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浙江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之物质的鉴别和推断_第1页
2021年浙江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之物质的鉴别和推断_第2页
2021年浙江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之物质的鉴别和推断_第3页
2021年浙江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之物质的鉴别和推断_第4页
2021年浙江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之物质的鉴别和推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年浙江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之物质的鉴别和推断

一.选择题(共3小题)

I.(2021•宁波)含硫元素的同类物质中硫元素的化合价可能不同,不同类物质中硫元素的

化合价可能相同,如表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类别单质氧化物酸X

物质

化合价

0a---

+4-bdNa2sO3等

+6-CeF

A.X表示碱

B.物质a在空气中燃烧会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C.物质b是二氧化硫,它是空气污染物之一

D.物质d和NaOH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生成Na2so4和H2O

2.(2021•宁波)在5.6g铁粉中,先逐滴加入一定量的Cu(NO3)2溶液,充分反应后再逐

滴加入AgNO3溶液,剩余固体质量与所加溶液总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剩余固体的质量,g

de

°MiM2M3Nl4所加洛'港总质蚩

A.所加溶液质量为Mig时,生成Cu的质量为mig

B.be段发生的是Cu和AgNO3溶液的反应

C.m3的值为21.6

D.e点溶液中不含Cu(NO3)2

3.(2021•嘉兴)如图所示为小嘉构建的甲、乙、丙、丁四种不同物质的关系图,“-”表示

相邻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若甲为铁,乙、丙、丁.分别是稀H2so4、CuC12溶液、NaOH

溶液中的任意一种,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乙可能是CuC12溶液B.丙一定是NaOH溶液

C.丁一定是稀H2sCMD.丙不可能是稀H2so4

二.填空题(共2小题)

4.(2021•宁波)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由BaCb、NaOH、Na2cO3、Na2SC)4中的一种或几

种组成。为确定其成分,某兴趣小组做了如图所示实验。

则:(1)无色溶液A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o

(2)白色粉末的成分是。

5.(2021•金华)学习了物质推断专题内容后,科学研究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进行

探究,步骤如下:

①往镁粉和氧化铜的混合物中加入过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并过滤,得到滤渣甲和滤液A;

②往滴有无色酚酥的氢氧化钠和硝酸钢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

并过滤,得到沉淀乙和无色滤液B;

③将滤液A和B充分混合后,得到沉淀丙和滤液C;

④往滤液C中滴加氯化钢溶液,没有沉淀产生。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②中沉淀乙的化学式为:

(2)滤液C中除酚献外,一定含有的溶质是o

三.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

6.(2021•台州)某班同学研究碱的性质时,进行如图实验,观察到有蓝色絮状沉淀产生。

一段时间后,发现试管中的沉淀有些小组部分变黑,有些小组仍为蓝色。

(1)反应生成的蓝色絮状沉淀物质是。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测黑色物质可能是。

A.铁

B.碳

C.二氧化镐

D.氧化铜

(3)某同学认为试管中沉淀的颜色变黑可能是由于反应物的溶质质量分数较高所致。为

验证猜想是否成立,他改用溶质质量分数更大的硫酸铜溶液再一次进行了实验,发现生

成的蓝色絮状沉淀过一段时间并未变黑。因此,他认为自己的猜想是错误的。请回答,

他能否据此否定自己的猜想?并说明理由。

I—CuS04溶流

L

国一NaOH溶液

7.(2021•宁波)有一瓶气体,可能由02、CO、CO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确定其组成,

在老师的指导下,实验小组对该瓶气体进行了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脱氧剂(还原铁粉能够吸收氧气和水蒸气)。

【实验设计】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已略去夹持装置)。

ABCDE

【实验步骤】①检查装置气密性;②通入一定量氮气;③通入该气体,点燃酒精灯。

【实验现象】步骤③实验过程中,A装置无现象,B和F装置出现白色沉淀,E装置中

出现光亮的红色物质。

【实验结论】该气体由组成。

【实验反思】

(1)C装置的作用是o

(2)步骤②通入一定量氮气的目的是。

(3)E装置中氧化铜粉末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o

8.(2021•杭州)某种粗盐水中有少量含SCU2一、K+的杂质,小金用这种粗盐水经过下列实

验流程制取纯净氯化钠晶体。

加稍过量的

1N&CO3溶过滤

A

粗加稍过量的---

盐BaCh溶液,过滤

(1)固体A是。(填化学式)

(2)加碳酸钠溶液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若将溶液C蒸发至出现大量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溶液蒸干得到晶体,所得

晶体仍不是纯净的氯化钠,理由是。

四.解答题(共2小题)

9.(2021•嘉兴)小嘉发现:向碳酸钠溶液中倾倒稀盐酸,很快就产生了气泡:向碳酸钠溶

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滴加一定量后才有气泡产生.查阅资料:向碳酸钠溶液中逐滴加

入稀盐酸,先发生的反应是Na2cO3+HC1—NaCl+NaHCO3;当Na2CO3全部转化成

NaHCOs后,再发生反应NaHCO3+HCl=NaCl+H2O+CO2t。为此他用如图所示装置进

行了如下实验:

步骤一:在广口瓶中加入1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10.6%的碳酸钠溶液,用注射器向瓶中缓

慢注入一定量的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观察到瓶内无明显现象;

步骤二:继续用注射器向瓶中注入稀盐酸,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瓶内连续产生气泡,烧杯

中澄清石灰水2_。

(1)步骤二中,观察到烧杯中澄清石灰水。

(2)上述实验中,加入稀盐酸多少克后,才开始产生二氧化碳?

(3)向一定量碳酸钠溶液中无论是倾倒还是逐滴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完全反应后产生二

氧化碳质量是相同的,其本质原因是什么?

澄清

石灰水

10.(2021•衢州)实验室有一瓶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固体样品,为探究样品中的成分,小科

进行如下实验:

(1)操作①是加水充分溶解,操作②的名称是。

(2)沉淀B的化学式是。

(3)小科根据实验现象认为样品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钠,请你评价小科的判断是否正确,

并说明理由。

2021年浙江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之物质的鉴别和推断.doc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3小题)

1.(2021•宁波)含硫元素的同类物质中硫元素的化合价可能不同,不同类物质中硫元素的

化合价可能相同,如表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类别单质氧化物酸X

物质

化合价

0a---

+4-bdNa2SO3等

+6CeF

A.X表示碱

B.物质a在空气中燃烧会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C.物质b是二氧化硫,它是空气污染物之一

D.物质d和NaOH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生成Na2SO4和H20

【考点】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中和反应及其应用;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

【专题】物质的分类.

【分析】A.根据物质的组成与分类来分析;

B.根据硫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来分析;

C.根据物质的分类、元素的化合价以及物质的性质来分析;

D.根据物质的分类、元素的化合价以及物质的性质来分析。

【解答】解:A.Na2SO3是由金属阳离子与酸根阴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选项说法

错误;

B.a表示的是硫的单质,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选项说法错误;

C.b表示的是一种氧化物,其中硫元素显+4价,所以该物质是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有毒,

它是空气污染物之一,选项说法正确;

D.d表示的是一种酸,其中硫元素显+4价,则该物质是H2s03,H2s03与NaOH溶液发

生中和反应生成Na2s03和H20,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元素的化合价、物质的分类、组成、性质等,难度不大。

2.(2021•宁波)在5.6g铁粉中,先逐滴加入一定量的Cu(NO3)2溶液,充分反应后再逐

滴加入AgN03溶液,剩余固体质量与所加溶液总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剩余固体的质量,g

de

°MiM2M3Nl4所加溶港总质量,g

A.所加溶液质量为Mig时,生成Cu的质量为mig

B.be段发生的是Cu和AgNC>3溶液的反应

C.rm的值为21.6

D.e点溶液中不含Cu(NO3)2

【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意义及其应用来分析。

【解答】解:将5.6g的铁粉加入到Cu(NO3)2溶液中,则铁与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亚

铁和铜,ab段为铁于硫酸铜反应,根据图像分析,b点铁有剩余,b点固体为铁和铜,溶

液中溶质为硫酸亚铁。充分反应后再逐滴加入AgN03溶液,铁先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

亚铁和银,铁完全反应后,铜再与硝酸银反应生成银和硝酸铜,所以be段是铁与硝酸银

反应,cd段是铜与硝酸银反应。

A、所加溶液质量为Mig时,mig为生成铜质量与剩余铁质量和,所以生成Cu的质量不

等于mig,故A错误;

B、be段是铁与硝酸银反应,cd段是铜与硝酸银反应,故B错误;

C、5.6g铁先与硝酸铜反应生成铜,铜再与硝酸银反应生成银的质量,与5.6g铁与硝酸

银反应生成银的质量相等,根据图像,m3即为最终生成银的质量。

Fe+2AgNO3=Fe(NO3)2+2Ag

56216

5.6gm3

56_5.6g

216m3

m3=21.6g

故C正确

D、cd段是铜与硝酸银反应生成银和硝酸铜,所以e点溶质有硝酸铜和硝酸银,故D错

误。

故选:C。

【点评】在做此类题时,首先读懂题意,找出题中的叙述与图象的联系,在运用所学的

知识结合图象中的关键点进行分析解答,通过该题,要掌握化学中的数形结合的思想。

3.(2021•嘉兴)如图所示为小嘉构建的甲、乙、丙、丁四种不同物质的关系图,“-”表示

相邻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若甲为铁,乙、丙、丁分别是稀H2so4、CuC12溶液、NaOH

溶液中的任意一种,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乙可能是CuCb溶液B.丙一定是NaOH溶液

C.丁一定是稀H2s04D.丙不可能是稀H2s04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

【专题】框图型推断题.

【分析】铁能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氯化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

淀和氯化钠,氢氧化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稀硫酸和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

氢气。

【解答】解:A、铁能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氯化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

化铜沉淀和氯化钠,氢氧化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稀硫酸和铁反应生成硫酸

亚铁和氢气,该选项说法正确;

B、铁不能和氢氧化钠反应,因此丙一定是NaOH溶液,该选项说法正确;

C、丁可以是氯化铜溶液,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如果丙是稀硫酸,则乙、丁的其中一种是氢氧化钠,氢氧化钠不能和铁反应,因此丙

不可能是稀H2so4,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o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

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二.填空题(共2小题)

4.(2021•宁波)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由BaCb、NaOH、Na2co3、Na2so4中的一种或几

种组成。为确定其成分,某兴趣小组做了如图所示实验。

贝IJ:(1)无色溶液A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氯化钠。

(2)白色粉末的成分是氯化钢和碳酸钠(或BaC12、Na2co3)。

【考点】碱的化学性质;物质的鉴别、推断.

【专题】框图型推断题.

【分析】根据白色固体溶于水,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溶液A,白色沉淀与硝酸反应会生

成无色气体和无色溶液B,说明白色沉淀为碳酸盐沉淀,一定不含硫酸钢沉淀,根据提

供的物质、氯化钢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钢白色沉淀,则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

钠和氯化钢,一定不含硫酸钠;无色溶液A测得pH=7,说明显中性,一定不存在氢氧

化钠。

【解答】解:白色固体溶于水,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溶液A,白色沉淀与硝酸反应会生

成无色气体和无色溶液B,说明白色沉淀为碳酸盐沉淀,一定不含硫酸钢沉淀,根据提

供的物质、氯化钢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钢白色沉淀,则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

钠和氯化专贝,一定不含硫酸钠;无色溶液A测得pH=7,说明显中性,一定不存在氢氧

化钠。且碳酸钠在反应中不能过量。

(1)氯化钢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钏沉淀和氯化钠,所以无色溶液A中一定含有的溶质

是氯化钠;

(2)通过前边的分析可知白色粉末的成分是氯化钢和碳酸钠(或BaCE、Na2co3)。

故答案为:(1)氯化钠;

(2)氯化钢和碳酸钠(或BaC12、Na2co3)。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题时往往需要从题目中挖出一些明显或隐含的条件,抓住突

破口(突破口往往是现象特征、反应特征等),获得结论,最后把结论代入原题中验证。

5.(2021•金华)学习了物质推断专题内容后,科学研究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进行

探究,步骤如下:

①往镁粉和氧化铜的混合物中加入过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并过滤,得到滤渣甲和滤液A;

②往滴有无色酚酬的氢氧化钠和硝酸钢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

并过滤,得到沉淀乙和无色滤液B;

③将滤液A和B充分混合后,得到沉淀丙和滤液C;

④往滤液C中滴加氯化钢溶液,没有沉淀产生。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②中沉淀乙的化学式为BaSO4;

(2)滤液C中除酚醐外,一定含有的溶质是硝酸、硝酸镁、硝酸钠。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

【专题】常见物质的推断题.

【分析】稀硫酸和氧化铜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和镁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氢气,和硝酸钢

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硫酸钢和硝酸;

氢氧化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硫酸钠和硝酸钢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硫酸钢和硝

酸钠,硫酸镁和硝酸钢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硫酸钢和硝酸镁;

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

【解答】解:(1)步骤②中沉淀乙是硫酸根离子和银离子结合生成的BaSCU。

故填:BaSO4o

(2)往滤液C中滴加氯化钢溶液,没有沉淀产生,说明溶液中不含有硫酸根离子,滤液

C中除酚醐外,一定含有的溶质是过量的稀硫酸和硝酸钢反应生成的硝酸、硫酸镁和硝

酸专贝反应生成的硝酸镁、硫酸钠和硝酸钢反应生成的硝酸钠。

故填:硝酸、硝酸镁、硝酸钠。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

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三.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

6.(2021•台州)某班同学研究碱的性质时,进行如图实验,观察到有蓝色絮状沉淀产生。

一段时间后,发现试管中的沉淀有些小组部分变黑,有些小组仍为蓝色。

(1)反应生成的蓝色絮状沉淀物质是氢氧化铜。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测黑色物质可能是D。

A.铁

B.碳

C.二氧化锦

D.氧化铜

(3)某同学认为试管中沉淀的颜色变黑可能是由于反应物的溶质质量分数较高所致。为

验证猜想是否成立,他改用溶质质量分数更大的硫酸铜溶液再一次进行了实验,发现生

成的蓝色絮状沉淀过一段时间并未变黑。因此,他认为自己的猜想是错误的。请回答,

他能否据此否定自己的猜想?并说明理由不能,反应物还有氢氧化钠溶液,因此还需

要改变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验证猜想是否正确。

I—CuS04溶满

NaOH溶满

【考点】碱的化学性质.

【专题】常见的碱碱的通性.

【分析】(1)考查氢氧化铜的性质;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中元素不会增加的性质分析回答此题;

(3)根据实验测试中的变量分析回答此题。

【解答】解:(1)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所以蓝色絮状沉淀物质为

氢氧化铜;

故答案为:氢氧化铜。

(2)A、铁元素不存在反应物中,选项A错误;

B、碳元素反应物中不存在,选项B错误;

C、二氧化镒中镒元素在反应物中不存在,选项C错误;

D、氧化铜中氧元素和铜元素,在反应物中都存在,选项D正确;

故答案为:D。

(3)根据题目信息可知,需要验证反应物的溶质质量分数,反应物包括氢氧化钠和硫酸

铜,因此需要验证氢氧化钠和硫酸铜两种溶液的,而上述实验只测试了硫酸铜溶液,所

以还需要验证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

故答案为:不能,反应物还有氢氧化钠溶液,因此还需要改变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验

证猜想是否正确。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要将题中的知识认知透,然后结合学过的知识进行解答。

7.(2021•宁波)有一瓶气体,可能由02、CO,CO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确定其组成,

在老师的指导下,实验小组对该瓶气体进行了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脱氧剂(还原铁粉能够吸收氧气和水蒸气)。

【实验设计】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已略去夹持装置)。

氧化铜粉末

尾气处理

,jra

脱氧剂

(还原铁粉)澄清...

NaOH=

石灰水冷

溶液-ft-

97石灰水

ABCDF

【实验步骤】①检查装置气密性;②通入一定量氮气;③通入该气体,点燃酒精灯

【实验现象】步骤③实验过程中,A装置无现象,B和F装置出现白色沉淀,E装置中

出现光亮的红色物质。

【实验结论】该气体由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组成。

【实验反思】

(1)C装置的作用是除去二氧化碳气体。

(2)步骤②通入一定量氮气的目的是排净装置中所有的空气。

(3)E装置中氧化铜粉末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CuO△Cu+CO2。

【考点】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科学探究.

【分析】根据物质的性质以及物质检验的方法、反应时发生的现象以及化学方程式的书

写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实验结论】A装置无现象,说明不含有氧气,B装置出现白色沉淀,说明

含有二氧化碳,E装置中出现光亮的红色物质,且F装置出现白色沉淀,说明含有一氧

化碳,故该气体由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组成,故填: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实验反思】

(DC装置中的氢氧化钠能吸收除去原有的二氧化碳,防止对一氧化碳的检验造成干扰,

故填:除去二氧化碳气体;

(2)步骤②通入一定量氮气是为了排净装置中所有的空气,故填:排净装置中所有的空

气;

(3)E装置中氧化铜粉末与一氧化碳加热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CuO△C11+CO2,故填:CO+CuO△Cu+82。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物质的检验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物质的性质进行。

8.(2021•杭州)某种粗盐水中有少量含SO42一、K+的杂质,小金用这种粗盐水经过下列实

验流程制取纯净氯化钠晶体。

氯化钠

晶体

溶加稍过量的

液NaKCh溶液

A

粗加稍过量的

盐BaCh溶液,过滤

(1)固体A是BaSO411(填化学式)

(2)加碳酸钠溶液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BaC12+Na2c03—BaCChJ+2NaCl。

(3)若将溶液C蒸发至出现大量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溶液蒸干得到晶体,所得

晶体仍不是纯净的氯化钠,理由是钾离子未除去。

【考点】蒸发与蒸储操作;氯化钠与粗盐提纯;盐的化学性质.

【专题】常见的盐化学肥料.

【分析】(1)根据Ba2+与SO4?一结合生成硫酸钏白色沉淀分析解答;

(2)根据化学反应原理书写化学方程式;

(3)根据得到的食盐混有未除去的钾离子分析进行分析;

2

【解答】解:(1)粗盐水中有少量含SO4\K+,加入过量氯化根,Ba?+与SO42-结合

生成硫酸钢白色沉淀,化学式为BaSCU;

(2)溶液A中有过量氯化钢,加入过量碳酸钠溶液,氯化钢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钢沉

淀和氯化钠,化学方程式为:BaC12+Na2CO3—BaCO3I+2NaCl;

(3)溶液B中含过量的碳酸钠,还有氯化钠和K+,加过量盐酸,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

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溶液C含有氯化钠和K+,若将溶液C蒸发至出现大量固体时

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溶液蒸干得到晶体,所得晶体仍不是纯净的氯化钠,理由是钾离

子未除去。

故答案为:(1)BaSO4;

(2)BaCb+Na2c03-BaCO3I+2NaCl;

(3)钾离子未除去。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除杂的有关问题,难度比较大,特别的除去食盐中的多种杂

质,要根据除杂的原理深入思考分析。

四.解答题(共2小题)

9.(2021•嘉兴)小嘉发现:向碳酸钠溶液中倾倒稀盐酸,很快就产生了气泡:向碳酸钠溶

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滴加一定量后才有气泡产生•查阅资料:向碳酸钠溶液中逐滴加

入稀盐酸,先发生的反应是Na2CO3+HCl=NaCl+NaHCO3;当Na2CO3全部转化成

NaHCOs后,再发生反应NaHCO3+HCl=NaCl+H2O+CO2t。为此他用如图所示装置进

行了如下实验:

步骤一:在广口瓶中加入1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10.6%的碳酸钠溶液,用注射器向瓶中缓

慢注入一定量的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观察到瓶内无明显现象;

步骤二:继续用注射器向瓶中注入稀盐酸,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瓶内连续产生气泡,烧杯

中澄清石灰水工。

(1)步骤二中,观察到烧杯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上述实验中,加入稀盐酸多少克后,才开始产生二氧化碳?5go

(3)向一定量碳酸钠溶液中无论是倾倒还是逐滴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完全反应后产生二

氧化碳质量是相同的,其本质原因是什么?两种方式中,生成的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

都完全来自于碳酸钠,即碳酸钠中的碳元素完全转化成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

【考点】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专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分析】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碳酸氢钠,碳酸氢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

钠、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提供

数据可以进行相关方面的计算。

【解答】解:(1)步骤二中,观察到烧杯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故填:变浑浊。

(2)设加入稀盐酸质量为x,

Na2CO3+HCl=NaCl+NaHCO3,

10636.5

10gX10.6%xX7.3%

106=36.5

10gX10.6%x-7.3%'

x=5g,

上述实验中,加入稀盐酸5g后,才开始产生二氧化碳。

故填:5g。

(3)向一定量碳酸钠溶液中无论是倾倒还是逐滴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完全反应后产生二

氧化碳质量是相同的,其本质原因是两种方式中,生成的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都完全来

自于碳酸钠,即碳酸钠中的碳元素完全转化成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

故填:两种方式中,生成的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都完全来自于碳酸钠,即碳酸钠中的碳

元素完全转化成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

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0.(2021•衢州)实验室有一瓶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固体样品,为探究样品中的成分,小科

进行如下实验:

(1)操作①是加水充分溶解,操作②的名称是过滤。

(2)沉淀B的化学式是CaCO3。

(3)小科根据实验现象认为样品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钠,请你评价小科的判断是否正确,

并说明理由不正确,是因为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钠,与氯化铁反应的

械氧化钠也可能全部是碳酸钠和筑氧化钙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钠。

【考点】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碱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

【专题】科学探究.

【分析】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

沉淀和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和氯化铁反应生成红褐色沉淀氢氧化铁和氯化钠。

【解答】解:(1)操作①是加水充分溶解,操作②的名称是过滤。

故填:过滤。

(2)沉淀B是碳酸钠和运气好该反应生成的碳酸钙,碳酸钙的化学式是CaC03。

故填:CaC03。

(3)小科的判断不正确,是因为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钠,与氯化铁反应

的氢氧化钠也可能全部是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钠。

故填:不正确,是因为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钠,与氯化铁反应的氢氧化

钠也可能全部是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钠。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

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考点卡片

1.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

【知识点的认识】该探究是为了研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而进行实验探究和计算.具体

来说,可分为两块.一块是根据问题情景,结合可能含有的某物质的特性,利用所称取的样

品进行实验探究,分析推断出该物质的组成成分,并分析得出用来计算所取样品中某物质质

量的气体、沉淀等特殊物质的质量.另一块是根据有关的化学方程式和该物质的组成成分,

进行综合计算.

【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以实验探究兼计算题的形式,给出有关的信息提示和

相关数据,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分析推断出该物质的组成成分;然后让学生根据有关的化

学方程式和该物质的组成成分,进行综合计算.题型主要是实验探究题兼计算题的综合题

型.中考的重点是考查学生通过实验的方法和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来研究物质的组成成

分以及含量能力.

【解题方法点拨】解答这类题目时,首先,赏析问题情景,找到实验探究的反应原理,以及

计算所要用到的数据;再根据实验的反应原理,利用所称取的样品进行实验探究,分析推断

出该物质的组成成分;然后,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出该样品中某一成分的质量;然后,将所

求的该成分的质量除以所取样品的质量,再乘以100%,得出所要探究的物质中该成分的含

量;进而推算出其它成分的含量.

2.蒸发与蒸储操作

【知识点的认识】蒸发如图所示:,它是为了得到溶于水中的可溶性固体而进行的基本使用

操作.所需仪器有铁架台、蒸发皿、酒精灯、烧杯、玻璃棒、石棉网等.蒸发的操作注意事

项有以下五条:

1.蒸发皿中液体的量不得超过其容积的2/3.

2.蒸发过程中必须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温度过高而使液体飞溅.

3.当加热至较多固体出现时,应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

4.不能把热的蒸发皿直接放在实验台上,应垫上石棉网.

5.夹持蒸发皿要用用蜗钳.

蒸僧如图所示:,它是根据物质的沸点不同,通过加热的方法,使低沸点物质先蒸发,再冷

凝而得以分离的一种操作.所需仪器有蒸储瓶(蒸储烧瓶)、铁架台、酒精灯、冷凝管、温

度计、橡皮塞、锥形瓶、尾接管、石棉网等.其操作注意事项也有以下五条:

1.加热时要垫石棉网(也可以用其它热浴加热),使之均匀受热.

2.加热时,液体量不超过容积的2/3,不少于容积的1/3.

3.配置附件(如温度计等)时,应选用合适的橡胶塞,特别注意检查气密性是否良好.

4.蒸镭时最好事先在瓶底加入少量沸石,以防暴沸.

5.蒸储完毕必须先关闭活塞后再停止加热,防止倒吸.

【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考查蒸发和蒸播的操作注意事项,以及蒸发的实验操

作等.题型有操作题、选择题、填空题和实验探究题.中考的重点是实验操作及注意事项和

意外事故的原因分析等等.

【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熟记蒸发和蒸储的操作方法、原理、所需

器材及操作注意事项等等;然后,结合问题情景,细致地分析题意或者图示信息,并根据所

学的相关知识,设计好实验方案,或者是按照给出实验方案,进行细心探究即可.

3.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

【知识点的认识】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包含有两项内容.其一,是常见气体的检验

方法;其二,是常见气体的除杂方法.而所谓的常见气体,主要是指氧气、氢气、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水蒸气等.具体说来,它们的检验与吸收的方法如下表:

气体检验方法现象吸收方法

浓HSO.NaOH固体.

水蒸气通过白色的无水做酸铜臼色变蓝色?4

生石灰

.乳化碳通过澄消石天水中澄清变浑浊NaOH溶液

带火星的木条木条红燃

氧气.通过灼热的铜网

通过灼热的铜网铜网变黑

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淡蓝色火焰,只有

而干燥的小烧杯水珠凝结

氢弋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依次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和

黑色变红色

白色的无水硫酸铜

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淡蓝色火焰.只

而干燥的小烧杯,再向烧杯有二氧化碳生成

一..化」;内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通过灼热的辄化铜

依次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和黑色变到色.澄清

港清石灰水变浑浊

至于常见气体的除杂方法,就是指为了将常见气体中的杂质除去,使其得到净化的科学方法.

其理论依据是利用杂质所具有的与所需气体不同的物理性质或者化学性质,选用适当的试

剂,进行科学地设计实验方案,或者按照给出的实验设计方案,进行分析探究,逐步将气体

中的杂质除去,使其得到净化.

应遵守的基本原则是:“不减、不增、不污、易分”.也就是,除去杂质的同时,要保证不能

使所需气体的量减少(即不能“玉石俱焚”,但可以增加),更不能引入新的气体杂质,生成

物还不能造成环境污染,并且,生成物、所选试剂与所需气体要容易分离.常用的气体的

除杂方法主要有两种:

一是吸收法;即选用适当的试剂,通过物理变化或化学反应,将杂质吸收后,转变为液体或

固体等而除去的一种方法.例如,除去co中混有的少量的C02时,可先将混合气通过盛

有浓NaOH溶液的洗气瓶中,吸收掉其中的C02,然后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中,再吸

收掉其中的水蒸气.而常见气体的吸收剂(即除去的方法)如上表所示.

二是转化法;即将杂质通过化学反应转化为所需气体而除去的一种方法.例如,除去C02

中混有的少量的CO时,可先将混合气通过灼热的氧化铜中,将其中的CO转化为CO2.

【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创设实验、问题情景,让学生经过科学的分析探

究后,设计实验方案(或按照给出的实验方案),推断、选择或填写出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

杂方法.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和实验探究题.中考重点是根据实验、问题情景信息,考查

学生分析探究并选择、推断、填写相关的实验问题的能力.特别是考查学生对氧气、氢气、

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气体的检验和除杂方法,以及对这类知识的迁移能力.

【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熟记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及理论依

据,还有氧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气体的相关知识,有时还需弄清图示信息,以

及有关的注意事项等等;然后,结合实验、问题情景信息,细致地分析题意和实验图等,细

心地进行探究解答.当然,有时还会根据给出的实验图来推断气体或所选试剂的性质、仪器

的名称、其中的错误以及实验注意事项等等.

4.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

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

【知识点的认识】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是指随着工业的发展,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

烟尘等对空气造成了污染.被污染的空气会严重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

衡.并且,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和酸雨等也都与空气污染有关.就空气污染物的来源

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工业生产是空气污染的一个重要来源.工业生产排放到大气中的污染物种类繁多,有烟

尘、硫的氧化物(如二氧化硫等)、氮的氧化物(如二氧化氮等)、有机化合物、卤化物、碳

化合物等.

2.人民用生活炉灶和采暖锅炉需要消耗大量煤炭,煤炭在燃烧过程中要释放大量的烟尘、

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质污染空气.特别是在冬季采暖时,往往使污染地区烟雾弥漫,

呛得人咳嗽,这也是一种不容忽视的污染源.

3.交通运输工具(如汽车、火车、飞机、轮船等)燃烧煤或石油产生的废气也是重要的污

染物.特别是城市中的汽车,量大而集中,排放的污染物能直接侵袭人的呼吸器官,对城市

的空气污染很严重,成为大城市空气的主要污染源之一.汽车排放的废气主要有一氧化碳、

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等,前三种物质危害性很大.

4.森林火灾、意外事故火灾等产生的烟雾和有害气体等.

【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设置问题情景,让学生阅读、思考后,根据所学

的空气污染及其危害的相关知识,来分析、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并且,经常将其与全球气

候变暧、臭氧层破坏、酸雨、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等

联系起来考查.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中考重点是考查学生对空气污染的掌握情况,以及

运用它来分析、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等.特别是,对空气污染源的考查,是近几年中

考对这一块知识考查重点.其中,有害气体的来源是这块考查的重中之重.

【解题方法点拨】解答这类题目时,首先,要熟记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尤其是空气的污染

及其污染物的来源等;然后,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信息,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联系

起来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选择或解答即可.

5.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知识点的认识】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的公式有如下3种:

1,溶质质量分数的一般计算公式是:

溶质的质量分数=黑舞|XI。。%

溶质的质量

X100%

一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

溶质的质量

X100%

一溶液的密度X溶液的体积

溶解度

溶质的质量分数=xl00°o

2.特殊计算公式(使用于饱和溶液)是:溶解度+100g

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X溶质的质量分数

泊满防声日.溶质的质量

倚■的质.二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融声_溶质的质量分数x100g

3.变形公式有:倚解反一1-溶质的质量分数

值得注意的是:①溶质的质量分数只表示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并不代表具体的溶液质

量和溶质质量.②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比值,没有单位;一般用百分数表示.③溶质的质量

分数计算式中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的单位必须统一.④计算式中溶质质量是指被溶解的那部

分溶质的质量,没有被溶解的那部分溶质质量不能计算在内.⑤当计算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

量分数(即该温度下该溶质质量分数的最大值)时,才可以使用特殊计算公式来计算.

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的题型包括以下几种:

1.已知溶质和溶液(或溶剂)的质量,求算溶质的质量分数.此时,只要将已知的质量代

入相应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即可.

2.已知(暗知)某温度下的某物质的溶解度,求算该溶质的质量分数.此时,首先要确认

该溶液是饱和溶液,并制定该物质的溶解度(有时从溶解的曲线上或括号内的补充说明中寻

找),如果将溶解度代入溶质的质量分数的特殊计算公式进行计算即可.

3.已知溶质的质量分数和溶液(或溶质)的质量,求算溶质(或溶液或溶剂)的质量.此

时,可将已知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和溶液的质量代入相应的变形公式中,进行计算即可(注意:

溶剂的质量是溶液的质量与溶质的质量之差).

4.已知某温度时某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求算该溶质在此温度下的溶解度.此时,

可以将已知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代入相应的变形公式中,进行计算即可.

5.溶液稀释前后有关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此时,由于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是不

变的;若设浓溶液质量为m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加水稀释成溶质的质量分数为b%的

稀溶液ng,则等式mgXa%=ngXb%成立,加入水的质量为ng-mg.

6.在溶液中发生化学反应时的有关溶质的质量分数的综合计算;即有关溶质的质量分数的

计算和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的综合性计算.特别是,在计算反应后溶液中某溶质的质量分

数时,需要注意的是:①如果某溶质反应前有,反应生成物中也有,并且反应后的溶液为该

溶质的不饱和溶液,那么该溶质的质量应该是原来的质量与反应生成的质量(根据化学方程

式计算)之和;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可以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来计算,即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反

应前各组份的质量之和-气体的质量-沉淀(或杂质)的质量;然后将所求的两个质量相除,

再乘以100%,就可求得反应后溶液中该溶质的质量分数了.②如果反应后的溶液已是某溶

质的饱和溶液(此时,会给其溶解度或有关信息),那么判定饱和后,就可根据所给的溶解

度来计算该溶质的质量分数了.

【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设置相关的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

查学生对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其与溶

解度的关系等相关问题的分析、推断、计算的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并且,经常将其与

“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固体溶解度的概念、意义”、“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使用”、“有

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质量守恒定律”等关联起来考查.当然,有时也单独考查之.题型

有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并且,经常以计算题或计算型的填空题的形式出现.中考重点

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的能力,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其有关计算,

固体溶解度的概念、意义,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使用,质量守恒定律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

握情况,以及运用它们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特别是,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其有关计算,

固体溶解度概念、意义,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使用,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和质量守恒定律

的综合考查,是近几年中考的重中之重.

【解题方法点拨】解答这类题目时,首先,要熟记和理解溶质的质量分数及其有关计算方法,

固体溶解度的概念、意义,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使用,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方法,以及质

量守恒定律解等相关知识;然后,根据所给的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

关知识和技能,细致地阅读、分析题意等,联系着生活实际,细心地进行探究、推理,最后,

按照题目的要求,认真地进行选择或解答即可.

爱心提示:在有关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和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的综合性计算时,需要特

别注意的是:

1.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式下面所对应的物质质量不能直接写成溶液质量,一定要写参加化学

反应的溶质实际质量.

2.若已知溶液的体积或求溶液的体积,要用m=pV这个公式进行换算.

3.计算过程中,单位一定要统一.

6.金属的化学性质

金属的化学性质

【知识点的认识】金属的化学性质在初中阶段要求掌握三个:

一、金属能与氧气反应(金即使在高温时也不与氧气反应)

1.铁与氧气的反应:常温下,干燥的空气中铁很难与氧气反应.在潮湿的空气中,铁与氧

气发生缓慢氧化而生成铁锈(主要成分:Fe2O3;铁锈呈红色,结构疏松,易吸水,加快铁

器的腐蚀);还有铁经过缓慢氧化后,形成的化合物也可认为是氧化铁,即4Fe+3O2=

Fe2O3.在纯氧中,铁丝能够被点燃,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大量的热

(在点燃前,先将铁丝打磨,在集气瓶中留有少量细砂或水,防止高温溅落物炸裂瓶底)

即3Fe+2O2点燃于心。心由上述实验现象,可以看出:“同种物质,在不同的反应条件下,现

象可能不同,生成物有可能不同

2.镁与氧气的反应:常温下所看到的镁条呈黑色,用砂纸打磨后呈银白色.做镁条燃烧实

验时,要注意用地烟钳夹持,在下面垫上石棉网.镁条被点燃后,剧烈燃烧,产生耀眼的白

光,形成白烟,放出大量的热;即2Mg+O2点燃-2MgO.

3.铝与氧气的反应:铝在空气容易形成致密的氧化物,故其抗腐蚀性能很好.铝箔在纯氧

中能够剧烈燃烧,即4A1+3O2点燃-2A12O3.

4.铜与氧气的反应:在加热的情况下,铜能与氧气反应,生成黑色的物质(氧化铜);即

2CU+O2A_2CUO.即使在纯氧中,铜也不能被点燃.在潮湿的空气中,铜能被腐蚀,形成

绿色粉末状固体--铜绿[Cu2(OH)2co3];即2CU+O2+CO2+H2O=CU2(OH)2cO3.

总之,大多数金属一般都能与氧气反应,只是难易及剧烈程度不同而已,由此可判断金属的

活动性强弱;反之亦然.

二、金属能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

1.镁、铝、锌、铁、铜与稀盐酸的反应:现象、结论如下表所

Mg+2HCl=MgCh+

镁与稀盐酸大量气泡,反应最快

Hif

2AI+6HCI=2A1C13

铝与稀盐酸大量气泡、反应较快

+3H2f

Zn+2HC1=ZnCh+

锌与稀盐酸许多气泡,反应快

H2f

少量气泡,反应较慢,溶Ee+2HC1=FeCh+

铁与稀盐酸

液由无色变为出t

铜与稀盐酸无现象无

2.镁、铝、锌、铁、铜与稀硫酸的反应:现象、结论如下表所

金属与稀

H2SO4

Mg+H2s04=MgSlXt十

镁与稀硫酸大量气泡,反应最快

Hif

2Al+3H2S04=AL

铝与稀硫酸大量气泡,反应较快

(S(M)3+3H2t

Zn+H2SS=ZnSOi+

锌与稀硫酸许多气泡,反应快

Hzt

少量气泡,反应姣慢,落Fe+H2S0i=FeS0t+

铁与稀硫酸

液白无色变为Hat

铜与稀硫酸无现象无

总之,大多数金属一般都能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根据金属能否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或

反应的剧烈程度,可以判断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反之亦然.

需要注意的是:(1)金属应是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H)前面的金属;(2)酸应是不具

有强氧化性的酸,例如盐酸、稀硫酸,不包括浓硫酸和硝酸;(3)单质铁与酸发生置换反应

时生成亚铁盐;(4)K、Ca、Na除与酸反应外,还能与水在常温下发生置换反应(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