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新编中对神话的结构探究8500字】_第1页
【故事新编中对神话的结构探究8500字】_第2页
【故事新编中对神话的结构探究8500字】_第3页
【故事新编中对神话的结构探究8500字】_第4页
【故事新编中对神话的结构探究8500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故事新编》中对神话的结构探究目录 31.引言 41.1研究背景和意义 41.2相关文献综述 51.3《故事新编》作品介绍 51.4“神话”的定义 61.5《故事新编》学者研究现状 72.分析《故事新编》对神话的解构 72.1从故事内容上的颠覆 72.2人物形象上的神性淡化 82.3故事内涵的现实意义 83.1颠覆传统,消解权威 93.2打破人神分界,直面现实 113.3呼唤民族精神,渴望构建新世界 11结语 13参考文献 14

1.引言1.1研究背景和意义1.1.1研究背景鲁迅一生不倦地在创作上进行探索,根据时代的革命要求和个人的战斗特点,多方面地从事艺术创作,在不同时期、不同领域里做出榜样和树立标准。《故事新编》则是鲁迅在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探索成果,是历史小说创立和成熟的标志,同时也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历史小说的丰碑。小说对神话、传说和历史“只取一点因由,随意点染”,在创作时将神、英雄与历史人物拉下圣坛,使他们染上“人”的色彩,让形象更为丰满。在中国传统的叙事文本中,女娲是创世与救世之神,夷羿为救世英雄,舜、禹是治世圣贤,庄子、老子、墨子是伟大的哲学家,伯夷、叔齐是隐士,是“忠义”的代表,而黑衣人、眉间尺更是侠义和复仇精神的代表与化身——这些被神圣化的人物几乎是中国文人文化哲学和民间文化哲学的全部精髓,在他们的头顶上无不闪烁着神圣、耀眼的光芒,让人们顶礼膜拜、万世景仰。然而,鲁迅的《故事新编》却从现代人的文化语境入手,剥落罩在历史以及文化身上的华衣,将神、英雄以及圣贤人物拉入世俗的生活之中,还原他们的人性,展现他们在世俗生活中的尴尬和不堪,从而说明神与英雄都是被制造出来的。《故事新编》是鲁迅研究史上聚讼纷纭的一部集子,是鲁迅作品中争论最大、最为褒贬不一的一部集子。这些争论主要集中在《故事新编》的体裁、创作方法及油滑的性质等几个方面。从这些问题提出的方式可以看出,研究者们似乎都在试图用文学理论的概念、术语去界定、理解《故事新编》。文学理论是人们为了更好地理解文学现象,而从纷繁复杂的文学现象中抽绎出来的。无可否认的是这些理论并非是些放之四海而皆准、不证自明的真理。早在《故事新编》发表之时,鲁迅自己的说法已经透露了这样一种信息:它无法用普通的文学理论去界说,“不足称为‘文学概论’之所谓小说”。对《故事新编》的研究可以寻觅鲁迅先生当时创作的历史背景,创作目的和作品的历史定位等1.1.2研究意义对鲁迅《故事新编》中对神话故事和神话人物的重新结构和重新解读,试图通过研究鲁迅当时的创作社会时代背景,创作用意,解读作品反映当时新中国新时代即将到来前作家文人的意识觉醒,从而研究鲁迅作品深刻的历史涵义和现实意义。1.2相关文献综述20世纪三四十年代,读者与评论家们大多从感性体悟和社会现实需要的角度出发去阐释《故事新编》的创作,因此,他们都将眼光落在《故事新编》对具有批判和改造社会作用的讽刺技巧的运用之上。众多研究者以《故事新编》对讽刺手法的运用作为切入点展开论述,围绕“讽刺”一词,《故事新编》的体裁归属问题以及“油滑”问题逐渐开始引起学界的争论。新时期以来,有许多学者尝试着引进西方理论来对其进行解读,现实主义、新历史主义、后现代主义等许多时髦名词纷纷出现在对《故事新编》的定义上。这些文章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对这本小说集进行了分析研究;成果是显著的,但还是没有办法对《故事新编》做出完整的阐释。对《故事新编》的解读过程中,当新境界被开掘出来的时候,又有一片新的空白留了下来。事实上,就像陈平原老师说的那样“《故事新编》矛盾空泛博大,主题单纯深邃,似乎很简单,三言两语就可以说完,又似乎很复杂,千言万语也说不清:似乎很透明,一望到底,又似乎很浑厚,望不到边,探不到底。”以唐技,李希凡为代表的故事小说说和高行健为代表的怪诞小说说,黎活仁为代表的神话小说说是从神话小说角度解读《故事新编》的先河。这些类型的研究方法比较注重研究《故事新编》的故事性风格。《故事新编》确实是以中国古代神话及传说题材为基础写成的一篇作品集,所以,自然地含有很丰富的神话及传说性因素。除了唐张、李希凡以外也有很多研究者特别强调这些神话、传说因素就是鲁迅思想的一个渊源。鲁迅对当时中国现实怀着很多失望感,认为中国的现实没有白叠,只有黑暗的夜,时间(历史)是静止的,因此我们从这些作家的时间意识作分析,就知道《故事新编》在这方面也符合神话的其中一个要素。这些研究方法对以往的《故事新编》研究多有纠正、提出了诸多全新的认识:首先,对鲁迅创作《故事新编》时的心态,就提供了一些新的看法和认识。他们以为,过去《故事新编》研究总有一个共同点,即认为鲁迅在创作《故事新编》时心态是沉重的,他们不同意这种看法。1.3《故事新编》作品介绍《故事新编》是鲁迅先生以远古神话和历史传说为题材而写就的短篇小说集收录了鲁迅在1922年~1935年间创作的短篇小说八篇。1936年1月由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初版,列为巴金所编的《文学丛刊》之一,作者生前共印行七版次。这八篇小说分别是:《补天》、《奔月》、《理水》、《采薇》、《铸剑》、《出关》、《非攻》、《起死》。外加一篇《序言》。此书主要以神话为题材,故事有趣,想像丰富,是鲁迅作品中仅有的以远古为背景创作的小说。这些作品的语言秉承鲁迅先生的一贯文风,幽默风趣,婉而多讽。故事的内容虽来源于历史,但只是用了一点因由,经作者随意点染,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却是一副绝妙奇趣的画卷。1.4“神话”的定义马克思认为神话是人类在童年时期对世界的虚幻的反映;《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是这样定义神话的:“神话是一个集合名词,用以表示一种象征性的传述,尤指宗教象征主义的一种基本形式”,“神话故事叙述神或超人,叙述在一个完全不同于人们通常经历的时代中所出现的非凡事件或环境”,“神话故事具体叙述超越一般人类世界的,以及对于这个世界具有首要意义的事件和状态。故事中的角色往往是诸神,或其他非凡存在物,如动物、植物、初民或改变人类境况的具体的伟人。”容格认为神话是前意识心理的最初的显现,是对无意识的心理事件的不自觉的陈述;弗莱认为神话相当于具有原型意义的叙述程式;卡西尔在其《神话思维》一书中认为,神话是人类在达到理论思维之前的一种普遍的认识世界解释世界的思维方式。他在《人论》中认为神话是情感的产物,在某种意义上,整个神话可以被解释为就是对死亡现象的坚定而顽强的否定。这样我们可以看到对神话的解释出现了不同的路向:一、神话是故事、是叙述,这是最基本、最原初、较为直接的定义。二、神话是一种思维方式,认知方式。三、神话在发生学上与对生命的信仰与超越联系起来。而今天我们在使用神话这一术语时往往是在几者融合的衍生义中。神话既可以是保留先民、原始人类事迹的文本;也可是那些带有乌托邦性质的文本,如有人说沈从文是写湘西神话的第一人;也可以指一些虚幻的行为,如女性解放神话,时间神话,现代性神话等等;也可以指在阶级社会中执行社会意识文化功能的种种再生神话形式,如“政治神话”,“种族神话”,“现代商业神话”,“国家的神”等等。其实这里暗含着一个神话和神话性的分野,神话的概念内涵应该是可以确定的,但由此衍射、引申、假借而来的神话性就失去了古神话文本涵义的限制,成了一个具有相当开放性的泛化概念。从上述引例我们可以看出现在通行的神话概念实际上指神话性,即对神话的象征隐喻式理解及普泛化的结果。本文所使用的神话概念更多地借鉴了卡西尔的观点,把神话理解为基于强烈的情感性和某些虚幻的超越性而生发出的事物、行为、思潮、文本等。1.5《故事新编》学者研究现状20世纪三四十年代,读者与评论家们大多从感性体悟和社会现实需要的角度出发去阐释《故事新编》的创作,因此,他们都将眼光落在《故事新编》对具有批判和改造社会作用的讽刺技巧的运用之上。众多研究者以《故事新编》对讽刺手法的运用作为切入点展开论述,围绕“讽刺”一词,《故事新编》的体裁归属问题以及“油滑”问题逐渐开始引起学界的争论。新时期以来,有许多学者尝试着引进西方理论来对其进行解读,现实主义、新历史主义、后现代主义等许多时髦名词纷纷出现在对《故事新编》的定义上。这些文章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对这本小说集进行了分析研究;成果是显著的,但还是没有办法对《故事新编》做出完整的阐释。对《故事新编》的解读过程中,当新境界被开掘出来的时候,又有一片新的空白留了下来。事实上,就像陈平原老师说的那样“《故事新编》矛盾空泛博大,主题单纯深邃,似乎很简单,三言两语就可以说完,又似乎很复杂,千言万语也说不清:似乎很透明,一望到底,又似乎很浑厚,望不到边,探不到底。”以唐技,李希凡为代表的故事小说说和高行健为代表的怪诞小说说,黎活仁为代表的神话小说说是从神话小说角度解读《故事新编》的先河。这些类型的研究方法比较注重研究《故事新编》的故事性风格。《故事新编》确实是以中国古代神话及传说题材为基础写成的一篇作品集,所以,自然地含有很丰富的神话及传说性因素。除了唐张、李希凡以外也有很多研究者特别强调这些神话、传说因素就是鲁迅思想的一个渊源。鲁迅对当时中国现实怀着很多失望感,认为中国的现实没有白叠,只有黑暗的夜,时间(历史)是静止的,因此我们从这些作家的时间意识作分析,就知道《故事新编》在这方面也符合神话的其中一个要素。这些研究方法对以往的《故事新编》研究多有纠正、提出了诸多全新的认识:首先,对鲁迅创作《故事新编》时的心态,就提供了一些新的看法和认识。他们以为,过去《故事新编》研究总有一个共同点,即认为鲁迅在创作《故事新编》时心态是沉重的,他们不同意这种看法。2.分析《故事新编》对神话的解构2.1从故事内容上的颠覆《故事新编》打破了我们对一些事物和人物固有认识和传统印象,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视角,打开了一个新世界。虽然这些故事皆取自于我们所熟知的古代故事和神话,语言也似乎白话,但它却集历史、现实和自传性于一体,既扎根与传统文化,又新意层出,篇幅虽短,却耐人寻味。可以是在鲁迅笔下,这些故事中的人物重获新生,有些甚至颠覆我们的传统认知,但却觉得他改编得水到渠成,没有丝毫矫揉造作之感。运用反讽和互文等现代主义的手法,以油滑的腔调编造了些许荒诞的情节,虽有夸张,却又与现实密切相连;虽不可思议,但又能找到根源;虽引人入胜,但又有严肃的道理。2.2人物形象上的神性淡化《故事新编》淡化了人物身上神的属性,升华了神人性的一面。一如《补天》中的女娲,颠覆了我们对无私和伟大的人类之母的形象认识,这里的女娲是慵懒无聊的,是自私随便的,是能力有限的,但也是人性化的,因为在她身上,我们可以找到自己的影子,看到自己没那么美好的样子。女娲之所以造人,竟是因为寂寞空虚,因此她游戏造人。女娲之所以补天,首要原因是自己感到了不适。而文中提到的金粉末以及战争又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是对黑暗现实的讽喻与反思。又如《奔月》中后羿与嫦娥,在传统的嫦娥奔月故事中,嫦娥是为了阻止贪婪的蓬蒙或是因为误食仙丹而奔月的。然而,书中的嫦娥是为了逃避简单重复,平淡无常的生活而独自飞走。同时,我们所敬仰的射日英雄后羿在故事中也只是个平凡爱妻的丈夫,与我们一样为了生计而奔波,为讨好妻子而忧愁。他们的爱情不再是神话,同样会有泡影,嫦娥与后羿的爱情变成由物质维持的,而没有了丰裕的物质作为支持,原本看似美好的爱情也会露出本来丑陋的一面来,爱情敌不过岁月,敌不过柴米油盐,敌不过烟熏火燎。《理水》中的大禹既是睿智创新的,却也是威严官腔的;《铸剑》中的眉间尺是优柔寡断的,却也是决心果断的;《非攻》中的墨子既是无视博爱的,同时也会自私埋怨。英雄已不再是十全十美的纯粹英雄,他们身上也有人性的弱点,体现了“人就是一个矛盾体”的辩证唯物观点。2.3故事内涵的现实意义《故事新编》中的反讽和“油滑”的两大叙事特征造就了它独有的艺术魅力。在此,鲁迅在古代与现代、荒诞与真实、存在与虚无之间,充分运用富于独创精神的移植联想,和他敏锐的洞察力和创造力巧妙地捕捉了古人古事与今人今事之间的某种联系,重构出一个个历史故事。他将古代人物进行了现代化的再创造,将自己的主观认识融入到对作品人物的描绘中,同时渗透了对生活的体验和观察,对小说中的人物进行了幽默化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其中的幽默、反讽、滑稽和自嘲,从而使得反讽和“油滑”这两大叙事特征下的新编的故事显得更有意味。反讽与“油滑”,看似不同却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们以调侃基调为共同的叙事基础,分别承担着不同的叙事任务。作者以反讽手法开始消解圣人英雄的严肃形象,而后又以“油滑”的笔调进一步深入到对现实的批判和揭露,使文章充满叙事的张力。最重要的是,在“油滑”的叙事背后,还隐藏了作者深层的价值判断和现实性批判精神。即便是处于生命的最后时期,鲁迅在嬉笑怒骂之中也不忘坚守作为一个现代知识分子的责任和良心。这种值得敬佩的伟大人格力量也是社会主义新时期中华儿女学习的榜样。3.《故事新编》关于神话的创新意义3.1颠覆传统,消解权威鲁迅与中国传统思想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一方面,鲁迅在早年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浸润于中国传统思想的熏陶当中,深受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在一篇文章中,鲁迅指出,“孔孟的书我读得最早,最熟”,“就是思想上,也何尝不中些庄周韩非的毒,时而很随便,时而很峻急”。另一方面,鲁迅又对中国传统思想持有怀疑与拒斥的态度,最典型的一个标志就是“青年必读书事件”。3.1.1嘲弄封建礼法道德儒家思想崇尚礼法道德,主张天下为公,渴望建立一个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的大同社会。然而,鲁迅却从三纲五常、男尊女卑、表彰节烈等一系列儒家说教中发觉,儒家思想已经沦为维护封建专制的思想工具,并为历朝历代的封建统治者所推崇、吹捧。在《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一文中,鲁迅十分辛辣地指出:“孔夫子之在中国,是权势者们捧起来的,是那些权势者或想做权势者们的圣人,和一般的民众并无什么关系。”因此,在《采薇》中,鲁迅将怀疑与思考的目光瞥向了崇尚礼法道德的儒家思想。鲁迅还通过对多重文本的嫁接,营造出具有解构性的情境反讽。《采薇》一开始采用大量笔墨描绘伯夷叔齐对礼法道德的坚守,却在结尾处对伯夷叔齐“不食周粟,饿死首阳”的原因进行重新改写,从而在新旧主题的对立中构成情境反讽,由此嘲弄了儒家经典中赞扬伯夷叔齐二人抱节守志、清正廉明的封建道德观念,卸下了统治者们强压在民众精神上的礼法道德重担。3.1.2拒斥齐同万物理想庄子是道家的代表人物。在《齐物论》中,庄子通过“三言”笔法提出“齐物”的思想观念。所谓“齐物”,即世界是浑然一体的,万事万物是相同的,因而世界现实当中不存在是与非、美与丑、善与恶、贵与贱、生与死的分别。结果,道家思想逐渐陷入到相对主义的诡辩论中,退化为一种中国人的混世哲学:当灾祸、病伤、死亡迎面而来时,个体无需展开任何反抗,应当顺命而行,内心当中也无需表现出过分的悲伤。鲁迅早已发觉,在中国的社会现实与文化语境下,齐同万物的观念很有可能降格为苟安委顺、甘陷其境乃至滑头世故、虚伪造作的混世生存法则,早在创作《起死》之前,鲁迅便在大量文章中对道家思想里的惰性因素以及混世哲学展开过辛辣的嘲讽。1925年,鲁迅在《杂感》一文中写道:“仰慕往古的,回往古去罢!想出世的,快出世罢!想上天的,快上天罢!灵魂要离开肉体的,赶快离开罢!现在的地上,应该是执着现在,执着地上的人们居住的。”在写给许寿裳的信中,鲁迅也指出:“中国根柢全在道教。”由此,道家思想遂成为了中国人的一种“精神鸦片”,用以缓解和满足社会生活中人性的种种欲望,缺乏一种心灵信仰上的真诚与严肃。所以,鲁迅在晚年创作的《起死》中,再一次借助反讽的方式拒斥了道家思想所追求的齐同万物观念。3.1.3对孔子、老子的质疑《出关》是《故事新编》中一篇引人注目的作品,也是引起较大争议的作品。小说的主人公是作为儒家思想代表的孔子与作为道家思想代表的老子。鲁迅在借鉴“孔子问道于老子”的史料基础上,展开自由想象,叙述了一个孔老相争的故事。同时,鲁迅又通过反讽的方式使得小说展现出一个颇为朦胧多元的主题,从而对孔子、老子进行了质疑。本文以为,鲁迅具有“抑老张孔”的儒家思想倾向似乎有些不妥。鲁迅对中国传统文化一直持有否定的态度,他不仅激烈地否定道家思想,也激烈地否定儒家思想。就在创作《出关》的前一年,鲁迅还创作了《儒术》一文,文章指出儒学是“无心”之学,从根本意义上讲,儒学只是一种用以求得功名权势的实用工具,是一种十分虚伪矫饰的思想,与真诚的道德信仰之间不存在任何的联系。在中国社会中,道家思想与儒家思想既对立又互补,中国人常常需要在“积极入世”与“超脱出世”之间进行一种选择。与此同时,一旦选择了道家思想,往往会在很大程度上排斥儒家思想,而一旦选择了儒家思想,也往往会在很大程度上排斥道家思想。这或许是人们愿意接受鲁迅对于“孔胜老败”的解释的一个心理原因。3.2打破人神分界,直面现实将平凡无力的今人影子拼贴在那些崇高有力的古人身上,通过这种复合型的人物拼贴塑造之法,人类始祖女娲、射日英雄后羿、智慧哲人庄子这些在传说典籍中高大、光明的古人形象遭遇了降格、消解甚至颠覆。从孤独、无聊的“超人”到挣扎于困境中的“英雄”,再到尴尬无力、落荒而逃的“智者”,在颠覆既有古人形象的同时,完成塑造的是一种启蒙者的系列像:他们都是自觉担当大任者:补天造人、射日除害、起死回生,但是对这种造福民众的责任的践行却反造成了自己的困境:女娲造出的人对女娲冷笑、痛骂、伤害;羿为民除害,将动物射得遍地精光后自己的一日三餐成了问题,并导致了妻子的离开;庄子“好心”复活五百年前死去的汉子,却反被汉子诬赖、纠缠,难以脱身。他们“虽然为民众战斗,却往往反为‘所为’而灭亡”。同时这种从“超人”到“英雄”再到“智者”的形象流变,打破了人神分界,也对鲁迅孜于一生的启蒙实践构成了映射:从年青时的“超人”梦到费力挣扎的“英雄”,再到颇觉无力的“智者”,鲁迅在这条启蒙实践之路上走得跌跌撞撞,颇为坎坷。3.3呼唤民族精神,渴望构建新世界没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悲的民族,鲁迅通过这些古代勇士、英雄的现代版,想再次在文艺的建设中重新给这个衰老民族注入新的活力,以促进它的醒悟和前进。没有自己传统文化的民族是可哀的民族,如果一个民族连自己的文化根基都失去了,那么它的肉体死亡只是时间早晚而已。在《故事新编》中可以看到这样的文化现象:鲁迅所书写的小说都是从中国古典文化中发掘而来的,小说的英雄人物都有共同的社会使命感———拯救民族或国家的危机。这些文化符号概念,以前人们也接触过,但那是需要遵从的道德文化模式,在《故事新编》中,人们也感觉到古典小说的影子,但人物无论在外在的言语表现,还是内心的文化世界中,他们都带上了现时代的特点。通过整体的阅读,我们能感受到旧中国的压抑和窒息,正是文化的精神压迫,我们才更需要真正的猛士。鲁迅希望中华民族能有自己的精神突破,而这一切最重要的是:人性的复苏和重塑。结语在《故事新编》中,鲁迅通过反讽的方式对历史、神话以及传说进行重新加工与改造,从而展现出对社会历史和现实人生的独到见解。借助反讽,鲁迅得以在传统与现代、历史与现实、黑暗与光明、绝望与希望之间自由地穿梭,成功地打破了有限的现实枷锁进而跨入到无限的精神世界中。反讽本质上是一种解构性、超越性的立场,是对生存悖论的解嘲,看似遥不可及,令人生畏。然而,恰如克尔凯郭尔所言:“反讽是个严师,只有不认识他的人才害怕他,而认识他的人热爱他。谁要是压根儿不懂得反讽、听不见它的轻声低语,他当然也就缺乏可称作是个人生活的绝对起点的东西。”实际上,反讽在生存哲学层面上标示着自我主体意识的觉醒,标示着主体在文化语境和存在本质上的深刻而严肃的思考。二十世纪初,当中国的社会思想仍然为封建礼教所束缚,个体生命活力日益粗鄙和干枯,牺牲者的牺牲变得毫无意义的时候,鲁迅借助反讽的方式,解构了彼时社会的种种通行观念。《故事新编》的创作充分显示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