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顺市农业气候资源诊断分析_第1页
抚顺市农业气候资源诊断分析_第2页
抚顺市农业气候资源诊断分析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抚顺市农业气候资源诊断分析

气候因素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显著影响,尤其是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农业与气象密切相关,粮食生产高度依赖于天气气候条件,光、温、水、气、风等气象要素不仅是粮食生产过程中的物质资源和能量来源,同时也是作物的生长生存环境。气候变暖是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特征,已成为国内外学者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根据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过去100年全球地表温度上升了0.74℃,近50年的温度升高趋势为过去100年的2倍。气候变化使气象灾害呈现“提早、增多、加重”的趋势,对粮食生产的重大负面影响日益显现,已对粮食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农业气象保障体系建设,为辽宁省粮食生产提供气象保障。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东北地区气候资源和农业气候资源也发生了相应改变。近30年来,辽宁省降水量出现减少的趋势,趋势并不剧烈,但季节性明显,秋季降水减少的贡献最大,与降水有密切关系的蒸发潜力和降水蒸发差的变化趋势并不明显,不存在突变现象;太阳辐射与日照时数变化趋势一致,在1982年发生突变,并一直呈下降趋势,太阳辐射量和日照时数的减少主要表现为夏季的欠缺;辽宁总体的农业气候变化存在以降水、日照减少为主要特点的暖干化趋势,这种趋势在秋季表现得更为明显。笔者利用章党、清原、新宾3个气象站1971~2007年气候资料,采用线性气候倾向率方法,对抚顺地区年和春、夏、秋、冬四季的光、水等主要农业气候资源要素进行了诊断分析。1数据和方法1.1资料与气候要素以抚顺市气象局章党、清原、新宾3个气象站1971~2007年气候资料为研究依据,其中各站的日照时数、降水等资料为主要气候要素。季节划分为春季(3~5月)、夏季(6~8月)、秋季(9~11月)、冬季(12月~次年2月),夏半年(4~10月)、冬半年(11月~次年3月)。1.2农业气候资源趋势变化分析利用抚顺地区3个气象站37年气候资料做数据统计分析,农业气候资源趋势变化分析使用线性气候倾向率方法,并对抚顺地区的光能、水分等主要气候资源要素进行诊断分析,主要讨论其变化趋势、阶段性、突变性等变化特征。1.3光照百分率的计算方法Presooff太阳总辐射计算公式为:Rg=Ra(a+bnN)Rg=Ra(a+bnΝ),式中,Rg为太阳总辐射,J/cm2;Ra为天文太阳辐射常数;n为气象站日照观测计测得的日照时数,N为某站当地某个时期的天文昼长,以可照时数表示;实际日照时数除以可照时数再乘以100%便是日照百分率,也就是公式中的n的百分率,即日照百分率;a、b为待定系数,荷兰科学家M.R.Rietvela研究提出了a、b值的公式:a=0.10+0.24nNa=0.10+0.24nΝ、b=0.38+0.08(nN)−1b=0.38+0.08(nΝ)-1,式中,n代表日照百分率,以小数形式参加计算;N代表某个地区的可照时数,J/cm2。2结果与分析2.1抚顺区光能资源变化特征2.1.1太阳总辐射的州际分布经计算,1971~2007年章党县平均每年的太阳总辐射资源为129.8J/cm2,清原县为126.0J/cm2,新宾县为121.6J/cm2,抚顺地区平均为125.8J/cm2,可见章党县最多,新宾县最少。由表1可见,抚顺地区太阳总辐射夏季最多,地区平均为40.8J/cm2,春季次之,冬季最少,为17.7J/cm2。章党县太阳总辐射最多,全年总和为127.8J/cm2,清原县次之,新宾县最少,总和为119.1J/cm2。抚顺地区太阳总辐射西部比东部多,夏季和春季更多。抚顺地区太阳总辐射夏季和春季占全年总辐射最大,分别是33.01%和31.83%,冬季太阳总辐射还不到夏季和春季的一半,为14.32%。抚顺地区温暖季节即夏半年(4~10月)太阳总辐射占全年总辐射的72.14%,而冬半年(11月~次年3月)太阳总辐射仅占全年太阳总辐射的27.86%(表1),说明农业可利用光能资源还是比较可观的。作物生长季(4~9月)太阳总辐射平均在67.0J/cm2左右,其中,4~5月约占35.23%,6~7月约占35.15%,8~9月约占29.58%(表2)。2.1.2女性劳动战时和地域分布1971~2007年抚顺地区实际日照时数变化趋势与太阳总辐射变化趋势是一样的,即逐渐减少的。全市平均日照时数线性倾向率是-23.2h/10a(图1)。从年代际变化来看,20世纪70年代全市平均日照时数距平为2.0h,80年代全市平均日照时数距平为35.1h,到了90年代全市平均日照时数距平为23.1h,2001年后全市平均日照时数距平已下降至-85.8h。从地域分布上看,章党日照时数线性倾向率为2.3h/10a、清原-16.0h/10a、新宾-55.8h/10a,可见抚顺西部地区日照时数略有增加,东部山区日照时数呈明显减少变化趋势。由图2可知,1971~2007年抚顺地区日照时数的年际变化存在明显的季节差异,近37年抚顺春、夏、冬季日照时数变化趋势与年日照时数变化规律一致,均呈减少趋势,仅秋季日照时数略有增加的趋势,但各季变化情况不同,夏、春季减少趋势大些,冬季日照时数减少幅度很微弱,春、夏、秋、冬季的日照线性倾向率分别为-9.7、-15.2、1.5、-3.0h/10a。2.2恢复区域内的水资源变化2.2.1降雨量2.2.1.降水年际变化抚顺37年年降水量为530.67~1151.87mm,存在明显的阶段性变化和地域分布特征,各地年降水量的分布是章党786.10mm、清原770.80mm、新宾759.10mm。1971~2007年抚顺各地年平均降水量随时间呈减少趋势,降水线性倾向率为-17.37mm/10a(图3)。1971~1977年为降水偏多期,1978~1984年为偏少期,1985~2007年为波动期,降水年际间变化较大。其中,1995年为历年降水最多年份,全市平均为1151.87mm;1978年降水最少为530.63mm,两年相差621.24mm;特别是1985年以后,降水变化幅度加大,大涝的年份增加,如1985、1986、1995年是洪涝年。2.2.1.清原、新宾线性倾向率近37年抚顺地区降水量的60%~70%多集中在高温、作物需水量最大的夏季。全年降水倾向率各地区均为负值,降水量均呈减少趋势;章党、清原、新宾的线性倾向率分别为-23.50、-11.72、-16.89mm/10a。年降水总量的减少主要来自于秋季降水量大幅度减少的贡献,秋季降水线性倾向率为-5.88mm/10a,春季次之,夏季和冬季降水量反而稍有增加趋势(图4)。2.2.2变化特征近37年抚顺各地年蒸发潜力章党、清原、新宾分别为1422.2、1144.9、1070.2mm(图5),四季中夏季蒸发潜力最大,冬季最小,春季大于秋季。全年蒸发潜力的月变化呈单峰型,5月份达最大,12、1月为最小。3暖干化趋势、降水出现变化(1)近37年来,抚顺总体的农业气候变化存在以降水、日照减少为主要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