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项目管理的认识和体会_第1页
浅谈对项目管理的认识和体会_第2页
浅谈对项目管理的认识和体会_第3页
浅谈对项目管理的认识和体会_第4页
浅谈对项目管理的认识和体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浅谈对项目管理的认识和体会项目部作为公司的基层单位,既是公司所在市场的流动窗口,又是公司管理和经营的载体。项目部是一个人、财、物相对独立的经营实体,代表公司对工程进行管理和施工。所以,项目管理实质上是对工程人、财、物以及过程的管理。项目部建设既能体现公司的外部形象,又能体现公司的管理水平。

项目管理首先是人的管理。

人是万物的主宰,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创造者和推动者,人的因素决定一切。加强项目管理的首要因素要选用称职的项目经理,因为项目经理是代表公司对项目管理经营的第一责任人,项目经理素质的优劣决定项目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工程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所以公司根据不同的市场不同的工程选用项目经理,既要以德以才选人又要量才适用。公司今后在项目经理的配备上应多从大中专毕业生中选拔和培养;另一方面应加强对现任项目经理理论业务培训,既可以公司内部开夜校组织培训,也可以送出去到其他专业学校或大型建筑公司学习深造,与时俱进,学习先进的管理模式和管理经验,不断提高项目经理的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

在人的管理上选用称职的项目经理之外,还要选用合格的项目班子团队。项目管理团队包括项目副手、施工员、质检员、材料员等,他们都是项目班子的组成部分,都应有一定的专业素质和管理能力。人的管理还体现在工地职工的身上,要关心他们的工作生活条件,了解他们的生活疾苦,强化食堂管理,改善生活住宿环境,工地力所能及地创造条件购买电视机、乒乓球台、乐器等,不断改善和丰富职工的文化生活,创造健康、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使职工以公司为家,爱岗敬业。

项目管理其次是现场管理。

现场决定市场。现场管理的水平体现公司经营管理的水平。现场管理体现在各个方面,大到原材料机械设备的进购,生产进度,技术质量,小到安全帽的佩戴。

现场管理首先加强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从项目经理到项目班子成员,要各负其责,把各自的工作挑在肩上,抓在手中。无论是原材料的进购,钢筋的绑扎,模板的制作,混凝土的浇灌,墙体的砌筑,还是内外墙的粉刷,室内外的装修,每一个工序都要每一位员工的精心操作,万丈高楼从地起,我们只有不放松每一道工序,每一个细节,现场管理才能健康的运行。

其次,现场管理的本质是过程的管理。一个工程项目从开工到竣工,需要时间一步步的浇铸,需要一砖一瓦的添加。过程管理就是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技术质量的各个层次每个环节的管理,我们在过程上下了真功做了细活,项目的质量才有保证,有了良好的工程质量才能创信誉树招牌抢占市场,扩大企业的知名度,提高公司的竞争力。再次,现场管理要加强财物管理的意识。现场管理的落脚点是财物的管理。财物是企业的资产,是工程项目的生产工具。现场财物繁多,品种繁杂,作为管理者只有把项目财物当做个人财物的意识来管理来合理使用,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向管理要效益,开源节流,节能降耗从我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强化项目财物管理是项目增效增收的有效途径。

项目管理最后是售后服务的管理

一个项目的竣工交付使用就如一件产品已成功的出售。换言之,项目的竣工说明产品才正式走进流通市场。售后服务的管理是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恰恰相反,大多数人认为项目竣工交付使用已万事大吉,其实不然,我们只是万里长征刚刚走完第一步。完整的售后服务体系是企业拓展市场增强信誉的有力钥匙。当张瑞敏拿大磅锤砸破800台水箱,敲醒了海尔人沉睡的梦,以产品“终身保修,以旧换新”的承诺,让海尔人绷紧质量就是生命力的神经,使海尔走出中国走向世界,在世界上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生产销售分公司,成为中国最响最亮的世界品牌。

我想公司售后服务的管理,一是应该加强对用户的回访,了解工程的使用情况和质量情况,出现质量问题应及时维修,争取用户的理解和信任;二是应该建立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制定出操作性强的规章制度,保证项目售后服务的制度化和经常化。而公司目前的体制是谁的项目售后服务谁负责,是一种被动式的维修服务。公司只有建立完善的售后服务制度,用良好的售后服务赢得用户的信赖,以信誉以品牌来扩大市场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总之,项目管理千头万绪,涉及到工程的各个方面,项目管理我个人的认识和体会是以人的管理为出发点以现场管理为基础以项目售后服务为保障,使项目管理形成一个连接贯通的过程,我们的项目建设才能达到一定的水平,以提高项目管理的水平来促进公司的繁荣和发展。

第二篇:对工作的认识和体会对工作的认识和体会

时光飞逝,转眼间,寒假就快过去,新的学年就要开始。在这个寒假里,我尝到了生活的现实和不易。或许,这种真切的体会,才是我最宝贵的收获。一个暑假的社会实践活动终于要到尾声,这个暑假的社会实践活动使我收益不小,我从中学到了在课本和学校根本学不到的东西。“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短暂的实习过程中,实习中,我采用了看、问等方式,对在工作中人与人的关系做了进一步的了解,分析了人与人之间特点,方式.我深深地感觉到自己所学知识的肤浅和在实际运用中的专业知识的匮乏.刚开始的一段时间里,对一些工作感到无从下手,苦累交加,这让我感到非常的难过。在学校总以为自己学的不错,一旦接触到实际,才发现自己知道的是多么少,这时才真正领悟到“学无止境”的含义。

期末考试一结束我就满怀信心告诉我爸妈我今年要去打暑假工。一开始我满腔热情的去找工作,可是一连试了几个地方都失败了,我开始灰心丧气,后来我想到我妈妈在服装厂工作,或许可以找点事做呢。果然,她们厂这两天正在招暑假工。我心想我就去做服装包装吧,一毛几分钱一条裤子,我包装个三四百条能赚五十也不定呢。刚踏进厂房,我的梦想转瞬成空。巨热的空间,看着一个个忙碌的身躯,脸上的汗水,好似地域一般的地带,里面没有空调,只有冷风机。我一时后悔我将要在这个地方工作。我只有硬着头皮往下走了~~问题是,包装衣服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旁边的阿姨笑道:“像你这样包装到晚上还不知道有没有一百条呢。”我顿时苦笑了一下。第二天早晨,手变得很酸,不过我还事咬着牙坚持了下来,第二天我赚了28元,第三天我就赚30多了,后来每天都能赚40多,看着自己亲手赚来的钱别提有多高兴了,一分一毛都舍不得花掉,终于找到父母赚钱有多辛苦了。一个月下来我也赚得1000多。

在学校,只有学习的氛围,毕竟学校是学习的场所,每一个学生都在为取得更高的成绩而努力。而这里是工作的场所,每个人都会为了获得更多的报酬而努力,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都存在着竞争,在竞争中就要不断学习别人先进的地方,也要不断学习别人怎样做人,以提高自已的能力。记得老师曾经说过大学是一个小社会,但我总觉得校园里总少不了那份纯真,那份真诚,尽管是大学高校,学生还终归保持着学生的身份。在学校,理论的学习很多,而且是多方面的,几乎是面面俱到;而在实际工作中,可能会遇到书本上没学到的,又可能是书本上的知识一点都用不上的情况。或许工作中运用到的只是很简单的问题,只要套公式似的就能完成一项任务。有时候我会埋怨,实际操作这么简单,但为什么书本上的知识让人学得这么吃力呢。这是社会与学校脱轨了吗。也许老师是正确的,虽然大学生生活不像踏入社会,但是总算是社会的一个部分,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在实践中认识社会、增长才干、提高自身素质、为日后真正走进社会铺定基石。我现在理解了学院为什么一直强调加强我们社会实践能力。在那里,我学到许多书本上所没有的社会实践知识,体会到了工作的一些难处,学会了如何处世,怎样把事我们怎样才能把事情做对做好,清楚了自身的不足更明确了自己以后要怎样努力去完善自己,为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而奠定基础最后领的工资虽然只是一点点的钱,但是我知道,一个人在他的学生时代最重要的是学习东西,增长见识,锻炼能力,尤其在大学学习时候,参于社会实践活动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赚钱不是主要的,作为学生,能赚多少钱,等我们毕业了会有很多赚钱的机会,只要有知识和能力,智慧,我们就可以找到好的工作。实习是为将来打基础的重要阶段,珍惜我们的每一个工作机会,不论什么人,什么学历,从事什么工作,好好的表现、展示自己的能力,不要错过好的机遇。没有一件事情是轻轻松松的,但每一件事都是让人成长的,经历一段过程,喜悦或是艰辛,尽管经历的方式不尽相同,但它的结果是相同的,我们都会因涉事而成长。其实工作中不一定有太多地方用到专业知识,更多的是我们要耐心、细心一步一个脚英脚踏实际的去工作,只有基本工作做的够好,才能赢得上级和同事的信赖,才有机会展示更多的才华。单凭专业知识不可能在工作上高枕无忧,更多的是在做一些很小的事情,而判断一个人的工作能力怎样恰恰是从些事情上看出来的,正可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现实,就是这样。

通过自己亲身体验社会实践让自己更进一步了解社会,在实践中增长见识,锻炼自己的才干,培养自己的韧性,通过社会实践,找出自己的不足和差距所在,拓展自身的知识面,扩大与社会的接触面,增加个人在社会竞争中的经验,锻炼和提高自己的能力,以便在以后毕业后能真正真正走入社会,能够适应国内外的经济形势的变化,并且能够在生活和工作中很好地处理各方面的问题。

一个月的暑假实践已结束,在这一个多月里,有失误,有收获,但是收获的更多。在这,我开始了我的工作生涯,体会到了父母的辛苦;对自己也是一次锻炼,证明自己的能力。现在的我已经回到学校了,感到自己的社会知识和经验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这就是社会实践给我的最大的感受,我相信在以后的岁月中,我能够做的更好。自己已经有了很多的工作经验了,一个月的实践带给自己的不仅仅是一种感受,更是我在之前的一种肯定,我坚信自己的大学毕业时的努力会得到更大的成功。

第三篇:对城管工作的认识和体会对城管工作的认识和体会

走上城管工作岗位已经十多天了,通过这段时间的行政执法实践,我对城管工作的认识逐渐从模糊走向清晰,充分感受到了城管工作对维护城市面貌、促进城市发展的重要意义。现简单谈谈我的一点体会。

在走上城管工作岗位之前,我对城管的认识存在着一些误区,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城管的工作领域不是十分的清晰,以为城管主要是对小摊小贩进行治理;二是对城管工作的重要性不甚了解,认为城管可有可无。通过这段时间的工作,我意识到我之前的想法是很狭隘的,城管的工作涉及到市容、市政、园林、环保等多个领域,对保护公共利益不受侵害,维护公共秩序不被扰乱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没有城管,小摊小贩占据道路妨碍交通会得不到解决,工地外运渣土污染路面会得不到解决,商业宣传噪音扰民会得不到解决,市政设施、园林绿化遭人破坏会得不到解决。观念的转变给我带来了更加积极乐观的工作态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

在行政执法实践中,我也意识到了城市管理工作是有一定难度的,其困难之处就在于我们面对的往往是这个社会的弱势群体,民众对他们的同情往往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对公共利益的维护和对法律的尊重。要想扭转这种不利的执法环境,非一朝一夕之事,我们必须长期加强宣传,宣传我们行政执法工作“服务于民”的本质,宣传良好的公共秩序和公共利益对大家的重要性,引导群众在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发生冲突时,在情与法发生冲突时,要学会正确的取舍。同时,对我们执法者来说,一方面要不断加强自身法律修养和执法水平,做到法律法规适用准确,程序合理,另一方面要增强自己的服务意识,更多地把自己定位成一个人民群众的服务者,增进交流,拉近与执法对象的心理距离。对待违法行为,要坚持教育为主,但对待一些屡教不改者,我们则必须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执法者的形象,做到该罚的罚,该取缔的取缔。

对于我们新队员来说,可能都会有一个心理调适期,由于我们的行政执法能力和经验都还有所欠缺,所以执法效果可能会不明显,我们不能因此而变得愤怒和消极,愤怒可能会使我们逾越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作出过激的执法行为,消极则会使我们的工作变的难以开展。我们要保持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快乐工作,为建设一个美丽文明的滨湖大城市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四篇:对督导工作的认识和体会对督导工作的认识和体会

一、督导工作的必要性

1、教育改革要深化,教学质量要提高,教学秩序要稳定,教学主管部门任务繁重,需要有督导员协助。

2、青年教师对教学规律不熟悉,教学内容方法要不断改进,需要有教学经验的督导员辅导。

3、每位教师的讲课都各有特点,各有所长,由督导员去总结传播,有利于相互帮助、共同提高。

4、教育改革中不断出现新问题,需要有组织地研究解决,督导员有教学经验,担任研究工作比较合适。

5、教学工作中各种评优评先活动,有督导员参加,能增加其公平公正性。

6、实行督导员听课制度,就要求老师要备好课,无形中促进教师重视教学。

7、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师,退休后做督导工作,可以发挥余热,他们的经验,可以说是一种财富,不加利用,实在可惜。

8、大学生中存在许多思想问题、认识问题,从而影响学习,仅靠团委和学生处,力量不够,督导员多是老教授,有威信,有经验,做学生工作效果更好。

二、督导工作的作用

2002年教育部对我校进行教学质量评估时,我们督导工作做了一次总结,认为督导工作起了“十大员”的作用:

1、参与各种教学管理,如教学检查、考场巡视、检查教学秩序等,起“管理员”作用。

2、听课、交谈、辅导青年教师改进教学方法,起“辅导员”作用。

3、在领导与师生之间架桥梁,及时传递信息,起“联络员”作用

4、指导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起“指导员”作用。

5、宣传教育改革精神和老师们的教学经验,起“宣传员”作用。

6、调查、研究教学中的问题,起“调研员”作用。

7、参与教学工作规章制度的制定,参政议政,起“参议员”作用。

8、参与青年教师的岗前培训,担任讲课,起“教员”作用。

9、参与教学工作的评优评先,起“评审员”作用。

10、参与学生的心理咨询工作,起心理“保健员”作用。

三、我们的做法

上面讲到“十大员”,这里不再一一详述,仅对“辅导员”和“指导员”两方面讲讲我们的做法。

(一)辅导员

主要对象是刚上课或上课不久的青年教师。

1、督导员要摆正位置

督导员与广大青年教师的位置是平等的,既是同志,也是朋友,没有上下高低之分。听课的目的不是吹毛求疵,而是为了共同研讨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2、搞好与教师的关系

第一次听某老师的课时,要向他讲明我们是同志、是朋友。谈话的态度要诚恳,推心置腹,解除老师的顾虑和听课的压力。

有人说“听课就是挑毛病”,我们认为这要看挑毛病的目的是什么,如果为了打小报告,为了整人,显然不对。一般老师上课,只要不是故意不好好上课,都是有优点的,存在不足之处也是正常的、难免的。如果为了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在肯定优点的基础上善意地指出不足之处,对任何想改进教学的老师都是希望听到的。实践证明,绝大多数老师都欢迎提出缺点或不足,有的老师专门约我们去听他的课,其目的很明确,就是让我们挑挑他的毛病,看来,同样是挑毛病,目的不同,效果就不同。

有人说“督导员能什么都懂吗。”,当然内行听课效果会更好,但每门课都设一个督导员是不现实的。对于外行听课,我们认为,一方面可当作学生听课,从做学生的角度提出希望,也有可能提出内行不能提出的问题。另外,可以从教学的共性提出看法,这对刚走上教学岗位的老师是很有帮助的,不管什么课都有共同的目标,每一堂课都要让学生感觉到收获很大,这堂课没有白来,很受启发,很喜欢听,在知识量上感到短短50分钟都学了很多东西,在智能培养上感到很开窍,很受启发,在趣味性上感到听课是一种享受,越听越想听,这应是每位老师都追求的目标,课程不通,虽不能照搬,但道理是相通的,可以互相借鉴,互相启发,共同探讨,不是说外行就不能听课,事实证明,我们给年轻老师讲这些共性的、规律性的东西是很受欢迎的。我们曾有某门课的老师讲他如何教课,讲他的经验,从教学方法到具体实例,曾被不少不同课程的老师借鉴。我校是97年开始实行“督导制”的,下文时恰好与“教师工作考核办法”的文件同时下达,因而造成部分老师的误解,认为学校在想办法整老师,“督导制”是措施之一,督导员是帮凶。当时也有好心同志劝我们说,“退休了,还去得罪人干啥啊。”我们说我们的想法恰好相反,不仅不是去得罪人,而是去助人,去交朋友,以同志和朋友的身份去听课,去交谈,诚心诚意帮助年轻教师改进教学,有什么不好。通过一段时间的工作,老师们接受了我们,关系比较融洽,从未发生过不愉快的事情,不少老师还主动相约,希望听他们的课。

(二)指导员(主要是对学生)

目前普通高校学生在学习中普遍存在着较多的学习障碍或思想误区,突出地表现为学习动力不足和学习方法不适应,这些问题,直接影响教学质量,搞好学风建设是督导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通过多年来的实践,我们感到有两种切实可行的,很受学生欢迎的方法。

1、面对面和学生对话、交谈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只要写个通知,写明时间、地点,由某教授解答学生问题,学生自由参加,通知一出,就会有很多学生踊跃前往,并积极写条子提问题,问题之多,几个小时都回答不完,学生人数有增无减,说明学生需要而且欢迎这种做法。

2、专题报告

专题有很多,如“成才之道”、“如何适应大学生活”、“学习方法”等,下面以“成才之道”为例谈谈所讲内容。

第一,讲大学生不学习的“理由”为何不成立

不少学生不学习,问其原因,他们能说出许多不学习的理由。例如:(1)成绩不好不一定能就业,学习好也无用。(2)认为专业不好,没人要,不喜欢学,学不进去。

(3)认为学风不好,大家都不学,自己也学不进去,这边刚想学,那边“三缺一”,学不成。

(4)认为知识更新太快,今天学的东西。明天就过时了,学也无用。(5)在高中就做好了到大学玩的准备,叫“高中苦三年,大学拼命玩”。(6)到了大学不再升学了,没有压力,也就没有动力。(7)认为学校条件差,老师讲得不好,不想学。(8)认为教材内容陈旧落后,学也无用。(9)认为大学里所学的东西都是皮毛,根本用不上。""

以上这些“理由”,显然不成立,不能作为不学习的理由,但不少学生不明白其道理,只要他脑子里有一个不学习的“理由”存在,就会影响他学习的积极性,甚至不学。有些道理虽简单,但需要有人给他们讲,我们的讲法不一定恰当,只是作为例子说说,如“专业不好的问题”,我们认为专业好坏都是相对的,没有十全十美的,凡是经批准设立的专业,都是国家需要的,只要肯努力,行行出状元,对专业不喜欢,常因对其内容和意义不了解,通过学习,了解了,就可能产生极大的兴趣。巴甫洛夫就是听了生物老师的课才喜欢生物的,后来成了生物学家。退一步说,即使学到毕业,仍不喜欢也没有关系,因为学任何专业都会学很多课程,都是前人智慧的结晶,学了都会增长智慧,经过四年的大学教育,有了大学毕业生的水平和智慧,将来干什么,学什么都可以,况且在学科互相渗透、日益深入的今天,只懂得一个专业是不够的,现在学什么专业都不会白费,至少在你没有改变现状(如转专业)之前,以专业不好为理由,不学习,空耗大好时光是不对的。

第二,讲大学生必须刻苦学习的理由

(1)上大学的目的就是为了学习深造,不学习就失去了上大学的意义。(2)上大学的机会来之不易,一需要十年寒窗考个高分,二需要父母的血汗钱,谁家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来之不易。你们会深有体会,每次讲到这一点,不少学生都会低下头来,表示认可或内疚。

(3)四年大学生活是人生最宝贵的学习时间。有了高中的基础,又正当青春年华,精力充沛,一无工作,二无家务,无任何负担,是集中一切精力学习的大好时光,是长知识长智慧最快的四年,真是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应当十分珍惜。

(4)各种应试的需要,考研、考博、考公务员,晋级提升,各种应聘等,都需要在大学刻苦学习打好基础。

(5)社会竞争激烈,优胜劣汰,要想在竞争中取胜,需要真才实学。(6)社会主义制度是按劳取酬,要想高酬金需要大贡献,要大贡献需要高智慧,高智慧来源于刻苦学习。

(7)学科间交叉渗透,说明仅懂一个学科不行,要扩大知识面,增加知识量,意味着学习要更努力。(8)知识更新快,这不仅不能作为不学的理由,恰好相反,要更加努力才能跟上形势,没有今天的基础,学不了明天的东西,只有紧跟,才能不被时代淘汰。

""

每次报告不仅讲道理,并有生动的实际例子。报告结束,学生常报以长时间的热烈掌声。有的学生激动不已,下决心不再混日子了,要好好学习,订计划,学外语,考研等。

以上是我们的想法和做法的部分内容,道理讲得可能不深不透,甚至有不当之处,希望同志们指正。

四、问题和建议

1、教师中重科研轻教学现象仍较严重,有人说“科研百利无一害”,而“教学百害无一利”,虽然言词有点过分,但科研确实吸引人,搞科研有经费,用着方便,有了成果,名利双收,大的成果可一鸣惊人,能破格晋级,一项高科技成果能成百万富翁,即使失败,一纸总结完事,因为科研允许失败。而讲课好,一评职称无用,二课时酬金不多得一分,教学成果与科研相比,不仅降级,而且对退休工资毫无用处,好不容易获得省级优秀教师称号,教育厅两次下文退休后全额工资,都被人事厅否定,教师对教学工作看不到任何希望,何来积极性。这不能怪老师,而是教学工作缺乏政策导向,仅靠督导工作,不能解决教师的自觉性。建议出台导向性政策,鼓励教师对教学工作的自觉性、主动性,也利于督导工作。

2、教学工作缺少竞争机制,教课好坏基本无区别,教课再差,也不担心无课可上,建议教学工作适当引入竞争机制。

3、建议教育厅设立省督导组,指导全省督导工作。

4、建议加强校际间交流与协作,距离近的学校可以互相听课,互相参评,互相做专题报告等。

河南农业大学督导组2005年4月3日

第五篇:对公文写作的认识和体会对公文写作的认识和体会

一、公文对事业发展和个人进步十分重要,我们应高度重视

大家知道,公文是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实施领导、履行职能、处理公务的具有特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是传达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公布法规和规章,指导、布置和商洽工作,请示和答复问题,报告、通报和交流情况的的重要工具。它的权威性强。集中体现着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意志,一旦发布实施就必须执行。它的用途广,广义的公文,不仅包括中办《党政机关公文处理条例》规定的15个文种,还包括领导讲话、调研报告、汇报材料等。作为一个单位来讲,工作中使用频率相当高。比如请求上级解决问题,要写请示;向上级汇报工作,要写报告;开会,要写讲话稿;安排部署工作,要发通知;与平行单位商洽工作,要写公函,等等。它的作用大。对一个国家、政党和单位、团体来讲,其公文质量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事业的兴衰成败。我国历来就有“武将打江山,文官治天下”之说。毛泽东同志讲:中国革命一手靠枪杆子,一手靠笔杆子。如果一个单位制发的公文质量不高,就会影响工作的有效开展。今年年初,XX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下文要求海南立得信息产业有限公司自行拆除停车标志牌,本来要求2010年1月10日前拆除,文中却误写成2009年1月10日,时间倒回了一年前,致使公文无法执行,引发网上热议,就是一个深刻的教训。对领导者来讲,公文处理能力是履职必备的能力之一,是增强领导魅力的有效手段,其水平高低,直接影响工作成效和自身形象。俗话说:干得好还须讲的好。从上

1到下,普遍认为“不重视公文写作的领导,是不高明甚至是不称职的领导”。领导者文笔好、口才好,往往容易上级领导的重视和下属的共鸣,给人留下好的印象。对公文制发者来讲,公文写作是最能历练人的工作之一,有利于实现人生价值。公文写作是一项综合性智力劳动,是一个人思想、观点、知识、修养、能力、技巧等多种素质的综合反映。从事公文处理工作的同志,接受的信息量大、参加的上层活动多、与领导的思路贴得近,这对个人素质提升、成长进步大有好处。多数同志当了一段文字秘书后,得到组织上的提拔重用。个别的即使没有提拔,其学问、见识也得到了社会的尊重和认可。对不从事公文处理工作的同志来讲,公文也与其密切相关。因为公文具有权威性和政策性、针对性和指导性、规范性和约束性,很多内容涉及到自身的工作和生活,如果不注意学习、掌握公文,工作上就可能出偏差、个人利益就可能受损失。因此,作为一名工作人员,应关注公文,不能不懂,不能不用,不能不学。集团的领导,这么重视公文,努力为大家提高公文处理能力创造条件,我认为是抓到了点子上,是对事业和同志们的高度负责。在座的各位学习公文的积极性这么高,也一定会受益匪浅。

二、公文写作有基本规律,我们应认真遵循

遵循规律事半功倍,违背规律事倍功半甚至要受到惩罚。起草和审核公文,首先要明确其基础理论、把握其基本要求,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具体工作中,我认为应该注意做到以下六个方面:

(一)要符合行文规则。行文规则是制发公文、处理行文关系必须遵守的准则。它是根据发文机关的职责权限及行文单位间的隶属关系,本着有利于实施领导和管理的原则而

2确定的。中办《党政机关公文处理条例》专门用一章(第四章)对党政机关公文的行文规则作了规定,提出了5条要求。这些要求,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行文应当确有必要,注重实效,坚持少而精。长期以来,在行文中普遍地存在行文过多、公文过长的问题。对此,中央三令五申要革除这种恶习。今年,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又把改文风、转会风作为密切党同群众联系的重要内容,多次进行强调和部署。我们制发公文,首先要科学论证,看能否管用、达到效果。一方面,行文应根据隶属关系、职权范围和工作需要,采取合适的文种。一般来说,行文关系有三种:一是上下级之间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二是上下级之间业务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三是同级机关或不相隶属机关之间的平行关系。行文关系不同,行文规则、方式和写作要领也不同。对此,中办《条例》中有明确规定,我们要严格执行。这里,我简要介绍一下几种常用公文的适用范围和写作注重事项。

1、通知。主要用于发布、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和有关单位周知或执行的事项,以及批转、转发其他公文。在拟制通知时应当注意两点:一是注意标题的简洁性。一般由发文机关、事由和文种三部分组成,只使用一个介词“关于”再加事由和通知即可。如:关于转发市财政局“关于转发省财政厅‘关于转发财政部《关于批转<××日报>发行工作会议纪要的通知》的通知’的通知”,如果改写为:××市财政局关于转发财政部批转××日报发行工作会议纪要的通知,就简明多了。二是注意通俗易懂。要写清楚行文的缘由、意义、目的和所依据的法律、法规、政策特别是具体通知事项。比如会议通知。三是别与通告、通报混用。

2、报告。主要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回答询问。写作时,要注意时效、及时迅速,按时报送;突出重点,主题明确;内容真实,符合实际。不同类型报告的的内容要有侧重。比如,工作报告要重点汇报工作进程、总结工作经验、反映工作问题、提出工作意见,说明“做了什么”、“怎么做”、“坚持做什么”;情况报告,重点反映工作中的重大情况、特殊情况、新情况,不能罗列材料,记流水帐;答复报告,要针对上级机关的查询、提问来写。同时,要注意报告中不能夹带请示事项。

3、请示。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撰写请示应注意:(1)一般不得越级请示,因特殊情况必须越级请示的,应抄送被越过的上级机关。所谓特殊情况指:重大紧急事项,不越级请示要误时误事;被直接上级机关长期搁置而又急需解决的问题;与直接上级机关意见分歧一时难以协调统一,而又急于处理的事项。(2)请示一般只写一个主送机关,如需同时送其他机关,应当用抄送形式。如果写几个主送机关,可能是谁都不批复,或者是几个单位都批复,但批复意见又不一致,难以贯彻执行。(3)请示应一文一事,同时,不得抄送下级机关。(4)写请示,语言要谦逊,态度要诚恳;原因要说明,不批准的后果要表达,要让上级感到不批准就说不过去。

4、函。函的应用范围比较广泛,在上下级机关之间、平级机关之间或不相隶属的机关单位之间,涉及各方面的公务联系,都可使用。撰写函件应注意内容专

一、集中,一般要一函一事;要有分寸,对上尊重,对下谦逊,对平行或不相隶属机关,以礼相待;语气要平和、礼貌,恰当使用习惯用语。

5、会议纪要。是用于记载会议主要情况和议定事项的文种。撰写会议纪要应注意三点:第一,广泛搜集会议材料,全面掌握会议情况。要按照会议精神和领导工作意图,对材料进行分类和筛选;对选用的材料进行分析和综合,围绕中心组织好材料。第二,篇幅不宜过长,语言要简明扼要。常用第三人称进行叙述,如“会议认为”、“会议强调”、“会议指出”、“会议号召”、“会议决定”之类。第三,全面准确地反映会议情况和基本精神,其内容必须真实、准确,非与会人员多数确认的结论性意见不能写入。

6、意见。适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写时要注意下行意见与指示性通知的差异,原则上,凡不需作较多理论分析,且对下级规定性强、要求具体的,应用指示性通知。

(二)要突出表达主旨。公文的主旨是指发文主体所表达的主要观点、基本主张、政治倾向和政策期求。它是一篇公文的“灵魂”和“统帅”,对材料的组织、结构的布局、语言的运用以及表达方式等起到制约和调控作用。科学确立、有效表达主旨,能“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写出“人人心中皆有,人人笔下俱无”的意思来,公文就成功了一大半。如何确定公文主旨,我认为重在领会好领导意图。因为公文是遵命性写作,只有领导认可才能正式发文。否则,就是无用功。因此,公文撰写者必须把正确体现领导意图作为写作的首要之点。怎样把握领导意图,主要有三点:一是要结合现实的社会背景去领会领导同志的意图。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是一条普遍规律。领导同志的任何思想

5观念,都不是凭空产生的。从根本上讲,都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既然如此,如果对现实的社会背景不了解,如果不将这些背景材料与领导意图结合起来考虑,那就不可能正确领会领导同志的意图及其来龙去脉。二是要结合现实的中心工作去领会领导意图。任何领导机关制作任何公文都是为了解决实际工作,尤其是当前的中心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公文显著而重要的特点之一,就是具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和对于实际工作的明确指导性。领导交办制作公文,不可能无的放矢,如果公文撰写者对现实的中心工作状况不了解,如果不把现实中心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领导同志的意图结合起来考虑,就不可能正确领会领导同志意图产生的直接动因及整个意图的精神实质。三是要结合党和国家现行的方针、政策和法规精神领会领导同志的意图。这样,不仅可以在公文写作中为实现领导同志的意图,找到更充分的理论依据,而且可以针对已有的方针政策,更好地把握表述领导同志意图的角度、重心和详略。

主旨确定后,要直截了当、毫不隐晦、明明白白地写出来。常用的方法有五种。一是开门见山法。即起句立意,落笔入题,将公文的主旨展现于篇首。可以直接交代行文的目的、依据及总的要求,也可单刀直入,直接阐明意义、主张和基本观点。二是标题显旨法。标题是透视公文主旨的“窗口”,多数公文标题,特别是法定公文中的完全式标题(即“发文机关—事由—文种”式),其主旨往往凸显醒目,让人一看即明。

6这种标题中的“事由”,一般即是该文的主旨。三是段前提要法。即在公文某一层次或段落之首体现,它一般适用于内容复杂、篇幅较长的公文。其表现形式主要为小标题或主题句。四是缘由引发法。这是请求性、指令性公文主旨表达的基本方法。即在公文开端处率先陈述制发文件的缘由,点透背景,然后顺流而下,引出全文的主旨。五是首尾呼应法。这种显旨方法适用于那些内容比较复杂的决定、决议、报告、意见、讲话稿等公文。它们一般文字较长,内容繁多,既有总的阐述,又有细致说明;既涉及大政方针,又牵扯具体的方法步骤。故在主旨表达上通常在开头部分率先提出一个令人关注的问题。而后在结尾部门作出明确回答;或者在开篇对某一情况或问题作出多种解释,而在结尾处得出正确结论。

(三)要精心选用材料。材料是公文起草者为了表现公文主旨,从工作、生活和学习中摄取并写入公文中的具体内容,包括情况、背景、根据、事例、数字等等。它是提炼和说明公文主旨的依据,是公文写作之母。有时表达同样的主旨,不同的人写,使用不同的材料,效果大不一样。可以说,公文写作高手与低手的区别,主要体现在材料的选择使用上。因此,起草公文要在这方面下大功夫。具体写作中,选择使用材料要注意准、实、新、特。准,就是要准确无误、言之有理。准确是公文发挥效用的生命所在。俗话说,一字入公文,九牛拉不出。这就要求公文所表达的观点必须符合上情下情,符合客观实际和发展规律,所使用的论据要有说

7服力、经得起推敲。否则,效果不会好。例如,某汽车修配厂拟将本厂院内的黄土地改为水泥地面,向上级主管部门行文请示,请求拨款数万元。文中在陈述请示理由时,列摆出刮风时尘土飞扬,下雨时道路泥泞的事实。结果请示发出后,未获批准。这里,其所运用的事实论据不可谓不真实,但缺乏应有的说服力。如果换一个角度,突出尘土飞扬对该厂生产的影响,如机器运转部件上附有润滑油,沾上很多尘土,影响产品质量,加速机器磨损的程度;厂内雨天道路泥泞,运输受阻,使生产环节衔接不上,影响生产进度等等,请示缘由就更有针对性,请示的目的也就容易实现。实,就是要真实充实、言之有物。孔子曰:“言之无文,行之不远。”内容空洞是公文的大忌。起草公文时,表达观点要注意通过数字、典型事例、具体举措来说明,避免空话、套话、虚话;部署工作要有分析、有论证,有目标任务、有跟进措施,让人觉得确实应该这样干,不这样做不行。新,就是要富有时代性、言之有味。“笔墨当随时代,为文常思创新。”“文章切忌随人后”。有新“意”,有新“材料”,新“角度”,为之“上品”;少新“意”,但“构思”新,有新“材料”,差强人意,是为“中品”;既无新“意”,又无新“例”,语言也差,就连“下品”也够不上了。起草公文要符合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着力体现新政策、反映新情况、探索新举措、使用新语言。像今年的市政府工作报告,紧密结合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新思想、新观点,在结尾处强调“国家好,民族好,xx好,大家才会好”,向全市人民作

8出了“圆千万人民全面小康幸福之梦”的庄严承诺,社会反映很好。有人讲“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初学公文写作的同志,往往这抄那摘,而效果不好,原因就是所写公文没有自己的特色,与本单位实际结合的不紧密。我们起草公文,要重视反映本单位有特色、有创新的情况和工作,使人一看,就知道是你单位的公文,努力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四)要合理安排结构。结构是指公文内容的组织和构造。写文章如同建房,首先是确定功能,其次是科学设计,再次是精心施工。公文与其他文章不同,在结构安排上主要有四点要求。一是必须准确反映公务活动的内在本质和联系。一切公务活动都有其发展过程和内在联系,确定公文组织结构基本是按照首先提出问题,然后分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的顺序来安排的。二是必须服务于公文主旨的需要。公文主旨是一篇公文的灵魂。起草公文时,先写什么,后写什么,材料的主次详略及相互联系,怎样划分层次段落,怎样过度照应,开头结尾怎样交代等,都必须紧密围绕公文的主旨或基本观点这条主线去组织安排,使结构更好地为公文的主旨服务。三是必须适合公文的不同体式。公文的结构组织,同公文的不同文种有一定关系。从公文结构的整体分析,其外部结构形成一般是“开头—主体—结尾”。其逻辑形式表现为“总—分—总”。其内容的详略表现为“虎头—熊腰—豹子尾”。但是,由于公文的内容繁杂,文种很多,在组织材料的时候,还必须从所写的内容实际情况出发,采取恰当的结构方式,

9以适应公文不同文种的特点,做到内容与形式相统一。如综合性的工作总结、工作情况报告、经验介绍等,一般是采取基本情况概述——做法(经验或体会)——存在问题和今后打算(或只讲不足)的结构;通知、通报、指示等,一般是采取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决定、规定、章程、条例、办法等法规性的文件,一般是采取总则——分则——附则的结构;公告、通告一般采取首先简要概括地提出问题,然后把解决问题的结果或意见分别列出的结构;批复基本是采取对解决问题的结果予以答复这样单一的结构。四是必须符合公务活动认识上的思维逻辑。在表达公文主旨时,应按照人们认识公务活动的一般规律由开端到结尾,由总到分,由远到近,由局部到整体,由特殊到普遍,由原因到结果,由过去到现在,由主到从,当然也不排除个别情况所出现的相反方向。但是无论按照哪种顺序表达公文思想,总要有条理地排列,防止忽远忽近,忽主忽从,忽明忽今。在公文的逻辑结构上,不但讲顺序,还要注意结构的顺序(层次与层次、段落与段落、开头与结尾之间)具有必然性,使全篇思路畅通、前后衔接、语意连贯、浑然一体,千万防止上下语意断止、跳跃和互相对立的现象出现。

(五)要讲究语言运用。语言是公文的表达形式,一篇好的公文要做到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统一。我们起草公文要使用好语言,力求做到顺、短、活。

顺,指的是逻辑紧密、文通句顺,没有语法等技术上的

10错误。公文写作中,常见的病句有六类,我们要注意避免。一是语序不当。例如:广大青年表现出无比的进行改革的热情(把实语放在状语的位置上,应将"无比"的调至"热情"前)。二是搭配不当。比如:他的革命精神时刻浮现在我眼前。("精神"与"浮现"不能构成主谓关系,可将"精神"改为"形象")。三是成分残缺或多余。例如旧社会,劳动人民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缺谓语,应去掉"的生活",或在"吃"前加"过着)。我们的革命前辈,为了人民的利益,他们流了多少血,献出了多少宝贵的生命。(主语多余,前边有了主语"革命前辈",因而"他们"不必要有。)四是结合混乱。例:你不认真学习,那怎么可能有好成绩是可想而知。(把反问句和判断句式糅在一起,破坏了句子结构和语气的完整。如果用反问句,应是"那怎么会有好的成绩呢。"如果用判断句,应是"成绩不好是可想而知的"。)五是表意不明。例:妹妹找不到爸爸妈妈心里很着急。(句子歧义,究竟况是"妹妹"心里着急呢。还是"爸爸""妈妈"心里着急呢。还是"妈妈"心里着急呢。可在"爸爸"和"妈妈"中间加逗号,也可在"爸爸"前加逗号)。六是不合逻辑。如:他是多少个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自相矛盾,既然"幸免",自然是没有死,怎么能说是"死难中的一个呢"。应改为:多少人死难了,他是幸免的一个),等等。

短:指的是言简意赅、简洁明快。山不在高,有仙则灵;言不在多,达意则灵。文学大师林语堂曾说:“绅士的演说应该像女人穿的迷你裙,越短越好。”文章写长了,领导讲着累,11听众听着累,效果并不好。有关资料显示,人的注意力集中时间一般在40分钟左右,超过1个小时则容易产生疲劳。特别是工作汇报,听者多数情况下是上级领导,上级领导一般没有太多的时间耐心听取汇报,并且听完汇报还会有针对性地提问一些问题。如果汇报材料篇幅太长,容易使领导感到厌倦,分散注意力,影响汇报效果。写文章一定要删繁就简、高度概括,不说多余的话、不述交叉的事、不用重复的词。同时,要注意使用短句。对于书面材料来说,句子长还可以,但是在领导讲话中,要尽量避免使用太多的长句子。句子太长,领导可能一口气读不完,容易断错句,听众也往往跟不上、听不清,甚至会产生误解和厌倦情绪。因此,在日常写作中,凡是能分段的,不要合成一段;能用短句子、四六句的,就不要用长句子,把握好节奏和韵律,使讲话稿读来抑扬顿挫、铿锵有力。

活:就是要语言鲜活。毛泽东说:“起草文件的时候,不但要注意准确性,还要注意鲜明性和生动性。不要以为这只是语文老师的事情,老大爷用不着去管。”公文作为实用文体,如果总是千篇一律,就会成为“八股文”,枯燥死板、令人生厌,也不能发挥指导工作的实效。一篇文章里有一两处创新出彩的点睛之笔、精妙之语,就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甚至可能流芳千古。这方面的例子很多,象毛泽东的“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邓小平的“发展才是硬道理”等等,都成为这些名言佳句,深深地刻在了我们的心上。我们在起草材料的过程中,要在充分理解文章主题、领会领导意图的基础上,尽可能地把材料写得鲜活、写得生动一些。

(六)要遵守程序和格式要求。公文是一种特殊的文体,

12有它自身的规范要求。一是有规范的程序,二是有规范的格式,三是有规范的语言。写公文必须遵循这些原则要求,符合规范。对此,中办《条例》第三章、第五章有明确规定,大家可以随时查到,我就不多讲了。

三、提高公文写作和审核水平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应在平时注意多学、多思、多练、多改、多比

多学。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用它来比喻材料写作,十分形象。“巧妇”就是文字工作人员,“米”就是各种有用的素材。公文写作是“奉命作文,代人立言”,往往是“一声令下,笔快如风”,不管你想写不想写,有没有灵感,都得按时拿出来。起草材料时的文思泉涌,源于平时的学习与积累。谁学习得多、积累得好,谁起草材料就省时省力。如果平时没有积累,遇有紧急任务恐怕难以胜任,甚至会误事。对机关工作人员来说,知识结构最好是“t”字型的,“-”代表博,就是知识面要宽;“i”代表专,就是对所从事的行业要有更深的、专业的研究。不能说白话。因此,平时必须注重学习和积累。

一要积累素材。要时刻关注国内外形势变化,关注中央和省里的最新精神,关注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和行业发展动态,关注人民群众的所思所盼,将书籍、报纸、杂志以及网络上的有用资料收集下来,并把自己的所想、所感记载下来,形成文字素材,分门别类地整理好。“集腋成裘,聚沙成塔。”久而久之,起草材料时,就不用愁没有素材这个“下锅米”了。

二要积累思想。要通过参加会议、调研考察等方式,及时捕捉闪现思想火花的新思路、新观念、新见解,形成自己13的思想库。特别是要善于把握领导思想,找出领导讲话时对某一问题的看法、意见。这些观点,就是以后起草材料的重点内容。

三要积累语言。马克思说。“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没有好的语言外衣,再好的思想立意也表达不出来。要通过大量阅读,多积累一些脍炙人口的名言警句、生动鲜活的群众语言等,如能在公文起草中恰当引用,就会使材料增色不少。

多思。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只有善于思考,才能有所感悟、把握规律、提高水平。

第一,平时要多思。一些好的思想观点,并不是临时在稿纸上“憋”出来的,而是在平时的点滴思考中得来的。空闲时,要对一些经典的材料认真分析,看它到底好在什么地方。怎样立意。怎样谋篇布局。怎样组织语言。假如换我来写又会怎样。第二,动笔前要深思。磨刀不误砍柴功。方向有时比努力更重要。写材料最忌讳的就是一领到任务,拿起笔就写,本想尽快完成,但往往适得其反,枉费了时间和功夫。所以,动笔前要深思。就起草领导讲话稿来讲,事前特别要做到“四个搞清楚”。一是,搞清楚谁在讲,准确把握讲话者身份、意图和风格。党委领导和政府领导、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党

14内领导和党外领导的讲话角度多有不同,领导的讲话风格各有区别,每次讲话的目的也都有所侧重,如果把握不准,就会出并差错甚至笑话。比如:某个区的副区长是党外人士,讲话中如果出现“我代表区委—”就不合适。二是,搞清楚谁在听,准确把握听者的身份和关注点。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比如在介绍优势时,如果是对上级汇报,主要内容是工作成绩、问题、下步打算和意见建议,一般不要发表太多的议论。对省外客人,致欢迎辞要介绍历史、区位、资源等概况,对本省客人,就没有必要介绍这些内容了。再如专业属语的使用,对文化层次高、懂行的人讲行,对普通老百姓就不妥。三是,搞清楚讲话主题是什么,准确把握讲话的目的。不能脚--,漫无目的。四是,搞清楚在哪里讲,准确把握讲话环境。考虑讲话者是站着讲话还是坐着讲话,天气是晴朗还是阴天,时间安排多长等等。如果是站着讲,稿子尽可能短一些。起草公文时,要最好先列提纲。季羡林说:“散文不散,看似随意,实则精心构思。”写公文一定得有提纲,没有提纲,随想随写,随写随想,容易造成条理不清、层次混乱,或遗漏了某些重要内容,或颠倒了材料的次序,或发生节外生枝的情况,或出现详略不当的毛病。只有按照提纲写出来的文章才显得要点突出、层次分明、条理清楚、逻辑严密,才能做到有主有次、有详有略,动起笔来才得心应手。

第三,成文后要反思。材料成稿后,并不意味着工作的

15结束,关键还在于领导具体如何使用。如果领导没按稿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