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高中统编语文必修上_第1页
《荷塘月色》高中统编语文必修上_第2页
《荷塘月色》高中统编语文必修上_第3页
《荷塘月色》高中统编语文必修上_第4页
《荷塘月色》高中统编语文必修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祖籍浙江绍兴。1898年出生于江苏东海。1903年随家定居扬州,所以自称“我是扬州人”。(1898—1948)结识作家朱自清(1898—1948)

1923年发表长诗《毁灭》,震动了当时诗坛。1924年出版诗集《踪迹》。1925年任清华大学的教授,创作转向散文,同时开始研究古典文学。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成了著名的散文家。代表性的作品有《背影》《春》《绿》《威尼斯》《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等。

本文写于1927年7月,正是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中国革命处于低潮,朱自清是一个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涌现出来的知识分子,他信奉民主主义,可又与时代斗争的旋涡保持一定的距离,他不满现实,可又缺乏信心和勇气去抗争,只能努力使自己暂时忘却现实中的一切,结果又无法忘却。作者这种矛盾的情绪,是一种难以言传的微妙幽深的情绪。作者靠写景,传出朦胧的淡淡的哀愁与喜悦之情。课文背景整体把握“心里颇不宁静”一(1—3)二(4—6)漫步荷塘夜赏缘起回到现实

另有一番样子“到底惦着江南”三(7—10)1、

作者着重描写了哪些景物?2、

找出表示作者心情的句子,理清作者感情发展脉络。①“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②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

③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④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⑤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⑥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理清课文结构层次。作者安排材料的线索是行踪、景物描写还是感情的变化?开头结尾赏析开头:交待观赏月色的缘由——“不宁静”排遣内心烦恼,寻找片刻心灵宁静。结尾:惦念江南美好生活——不满寂寞无聊的现实,内心不平、憧憬美好生活(写景中人事照应开头不平静)文眼:“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家小径求宁静颇不宁静得宁静失宁静小径文章的线索:暗线:情感变化明线:空间变化(圆形结构)赏析思路第四段作者写月光下的荷塘,按什么顺序?是从哪些方面写的?用了什么修辞方法?第五段作者是怎样描绘荷塘上的月色的?哪些动词用得好?第六段,作者按什么顺序写荷塘四周景色的?写作时用了什么写法来突出景色特点?田田出水很高像婷婷舞女的裙零星袅娜羞涩明珠星星美人缕缕清香渺茫的歌声似的一道凝碧看不见的脉脉含情静动幽雅宁静月下的荷塘荷香荷叶荷花荷波流水作者写月下的荷塘景物顺序是如何安排的?有何特点?归纳月下荷塘的总体特点和作者寄寓的感情。

顺序:先总写荷塘,再写荷叶、荷花、荷香、荷波和流水。

特点:定点观察,由远及近,由上到下,先静态后动态。总体特点和作者寄寓的感情:宁静,寄寓了淡淡的喜悦。——通感解析

定义:人们在描述客观事物给人的感受时,依据生活的逻辑,把听觉、视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等沟通起来,凭借各种感觉的相通,互相映照,互相补充,从而具体表达感受,以增强语言艺术感染力的修辞方法。

类型:形容类通感(例1、2)比喻类通感(例3、4)

例如:

1、水瘦山寒。

2、红杏枝头春意闹。

3、突然是绿茸茸的草坂,像一支充满幽情的乐曲。

4、这一天,我像在一支雄伟而瑰丽的交响乐中飞翔。——通感示意相通清香歌声(嗅觉)(听觉)时断时续,隐隐约约光影名曲(视觉)(听觉)和谐相通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

通感,就是将听觉、视觉、味觉、触觉等各种感觉相互沟通。

1、歌声,像煞黑天上的星星,越听越灿烂。

2、“松风落叶水声凉”。

3、风随柳转声皆绿。

4、鸟抛软语丸丸落。

5、风来花底鸟声香。

赏析思路第四段作者写月光下的荷塘,按什么顺序?是从哪些方面写的?用了什么修辞方法?第五段作者是怎样描绘荷塘上的月色的?哪些动词用得好?第六段,作者按什么顺序写荷塘四周景色的?写作时用了什么写法来突出景色特点?月光如流水静静地泻薄薄的青雾浮起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灌木的黑影杨柳的倩影光和影和谐像名曲实虚实虚朦胧优雅塘上的月色像笼着轻纱的梦月影这一段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荷塘上的月色的?作者为什么又要写月影?荷塘上的月色总体特点是什么?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先写月光,再写月影,最后写光与影。荷塘四周有蓊蓊郁郁的树。月影当是景中一景,塘上月光、塘中月影交相辉映,能使月色表现得更为精妙。朦胧,和谐,寄寓了作者淡淡的喜悦。

《荷塘月色》“泻”“浮”二字的审美情趣

为什么说“泻”“浮”二字点活了月光和雾气呢?可否用“照”替代“泻”,用“漂”替代“浮”呢????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青纱的梦。泻浮“泻”的范围广,与“流水”相照应,而且有动态美,显得生动活泼。“照”的范围窄,不能与“流水”相照应,有点呆板,显得不灵泛。结论:“浮”突出静态美,“笼”可与之对照。“漂”突出动态美,“笼”不能与之对照。结论:赏析思路第四段作者写月光下的荷塘,按什么顺序?是从哪些方面写的?用了什么修辞方法?第五段作者是怎样描绘荷塘上的月色的?哪些动词用得好?第六段,作者按什么顺序写荷塘四周景色的?写作时用了什么写法来突出景色特点?荷塘的四周()()()()()杨柳

远山蝉声灯光水里的蛙声

树梢树上树缝树下

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阴阴乍看像烟雾般风姿显露整体的风光惦记江南

采莲盛况《采莲赋》《西洲曲》嬉游有趣热闹风流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怜轻轻推门进去少年女子看的人多

情怜双关

少年女子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子

怜怜情子如水作者想起江南采莲的风俗,其目的是什么?请简析。

答:对古代采莲盛况的向往,对江南美好生活的怀念,对故乡的惦念,强调现实依旧,愁思依旧,心里依旧不宁静。寄寓了作者淡淡的哀愁。基础巩固1.给下列字注音

点缀踱步袅娜霎时弥望斑驳渺茫倩影脉脉参差

2.请品味出文中叠音词的运用效果——AA式:悄悄、缕缕、淡淡、田田、亭亭、层层、密密、脉脉、静静、薄薄、重重、弯弯、轻轻……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