提高交配效率,该化合物属于一种化学信息,说明该种群的繁衍离不开生态系统中信息的传递,体现了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作用是有利于种群的繁衍。【小问4详解】沙漠蝗虫入侵会极大地降低生物的多样性,进而可能破坏当地的生态平衡,为了控制蝗灾,可以创造不利于蝗虫生活的生态条件,增大蝗虫生长的环境阻力,从而降低蝗虫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如通过修筑堤坝、控制水位和耕垦湖滩荒地等方法,降低其种群的环境容纳量。生物防治主要采取的方法有引入该生物的捕食者、寄生者和引入对人类有利的该生物的竞争者。【点睛】本题考查种群的数量特征、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以及有害生物的防治等知识点,了解生态系统的信息种类及功能和降低害虫环境容纳量的方法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0、(1).B(2).传出神经末梢及它所支配的肌肉(3).h(4).协助扩散(5).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6).大脑皮层(高级神经中枢)(7).AB(8).BC(9).向左【解析】图1表示缩手反射的反射弧,对反射弧进行分析可知A是感受器,B是效应器。图2是突触结构,其中a是突触前膜、b是突触间隙、c是突触后膜、d是突触小泡、e是神经递质、f是受体。【详解】(1)图1中有神经节的为传入神经,A与传入神经相连,故A为感受器,B为效应器,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及它所支配的肌肉组成。(2)静息状态时,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造成K+外流,使膜外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内,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当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到刺激时,膜对Na+的通透性增加,Na+内流,使膜内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外,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K+和Na+的运输方式均为协助扩散。因此,图3中表示兴奋部位的是h。(3)兴奋在图2所示处只能单向传递的原因是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4)某同学取指血进行化验,当针刺破手指时并未缩手,这说明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虽在脊髓,但还是会受大脑皮层(高级神经中枢)的控制。(5)①图4处于静息状态,测得的电位为静息电位,相当于图5的AB区段的电位。②图5中当神经纤维受到刺激时,Na+内流,引起的是BC区段的变化。若该神经纤维接受突触前膜释放的兴奋性神经递质,则膜电位由静息电位变为动作电位,故图4的指针向左偏转。【点睛】理解兴奋在神经纤维和神经元间的传递过程和特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1、(1).抑制(2).B(3).顶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家居装修贷款合同样本
- 高三数学总复习计划
- 理财规划方案分析
- 2024年国际矿石采购与销售协议范例一
- 2024年合作伙伴环保协议3篇
- 手功能康复护理查房
- 大肠癌术后护理方法
- 2024年固定期限工人劳动合同样式
- 2024商业合作预付垫资协议标准文本版B版
- 2024年定制高档包装盒订购合同版B版
- 综采区各工种岗位描述汇编
- 正说藏传佛教课件
- 《平安出行》观课报告
- 高等数学(理工)Ι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重庆科技学院
- 2023年电大机械CADCAM总复习试题题库
- 小学英语-Unit 1 He was in the kitchen.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 中文核心期刊影响因子排名
- 去极端化教育课件
- 爆破物品安全管理制度
- 单级斜齿圆柱齿轮减速器(10号)用于双滚式压碎机的传动系统中
- 理血剂新4温经汤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