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气相色谱报告模板_第1页
研究生气相色谱报告模板_第2页
研究生气相色谱报告模板_第3页
研究生气相色谱报告模板_第4页
研究生气相色谱报告模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程序升温气相色谱法对醇系物的分离分析姓名:班级:学号:气相色谱法(gaschromatography,GC)系采用气体为流动相(载气),流经装有填充剂的色谱柱进行分离测定的色谱方法。物质及其衍生物气化后,被载气带入色谱柱时,各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进行分配,由于不同物质的分配系数不同,经反复多次分配过程,不同组分流经色谱柱所需的时间不同,从而使性质差异微小的各组分彼此分离。气相色谱仪目前已经成为分析化学中极为重要的分离分析方法之一,在石油化工、医药化工、环境监测、生物化学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药物分析中,气相色谱已成为药物杂质检查和含量测定、中药挥发油分析、药物的纯化、制备等的一种重要手段。在仪器允许的气化条件下,凡是能够气化且热稳定,不具腐蚀性的液体或气体,都可用气相色谱法分析。有的化合物因沸点过高难以气化或热不稳定而分解,则可以通过化学衍生化的方法,使其转化成易气化或热稳定的物质后再进行分析。气相色谱仪由气路系统、进样系统、分离系统、温度控制系统、检测系统和信号记录系统等部分组成。醇系物系指甲醇、乙醇、正丙醇和正丁醇等,其中常含有水分。采用程序升温技术,可使各组分在最佳的柱温流出色谱柱,以改善复杂样品的分离,缩短分析时间。对于沸程较宽、组分较多的复杂样品,柱温可选在各组分的平均沸点左右,低沸点组分因柱温太高很快流出,色谱尖而挤甚至重叠,,而高沸点组分因柱温相对于太低,滞留过长,色谱峰扩张严重,甚至在一次分析中不出峰。当柱温接近各组分的保留温度时,各组分已大致相同的速度流出色谱柱。1.仪器与材料1.1仪器气相色谱仪(GC-2010,日本岛津公司);气相色谱工作站(GCsolution,日本岛津公司);氮氢空一体机(NHA-500,北京中惠普分析技术研究所);色谱柱:毛细管柱,RTX-Wax(Crossbondcarbowaxpolyethylenegloycol,日本岛津公司),1.2试剂与材料甲醇(天津市凯通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密度0.7914g/cm3);乙醇(天津市北方化玻采购销售中心,密度0.7893g/cm3);正丙醇(西安化学试剂厂,密度0.8036g/cm3);正丁醇(天津市富宇精化工有限公司,密度0.8098g/cm3);丙酮(天津市富宇精细化工有限公司)。以上试剂均为分析纯。样品5:新疆医科大分析测试中心提供2.方法与结果2.1色谱条件载气:氮气;进样口温度:200℃;进样方式:分流进样;总流量:73.3mL/min,吹扫量:3.0ml/min;分流比:50.0;FID检测器,检测器温度:250℃;柱温箱初始温度:50℃,恒温时间2min,升温速率:25℃/min升至100℃保持1min;进样量0.5ul。2.2标准储备液的配制:分别精密移取16ml甲醇、乙醇、丁醇置于50ml容量瓶中,以丙酮定容,得甲醇、乙醇和丁醇浓度分别为0.2532g/ml、0.2526g/ml和0.2591g2.3定性分析根据甲醇、乙醇、丙醇、丁醇及丙酮单独进样及甲醇︰丙醇(1︰1,v/v),乙醇︰丙醇(1︰1,v/v)和丁醇︰丙醇(1︰1,v/v)进样时色谱峰的绝对保留时间和相对保留时间,对对照品和样品色谱图中的色谱峰进行定性分析。图25号样品气相色谱图谱图25号样品气相色谱图谱图1对照品气相色谱图1-丙酮2-甲醇3-乙醇4-正丙醇5-正丁醇2.4系统适用性考察2.4.1理论塔板数:色谱柱测定甲醇、乙醇、丙醇、丁醇各组分时的理论塔板数远大于5000,符合气相色谱法测定的要求。2.4.2分离度:待测组分与相邻组分之间的分离度大于1.5,符合测定要求。2.4.3拖尾因子:拖尾因子在0.95~1.05,符合测定要求。2.5线性范围考察(设计,前提:样品中甲醇、乙醇、丁醇含量分别在0.07~0.20g/ml,丙醇作内标的加样量是10%,以丙酮定容)分别精密吸取2.0、4.0、5.0、6.0、8.0、9.0ml对照储备液和1ml丙醇,置于10ml容量瓶中,用丙酮定容,配制成系列浓度的对照品溶液,如表1所示。按2.1项下色谱条件进样0.5l,以进样浓度(g/ml)横坐标,峰面积A(μV•s)为纵坐标,进行线性回归,结果如表2所示。表1对照品溶液配制序号储备液(ml)甲醇(g/mL)乙醇(g/mL)丙醇(g/mL)丁醇(g/mL)12.00.05010.05300.08040.051524.00.10020.10590.08040.103135.00.12520.13240.08040.128846.00.15020.15890.08040.154658.00.20030.21180.08040.206169.00.22540.23830.08040.2319表2线性范围考察结果醇系物线性范围(g/ml)回归方程r甲醇0.0501~0.2254Y1=a1X1+b1乙醇0.0530~0.2383Y1=a2X2+b2丁醇0.0515~0.2319Y3=a3X1+b32.6回收率试验(准确度)(设计)取已知组分浓度的样品5ml,加入对照品储备液2ml和丙酮1,用丙酮定容至10ml,根据测得的组分量,减去原样品组分含量,得出检出量,计算回收率,见表3。表3回收率试验结果样品含量(g)加样回收率试验加入量(g)检出量(g)回收率(%)RSD(%)平均RSD(%)甲醇0.79140.50650.79140.50650.79140.50650.79140.50650.79140.50650.79140.5065乙醇0.78930.50520.78930.50520.78930.50520.78930.50520.78930.50520.78930.5052正丁醇0.80980.51830.80980.51830.80980.51830.80980.51830.80980.51830.80980.51832.7精密度试验取同一对照品溶液,按2.1项下色谱条件进样0.5ul,连续进样6次,记录色谱峰面积,计算进样峰面积,得RSD为(<2.0%),该结果表明本方法进样精密度良好。2.8溶液稳定性考察按照2.1项下色谱条件,分别于0、2、4、8、16、24h取样品0.5ul注入气相色谱仪,测得峰面积,求得RSD=,说明样品在24h内稳定性良好。2.9检出限和定量限取对照溶液,加丙酮逐步稀释,直到峰的峰高相当于基线噪音的高度的三倍时,该浓度或绝对进样量为最低检出限.此时测定的甲醇、乙醇、正丙醇、正丁醇的浓度为最低检测浓度。峰的峰高相当于基线噪音的高度的十倍时,该浓度或绝对进样量为最低定量限.2.10样品含量测定由于仪器数量和时间的限制,本实验未采用标准曲线法测定,而是采用标准曲线中一个浓度的对照品和样品进行测定,在相同色谱条件下做三次平行试验,分别采用面积归一化法、内标法、外标法三种数据处理方法计算其含量对照品溶液的配置:分别取甲醇、乙醇、正丁醇2.0ml,丙醇1.0ml置于10ml容量瓶中,以丙酮定容。2.10.1归一化法用样品中甲醇、丙醇、正丁醇的峰面积分别与所有组分的峰面积进行比较可以得到该组分的相对百分浓度。即Ci%=Ai/A1+A2+…+An表4样品测定结果(面积均一化法,n=3)醇系物面积%样品含量(%)平均含量(%)RSD(%)甲醇5.51015.515.520.465.49595.505.5455.55正丁醇31.891531.8932.131.1032.536132.5431.957831.962.10.2内标法选择样品中不含有的纯物质作为对照物加入待测样品溶液中,以对照物和待测组分的峰面积之比测定待测组分含量。要求内标无必须是样品中没有的物质,且与样品中各组分的保留值较接近,同时又有很好的分离效果。AA内/C内A对/C对式中A内:内标物质的峰面积或峰高A对:对照品的峰面积或峰高C内:内标物质的浓度C对:对照品的浓度供试品含量含量(Cx)=f·—————AxA′内/C′内f:校正因子Ax:供试品的峰面积或峰高A′内:内标物质的峰面积或峰高C′内:内标物质的浓度校正因子(f)=——————表5样品测定结果(内标法,n=3)醇系物f(校正因子)样品浓度(g/ml)平均浓度(g/ml)RSD(%)甲醇1.94390.07640.07671.860.07540.0782正丁醇0.88680.20180.20250.550.20380.20192.10.3外标法用已知浓度的对照品溶液对比测定样品溶液中各组分的含量。将对照品溶液与样品溶液在相同条件下多次进样,测得峰面积的平均值带入公式:C样=A样C标/A标A样、C样分别代表样品中组分的峰面积和浓度;A标、C标分别代表对照品中组分的峰面积和浓度。表6样品测定结果(外标法,n=3)醇系物保留时间面积样品浓度(g/ml)平均浓度(g/ml)RSD(%)甲醇2.66532831970.07320.07372.232.65633869720.07562.66831830420.0724正丁醇4.725190025330.19790.19924.504.726200511370.20884.736183451250.19103结论与讨论3.1本实验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醇系物和含量,数据处理时采用面积归一化法、内标法、外标法三种方法。3.1.1归一化法简便、定量结果与进样量无关、受操作条件变化影响较小。但必须所有组分在一个分析周期内都能流出色谱柱,检测器对它们都产生信号。不适用于微量杂质的测定。3.1.2内标法以一定量的纯物质(内标物),加入到准确称定的试样中,根据试样和内标物的重量及其峰面积比,求出某组分的含量。只需内标物及欲测组分出峰,操作条件变化而引起的误差小。缺点是操作繁琐,内标物选择难。3.1.3外标法不用校正因子,不必加内标物,只需待测组分出峰。但结果的准确度与进样量的重复性和操作条件的稳定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