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_第1页
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_第2页
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_第3页
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抑郁是人们最常见的精神障碍之一。其主要临床特症是显著而持久的情绪低落。虽然抑郁发作可以通过及时干预得到有效控制,但大部分病例复发倾向十分普遍。即使主要抑郁症状长期缓解,仍有其他一些残留症状,如消沉、自觉状况差、社会适应功能减退及自杀死亡率高于一般人群。近年来抑郁症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已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有研究发现,抑郁症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可能独立于抑郁症状之外,这是抑郁症病人即使在缓解期内仍不能恢复社会功能的主要原因之一。现就抑郁症的认知功能障碍综述如下。1.抑郁认知障碍的主要特征1.1抑郁症患者cpt的变化注意贯穿整个认知过程,是认知功能的基本要素。许多学者对抑郁症患者的注意功能进行了研究。Lepisto等研究发现,儿童抑郁症患者表现集中注意损害,注意的转移增强。Koetsier对52例抑郁症患者采用持续操作测验(ContinuousPerformanceTest;CPT)。分别在阿米替林、氟西汀治疗前、药物治疗4周进行双盲评定,与73名正常对照比较,结果显示:治疗前,患者在CPT各项参数中(反应时间,漏划和错划数)成绩显著低于对照组。药物治疗4周,阿米替林治疗组患者的反应时间明显较治疗前减少。氟西汀治疗组患者的反应时间和漏划数较治疗前显著减少。治疗后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但CPT测验成绩的改善与临床症状的改善、患者的抑郁程度和精神运动迟滞水平无关。因此作者认为,抑郁症患者存在着明显的注意障碍,其注意障碍可能独立于抑郁症状之外。1.2抑郁情绪和发作次数是青少年情绪最近十年来,许多学者对抑郁症患者的记忆功能进行了研究。认为抑郁症患者存在明显的记忆障碍,这些记忆障碍具有特征性改变。Reischies对102例门诊抑郁症患者进行了一系列神经心理测验,并随访观察了2年。大约1/3的抑郁症患者非词语记忆成绩低于对照组15%。在抑郁症的发病过程中,随着患者抑郁情绪的改善其记忆障碍并无改变,记忆障碍的程度与病程长短和发作次数无关。因此认为抑郁症患者的抑郁情绪对记忆障碍的影响轻微。Ellwart等研究了抑郁症患者的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结果发现,抑郁症患者外显记忆障碍,内隐记忆保存,并出现抑郁程度越重外显记忆越差的倾向。Gilboas等在23例抑郁并焦虑患者、20例焦虑患者和23名正常人之间进行人面认知的比较,研究他们对中性表情、快乐表情、悲伤表情和愤怒表情的记忆。结果发现:抑郁合并焦虑患者对悲伤表情和愤怒表情的人面记忆大于对快乐表情的人面记忆,尤其是对悲伤表情的人面记忆增强,而焦虑患者和正常人未出现此现象。此外,男性患者较女性患者对愤怒表情的人面记忆大于悲伤表情的记忆。Fossati等对49例抑郁症患者进行了词语记忆测验,并与70名正常人比较,同时探讨了年龄和执行功能对抑郁症患者记忆力的影响。结果抑郁症患者在自由回忆、线索提取和再认方面出现显著障碍,并认为抑郁症患者的记忆力受年龄和执行功能影响。作者认为,抑郁症患者存在记忆力障碍,其障碍可能独立于抑郁症状之外;具有外显记忆障碍,而内隐记忆保存的特征。其记忆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受年龄、抑郁程度和执行功能等因素的影响。1.3抑郁症患者执行功能执行功能是大脑额叶的重要功能。近些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研究。Lockwood等对104例老年抑郁症患者进行认知功能评定,其中1/3的患者存在执行功能的损害,具有执行功能损害的抑郁亚型患者表现较严重的行为问题。GarlaDunkin等对氟西汀治疗敏感的抑郁症患者与氟西汀治疗效果差的抑郁症患者进行比较,前者的执行功能显著高于后者。刘哲宁等采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检测了抑郁症患者的执行功能,结果发现:抑郁症患者存在执行功能障碍,介于精神分裂症组和正常对照组之间。谭云龙等也采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检测了抑郁症患者的执行功能,并与强迫症和脑额叶肿瘤患者组进行比较,发现抑郁症患者存在执行功能障碍,与强迫症比较无显著差异。认为抑郁症患者存在明显的执行功能障碍,介于精分症和正常人之间,与强迫症类似。执行功能障碍严重的抑郁患者更容易出现行为问题,而且对药物治疗不敏感。1.4抑郁症和焦虑是同情绪情绪和反应时间比较的结果反应时间(reactiontime,RT)的测定是指机体从接受刺激到作出反应,包括感知、认知、反应选择和反应执行所需时间,它是实验心理学的常用指标。扬丽等探讨了抑郁症和焦虑症视听反应时间(RT)的特点。应用美国CA-1000型脑电生理仪以及短音和视觉刺激,测查39例抑郁症、41例焦虑症和49名正常人的反应时间。结果显示:抑郁症组和焦虑症组及正常人在听-反应时间和视-反应时间上两两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与对照组相比,抑郁症组听-反应时间和视-反应时间显著延迟,焦虑症组也显示相同结果。抑郁症组和焦虑症组相比,在听-反应时间和视-反应时间上两者差异有非常显著性,前者又较后者延迟。认为抑郁症患者反应时间延长,这可能是导致加工速度减慢,影响认知功能的原因之一。2.抑郁患者认知障碍的机制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机理还不十分清楚。在这方面的系统研究尚未见报道。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此进行了探讨。2.1抑郁症患者加工任务对认知功能的影响努力加工假设与认知速度假设是近年来人们提出的解释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机理的两个假设。Den等采用概念转移、Stroop色字测验、瞬时记忆测验、视觉词语学习任务和词语流畅性测验,对30例无精神症状的抑郁症患者、38名健康人和25例过敏性鼻炎者进行认知功能检测。结果发现:抑郁症患者在自动加工任务中的成绩下降,而在需要努力的有意加工任务中成绩无影响。认为抑郁症认知功能障碍主要与自动加工任务中信息处理速度减慢有关,扬丽的研究也证实了此观点。2.2抑郁症患者认知测验成绩和认知智力评分的关系许多研究表明,不同程度的抑郁症患者的认知功能存在差异。Elderkin等比较了它们之间的差别,发现轻度和重度抑郁症患者在记忆力和执行功能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轻度抑郁症患者、重度抑郁症患者和正常人三组之间在词语回忆和保持测验中的成绩存在显著差异;执行功能在轻度抑郁症患者和正常对照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工作记忆在轻度抑郁症患者和正常对照组之间处于边界状态,认知测验成绩与抑郁程度成显著负相关。这与Reischies的研究结果不一致。由此看来,不同程度抑郁症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存在着差异,这种认知功能障碍与抑郁程度的相关性还需进一步研究和探讨。2.3不同认识双相抑郁患者认知功能一般在临床上认为,双相抑郁患者的病情较单相抑郁患者重。有学者对这两者之间的认知功能进行比较研究。Burt认为:双相抑郁患者的记忆障碍大于单相抑郁的患者。Sweeny等采用剑桥神经心理测验对35例双相抑郁患者和58例单相抑郁患者及51名正常人进行认知功能测定。结果发现:双相抑郁躁狂期患者表现严重的情景记忆、工作记忆、空间注意和问题解决能力障碍,而单相抑郁患者和双相抑郁处于抑郁相的患者主要表现为情景记忆损害,双相抑郁患者的情景记忆显著低于单相抑郁患者。双相抑郁患者和单相抑郁患者之间认知功能障碍存在差异,双相抑郁患者认知功能损害严重,尤其在记忆方面。因此,探讨双相抑郁和单相抑郁的病理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2.4脑血流量及代谢PET、SPECT等功能影像学检测手段的发展为抑郁症的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研究认为,抑郁症患者的大脑血流量及代谢呈全脑性降低,额叶、颞叶上部及顶叶前部为局灶性血流量下降,而小脑蚓部血流量及代谢有异常上升,整个脑代谢降低的程度和HAMD分值呈正相关。研究还发现,抑郁患者额叶背外侧和背内侧脑血流量和代谢较正常人低,当患者抑郁症状改善时,脑血流量及代谢也恢复正常,但额叶前扣带回腹侧至胼胝体漆部区域的代谢降低不随治疗而改变。单相抑郁患者额叶前回及基底节区的糖代谢降低,而在双相抑郁患者结果则不一致。目前的研究认为,抑郁症患者主要表现额叶、颞叶上部及顶叶前部的局灶性血流量下降和糖代谢降低;而小脑蚓部血流量及代谢有异常上升。抑郁症患者PET、SPECT等功能影像学改变的意义还有待进一步研究。3.抑郁症患者的认知障碍情况对抑郁症患者的治疗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随着对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认识的深入,人们在药物治疗时通常会考虑药物对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并对此进行了相关研究。对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治疗主要采用药物与心理行为相结合的方法,但此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国外学者对抑郁症患者进行了大量、长期的随访研究。发现对治疗有反应的病人中,有50%的人工作能力下降,65%的人发生人际与家庭关系紧张,而双相抑郁患者存在更为广泛的心理社会功能缺陷。对82例躁郁症病人的2年随访发现,完全不能工作者占35%,社会功能完全退缩者占7%,与家庭无接触者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