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秦渡生态沣河水质与流量关系研究_第1页
西安秦渡生态沣河水质与流量关系研究_第2页
西安秦渡生态沣河水质与流量关系研究_第3页
西安秦渡生态沣河水质与流量关系研究_第4页
西安秦渡生态沣河水质与流量关系研究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安秦渡生态沣河水质与流量关系研究

0环境关系研究西河是汾河右岸的一个初级支流,位于西安市西南部。20世纪80-90年代,沣河流域天然径流快速减小,同时受上游旅游区排放的餐饮废水、生活污水及中下游乡镇排放的工业废水影响,沣河干流受到严重的点源污染。由于流域的沣惠渠灌区农田中农药的大量喷洒和化肥的使用效率低导致毒性较大的有机农药污染,这就导致沣河流域明显的非点源污染。1998年,沣河及其支流被列为西安市地表饮用水源地,之后多年来西安市对沣河开展了大规模区域污染综合整治。2010年初,西安市政府审议通过了《沣河流域综合保护利用规划》,未来随着《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和西咸一体化的实施,再加上沣渭新区的建设,沣河将从城郊河流变为城中河,在城市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目前,已有不少学者采用不同方法对沣河水质进行了评价分析。李英杰、王莉等采用季节性Kendall检验方法分析了沣河各断面CODMn、BOD5和NH3-N的变化趋势,得知中上游监测断面的水质变化趋势不显著,下游断面的CODMn、BOD5和NH3-N均呈显著减小趋势,整条河流的CODMn、BOD5和NH3-N均显著减小。李英杰、程三友等采用有机污染综合指数法和变异系数等方法研究了沣河水质近20年的时空变化,将多年来的水质情况分为缓慢污染、快速污染、污染相持和污染改善4个阶段,2000年是水质变化趋势的转折点。王莉等采用Daniel趋势检验技术,用Spearman秩相关系数,衡量了沣河污染变化趋势,得知严家渠断面及三里桥断面水质明显好转,沣河口断面水质有恶化趋势。杨凯等分析了沣河降雨前后水质污染变化,得知降雨形成的面源污染对沣河总氮负荷影响显著,硝氮和总氮在降雨过程中的变化有很好的相关性。刘建林等提出了城市河道治理与文化景观建设相结合的全新河流治理理念,治理河流的同时提升了城市文化内涵,满足了市民旅游文化需求,保护了当地的文化古迹。前人研究表明,西安沣河水体以有机污染为主。本文对2009-2011年大峪口断面和秦渡镇断面的多场洪水监测资料和2001-2009年秦渡镇断面的定期监测资料作了水质流量的变化趋势分析,研究沣河的水质流量之间的关系,为打造生态沣河提供科学依据。1环境流量之间的关系在2009-2011年的丰水期,分别在大峪口断面和秦渡镇断面,监测了多场洪水过程,并记录其流量和水质数据,据此资料,本文对所监测的每一场洪水进行了水质流量之间的关系分析。本文还收集了沣河秦渡镇断面2001-2009年的定期水质监测资料,以及秦渡镇水文站2001-2009年的逐日流量数据,摘录其中处于洪水过程中的数据资料,分析其流量浓度变化关系。沿沣河共有5个监测断面:沣河源头、沣河峪口、严家渠、三里桥、沣河入渭口。沣河源头包括沣峪、高冠峪、太平峪和祥峪。2结果与讨论2.1分析过程水质流量在2009-2011年的丰水期期间,分别在大峪口断面和秦渡镇断面,监测了多场洪水过程,按照每一场洪水的涨落过程(包括涨水段、洪峰段和退水段3个阶段),定时地测量其各阶段的流量,记录监测的时间和流量数据,并对应地采集其水样进行室内实验,即可得到两个断面多场洪水过程的水质流量数据资料。为了研究沣河洪水过程中水质流量之间的变化关系,利用2009-2011年大峪口断面和秦渡镇断面定期监测的洪水过程资料,对其进行水质流量的关系分析;再分别将两个断面的多场洪水流量数据全部整理在一起,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将流量数据划分为不同的等级,分析其对应的水质范围和数值大小的变化;然后整理每一场次洪水过程的流量与浓度的最值,并计算每场洪水流量的均值以及污染物COD、NH3-N、TN的加权平均浓度,按照Q平均从小到大的顺序,对其进行水质流量的关系分析,得出相应结论。2.1.1洪水流量趋势:cod与nh3-n的混合式n根据2009-2011年大峪口断面的6场洪水监测数据,分析其水质、流量之间的变化关系。一个图代表该断面的一场洪水监测过程,横轴是洪水发生的时间,主纵坐标是洪水流量值和COD浓度值,次纵坐标是TN和NH3-N的浓度值,以此作曲线,见图1。由图1可看出:①COD浓度在较小流量洪水过程中,主要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较大流量洪水过程中,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②TN浓度随洪水流量变化过程,主要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少数呈先减小后增大。总之,COD与TN的变化不稳定。③NH3-N随洪水流量变化过程,主要是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也有个别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也就是说,洪水对NH3-N有一定的稀释作用,使得NH3-N的浓度随流量的增大而减小,而当洪峰过后,流量减小,其浓度值变大。2.1.2洪水流量对污染物的影响按照相同的方法,对秦渡镇断面8场洪水过程作曲线。由图2可以看出,多数情况下COD、TN、NH3-N3种污染物变化趋势大体相似,均随着洪水流量变化过程,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少数例外。也就是说,洪水对COD、TN、NH3-N均有一定的稀释作用,使得3种污染物的浓度随流量的增大而减小,而当洪峰过后,流量减小,其浓度值变大。2.1.3从流量和流量分布组成分析nh3-n、tn浓度值本文分别将两个断面的多场洪水流量数据全部重新整理在一起,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将所有流量数据划分为不同的等级,并分析其对应的水质数值大小和范围的变化,见表1和表2。由表1可看出:①随着流量的增大,大峪口断面的COD与TN浓度值范围逐渐减小,且COD值趋于居中化,TN值趋于偏大化。即在小流量(0~5)时,COD与TN的浓度值变化很不稳定,一般最值出现在此阶段;流量较大(5~20)时,变化范围相对小一些,浓度值较为稳定,值趋于居中化,没有最值出现在此阶段;大流量(20~60)时,变化范围较小,COD浓度值在28.47~48mg/L之间,处于中间范围;TN浓度值在3.1~3.85mg/L之间,处于偏大范围。②NH3-N浓度变化基本稳定,即在大峪口的洪水过程中,无论流量大小处于哪一等级,NH3-N浓度值的大小及范围变化均较小。由表2可看出:①随着流量的增大,秦渡镇断面的NH3-N与TN浓度值范围大体呈现逐渐减小的趋势,且值均趋于居中化。即在小流量(0~50m3/s)时,NH3-N与TN的浓度值变化很不稳定,一般最值出现在此阶段;流量较大(50~200m3/s)时,变化范围相对小一些,浓度值较为稳定,值趋于居中化,除NH3-N外(最小值0.02出现在100~200m3/s之间),没有最值出现在此阶段;大流量(200~300m3/s)时,变化范围较小,NH3-N浓度值在1.99~2.37mg/L之间,处于中间范围;TN浓度值在2.44~3.79mg/L之间,处于偏大范围。特大流量(300~500m3/s)时,NH3-N与TN浓度值变化范围比大流量时的大,较为不稳定。②COD浓度值变化不稳定,其范围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即小流量和大流量时,其变化范围较大,在较大流量时变化范围较小,但在特大流量时COD值的变化较为稳定,且其值处于偏大范围。2.1.4tn和cod利用2009-2011年大峪口断面和秦渡镇断面定期监测的洪水过程资料,整理每一场次洪水过程的流量与浓度的最值,并计算每场次洪水流量的均值以及污染物COD、NH3-N、TN的加权平均浓度,按照Q平均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结果列于表3中。并以Q平均为横坐标,TN、NH3-N的平均浓度值为主纵坐标,COD的平均浓度值为次纵坐标,将大峪口断面和秦渡镇断面的结果分别绘于图3、图4中。(1)从大峪口断面来看,洪水Q平均在3.12~4.33m3/s时,COD、NH3-N、TN浓度值均呈下降趋势;Q平均在4.33~8.22m3/s时,TN和COD浓度值呈上升趋势,而NH3-N继续呈下降趋势;当Q平均在8.22~17.56m3/s时,TN和COD浓度值呈下降趋势,而NH3-N呈上升趋势;在Q平均处于8.22mg/L时,TN和COD浓度值达到最大,NH3-N达到最小值。说明小流量的洪水对大峪口的NH3-N、TN和COD均有一定的稀释作用,较大流量的洪水对NH3-N有一定的稀释作用,但它所产生的地表径流带来的TN和COD浓度值较枯季流量时的大,使得TN和COD浓度值大幅提升,而大流量洪水对污染物的影响刚好相反,它对TN和COD有一定的稀释作用,但所产生的地表径流带来的NH3-N浓度值较枯季流量时的大,使得NH3-N浓度值增大。(2)从秦渡镇断面来看,洪水Q平均在31.68~44.52m3/s时,NH3-N、TN浓度值大体呈上升趋势,且TN值上升的幅度很大,COD呈下降趋势;Q平均在44.52~123.88m3/s时,NH3-N和COD浓度值大体呈上升趋势,TN呈下降趋势;当Q平均在123.88~312.25m3/s时,COD浓度值一直在增大,而NH3-N值在减小,TN值基本保持稳定。即小流量时,NH3-N的变化幅度较小,而TN和COD的变化幅度较大;大流量时,刚好相反,NH3-N的变化幅度较大,而TN和COD的变化幅度较小。说明小流量及较大流量的洪水所产生的地表径流带来的NH3-N浓度值较枯季流量时的大,使得NH3-N浓度值总体提升,而小流量的洪水对秦渡镇的COD有一定的稀释作用,较大流量的洪水对TN有一定的稀释作用,而大流量洪水对污染物的影响刚好相反,它对NH3-N有一定的稀释作用,此时的TN较为稳定,但所产生的地表径流带来的COD浓度值较枯季流量时的大,使得COD浓度值增大。从变化幅度来看,小流量洪水对NH3-N的影响较小,对TN和COD的影响较大;相反,大流量洪水对NH3-N的影响较大,对TN和COD的影响较小。2.2秦渡镇从洪水中的水质监测点源污染随水资源量的变化规律本文收集了秦渡镇断面多年来的定期监测数据,并对照水文年鉴中秦渡镇水文站的逐日流量表,摘录其中处于洪水过程中的水质监测数据,整理资料,结果见表4。将每一场洪水的流量过程线绘制成折线图,横轴为洪水发生的日期(时间),纵轴为日流量,定期水质采样日期在图中用空三角符号标出,见图5。再将6场洪水的洪峰流量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将对应的污染物浓度随洪峰流量的变化趋势绘制成图,横轴为洪峰流量,纵轴为污染物浓度,见图6。由图5和表4可看出:①2002年到2008年秦渡镇断面所监测的6场洪水中,水质监测点处于起涨段的3场,退水段的3场。②从COD浓度变化来看,6场洪水中,处于起涨段点的COD值均较小,处于退水段点的较大,说明雨洪产生的地表径流所带来的COD浓度较河流枯季时的浓度值大,即COD的非点源污染影响较大。③从NH3-N、TN浓度变化来看,在2006年所监测的洪水中NH3-N、TN浓度值相当大,其水质监测点处于起涨段,说明2006年NH3-N、TN的点源污染较严重。由图6可看出:①当洪峰流量为14.1m3/s时,TN和NH3-N的浓度值均达到最大值,而COD值却较小;当洪峰流量在19.9~135m3/s时,随着洪峰流量的增大,NH3-N浓度值逐渐减小,COD浓度值逐渐增大,而TN浓度值则先增大后减小;当洪峰流量为298m3/s时,NH3-N和COD均达到最小值,TN值却较大。②即洪峰流量为14.1m3/s时,对应水质监测点处于起涨段,说明NH3-N、TN的点源污染较严重,所受到的非点源污染影响相对较小;而随着洪峰流量增大,由于洪水的稀释作用,NH3-N值逐渐减小,但TN值的变化较为不稳定;当洪峰流量在14.1~135m3/s之间时,COD浓度值受到的雨洪所带来的非点源污染的影响较大,而呈现逐渐上升的状态,当洪峰流量达到298m3/s时,由于洪水的稀释作用,COD值减小。3秦渡镇断面洪水对nh3-n、tn、cod的影响根据秦渡镇断面2001-2009年的定期水质与流量资料、2009-2011年大峪口断面和秦渡镇断面的多场洪水过程的水质水量同步监测资料,对水质与流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得到以下结论:(1)从断面的监测流量变化来看,随流量的增大,大峪口断面的COD与TN浓度值范围逐渐减小,NH3-N浓度基本稳定;秦渡镇断面的NH3-N与TN浓度值范围大体上逐渐减小,COD浓度值变化不稳定。(2)按照每场洪水的平均流量大小来看,大峪口断面小流量洪水对NH3-N、TN和COD均有一定的稀释作用,较大流量的洪水对NH3-N有稀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