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家《“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红色旅游与乡村旅游。红色文化作为我国历史文化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传承民族文化和革命精神、引导乡村红色旅游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国内红色旅游与乡村旅游虽然发展较晚,但其发展速度逐步加快。国内关于红色旅游和乡村旅游融合体系的文献还比较少,缺乏二者融合如何影响旅游发展的深度整合研究。在乡村振兴背景下,红色旅游和乡村旅游融合机理及模式研究显示出其重要性。文章对典型的红色旅游目的地如何推动二者深度融合进行探讨,找到其中的融合机理和模式,为全国红色乡村旅游目的地提供有关融合机理及模式路径的理论与实践支持,促进乡村旅游转型升级,推动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1文献综述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对红色旅游作出定义,红色旅游是指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战争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体性活动。随着国家关于红色旅游的各种政策出台,红色旅游备受人们重视。然而,随着红色旅游不断发展,也暴露出一定问题。我国很多学者对红色旅游文化进行了研究。董琦(2015)[1]指出,要努力推进红色旅游资源发展,发挥其社会教育功能。不容忽视的是,目前红色旅游发展势头正猛,形成了旅游发展的新模式。因此,为推动红色旅游更好地发展,探究红色旅游发展新模式、创新红色旅游发展方式具有时代必要性和重要性。乡村旅游起源于19世纪的欧洲,在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推动下,人们产生了去乡村旅游的愿望和需要。JamisonD(1999)[2]的研究中,把所有发生在乡村区域内的娱乐活动均定义为乡村旅游。YiannakisJN&DaviesA(2012)[3]研究认为,乡村旅游发展方向和类型是多种多样的。我国乡村旅游相较于国外起步较晚,但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乡村旅游发展步伐逐渐加快。李乐(2022)[4]提出,目前我国部分发展比较成熟的乡村旅游地已经形成自己的品牌,进入了高速增长的时期。我国乡村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随着国家政策出台、经济社会发展,人们对旅游的需求日益增加,红色旅游和乡村旅游的人数也呈明显上升趋势。我国学者对红色旅游、乡村旅游的研究文献不断增多,但是红色旅游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文献比较少,大多学者是研究在乡村振兴背景下红色旅游的发展,也有部分学者开始对红色旅游与乡村旅游进行研究。王绍东(2012)[5]认为,红色旅游地保存着优良的生态环境和独特的民俗文化资源,这些资源都是可供乡村旅游挖掘开发的。我国学者研究的相关文献为红色旅游与乡村旅游融合的研究提供了借鉴。2研究理论基础2.1产业融合理论产业融合理念最早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各个产业之间出现了相互渗透交融的现象。SwannP&DosiG(1985)认为,技术交流是产业融合的最早表现。欧盟提出产业融合是技术、产业、服务和市场3个层次的融合。我国学者将产业融合的理念运用到各方面。在研究红色旅游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过程中,可以借鉴产业发展的各种模式,探索出产业融合的新路径、新模式。2.2“形象遮蔽”和“形象叠加”理论“形象遮蔽”是指在特定区域内的若干旅游地中,某些旅游地拥有较高级别的旅游资源、显著的特色、强大的产品品牌效应或市场竞争力,对其他旅游地形成遮蔽效应。“形象叠加”是指通过同一区域内不同旅游地的差异化形象地位,使这些差异的旅游地各具形象影响力,进而使这一区域产生叠加合力,产生整合性的影响力[6]。根据不同旅游地的形象和相互之间的差异,可将旅游地形象关系分2种:以竞争为主(导致“形象遮蔽”)、以整合为主(导致“形象叠加”)[7]。红色旅游具有很强的教育功能,乡村旅游以休闲功能突出,在探究红色旅游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时,通过利用“形象遮蔽”和“形象叠加”理论使旅游地更具影响力。3红色旅游与乡村旅游融合机理3.1红色文化与乡村经济的原生融合基础在旅游发展方面,红色旅游作为一种特殊而重要的旅游形态,具有独特的历史和文化价值。除了提供娱乐和休闲的功能外,还可以传递爱国主义和革命教育的精神内涵。因此,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红色旅游发展,为其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为红色文化与乡村经济融合发展提供了基础。在旅游功能方面,红色旅游教育功能突出,不仅包含了历史教育“以史为鉴”,还包含了思想政治教育,增强了国人的文化自信。乡村旅游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时产生的旅游形式,主要以田园休闲、农耕生活等为吸引物,是一种观光、休闲、娱乐的旅游活动。在功能基础方面,红色旅游和乡村旅游具有很强的互补性,能够为游客提供更加丰富的旅游产品。3.2红色旅游与乡村旅游的共生融合动力我国乡村红色旅游发展受到内在推力和外在拉力的共同作用。其中,经济和政策动力作为外在拉力,促进红色旅游与乡村旅游融合[8]。经济发展将加强乡村红色旅游发展的物质基础并提供技术支持,政府的针对性政策优化了乡村红色旅游发展环境,不仅促进乡村文化旅游业发展,而且拓宽了村民致富渠道,进而增加乡村居民收入,促进乡村振兴。3.3红色基因与乡村资源的多元融合路径红色文化基因与乡村丰富的资源融合后,衍生出多元发展路径。例如,完善与当地乡村旅游目的地相关的民俗、农家乐等基础配套设施;开发红色乡村旅游纪念品及游览线路,打造专属品牌等;增强旅游者沉浸体验度与文化认同感。多元融合路径为“红色+乡村+N”提供更多发展可能,实现资源优质联动发展。因此,基于渗透性融合与交叉性融合的视角,构建涵盖融合基础、融合动力及融合路径3个层面的红色旅游与乡村旅游融合机理,如图1所示。图1红色旅游和乡村旅游融合机理模型4红色旅游与乡村旅游融合模式在融合机理模型下,按照模式作用的主体与目标2个方面,从红色旅游与乡村旅游融合的不同形式将其分为嵌入交叉、互补渗透和优化重组3种融合模式,如图2所示。图2红色旅游和乡村旅游融合模式构建4.1嵌入交叉模式嵌入交叉模式是指在乡村旅游或红色旅游开发过程中融入其相应的旅游产品,使二者相互嵌入融合,从而丰富旅游产品服务,满足旅游者多元旅游需要[9]。在红色旅游和乡村旅游融合的过程中,嵌入交叉模式在不完全遮蔽其他要素的情况下区分主次,最大限度地整合利用二者资源,但允许部分元素的特征较为突出,给予旅游消费者以主要元素为内核的深刻旅游形象。通过嵌入交叉融合,为乡村旅游赋予了红色文化的内涵,也让红色旅游过程增添了乡村旅游的休闲性与生活性。4.2互补渗透模式互补渗透是指红色旅游与乡村旅游在形式、内容等方面实现互补,各要素实现共享、交互式互补联动的融合模式,使其形成更具竞争力的旅游新体系[10]。通过乡村内独有的红色文化吸引各地游客,以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使游客在感悟红色精神中获得田园乐趣。4.3优化重组模式优化重组模式是指红色旅游与乡村旅游为实现共同利益发展,从内容、形式、制度等方面进行重组与整合,优化其产业链,实现红色产业与乡村经济高质量融合发展。例如,河南省陈官村依托丰富的红色资源,优化整合红色乡村资源,打造集红色研学、红色文创、红色观光为一体的红色小镇,为乡村振兴注入红色生命力。5红色旅游与乡村旅游融合路径探析基于上述融合机理,在嵌入交叉、互补渗透和优化重组3种融合模式下,从资源融合、产品融合、空间融合、市场融合4个方面构建红色旅游和乡村旅游的融合发展路径,如图3所示。图3融合路径探析模型5.1建立资源共享共赢机制,统筹深度嵌入融合为破除资源机制障碍,红色乡村旅游目的地应利用当地得天独厚的地理、历史文化区位,将红色旅游资源和乡村旅游资源进行无缝对接与结合,建立红色旅游和乡村旅游内部互利互惠、外部融合共赢的资源共享机制。一方面,以红色资源带动乡村,大多呈现为在红色遗址景区镶入乡村休闲旅游元素。这一发展角度充分利用了红色旅游资源的历史文化底蕴以及爱国主义教育功能,在发展较为成熟的红色旅游基础上,赋予以红色为突出特征的乡村旅游建设是红色旅游和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主要角度。如红色教育基地延安市宝塔区杨家岭村,主要是以杨家岭革命旧址为依托,着重凸显红色旅游的主导作用,将乡村旅游作为延伸产业共同发展。另一方面,以乡村文化带动红色,多表现为在乡村旅游地中嵌入适应当地历史背景的红色文化,即在乡村旅游地深度挖掘红色旅游资源。我国乡村旅游起步虽晚,发展较慢,但部分地区拥有完整的乡村旅游产业链与旅游服务体系。这种发展相对较早、形式机制相对成熟的以乡村旅游为主的旅游项目,在依托乡村旅游的成熟基础体系下,通过适度开发内部红色资源,实现二者高质量融合发展,形成健康、活力、长效的产业融合生态,能够推动自身深层次发展。如福建省晋江市围头村在打造“五色围头”乡村旅游品牌中,在其休闲渔业和农家乐等乡村旅游项目已经相对成熟条件下,将“战地围头”作为其中的发展元素,在乡村旅游产品中开发红色研学基地、红色旅游线路等旅游产品,在发展乡村旅游中嵌入红色文化宣传。5.2拓展红色乡村产品与产业链,推动二者渗透互补红色乡村旅游地可将自身独特优质的红色资源与乡村文化作为核心要素,打造集观赏、体验、科普、学习于一体的休闲渔业和红色主题相融合的农家乐、观光农场、田园综合体等特色旅游产品,延长红色乡村旅游产业链。乡村旅游地也可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结合,用红色文化赋能乡村景观。如湖南省韶山村结合现代技术,打造“红+绿”融合实景式演出《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与乡村山水实景相结合,给予游客视觉与心灵的冲击。红色文化与现代演绎的融合,不仅提升了游客的沉浸感和满意度,还提升了游客的爱国情怀,带来了良好的社会效益。5.3加强区域空间整合重组,实现旅游地联动共赢由于红色文化资源具有地方空间性差异,红色乡村旅游地之间可以建成合作关系,打造精品游览线路,实现经济、文化等多种资源共享,在推动游客空间流动的同时,带动沿线乡村旅游地的发展。如杨家岭村周边的枣园村与王家坪村也拥有旧址资源,且红色旅游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模式较为成熟,3个村子可合作共营观光农业、劳动教育、研学基地等供青少年与党建人员学习体验,建设共营游览线路。因此,相关旅游地应当整合红色旅游和乡村旅游现有资源,推动二者可持续发展,打破原有红色旅游和乡村旅游独立发展的局面,实现全域旅游空间共享。5.4推进市场业态重组融合,促进旅游长效发展根据旅游市场不同的需求,在红色旅游与乡村旅游资源共存的基础上,推动其他多元资源要素重组融合,打造“红+绿”“红+绿+古”等多元市场融合业态新模式,实现红色乡村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红色旅游地可以基于红色品牌,以文化遗产为载体,依托乡村资源,带动“红色+”产业延伸发展,策划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天津滨海汽车工程职业学院《舞弊审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物业街道备案合同范例
- 彩钢安全合同范例
- 仪器定制合同范例
- 疾病调理签约合同范例
- 用电安全协议合同范例
- 太原恒大停车位合同范例
- 全职签劳务合同范例
- 四年级语文下册 第七单元 口语交际:自我介绍教学实录 新人教版
- 2025年漯河货运资格证题库及答案大全
- 【MOOC】英文技术写作-东南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职业规划课件
- 辐射与防护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2023年新高考(新课标)全国2卷数学试题真题(含答案解析)
- 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
- 大学生助农直播创业计划书
- 2-05SFG04 防空地下室室外出入口部钢结构装配式防倒塌棚架结构设计
- 石灰窑烘炉及开炉方案
- 复苏囊的使用PPT
- 教学论文】《自制教具应用于初中物理有效教学的研究》课题研究报告【教师职称评定】
- 串宫压运推算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