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江西省上饶县中考化学押题卷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江西省上饶县中考化学押题卷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江西省上饶县中考化学押题卷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江西省上饶县中考化学押题卷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江西省上饶县中考化学押题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江西省上饶县中考化学押题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为从废铜屑中得到较纯的单质铜,某探究小组设计了如下方案。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若X是铁,第③步反应还会生成氯化铁B.X还可以是Zn,但不能是AgC.仅用第②③步操作也能达到实验目的D.向第②步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即证明稀盐酸过量2.通过对物质性质的学习,我们知道根据物质的性质可对物质进行区分,下列在实验室中区分物质的两种方法均正确的是需区分物质方法一方法二A呼出气体和吸入空气分别向集气瓶中伸入带火星的木条,观察现象分别向集气瓶内滴入等量,且足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B木炭粉和二氧化锰观察颜色取样,在分别放在石棉网点燃C五氧化二磷和氯酸钾取样,分别足量加水,观察现象观察颜色D酒精和水闻气气味取样,分别点燃A.A B.B C.C D.D3.化学反应要符合一定的原理和条件,下列认识正确的是A.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一定有单质参加或生成B.复分解反应要有沉淀或气体或水生成C.置换反应只能发生在金属与金属的化合物之间D.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4.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除去括号中杂质目的的是A.N2(O2)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木炭粉B.Fe(CuSO4)加入足量水充分溶解过滤,洗涤,干燥C.KCl(KClO3)加入适量MnO2粉末充分反应D.NaCl溶液(Na2CO3)加入适量CaCl2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5.在学习金属的化学性质时,老师给大家演示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铜片表面始终没有明显变化B.一段时间后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C.反应后溶液中一定有硝酸铜,可能有硝酸银D.通过实验现象推测银和硫酸铜溶液也可以反应6.人体健康离不开化学。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牛奶、豆类、鸡蛋中都含有丰富的蛋白质B.吸烟产生的烟气中含有一氧化碳等许多有害物质C.碳酸钡不溶于水,可以替代硫酸钡做钡餐D.青少年缺钙会引起佝偻病7.2019年锂电池的研究荣获了诺贝尔化学奖,“锂-空气”电池是锂电池的一种,它在无水电解质中反应的原理:2Li+O2Li2O2,说法错误的是A.充电时,反应为分解反应 B.充电时,氧元素由游离态变为化合态C.放电时,反应为化合反应 D.放电时,发生的是氧化反应8.下列物质由分子组成的是A.铁B.氯化钠C.水D.硝酸钾9.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洁净的空气是混合物B.空气中的氮气约占总体积的21%C.空气中的稀有气体没有任何用途D.二氧化碳是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之一10.下列物质属于盐的是()A.KMnO4 B.KOH C.HCl D.NO211.下列验证“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装置中,不能观察到明显现象是的(装置气密性均良好)()A. B.C. D.12.将过量的铁粉放入含AgNO3和Zn(NO3)2的混合溶液里,搅拌,使其充分反应后过滤,滤纸上留下的金属是A.只有Ag B.Fe、Zn C.Fe、Ag D.Ag、Zn、Fe13.2019年被定为“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以纪念元素周期表诞生150周年。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元素信息不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碳原子的质子数为6B.X表示N2C.氧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00gD.三种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相同14.下列物质的俗名、名称、化学式不相符的是A.苏打、碳酸钠、Na2CO3B.干冰、二氧化碳、CO2C.熟石灰、氢氧化钙、Ca(OH)2D.盐、氯化钠、NaCl15.如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只有t4℃时,A、B的溶解度相等B.将B的饱和溶液从t3℃升温到t4℃,一定有B物质析出C.t4℃时,70g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20gD.降低温度可以将A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水是人类最宝贵的资源,人类的生产、生活都离不开水。①自来水生产中通常会加入氯气,其作用是____,加入的氯气与水发生反应:Cl2+H2O→HClO+HCl,则生产所得自来水的pH____7(填“>”“=”或“<”);②工业制氢气常用电解水法,下图一为电解水实验,其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a管连接电源的____极,a管和b管中所得气体质量比约为____;③水是一种常见溶剂,上图二为甲、乙两种固体(不含结晶水)溶于水的溶解度曲线。Ⅰ.图中P点含义为____;Ⅱ.将t1℃的甲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_______(写一种);Ⅲ.t2℃时90克甲的饱和溶液恒温蒸发20克水,析出____克固体;Ⅳ.t2℃时,从甲和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析出等质量的固体,蒸发较多水的是____(填“甲”或“乙”)物质的饱和溶液。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金属是人类生活中的常用的材料。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________。(填“元素符号”)铁钉在初中化学实验中多次出现,下图展示了光亮铁钉的一系列变化。变化②中,铁钉主要与空气中的_______发生反应。(ⅱ)变化③中除去铁锈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如果用a、b分别代表光亮的铁钉和无锈铁钉,则它们的质量关系_______。A.a<bB.a>bC.a=bD.无法比较为探究锌、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以及它们和氢元素的位置关系,小明设计了如下实验,你认为不需要进行的实验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A.将铁粉放入硫酸锌溶液B.将铁粉放入稀硫酸C.将铁粉放入硫酸铜溶液D.将铜片放入稀硫酸该同学查阅资料得知,铜锈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u2(OH)2CO3),他以铜锈为原料设计并完成如下实验(杂质不与稀硫酸反应,且不含铜元素。图中部分物质略去)。①无色气体A是____,溶液C中所含的阳离子是______,固体D中含有的物质是______。②在蓝色溶液B中加入铁粉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③已知铜锈样品的质量10g,固体F的质量是3.2g,则铜锈中含Cu2(OH)2CO3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18.(8分)实验室常会产生含硫酸的废水,需经处理至中性。某兴趣小组同学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钾溶液来处理酸性废水。定性检测废水检测废水呈酸性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配制200g质量分数为5.6%的氢氧化钾溶液①计算m(KOH)=___________g,V(H2O)=__________mL(水的密度近似为1.0g·mL-1)②称取氢氧化钾调节托盘天平平衡后,将一只烧杯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称量其质量。然后_________(按操作先后顺序,填字母),直至天平平衡。A加砝码,调游码到相应刻度B向左盘烧杯中添加氢氧化钾固体③量取水;④溶解;⑤转移。定量测定废水取酸性废水样品100g,逐滴加入5.6%的氢氧化钾溶液,废水中硫酸的质量分数变化如图所示。(假设废水中其他成分不与氢氧化钾反应且不含硫酸钾)①P点对应溶液中一定存在的阳离子有_____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②酸性废水中硫酸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用百分数表示,保留到0.1%)③计算当废水处理至中性时,溶液中硫酸钾的质量分数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用百分数表示,保留到0.1%)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8分)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成功返航,标志着我国已跨入航天领域国际领先行列。[提出问题]宇航员呼吸所需的氧气哪里来的呢?[查阅资料]超氧化钾(KO2)是一种氧气再生剂,这种固体与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实验验证]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下图实验装置:(1)从A、B两种装置中选择_____作二氧化碳发生装置,此装置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2)二氧化碳不溶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装置C的作用是_____。(3)为了得到较纯净的氧气,装置E中可盛入过量_____。(4)取出装置F中装有气体仪器后,检验得到气体的方法_____。[反思与评价]宇宙飞船中用超氧化钾获得氧气的优点有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B【解题分析】

铜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氧化铜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氯化铜中加入适量活动性比铜强的金属能把铜置换出来。A中铁与氯化铜反应生成的是硫化亚铁,错误;仅用第②③步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因为铜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向第②步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稀盐酸过量与均会否产生白色沉淀。故选B。2、D【解题分析】

A、区分呼出气体和吸入空气,方法一、分别向集气瓶中伸入带火星的木条,呼出气体和吸入空气含氧气的量较少,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无法区分,不正确;方法二、分别向集气瓶内滴入等量,且足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的是呼出的气体,无现象的是吸入空气,正确,不符合题意;B、区分木炭粉和二氧化锰,方法一、观察颜色,两种固体都是黑色粉末,无法区分,不正确;方法二、取样,在分别放在石棉网点燃,能燃烧的是炭粉,不能燃烧的是二氧化锰,正确,不符合题意;C、区分五氧化二磷和氯酸钾,方法一、取样,分列足量加水,观察现象,两种物质都能溶于水,无法区分,不正确;方法二、观察颜色,两种物质都是白色固体,无法区分,不正确,不符合题意;D、区分酒精和水,方法一、闻气味,有香醇味的是酒精,无味的是水,正确;方法二、取样,分别点燃,能燃烧的是酒精,不能燃烧的是水,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3、B【解题分析】

化合反应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生成另外一种物质的反应,其特点可总结为“多变一”.置换反应是指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复分解反应是指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酸和碱反应能生成水和盐,这类反应属于中和反应.【题目详解】A、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是化合反应,但是没有单质参加反应;碳酸钙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是分解反应,生成物中没有单质生成.不符合题意;B、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是要有沉淀或气体或水生成.符合题意;C、置换反应不一定发生在金属与金属的化合物之间,例如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反应中,还原剂是氢气,不属于金属.不符合题意;D、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例如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能生成盐氯化铜和水,但是不属于中和反应.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反应类型方面的知识,解答时要分析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然后再根据各种反应类型的概念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4、D【解题分析】

A、灼热的木炭粉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二氧化碳,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加入足量水充分溶解后,铁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KClO3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二氧化锰,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Na2CO3能与适量CaCl2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故选:D。【题目点拨】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5、C【解题分析】

A.铜表面会有银白色固体析出,错误;B.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错误;C.根据生成物一定有CuSO4生成,硝酸银溶液可能完全反应,也可能只有部分发生反应,所以反应后溶液中一定有硝酸铜,可能有硝酸银,正确;D.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银在铜之后,银和硫酸铜不发生反应,错误。故答案是选项C。6、C【解题分析】

A、根据蛋白质的食物来源分析;B、根据香烟烟气中含有的有毒物质分析;C、根据碳酸钡与胃酸反应分析;D、根据钙元素的生理作用分析。【题目详解】A、牛奶、豆类、鸡蛋中都含有蛋白质,故A正确;B、香烟烟气中含有一氧化碳、尼古丁、焦油等有毒物质,故B正确;C、碳酸钡虽然不溶于水,但能与胃酸反应,生成对人体有害的钡离子,故不可以用碳酸钡代替硫酸钡做钡餐,故C不正确;D、钙是构成骨骼和牙齿的重要成分,青少年缺钙引起佝偻病,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察与人体健康有关的化学知识,是中考的热点之一。【题目点拨】胃液的主要成分是稀盐酸,可以与碳酸盐反应。7、B【解题分析】

A、充电时,该反应为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故A正确;B、充电时,参加反应的Li2O2属于化合物,其中的氧元素是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生成的氧气是单质,氧元素以游离态形式存在,反应过程中氧元素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故B错误;C、放电时,该反应是由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故C正确;D、放电时,反应中的氧元素、锂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该反应是氧化反应,故D正确。故选B。8、C【解题分析】A、铁是金属单质,是由铁原子直接构成的,不符合题意;B、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C、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符合题意;D、硝酸钾是由钾离子和硝酸根离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故选C。9、A【解题分析】

A、洁净的空气中也有氧气、氮气等,是混合物正确,故选项正确;B、空气中的氮气约占总体积的21%错误,是78%;故选项错误;C、空气中的稀有气体通电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作多种用途的电光源,故选项错误;D、二氧化碳是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之一错误,因为二氧化碳是空气的成分,不属于空气污染物;故选项错误;故选:A。10、A【解题分析】

A、高锰酸钾是由金属盐离子和酸根离子结合而成的化合物属于盐,符合题意;

B、氢氧化钾是碱,不符合题意;

C、氯化氢是酸,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氮是氧化物,不符合题意。故选A。11、A【解题分析】

A、通入二氧化碳时,虽然氢氧化钠能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但是无明显现象;

B、实验过程中,由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了碳酸钠和水,导致试管中气压减小,从而导致液体在试管中上升;

C、实验过程中,由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了碳酸钠和水,导致气球膨胀;

D、实验过程中,由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了碳酸钠和水,导致烧杯中的水流入锥形瓶中。

故选A。12、C【解题分析】试题分析:过量的铁粉放入含AgNO3和Zn(NO3)2的混合溶液里,搅拌,因为铁的活动性大于银小于锌属于能置换出银,滤纸上留下的金属是Fe、Ag。故选C.考点:金属的活动性13、A【解题分析】

元素周期表信息示意图中中心位置的汉字为该元素的中文名称,左上角是原子序数,右上角是元素符号,正下方为相对原子质量。【题目详解】A、从题中信息示意图中可知,碳元素的原子序数为6,而原子序数=质子数,因此碳原子的质子数为6,选项A正确;B、题中信息示意图中中间表示的元素原子序数为7,该元素为氮元素,其元素符号为:N,选项B不正确;C、相对原子质量是相对质量,单位不是“g”,单位是“1”,一般不写,选项C不正确;D、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因此三种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不同,选项D不正确。故选A。14、D【解题分析】

A.苏打是碳酸钠的俗称,其化学式为Na2CO3,故正确;

B.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的俗称,其化学式为CO2,故正确;

C.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其化学式为Ca(OH)2,故正确;

D.氯化钠俗称食盐,其化学式为NaCl,故错误。

故选:D。15、A【解题分析】

A、由图可知,t1℃和t4℃时,A、B的溶解度相等,选项A不正确;B、将B的饱和溶液从t3℃升温到t4℃,溶解度降低,一定有B物质析出,选项B正确;C、t4℃时,100g溶剂可溶解40g溶质A,则50g溶剂可溶解20g溶质A,故70g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20g,选项C正确;D、A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则降低温度可以将A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选项D正确;故选A。【题目点拨】了解溶解度的概念、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并能灵活运用知识解答相关问题。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杀菌消毒<2H2O2H2↑+O2↑正8:1t1℃时,甲、乙的溶解度都是40g蒸发溶剂或加溶质16乙【解题分析】

①自来水生产中通常会加入氯气,利用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HClO对自来水进行杀菌消毒,氯气与水反应生成HClO和HCl,所得自来水的pH<7;故填:杀菌消毒<。②工业制氢气常用电解水法,电解水是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方程式是,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是2:1,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中得到的是氧气,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中得到的是氢气;a管里气体体积少,是氧气,与电源的正极相连,b管里气体体积多,是氢气,与电源负极相连,a管和b管中所得气体质量比约为8:1;故填:正8:1。③Ⅰ.图中P点是在t1℃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都是40g;故填:t1℃时,甲、乙的溶解度都是40g。Ⅱ.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采用:增加溶质、蒸发溶剂;故填:增加溶质(或蒸发溶剂)。Ⅲ.t2℃时,甲的溶解度是80g,表示100g水中溶解80g甲,溶液达到饱和状态;20g水能溶解16g甲,达到饱和状态,也就是甲的饱和溶液恒温蒸发20克水,析出16克固体;故填:16g。Ⅳ.t2℃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从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析出等质量的固体,蒸发较多水的是乙物质的饱和溶液。故填:乙。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Al水和氧气6HCl+Fe2O3=2FeCl3+3H2OBC二氧化碳Fe2+铁、铜Fe+CuSO4=Cu+FeSO455.5%【解题分析】(1)地壳中元素的含量用质量分数表达,由多到少的顺序是氧、硅、铝、铁、钙、……。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2)铁生锈是铁与氧气、水共同作用的结果;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反应方程式为:Fe2O3+6HCl=2FeCl3+3H2O;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所以铁锈的质量等于反应前铁的质量与反应的氧气、水的质量和,所以锈蚀后的铁钉的质量大于原铁钉的质量;(3)金属活动顺序表: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排在氢前边的金属能和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盐和氢气。金属的位置越靠前,金属的活动性越强。位置靠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A.将铁粉放入硫酸锌溶液中,不反应,证明铁在锌后;B.将铁粉放入稀硫酸中,发生反应生成氢气,证明铁在氢前;C.将铁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发生反应,溶液由蓝色变成绿色,铁的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证明铁在铜前;D.将铜片放入稀硫酸中,不反应证明铜在氢后,由ABD三组实验即可证明锌>铁>氢>铜,所以C实验不需要进行;(4)碱式碳酸铜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水、二氧化碳,氯化铜溶液是蓝色的,所以①A为二氧化碳,B为氯化铜;铁和氯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氯化亚铁,所以溶液C中一定有亚铁离子;固体D中含有的物质是铜;②在氯化铜溶液中加入铁粉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Cl2==FeCl2+Cu③设Cu2(OH)2CO3的质量分数为X,固体F是铜,即生成的铜的质量是3.2g,10g×X×(128÷228×100%)=3.2g,X=55.5%.18、取样,滴入紫色石蕊试液,若变红色,则说明溶液呈酸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