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_第1页
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_第2页
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_第3页
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_第4页
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

case-controlstudy&cohortstudy浙江大学陈坤11/22/20231病例对照研究

case-controlstudy11/22/20232一、概述

1.定义

从某种拟研究的疾病出发,选定患有某病和未患该病的人群,分别调查其既往暴露于某个(或某些)危险因素的情况,以判断暴露危险因素与某病的关联强度的一种调查研究方法,主要应用与评估危险因素和研究病因。11/22/202332.病例对照研究根本原理图目标人群合格对象病例组对照组暴露非暴露暴露非暴露结论回忆调查cbda11/22/20234

-病例组的暴露比例

-对照组的暴露比例

如果显著大于,说明该暴露因素可能是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如果显著小于,说明该因素可能是一保护因素。11/22/202353.用途探索病因;检验病因假设;评价预防、治疗等措施。11/22/20236

二、病例对照研究的设计和实施1.建立假说在进行课题研究之前,应当了解相关课题的开展现状。通过查阅文献,结合自己和他人的经验,以及疾病的自然史和的影响因素等,提出病因假说。形成病因假说的方法有:求同法求异法共变法类推法11/22/202372.选择研究对象

2.1病例的选择

进入病例组的病例足以代表总体(即产生这组病人的目标人群)中该病的全部病例

〔1〕病例的纳入标准1〕对疾病的规定尽量采用国际或国内的统一标准;自行制定纳入标准的,应适合本次研究;2〕对病例其他特征的规定,如性别、年龄、职业等。11/22/20238〔2〕病例的来源1〕来自医院优点:诊断准确,操作方便,节省经费。缺点:不能反映全部社会人群该病的特点,易出现选择偏倚。2〕来自一般人群优点:代表性强缺点:在实际工作中常常不能包括全部病例,给调查带来一定的难度。

11/22/20239〔3〕病例(case)的种类〔1〕新发病例(incidentcase):研究期间发生并诊断的病例。〔2〕现患病例(prevalentcase):人群中业已存在的某病的病人。〔3〕死亡病例(deathcase):研究中收集暴露史之前已死亡的病例。

最好选取新发病例,以免记忆或者由于发病后改变了与暴露因素的关系带来偏倚。11/22/2023102.2对照(control)的选择〔1〕对照的来源一个人群中未患某病的全部个体或其随机样本从住院病人中随机选取〔2〕选择对照的原那么代表性可比性暴露不能作为选择对照的依据11/22/2023112.3匹配(matching)的应用在选择对照时,应用一种限制性方法,使对照与病例在某些混杂变量上保持同质性,以到达控制混杂因素的目的。11/22/202312〔1〕匹配的种类群体匹配,又称为成组匹配(categorymatching)或频数匹配(frequencymatching):即匹配因素在病例组中和对照组中的构成整体上一致。个体匹配(individualmatching):即根据匹配因素一致的原那么,病例和对照以个体为单位进行匹配。11/22/202313〔2〕匹配时应注意的问题

或非常疑心是混杂因素,应将此因素作为匹配条件;研究因素不能作为匹配的变量;防止匹配过头:匹配因素一般不超过4个;如果要匹配的变量是连续性的(如年龄),应根据实际情况重新分类。11/22/2023143.确定样本含量成组设计的样本含量:式中,,。

Zα与Zβ分别为α与β时的正态离差,p1和p2分别为对照组与病例组的研究因素暴露水平的估计值(暴露率)。11/22/202315例1.孕妇暴露于某因子与婴儿先天性心脏病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假定孕妇有30%暴露于此因子。要求在暴露比值比为2时,即能在95%的水平上,以90%的把握度查出,那么样本含量为:查表得:Zα=1.96,Zβ=1.2811/22/2023164.资料分析4.1不匹配未分层的资料分析

病例对照研究资料整理图有暴露史无暴露史合计病例abN1对照cdN0合计M1M0T11/22/202317〔1〕两组暴露率的统计学显著性检验

卡方检验:校正公式为:11/22/2023182.计算暴露与疾病的联系强度病例对照研究中可用“比值比〞(oddsratio,OR)来估计率比(RR)。

OR的95%可信区间:〔1〕由χ2值求可信区间:〔2〕自然对数转换法:

11/22/202319例2.女性吸烟与肺癌的关系

资料整理图病例对照合计吸烟10968491945不吸烟46016012061合计155624504006=

OR95%可信区间为:3.93~5.13

11/22/2023204.2分层资料的分析为了分析或控制混杂因素的影响,需要按潜在的混杂因素分层后进行分析。

病例对照暴露aiciM1i未暴露bidiM01N1iN01Ti11/22/202321⒈先将各层资料分别单独分析;⒉计算总χ2的值;

3.计算总的OR值:4.计算标准化优势比SMR=∑ai/∑(bi·ci/di)11/22/202322例3.1950年Doll和Hill报道了吸烟与肺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整理如下:男女合计吸烟不吸烟吸烟不吸烟吸烟不吸烟病例6472411968821对照62227283265059合计126929695113388011/22/2023231.计算按性别分层后的χ2和OR值:〔1〕男性:χ2=22.04,P<0.01校正χ2=20.32OR95%可信区间:4.67~42.31〔2〕女性:χ2=5.76,P<0.01OR95%可信区间:1.18~5.152.计算χ2总值:11/22/2023243.总OR值的计算:OR95%的可信区间:2.50~8.174.计算SMR:男女间的OR值有明显差异,不宜求总的OR值来分析,可用SMR分析:说明不吸烟罹患肺癌的危险性高10.97倍。11/22/2023254.31:1配对资料分析资料整理图对照病例对子数暴露未暴露暴露aba+b未暴露cdc+d对子数a+cb+da+b+c+d11/22/2023261.两组暴露率的统计学显著性检验:当b+c<40时,使用连续性校正公式:

2.危险度估计

OR的95%可信区间:

11/22/202327例4.某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的资料整理如下:1.两组暴露率的统计学显著性检验:

χ2=55.85>6.63,P<0.012.危险度估计:OR=72/6=12;OR的95%可信区间:。

对照病例对子数暴露未暴露暴露1506156未暴露72779对子数2221323511/22/202328三、偏倚(bias)及控制方法1.选择偏倚(selectivebias):〔1〕入院率偏倚(admissionratebias)控制方法:从多个医院或人群中选择病例;也可设计两个或多个对照。〔2〕现患病例-新发病例偏倚(prevalence-incidencebias)控制方法:选择新发病例〔3〕无应答偏倚控制方法:应在设计过程中加以控制,尽量减少失访率和无应答率。11/22/2023292.信息偏倚(informationbias):〔1〕回忆偏倚(recallbias)控制方法:采用盲法收集资料采用客观标准获得资料收集资料应广泛、详细〔2〕观察偏倚(observationalbias)控制方法:设计好调查表,采用统一标准对调查员进行培训,进行质量控制11/22/2023303.混杂偏倚(confoundingbias)一些既与疾病有关又与病因因素有联系的因素可能引起偏倚控制方法:设计时采取匹配的方法分析时采用分层分析、多元分析等11/22/202331四、病例对照研究的优缺点〔一〕优点:省时、省力、费用低适用于罕见病的研究适用于潜伏期较长的疾病的研究允许同时调查分析许多因素医德问题少11/22/202332〔二〕缺点容易受偏倚的影响对照组的正确选择有时会发生困难暴露和疾病的时间顺序不易确定不能确定暴露与非暴露组的发病率11/22/202333队列研究

cohortstudy11/22/202334一、概述1.定义选择暴露及未暴露于某因素的两类人群进行追踪观察,比较两者发病的差异,从而判定暴露因素与发病有无关联及关联程度的一种调查研究方法。目的是研究一项疑似病因(危险因素或暴露)或其不同的水平与后来发病或死亡危险的关联。11/22/2023352.队列研究结构模式图研究人群

+++--abcd—暴露疾病人数比较a/(a+b)c/(c+d)调查方向11/22/2023363.几个根本术语3.1暴露(exposure):指研究对象曾经接触过某些因素,或具备某些特征,或处于某种状态。3.2队列(cohort):一个特定的研究人群组,有共同经历或状态的一群人。3.3危险因素(riskfactor):引起某特定结局(如疾病)发生,或使其发生的概率增加的因子。11/22/2023374.目的和应用范围用于验证疾病病因假设评价疾病预防性策略措施的效果

评价临床疾病治疗性策略和措施的效果应用于疾病预后的评价研究

11/22/2023385.队列研究的特点根据暴露自然存在的状态分组从因到果的研究,可确定因果联系可计算研究人群的发病率研究对象由可能患所研究疾病的个体组成尤其适合于暴露率低的危险因素与疾病关系的研究观察时间一般较长

11/22/202339二、队列研究的设计和实施〔一〕研究队列的选择1.按规定的暴露,选择一组特殊暴露人群,再选择没有暴露的对照人群;2.选择一个暴露因素分布不均的人群〔如某地全体居民和某单位全体成员〕,将此人群按暴露状态分成暴露组和对照组,或按不同暴露水平,分成假设干亚组。11/22/202340〔二〕研究队列的分组1.暴露组〔1〕选择原那么1〕暴露已经自然存在2〕该组人员能提供可靠的暴露史3〕便于随访、观察〔2〕来源1〕自然人群2〕特殊人群11/22/2023412.非暴露组〔1〕选择原那么与暴露组有可比性〔2〕来源1〕内对照:在选定的研究对象内部形成对照组2〕一般人群对照:与一个地区整个人群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作比较3〕外对照:暴露队列以外的,许多方面与暴露组相似但不具备暴露因素的一组人群4〕多重对照11/22/202342〔三〕样本含量的估计p1、p2分别为暴露组及非暴露组的发病率;为两率的平均率的估计值队列研究期间研究对象的失访是不可防止的,因此应适当增加样本含量。一般在公式计算的样本含量的根底上加10%作为实际研究的样本量。11/22/202343例5.孕妇暴露于某药物与婴儿先天性心脏病之间的联系的队列研究中:非暴露者所生的婴儿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p1=0.008,要求用双侧检验,设α=0.05,β=0.10,估计RR值为2,所需样本量为:Za=1.96Zβ=1.282p1=0.008RR=211/22/202344〔四〕资料的收集1.收集基线信息:在选定研究对象后必须详细搜集每个研究对象在研究开始时的根本情况,包括暴露的资料及个体的其他信息,称为基线信息或信息本底。包括:〔1〕研究对象暴露于某研究因素的情况;〔2〕与判断终点有关的资料;〔3〕暴露于其他与患病有影响的因素的资料。收集的方式:〔1〕现有记录〔2〕访谈〔3〕检测〔4〕环境测量11/22/2023452.随访〔1〕随访的内容1〕有关暴露的资料;2〕有关混杂因素的资料;3〕有关疾病和死亡的资料;4〕失访、随访队列人口变动资料等。〔2〕要求1〕以相同的态度和方法随访各组成员;2〕调查他们的结局〔发病或死亡〕情况;3〕根据规定的标准对上述结局加以诊断。〔3〕方法同基线调查11/22/2023463.资料分析队列研究的资料分析,主要是计算各比较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队列研究视随访的队列是固定队列还是变动队列而分别计算累积发病(死亡)率(cumulativeincidence,CI)和发病密度(incidencedensity,ID)。11/22/2023473.1人时的计算〔1〕用寿命表法计算人时数

上式中,LX指暴露人时数,IX指期初的人数,NX指期内参加人数,DX指期内发病数或死亡数,WX指期内失访人数。11/22/202348例6.

总暴露人月数为13336.5人月=1111.4人年

11/22/202349〔2〕以个人为单位计算人时数如样本不太大,用寿命表计算人时数误差可能较大,此时那么可以按研究对象逐个计算其暴露人年:例7.3例研究对象出生日期与进出研究的时间如下表所示:11/22/2023503例研究对象的人年数计算如下表所示:11/22/2023513.2标化指标〔1〕标准化死亡比(standardizedmortalityratio,SMR)11/22/202352例8.某职业队列的死亡情况与一般(标准人口)死亡率及的计算方法:该职业队列的死亡风险是一般人群的220.1%。11/22/202353〔2〕标准化比例死亡比(standardizedproportionalmortalityratio,SPMR)

当仅死亡原因、死亡年龄(分层变量)与死亡日期,那么可以计算SPMR:指某人群某疾病观察总死亡数与预期总死亡数之比。11/22/202354例9.

某工厂工人随访10年期间的总死亡人数和因肺癌死亡人数如下表所示,SPMR计算如下:

该职业队列的肺癌死亡数仅是一般人群的89.39%。

11/22/202355〔3〕标准化发病比

标准化发病比是指研究人群某病的实际发病数与预期死亡数的比值。11/22/2023563.3联系强度的测定〔1〕两组率差异的假设检验U检验:p1:暴露组的率;p2:非暴露组的率;Sp1:暴露组率的标准误;Sp0:非暴露组率的标准误。11/22/202357〔2〕暴露与发病关联指标的计算队列研究的资料可整理如以下图所示:病例非病例合计发病率暴露组abn1a/n1非暴露组cdn0c/n0合计m1=a+cm0=b+da+b+c+d11/22/2023581〕相对危险度〔relativerisk,RR〕p1=a/n1,为暴露组的率p0=c/n0为非暴露组的率RR反映了暴露组发病或死亡的危险是非暴露组的多少倍。11/22/2023592〕特异危险度〔attributablerisk,AR〕AR反映了发病的危险特异地归因于暴露因素的程度。11/22/2023603〕特异危险度百分比〔attributableriskpercent,ARP或AR%〕或:

AR%说明在暴露者中由于暴露于某因素导致的发病或死亡占暴露者发病或死亡的百分比。11/22/2023614〕人群特异危险度〔populationattributablerisk,PAR〕和人群特异危险度百分比〔PAR%〕

PAR=p1-p0式中p1表示全人群某病发病率或死亡率,p0为非暴露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PAR是测量人群中由于暴露于某因素导致的发病率或死亡率。

PAR%是人群中因暴露于某因素所致的发病或死亡占人群发病或死亡的百分比。或:11/22/202362例10.吸烟者肺癌年死亡率为0.96‰,非吸烟者肺癌年死亡率为0.07‰,全人群肺癌死亡率为0.56‰,吸烟者在全人群中所占的比例为0.55‰。各危险度指标计算如下:RR=0.96‰/0.07‰=13.7AR=0.96‰-0.07‰=0.89‰AR%=0.89‰/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