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2024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1信息性文本阅读课件_第1页
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2024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1信息性文本阅读课件_第2页
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2024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1信息性文本阅读课件_第3页
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2024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1信息性文本阅读课件_第4页
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2024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1信息性文本阅读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一信息性文本阅读信息性文本阅读,突破了对“理解”“分析”能力的考查,转而考查“理解、分析”与“运用”并重的能力,增加了试题的开放性、灵活性和运用性,强化了对文本的论证分析,信息的筛选整合、处理分析、迁移运用的能力,凸显了以材料为依托,进行独立性、批判性甚至是发散性思考的能力;同时,选文类型逐渐多样化。知识梳理与盲点排查重难攻坚与热考突破目录索引

知识梳理与盲点排查知识梳理盲点排查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材料一

①似乎在一夜之间,周围不少朋友都在讨论一款名为ChatGPT的人工智能聊天程序。有人用它即兴创作诗歌,有人试图用它设计小说大纲,还有程序员用它解决工作问题……根据多家媒体引述的调查结果,89%的美国大学生在用ChatGPT写作业——这个数据恐怕是言过其实了,但至少说明该程序在解答问题方面具有显著优势。②人工智能聊天程序并不新鲜。比如,不少网络平台使用的人工智能客服。不过,很多人工智能客服带给人的感受实在一言难尽,机械重复的话术、“礼貌”而毫无信息增量的反馈等,都让人“想摔手机”。ChatGPT诞生及其给人留下“惊艳”的印象,未必是因为它使用了许多具有突破性的技术,而是它搜集了更多的素材,因此能够更加“聪明”地回答用户的提问。③对此,一些行业的从业者不乏“本领焦虑”。有人让ChatGPT写一篇时评,它洋洋洒洒写了几百字,用户评价称“虽然不算特别出彩,但也中规中矩”。有自媒体运营者试图让ChatGPT分析某国产车品牌能否打败国外竞品,结果程序输出了一篇有观点和简要论述的分析短文。对于一些大学课程的作业,ChatGPT也能“应对自如”。它的出现让人不得不承认:人工智能不仅能够回答“客观题”,还可以有模有样地回答一些“主观题”了。④但是,大可不必就此认定ChatGPT是某些行业的“终结者”。目前,机器对于各类问题的理解,并非真正的“理解”,而是基于海量素材的整理归纳。例如,有人用杜撰的学术概念“镜像等离子规范场”提问,结果发现人工智能不懂装懂地卖弄“学识”。而在回答一些社会问题时,尽管人工智能输出了看似结构完整的文章,但不少答案依然“驴唇不对马嘴”,或者充满了“正确而无用的废话”。⑤对于重复性的、记忆性的问题,人工智能确实越来越得心应手了。之所以大学生很快“爱上”这款程序,是因为大学里不少作业并不真正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只要重复教科书中的现成理论,再加上一点网络上能搜到的案例即可。⑥人工智能看似“聪明”,实则只是无意识的表现。比如,比起创作一篇小说或写一篇原创散文,人工智能更容易成为一个“诗人”,这是因为诗歌在形式上更加抽象,也更容易通过组合不同词语实现模仿;还有人喜欢用人工智能作画,敲几个关键词,就能输出一幅基本功扎实的画作,但说实话,这些画充其量只是替代了某些“艺术工厂”的流水线式生产。⑦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人工智能对创造性工作来说一无是处。人工智能学者王咏刚就认为:“无论是AI对话、AI写文章还是AI作画,大规模预训练模型固有的非确定性、发散性、天马行空的特点,恰好可以成为激发人类灵感的好帮手。”人的灵感并非从天而降的,很多时候正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而人工智能背后的庞大数据库,可以扮演“巨人”角色,让创造者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摘编自王钟的《看似无所不能,ChatGPT会不会成为行业“终结者”》,《中国青年报》)材料二

ChatGPT是人工智能研究公司OpenAI研发的最新聊天机器人模型。现实生活中,各种应用软件里的机器人客服,以及手机的智能语音助手、国产智能音箱等,广义上都是与ChatGPT类似的人工智能产品。它们能够通过理解人类语言与互动者进行对话,还能根据聊天上下文进行互动等。只不过,ChatGPT学习能力最强,“智慧”等级最高,能够回答人类提出的各种远超以往难度的复杂问题,致使其在全球爆火。ChatGPT在和全球网友互动中,有着各种令人吃惊的成绩。参加了美国高校的入学资格考试(SAT),成绩为中等学生水平;用《坎特伯雷故事集》风格改写了20世纪90年代热门歌曲《Baby

Got

Back》;用《老友记》主角口吻创作了剧本对白;构思了简短的侦探小说;简要阐释了经济学理论;给出了消除经济不平等的六点计划……ChatGPT甚至能够按照预设的道德准则,从“人类反馈中强化学习”,以此识别恶意信息并拒绝给出有效回答。在某种意义上,ChatGPT越来越像一个“真实的人”。理论上,只要算力足够强大,ChatGPT与人类的互动越多,它就将“成长”越快。虽然大型语言模型无法像人类一样思考,但基于模型算法得出的答案,在传播理论的助推下,越来越具有迷惑性,也越来越真实。这意味着ChatGPT能够形成具备一定逻辑的“思考”结果,而基于这一能力,已经有很多人开始通过ChatGPT取巧逃避本应需要人类大脑思考而进行的工作。巴黎政治大学已宣布,禁止使用ChatGPT等一切基于AI的工具,旨在防止学术欺诈和剽窃;外国专家表示ChatGPT将增加虚假信息风险;斯坦福团队推出DetectGPT,阻止学生用AI写作业。ChatGPT面世仅2个月,就已经影响到了人类社会。人们在畅想高科技的未来社会的同时,实际很难想象出下一代的人工智能交互产品能够发展并影响人类到何种地步。让人工智能不断进化演变,最终能够像人类一样思考,本是这一科研领域的终极目标。只要时间足够长,人工智能必然能够发展具备科幻电影里所描绘的能力。但正如科幻电影里的人工智能总会超出人类控制一样,当前基于大数据学习和给定模型下的人工智能始终存在着近乎无解的“黑箱”弊端——人们无法理解算法背后的各种逻辑,以及在这些逻辑下运行程序将会对人造成的影响。故而,虽然ChatGPT的出现并不令人意外,但还是让人类社会有点措手不及。可以预见的是,“真实的人”群体只会在未来社会中越来越多地出现,充当各种各样的角色。也因此,每每有更为先进的人工智能产品面世,人们都会想要从伦理、法律等多重角度审视。从宏观层面对人工智能发展进行必要约束,已经在人类社会取得共识。这正说明,能够始终保持独立冷静思考的人类,最终将会把控住人工智能乃至科技发展的方向。基于这份清醒,人工智能的不断迭代发展就有望保持平衡,算法“黑箱”也最终有望破解。(摘编自《ChatGPT会影响到人类社会吗》,光明网)1.(信息筛选)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ChatGPT功能强大,火爆全球。多家媒体引述的调查结果表明,有接近百分之九十的大学生在用它写作业。B.人工智能看似“聪明”,实际上只是无意识的表现,没有思考能力,只能机械地参与一些自动流水线式的生产过程。C.作为一款更为先进的人工智能产品,ChatGPT不仅能与人类进行互动,还能够按照人类预设的道德准则加强学习,以此来识别恶意信息并拒绝给出有效回答。D.始终保持独立冷静思考的人类,最终将会破解人工智能的算法“黑箱”,把控人工智能和科技发展的方向。C解析

A项,范围失当,“大学生”前面应该加上“美国”一词。B项,肯否失当,材料二认为ChatGPT能够形成具备一定逻辑的“思考”结果。D项,说法绝对,原文的表述是“有望破解”。2.(观点判断)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ChatGPT的诞生,给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主要原因是它搜集了海量素材,能够更加灵活地回答用户的高难度问题。B.一些大学课后作业可以用人工智能来“应对自如”地完成,这也给大学老师提出了警醒:以后老师布置的作业是不是要更有新意?C.ChatGPT在算力足够强大的情况下,“成长”越快,与人类的互动越多,会越来越像一个“真实的人”。D.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社会可能会面临人工智能超出人类控制的危险,所以我们有必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规范和引导人工智能的发展。C解析

C项,条件缺失,缺失了原文中的“在某种意义上”“理论上”等重要信息。原文是“在某种意义上,ChatGPT越来越像一个‘真实的人’。理论上,只要算力足够强大,ChatGPT与人类的互动越多,它就将‘成长’越快”。此外,“‘成长’越快,与人类的互动越多”,条件与结果颠倒。3.(信息推断)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哪组职业未来有可能在很大程度上被ChatGPT取代(

)①媒体编辑②律师助理③会计师④客服⑤市场研究分析师⑥特种警察⑦艺术工作者⑧外科医生A.①②④⑤⑥

B.②③④⑥⑦C.②③④⑤⑧

D.①②③④⑤D解析

ChatGPT是一款高级的人工智能聊天程序,在数据分析和程序化的会话方面很有优势,但无法替代“特种警察”“艺术工作者”“外科医生”等社会性、创造性要求比较高的职业。4.(给概念下定义)请根据材料有关内容,给ChatGPT下定义。

参考答案ChatGPT是人工智能技术驱动下的由大量数据和强大算力做支撑,通过高质量的训练数据,通过理解和学习人类的语言来进行对话的自然语言处理工具(智能聊天工具)。5.(概括内容要点)ChatGPT的爆火给我们带来哪些思考?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参考答案①高科技正推动现代社会飞速发展,要积极发挥人工智能的先进性;②辩证思考生成型人工智能的优势以及不足,正确使用人工智能,开展具有创造性的工作;③对人工智能的发展利用进行必要约束,让它更好地为人类服务。6.(分析行文思路)材料一采用了怎样的行文思路?请简要说明。参考答案①材料一整体采用了层进式思路;②材料一先列举ChatGPT的优异才能,接着指出其优异才能的依托;③然后针对一些行业从业者的焦虑,提出“大可不必”的观点;④最后指明ChatGPT“看似‘聪明’,实则只是无意识的表现”以及它对创造性工作的启发作用。7.(对比分析)两则材料在论证方法上主要有何相似之处?请结合文本具体说明。参考答案两则材料都运用了事例论证和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①事例论证。材料一在阐述ChatGPT的作用时一共列举了创作诗歌等4个事例,材料二在论述ChatGPT与网友互动的情况时则罗列参加入学资格考试等6个优秀事例。②对比论证。在说明ChatGPT在解答问题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时,材料一和材料二均将ChatGPT和一般的智能聊天程序进行了对比。8.(个性化阅读)近期,国内部分核心期刊发表声明:隐瞒ChatGPT使用情况将被退稿或撤稿。这种做法是否合理?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这一事件的看法。参考答案看法:合理。理由:①ChatGPT依托海量数据库信息存在,生成的文本有泄露信息的风险,也可能会导致侵权。②ChatGPT生成的文本有提供虚假信息的隐患,也会助长学术欺诈行为。③ChatGPT生成的文本不具有自己的思想和创新,很难构成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如果回答不合理,从只是合理使用ChatGPT,如广泛搜寻海量信息,或者多角度对ChatGPT进行问询,给自己写文章提供思路启发,并没有照搬它的成果等角度回答,言之成理也可)问题诊断

答题情况统计

错误原因分析

考查要点落实明确各题的考查点(是□否□)答案符合答题要求(是□否□)掌握各题型的答题步骤(是□否□)知识盲点标记

考情解码

选材特点①高擎思想大旗,强化教考衔接。2023年新高考Ⅱ卷材料一选取的是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中关于调查研究应坚持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原则的相关内容,要言不烦,观点明确。与教材中“家乡文化生活”“整本书阅读”单元关联。②考查逻辑思维,提高思辨能力。2023年新高考Ⅰ卷材料摘编自《后真相时代》。试题通过这一事例引导考生深入思考信息时代理性分析和审慎判断的重要性,提醒考生在面对热点事件时应走出情绪判断的误区,明辨深思,多角度、多层次地看待问题。命题特点①考查三道选择题,信息筛选,内容理解,论据及论证分析,分值为9分,稳定不变。②选文关注时代,关注现实生活。包括社会热点问题,科技发展新动态,科学、技术、社会的联系等。③考查两道简答题,注重因文设题,突出文体特点与思维引领,注重材料的对比和科学的思维,命题规范科学。考查能力整体考查辨析、筛选、概括、理解、探究分析能力;主观题侧重考查:分析和阐明观点与材料之间的关系;比较、概括多个文本的信息,发现其内容、观点、材料组织与使用等方面的异同;能用文本提供的事实、观点和方法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重难攻坚与热考突破易错点1论据、论证对论点的支撑与论证思路信息性文本中,论点、论据和论证的关系是考查热点。由于选文在内容上“避熟”,在观点态度表述上专业化色彩重,文本又大多是节选等,考生常出现对观点理解不清、论据分析不透、论证思路把握不准等问题,尤其是文外论据对文本观点的支撑以及论证思路的分析,常易出现错误。易错突破1分析论据、论证对论点的支撑分析论据对论点的支撑有两种考法:一是命题人以文本论题(概念)、作者的观点态度为切入点,引用文外的相关材料,或诗句,或理论,或情境化的具体现象、事例等,来考查论据与论点的支撑关系;二是考查论证方法或推理过程对论点的支撑。这两种类型在2023年新高考Ⅰ卷中均有体现。典例突破(2023新高考Ⅰ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①对素食者和肠胃疾病患者来说,藜麦的发现是一个奇迹。藜麦不含麸质,富含镁和铁,比其他种子含有更多的蛋白质,包括人体无法独自生成的必需的氨基酸。美国宇航局宣布,藜麦是地球上营养最均衡的食物之一,是宇航员的理想之选。产于安第斯山的藜麦有一个令西方消费者神往的传说:印加人非常重视藜麦,认为它是神圣的,并且称之为“万谷之母”。不过,藜麦的爱好者却通过媒体发现了一个令人不安的事实。从2006年到2013年,玻利维亚和秘鲁的藜麦价格上涨了两倍。2011年,《独立报》称,玻利维亚的藜麦消费量“5年间下降了34%,当地家庭已经吃不起这种主食了,它已经变成了奢侈品”。《纽约时报》援引研究报告称,藜麦种植区的儿童营养不良率正在上升。2013年,《卫报》用煽动性标题提升了人们对这个问题的关注度:“素食者的肚子能装下藜麦令人反胃的事实吗?”该报称,贫穷的玻利维亚人和秘鲁人正在食用更加便宜的“进口垃圾食品”。《独立报》2013年一篇报道的标题是“藜麦:对你有利——对玻利维亚人有害”。这些消息传遍了全球,在健康饮食者之中引发了一场良心危机。在社交媒体、素食博客和健康饮食论坛上,人们开始询问食用藜麦是否合适。②这种说法看似可信,被许多人认可,但是经济学家马克·贝勒马尔等人对此则持保留意见。毕竟,藜麦贸易使大量外国资金涌入玻利维亚和秘鲁,其中许多资金进入了南美最贫穷的地区。几位经济学家跟踪了秘鲁家庭支出的调查数据,将种植且食用藜麦的家庭、食用但不种植藜麦的家庭和从不接触藜麦的家庭划分为三个小组。他们发现,从2004年到2013年,三个小组的生活水平都上升了,其中藜麦种植户家庭支出的增长速度是最快的。农民们正在变富,他们将这种新收入转化为支出又给周边民众带来了好处。那么藜麦消费量下降34%又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在很长的时间内两个国家的藜麦消费量一直在缓慢而稳定地下降,这意味着消费量的下降和价格的激增不存在明显的联系。更加接近事实的解释是,秘鲁人和玻利维亚人只是想换换口味,吃点别的东西。③为了解藜麦的种植情况,我去了秘鲁科尔卡山谷,这里在印加时代以前就得到了开垦。藜麦是一种美丽的作物,拥有深红色或金黄色的巨大种球。在安第斯山的这片区域,人们在梯田上同时种植藜麦以及当地特有的玉米和马铃薯品种。“国外需求绝对是一件好事,”我的秘鲁向导杰西卡说道,“农民非常高兴,所有想吃藜麦的人仍然买得起这种食物。”她还解释了另一个好处。之前,秘鲁城里人往往认为他们这片区域吃藜麦的人“很土”。现在,由于美国人和欧洲人的重视,食用藜麦被视作一种时尚。“利马人终于开始尊重我们这些高原人和我们的传统了。”玻利维亚西南部有一片遥远而不适合居住的区域,那里到处都是盐湖和休眠火山。在那里,我看到了由藜麦资金支持的当地急需的开发和旅游项目。千百年来勉强能够养家糊口的自耕农开始为更加美好的未来而投资。我在2017年4月听到的玻利维亚人对于该作物的唯一抱怨是,日益增长的供给正在拉低价格。玻利维亚的藜麦种植面积增长了两倍多,从2007年的5万公顷增长到2016年的18万公顷。马克·贝勒马尔后来对我说:“这是一个令人悲伤的结局,因为它的价格不太可能再度回升。”在风景如画的科尔卡山谷,当太阳落山时,我问杰西卡,欧洲和北美的消费者是否应该为吃掉秘鲁人和玻利维亚人的食物而感到内疚。我可以猜到答案,但我想听到当地人的亲口否认。“相信我,”杰西卡笑道,“我们有许多藜麦。”④乍一看,这一关于食物热潮、全球贸易和消费者忧虑的事件讲述了谎言被揭穿的过程。不过,这些受到错误解读的真相可能会对当地的人们造成真正的伤害。各行各业有经验的沟通者会通过片面的事实、数字、背景呈现某种世界观,从而影响现实。在这个例子中,新闻工作者和博主出于高尚的理由引导消费者远离藜麦:他们由衷地为一个贫困群体感到担忧,害怕狂暴的全球贸易风潮会危及这一群体的利益。我们很早就知道这一点:每个新手辩论者和犯错误的小学生都知道如何挑选最有利于自己的真相。不过,我们可能不知道这些真相为沟通者提供了多大的灵活性。很多时候,你可以通过许多方式描述一个人、一件事物或者一起事件,这些描述可能具有同等的真实性。我将它们称为“竞争性真相”。(摘编自赫克托·麦克唐纳《后真相时代》,刘清山译)图解文本

典题1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②段观点的一项是(

)(3分)A.“粮食优先”智库的工作人员塔尼娅·科森在谈到安第斯山藜麦种植者时表示:“坦率地说,他们厌倦了藜麦,因此开始购买其他食物。”B.加拿大《环球邮报》一则新闻的标题为“你对藜麦的爱越深,你对玻利维亚人和秘鲁人的伤害就越深”。C.制片人迈克尔·威尔科克斯专门为这个问题制作了一部纪录片,他说:“我见过一些反对食用藜麦的文字评论,实际上,停止消费才会真正伤害这些农民。”D.英国广播公司播音员埃文·戴维斯指出:“事实上,说谎常常是没有必要的。你可以在不使用任何谎言的情况下完成许多有效的欺骗。”A解析

此题考查判断文外论据对文本观点是否支撑的理解能力。第②段观点是:消费量的下降和价格的激增不存在明显的联系。A项,表明是安第斯山藜麦种植者想吃点别的东西导致藜麦消费量的下降,而不是藜麦价格的上涨,直接支撑了第②段的观点。B项,说的是对藜麦的喜爱会对当地人造成伤害,与第②段的观点相悖。C项,说的是“停止消费才会真正伤害这些农民”,与第②段的观点关联不大。D项,可以用来支撑“竞争性真相”的相关观点,与第②段的观点无关。典题2作者采用哪些方法证明关于藜麦的新闻报道结论有误?请根据文本概括。(6分)参考答案①引用经济学家的调查数据及观点;②针对媒体提出的问题作出合理的解释;③进行实地调研,征询当地居民的意见。增分策略“四点定位”判定论据、论证能否支撑论点1.定位文中概念或观点重点注意概念的内涵是什么;注意题干判定的是哪一则、哪一段材料的观点,具体到观点是什么。2.定位各选项表达的内容或观点从内容层面,理解论据表达的意思;从表达层面,如果是古诗文,还要注意其中的比喻义、象征义或主旨义,要还原诗歌或古文的具体语境,分析其真正的含义。3.定位论据适用的对象或限制条件事实论据是从实践上证明论点,道理论据是从理论上证明论点。这些事实或理论,均有叙述的对象或适用的范围,在使用中有一定的限制条件。选项往往故意忽略论据适用的对象或限制条件而设错。4.定位论据有无特殊论证方法、定位文中使用的论证方法和推理方式有些文章采用了比喻论证、类比论证的方法,还要注意这些论证方法的特殊之处。变式训练(原创)下列材料不能支撑本文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A.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B.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三)C.争头觅饱暖,作计相啖食。——寒山《诗三百三首》(其九十二)D.疏八珍之谱以为知味,不如庖丁之一啜。——魏源《默觚上·学篇二》C解析

从文章内容和题目可知,“后真相时代”的含义是真相往往被表象或媒体声音掩盖,需要去发掘,不可道听途说。故B项含义相近,真相须经过一定时间才能发现。A、D两项强调实践的重要,B项既强调实践,也强调时间,均能支撑文本观点;C项是说争温饱互相啖食,与文章观点无关。同文拓展训练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藜麦适合素食者和肠胃疾病患者食用,并且由于其营养均衡,被美国宇航局认为是宇航员食物的理想之选。B.“马克·贝勒马尔等人对此则持保留意见”中的“此”,指的是被国外需求推高的藜麦价格给玻利维亚和秘鲁当地人造成伤害这一说法。C.藜麦的大面积种植,不仅让玻利维亚和秘鲁等地农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而且改变了当地人对藜麦带有歧视的看法。D.作者认为,尽管一些媒体引导消费者远离藜麦的做法值得商榷,但是其出发点却不是恶意的,他们为当地的贫困居民感到担忧。C解析

C项,偷换概念,原文说的是“现在,由于美国人和欧洲人的重视,食用藜麦被视作一种时尚”,可见是美国人和欧洲人的重视改变了秘鲁利马城里人对藜麦带有歧视的看法,而不是“藜麦的大面积种植”。另外,C项中“当地”指代的内容是“玻利维亚和秘鲁”,原文只谈及秘鲁城里人认为高原区域吃藜麦的人很土,但是玻利维亚人对食用藜麦是否存有歧视这一信息是不得而知的。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从第①段的内容可以看出,当一起事件超出了我们直接观察的范围时,有些人会根据他人提供的信息,并结合自己的判断,生成对该事件的看法。B.“它的价格不太可能再度回升”,可能是因为市场对藜麦的需求量不再大幅增加,而藜麦的种植面积持续扩大,供给日益增长。C.“每个新手辩论者”“都知道如何挑选最有利于自己的真相”,可见有些“沟通者”会选择有助于推进个人意图的真相,而这种选择具有一定的灵活性。D.从藜麦事件可以发现,一组片面的事实编织在一起引发了一场良心危机,而这场良心危机对玻利维亚和秘鲁当地的居民造成了真正的伤害。D解析

原文说的是“不过,这些受到错误解读的真相可能会对当地的人们造成真正的伤害”,可见是“可能”会对当地的人们造成真正的伤害,选项犯了或然变必然的错误。3.请简要说明文本中的西方媒体在报道时使用了哪些“竞争性真相”。(4分)参考答案

①从2006年到2013年,玻利维亚和秘鲁的藜麦价格上涨了两倍;②玻利维亚的藜麦消费量五年间下降了34%;③藜麦种植区域的儿童营养不良率正在上升;④玻利维亚人和秘鲁人正在食用便宜的进口食物。易错突破2分析论证思路“思路分析”是信息性文本阅读的重要题型,着重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试题涉及文章整体结构、段落结构、句与段的逻辑关系、段与段之间的关系等。考生往往因不明文本结构、把握不准行文脉络,从而导致答题时出现“要点不全”或“概括不精练”的问题。典例突破(2023山东济宁一模,节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河流是人类文明起源与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影响因素。它不仅为人类提供了生活和生产所必需的水源和物资,其交通运输功能也支撑着文明的生存和发展。一个大的文明区域内部必定需要大量的人流和物流,而一条大河所能提供的水运方式是最便捷和廉价的。直到今天,水运的优势还是难以替代。在工业化以前,内河运输往往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唯一有效的运输手段。古埃及建造金字塔、神庙的材料,是产于阿斯旺一带的花岗岩,要是没有顺流而下的尼罗河水运,这一切就都不可能发生。中国的长江及其支流更加优越的水运条件,也是长江流域的经济逐渐超过黄河流域的重要原因之一。同一条河流水系间的便捷水运,也为区域内的人员来往提供了条件。中国自秦汉以降实行中央集权制度,政令的上通下达,公务人员的南来北往,军队和重要物资的调度,重要信息的传递,都是维持国家统一、政府正常运作和社会秩序的根本措施,所以要以很大的人力物力来设置和维护庞大的驿递、调度和运输系统。其中依托水运,特别是依托同一条河流或水系的水运部分,都是最廉价和高效的。以尼罗河谷地为基础的上埃及与以尼罗河三角洲为基础的下埃及并不连接,上埃及和下埃及的统一,也完全依靠尼罗河这根纽带。河流对文明的作用不仅表现在物质方面,也显示于精神方面。所谓“同饮一江水”,就是一个人类群体长期生活在同一条河畔,同一个流域,形成了相同的生活方式、协调的生产方式与和谐的生存方式,也会形成诸多共同的文化要素,进而形成共同的文化心态。语言是人际交流最重要的工具。在人口迁移或再分布的过程中,受地理障碍的影响,原来使用同一种语言的人,由于分散在不同的小区域,失去了交流和共同生活的机会,原来语言上的微小差别演变为不同的方言。但在同一个流域,甚至在一条大河或其支流的不同流域,由于人际交流相对密切,即使相隔距离较远,也能保持同一种方言。早在公元前2世纪,人们就注意到了“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的现象,即一种“风”(流行、时尚)一般只存在于一个较小的范围,多变,差异性大;而“俗”(稳定的习惯、传统)可以在一个大得多的范围内出现、形成、积淀、传承。在丘陵山区、高原山谷、零散的平原和盆地,一般只能形成“百里”尺度的“风”区,大河流域则不难构成“千里”尺度的“俗”区。在秦汉统一以后,黄河中下游地区就以其“天下之冲”核心地位形成华夏文化圈中公认的“中原”,成为中华文明最重要的基地。(摘编自葛剑雄《河流与人类文明》)图解文本

典题简要梳理材料的论证思路。(4分)参考答案

①材料整体上是总分关系。②第一段开头直接提出了河流“不仅为人类提供了生活和生产所必需的水源和物资,其交通运输功能也支撑着文明的生存和发展”的观点,然后以古埃及和中国为例,强化这一观点。③第二段论述了“同一条河流水系间的便捷水运,也为区域内的人员来往提供了条件”,有利于人员与物资的交流。④第三段开头用一个过渡句,由河流的物质作用过渡到精神作用,论述了河流在形成共同的文化心态方面的作用。增分策略念好“四字诀”,解答行文思路题1.“读”——读出文本层次第一步,粗读全文,看文本主要谈的话题,段落间有无明显的思路标识。第二步,以段为单位仔细读,找中心句,或用简明的语句概括段意。第三步,分析段落之间的内在联系,划分文本的层次,思考段与段之间的关系。2.破——破除思维定式不要总以为议论文的结构都是“总分总”式,不要总以为段的开头就是中心句,也不要总以为结尾就是总结全文,要具体文本具体分析。3.并——合并段落论证思路题表面上看是“分析”问题,其实是“合并”的问题:文章中哪几段可以并为一层,段落中哪几个句子可以归为一类。论述类文本段落并不多,但仍有合并概括的要求。4.答——用好承转词答题时用“首先”“然后”“接着”“最后”一类表承转的词语连接,尽量使用原文关键词句,并把原文关键词句用引号引起来。一般的答题方式为“首先借助……引出……;接着通过……,提出……;最后……指出……”。变式训练请简要分析材料第三段的行文思路。参考答案

材料第三段共三个小层,整体看是层进关系。第一小层,用一个过渡句过渡到河流对精神方面的影响;第二小层提出本段的论点,同一河流在形成共同的文化心态方面有重要的作用;第三小层分别以方言与风俗的形成举例论述河流的作用。文段采用了“过渡句+观点句+例证”的层进式论述思路。易错点2信息的筛选整合与对比分析“信息”是指文章要告诉读者的内容,可以是一种认识、发现或感受,也可以是一种见解、主张、推论或观点,还可以是蕴含某些知识或内容的概念、句子或句间逻辑、语义关系等。就信息性文本阅读而言,信息的筛选整合就是对文本内容的归纳、概括,判断、比较、分析。这是信息性文本阅读的核心任务之一,也是常考易错点。易错突破1信息的筛选整合材料中的信息包括材料涉及的重要内容,比如特点、观点、意义、原因、结果、影响、作用、措施等;“筛选”就是根据题目要求,经过辨别,把相关信息提取出来;“整合”就是按照标准,将筛选出的信息加以整理合并。考生答题常出现的问题:审题不看要求,筛选角度不明,概括要点不清,表述不分要点。典例突破(2023辽宁朝阳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材料一

①汉字赓续着厚重的历史文脉,是中华民族文明智慧的结晶和世界文化宝库中独具魅力的瑰宝。2月17日至22日,“写意中国——探寻汉字起源”网上主题宣传活动在河南举行,全国网络媒体与广大网友共同探寻文字起源,活动历时六天,登上微博热搜榜,阅读量突破3亿,在互联网上掀起中国汉字热潮。记载和凝聚着中华民族历史风采的古老文字,跨越历史长河,在网络世界闪烁着璀璨光芒,等待着人们的品阅。②出土于中国河南的甲骨文,是中国最早的成文古典文献遗产,传承着中国基因,是中国文化自信的底气所在。在网络文化语境下,通过新技术、新手段对甲骨文进行传播与普及,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生机。正如网友们在活动互动区的评论所说:“古老的汉字萌发新潮魅力!”借助“写意中国——探寻汉字起源”网上主题宣传活动,我们看到了中国汉字独有的形式之美和厚重的历史沉淀,感受到中华文化永恒的魅力。③“一片甲骨惊天下”,在中国文字博物馆里,通过专题陈列可以看到甲骨文发展演进以及发掘、研究的全过程;在“网红打卡地”安阳殷墟考古文旅小镇,独具风韵的殷墟文明与现代化数字多媒体科技碰撞出“独特花火”;作为中国首部字典的《说文解字》共收录了多少字?又是如何架起古老文字与后世文字沟通的桥梁?在河南漯河许慎文化园“字圣”故里,你能找到答案;走进安阳师范学院甲骨文信息处理实验室,可以看到甲骨学研究进入智能化时代,插上了智能化“翅膀”。④“了不起的中国汉字”系列海报、创意视频、Vlog、深度专访……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网络媒体报道带着鲜活的温度,在网络空间掀起了“最潮中国范儿”。在“甲骨文里的二十四节气”专栏里,网友们可以了解节气字形的来龙去脉。在“晒出我的中国字”微博话题中,创作者们用书法、篆刻等形式共同参与传扬汉字之美。广大网友沿着历史长河溯源,如同“打卡”一场汉字寻根之旅。⑤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而作为传统文化的根脉,汉字的源头,甲骨文正在悄然走进我们的生活。“写意中国——探寻汉字起源”网上主题宣传活动,正是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厚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基的重要举措,作为全国开年六个重点项目之一,让网友们沉浸式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在中华文字之美中不断增强文化自信。⑥穿越时空,解码文字里的中国。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互联网也一定能为中国汉字文化的传播提供更多可能性。让我们共同努力,探寻汉字起源,揭开数千年的文明“密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祖先留下的宝贵遗产——中国汉字在新时代迸发新的生机和活力。(摘编自章艾威《探寻汉字起源,让中华传统文化“火”起来》,光明网2023年2月24日)材料二

①汉字是保留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的重要载体。汉字是一面镜子,其独特的造字方式,映射出古人认识世界、表达意愿的途径和方法。汉字的创造和使用,承载了中华民族独特而严谨的思维方式和基因密码。②我们可以从具象思维与抽象思维两个角度揭示先民造字与用字的特点。一个汉字可以用一幅图画表示,或源于日常生活,或源于自然山水,也可以源于人体自身。透过这幅“画”,我们可以窥探其中的深意。这里以“夺”字为例,说说它的造字理据,由此看古人是如何通过具体画面来表达抽象含义的。③从字形看“夺”(奪)的造字之义:“奞”表示鸟展翅欲飞,“寸”就是右手,整体表示手里抓着的一只大鸟一下子飞走了。其蕴含的特征义是“失落,离开”,“夺”的所有词义都由此展开。校勘学术语“夺文”指文字脱落;“泪水夺眶而出”,指泪水离开眼眶;“夺目”指目光离开原来所视之物,即目光转移。失去与夺走这两者本质上是一体两面。使一方失去的手段,便是另一方进行逼迫或夺取。李密《陈情表》“舅夺母志”是说,舅舅让母亲失掉了不再嫁人的志向(想法),换言之就是逼迫母亲改嫁。夺走对方的东西,也就意味着使对方丧失原有的东西。“失落——丧失(使失落)——夺取(使对方丧失而自己获得)”,这就是古人思考的线索。(摘编自王云路《汉字蕴含的思维方式和文化基因》,《光明日报》2023年2月26日)图解文本

典题我们应该怎样去探寻汉字蕴含的文化基因?请结合材料进行概述。(4分)参考答案①探寻汉字的源头甲骨文,了解甲骨文;利用现代信息处理技术,为甲骨学研究插上智能化的“翅膀”。②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作用,更好地传播汉字文化,从而让人们更好地认识汉字文化。③通过分析古人是如何通过具体的画面来表达抽象含义的,探究其独特而严谨的思维方式和基因密码。增分策略筛选整合信息“三步走”第一步,审读题目,明确要求,定区间审清题干,明确答题要求,即概括的是哪一部分(是某段,还是全文)的内容要点,或是哪一部分(是某段,还是全文)的中心意思。只有这样,才能准确锁定相关信息的所在区间,为准确答题做好准备。第二步,通读全文,找对应点,别遗漏①要统观全文,理清思路,结合主旨,归纳出要点。②要善于抓住揭示观点的关键句,如文眼句、中心句及其他讲道理的句子。③要弄懂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段与层、层与层之间的关系,抓住各部分最主要、最本质的信息。变式训练材料一中作者说“甲骨文正在悄然走进我们的生活”,原文中有哪些依据?请简要概括。参考答案①“写意中国——探寻汉字起源”网上主题宣传活动,让广大网友了解了甲骨文;②甲骨文在网络文化语境下,通过新技术、新手段得以传播和普及;③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网络媒体报道,使甲骨文成为“最潮中国范儿”。同文拓展训练1.下列对材料一内容的梳理,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文章开头两段介绍“写意中国——探寻汉字起源”网上主题宣传活动的盛况以及活动的组织者、活动地点和时长,评论这次活动的意义。B.文章第③④段评论在这次活动中,广大网友通过网络,在中国文字博物馆、安阳殷墟考古文旅小镇等各处了解和传扬甲骨文之美。C.文章第⑤段进一步指出本次活动是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厚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基的重要举措,有利于增强文化自信。D.文章最后一段是全文的总结:通过这次活动,广大网友“穿越时空”,探寻汉字起源,发现了中华文明数千年的“密码”。C解析

A项,“以及活动的组织者”错误,无中生有,文章没有介绍“活动的组织者”。B项,“了解和传扬甲骨文之美”错误,曲解文意,由原文第④段可知,网友传扬的是汉字之美。D项,“发现了中华文明数千年的‘密码’”错误,变未然为已然,根据“让我们共同努力,探寻汉字起源,揭开数千年的文明‘密码’”可知,“揭开数千年的文明‘密码’”并非已经完成的事情。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记载和凝聚着中华民族历史风采的古老文字甲骨文,承载了中华民族独特而严谨的思维方式和基因密码。B.“写意中国——探寻汉字起源”网上主题宣传活动,是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举措,掀起了中国汉字热潮。C.一次探寻汉字起源活动,就是一场汉字寻根之旅,广大网友参与了所有的活动,从中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D.透过源于日常生活、自然山水或人体自身的汉字的一幅幅“画”,可以窥探其中的深意,了解先人的思维方式。D解析

A项,张冠李戴,原文是“汉字的创造和使用,承载了中华民族独特而严谨的思维方式和基因密码”;B项,“掀起了中国汉字热潮”错误,扩大范围,原文是“在互联网上掀起中国汉字热潮”;C项,“广大网友参与了所有的活动”错误,扩大范围。3.下列不能看出古人是如何通过具体画面来表达抽象含义的一项是(

)(3分)A.“得”的甲骨文字形表示一只手拿着一个贝壳,后来表示在路上捡到一枚贝壳。“贝”在远古时代曾是通用货币,“拾贝”是获得,更是快乐与满足,“洋洋自得”就是这么来的。B.“牧”的甲骨文字形表示一只手持棍棒驱赶牲畜,本义指放养牲口,引申指放牧的场地、郊外。后来衍生出统治、管理的意思。古代的“牧民”即指统治民众。C.“日”的甲骨文是一个圆圈中加一横,这一横并非有什么特殊含义,恐怕只是为了让它区分于一般的圆圈物体。D.“水”的甲骨文的四个点之中有一条曲线,表示弯弯曲曲的水流之形。许慎明确将“水”定义为“准”,即准则、法则。“水准”一词现在依然被使用。C解析

C项,“日”字没有表示抽象含义。其他三项都有抽象含义。

4.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证思路。(4分)参考答案(1)材料二整体上是层进式结构;(2)第①段提出“汉字是保留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的重要载体”这一观点;(3)第②段从具象思维与抽象思维两个角度揭示先民造字与用字的特点,破解汉字的文化密码;(4)第③段以“夺”字为例,揭示汉字的特征和蕴含的文化基因。5.学校准备以“继承民族遗产,弘扬汉字文化”为主题开展一次校园文化活动,请你参与筹备谋划,你将提出哪些活动建议?请简要说明。(6分)示例

①举办书法比赛,传承汉字之美;②举办汉字听写大赛,学好用好汉字;③举办字谜竞猜游戏,激发同学学习兴趣;④邀请古汉语老师举办“说文解字”讲座,了解汉字之源;⑤举办汉字竞识活动,调动积累兴趣。易错突破2信息的对比分析信息性阅读大多采用非连续性材料考查,文本往往由两到三则材料组成,这些材料围绕一个中心话题,从不同侧面或阐释论证,或补充解说中心话题,侧重点各不相同。因此,比较文本的侧重点、比较材料异同、比较观点异同,就成了考查的重点。考生答题时常见的问题主要有角度不清、对比点不明、要点不全等。典例突破(2023新高考Ⅱ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材料一

①搞好调查研究,一定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广泛听取群众意见。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获得正确认识的源泉,也是检验和深化我们认识的根本所在。调查研究成果的质量如何,形成的意见正确与否,最终都要由人民群众的实践来检验。毛泽东同志1930年在寻乌县调查时,直接与各界群众开调查会,掌握了大量第一手材料,诸如该县各类物产的产量、价格,县城各业人员数量、比例,各商铺经营品种、收入,各地农民分了多少土地、收入怎样,各类人群的政治态度,等等,都弄得一清二楚。这种深入、唯实的作风值得我们学习。领导干部进行调查研究,要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深入田间地头和厂矿车间,同群众一起讨论问题,倾听他们的呼声,体察他们的情绪,感受他们的疾苦,总结他们的经验,吸取他们的智慧。既要听群众的顺耳话,也要听群众的逆耳言;既要让群众反映情况,也要请群众提出意见。尤其对群众最盼、最急、最忧、最怨的问题更要主动调研,抓住不放。这样才能真正听到实话、察到实情、获得真知、收到实效。②调查研究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树立求真务实的作风,具有追求真理、修正错误的勇气。现在有的干部善于察言观色,准备了几个口袋,揣摩上面或领导的意图来提供材料。很显然,这样的调查是看不到实情、得不到真知、做不出正确结论的。调查研究一定要从客观实际出发,不能带着事先定的调子下去,而要坚持结论产生在调查研究之后,建立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对调查了解到的真实情况和各种问题,要坚持有一是一、有二是二,既报喜又报忧,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摘自习近平《谈谈调查研究》)材料二

①社会科学并不拥有像自然科学一模一样的实验室,那是没有人能否认的。但是,如果说社会科学研究者并不能控制他所要观察的现象,那也并不完全正确。其实不过是控制的技术问题,而不是能不能控制的问题。②在物理实验里用斜面滚球来实验引力,斜板这实验因子并不影响所要观察的引力现象,因为实验者在计算球动的速率中会考虑到这斜板的因子——换一句话,所谓实验并不是孤立现象,而是把所有发生作用的因子都加以充分考虑的意思。③观察社会现象时,如果我们能确知观察情境各种因子对于被观察现象所起的作用,我们同样可以达到自然科学的实验中所具备的条件。在技术上,观察社会现象比观察自然现象更为困难。社会现象并不限于人的动作,而且包括人的动机;动机又受着人所接受的那一套认为应当如是的规律支配;这套规律是社会所共有的,而且是在时间里累积下来的——这是人的生活适用于他所处的具体环境的方法,是在人和物的接触中,在动作里,给人的满足与否的结果里,选择和淘汰出来的,而且也永远在变动之中——在这里我们可以见到社会现象有着不能分的两部分:一部分我们可以在体外看得到的,另一部分,在体外是看不到的。这第二部分必须由经验者本人用语言表达出来,才能使旁观的人明白。观察社会现象的困难常发生在第二部分。④谈到这里,我愿意提出最重要的问题来了。那就是社会现象的研究工作中观察者必须和被观察者取得充分合作。合作还不够,必须不分观察者和被观察者而大家一同来分析大家的经验。⑤我在上边已说到科学的观察必须充分确认现象发生的情境,考虑到一切会影响现象的因子。这是实验的真正意义。观察社会现象时,因为语言材料的重要,最容易影响叙述现象正确性的是调查者和所要观察的现象的人事关系。有些不肯正视这关系的学者,只提出一个“客观”的空洞概念。但是“客观”是什么意思呢?是指对观察的现象没有兴趣,或是没有关系么?这是不可能的。⑥一个人去观察一个现象必然是有兴趣的。你自己可以不问这问题,可是被观察的人是不会不问这问题的。你不能不和这些人接触,谈话,问问题。这些人必然要问:“这人为什么要来问我们呢?”——这问题问得对的,因为一切调查的结果必然会影响到被调查者的生活的,不论是好是坏。你说“客观”,人家不能承认,而且人家是对的,因为实际受到影响的是他们,他们不能不防。于是调查者逢着“秘密”和“撒谎”了。其实被调查者的“秘密”和“撒谎”是调查者的“秘密”和“撒谎”的反映。人事很像镜子,你对别人的态度反射成了别人对你的态度。⑦科学的社会研究第一是要认清自己的立场和目的。如果你是想去“敲诈”被调查的人,那么你绝不会得到可靠的材料。天下没有不知道自卫的人,社会科学绝不能从“斗智”的方法上得来。换一句话说,社会研究必须站在被调查者的利益上。你如果要研究乡村,你必须同情农民,为他们服务,你的研究结果必须是有利于农民的。不但你存心是如此,而且你要用事实来证明,使农民相信你。正像一个医生对一个病人,病人没有理由去欺骗医生,正因为欺骗的结果是自己受害。⑧一个研究的人是站在“不知”的地位,被问的是站在“已知”的地位。前者对后者是“学习”而不是“拷问”,态度上应当是“尊重对方”“执疑待决”。这种态度必然会得到对方的尊重和友谊,因而乐于帮助你。(摘编自费孝通《亦谈社会调查》)图解文本

典题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调查研究中的“客观”,二者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认识。(6分)参考答案①材料一侧重于调查从实际出发,而非带着现成的“调子”;②材料二侧重于不能把客观曲解为对被调查者的漠然态度;③材料一是就领导干部应坚持人民立场和实事求是原则而言,材料二是就社会科学调查者应有的立场和目的而言。增分策略强化角度意识,抓住内容重点1.强化角度意识。对考查归纳内容要点的题目,考生在答题时应该特别注意每则材料各自不同的角度和侧重点,以快速准确地找到答题区间。根据答题区间来组织答案,从而做到答案重点突出、角度清晰全面。2.寻找、发现文本的不同角度的常见方法。①注意文章中表示内容侧重点转换的标志性词,如指示代词、顺序词、范围词、类别词、关联词等,区别不同内容的重点。②找出关键句、中心句,如领起句、总结句、过渡句、前呼后应句等,提取不同文本的要点。③注意选文的标题,根据标题确定材料的论述侧重点。上题答题时要梳理材料的内容,抓住材料中的重点句子,然后组织答案。变式训练(原创)两则材料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参考答案材料一采用举例论证,列举毛泽东同志1930年在寻乌县调查时的例子,说明应采用正确的调查方法;材料二采用了类比论证的手法,将社会科学研究的调查方法同自然科学研究的观察方法进行类比,说明两者的相同与不同。同文拓展训练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社会调查要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并特别提到要深入了解农民,二者有相同的出发点和针对性。B.材料一以毛泽东在寻乌县的调查为例,论述调查要深入、唯实,这与毛泽东本人在《调查的技术》中的倡导也是一致的。C.材料二指出,社会科学虽不能像自然科学那样通过实验展开研究,但倘若方法得当,观察社会现象时也能获得良好的效果。D.材料二认为,社会研究者只有像医生对待病人那样关心被调查者,才不会“逢着”被调查者的“秘密”和“撒谎”。B解析

A项,“二者有相同的出发点和针对性”错误,二者的出发点和针对性不一样,材料一是针对领导干部的调查研究而言,材料二是针对社会科学研究者而言。C项,“社会科学虽不能像自然科学那样通过实验展开研究”错误。结合“社会科学并不拥有像自然科学一模一样的实验室,那是没有人能否认的”分析可知,社会科学只是没有“一模一样的实验室”,并不能说明不能通过实验展开研究。D项,文中举医生和患者的关系的例子,是为了形象说明被调查者在怎样的情形下才会信任调查者,选项错误地把此比喻理解为社会调查的一个必然前提。2.根据材料二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人的外在行为与内在动机可能并不一致,这给社会科学研究者的观察带来挑战。B.一些无法看到的现象需要通过经验者的语言来表达,这可佐证语言材料的重要。C.如果调查者询问的问题也正是被调查者所关心的,被调查者就不会有防备心理。D.即便调查者出于友善的目的展开调查,调查的结果也会影响到被调查者的生活。C解析

C项表述错误。材料二谈到,如果调查者真正尊重被调查者,“必然会得到对方的尊重和友谊”,但调查者的问题是被调查者所关心的,并不一定意味着尊重调查对象。另外,材料二中谈到的“关心”是情感态度和立场意义上的,并非指调查的具体话题,C项的表述混淆了两种不同的“关心”。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材料一从调查研究工作需要坚持群众路线、坚持实事求是原则两方面展开论述。B.材料二第③段,主要论证人的动机受社会共有规律的支配且处于不断的变化中。C.材料一运用排比,既突出社会调查需广泛深入、求真务实,也增强了论证气势。D.材料二层层递进,采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论证结构。B解析

B项,“主要论证人的动机……”错误。材料二第三段主要论证的是观察社会现象受限于看不到的人的动机。4.材料二最后两段使用“敲诈”“斗智”“拷问”等词语,请简析其作用。(4分)参考答案①这些词语形象地指出与被调查者对立的几种不当行为。②从反面强调了调查者应当尊重被调查者,站在被调查者的利益上。重难点信息的迁移运用与观点评析信息性文本阅读中对信息迁移运用与观点评析的考查,主要是指能够评价文本材料的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能够对文本在内容、观点、表达方式和价值倾向等方面提出进一步探究的问题;引入文外的相关材料,或情境化的具体现象、事例等,来验证对材料中概念或相关观点的理解与研判。考生由于不能准确理解观点、不能建立文本材料内容与题目所提供的探究应用性材料之间的关系,导致答题时观点不明、依据不清,或答题脱离文本,盲目作答。重难突破1信息的迁移运用信息的迁移运用题是近年来信息性文本阅读的一种新命题形式,既考查考生对文本观点的理解能力,又考查考生联系实际分析问题的能力,所以备受推崇。信息的迁移运用题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用文内观点理解分析文外材料,二是用文本观点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两类题目,能力要求高,题型新,考生在平时考试中失分严重。典例突破(2023重庆北碚高三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材料一

①政治的本质,说到底,就是协调群体之中的人际关系(这里的“人际关系”的概念是广义的,既指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关系,也指集团与集团之间的关系)。人是社会性的存在,而不是孤立的存在。人与人之间既需相互依靠,又有利害冲突。协调诸如此类的问题,便是政治的任务。既然中国文化不相信神而只相信人,那么在中国文化中头等重要的事,便自然是协调群体之中的人际关系,而不是天人之际的人神关系了。这就是中国文化更重视政治的原因,也是中国产生儒家哲学的原因。②中国文化这种重视政治、薄于宗教的特征,当然会给中国文学以很大影响。在中国文学的各种体裁中,诗歌是最早被要求与政治发生密切关系的文体。根据传统的文学观点,诗歌虽然就其本质而言是抒发个人感情的,但因为个人是生活于群体之中的,而所谓政治也无非就是协调群体之中的人际关系,因而诗歌与政治自然而然地就发生了密切的关系。《毛诗大序》之所以一下子从诗歌的抒情功用谈到政治功用,便是作者的意识深处存在着上述思路之故。③类似中国诗歌与政治的这种密切关系,在其他诗歌传统中是罕见的,可以说是中国诗歌的基本特征之一。正如松浦友久指出的:“在比较诗学上,一般认为,‘诗与政治’的课题引起人们的关注始于近代。但在中国诗史上,这是自古以来诗学上最为关切的问题之一。并且其中表现的‘诗与政治’的关联,综合包括理念与实践两个层次,而其传统又一直延续到今天——这都是无与类比的特殊情况。”(摘编自邵毅平《诗歌:智慧的水珠》)材料二

①唐代诗歌与政治的关系,体现出某种带规律性的表征。中国诗史上的一些高潮期,也莫不有它独特的政治背景。战国时,楚面临强秦的威胁,进步爱国力量与腐朽卖国势力的斗争,推动屈原的创作,而屈原的高层政治体验,则赋予他崇高的历史使命感和献身精神。建安时期,曹操政治集团以其进步的政治路线和“唯才是举”的用人方式,把因党锢之祸被压抑冷落的士人,重新推向政治舞台,激起强烈的功业思想和英雄意识。“雅好慷慨”的建安诗歌,正是得力于这种正面推动。继唐诗而起的宋诗,发展到宋中叶,又出现一个繁荣的局面。而其时从仁宗朝庆历新政,一直到神宗朝王安石变法前后,王朝内部政治斗争的焦点,是要克服“累世因循末俗之弊”,挽救长期和平发展中潜伏的危机。诗歌界欧、王、苏、黄等大家,都是在一连串起伏动荡的政治变革中卷入得很深的人物。②考察诗歌高潮来自政治的推动力,有助于进一步探索文学繁荣发展所需的社会条件。作为中国封建时代正统文学样式——诗歌,它注定要与封建政治发生密切联系。政治影响诗人创作,可以有四种情况:(一)挤占了诗人创作的时间和精力;(二)给诗人以正面鼓舞或推动;(三)打击压抑,导致怨诽;(四)诗人被迫害致死,或彻底沉默。(一)和(四)两种情况只能使创作受损。(二)和(三)两种情况虽有分别,但对于某些诗人,又常常集于一身。如李白、杜甫之入宫廷,便是始而受激励,继而遭压抑。③一般说来,封建时代的士人,总是先由政治给予某种参与的机会,在参与中有所不遂,才会引起怨诽。导致“长吟哦”的“起且僵”(崛起而后困顿),“起”往往在先,由政治直接给予拨动;“僵”伴随于后。“起”与“僵”或是单纯从某一侧面作用于诗歌创作,或是交糅在一起,产生更复杂的影响;或是比较直接地表现为正面影响,或是要经过创作活动的一番消化转换,才表现为积极有益的效应。能够给诗歌创作以强大推动的政治,不在于它有多么清明或稳定,而在于它要能强烈地牵动人心,让人不断地感奋起来,发之于吟咏。封建王朝初期,一般号称盛世,而文学人才可能尚未积累到最丰沛的程度。同时稳定和繁荣不免缓解了士人要求干政的迫切感,诗歌颂美居多,缺乏对政治的深刻卷入,艺术上也缺乏由深广内容带来的要求变革创新的推动力。封建王朝末世,往往陷入大动乱。斗争残酷,兵祸连年,文教停顿,人才短缺,士人对世乱恐惧回避,诗歌也相应衰敝。东汉末(灵帝朝)、隋末、唐末的情况大体如此。一般性地排除了王朝开国期和衰乱期,再结合诗歌史上几个兴盛阶段来看,中国诗歌高潮,总是出现在社会政治比较有活力,能够吸引人才,并多方面推动士人为较高理想积极追求的时期,而盛唐则是演出了中国历史上这种时期的最为辉煌的一幕。(摘编自余恕诚《唐诗风貌》)图解文本

典题采诗官是周朝设置的专门采集诗歌的官员,《汉书·艺文志》曰:“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请结合材料一分析《汉书·艺文志》中提及的采诗官所采之诗的功能。(4分)参考答案

①整体而言,采诗官所采之诗可以为政治服务。《汉书·艺文志》认为帝王通过采诗官采诗可以观察民俗风情,了解自己的得失,自我考察与纠正,这表明采诗可以为政治服务。这与材料一中认为中国诗歌不仅具有单纯的抒情功用,还具有政治功用的观点相符。②具体而言,采诗官所采之诗对于政治的影响体现在理念与实践两个层面。材料一认为“诗与政治”的关联综合包括理念与实践两个层次,与《汉书·艺文志》“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一致。增分策略信息迁移运用注意“三点”1.注意精准整合提取原材料相关信息,把握原材料的主要观点无论是用文外信息印证文内观点,还是情境化的应用性题目,都需要根据题目指向从文本中整合提取相关信息,精准把握材料的主要观点,并利用题目信息加以研判。2.注意精准理解文外材料的具体内容或本质特点①文本特征句要理解其艺术特色或表现的景象。②理论性句子要理解其阐述的理论内涵或代表的观点。③概念要准确把握其内涵和外延。④具体生活现象、社会事件场景或事例要把握其内容与实质。3.注意精准建立文内信息与文外材料的联系,规范表述答案①答题的根本原则是紧扣文内信息来解决具体问题,不可脱离文本盲目作答。②答案表述要做到点面结合,观点明确,分析充分;文内文外结合。③阐述个人理解或看法时一定要有理有据,符合情理逻辑。④这类题目往往分值较高,所以答题时一定要注意字数不可过少。变式训练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人生遭遇和诗歌创作与唐代的社会政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有学者将杜甫的人生与诗歌创作划分为四个时期,请结合文本观点和下面的表格,分析政治对诗人创作的影响。示例

①杜甫的人生际遇和诗歌创作与唐代社会的政治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②35岁前,诗人满怀抱负,致力于建功立业,这是唐朝安定的社会生活给诗人的正面鼓舞或推动;③困居长安时期,诗人看到了统治者的荒淫和唐朝社会潜伏的危机,备受压抑,产生怨诽情绪,写了许多揭露现实的名篇;④陷贼和为官时期,诗人看到了战争给社会和人民带来的严重创伤,激发了创作热情,创作了大量忧国忧民和歌颂友谊的诗篇;⑤安史之乱使诗人穷困潦倒,漂泊西南,诗人感时伤怀,这正是政治在诗人心中的投影。杜甫的人生阶段创作特点35岁前,读书与漫游时期内容主要是少年时代不平凡的抱负。35—44岁,困居长安时期内容主要是对统治者集团荒淫奢侈的讽刺揭露,对人民生活困苦的同情以及对唐王朝潜伏的危机的担忧。45—48岁,陷贼和为官时期内容大多是对社会现实的愤慨以及对患难见真情的友谊的歌颂和思念之情。48—58岁,西南漂泊时期杜甫当时已到晚年,感慨自己的身世,抒发怀才不遇的感慨。重难突破2评价文本观点态度评价文本观点态度是指在正确理解和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对文本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作出恰当的评价。“文本观点态度”是指材料中所表达出来的对人物、事件的认识和思想倾向。这类题有的有一定的开放性,但有的必须严格遵循材料内容。最易出现的错误是,考生看到“谈谈你的看法(或理解)”,就罔顾材料,不同程度地架空分析。典题(文本见重难突破1“典例突破”)“诗与政治”相关联是中国诗歌的传统之一,政治与李白的诗歌创作存在哪些关联?请结合你所了解的李白生平,谈谈你的看法。(6分)参考答案

①政治影响了李白诗歌的题材,李白创作了大量关于个人、社会、历史的作品;②唐玄宗时期政治环境的不断变化(虽号称盛世,但政治上不断有大事件发生),鼓动了诗人的创作激情;③政治对李白诗歌起了强大的推动作用,政治给了他参与的机会,也打击压抑,让李白产生怨诽,这些交杂在一起,让李白不断感愤,吟咏成诗。增分策略(一)分析评价观点态度“四角度”(二)分析评价观点态度“两步骤”变式训练(文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