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分层训练(八)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4fdfa87109978134f1086bfbda2bc58/74fdfa87109978134f1086bfbda2bc581.gif)
![课后分层训练(八)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4fdfa87109978134f1086bfbda2bc58/74fdfa87109978134f1086bfbda2bc582.gif)
![课后分层训练(八)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4fdfa87109978134f1086bfbda2bc58/74fdfa87109978134f1086bfbda2bc583.gif)
![课后分层训练(八)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4fdfa87109978134f1086bfbda2bc58/74fdfa87109978134f1086bfbda2bc584.gif)
![课后分层训练(八)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4fdfa87109978134f1086bfbda2bc58/74fdfa87109978134f1086bfbda2bc58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第4页共7页课后分层训练(八)*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一、语用小题夯基练1.下列句子中加点实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皆有怵惕恻隐之心 怵惕:惊骇,恐惧B.义之端也 端:萌芽,发端C.无辞让之心 辞让:推让,谦让D.足以保四海 保:保卫,保护解析:选D保:安定。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的意义及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如:人之有是四端也A.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 B.知皆扩而充之矣C.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D.治天下可运之掌上解析:选A例句和A项中的“之”都是用在主语谓语之间,取独,无实义。B、D两项都是指示代词;C项是结构助词,的。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由是观之——无是非之心B.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C.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D.自贼者也——贼其君者也解析:选DD项中的“贼”都是伤害的意思,动词。A项,这,此,代词/正确的,形容词;B项,不是,动词/错误的,形容词;C项,到,介词/在,介词。4.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B.无欲速,无见小利C.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D.若火之始然解析:选CA项,“内”同“纳”,结交;B项,“无”同“毋”,不要;D项,“然”同“燃”,燃烧。5.名句默写。(1)用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施行怜悯体恤百姓的政治,治理天下就可以像在手掌心里面运转东西一样容易了,《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中表达这一含意的句子是“,”。(2)《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中提出有“四端”,即“,;,;,;,”。(3)《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中说,如果能对“四端”扩而充之,则“”;如果对“四端”不能扩而充之,则“”。参考答案:(1)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2)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3)足以保四海不足以事父母6.请为下面文段写一个点明中心、统领全段的起始句。《论语》是语录体散文,所记孔子言论,如“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形象生动,精练简洁,带有格言意味。《孟子》用语警辟,比喻精当,往往借助形象议论说理,深入浅出。《庄子》想象丰富,汪洋恣肆,总能为其所说的道理创造出生动的寓言故事,全书仿佛是由寓言故事连缀而成。其他诸子散文,如《墨子》《荀子》《韩非子》等,也都具有这一特色。答:参考答案:先秦诸子散文的突出特色是寓理于形,借助形象议论说理。7.下面的四则材料体现出同为儒家圣人的孔子与孟子在处世态度上的细微区别。你更推崇谁的处世态度?写一段话来阐明自己的理由,不少于60字。①子曰:“道不行,乘桴(木筏)浮于海。”(《论语·公冶长》)②子谓颜渊曰:“用(任用)之则行(施展抱负),舍之则藏(退隐),惟我与尔有是夫!”(《论语·述而》)③孟子曰:“得志与民由(分享,为百姓服务)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孟子·滕文公下》)④孟子曰:“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孟子·公孙丑下》)答:参考答案:(示例一)我更推崇孔子的处世态度。孔子希望在自己得到重用时施行主张,而在自己得不到重用时,就选择韬光养晦、安贫乐道甚至归隐,更能体现出文人的尊严与操守。(示例二)我更推崇孟子的处世态度。孟子有平治天下的雄心壮志,希望自己得到重用,把主张推广到天下。他更有舍我其谁的自信与担当,即使不得志也能坚守主张,独自践行。二、类文阅读拓展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王曰:“贤者亦有此乐乎?”孟子对曰:“有。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昔者齐景公问于晏子曰:‘吾欲观于转附、朝舞,遵海而南,放于琅邪。吾何修而可以比于先王观也?’晏子对曰:‘善哉问也!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春省耕而补不足,秋省敛而助不给。夏谚曰:“吾王不游,吾何以休?吾王不豫,吾何以助?一游一豫,为诸侯度。”今也不然。师行而粮食,饥者弗食,劳者弗息。睊睊胥谗,民乃作慝。方命虐民,饮食若流。流连荒亡,为诸侯忧。从流下而忘反谓之流,从流上而忘反谓之连,从兽无厌谓之荒,乐酒无厌谓之亡。先王无流连之乐、荒亡之行。惟君所行也。’景公说。大戒于国,出舍于郊,于是始兴发补不足。召大师曰:‘为我作君臣相说之乐。’盖《徵招》《角招》是也。其诗曰:‘畜君何尤?’畜君者,好君也。”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人不得,则非其上矣 非:非议B.春省耕而补不足 省:视察C.乐酒无厌谓之亡 厌:厌恶D.畜君者,好君也 好:喜欢,爱好解析:选C厌:满足。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B.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吾何以休C.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从流下而忘反谓之流D.睊睊胥谗,民乃作慝/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解析:选DD项,均是副词,于是。A项,顺承关系,就/转折关系,却;B项,介词,把/介词,凭借;C项,代词,代“不王者”这种事情/代词,它。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孟子先承齐宣王“贤者亦有此乐乎”之问,后借题发挥,提出了为民上者应与民同乐、与民同忧的观点。B.文章第三段记叙生动,形象鲜明,人物对话很有个性,目的是塑造齐相晏子机制灵活和善于雄辩的形象。C.晏子先引用谚语肯定君主巡游的正确,为下文写君主应关心民生与民同乐张本。接着,晏子又运用了对比的方法,指出先王的出游是与治国相结合的,而现在的君主出游却是为了自己享乐。D.孟子主要以引述齐景公与晏子的对话,以及景公与民同乐的范例来劝诫齐宣王要与民同乐,与民同忧。解析:选B目的是以范例来劝诫齐宣王要与民同乐、与民同忧。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译文:(2)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译文:参考答案:(1)以百姓的快乐为快乐的,百姓也会以君主的快乐为快乐。以百姓的忧虑为忧虑的,百姓也会以君主的忧虑为忧虑。(2)天子到诸侯国去视察叫作巡狩;所谓巡狩,就是巡查诸侯驻守、掌管的疆土。参考译文:齐宣王在别墅雪宫里接见孟子。宣王说:“贤人也有在这样的别墅里居住游玩的快乐吗?”孟子回答说:“有。人们要是得不到这种快乐,就会埋怨他们的国君。得不到这种快乐就埋怨国君是不对的,可是作为老百姓的领导人而不与民同乐也是不对的。以百姓的快乐为快乐的,百姓也会以君主的快乐为快乐。以百姓的忧虑为忧虑的,百姓也会以君主的忧虑为忧虑。以天下人的快乐为快乐,以天下人的忧虑为忧虑,这样还不能够使天下归服,是没有过的事情。“从前齐景公问晏子说:‘我想到转附、朝舞两座山去观光游览,然后沿着海岸向南行,一直到琅邪。我该怎样做才能够和古代圣贤君王的巡游相比呢?’晏子回答说:‘问得好呀!天子到诸侯国去视察叫作巡狩;所谓巡狩,就是巡查诸侯驻守、掌管的疆土。诸侯去朝见天子叫述职;所谓述职,就是报告在他职责内的工作的意思。没有不和工作有关系的。春天里巡视耕种情况,对粮食不够吃的给予补助;秋天里巡视收获情况,对歉收的给予补助。夏朝的谚语说:“我王不出来游历,我怎么能得到休息?我王不出来巡视,我怎么能得到赏赐?一游历一巡视,足以作为诸侯的法度。”现在可不是这样了。国君一出游就兴师动众,索取粮食。饥饿的人得不到粮食补助,劳苦的人得不到休息。大家侧目而视,怨声载道,违法乱纪的事情也就做出来了。这种出游违背天意,虐待百姓,大吃大喝如同流水一样浪费。真是流连荒亡,连诸侯们都为此而忧虑。(什么叫流连荒亡呢?)从上游向下游的游玩乐而忘返叫作流,从下游向上游的游玩乐而忘返叫作连,打猎不知厌倦叫作荒,嗜酒不加节制叫作亡。古代圣贤君王既无流连的享乐,也无荒亡的行为。至于大王您的行为,只有您自己选择了。’齐景公听了晏子的话非常高兴。他先在都城内作了充分的准备,然后驻扎在郊外,打开仓库赈济贫困的人。又召集乐官说:‘给我创作一些君臣同乐的乐曲!’这就是《徴招》《角招》。其中的歌词说:‘畜君有什么不对呢?’‘畜君’,就是热爱国君的意思。”三、仿真高考提能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邹孟轲之母也,号孟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也,嬉游为墓间之事,踊跃筑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乃去舍市傍。其嬉戏为贾人炫卖之事。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复徙舍学宫之傍。其嬉游乃设俎豆揖让进退。孟母曰:“真可以居吾子矣。”遂居之。及孟子长,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君子谓孟母善以渐化。诗云:“彼姝者子,何以予之?”此之谓也。孟子之少也,既学而归,孟母方绩,问曰:“学何所至矣?”孟子曰:“自若也。”孟母以刀断其织。孟子惧而问其故,孟母曰:“子之废学,若吾断斯织也。夫君子学以立名问则广知是以居则安宁动则远害今而废之是不免于厮役而无以离于祸患也何以异于织绩而食,中道废而不为,宁能衣其夫子,而长不乏粮食哉!女则废其所食,男则堕于修德,不为窃盗,则为虏役矣。”孟子惧,旦夕勤学不息,师事子思,遂成天下之名儒。君子谓孟母知为人母之道矣。诗云:“彼姝者子,何以告之?”此之谓也。孟子既娶,将入私室,其妇袒而在内,孟子不悦,遂去不入。妇辞孟母而求去,曰:“妾闻夫妇之道,私室不与焉。今者妾窃堕在室,而夫子见妾,勃然不悦,是客妾也。妇人之义,盖不客宿。请归父母。”于是孟母召孟子而谓之曰:“夫礼,将入门,问孰存,所以致敬也;将上堂,声必扬,所以戒人也;将入户,视必下,恐见人过也。今子不察于礼而责礼于人,不亦远乎!”孟子谢,遂留其妇。君子谓孟母知礼,而明于姑母之道。(节选自《后汉书·列女传》)1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夫君子/学以立名/问则广知/是以居/则安宁/动则远害/今而废之是/不免于厮役/而无以离于祸患也/B.夫君子学以立/名问则广知/是以居/则安宁/动则远害/今而废之是/不免于厮役/而无以离于祸患也/C.夫君子学以立/名问则广知/是以/居则安宁/动则远害/今而废之是/不免于厮役而无以/离于祸患也/D.夫君子学以立名/问则广知/是以居则安宁/动则远害/今而废之/是不免于厮役/而无以离于祸患也/解析:选D根据文言文常有对举句式的特点,判定“居则安宁”与“动则远害”应构成对举,由此排除A项和B项;“是以”为连词,不宜单独成句,由此排除C项。故选D。1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俎豆”,指古代祭祀用的两种盛器,这里指祭祀仪式。B.“六艺”,指的是六种经书,包括《易》《书》《诗》《礼》《乐》《春秋》。也可指中国古代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礼、乐、射、御、书、数。C.“妾”主要指一夫一妻多妾制结构中,地位低于正妻的女性配偶。妾是中国传统一夫一妻多妾制下的产物,在其他东方国家(如东亚、印度、阿拉伯世界)也有或曾有过类似存在。也可作为女子对自己的谦称,类似于男人自称的“仆”。D.“姑母”,旧时妻称夫的母亲为“姑”或“姥”,夫之父母合称“翁姑”“舅姑”“公姥”。选文中“姑母之道”指的应是“婆婆与儿媳母亲的相处之道”。解析:选D“姑母之道”指的应是“婆婆与儿媳的相处之道”。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孟母迁徙住处,主要是为了给孟子寻找一个理想的成长环境。B.孟子放学回家,孟母用断织打比方来劝告孟子学不可废,否则后患无穷。C.孟子因为自己的妻子在家里穿衣不够严整,所以非常不高兴,于是他就离家外出了。D.孟母讲明道理,使孟子醒悟过来,于是他留住了自请离去的妻子。解析:选CC项,不是在家里,而是在内室。孟子也不是离家外出,只是没有进入内室。1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乃去舍市傍。译文:(2)女则废其所食,男则堕于修德,不为窃盗,则为虏役矣。译文:参考答案:(1)“这里不该是我带着孩子住的地方啊!”于是(带着孟子)离开了这里,迁住在了(一个)集市的旁边。(2)女子若失去她赖以生存的技艺,男子若对修养德行懈怠,那么不是去做小偷,就是被俘虏被奴役。参考译文:(鲁国)邹邑人孟轲的母亲,人称“孟母”。(当初)她的家靠近(一片)墓地。(因此)孟子小时候,游戏玩耍的都是下葬哭丧类的事,特爱(学)造墓埋坟。孟母(见了)说道:“这里不该是我带着孩子住的地方啊!”于是(带着孟子)离开了这里,迁住在了(一个)集市的旁边。孟子(又)学玩起了奸猾商人夸口买卖那一类的事。孟母又说:“这里(也)不是我应该带着孩子住的地方啊!”(于是)再次把家迁到了一个公学学校的旁边。(这时)小孟子所学玩的,才是祭祀礼仪、作揖逊让、进退法度(等仪礼方面的学问)了。孟母说:“(这里才)真正是可以让我(带着)儿子居住的地方啊!”于是,把家安在了这里。等孟子长大成人,(便很顺利地)学(精)了《易》《书》《诗》《礼》《乐》《春秋》等六艺,最终成就了儒家大师的大名。(后来的)君子贤人都说孟母善于利用(环境)渐染教化(孩子)。诗经上说:“那美丽的女子啊,我拿什么来赠送给你呢?”说的就是这种事。孟子小的时候,有一次放学回家,他的母亲正在织布,(见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公共卫生检测合作协议
- 2025年店面资产抵押合同协议
- 2025年企业项目转让中介合同模板
- 2025年单元式幕墙设计与施工合同模板
- 2025年住宅建筑工程合同协议书范例
- 2025年医疗设备维修服务合同协议书范本
- 2025年通信运营商策划策略与业务增长合作协议书
- 2025年企业集团统一采购生产设备的策划协议
- 2025年房屋贷款偿还策划协议
- 2025年信用保证协议示例
-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口算题
-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2025春季学期)学校工作计划(附2月-6月安排表)
- 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 2025年中国山泉水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规划研究报告
- 第04课 输入输出与计算(说课稿)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册信息技术人教版
- 部编五下语文教学多元评价方案
- GB/T 18109-2024冻鱼
- 《榜样9》观后感心得体会二
- 《西安交通大学》课件
- 设备维修绩效考核方案
- 小学二年级数学计算题共4165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