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学通论讲义》考古学简史_第1页
《考古学通论讲义》考古学简史_第2页
《考古学通论讲义》考古学简史_第3页
《考古学通论讲义》考古学简史_第4页
《考古学通论讲义》考古学简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考古学简史1/78在近代考古学出现之前,在东、西方都有一个相同学术领域,以欧洲古物学和中国金石学为代表,成为考古学产生背景或前身。古物学和金石学主要是在一个含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国家中,国民对于她先辈文化遗留下来各种古物所萌发自发好奇与朴素兴趣,因而就去搜集、分类、保留,然后对它们年代、作用进行初级探讨。2/78第一节欧洲古物学发展古物学萌芽——古典时代古物学形成——文艺复兴时期古物学发展——拿破仑东征以后3/78一、古物学萌芽——古典时代古典历史学家不但对他们没有文字记载先民历史感兴趣,也对周围蛮族文化遗存感到迷茫。在迷惑之余,他们对这些遗物进行搜集、发掘、分类、记述和分析。古希腊、罗马王公贵族是这些早期古物兴趣者代表,他们中许多人一生都从事古物学研究,在他们死后墓葬中还随葬有新石器时代石斧。4/78古罗马时代很多君主都是古物兴趣者。

哈德良,外号勇帝,罗马帝国五贤帝之一,117年—138年在位。最为喜欢古希腊艺术。5/78二、古物学形成——文艺复兴时期十六世纪文艺复兴促进了人们对古典时代语文和美术史兴趣,从而开始搜集希腊罗马时代雕刻和碑铭,意大利、希腊人以及在希腊、罗马地域旅行者是这一古物学新阶段先行者。意大利收藏古典时期古物热潮始于15世纪,18世纪衰落,早期收藏罗马时代古物流散到了威尼斯、马德里、巴黎、幕尼黑等地博物馆中。6/78英国古物学家不一样于意大利艺术兴趣者,他们是从“地理学”中延伸出来“田野工作者”。十七世纪是英国古物学繁荣时期,为修订《不列颠》,阿什摩尔博物馆爱德华·勒威德在威尔士郡长途旅行搜集古物资料,被看成是“严厉田野工作开端”;约翰·奥布里在威尔特郡取得大量巨石柱群资料,被称为“英国第一位考古学家”。7/78约翰·奥布里发觉了欧洲著名史前时代文化神庙遗址,位于英格兰威尔特郡索尔兹伯里平原巨石阵8/78三、古物学发展——拿破仑东征以后拿破仑远征埃及之后,在开罗成立了著名“埃及研究院”。研究院工作人员竭尽全力工作,将能搬动文物都搜集起来。后因为法国战败在英国手下,这些埃及古物没有进卢浮宫,而是进了大英博物馆。不过,法国人埃及研究院继续工作,并出版了几大卷本《埃及记》。9/78在埃及骚乱中毁坏埃及研究院10/78十八世纪欧洲古物学主要特点是地质学在史前古物学上贡献,地质学调查证实了人类骨骸、石器与绝灭动物共存关系。而在这之前,即使也有史前古物零星发觉,但都被放在《旧约》中“创世说”框架中解释,即人类和整个自然王国都是上帝在必定不超出公元前5000内刻意之作,上帝设计完美、不造恶物、万物其用。11/7812/78米开朗琪罗为罗马西斯廷教堂创作巨幅天顶画《创世纪》。

西斯廷教堂天顶画是米开朗基罗在绘画创作方面最大杰作。

作品场面宏大,人物刻画震撼人心,是米开朗基罗代表作之一。

《创世纪》由“上帝创造世界”、“人间堕落”、“不应有牺牲”三部分组成。13/78第二节近代考古学产生与成熟近代考古学产生时代背景考古学产生14/78一、近代考古学产生时代背景:在与创世说和灾变论斗争中进化论逐步胜利(19世纪中叶)十九世纪中叶是个伟大、变革时代,科学一系列新发觉不停打破神学禁锢自然观、社会观,新思潮带动了社见面貌全方面改变。万有引力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细胞学说与生物进化论,号称自然科学史上三大发觉,都出现于这个时代。15/78早在1755年,康德就提出了天体演化论,僵化自然观第一个缺口就是从这个天文学新发觉中被打破。在康德看来,宇宙产生发展都是有规建可循,他原始星云假说,为“宇宙爆炸说”提供了依据。即使有不科学地方,不过,他思维方法是正确,认为世界原始状态,宇宙是物质聚积。16/78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Kant,1724年4月22日—1804年2月12日)德国哲学家、天文学家、星云说创建者之一、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唯心主义,不可知论者,德国古典美学奠定者。他被认为是对当代欧洲最具影响力思想家之一,也是启蒙运动最终一位主要哲学家。17/78在地质学领域,1785年,詹姆斯·赫顿在《地球理论》一书中,提出岩层叠压现象是因为海洋、河流和湖泊中一直并继续发生自然作用结果。1816年,威廉·史密斯(WilliamSmith)提出井然有序地层堆积列现象是漫长岁月形成、不一样地层中不一样化石能够确定岩层年代,这就成为当代地质学主要基础。1830年,查尔斯·利尔(CharlesLyell)用地层学结果说明地球曾经发生过种种改变,标志着地层学成熟。18/78在生物学领域,拉马克(Lamarck)于1809年就证实了植物和动物物种进化;1859年,达尔文《物种起源》又最终确立了生物界总体进化论,包含人类本身进化思想。恩格斯称这些进化思潮为“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最伟大、进步变革”。19/78拉马克(Jean-BaptistedeLamarck,1744-1829),法国博物学家。生物学伟大奠基人之一,生物学一词是他创造,最先提出生物进化学说,是进化论提倡者和先驱。20/78达尔文21/78均变、进化思想也逐步从自然科学领域渗透到社会文化领域。进化论人类学总体认为,不一样种族间心理文化一致性造成了文化发展单一模式和单向性,经历了共同摩尔根(L.Morgan)于1877年出版了《古代社会》,更详尽地考查了人类文化从蒙昧社会、经过横蛮社会上升到文明社会漫长历程,这个社会文化三期说为改造人们世界观起主动作用。演化过程。22/78在十九世纪中叶前后,关于人类及其文化进化论思想还缺乏象地质学那样实证历史学解释,缺乏地层学所赋于时间深度,时代呼唤一门新科学。史前古物学就是在这一进化思想时代气氛中,逐步冲破创世说制约,并从地质学中直接衍生出近代史前考古学内容与方法。而发展过程中史前古物学、史前考古学发觉,同时也为进化理论最终战胜创世说提供了更多实证依据,铺设了更坚实物质基础。23/78二

考古学产生史前古物学并没有精力和能力去探索史前时代深入分类与分期。最终在史前分期上有突破性进展是含有特殊历史文化背景北欧地域,北欧古物学家借用近代分类科学中另一含有鲜明进化论特征生物学关键方法生物分类学方法,划分了北欧史前文化阶段与分期。北欧古物“三期说”实践不但成为近代考古学中类型学直接源头,而且开创了经过实物遗存说明人类文化史考古学宗旨。24/78“三期说”最初出现于丹麦国家博物馆藏品说明,这一在考古学史含有里程碑意义事件产生,要追索到含有“史前考古学第一个开拓者”之誉拉斯穆斯·尼厄鲁普教授。他提议成立丹麦国家古物博物馆,经过实物收藏及研究来认识史前史,要求突破那种将史前古物简单地归为横蛮人创造对史前时期没有年代次序和分类笼统认识。三期说创造者——汤姆森25/781813年,韦代尔—西蒙森在《概论我国历史上最古老最强大时期》一书中,写到:“斯堪纳维亚最早居民所使用武器和工具起初是石质与木质,这些人以后学会了使用铜……然后才学会使用铁。他们文明史能够分成石器、铜器和铁器三个时代,但它们之间不可能毫不重合地分开。”这是史前文化“三期说”最初萌芽。26/78“三期说”是从幼稚古物学到成熟考古学所跨出第一步。1836年,汤姆森在哥本哈根出版了第一部明确讲述三期说著作《北欧古物导论》国家古物博物馆参观指南。汤姆森著作得到他学生深入发展。他助手、后任哥本哈根大学考古学教授沃尔赛,在1842年出版《考古发觉与墓冢所反应丹麦古代史》一书中,深入阐述了三期说和北欧古物分类,并将三期说用于野外古迹发掘所见地层关系分期依据,奠定了近代考古学基础。27/78对三期说有了深入扩展是爱德华·拉代。他原是法国热尔区一名地方行政官,放弃了对法律学习,转而攻读古生物学。拉代认为,他们在多尔多涅省洞穴研究证实了石器时代并不是人类文化单一阶段,宣称莫斯特、洛热里高地、马格德林三处所搜集人工制品却并一致。他把法国南部洞穴中发觉分成四个时期:野牛期,驯鹿期,洞熊/猛犸期,河马/喜暖象期。28/78拉代分期尽管完全是从古生物角度,但毕竟是一个旧石器分期方案。他把某种相对编年方法引进旧石器时代考古材料分析之中,以非考古资料作为考古遗物分期依据,成为二十世纪旧石器考古学中以古生物角度为绝对编年肇始,比丹麦人三期说前进了一大步。29/78加·德·莫尔蒂耶是拉代忠实学生与崇敬者,又是拉代旧石器分期方案最固执批评者,他认为史前史分期不可用古生物学方案而必须依据考古学。德·莫尔蒂耶提出了六期说,最终欧洲史前考古学体系得以建立。加·德·莫尔蒂耶30/78蒙特柳斯(OskarMontelius,1843—1921)是瑞典考古学家,斯德哥尔摩国立古物博物馆馆长。研究重点是史前文化分期与年代,尤其重视西欧、北欧地域青铜文化,提倡类型学方法。1903年在斯德哥尔摩出版《东方和欧洲古代文化诸时期》第一卷,简称《方法论》,专门叙述他所总结类型学原理及若干实例。考古类型学方法确立。31/781871年,谢里曼开始发掘希腊青铜时代特洛伊遗址,成为近代考古学方法延伸到后石器时代考古标志。谢里曼被称为“希腊史前考古学缔造者”。谢里曼真正贡献与特洛伊发掘真实意义在于,地层学第一次利用于石器时代以后考古发掘中。他发掘向世界表明:用考古发掘工作和对非文字性材料研究也能够建立起当代古代史体系。32/78特洛伊古城遗址33/7834/78特洛伊古城复原图35/7836/7837/78第三节中国古代金石学中国金石学发展、兴盛背景汉唐金石学萌芽北宋至元明为金石学形成期清代金石学兴盛清末民初金石学融入考古学38/78一、中国金石学发展、兴盛背景“金石”一词,最早出现于北宋曾巩《金石录》(其书不传)一书,清代王鸣盛等人正式提出“金石之学”名称。所谓“金石学”,是以传世或少许出土商周以来有铭文铜器(金)和秦汉以来石刻文字(石)等为主要研究对象,是一门偏重于著录和文字考证,以到达证经补史之目标学问。39/78中国金石学,也叫古器物学,是近代考古学“西学东渐”之前,中国本土传统“学问”主要组成部分,起源于汉唐,兴盛于宋、清两代。40/78第一,物质基础。中国是人类文明发源地之一,有丰富多彩物质文化遗产。第二,文化基础。中国拥有最丰富、优异历史文件和精于考据传统史学体系。第三,精神基础。中国古代统治阶级和上层贵族素有重视古物传统。第四,社会基础。历代盗墓求宝者虽对文物破坏,但客观上为金石学提供资源。41/78二、汉唐金石学萌芽春秋、战国至隋唐五代,文人史家中就有重视文物古迹调查、研究和统计,是中国金石学萌芽期。殷商时期,青铜器在人们社会生活中成为地位、等级标志;西周时,“藏礼于器”观念深入加强,礼乐制度逐步形成。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逐步产生了由怀古而好古进而依据古代实物研究古代制度风尚。42/78三、北宋至元明为金石学形成期北宋时期,史学、古文字学、书学等不停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学者们对新资料追求。而在北宋中期以后,名士大家争先恐后投入金石考证,编著金石著作,金石学一开始就以显学出现。现存最早金石铭刻著作是宋代欧阳修《集古录》。现存最早古器物图录为吕大临《考古图》。43/78四、清代金石学兴盛有清一代知识分子,因避文字狱而潜心于经史考据,钻研金石文物,逐步形成“乾嘉之学”。乾嘉学派风气所及,金石之学兴盛发达。清代金石学特点是精于判别,详于考订,研究范围较广,并有一些集成性和综合性著述。搜集铜器铭文、碑刻、钱币及玺印等铭刻资料十分丰富,考释文字水平也比较高。44/78五、清末民初金石学融入考古学清末金石学发展主要特点是,伴伴随近代考古学一些方法(如田野、探险)逐步传入中国,甲骨、简牍、敦煌三大发觉和罗振玉、王国维发扬光大,金石学发展到了顶峰,并步入承前启后阶段,逐步融入西学东渐近代考古学。45/78第四节近代中国考古学诞生近代考古学“西学东渐”西方考古学方法传入前情况田野考古早期实践与近代考古学兴起近代考古学初步发展结语:近代考古学与历史学关系中国考古学与金石学关系46/78一、近代考古学“西学东渐”在20世纪八十年代以前,近代考古学在中国经历了从萌芽、诞生、初步发展到成熟过程,形成主要以苏秉琦先生提倡“区系类型学”方法为标志“近代”考古学基础方法本土化。它基本上能够划分为三个阶段:田野考古早期实践与近代考古学萌芽(1920—1930);地层学、类型学方法传入(1930—1950);区系类型学方法发展与成熟(1950—1980)。47/78二、西方考古学方法传入前情况鸦片战争后,国门开放,西方列强伴伴随殖民统治和资源掠夺步伐,逐步加强了对中国文化掠夺、“调查”和“研究”。从19世纪末开始,英、美、德、俄、法、瑞、日等国“探险家”主要在中国北部从边疆到腹地进行了大量“综合考查”,其中包含所谓“考古工作”。48/781883—1926年,俄国地理学家科兹洛夫1893—1935年,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1900—1916年,英国考古学家斯坦因1902—1914年,德国东方学家勒柯克1906—1908年,法国东方学家伯希和49/78科兹诺夫斯坦因斯文赫定(上),伯希和(下)50/78楼兰遗址51/78三、田野考古早期实践与近代考古学兴起“五四”运动唤醒了中国政府和学术界对于西方列强疯狂文化掠夺活动强烈关注和干预,为了学习西方近代田野科学、开发资源,同时又维护国家主权,20年代起中国政府更深入推行了“请进来合作”和“派出去学习”两种伎俩以发展西学,近代田野考古专业工作和第一批本土专业考古学者在我国初现。52/781914年,北洋政府率先聘请了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J.G.Andersson)为农商部矿政顾问,作了一系列开创性考古工作。1921年2月,担任地质调查所博物馆馆员。6月,在辽宁锦西奉天沙锅屯考古调查。同年,在河南渑池县仰韶村发觉了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10月,获准发掘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遗址。1923—1924年,前往甘肃和青海,发觉很多史前文化遗址,确定了中国彩陶文化发展序列,提出甘青远古文化六期说。53/78左上:安特生右上:发掘周口店右下:安特生在仰韶54/78安特生发掘秦安大地湾遗址上:安特生给瑞典王子卡尔介绍仰韶陶器下:仰韶陶器55/781921年,安特生和师丹斯基(O.Zdansky),发掘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遗址,发觉了北京猿人牙齿化石。1926年,洛克菲勒基金会赞助在中国地质调查所下设新生代研究室,到周口店发掘和研究。1927-1933年间,中国学术团体协会同斯文赫定合组“西北科学考查团”。56/78奥地利古生物学家师丹斯基北京房山区周口店龙骨山57/781927年5月9日,西北科学考查团中方团员从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出发时与欢送者合影。58/7820年代并延至30年代,中国政府先后“派出去”留学欧美李济、梁思永、裴文中、林惠祥、冯汉骥、吴金鼎、夏鼐、曾昭燏(音同“玉”)等先后回国,使我国学术界逐步形成了一支含有比较系统欧美考古学、人类学知识专业队伍,并独立开展了一系列田野考古工作。1926年,李济发掘山西夏县西阴村新石器时代遗址,这是首次由中国学者主持田野考古工作。59/7860/78四、近代考古学初步发展30—40年代,伴随田野考古工作规模和范围扩大,分别以梁思永先生发觉后岗“三叠层”和苏秉琦先生斗鸡台瓦鬲谱系研究为标志,标志着以地层学和类型学为特征近代考古学基础方法传入中国,并初步发展。较大规模田野工作陆续开展是这一阶段考古工作主要特点和田野考古技术方法走向成熟主要基础。61/781927年,由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资助,由中美合作,地质调查所与美国人主持北京协和医院开始发掘周口店龙骨山遗址。1928—1937年,在著名考古学家李济和梁思永先后主持下,对安阳殷墟进行15次发掘,累计发掘面积达46000多平方米,清理了50多座夯土建筑基址和包含商王陵在内大量墓葬和祭奠坑,发觉了大量甲骨文等文物。62/781931年春第三次殷墟发掘时,李济(左二)、董作宾(左一)、梁思永(右一)在小屯驻地欢迎傅斯年所长(右二)视察。63/781935年李济(左四)与“史语所”同仁在安阳袁家花园合影。(上)1929年殷墟第二次发掘。(下)64/781930年,梁思永在城子崖遗址发掘彩陶文化和黑陶龙山文化。1933年,在龙骨山山顶洞遗址发觉了3具完整晚期智人头盖骨化石,被命名为“山顶洞人”。1945年,夏鼐在甘肃宁定阳洼湾齐家文化墓葬填土中发觉了仰韶期彩陶片,从而在地层上否定了安特生齐家文化早于仰韶、马厂文化甘青六期说基础。65/781934年梁思永在安阳6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