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艺术教育与绘画_第1页
我的艺术教育与绘画_第2页
我的艺术教育与绘画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的艺术教育与绘画

张淑仪是我的老师。在分配给北京大学艺术系学习时,我接受了他的教育。当时,中央大学艺术系教学方面有个规定,即到二年级时教授才上课,两个星期一次,每次半天。刚进大学,我就希望得到张老师的指导,每当二年级上花鸟课时,我总要争取到二年级班上去看张老师作画,课余并借范画去自己临摹。好不容易盼到二年级,张老师来上课了,但自1940年上期到1941年春天,不到一学年时间,张老师即受命赴美,考察艺术教育并宣扬中国艺术去了。就在这短短的一段时间里,张老师对我们的教导、鼓励和关怀,使我终身难忘。今年八月十八日是张老师逝世三十周年祭日,现在回忆当年跟张老师学画时的二三事,以表深切怀念!一、作业,是生公正义的社会反映我们一、二年级是在柏溪分校,每隔一星期,张老师要到柏溪上半天课。他每次上课,首先要检查同学的作业,一张张仔细地看,看到有好的地方,就赞扬鼓励,看到有缺点,就批评指出,看到进步较大的同学作业,就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你们大有长进!”可是对于少数不肯用功的同学,就严厉批评、指责,象家长对子女一样,殷切地希望同学们勤奋学习,能够学有所成。二、画《清黄公》以往老师上课,虽没有预先制订教学大纲、教学计划,但是在老师心中是有计划的,都是由简到繁,由易到难,逐渐深入。比如画花和鸟都是由简单的小型的入手,然后到中型大型的,循序渐进,主要由老师示范,边画边讲。每次3—4个小时,可作2—3幅范画,留在教室给大家临摹,到下次上课时,又作几张新的范画,有时也另外带一部分示范画或名家的作品来,挂在教室里给同学们观摹。张老师为人风趣,平易近人,他上课时,不但本系同学围着观看,还有外系的教授也来看。他毫无拘束地边讲边画,谈笑风生,画得高兴时,向同学们说:“我今天画一只鸡公给你们吃吧”,引得大家哄堂大笑。记得有一次他来上课,画山水的黄君璧教授也来参观,同学们提出请两位老师合作一幅。张老师于是拿起笔来,在四尺宣对开的条幅纸上,大笔挥洒,很快就画了一只八哥,又画上几枝杨柳,黄老师则在下面补上一块石头和流水,非常生动。有时看到同学们画的花有可取处,张老师便在画上补上一只小鸟,增加画面的生气,这对同学们是极大的鼓舞。张老师曾说:“我每次夜间失眠,第二天一定会画出一幅杰作来”,这说明张老师在创作之前精心构思的过程。每次上课,同学和老师都把观看他的表演,当作美的享受。三、书籍材料内容染色用费张老师不但教学认真负责,言传身教,对学生的学习、生活也很关心。在抗战时期的后方,一方面很多学生家在沦陷区,经济没有来源;另一方面重庆与上海、苏州、广州、安徽各美术颜色的产地,交通断绝,国画颜色买不到;再者那时学校对学生的书籍材料颜色纸张用费,一概不管,也不代办,给同学们的学习,造成极大困难。每到学期开始,张老师来上课时,总要带一些国画用的主要颜色花青和赭石(胶块色)来分送给同学们,真是雪中送炭啊!由于张老师记得我存在经济困难,在我二年级时,张老师从沙坪坝写信给我,要为我介绍一个临时教画的工作,我接信后十分激动,彻夜不能成眠,非常感谢张老师的信任和关心,经再三考虑,我想我很不容易考进大学,为的是学习知识和专业技能,如为了找点收入,耽误了很多时间(每周要耽搁学习两天),实在是得不偿失了。因此我给张老师回信,婉言谢绝了此事,说明生活再艰苦,我也要坚持学习,不能分心,后来张老师来信,不但没有责怪我,反而赞同我的意见,对我倍加鼓励。四、法、美、法西斯战争张书旂老师为人慷慨,急公好义,乐于助人。抗战期间,在重庆闻张自忠将军奋勇抗敌,于鄂西会战中不幸以身殉国的消息,异常悲愤,当即努力作画,举办个人画展义卖,将全部所得捐献给张自忠家属及作奖学金之用。1941年珍珠港事件之后,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美国参战,联合英、法、成为中国抗日的同盟军,与苏联人民的卫国战争互相配合,互相支援,使第二次世界大战由帝国主义的侵略战争转化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1939年,美国总统罗斯福第三次连任美国总统,为了加强全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和保卫世界和平与安全,增进中美之间的友谊,张老师创作一幅《百鸽图》。用几张四尺宣接起来的大画,以国家名义,请美国驻华大使詹森,用飞机运到美国,赠送给罗斯福总统。这幅画当时挂在白宫里,罗斯福非常高兴。1941年美国人士邀请张老师访美,参加罗斯福总统第三任就职庆典和宣扬中国文化艺术。张老师到美国之后,先后在纽约、华盛顿各大城市巡回举办画展,轰动全美,展览中卖画的收入,全部寄回祖国作劳军费用。张老师还在美国创立了书旂画院,并应邀在美国高等院校讲学,讲《中国美术史》、《中国花鸟画画法》,编著有《中国风格的绘画》及《书旂画法》等,为中美文化交流,为抗日战争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五、中西文艺和美学张书旂先生是近代一位杰出的花鸟画家,他的花鸟画,继承中国画“心摹手追,对象取神,目识心记”的造型能力,能抓住对象一瞬间的动态变化,简单数笔,意趣盎然,花鸟即跃然纸上,因此他的画主题鲜明,境显而意深,取材广泛,创意革新;构图巧妙,表现生动;设色幽美,笔精墨妙;技法精炼,风格独具,雅俗共赏,为广大人民所喜爱。他的作品达到了明快爽利,苍劲秀润、潇洒清雅、神采绚丽的境界,张老师尤能融合中西,勤于写生和创作,有人称之为多产作家;对中国画理论、笔墨技法也有所发展,这是大家所公认的。他的作品充满诗情画意,高度的体现中国花鸟画的特点。我记得书旂老师曾有这样一幅画,是用仿古宣(有底色宣纸)画的,横斜的梨花树上画有三只白头翁缩着脖子睡觉,是夜景。暮春季节盛开的梨花,带有雨意,上面题诗是“十日红帘不上钩,雨声滴碎管絃楼,梨花将老春将去,愁白三公一夜头。”至今我记忆犹新。跟随张老师学画,我认为张老师不但能在生宣纸上用水墨作画,水墨淋漓、笔精墨妙,更善于在染色纸上用白粉作画。。古人很早就在画上用粉,不过大多是勾填或晕染的方法,至清代任伯年,有所发展,可以在写意画中,用粉直接作花鸟;张老师则更有所创造,能够用粉彩作画。在他上课示范时,我常常静心观察他的运笔调色。他用白粉画白色花鸟,是用笔蘸上白粉,任意挥洒,能表现出白粉的浓淡变化,花片的透明度与鸟的羽毛质感;或用粉调配各种颜色,点写各种花卉与彩色禽鸟的羽毛,生动自然,维妙维肖。如白孔雀、白鹦鹉、鸽子、白鹭、鸳鸯、丹顶鹤、鸡、鸭、鹅等各种彩禽,是他经常作画的题材。他用粉的巧妙,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六、进这个画,张世禄,他从哪里来抗战胜利以后,我没有随正则艺专东迁,仍在四川工作。1947年春天,我回苏北老家探亲,听说张老师从美国回到上海,将于三月初到南京,于是我提前到南京等候。张老师到南京后,我参加了中央大学艺术系全体师生召开的盛大欢迎会。大家一面传观张老师在美国出版的画片(约有50余种),一面听他介绍在美国举行展览的盛况和在美国的见闻。他的讲话常常被掌声和欢笑声打断。为了宣扬中国艺术,张老师曾先后在加利福尼亚州、华盛顿、纽约、费城、底特律、多伦多、芝加哥、波士顿、好莱坞、洛杉矶、旧金山等地巡回展出。他的精湛技艺和美丽画卷,使彼邦人士大为惊奇和赞赏。他说在他到美国之前,美国各城市书店橱窗中的陈列画片,都是日本画家的画,自他到美国举行展览之后,他的作品便取而代之,连圣诞节出售的贺年卡片都是他的画,信封和信笺上也有他的画,其受美国人士欢迎喜爱的情况,可想而知了。有一次在好莱坞举行展览,并对众挥毫,围观者见张老师仅用几只毛笔、黑墨和简单的颜色、一碗清水,也不看任何对象和样本,在一张张白纸上,很快就画出色彩美丽、生动活泼的各种花鸟虫鱼,十分惊奇,有人拿起他的画笔仔细观看,有人去看水碗,总以为里面有什么秘密和机关,结果毫无发现。他那纯熟精湛的技巧与巧妙的构思,赢得观者的高度赞扬。观者中有许多电影明星,有些女士,竞相把自己佩戴的手镯、手串、取下来送给张老师,有的和他握手、拉他一起照像,作为纪念。欢迎会后,我陪同他一起到中央大学中文系教授张世禄先生家去吃午饭(张世禄是张老师的弟弟)。当天下午艺术系在京的和来自全国各地的毕业校友约40人,联合设晚宴欢迎张老师载誉归来,并邀请艺术系老师作陪,济济一堂,真有难以用言语形容的欢乐!临别时他送我们每人一张在美国的照片,一套小画片和一张“百鸽图”复制品,还特别给我一张他在颇士顿博物馆展览时对众表演的大照片。自此以后,我们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