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石首文汇中学高三生物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福建省福州市石首文汇中学高三生物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福建省福州市石首文汇中学高三生物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3页
福建省福州市石首文汇中学高三生物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4页
福建省福州市石首文汇中学高三生物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建省福州市石首文汇中学高三生物期末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人类的性别决定为XY型,其性染色体模式图如下,在同源区的相同位置存在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红绿色盲、外耳道多毛症基因分别位于Ⅰ、Ⅱ区段B.存在于同源区段即Ⅲ区段的基因在遗传时没有性别差异C.就一对等位基因而言,不同区段其基因型种类有所不同D.判定基因所在性染色体的区段,需用隐性个体作母本进行测交参考答案:B红绿色盲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其基因位于Ⅰ区段,外耳道多毛症为伴Y染色体遗传病,其基因位于Ⅱ区段,A正确;存在于同源区段即Ⅲ区段的基因在遗传时有性别差异,B错误;就一对等位基因而言,不同区段其基因型种类有所不同,如位于Ⅰ区段可表示为XBY,位于Ⅲ区段可表示为XBYB,C正确;判定基因所在性染色体的区段,需用隐性个体作母本进行测交,观察后代的表现型,D正确。2.在植物细胞工程的技术中,无需激素调节的是

A.组织培养中促使细胞脱分化

B.制备原生质体时去除细胞壁

C.组织培养中促使细胞再分化

D.番茄与马铃薯体细胞杂交后培育出植株参考答案:B3.下列与DNA相关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利用甲基绿-吡罗红染液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B.利用32P标记噬菌体的DNA以证明DNA是遗传物质C.在证明DNA分子复制的方式时,科学家是采用差速离心法分离含14N与15N的DNAD.利用DNA分子杂交技术鉴定两种生物亲缘关系的远近参考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了核酸分类、分布和功能及DNA分子的结构特点,对相关知识点的综合理解应用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是解题的关键。【详解】利用甲基绿-吡罗红染液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甲基绿是染DNA的染料染成绿色,吡罗红是染RNA的原料染成红色,A正确;利用32P和35S分别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B正确;在证明DNA分子复制的方式时,科学家是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含14N与15N的DNA,C错误;利用DNA分子杂交技术鉴定两种生物亲缘关系的远近,亲缘关系越近,形成的杂交区域越多,D正确。4..某男X结过两次婚,与妻子M,N分别各生有一子,后因战乱而走失.现下图为X、M、N及4个孤儿的DNA样品指纹图.试判断4个孤儿中,最有可能是M及N孩子的是A.M的孩子是b,N的孩子是cB.M的孩子是c,N的孩子是bC.M的孩子是d,N的孩子是aD.M的孩子是d,N的孩子是b参考答案:B【分析】据图分析,男X的DNA样品指纹图中是第一个,M的DNA样品指纹图是第3和第4个,N的DNA样品指纹图是第2个,再与四个孤儿进行对照。【详解】子女的遗传物质来自父方和母方,从图中的DNA指纹分析,a、d的DNA指纹与X完全不同,不可能是其后代;而b、c的DNA指纹各有与X相同的部分,说明他们可能是X的孩子,其中b的另一个指纹与N相同,c的另一个指纹与M相同,说明b、c分别是N和M与X所生的子女,故选B。【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人的DNA分子具有特异性,弄清楚X、M、N的样品指纹的位置,进而与四个孤儿的指纹情况作对比,得出M、N的孩子。5.下面细胞器中,参与有机物合成作用的是[

]①核糖体②线粒体③内质网

④高尔基体

⑤叶绿体A.只有①②⑤

B.只有①②③⑤

C.只有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参考答案:D6.“5·12”汶川特大地震后,国家有关部门对那些无法辨认身份的遇难者,进行编号、记录、拍照,提取DNA检测,并由公安部门统一保管和检验,建立了遇难人员身份识别的DNA数据库。DNA检验的正确率,理论上并非能达到100﹪,具体操作中只能精确到99.9999﹪。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用DNA检测的方法识别身份时,必须使用限制酶B.辨认一个孩子的身份时,必须有双方父母的DNA才能判断C.具体操作中DNA检验的正确率达不到100%的可能原因是基因会发生突变D.遇难人员DNA数据库的建立是依据DNA的特异性参考答案:B7.克氏综合征是一种性染色体数目异常的疾病,Ⅲ-13的染色体组成为44+XXY,甲病、乙病均是单基因遗传病。已知Ⅲ-13的致病基因来自Ⅱ-8,请据图回答导致上述男孩患克氏综合征的原因是A.他的父亲在进行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配子时发生了染色体不分离B.他的母亲在进行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配子时发生了染色体不分离C.他的父亲在进行减数第二次分裂形成配子时发生了染色体不分离D.他的母亲在进行减数第二次分裂形成配子时发生了染色体不分离参考答案:D8.美国科学家安德鲁-法尔和克雷格-梅洛因为发现RNA干扰机制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下列关于RNA的描述错误的是

A.RNA只分布在细胞质中,DNA只分布在细胞核内

B.尿嘧啶是RNA特有的碱基,胸腺嘧啶是DNA特有的碱基

C.RNA和DNA的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核苷酸

D.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或者是RNA参考答案:A9.下列有关生物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胆固醇、糖蛋白和糖脂等是细胞膜的重要成分

B.溶酶体和高尔基体在行使功能时可能伴随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膜功能的复杂性与磷脂分子密切相关

D.生物膜系统保证了细胞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参考答案:C10.以下甲、乙两图都表示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甲图中氧浓度为a时的情况对应的是乙图中的A点 B.甲图中氧浓度为b时的情况对应的是乙图中的CD段C.甲图的a、b、c、d四个浓度中c是最适合贮藏的 D.甲图中氧浓度为d时没有酒精产生参考答案:B【考点】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细胞呼吸原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解答】解:A、甲图中氧浓度为a时,细胞只释放CO2不吸收氧气,说明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对应乙图中的A点,A正确; B、甲图中氧浓度为b时,CO2的释放量远远大于氧气的吸收量,说明细胞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且无氧呼吸强度大,应在乙图中的AC段之间,B错误; C、贮藏植物器官应选择CO2产生量最少即细胞呼吸最弱时,对应甲图中的c点,C正确;D、氧浓度为d时,CO2释放量与氧气的吸收量相等,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因此没有酒精产生,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考纲中理解、应用层次的要求,着重考查了植物细胞的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解题关键能够根据柱形图判断呼吸作用方式以及根据二氧化碳和氧气的比值判断两种呼吸作用强度. 11.如图是某高等动物细胞分裂模式图,有关此图说法正确的是A.该细胞有可能是次级精母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或第一极体B.该生物的基因型一定是AaBBC.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最多时为4条D.如果1是X染色体,2也是X染色体,3和4为常染色体参考答案:D12.(03江苏卷)光合作用光反应产生的物质有

A.C6H12O6、NADPH、ATP

B.NADPH、CO2、ATP

C.NADPH、O2、ATP

D.C6H12O6、CO2、H2O参考答案:答案:C13.下列关于人体血压调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在心排血量不变的前提下如果血管管径变小,则收缩压相应升高B.少量失血,引起交感神经活动加强,使收缩压相应升高C.外周血流速减慢,意味着舒张压升高D.长期过度紧张,使脑干心血管中枢失调,可导致血压升高参考答案:C14.实验表明,某些“21-三体综合征”患者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简称SOD)的活性为正常人的1.5倍。该事实支持了下列哪一观点A.正常人不含有控制SOD的基因

B.SOD合成基因位于第21号染色体C.SOD的活性与其基因数量无关

D.控制SOD合成的基因位于线粒体参考答案:B15.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是一个在科学探宄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充满了耐人寻味的曲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英国科学家虎克最终建立了细胞学说B.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的统一性和多样性C.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是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D.德国科学家魏尔肖对细胞学说的补充是“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参考答案:D英国科学家虎克是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A项错误;细胞学说只揭示了生物的统一性,B项错误;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是细胞学说的创立者,C项错误;“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是德国科学家魏尔肖的名言,D项正确。【考点定位】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16.下表表示人体三种不同细胞中的基因存在及表达情况:

基因存在情况基因表达情况

甲乙丙丁甲乙丙丁胰岛B细胞√√√√√

√眼晶状体细胞(胚胎中)√√√√

√神经细胞√√√√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基因可能是控制胰岛素合成的基因B.丁基因可能是控制呼吸酶合成的基因C.三种细胞不同的根本原因是细胞中遗传信息不同D.三种细胞都有甲、乙、丙、丁四种基因的根本原因是人体细胞都来源于同一个受精卵参考答案:C17.下图中字母表示不同细胞中的核基因。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③⑤如果是受精卵,则发育成纯合子

B.③④个体一定是单倍体C.①③可能是单倍体,也可能是多倍体

D.②可能是①的单倍体参考答案:B18.有人说:“转基因生物所转移的只是一种自然界中已经存在的外源基因,它并不会改变生物原有的分类地位,充其量只能说是具有某种新特征的同一物种”。上述说法中是否是“同一物种”,关键应该看转基因生物与原来的生物是否具有(

)A.生殖能力

B.地理隔离

C.生殖隔离

D.能否杂交参考答案:C19.下列有关细胞膜性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具有流动性和选择透过性

B.蛋白质均匀分布于磷脂双分子层上

C.脂类小分子易于自由扩散通过

D.磷脂双分子层内外表面都亲水参考答案:B20.关于平板划线法和涂布平板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A.接种过程均需要无菌操作

B.只能应用于固体培养基接种C.接种培养后均可获得单菌落

D.使用接种用具时需干热灭菌参考答案:D21.下列过程不属于克隆的是A.单个大肠杆菌形成单菌落

B.壁虎断尾后长出新尾巴C.PCR扩增抗除草剂基因

D.利用柳树枝条繁殖植株参考答案:B22.如图为“秸秆的多级利用”相关的农业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示意图。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秸秆的多级利用”充分体现了生态工程的物质循环再生的原理。B.“秸秆的多级利用”提高了食物链中能量的传递效率C.“秸秆的多级利用”能有效提高肥效,促进作物增产D.“秸秆的多级利用”中的食用菌和蚯蚓属于分解者参考答案:B23.同一物种的两类细胞各产生一种分泌蛋白,组成这两种蛋白质的各种氨基酸含量相同,但排列顺序不同,其原因是参与这两种蛋白质合成的(

)A.tRNA种类不同

B.mRNA碱基序列不同C.核糖体成分不同

D.同一密码子所决定的氨基酸不同

参考答案:B24.根据:①藏报春甲(aa)在20℃时开白花;②藏报春乙(AA)在20℃时开红花;③藏报春丙(AA)在30℃时开白花。在分析基因型和表现型相互关系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由①②可知生物的性状表现是由基因型决定的

B.由①③可知生物性状表现是由环境决定的

C.由②③可知环境影响基因型的表达

D.由①②③可知生物的性状表现是由基因型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参考答案:B25.下图表示用基因工程技术培育抗棉铃虫的转基因棉花的过程。下列有关该过程叙述错误的是A.抗虫基因的表达产物为多肽B.抗虫基因的插入不会影响受体细胞的增殖C.受体细胞除去细胞壁更利于基因的导入D.通过Ti质粒上的抗性基因筛选试管苗参考答案:D26.蝴蝶的体色,黄色(C)对白色(c)为显性,而雌的不管是什么基因型都是白色的。棒型触角没有性别限制,雄和雌都可以有棒型触角(a)或正常类型(A)。据下面杂交实验结果推导亲本基因型是(

亲本:白、正常(父本)×白、棒(母本)

雄子代:都是黄、正常

雌子代:都是白、正常

A.Ccaa(父)×CcAa(母)

B.ccAa(父)×CcAa(母)

C.ccAA(父)×CCaa(母)

D.CcAA(父)×Ccaa(母)参考答案:C27.下列对有关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最先从凝胶色谱柱中分离出来的是相对分子质量大的蛋白质分子B.向初步纯化的DNA中加入二苯胺溶液,可直接观察到溶液呈蓝色C.加酶洗衣粉常用的酶制剂包括碱性脂肪酶、酸性蛋白质酶等D.装填凝胶色谱柱时,下端的尼龙管应先关闭后打开参考答案:A28.作为系统的边界,细胞膜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有多种功能。下图主要表示了细胞膜的何种功能

A.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开B.控制物质进出细胞C.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D.促进物质的运输参考答案:C29.下列关于酶及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酶、激素的调节下,生物体才能进行正常代谢B.生物体中能产生激素的细胞不一定能产生酶C.酶与激素的作用特点都是微量、高效、促进D.激素一般作用于其它细胞,酶不全在细胞内发挥作用参考答案:D30.某生物兴趣小组抽样调查的200人中,各种基因型和人数情况如下表所示,则这200人中,Xb的基因频率为基因型XBXBXBXbXbXbXBYXbY人数781487030A.85%B.30%C.20%D.15%参考答案:C31.将酵母菌培养液离心处理。把沉淀的酵母菌破碎后,再次离心处理为只含有酵母菌细胞质基质的上清液和只含有酵母菌细胞器的沉淀物两部分,与未离心处理过的酵母菌培养液分别放入甲.乙.丙3个试管中,并向3个试管内同时滴入等量.等浓度的葡萄糖溶液在有氧的条件下,最终能通过细胞呼吸产生CO2和H2O的试管是A.甲

B.甲和乙

C.丙

D.丙和乙参考答案:C32.下列对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绿叶色素分离实验中,沿铅笔线均匀画滤液细线并迅速重复2~3次

B.观察未经染色的动物细胞时,为了看清细胞的边缘和细胞核,将视野调暗

C.NaOH溶液中的琼脂块体积越小,NaOH在其内部扩散速率越快

D.制作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时,盖上盖玻片后用拇指轻压盖玻片参考答案:B33.下列试剂或材料与其实验名称不相符的是

A.溴麝香草酚蓝—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产物B.健那绿—观察DNA在细胞中的分布

C.淀粉酶和淀粉——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D.洋葱根尖—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参考答案:B34.下列关于内环境极其物质组成和理化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正常情况下,细胞内合成的大分子物质都能出现在内环境中B.内环境中,组织液与淋巴液、淋巴液与血浆之间转化均为单向C.处于寒冷环境中,人体的产热速率应一直大于散热速率D.摄入过咸的食物,人体内环境的渗透压会先上升后趋于稳定参考答案:B细胞内合成的多数大分子物质都不能进人内环境,比如DNA、RNA以及胞内蛋白等,A项错误;内环境是由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等组成,其中组织液可转化成淋巴液,淋巴液可转化成血浆,但淋巴液不能转化成组织液,血浆也不能转化成淋巴液,B项正确;人属于恒温动物,处于寒冷环境中,散热速率增大,产热速率也相应增大,C项错误;摄入过咸的食物,人体内环境的渗透压会先上升后下降最终趋于稳定,D项错误。35.今年春季,我国南北各地发生了大面积旱灾,有的地区人畜饮水都困难。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生物体没有水就不能生活的根本原因是(

)A.大部分水在细胞里可以自由流动

B.水在细胞中以自由水和结合水两种形式存在C.细胞内的化学反应是在水中进行的

D.水在不同生物细胞中含量各不相同参考答案:C36.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偶然原因,雌果蝇的一对性染色体没有分开,由此产生的F1不正常的染色体组成情况是A.6十X和6十Y

B.6十XX和6十YYC.6十XXX和6十XXY

D.A和C都有可能参考答案:D37.已知某DNA分子中,G与C之和占全部碱基总数的35.8%,其中一条链的T与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32.9%和17.1%,则在它的互补链中,T和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A.32.9%和17.1% B.31.3%和18.7%C.18.7%和31.3% D.17.1%和32.9%参考答案:BG和C占全部碱基的35.8%,那么A和T占全部碱基的64.2%,两条互补链的碱基总数相同,而且A和T的总数相同,那么每条链之中的A和T数都占该链的64.2%,同理G和C数占每条链的35.8%,一条链中T与C分别占该链基碱基总数的32.9%和17.1%,那么A与G分别占31.3%和18.7%,因为A与T互补C与G互补,所以此链中A与G的比例,就是另一条链中T与C的含量。38.一变异雄果蝇的体细胞染色体组成如右图所示。如果不再发生染色体丢失,则对其精原细胞分裂所作的推断,正确的是()A.减数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中25%染色体数是正常的B.减数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中50%染色体数是正常的C.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中50%染色体数是正常的D.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中100%染色体数是正常的参考答案:B39.下图表示利用现代生物技术繁殖青蛙的过程,下列分析中不正确的是A.利用该技术繁殖青蛙属于一种无性生殖方式B.该技术中青蛙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C.④过程中会发生细胞的分裂和分化D.该技术体现了动物细胞核具有较高的全能性参考答案:D40.流感病毒、甘蔗、支原体、变形虫都具有的糖是

)A.纤维素

B.淀粉

C.糖元

D.核糖参考答案:D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41.下面为光合作用过程的图解,据图回答:(8分)(1)物质A是___________,物质B为__________,物质D为_______

_,物质E为__________。(2)过程②称为二氧化碳的______

___,③所表示的是光合作用的______

__阶段,④所表示的是光合作用的________阶段。光合作用的实质是:把无机物合成有机物,把光能转变为_________

储存在有机物中。参考答案:42.图为正常人血糖含量变化曲线,请据图分析:(1)饭前(AB段)血糖含量低于正常值,此时下丘脑的某一区域通过有关神经的作用,使________分别分泌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从而使血糖浓度升高。CD段血糖含量下降,是分泌__________增加的结果。(2)胰岛B细胞受损的糖尿病人出现高血糖的原因是_______,体重减轻的原因是_________。(3)(双选)糖尿病患者在饮食上应该__________(填字母)。A.多吃香蕉少吃糖

B.多吃粗粮少吃肥肉C.多吃蔬菜不吃巧克力

D.多吃红薯少吃蜂蜜参考答案:

(1).肾上腺

(2).胰岛A细胞

(3).胰岛素

(4).胰岛B细胞受损,胰岛素分泌不足,影响了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和储存,从而使血糖水平增高(或胰岛B细胞受损,胰岛素分泌不足,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在细胞内氧化供能发生障碍,体内的脂肪和蛋白质分解加强,导致机体消瘦)

(5).B、C【分析】1、血糖相对恒定调节机制:(1)当血糖含量降低时,下丘脑的某一区域通过有关神经的作用,使肾上腺和胰岛A细胞分别分泌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促进肝糖原的分解以及非糖物质向糖的转化,从而使血糖浓度升高;同时血糖浓度直接刺激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使血糖浓度升高。(2)当血糖含量升高时,下丘脑的另一区域通过有关神经的作用,使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胰岛素促进组织细胞对血糖的摄取、利用和储存,从而使血糖浓度降低;同时血糖浓度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使血糖浓度降低。2、糖尿病:由于胰岛B细胞受损引起的,导致胰岛素分泌减少,影响了血糖的调节,使血糖浓度过高超出了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能力,导致部分糖随尿液排出体外。糖尿病病人的特点:“三多一少”的现象,即多食、多饮、多尿,但是体重减轻。3、识图分析可知:正常人血糖含量稳定在80-120mg/dL,血糖去路主要有呼吸作用氧化分解、转变为肝糖原和肌糖原、转变为脂肪、蛋白质等非糖物质。饭前(AB段)血糖含量低于正常值,刺激血糖的调节中枢下丘脑,通过传出神经作用于胰岛A细胞,促进其分泌胰高血糖素,同时还可以作用于肾上腺促进其分泌肾上腺素,两种激素在升高血糖方面具有协同作用,血糖调节的方式为神经-体液调节。【详解】(1)根据以上分析可知,饭前(AB段)血糖含量低于正常值,刺激血糖的调节中枢下丘脑,通过传出神经作用于肾上腺和胰岛A细胞,促进其分泌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从而使血糖浓度升高。当血糖浓度高到一定程度时,会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在胰岛素的作用下使血糖浓度降低,因此CD段血糖含量下降,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增加的结果。(2)胰岛素是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当胰岛B细胞受损后,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影响了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和储存,从而使血糖水平增高,由于血糖进入组织细胞出现障碍,导致糖供能障碍,引起体内脂肪和蛋白质的分解加强,导致患者体重减轻。(3)由于糖尿病患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血糖过高引起的,因此糖尿病病人饮食上注意减少糖类食物的摄入,由于糖和脂肪可以相互转化,因此也要减少脂肪类食物的摄入,增加粗粮和蔬菜的摄入,增强饱腹感,减缓血糖的上升。综上所述,B、C正确,A、D错误。【点睛】本题考查血糖的调节的知识点,要求学生掌握血糖的调节过程是神经-体液共同调节的结果,识记并理解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以及肾上腺素在血糖调节中的作用,这是该题的重点;理解血糖调节出现障碍后引起的人体健康问题,掌握血糖过高引起糖尿病的病因和预防措施,做到能够利用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