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应麟《玉海》与《汉艺文志考证》之比较_第1页
王应麟《玉海》与《汉艺文志考证》之比较_第2页
王应麟《玉海》与《汉艺文志考证》之比较_第3页
王应麟《玉海》与《汉艺文志考证》之比较_第4页
王应麟《玉海》与《汉艺文志考证》之比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王应麟《玉海》与《汉艺文志考证》之比较

王英林,男。他出生于浙江省杭州市(今浙江省宁波市殷墟区)。他是南宋的理宗、都宗和公宗的雇员。宋亡,隐居乡里,闭门谢客,著书立说。王应麟博学多才,一生著述甚丰,有三十余种七百余卷,影响最大者当数《困学纪闻》。但是,从古典文献的整理或古典目录学的角度来看,其最重要的著作当是《玉海》与《汉艺文志考证》。《玉海》为王应麟应试博学宏词科所编之类书,内容极为广博,典章制度、天文地理、艺文图籍,无所不包。这些材料不仅可以补史志之阙,而且在目录学史上也极具价值。自汉代至南宋,《艺文志》研究皆附属于《汉书》,注解甚少。至宋末王应麟《汉艺文志考证》一书,始将《艺文志》从《汉书》中抽出,单独加以考证,开创了目录学与考证之学结合的体例,也开启了后世《艺文志》、《经籍志》专题研究的先河。笔者经过对二书的详细比勘考订,发现二书多有重复等问题,现简要考述如下。一《汉艺文志考证》的成书年代淳祐元年(1241),王应麟年十九,中进士乙科,言曰:“今之事举子业者,沽名誉,得则一切委弃,制度典故漫不省,非国家所望于通儒”于是闭门发愤,誓以博学宏词科自见,假馆阁书读之。元孔齐《至正直记》记载说道:“(王应麟)每以小册纳袖中,入秘府,凡见典籍异闻则笔录之,复藏袖中而出”。此即为辑《玉海》之始。王应麟三十四岁(1256年)时中宏词科,是书初稿当也是成于此之前,此后一直有所增补,以期完善,故胡助谓其用力于此三十余年。王厚孙亦谓其祖于是书甚爱玩之,但未完稿,不足以示学者,故藏于家中。博学宏词科的考试门类,有制、诏、露布、箴、记、颂、诰、表、檄、铭、赞、序十二种,考试分三场,每场二题。虽只作六篇文章,但却对应试者知识广博程度要求较高,故博学宏词科也是科举史上最难考的科目之一。从其牵涉的知识层面来看,不仅有典章之沿革,制度之兴废,还包括有器物的形制,州郡的异称等。从十九岁中进士到三十四岁中博学宏词科,在这十五年中,王应麟广泛阅读四部典籍并作了大量的笔记。王重民云:“这样,长时期的阅读,长时期的记笔记,整理笔记,长时期的编排,就会成为一个整的体系,而无所不通了。”王氏的博学就这样培养起来,王氏的学术也在此过程中奠定了基础。《汉艺文志考证》成书年代不详,书中卷二“《诗经》二十八卷,鲁、齐、韩三家”条下出现“详见《诗考》”之文字,《诗考》作于宋理宗景定五年(1264),时应麟四十二岁,可知,《汉艺文志考证》至少成书于《诗考》之后。姚振宗《汉书艺文志条理》中论及王应麟《汉艺文志考证》一书,曰:“……反覆详勘,似其未成之作。乐家、春秋家、道家注皆云当其考,未定之词也”。认为此书尚未定稿,所以也不排除《汉艺文志考证》成书于《诗考》之前,在修订时又利用《诗考》之可能。但无论哪种情况,都可以肯定是博学宏词科的应试为王应麟日后成为通儒打下了基础,《玉海》初稿是王应麟第一部学术著作,《汉艺文志考证》成书于《玉海》初稿之后。《汉书·艺文志》所录书分六略三十八种,王应麟《汉艺文志考证》一书合屈赋之属、陆赋之属、荀赋之属为一类,故有三十六种,依次为:《易》、《书》、《诗》、《礼》、《乐》、《春秋》、《论语》、《孝经》、小学、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赋、杂赋、歌诗、兵权谋、兵形式、兵阴阳、兵技巧、天文、历谱、五行、蓍龟、杂占、形法、医经、经方、房中、神仙。《玉海》分二十一门,天文、地理、帝学、圣文、艺文、诏令、礼仪、车服、器用、郊祀、音乐、学校、选举、官制、兵制、朝贡、宫室、食品货、兵捷、祥瑞。其中,卷三十五至卷六十三为“艺文”部,专收图书经籍,是目录学方面的资料汇编。《玉海·艺文》分类与《汉书·艺文志》不同,主要收录了《汉志》中六艺略、诸子略及诗赋略方面的内容,其余如乐类、兵类、天文等图籍,皆依次附入其对应之门类,不列入“艺文”。在“艺文”内部具体典籍的分类处理上,《玉海》与《汉书·艺文志》也有不同。如《军礼司马法》在《汉书·艺文志》中属《礼》类,在《玉海》则为兵法类;《汉著记》一书,在《汉书·艺文志》中属《春秋》类,在《玉海》中则为实录、记注类;《尔雅》在《汉书·艺文志》中属《论语》类,在《玉海》中则为小学类。虽二书对某些典籍归类有所不同,但在具体类目上,《玉海》与《汉书·艺文志》仍有不少对应之处。现将《汉艺文志考证》与《玉海》分类对应相情况列表如下:可见,《汉艺文志考证》中三十六种类目在《玉海》中几乎都有所体现。习博学宏词科,讲究一定的顺序,首要的功夫就是要“编题”。王重民先生对这种方法有详细的描述:“在广泛阅读四部书的时候,凡是认为其中的一些重要资料都一条一条的抄出来,并且给每条做出一个题目(题目可以先拟,也可以后拟或改拟),这是第一步,叫‘初编’。等到抄录的材料渐多了,就可把相同相近的资料,整理成更大的条,编成更完整的一题一题的资料,这就叫做编题。”《玉海》一书正是采用这种“编题”式的方法编撰而成,全书分二十一门,门下析为二百四十二类,每类之下又以更细化的内容分条叙述,“条”是《玉海》一书的最小单位。《汉艺文志考证》考证《汉志》中所收录典籍,不漫录《汉志》全文,而是于有心得处摘录出来,分条考证。在体例上,二者皆分“条”来叙述;在分类上,《汉艺文志考证》中三十六种类目在《玉海》中几乎都有所体现;在内容上,《玉海》中也有关于汉代艺文的资料记载,故如出现相似、相同的条目,二者的内容有可能一致。《汉艺文志考证》考证书籍条目共300条,考证内容与《玉海》相似或相同的达182条之多。在这182条之中,有的条目与内容皆同,如《孔子家语》、《汉著记》、《楚汉春秋》等。有的条目不同,内容相同,如“《公羊董仲舒治狱》十六篇”与“汉《春秋决狱》”,“《太古以来年纪》二篇”与“《鲁纪年》”。另外有一条对应数条内容的,如《汉艺文志考证》中“《周官经》六篇”对应《玉海》中“汉《周官经传》”、“《周官解诂》”,《玉海》中“汉六家诗、三家诗”条则包含《汉艺文志考证》中“《元王诗》”、“《齐后氏故》二十卷”、“《韩内传》四卷”、“《毛诗》二十九卷”。《汉艺文志考证》一书的一个突出贡献是补入《汉志》阙收文献,共二十七种,《连山》、《归藏》、《子夏易传》、《元王诗》、《大戴礼》、《小戴礼》、《王制》、《汉仪》、《乐经》、《乐元语》、《素王妙论》、《汉律》、《汉令》、《鬼谷子》、《黄石公记》、《夏氏日月传》、《甘氏岁星经》、《巫咸五星占》、《周髀》、《星传》、《九章算术》、《五纪论》、《翼氏风角》、《冥氏春秋》、《本草》、《石氏岁星经》、《老子指归》。补入的这二十七种著作在《玉海》中皆有专条论述,且这些条目下二者内容极为相似。如《素王妙论》一书,《汉艺文志考证》卷六中考证内容为:“太史公《素王妙论》曰:‘诸称富者,非贵其身得志也。乃贵恩覆子孙,泽及乡里也。黄帝设五法,布之天下,用之无穷,盖世有能知者,莫不尊亲,如范子可谓晓之矣。管子设轻重九府,行伊尹之术,则桓公以霸。范蠡行十术之计,二十一年之间,三致千万,再散与贫。’《七略》云:‘司马迁撰。’《史记正义》云二卷。今仅见此语于《太平御览》。《越世家注》引云:‘范蠡本南阳人。’《隋志》:梁有太史公《素王妙议》二卷。”《玉海》卷六十二中“汉《素王妙论》”条下为:“《史记·越世家注》:太史公《素王妙论》云:‘范蠡本南阳人。’《正义》二卷。《七略》云:‘司马迁撰。’《隋志》五行类:梁有太史公《素王妙议》二卷。《太平御览》:太史公《素王妙论》曰:‘诸称富者,非贵其身得志也,乃贵恩覆子孙,泽及乡里也。黄帝设五法,布之天下,用之无穷,盖世有能知者莫不尊亲,如范子可谓晓之矣。管子设轻重九府,行伊尹之术,则桓公以霸,范蠡行十术之计,二十一年之间三致千万,再散与贫。’”二者内容全同,只是在材料排列顺序上稍有不同而已。此外,《玉海》中也出现了《汉艺文志考证》中未补录的《汉志》阙收文献,姚振宗《汉书艺文志拾补》仿王应麟《汉艺文志考证》体例,补入《汉志》阙收文献三百七十一部,其中有不少就是从《玉海》中引录所得,如《竹书纪年》、《汉孝武皇帝集》、《列士传》、《列仙传》等。可见,补入《汉志》阙收之文献并非《汉艺文志考证》一书之独创,王应麟早在《玉海》中就已做好了准备。由于《玉海》一直处在不停的修订中,至王应麟去世时也未定稿,在《玉海》卷六十五“汉律”、“汉令”条下有“详见《汉艺文志考》”之字样,故可知王应麟曾用《汉艺文志考证》内容来丰富《玉海》。王应麟其它著作,如《诗考》、《诗地理考》、《六经天文编》、《困学纪闻》等著作,都有利用《玉海》的迹象,但未有一部像《汉艺文志考证》那样与《玉海》相似、相同处如此之多。二引用材料体例及辑佚内容《汉艺文志考证》与《玉海》虽有如此之多的相似之处,但二者在材料的多寡与内容的侧重上还是有所不同。以下分析二书内容之差异,也是在这180余条中来考察,以见其同中之异。《玉海》作为大型类书,其突出特色是资料的丰富与全面,各条目之介绍就是要广泛搜求与之相关内容,至于内容的确实真伪则由读者自己判定。如《汉艺文志考证》卷五“《盐铁论》六十篇”考证仅引《车千秋传赞》,论及盐铁之议内容及桓宽撰写简要过程,《玉海》卷六十二“汉盐铁论”则引用了《汉书·食货志》、《昭帝纪》、《杜延年传赞》、《车千秋传赞》、《隋志》等典籍,内容涉及到与盐铁之议相关之时政、桓宽其人及《盐铁论》一书内容,远比《汉艺文志考证》详细。《汉艺文志考证》作为专题类考证著作,考证是其主要特色,除罗列相关资料之外,或有作者自己之意见,或从材料的选择中见作者之意见。如《冥氏春秋》一书,《玉海》卷四十“冥氏春秋”条内容为:“《礼·冥氏注》:郑司农云:‘冥读为《冥氏春秋》之冥。’疏:《冥氏春秋》者,冥氏作《春秋》,书名若《晏子》、《吕氏春秋》之类。《汉·儒林传》:堂溪惠授泰山冥都。疏:广授琅邪筦路。都路事颜安乐,故颜氏有筦冥之学。”《汉艺文志考证》中“冥氏春秋”条下考证内容为:“《秋官·冥氏注》:郑司农云:‘冥读为《冥氏春秋》之冥。’愚按《儒林传》堂溪惠授泰山冥都。颜氏有筦冥之学。疏谓若《晏子》、《吕氏春秋》之类,恐非。”二书皆引郑玄《周礼·冥氏疏》及《汉书·儒林传》,引语内容完全相同,但《汉艺文志考证》在两则材料中作出了取舍,以“恐非”一词表达出对《周礼·冥氏疏》的否定。在引用材料体例上,《汉艺文志考证》则比较简略,对常见之材料一般不标明出处,标明出处的地方也仅提及书名而不具体到篇名,《玉海》引用资料一般详细注明其出处,比较规范。如“《乐元语》”条,二者皆列《白虎通》引用《乐元语》内容,《玉海》中详细注明出自《礼记·明堂位疏》和《白虎通·礼乐篇》,《汉艺文志考证》则笼统注明出自《白虎通》一书。《汉艺文志考证》中大量引用前人之语,多以“X氏曰”或“XX曰”称之,不指明为何种著作,而《玉海》则以引书为主,引人为次。如《汉艺文志考证》卷一“刘向《五行传记》十一卷”条下引“箕子陈洪范,……自其数术之学”一段话,以“欧阳氏曰”导入,而《玉海》引此段话则明言“《唐志》曰”。欧阳修著作很多,仅以“欧阳氏曰”称之不便于核查其出处原文,言“《唐志》曰”则更为具体。引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内容,《汉艺文志考证》仅提及“晁氏曰”或“晁氏公武曰”,《玉海》引用一般标明为“晁氏《志》”。对于《归藏》一书,《汉艺文志考证》与《玉海》皆有辑佚之内容,对于辑佚内容之来源,《汉艺文志考证》仅以“传注”统称之,而《玉海》中则指明每句具体出处。笔者在所点校《汉艺文志考证》一书中,详细注明了其征引的部分来源,以方便读者检索。《汉艺文志考证》名曰“考证”,虽不如《玉海》提供资料丰富,但要比《玉海》学术性更强,在材料的选择与排列上也更有体系。从全书来看,其考证主要侧重于所涉文献的编纂原委、流传存亡及内容体式。《汉志》中所载之典籍到了宋朝,不少已经散佚,仅有些许内容散见于其它典籍中,辑佚是了解这些典籍内容的一个重要途径。辑佚工作虽不始于王应麟,但到了王应麟这里,辑佚的方法已经基本形成,其《诗考》、《周易郑康成注》是两部成熟的辑佚之作。在《汉艺文志考证》中,王应麟考证典籍内容有二十一条运用了辑佚的方法。两条为序言,其余皆为文献条目,有《孟氏京房》十一篇、《灾异孟氏京房》六十六篇、《京氏段嘉》十二篇、《连山》、《归藏》、《子夏易传》、《尚书古文经》、《周书》、《元王诗》、《礼古经》、《记》百三十一篇、《周官经》、《军礼司马法》、《乐元语》、《左氏传》、《国语》、《论语》、《孟子》、《鬻子》、《汉律》、《汉令》、《神农》。这些条目在《玉海》中虽皆有出现,但辑佚内容则不如《汉艺文志考证》详细。如《归藏》一书,《汉艺文志考证》从传注中辑出十七条内容,《玉海》中仅辑出七条。“《周书》”条下,《汉艺文志考证》从狼瞫语、《吕氏春秋》、《楚世家》、《蒙恬传》、《说苑》、《墨子》、《淮南子》、《战国策》、《货殖传》、《说文》、《尚书注疏》、《张衡集》及萧何、主父偃、谷永、王商传、杨赐语中辑出所引《周书》内容,《玉海》则无引《说文》、《尚书注疏》、《张衡集》。因此,从辑佚学的角度来分析汉代典籍,《汉艺文志考证》要比《玉海》做得详尽。《汉艺文志考证》另一个显著考证特色是大量征引前人之说,其中又以宋代学者为主,达54位之多,如欧阳修、司马光、“三苏”、朱文公、吕祖谦、晁说之、晁公武、“三洪”、林光朝、杨时等,几乎囊括有宋一朝所有学术大家,引语内容涉及到所考之书时代、文化背景、内容、学术渊源及存疑、辨伪。《玉海》中所出现《汉艺文志考证》中条目则极少引用宋人之语,仅及朱文公、吕祖谦、晁公武、晁说之、程迥数人数条而已,引语多涉及典籍内容及学术渊源。如“《毛诗故训传》”条,《汉艺文志考证》引李清臣、魏了翁、曹粹中、欧阳修之语,《玉海》无一引用。通过内容比较可以发现,这些《玉海》中未有的宋人引语主要集中在对具体书籍的存疑与辨伪上。如“《连山》、《归藏》”条,二书皆引程迥语:“古之筮者,兼用三易之法,卫元之筮遇《屯》曰‘利建侯’,是《周易》或以不变者占也。季友之筮遇《大有》之《干》曰‘同复于父,敬如君所’,此固二易辞也。既之干则用变矣,是《连山》、《归藏》或以变者占也。”突出《连山》、《归藏》的内容及特点。《汉艺文志考证》中亦引杨时语:“是书《太古河图代姓纪》曰:‘博厚而浊,谓之太易,太易之数三,是以形数。’名‘易’知其非古书也。”对元丰中出现的《三坟》书的真伪进行辨别,《玉海》中则无此条内容。宋代学术鼎盛,名家辈出,几乎对以往所有典籍都有所讨论,尤其是疑古辨伪之风盛行。宋人辨伪的对象,不仅有几部重要的儒家经典,而且还有问题较多的先秦子书及前世当代的各种稗官野史。典籍存疑及辨伪是目录学考证的一个重要内容,引用当前的研究成果加以论证是考证的一个重要方法,宋人研究以往典籍的丰硕成果自然可以成为王应麟的考证之资。《玉海》为资料之汇编,考证辨伪并不是其目的,故也不需要引用宋人的辨证之语。三《汉艺文志考证》两书王应麟《浚仪遗民自志》称:“制稿,凡四十五卷,才弱,文不逮古也。嗜学老不倦,为《困学纪闻》。汇次之书,有《诗考》、《诗地理考》、《汉艺文志考证》、《通鉴地理通释》、《通鉴答问》、《集解践阼篇》、《补注急就篇》、《王会篇》,辑古今言行为《蒙训》。其文稿曰《深宁集》,然不足传也。”一般说来,古人生前自述著作目录,应该是已经定稿和自认为比较重要的,《玉海》在王应麟生前未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