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欢乐的泼水节》的第二课时教案4篇_第1页
2023年《欢乐的泼水节》的第二课时教案4篇_第2页
2023年《欢乐的泼水节》的第二课时教案4篇_第3页
2023年《欢乐的泼水节》的第二课时教案4篇_第4页
2023年《欢乐的泼水节》的第二课时教案4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欢乐的泼水节》的第二课时教案4篇《快乐的泼水节》的其次课时教案1

(一)、学习第一节

每年四月,云南的傣族人民就迎来了他们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泼水节,很缺憾,我们没赶上。那今日我们一起来学习20课快乐的泼水节,感受文字带给我们的欢快,来一次心灵之旅。

(展示课件)走进迷人的西双版纳,看!高高的佛塔,圣洁漂亮。安静的村寨,世外桃源。浓绿的椰树,精致的竹楼。清清的湖边,悠然的孔雀。又是一个春暖花开的漂亮季节,火红火红的凤凰花开了,傣族人民的泼水节又到了。谁能读好第一自然段?

指导朗读一年一度

师:听出来了,泼水节一年只有一次!

凤凰花开的时候傣族人民迎来了泼水节,小挚友,从这个迎字中你能体会到什么呢?(说明人们是很兴奋、人们对泼水节是盼望已久了)

师:想了又想,盼了又盼,最终迎来了。就带着这样的心情齐读句子

(二)、学习其次自然段

1、盼望以久的泼水节最终来了,快乐吧!那么参与泼水节要打算哪些工具呢?快去读读课文其次自然段,找一找。

2、打算什么?(这一天,人们提着桶,端着盆,早早地来到了大街上。)

3、你来的还不够早;你来的真早!

4、来,让我们也提着桶,端着盆,到大街上去吧!(齐读)

5、还有更早的呢!(读其次句)从哪儿看出更早?(早已)

6、真香啊!清水里为什么要滴上香水,撒上花瓣呢?

探讨,出示句子:清水是祥瑞如意的象征。

7、祥瑞、如意,多华蜜的两个词语呀,让我们一起写下来。

8、正因为清水是祥瑞如意的象征,所以人们要很讲究的,细心地滴上点点香水,虔诚地撒上片片花瓣,再来读一读。

(真是香飘万里啊!)

9、我们都已早早地做好打算,桶碗飘盆,红花清水,暗香浮动,着急地等等着快乐时刻的到来,让我们一起表达出此刻激烈的心情吧!齐读12句。

10、大街上的人越来越多,最激烈人心的时刻到来了,看,孔雀舞跳起来了,象脚鼓点敲起来了,起先泼水了!

(演示课件)

11、课文中哪句话写了刚才的情景?

(出示句子:起先泼水了,大家相互追逐,你拿瓢泼。)

12、这是一个泼水的广场,来,把你们的桶提起来,盆端起来,瓢拿起来,一齐喊着:水,水,水!快来泼吧!

(自由泼水)

13、说说你还用了哪些泼水的动作?(浇、洒、冲、倒)

(你向我,我向你。)

14、兴奋吗?快乐吗?用朗读让大家感受你的快乐。再读句子。

15、你向谁泼的?

你还想向谁泼?

为什么向他泼?

(出示句子:清水是祥瑞如意的象征,谁身上泼的.水多,就意味着谁得到的华蜜多。)

16、是呀,

清水就是祥瑞,就是如意,水多华蜜就多,我们分男女生来赛读,看看谁泼的带劲儿,泼的水多。

17、这一大瓢一大瓢的灌,一大盆一大盆的泼,把我们可乐坏了,其实,快乐的何止是我们哪!看(图片)你看出谁兴奋呢?

18、老人、孩子笑得合不扰嘴,姑娘、小伙子乐的笑眯了眼,个个身上(引读)

19、这是为什么呢?

(出示句子:清水是,怎么能不兴奋呢!)

20小小的感叹号传递着人们无比快乐的心情。

21、这祥瑞的水,祝愿的水呀,大家尽情地泼,尽情地洒,不论是泼水者还是被泼的,虽然从头到脚全身湿淋淋的,但大家心里都是那样兴奋,大街上,快乐的人们相互泼洒,一朵朵水花在人群中盛开,在阳光的映射下形成了一道道彩虹,到外充溢了欢声,大街成了水的世界,快乐的海洋。

把这快乐、喧闹再重现一次吧!(齐读第2节)

(三)学习第三小节

1、引读第3节,地上铺满了,空中回响着,大家,直到。

2、在这快乐的节日里,泼水仅仅是其中的一个节目,还有哪些精彩的节目呢?

3、欢乐与兴奋让人们遗忘了疲惫,遗忘时间,沐浴在快乐的气氛中,让我们再去感受一下吧!

齐读全文。(配乐)

(四)拓展。

1、今日,我们经验了一次快乐的心灵之旅,度过了一个难忘的泼水节,在每个傣族人的心里都牢记着一个难忘的泼水节,那就是1961年的春天,我们尊敬的周总理和人们一起欢庆了一个泼水节。瞧,周总理在人群中笑得多么亲切,多么慈爱!

2、我们宏大的祖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节日,你知道哪些呢?

3、演示课件。(各少数民族欢庆节日)

《快乐的泼水节》的其次课时教案2

教材分析:

《快乐的泼水节》这课紧扣快乐记叙了居住在西双版纳的傣族人民欢庆泼水节的情景,初步进行敬重各民族风俗习惯的教化,全文有三个自然段,第一自然写凤凰花开了,一年一度的泼水节到了,其次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部分,这有五句话,详细生动地写了泼水节的快乐场面,第一、二句写人们做的打算,第三、四句写泼水的场面,第五句点出了泼水的象征意义,第三自然段略写了泼水节的其他活动。

学生分析:因民族差异,学生对泼水节了解较少,难以与课文产生情感共鸣。学生年龄小,有剧烈的新奇心,思维较活跃。

教学目标:依据新课标及教材的支配,再结合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其次课时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是这样设计的。

一、学问与实力

1.学会生字,感受课文用词的精当。

2.培育学生边读边思,边读边想,体检感悟的实力。

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二、过程与方法

创设情境,情感体验,学生全面热忱参入

三、情感看法价值观

师生与课文产生情感共鸣,领悟傣族人民过节的快乐心情。

四、重难点:

1.感悟用词的精当。

2.融情于文,与文产生情感共鸣。

教学过程:

在确定了目标、重难点的基础上,其次课时教学授课形式,主要是以创设情境,体验情感,师生入情入境与文本对话为主。

一、营造气氛,激发情感导入: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大致了解了一下泼水节,并且还学习了课文的第一个自然段,来听着音乐(>响起),看看画面(出示火红的凤凰花画面),师生背第一节。(开课:用上节课学的第一自然段导入,伴以《月光下的凤尾竹》的音乐和凤凰花的画面导入,学生读一读、背一背第一节,进入情境。这样设计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情感,即感受异地风情,特别想去参与泼水节)

二.精读课文其次段感受泼水节的快乐。

课文其次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段,我把它分为三个层次进行教学,不断地给学生创设情境,发挥想象,体验情感,朗读感悟。

A整体感悟其次段

1.过渡:想进一步去感受快乐的泼水节吗?学生自读课文其次自然段.

2.读完有什么想说的吗?(这是对其次段的整体感知,同时为下面的教学作好铺垫)

3.过渡:想参与吗?这里呀,老师刚刚接到一个邀请,傣家人要我们去过泼水节呢?大家快去打算打算,读1-2句,读好了,待会咱们就去。

B第一个层次1-2句,体现做一做、读一读

1.学生读1-2句

2.谈话:你打算了什么?

C.学生边说、边做,理解几个动词(提.端.滴.撒)表示的动作.随机闻一闻、看一看、读一读。

1.齐读1-2

(抓住提、端、滴、撒这些动作,让学生做一做,(凭我以往的教学阅历,低年级的学生会做的兴致盎然)从而感悟文章用词的精当,激发学生饶有爱好的读1-2句。)

2.其次个层次3-4句是教学重中之重,在此对学生进行读、说、演、感悟全方位语文素养的培育,因此设计了以下环节。

过渡:课件出示象脚鼓声,出示3-4句

1.起先泼水了,自读3-4句,要求:边读边想像当时情景。

2.谈话:你都想到了什么?(此处学生的发言很精彩,有描述书上句子的;有谈感受的;有提出疑问的;有抒发对泼水节的憧憬)(学生畅谈想法,师相机评点)

3.体验:老师创设情境:同学们,这是一个泼水的广场,来把你们的桶提起来,盆端起来,瓢拿起来,

看一看,你的好挚友在哪里,快去泼吧。学生下位,相互追逐,体验泼水节的欢乐。师生相互模拟泼水

4.再读:读出体验

5.出示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的录像。师生观看。

6.体验后,观看后,把你们看到的、感受到的带进句子再读,男、女生赛读3、4句。(以上环节设计,重在创设情境,激发想像,体验感悟,读出层次,突破难点,让师生融情于文,体验师生与文本的对话过程)

D第三个层次:5句

1.角色体验:师指一学生,你身上湿淋淋,为什么脸上还笑开了花?

2.生说:(略)

3.出示第5句,你来读读。

4.师述:怎能不兴奋呢?怪不得人们那么兴奋,原来清水是祥瑞如意的象征,泼出去的水会给人们带来华蜜呀,带着新的感受再读3-4句。

5.生读3-4句。(此环节设计是让学生更深刻领悟泼水的象征意义,领悟傣家独有的风情,从而更好的突破重难点)

三.第三自然段的教学,我进行了弱处理

A.出示课件,《月光下的凤尾竹》响起。师伴以音乐,渲染气氛,以读代讲第一句。

B.其次句,以声像手段烘托,让学生在乐声中唱起来,跳起来,在象脚鼓声中赛龙舟。在礼炮声中,在五彩滨纷的烟花中,感受泼水后欢快的热情场面,读出兴奋,不忍离去的心情。

1.听音乐(二上音乐课本中的《金孔雀轻轻跳》伴奏带响起)师生唱、跳金孔雀

2.象脚鼓声响起,看:赛龙舟

3.听、看放烟火

4.师生读最终一句话四、回来全文用读给在座的老师听,让在座的老师听了你们的朗读也想去西双版纳过泼水节,激发学生声情并茂的朗读全文。

五、生字教学

1.出示生字:吉、祥

2.给生字找挚友

3.视察写时要留意什么?

4.师范写祥生字

5.生描红临写。

板书

20.快乐的泼水节

祥瑞如意

《快乐的泼水节》的其次课时教案3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4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了解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独有的风俗习惯。

教材说明

课文紧扣“快乐”记叙了居住在西双版纳的傣族人民欢庆泼水节的情景,初步进行敬重各民族风俗习惯的教化。全文有3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凤凰花开了,一年一度的泼水节到了。其次自然段详写了人们相互泼水的情景及其象征意义。第三自然段写人们唱歌跳舞、赛龙舟、放烟火直到深夜。

教学难点

由于学生对泼水节了解过少,所以在教学上重点让学生体会、领悟傣族人民过节的快乐心情。

教学课时

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

2.一分钟内自我检查订正,并跟同桌说说,你找到写错别字的缘由。

3.导入新课。

二营造氛围,激发情感

1.屏幕呈现傣族人民泼水的快乐场面。

2.去了西双版纳你最想干什么?

3.师生共演坐火车去西双版纳。

三整体感知体验快乐

1.自由朗读课

(提示朗读时留意读书姿态、表情等)

2.课件出示问题。

你能从文中找出描写泼水的句子和快乐的场面吗?试试看,信任你能找到的。

(引导学生回答问题时回答完整,并对回答好的同学,老师示范表演泼水的动作并送上祝愿的话。)

3.屏幕出示泼水场面。

①指导学生有序视察画面。

②师生共演泼水的动作。

(让学生知道应一边泼一边送上祝愿的话。)

③指名表演。

A生评。

B询问有几种泼水动作。

(老师举例点拔,让学生明白灌和泼的不同之处。)

④学生自由朗读。

朗读内容:“起先泼水了,你拿瓢往我衣领里灌,我端盆向你身子上泼,老人、小孩、姑娘、小伙儿,个个身上湿淋淋,人人脸上笑开了花。”

⑤指名读,师生共评。

⑥个人大挑战竞赛读。

4.傣族人民为什么要相互泼水呢?

①生生互说。

②生自由朗读。

③小组竞赛读。

5.假如你是傣族人民,泼水节这一天早上你会干什么?

四巩固练习,推向高潮。

(师带“记者证”)

1.傣族人民你们好,我是灵宝电视台的记者,询问一下,老爷爷你为什么要在清水里滴香水,撒花瓣?

2.小挚友,你的身上湿淋淋的,你兴奋吗?

3.老妈妈,天色已晚你怎么还不回家呢?还想参与什么节目?

4.让我们看着这美丽的环境,听着舒缓的音乐,跟随老妈妈一齐参与其他的节目好吗?(“老妈妈”领读第三自然段)

五学会祝愿,练习说话

西双版纳这里的景色迷人,傣族人民热忱,更让我们领会了他们独特的风俗习惯,我真是不愿离去,在临走之时,把你们美妙的祝愿送给傣族人民好吗?

六认读生字,指导书写

1.师生表演坐火车回学校。

2.屏幕出示:“吉”“祥”“淋”“湿”

A交挚友

B说说喜爱哪个词语

C识记方法

D书写时留意事项

E书写

七课外延长,选择练习

1.把这快乐的泼水节的喧闹场景介绍给你的爸爸、妈妈或你的好挚友。

2.搜集其他少数民族的传统节目。

3.依照《快乐的泼水节》,任选一个其他民族有代表性的节目简洁介绍。

《快乐的泼水节》的其次课时教案4

文章摘要:

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快乐的泼水节其次课时教案精品设计一公开课,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珍贵看法!

教材简析:

课文紧扣“快乐”记叙了居住在西双版纳的傣族人民欢庆泼水节的情景,初步进行敬重各民族风俗习惯的教化。全文有3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凤凰花开了,一年一度的泼水节到了。其次自然段: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的欢乐情景。第三自然段:人们的欢乐始终持续到深夜。课文配有插图,图文结合,内容充溢。因为民族的差异,学生对泼水节了解较少,必需多指导朗读课文,才能与课文产生情感共鸣,让学生体会、领悟傣族人民过节的快乐心情。

教学重点:

第一、二自然段课文体会傣族人民过节时的情景与欢乐。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4个二类字,并理解有关的词语。

2、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了解泼水节是傣族人民所特有的风俗习惯。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