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辽宁省葫芦岛市高桥中学2024届中考化学仿真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在CuCl2和MgCl2的混合液中,加入过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留在滤纸上的物质是()A.Cu B.Cu和Zn C.Cu和Mg D.Zn、Mg和Cu2.正确使用和理解化学用语是重要的学科素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H2S、H2O、H2三种物质中都含有氢分子B.H2SO4和H2SO3中硫元素的化合价相同C.Na+、Mg2+、Al3+原子核内质子数均为10D.一个葡萄糖分子(C6H12O6)是由6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和6个氧原子构成的3.中华美食食材来源广泛,以下食材里蛋白质含量最高的是()A.海带 B.竹笋 C.豆腐 D.萝卜4.“山青水绿、天蓝地净”要靠我们大家共同创造和维护。下列做法与此相符的是A.工业燃煤用前进行脱硫处理B.生活中废旧电池随意丢弃C.露天焚烧田地里的秸秆D.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5.下列关于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粒子B.分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C.在物理变化中,物质的分子发生变化D.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6.人体中的钙元素主要以羟基磷酸钙[Ca10(PO4)6(OH)2]的形式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关于羟基磷酸钙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物质由四种元素组成B.该物质中钙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5:1C.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04gD.它属于有机化合物7.实验室测定蜡烛在盛有一定体积空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至熄灭过程中,O2和CO含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曲线②表示CO含量的变化B.空气中氧气含量不足有利于CO生成C.两条曲线交点,即达到蜡烛燃烧总量的一半D.蜡烛熄灭时,容器内氧气未耗尽8.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互称为同系物,如甲烷(CH4)和乙烷(C2H6)互为同系物。则下列物质中与乙醇C2H5OH互为同系物的是A.C3H8 B.C4H9OH C.HCHO D.CH3COOH9.常在矿泉水瓶上图标见到的是()A. B. C. D.10.有X、Y、Z三种金属,把足量X放入Y(NO3)2和Z(NO3)2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渣中只有X、Z。据此判断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A.Y>X>Z B.Y>Z>X C.X>Y>Z D.X>Z>Y11.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A.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生成蓝色沉淀B.向盛有铜粉的试管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C.在碳酸钠的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D.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12.图中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移走蒸发皿 B.倾倒液体C.熄灭酒精灯 D.闻药品气味13.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A.CuO+COCu+CO2 B.CaCO3CaO+CO2↑C.CO2+Ca(OH)2=CaCO3↓+H2O D.Zn+2HCl=ZnCl2+H2↑14.通过对物质性质的学习,我们知道根据物质的性质可对物质进行区分,下列在实验室中区分物质的两种方法均正确的是需区分物质方法一方法二A呼出气体和吸入空气分别向集气瓶中伸入带火星的木条,观察现象分别向集气瓶内滴入等量,且足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B木炭粉和二氧化锰观察颜色取样,在分别放在石棉网点燃C五氧化二磷和氯酸钾取样,分别足量加水,观察现象观察颜色D酒精和水闻气气味取样,分别点燃A.A B.B C.C D.D15.分类法是学习化学的有效方法之一.下列各组物质按照混合物、氧化物、单质的顺序排列的是()A.空气、水、氧气 B.氮气、氯酸钾、钢C.石油、熟石灰、石墨 D.冰水混合物、纯碱、干冰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小刚收集到一瓶浑浊的水,他利用如图流程来净化水,终制成蒸馏水.请回答以下问题。A物质的名称是_____,操作①的名称是_____,该操作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__(选填序号).a带铁圈的铁架台b酒精灯c漏斗d玻璃棒e量筒f烧杯操作②主要是除去一些异味和色素,应选用的物质是_____,该过程主要是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小刚取少量液体D于试管中,加入少量肥皂水,振荡,发现有较多浮渣产生,说明液体D是硬水.通过操作③_____(填操作③的名称)可以获取纯净的水.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用“氨碱法”制得的纯碱中通常含有一些氯化钠。下列是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的测定碳酸钠质量分数的实验,请你帮他们完成下列问题:溶液M中的溶质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滴加氯化钙应“过量”,否则会使测定的结果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该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写出解题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18.(8分)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部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一个用A装置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_____。(2)B或C装置均可作为常见的气体发生装置,B装置的优点是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请简述使B装置中反应停止的原理_____。(3)可用D装置采用“排空气法”收集氢气,请在图中将导管补画完整。____(4)康康同学用石灰石和浓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并用pH传感器测得乙烧杯中溶液的pH。随通入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①D点所得溶液中的溶质的化学式为____。②BC段发生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5)除去NaCl溶液中CaCl2、MgCl2、Na2SO4杂质的操作有①溶解②依次加过量的BaCl2、NaOH、Na2CO3溶液③过滤④加适量的盐酸⑤蒸发结晶,过滤后滤液中的溶质有___种,请写出BaCl2溶液与Na2SO4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6)称取25g石灰石(主要成分是CaCO3,杂质不参与反应)放入烧杯中,向其中加入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得到二氧化碳气体8.8g。计算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__。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8分)小金利用图示装置进行甲、乙对比实验,探究温度对CO和Fe2O3反应的影响(固定装置略)。从实验安全角度考虑,图示装置还应采取的改进措施是_____________。完全反应后,两组的生成物均为黑色粉末(纯净物),分别用两组生成物进行以下实验:步骤
操作
甲组现象
乙组现象
1
称量黑色粉末质量/g
m1
m2
2
取黑色粉末,用磁铁吸引
能被吸引
能被吸引
3
取黑色粉末,加入稀盐酸
全部溶解,有大量气泡
无明显现象
4
取黑色粉末,加入足量CuSO4溶液
有红色物质生产
无明显现象
①甲组的黑色粉末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②小金查阅资料后发现Fe3O4在常温下不与稀盐酸、CuSO4溶液反应,故猜想乙组的生成物为Fe3O4。他又发现m2恰好为_______g,这可成为支持上述猜想的新证据。甲、乙两组实验说明温度对CO和Fe2O3反应有影响,且均体现出CO的__________(填写化学性质)。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B【解题分析】由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可知金属的活动性Mg>Zn>Cu,由于只能是活动性强的金属能把活动性弱的金属从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所以过量的锌粉可以置换出混合溶液中的Cu,但不能置换出镁,因锌粉是过量的所以过滤后所得固体应该为锌和铜的混合物;故选B.【点评】金属与盐反应,活动性强的金属能把活动性弱的金属从其溶液中置换出来,这是解决此题的关键.2、D【解题分析】
A、H2S、H2O、H2三种物质中都含有氢元素不是氢分子,错误;
B、H2SO3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4,H2SO4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6,错误;
C、Na+、Mg2+、Al3+原子核内质子数分别是11、12和13,错误;
D、由化学式可知,一个葡萄糖分子(C6H12O6)是由6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和6个氧原子构成的,正确;
故选:D。3、C【解题分析】
A、海带中富含维生素、碘元素,不符合题意;B、竹笋中富含维生素,不符合题意;C、豆腐中富含蛋白质,符合题意;D、萝卜中富含维生素,不符合题意。故选C。4、A【解题分析】
A、对燃煤进行脱硫处理,可减少氮的氧化物和硫的氧化物对环境的影响,故A正确;
B、生活中废旧电池随意丢弃,可导致土壤、水体污染,故B错误;
C、露天焚烧田地里的秸秆,会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物,加重空气污染,故C错误;
D、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会加重水体和土壤的污染,故D错误。
故选:A。5、A【解题分析】
A、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粒子,故正确;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故错误;C、在物理变化中,物质的分子没有发生变化,故错误;D、物质构成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所以物质不都是由分子构成的,故错误。故选A。【题目点拨】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在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可以再分。6、A【解题分析】
A、由羟基磷酸钙的化学式可知,该物质是由钙、磷、氧和氢四种元素组成的,正确;B、羟基磷酸钙中钙原子和氢原子的个数比是5:1,而钙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是40×10:7、C【解题分析】
A、审图时,要注意横纵坐标的含义,曲线②从0开始,呈现上升趋势,可表示为一氧化碳含量的增加,A正确;B、空气中氧气含量充足时,蜡烛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氧气不足时,蜡烛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B正确;C、图中的数据并不能说明蜡烛燃烧了一半,两条曲线交点,只能说明剩余氧气的质量与生成一氧化碳的质量相等,C错误;D、从图中观察,实验结束后仍然有氧气剩余,D正确。故选C。8、B【解题分析】
同系物必然属于同一类物质,乙醇(C2H5OH)属于烃的衍生物中的醇类,CH3COOH属于烃的衍生物中的羧酸类,HCHO属于烃的衍生物中的醛类,C3H8属于烯烃,且C4H9OH与C2H5OH相差2个“CH2”,故B符合题意。
故选:B。9、A【解题分析】
矿泉水瓶属于可回收再利用的合成材料。A、图中标志为:我国制定的塑料包装制品可回收标志的一种,故正确;B、图中标志为:腐蚀性化学药品,故错误;C、图中标志为:有毒化学药品,故错误;D、图中标志为:节水标志,故错误;故选:A。10、A【解题分析】
X、Y、Z三种金属,把足量X放入Y(NO3)2和Z(NO3)2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渣中只有X、Z,说明X的活动性大于Z小于Y。故选A。11、B【解题分析】
A.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钠,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生成蓝色沉淀,选项正确;B.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铜在氢的后边,铜是不活泼金属,不与常见酸溶液反应,向盛有铜粉的试管中滴加稀盐酸,不会有气泡产生,选项错误;C.碳酸钠溶液呈碱性,在碳酸钠的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选项正确;D.硫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硫,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选项正确。故选B。12、D【解题分析】
A、正在加热的蒸发皿温度较高,为防止烫伤手,不能用手直接拿热的蒸发皿,应用坩埚钳夹取,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瓶塞没有倒放,所示操作错误。
C、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熄灭酒精灯时,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不能将鼻子凑到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D。13、B【解题分析】
分解反应为一种物质反应后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其特点可总结为“一变多”;【题目详解】A、CuO+COCu+CO2,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反应生成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不属于分解反应,不符合题意;B、CaCO3CaO+CO2↑,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形式,符合分解反应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符合题意;C、CO2+Ca(OH)2=CaCO3↓+H2O,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不符合“一变多”的形式,不属于分解反应,不符合题意;D、Zn+2HCl=ZnCl2+H2↑,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不符合题意。故选B。【题目点拨】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分解反应为一种物质反应后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其特点可总结为“一变多”。14、D【解题分析】
A、区分呼出气体和吸入空气,方法一、分别向集气瓶中伸入带火星的木条,呼出气体和吸入空气含氧气的量较少,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无法区分,不正确;方法二、分别向集气瓶内滴入等量,且足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的是呼出的气体,无现象的是吸入空气,正确,不符合题意;B、区分木炭粉和二氧化锰,方法一、观察颜色,两种固体都是黑色粉末,无法区分,不正确;方法二、取样,在分别放在石棉网点燃,能燃烧的是炭粉,不能燃烧的是二氧化锰,正确,不符合题意;C、区分五氧化二磷和氯酸钾,方法一、取样,分列足量加水,观察现象,两种物质都能溶于水,无法区分,不正确;方法二、观察颜色,两种物质都是白色固体,无法区分,不正确,不符合题意;D、区分酒精和水,方法一、闻气味,有香醇味的是酒精,无味的是水,正确;方法二、取样,分别点燃,能燃烧的是酒精,不能燃烧的是水,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15、A【解题分析】A、空气含有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水是由氢和氧两种元素组成,属于氧化物;氧气由氧元素一种元素组成,属于单质,故A正确;B、氮气是由氮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氯酸钾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是氧化物;钢是铁的合金,属于混合物,故B错;C、石油中含有煤油、柴油、汽油等物质,属于混合物;熟石灰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由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石墨由碳元素一种元素组成,属于单质,故C错;D、冰水混合物属于纯净物由氢和氧两种元素组成,属于氧化物;纯碱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由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干冰是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D错.故选A.【点评】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区别:是否由一种物质组成,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是:是否由同种元素组成,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一种是氧元素.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明矾过滤cdf活性炭物理蒸馏【解题分析】
(1)由于明矾溶于水生成的胶状物有吸附性,常加入明矾吸附悬浮杂质,过滤是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物质与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经过操作①得到了固体和液体,故操作①是过滤;该操作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漏斗。(2)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除去一些异味和色素;吸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3)硬水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的钙、镁化合物,生活中可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软水,产生泡沫较少的是硬水.蒸馏可以将该硬水软化,蒸馏后得到的水是纯净的水。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1)NaCl、CaCl2(2)偏小(3)96.4%【解题分析】(1)纯碱中含有氯化钠,加入氯化钙后,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钠,由于滴加氯化钙应“过量”,所以溶液M中的溶质是氯化钠和氯化钙;(2)如果滴加氯化钙不“过量”,则可能不会将碳酸钠完全反应掉,生成的沉淀的质量偏小,计算所得的碳酸钠的质量偏小,会使测定的结果偏小;(3)解:设碳酸钠的质量为xNa2CO3+CaCl2=CaCO3↓+2NaCl106100x20gx=21.2g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100%=96.4%答:该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96.4%。18、2KClO32KCl+3O2↑反应开始后,关闭止水夹,装置内气体增多,压强变大,将液体药品压入长颈漏斗中,使固液药品分离,反应停止CaCl2和HClCO2+Ca(OH)2=CaCO3↓+H2O3BaCl2+Na2SO4=2NaCl+BaSO4↓80%【解题分析】
(1)固体加热装置A(试管口没有棉花)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产生氯化钾和氧气的化学方程式:2KClO32KCl+3O2↑;(2)B或C装置均可作为常见的气体发生装置,B装置的优点是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使B装置中反应停止的原理:反应开始后,关闭止水夹,装置内气体增多,压强变大,将液体药品压入长颈漏斗中,使固液药品分离,反应停止;从而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3)可用万能瓶D装置采用“排空气法”收集氢气,氢气的密度小于空气,应“短管进、长管出”,如图:;(4)①D点溶液pH<7,有大量浓盐酸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进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版木地板电商平台入驻与销售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农业种植节水灌溉技术服务合同标准
- 二零二五年度宠物猫宠物用品线上商城合作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土地储备开发土地征用补偿合同
- 2025年销售总监劳动合同模板:业绩提升与团队建设策略3篇
- 2025年度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合同范本2篇
- 二手房买卖协议规范文本2024版版B版
- 二零二五年度工业用地收储补偿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女方离婚协议书制作参考模板
- 2025年度农民工职业培训合作服务合同模板
- HG+20231-2014化学工业建设项目试车规范
- 第3篇 助跑 项目六 异形芯片分拣与安装讲解
- 汇款账户变更协议
- 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11)
- 电力系统动态仿真与建模
- 虾皮shopee新手卖家考试题库及答案
- 四川省宜宾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质量监测英语试题
- 价值医疗的概念 实践及其实现路径
- 2024年中国华能集团燃料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红楼梦》中的男性形象解读
- 安全生产技术规范 第49部分:加油站 DB50-T 867.49-2023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