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平儿的性格因素分析_第1页
《红楼梦》中平儿的性格因素分析_第2页
《红楼梦》中平儿的性格因素分析_第3页
《红楼梦》中平儿的性格因素分析_第4页
《红楼梦》中平儿的性格因素分析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红楼梦》中平儿的性格因素分析

在《红楼梦》中的几个孩子中,平儿是最具特色的一个。她没有晴雯“撕扇子作千金一笑”的自尊和勇气,没有“鸳鸯女誓决鸳鸯偶”的刚烈和坚决,没有袭人藏于柔顺表面的工于心计,没有香菱被折磨致死的堪伤遭际,平儿一如其名,初读之下,性格中似乎没有某种因素可以给读者留下特别深刻鲜明的印象,平和镇静,波澜不兴。但较之其他人物细细品评之后,才愈体会出其身上独特的魅力,才明白平儿为何长期以来被作为一个几近于“完人”的形象而深受读者的喜爱与赞美。清代评论家涂赢在《红楼梦论赞·平儿赞》中云:“求全人于《红楼梦》其惟平儿乎!平儿者,有色有才,而又有德者也。”平儿也是一位深得作者偏爱的艺术形象,纵观前八十回中,很难找到对平儿的一丝微辞。作者在平儿这一形象中寄寓了他对人生、人性的理想和关照。一、公正公正—以仁善为核心的道德评价的延展中国古典文学在涉及人的道德评价时多是以仁善为核心的。从孔子仁学思想的“爱人”“泛爱众”至孟子的性善论,以至形成一种“以善为美”的道德审美观。平儿形象的塑造正是作者对这一道德评价的延展。当人与人之间的温情湮没于充斥着人欲与腐朽的封建末世时,平儿的仁善便宛如一缕春风,一泓清泉,轻拂于暗流涌动的贾府,潺潺流淌于读者心间。平儿的仁善总体上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分析。比较明显的是对于地位低于自己的人的无私帮助与关照。当贫寒自卑的刘姥姥不敢前去见贾母时,平儿却意识到这于刘姥姥是个绝好的得受接济的机会,她没有如贾府的守门人一般势利地推卸包袱、置之不顾,而是主动和周瑞家的将其送去。史太君两宴大观园,连素昔“心也公道,不仗势欺人”的鸳鸯也和凤姐将刘姥姥当作“女篾片”似的打趣取笑,虽然是连篇的欢声笑语,却教人看透了炎凉的世态和生活于底层的贫苦百姓的无奈与辛酸。两相对比,鸳鸯稍嫌势利,平儿却善良敦厚。对于地位低贱的人,平儿同情帮助,对于名份高于自己却处境艰难的人,平儿同样处处留心,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出身布裙荆钗的邢岫烟,寄居在遍是“一个富贵心,两只势利眼”的贾府,连姑母邢夫人亦非真心疼爱,时常得受丫头婆子叫嚷聒噪,平儿却能够细心觉察到她困难尴尬的处境,特地将凤姐的一件羽纱衣裳给岫烟送去。尤二姐被王熙凤用计赚入大观园,凤姐暗中摆布,秋桐侮辱欺凌,众丫头媳妇言三语四、指桑说槐、暗相讽刺,唯有平儿处处怜悯照顾。事后虽遭凤姐恨骂,但面对贾母不喜,众人又往下踏践,“要死不能,要生不得”的尤二姐,依旧还是“背着凤姐,与他排解排解”。尤二姐吞生金自逝,平儿悲伤不已,又瞒着凤姐,将二百两一包的碎银子偷了出来,悄递与贾琏治办棺椁丧礼。如果说对于这些地位卑下或是处境堪怜的人的帮助与关照还只是人之常情,那么五十二回“俏平儿情掩虾须镯”与六十一回“判冤决狱平儿行权”便充分体现了平儿公正平和的心态中的仁厚和善良。平儿的镯子被小丫头偷去,先不为自己气恼,也不以手中职权处治泄恨,想到的却是宝玉的争强要胜,老太太、太太生气家宅不安,怡红院的丫头袭人、晴雯、麝月等的脸面处境。玫瑰露与茯苓霜失窃一案,柳家母女被人冤枉,面对众人的奉承贿赂,平儿并没有虚荣骄矜、徇私枉法,却是访明真相,发脱无辜,又不忘顾及探春体面自尊,顺便又警醒了彩云、玉钏等人,使各方无不心悦诚服又心存感激。作为一个丫头,平儿有着自己作为奴才的屈辱与辛酸;作为管家奶奶的心腹,平儿又不是一个普通的丫头,她的手中握着一定的权柄,但她并不肯仗势欺人,大作威福以达到自身心理的平衡和虚荣,而是以一种公正平和的心态,用自己的仁厚善良之心去关照周围的每一个人。作为作者描摹世情的舞台,贾府中人际关系可谓错综复杂。探春曾一言揭开这个笼罩在封建礼教与伦理道德的温情面纱之下的大家族的亲情本质:“咱们倒是一家子亲骨肉呢,一个个不象乌鸡眼,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P1066)主子亲人之间尚且如此,主子与奴才,奴才与奴才更是恩怨纠结。就连嘴甜心苦、奸狡狠毒的王熙凤也说:“你是知道的,咱们家所有的这些管家奶奶们,哪一位是好缠的?错一点儿他们就笑话打趣,偏一点儿他们就指桑说槐的抱怨,‘坐山观虎斗’,‘借刀杀人’,‘引风吹火’,‘站干岸儿’,‘推倒油瓶不扶’,都是全挂子的武艺。”(P212)当封建社会附于人们身上的种种枷锁使人们的心态严重倾斜扭曲,当封建末世伦理礼教已成为强弩之末使得道德普遍沦丧,作者通过平儿这一形象的塑造,体现了对传统文化中以仁善为核心的道德审美理想的认同。这并不等于作者是对带有封建伦理道德色彩的“以善为美”的美学观的简单沿袭,《红楼梦》也不是一部浅俗的劝善惩恶的教化之作,这里的仁善道德标准的认同只是作者在平儿这一全书中次要人物身上所体现出的一种人性层面上对于仁善的向往和追求。二女性观之改变曹雪芹出色的人物塑造艺术并没有使平儿这一形象流于一种扁平的道德观念的符号,如果说“仁善”构成了平儿性格的基本框架,是其性格中的“经”,那么平儿过人的才智则是作为穿梭于“经”线之间的“纬”,“仁善”和“才智”的优秀品质交相辉映,使这一艺术形象越发鲜明地凸显出来,熠熠闪光。由于身份的局限,平儿不可能得到如凤姐、探春那样理家展才的机会,平儿的才智在书中主要体现在她对人际关系敏感的把握,以及在艰难的处境中,以卑微的身份驾驭复杂情势的精明灵巧。她“天资聪秀,应付敏活”,最为明显的莫过于周旋于琏、凤二人之间而游刃有余。平儿夹在风流浪荡的贾琏和多蛊多妒的凤姐之间,其地位可谓尴尬、艰难。贾琏先时的两个屋里人,凤姐又陪嫁过来的四个丫头,最后独平儿得以生存下来,并成为琏、凤二人都信赖不疑的人,“贾琏之俗,凤姐之威,她竟能周全妥贴”,其聪秀敏活由此可见一斑。探春理家之时,平儿才智得到了集中的体现。探春以未出阁的姑娘身份接管荣府家政,众势利仆妇们藐视她是青年姑娘且又是庶出,处处刁难欲抓乖取笑。探春一则要向凤姐发难以树立威信,二则又正因凤姐素日用人不当迁怒于平儿,因此平儿即刻面临着一场严峻的考验。但“平儿一来时,已明白了对半”,又闻探春驳回凤姐的话面带怒色,便“越发会意”,立刻将自己置于森严的封建等级壁垒之中,克职尽礼,得体行事。于探春跟前是垂手默侍,挽袖卸镯,伺侯用饭;对藐视探春的仆妇则是呵斥训诫。“我原没事的,二奶奶打发了我来,一则说话,二则恐这里人不方便,原是叫我帮着妹妹们服侍奶奶姑娘的。”(P776)不仅恭顺谦谨,又仿佛不经意地将凤姐对探春的关怀之意表露出来。“姑娘知道二奶奶本来事多,哪里照看得这些,保不住不忽略。俗语说,‘旁观者清’;这几年姑娘冷眼看着,或者该添该减的去处二奶奶没行到,姑娘竟一添减,头一件于太太的事有益,第二件也不枉姑娘待我们奶奶的情义了。”(P776)巧妙的动之以情,晓之以礼。说得探春“不但没了气,倒愧了,又伤起心来。”作为凤姐平日理家的心腹助手“一把总钥匙”,平儿对探春代理家务之事不能缄默不言以表恭顺之心,又不能随声附和露出恭维之嫌,还得时时维护凤姐利益,又不能现出护短之意,实非聪明敏捷不能周全。作者赋予平儿人性中的智慧之美,不仅在于塑造鲜活可人的艺术形象,更寄予了作者进步的女性观。《红楼梦》一书诸多叛逆思想中的一点便是对传统男尊女卑的性别价值判断的根本背弃,这一点早已得到了学者的普遍认同。曹雪芹笔下的女儿,一个个虽然是各具一心,各具一面,但都有着“金玉之质,冰雪之性,星日之神,花月之貌”(P1131),她们绝少受到外界社会环境的污染,形成了近乎天性的、纯真的审美判断。作者并没有止于将女性作为一种抽象人性的化身而使女性地位束之于空中楼阁,《红楼梦》中女性观的更可贵之处,在于作者着眼于和男性相比,女性在社会中地位的平等、独立。表现在作品中,即不仅对她们美好品德予以颂扬,更赋予她们以才智,并将此提升到女性独立的存在价值的高度,将男性的庸俗粗鄙与女性的钟灵毓秀相对比,对“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传统女性价值评判标准彻底否定。如果说“秋爽斋偶结海棠社”、“芦雪庭争联结景诗”、“幽淑女悲题五美吟”、“林黛玉重建桃花社”、“凹晶馆联诗悲家寞”等大量篇幅是对裙钗们博学文才的充分展示,那么平儿对于人际关系的应付敏活、分寸得宜便是配合着凤姐的杀伐决断的理家之材,对于女性在传统文化中一向缺失的男权中心世界中地位的确认。这里作者赋予平儿的智慧已经不是出于男性的赏玩和精神生活需要,而是作为其自身存在价值的一部分。晚明的李贽、冯梦龙、陈继儒等人虽也纷纷提出了肯定女子才智的观点,但仍没有走出将女性视为男性附属物的审美思维定势,倾向于女子之才应对男子有辅助之用,以提高男性家庭生活的品位。曹雪芹却将才智作为女性独立存在的价值使女性形象放出异彩,较之前人已具有明显的进步性。三、逆来顺受的“善生”形象鲁迅在《中国小说的历史变迁》中曾评价说,《红楼梦》中的人物“都是真的人物。”这里的“真”即典型化一一蕴含着丰富复杂的社会因素的人的生命存在。《红楼梦》的舞台背景是由繁盛走向衰落的封建末世,封建统治秩序依然占据社会主导地位,等级观念(即奴才对于主子的普遍顺从意识与被统治意识)仍是其行为的指导思想。平儿所面临的处境是生活于社会底层整个群体的遭遇的代表和提炼。曹雪芹是热爱生命的,那些作为其理想人性代表的钟灵毓秀的女儿周身所萌动着的生命力强烈地感染着我们每一个人。他希望人世能如大观园一样远离尔虞我诈、虚伪污浊,人与人之间能以情为基础真诚相待,但当现实与理想之间产生冲突与矛盾,作者便不得不痛苦地思索:面对残酷艰难的环境,如何生存下去?平儿不仅生存了下来,而且成为贾府最有体面、权势,同时又获得了上下一致认可与尊敬的丫头。深入剖析这一形象,她靠的是清醒的头脑,直面现实屈辱的勇气以及积极的人生态度。在对自己的身份定位和终身归宿的认识上,平儿是清醒的。从贾府这个大环境来讲,她属于奴才阵营,因此她从不悖逆森严繁琐的封建礼教,克守着奴才的本分;从其直接隶属的主子的小环境来讲,她是风流浪荡的贾琏的小妾(且身份低微只是一通房丫头),是奸狡狠毒的王熙凤的心腹奴才。她既瞒着贾琏替凤姐放帐、收取利银,又背着凤姐帮贾琏遮掩其淫邪丑行,不是为了抓两人的把柄作为要挟的资本(这其中固然有如兴儿所言“那平姑娘又是个正经人”,“不会挑妻窝夫的”心地正道善良),但更多的是平儿清醒的认识到自己的处境而为自己铺设的后路。“贾琏惟知淫乐以悦己,并不知作养脂粉”,凤姐虽无真情实意可言,但作为贵族少妇,她需要为丈夫收屋里人以显自己贤良名儿;作为管家奶奶,她需要一把心腹“总钥匙”。若论清醒的头脑,贾府的丫头中当不止平儿一个,但平儿始终对人生抱着一种积极的态度,首先着眼于生存,所以她能够委曲求全,逆来顺受,在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巧妙的抗争。在平儿身上隐约闪烁着儒家传统文化中“善生”的人生观:不管环境多么恶劣,在珍惜自己生命的同时又在生命中积极行善。“过于软弱无能,不配做王熙凤的心腹助手,精明和强干了,一天也容她不下。若平儿是紫鹃那样温柔敦厚的好人,在那样一个精明狠毒的主子脚下,简直不能活下去。”对于《红楼梦》中的众女儿,曹雪芹善用一个字来抓住她们的神韵。黛玉之灵,宝钗之时,探春之敏,香菱之呆,晴雯之勇,袭人之贤,对于平儿,曹雪芹曾两次赋予她一“俏”字,“俏平儿软语救贾琏”,“俏平儿情掩虾须镯”,传神地反映出在如此艰难环境的重压下,面对如此不平甚至屈辱的遭遇,平儿仍将其生命演绎得鲜活灵动。比起鸳鸯、晴雯、金钏、司棋、尤三姐之烈,使人同情心酸之余,惊叹赞服之外又有一种别样的赏心悦目、温馨和谐的美感。疏狂不羁的曹雪芹塑造了平儿这样一个委曲求全,逆来顺受的艺术形象,不能不说是其对人生的一种思考。平儿的结局,高鄂让其被扶正作了正室夫人,这与曹雪芹的本意是未必相合的,作为一部“彻头彻尾的悲剧”,曹雪芹早在第五回便将这些钟灵毓秀的女儿们列入了“薄命司”内,入选十二钗的女子,其人生遭际更是有着典型的悲剧意义。平儿是以她的清醒、理性,积极生存了下来,但这也正是其悲剧所在。不管她生存的多么体面,却是以本真的被压抑和对屈辱不平的默默忍受为代价。美貌、才智、善良、谦恭都只不过更反衬了其令人心酸的悲剧而己。晴雯的自尊自傲也好,鸳鸯的刚烈不屈也好,袭人的奴颜媚骨、工于心计也好,平儿的委曲求全、逆来顺受也好,最后统归于孤凄悲寂,由此推及红楼之中的所有人物,便可清楚地看到作者人生即悲剧的生命意识。“故人生者,如钟表之摆,实往复于痛苦与倦厌之间者也”(P129),王国维将《红楼梦》所体现的人生悲剧归结为“非必有蛇蝎之性质与意外之变故”而是“人生之所固有故”并且“无不平之可鸣”。这种悲剧意识是“面对社会现实的失落和残缺,心理上承受着苦闷和痛苦的压力时产生的”,也势必会走向佛教色空观的虚无与幻灭。平儿这一形象在蕴涵着丰富社会性的同时融入了作者的主体思考。作者赋予她仁德善良的优秀品质以张扬自己对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