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三部分专题十三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课件_第1页
2024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三部分专题十三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课件_第2页
2024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三部分专题十三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课件_第3页
2024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三部分专题十三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课件_第4页
2024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三部分专题十三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十三扩展语句压缩语段命题探究考向分析扩展语句这一考点多年未考,2020年新高考Ⅰ卷、Ⅱ卷均考查了压缩语段这一考点,题型为主观简答题,考向为提取新闻报道的关键信息。虽然2021年、2022年新高考两卷未对这两个考点进行考查,复习时也应当给予一定重视(续表)题型分布1.新闻概写2.概括要点3.下定义4.提取关键词5.扩展语句:(1)连词式扩展;(2)中心阐发式扩展;(3)鉴赏理解式扩展;(4)续写补写式扩展高考演练

1.(2020年新高考Ⅰ卷)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

总部位于日内瓦的世界经济论坛2020年6月3日发布新闻公报宣布,第51届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将于2021年1月举行,年会主题为“世界的复兴”。新闻公报介绍,“世界的复兴”这一目标将致力于共同迅速地建立起世界范围内经济和社会体系的基础,以塑造一个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和更具韧性的未来。届时,年会将以线下和线上两种方式进行。世界经济论坛将和瑞士政府一道,确保会议安全。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压缩语段”的能力。概括时要注意时间、地点、事件,原文“总部位于日内瓦的世界经济论坛2020年6月3日发布新闻公报宣布”,可概括出“2020年6月3日,世界经济论坛宣布”;“第51届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将于2021年1月举行,年会主题为‘世界的复兴’”,可概括出“第51届论坛年会将于2021年1月”“主题为‘世界的复兴’”;“届时,年会将以线下和线上两种方式进行,世界经济论坛将和瑞士政府一道,确保会议安全”,可概括出“以线下和线上两种方式举行”。

答案:(示例)2020年6月3日,世界经济论坛宣布,第51届论坛年会将于2021年1月以线下和线上两种方式举行,主题为“世界的复兴”。

2.(2020年新高考Ⅱ卷)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55个字。

2020年6月3日上午,中国农业科学院在京发布《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报告2020》(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2020年我国粮食生产基本面良好。《报告》基于统计数据,利用中国农业产业模型(CASM)模拟预计,2020年全国粮食产量将达到6.7亿吨,高于2019年的6.6亿吨。稻谷、小麦和玉米产量将分别达到2.1亿吨、1.3亿吨和2.6亿吨。粮食种植面积较2019年略有减少,但单产将有所增加。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表达能力。本语段是典型的新闻,语句的重要性是依次递减的。第一句话是关键信息,因为字数限制,可以把“在京”“以下简称《报告》”这些非重要信息删除,保留时间即2020年6月3日(时间没必要精确到“上午”,所以删去“上午”)、事件即中国农业科学院发布《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报告2020》。第三句是《报告》的具体内容,“基于统计数据”“利用中国农业产业模型(CASM)模拟”讲的是《报告》的形成依据,不属于重要信息,可以删除,所以可以压缩为“预计今年全国粮食产量将达到6.7亿吨”。第二句表明我国粮食生产情况良好,第四句是具体粮食种类的产量,第五句是讲粮食种植面积较往年减少,但单产将有所增加,从整个语段来说,这些都是一些细节性的信息,不是最重要的,可以删除。

答案:(示例)2020年6月3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发布《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报告2020》,预计今年全国粮食产量将达到6.7亿吨。

3.(2017年浙江卷)根据下面的诗句,描写一个场景。要求:①运用第三人称,有心理描写;②语言连贯、准确、生动;③不少于100个字。小路上,有十八级台阶/我坐在最上面/借一束月光/数台阶上的蚂蚁/我要把蚂蚁,数回一个童年

答案:(示例)沿着小路,他拾级而上。坐在十八级台阶上,四顾茫然,未来的路在哪里?成人仪式后,他的心空荡荡的,没了着落。月色溶溶,树影婆娑。他瞥见一排蚂蚁慢慢往上爬,俯下身,细细数着这些负重前行的“勇士”,久违的感动漫过全身,他仿佛又回到了有绚烂的梦想的童年。考点一扩展语句(一)连词式扩展解题指津连词式扩展有其“法”

1.连词成句:在中心词前添加形容词、数量词、副词等修饰性词语,或在句子中添加表示情态动作的修饰性定语、状语、补语成分,将词语连成句子。

2.运用修辞:运用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设问、反问等修辞手法来描述事物,可以化平淡为生动,化简单为丰富。

3.展开联想、想象:根据所给词语展开丰富的联想、想象,创设出一个具体的情境。典题示例

将下列词语扩展为一个生动形象、中心突出的语段。要求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语意连贯,合乎情理,词语顺序可以调整,80个字左右。梦想远方清泉春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剖析:解答本题时,首先要根据所给词语展开丰富的想象,创设出一个具体的情境,然后对它进行描写。创设情境时,还必须顾及试题给出的4个词语之间的相互关系,注意连缀所给的词语要符合逻辑,同时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满足80个字左右的要求。

答案:(示例)梦想如春风,抚慰人的躯体,给人以美的享受;梦想如雨露,滋润人的心灵,给人以力量;梦想如清泉,洗涤人的灵魂,给心灵以洗礼;每个人都应该有梦,插上梦想的翅膀去追寻诗意的远方。(二)中心阐发式扩展解题指津中心阐发式扩展有流程1.把握话题,确定扩展方向2.理清思路,确定语段层次

扩写是由简单到丰富的过程,应合理安排段落层次,可以是总—分、总—分—总、分—总的结构形式,也可以是类比、递进等内在的逻辑关系。3.确定手法,组织语言作答可选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也可借助事例、对比、因果推论法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典题示例

请以“幸福是一种感觉”为基本内容进行扩写。要求:①中心明确;②采用正反对比的方法;③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④不少于80个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剖析:可运用排比、引用的修辞手法。

答案:(示例)拥有金盆银匙、锦衣玉食,未见得幸福;每天粗衣布履、粗茶淡饭,未见得不幸。这个世界的一枝花、一滴水,都可能成为幸福的源泉。幸福是“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牵挂;幸福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幸福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奉献。幸福从来都与贫富无关、与地位无关。人之幸福,全在于心之幸福,幸福就住在你心里。知识拓展句子扩展“三方法”

1.添加枝叶法。就是在原句的基础上增加定语、状语、补语等,从数量、范围、程度、状态、性质等方面对句子主干部分进行形容、修饰、限制、补充,也可以增加时间、地点、人物等,使事情变得完整。

2.形象描写法。对要表现的人物进行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使人物更富有神采;对要表现的事物进行外观描写,可使事物更具体。3.巧用修辞法。在扩写中巧妙地使用修辞手法,既可以增加所写内容的形象性,又能够使所写内容具有含蓄美。典题示例请根据丰子恺先生《巷口》这幅画,围绕“盼”描写一个场景。要求:①想象合理;②运用两种修辞手法;③不超过80个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剖析:描述时要抓住画面特征,准确描写画面中的场景,并结合“巷口”这一名称,围绕“盼”字,将这幅画中的场景描写出来。表达要鲜明生动,运用两种修辞手法并注意字数限制。

答案:(示例)夕阳西下,晚霞如飘扬在天空中的轻纱,暮色温柔。奶奶牵着孙子的小手,伫立巷口,翘首盼望那远游者归来的身影——是儿子,是父亲。背后,深巷幽幽,低吟着等候者的悠悠心曲。(三)鉴赏理解式扩展解题指津诗歌鉴赏理解式扩展要得“法”

1.读透诗歌:全面理解和把握诗歌的内容、主旨,认真领悟诗歌的意蕴之美。原诗句的格调、主旨、意境不能改变。

2.关注细节:诗词语言往往含蓄隽永、意味悠长,用词极为凝练,扩展时注意对细节和环境氛围进行重点描写。误区警示解答鉴赏理解式扩展语句题容易犯的错误:

(1)忽略情境。扩写的语句要展现一定的情境,即要通过对场面、人物或者事物等的描写表达一定的情感。但有些考生忽略了“情境”,只是单纯地造句,把几个词语用在扩写的语句中,而忽略了对景物的描写、事物的叙述和情感的表达等。

(2)忽略修辞。因为题干没有明确要求扩写的语句必须使用修辞,所以有的考生在扩写时就忽略了修辞的使用。实际上,在扩展的过程中,使用修辞可以使语句更加富有表现力,从而能更好地再现具体的情景。典题示例

下面这首唐诗的每一句都可以想象成一个电影镜头,前两个镜头的脚本已写出,请续写后两个。要求:①按照诗意来设计场景和人物的神态动作;②想象合理;③每个镜头脚本不超过40个字。采莲子皇甫松船动湖光滟滟秋,贪看年少信船流。无端隔水抛莲子,遥被人知半日羞。[场景]湖边。采莲船上。[人物]采莲女,小伙子,女伴。镜头一:秋日湖上,波光粼粼。一位美丽的姑娘摇着采莲船从荷花丛中划出,左右顾盼。镜头二:忽见岸上有位英俊少年,姑娘怦然心动,痴痴地看着他,竟忘记了摇桨,任凭船儿漂荡。镜头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镜头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剖析:做题时要仔细品味诗句,充分发挥想象力,构建诗歌意境,想象主人公的动作、表情,力求体现主人公的心灵世界。作答时,要注意两点:一是要按照诗意来设计场景;二是要描写出诗中人物的神态、动作。

答案:(示例)姑娘抓起一把莲子,朝少年抛去,正打在他身上,少年会心一笑。姑娘的举动被邻舟女伴看到,引起一阵嬉笑声。姑娘羞得满脸通红,低着头,半天都不好意思。(四)续写补写式扩展解题指津续写补写式扩展“四步走”

第一步:读懂题目要求,准确辨明题目所提供的有效信息。 第二步:把握所提供文段或文句的语脉,以此为扩写源头,确定扩写的突破口,搞清整个语段或句子前后句之间的内在联系。

第三步:运用合理的联想和想象。注意推导合理,主旨一致,修辞、句式、意境、色彩等符合要求。要从试题形式和内容入手进行分析和扩展。要防止只顾形式不顾内容,或者只顾内容不顾形式,草率审题等错误的发生。第四步:检查扩展后内容是否符合题干要求,语言是否连贯,有无语病等。典题示例根据首尾语句,发挥想象,有创意地补写中间一段文字。100字左右。苍天有裂,补天迫在眉睫;苍生有苦,女娲忧心如焚!面对万民翘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见,青冥浩荡,四海升平,万物回春,人们载歌载舞。

剖析:补写时要联系上下文提供的情境,上文是女娲补天的原因,下文是女娲补天的结果,要补写的部分应该是女娲补天的过程。表述时,语言要连贯得体,与上下文风格一致,注意字数限制,想象合理。此外,要注意题干中的一个要求,即“有创意地补写”,不能平铺直叙,简单介绍。

答案:(示例)女娲端坐于云间,双手合十,凝神静气,聚天地万物之正气,凝结五彩之石以补苍天,顿时山呼地应,熊咆龙吟,正气升腾,逆气下沉,彩石凝结。正气凝结愈快,苍天裂痕愈大,最后关头,女娲用银河之心堵住裂口,天地澄澈。考点二压缩语段微考点一新闻概写

(一)提取关键信息 解题指津 提取关键信息三步骤 步骤一:弄清核心话题

题目所提供的语段材料可能只有部分内容与题干有关,需要谨慎界定答题区间,剔除无关内容。步骤二:切分层次抓主体,找到关键词句

以句号、问号、感叹号为单位,看这段文字有几句话,每句话的主语是什么,主语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谁的分量更重一些。步骤三:保留要点组信息

句子要点应齐全,必须把若干“要点”保留下来。这里的所谓“要点”,是根据题干指令确定下来的语段中的部分信息。 组合信息时注意字数要达标,语言要规范,要点的组合一定要符合语法规范、有内在逻辑联系,并且要符合简明、连贯、得体的要求。典题示例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50个字。

传统观点认为,中国和欧洲的陶瓷贸易始于明代。近日英国杜伦大学证实,该校考古系与中国故宫博物院考古所联合整理研究了在西班牙萨拉戈萨等地出土的十余件中国唐代至宋代早期的陶瓷器残片,表明这些陶瓷是当时随阿拉伯商人经印度洋与红海贸易到达地中海地区的。这就将中欧陶瓷贸易的起始时间大大向前推进了,证明了“海上丝绸之路”早在唐代就已延伸至西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剖析:通读后,可知这段新闻报道谈论的核心话题是“中欧陶瓷贸易的起始时间”,传统观点认为“始于明代”,最新研究表明“向前推进”至唐代。仔细研读原文提供的信息,弄清层次关系,提炼关键信息。材料分为三层,第一层为第一句,说明传统观点对中欧陶瓷贸易起始时间的看法。第二层为第二句,主要意思是英国杜伦大学与中国故宫博物院考古所联合整理研究了在西班牙出土的陶瓷器残片,结果表明这些中国唐代至宋代早期的陶瓷是由阿拉伯商人带到地中海地区的。第三句为总结句,以上考古结果证明“‘海上丝绸之路’早在唐代就已延伸至西欧”。据此,可概括出关键信息。答案:(示例)中英联合考古研究发现,中欧陶瓷贸易起始时间不晚于唐代,“海上丝绸之路”在唐代已延伸至西欧。(二)拟写新闻标题解题指津新闻标题通常有正题、引题、副题等形式。

正题常用于概括和提示新闻中最主要的新闻事实和思想意义。引题位于正题之上,常用于交代背景、说明原因、烘托气氛、提示意义等。副题位于正题之下,常用于补充交代一些次要事实,以弥补正题的不足。

标题要求高度概括,只要求具备两个必备因素:主体和事件。用语一般较直白、简洁,有时可运用比喻、借代、双关、对偶、引用等修辞手法。典题示例(2021年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近来,各种题材的微纪录片大量涌现。从养胃的美食到养眼的国宝,从感人的抗疫故事到热血的脱贫事迹,从平凡的剃头匠到伟大的人民英雄,微纪录片以小切口、短时长记录真实、探索未知,呈现自然、关照社会,在讲好中国故事、书写新时代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美食类纪录片向来最受欢迎。如微纪录片《早餐中国》,不仅带观者吃遍全国各地美食,短片中更是有故事有乡愁,一句“只需早起,你就能找到故乡”不知打开了多少人的味觉记忆。 美食养胃,国宝养眼。2017年,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横空出世,该片用文物讲文物,用文物梳理文明,将精美与精彩浓缩在5分钟的短片中,推出之初便引爆相关话题,“国宝热”持续至今。

微纪录片这一新型纪录片形式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走到每个人的身边,记录典型人物,宣传地方风物,传承文化记忆,聚焦特别主题,定格了多彩中国的一个个精彩瞬间,用镜头把各地的亮色呈现给相对固定在一地的受众。以小角度记录人生和社会百态,为时代画像。给上文拟一个标题,不超过15个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剖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压缩语段的能力。本语段的陈述对象是微纪录片,然后说到微纪录片具有小视角、短时长的特点,并且起到讲好中国故事、书写新时代、记录多彩中国的一个个精彩瞬间和记录人生及社会百态、为时代画像的作用。因此标题可以是:“为时代画像的微纪录片”,或者是“小视角呈现多彩中国”。答案:(示例)“微纪录片:小视角呈现多彩中国”或“为时代画像的微纪录片”(三)拟写“一句话新闻”解题指津“一句话新闻”就是运用一句话,采用新闻标题的语言表达形式,最大限度地完成报道任务的新闻。

根据新闻要素的要求,“一句话新闻”必须包含的答题要点是:时间、地点、人物(对象)、事件(过程、结果)、原因(目的)。但在实际操作中,不一定要面面俱到,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结构上一般用主谓句,但不一定是单句,短复句亦可。“一句话新闻”拟写的步骤方法

第1步:细看要求,确定要点,注意题干中的限制条件。 第2步:阅读材料,筛选信息。①抓住重要句(首括句、总结句、过渡句等);②把握关键词(尽可能用原文中负载重要信息的原词)。

第3步:选择形式,组合信息。①选择句式,安排层次。“一句话新闻”(标题新闻)通常采用陈述句式:(必要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人物和事件构成主谓句,时间、地点安排在状语位置,原因或作状语或安排于分句中,也可用对偶句。②控制字数,拟写答案。典题示例用一句话归纳下述消息的主要内容。不超过30个字。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2018年4月18日在京发布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成年国民各种媒介(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的综合阅读率为80.3%,较2016年的79.9%有所提升;数字化阅读方式(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等)的接触率为73.0%,较2016年上升了4.8个百分点。成年国民各媒介综合阅读率与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保持增长势头。

调查还发现,有声阅读成为国民阅读新的增长点。2017年,我国成年国民的听书率为22.8%,较2016年的17.0%提高了5.8个百分点;0—17周岁未成年人的听书率也有所增长。具体来看,未成年人群体中,14—17周岁青少年的听书率最高,9—13周岁少年儿童和0—8周岁儿童的听书率相差不大。同时,听书的方式也很多样。在我国成年国民中,选择通过移动有声应用软件平台听书的人最多,选择通过广播和微信语音推送听书的也占一定比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剖析:此题考查对消息的把握能力。该消息分为两段,第一段陈述了两个事实,一是综合阅读率提升;二是数字化阅读率上升。综合起来可概括为“综合阅读率和数字化阅读率双增”。第二段主要阐释“有声阅读成为新的增长点”。答案:(示例)综合阅读率和数字化阅读率双增,有声阅读成为新的增长点。(四)拟写新闻导语解题指津标准的新闻导语一般包括:

①新闻单位名称+②消息发出地名称+③发出时间+④主体和事件+⑤(主体事件发生的必要)条件或原因+⑥主体事件的简约过程+⑦状态、结果、影响或发展趋势。

说明:如果试题材料不包括前三项相关材料,前三项内容可舍去;④⑤两条可互换位置;⑥项中的过程要用句子完成,如果字数要求极严格,可以用主体事件名称带出过程。典题示例

阅读下面的新闻报道,对文段进行压缩,保留关键信息,形成一个新闻的导语部分,要求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60个字。

作为奥林匹克格言加入“更团结”之后举办的首个冬奥会,北京冬奥会举办之际,世界正面临诸多挑战:新冠疫情持续蔓延,各国之间的信任危机、分歧和冲突不断出现。政治杂音甚至波及这场体育盛会本身。在此背景下,北京冬奥会排除一切干扰成功举办,必将增进各国人民友谊,提振人们战胜困难的信心,让“更团结”的奥运精神大放光芒。

如今,随着北京冬奥会的脚步临近,国际社会呼吁团结合作、反对体育政治化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近日在《奥林匹克评论》杂志上撰文指出,2022年北京冬奥会将是一个重要时刻,以和平、友谊和团结精神把世界凝聚在一起,他在2022年新年贺词中强调,国际社会对北京冬奥会的支持显而易见,“只有所有人都尊重奥运会必须超越政治分歧的观念,我们才能完成团结全世界的使命”。导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剖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压缩概括的能力。由题干可知,首先要明确导语之于新闻的意义。新闻导语部分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这则新闻有两段文字,核心话题是“北京冬奥会”以及“‘更团结’的奥运精神”。第一段引出冬奥会的举办以及“更团结”的奥运精神,“北京冬奥会排除一切干扰成功举办,必将……让‘更团结’的奥运精神大放光芒”。第二段是说北京冬奥会临近之时“国际社会”的呼吁,“国际社会呼吁团结合作、反对体育政治化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即“期待纯粹的体育盛会”。然后要使用一种修辞连缀这些信息。可以使用拟人,如用“脚步”形容“北京冬奥会的临近”。

答案:(示例)北京冬奥会的脚步临近,国际社会正在期待一场纯粹的体育盛会,“更团结”的奥运精神必将大放光芒。微考点二概括要点

(一)记叙类语段压缩 解题指津 记叙类语段的压缩——抓住所叙事件的主干

记叙类语段包括叙事、写人等叙事性文字。这类语段的主要信息是:①叙述主体;②经历及特征;③叙述意义及目的(详细情节、背景材料等可省)。这类语段的压缩,可以通过抓住记叙要素的方法来提取主要信息。只要抓住了记叙的时间、地点、人物(对象、身份等),以及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也就抓住了语段的主要内容。在六要素中,对事件的叙述较难把握。因此,我们必须认真审读材料,通过对材料的分析,排除干扰因素,筛选出有效信息,抓住语段的本质,归纳出语段的中心。还有一些语段的信息相当集中,只要抓住了中心句,也就抓住了语段的中心内容。压缩此类语段,可以直接从材料中摘录语句进行概括。典题示例阅读下面的语段,用一句话概括六朝古都建康的发展变迁。要求:不超过50个字。

公元589年,隋灭了陈,统一全国。隋文帝下令将六朝古都建康(今南京)的城邑和宫殿全部毁掉,改为耕地,以免有人继续称帝。大业二年(606),隋炀帝又将建康、同夏、秣陵三县并入江宁,废临沂、丹阳、湖熟三县,属地也并入江宁,建康被降到了一般州县的地位。此时的王谢显族早已败落,秦淮河也失去了往昔的流光溢彩。不久,隋为唐所灭,连年的战乱把六朝的古迹摧毁得所剩无几,原本繁华的都城断垣残瓦,满目疮痍。乌衣巷的高府华第遍地野草,焦土昏鸦,一片荒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剖析: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注意把握语段记叙的主要内容,然后根据题干具体要求加以概括。该语段主要记述了建康的变迁,从时间上看,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写建康在隋朝统一后的变迁,其城邑和宫殿被毁,改为耕地,并被并入江宁,降级为一般州县。第二部分,写唐朝时建康的变化,战乱把六朝古迹摧毁,连著名的乌衣巷都成为荒凉之地。由分析可以看出,这段话主要是从建康在隋朝、唐朝的变化来叙述建康的变迁的,需要概括的内容集中在隋朝时建康的变化和唐朝时建康的变化。

答案:(示例)建康在隋时城邑和宫殿被毁,降级为一般州县;唐时,六朝古迹大都被摧毁,连乌衣巷都只剩一片荒凉。(二)议论类语段压缩解题指津议论类语段的压缩——抓住中心论点

议论文总是表达作者的某个主张或观点,一般由论点、论据和论证三部分组成。其中论点就是作者的主张和观点。因此,议论类语段的信息重点是作者的“论点”。议论类语段的题型一般有“概括语段主要意思”或“为文段补写结论句”。对于前者,我们可关注文段的首尾和例子前后的总括、阐释句,因为它们往往是文段的中心句(作者的论点)所在,包括了语段的主要意思。对于后者则需我们分析归纳出文段中例证或说理中的共性,才能拟写出答案。典题示例下面是朱光潜《诗论》中的一段文字。请用一句话概括朱光潜对陶渊明的评价,不超过15个字。

自钟嵘推陶渊明为“隐逸诗人之宗”,一般人都看重渊明的隐逸一方面;自颜真卿作诗表白渊明眷恋晋室的心迹以后,一般人又看重渊明的忠贞一方面。渊明是隐士,却不是一般人所想象的孤高自赏、不食人间烟火气,像《红楼梦》里妙玉性格的那种隐士;渊明是忠臣,却也不是他自己所敬仰的荆轲、张良那样的忠臣。渊明还有极实际、极平常的一方面,他处处都最近人情,保持着一个平常人的家常便饭的风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剖析:本题所给文段对陶渊明的评价有三方面,一方面是隐士,另一方面是忠臣,还有一方面是最近人情的一面。语段主体是两个转折复句“渊明是……却不是……”“渊明是……却也不是……”,语法常识告诉我们,转折复句强调后半句,所以较容易分析出他与一般隐士和忠臣的区别在于“近人情”三个字。答案:(示例)陶渊明是最近人情的隐士与忠臣。(三)说明类语段压缩解题指津说明类语段的压缩——抓住所说明事物的本质特征

说明类语段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语段。这类语段的主要信息是:①中心事物;②主要特征;③目的(举例等可省略)。解答说明类压缩题的“四步骤”说明类压缩题一般要求根据材料概括其主要信息(内容),或对事物进行解析。一般按以下四个步骤进行概括压缩。典题示例(2021年全国乙卷改编)简述该文段的主要内容。要求使用包含因果关系的句子,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65个字。

对超重人群和糖尿病人群来说,水果是不是必须“拉黑”呢?实际上,这类人群往往需要控制摄入食物的总热量,对含糖量较高的鲜枣等水果,尽量少吃或不吃,尤其要注意那些不太甜但含糖量较高的水果,如百香果。最好选择糖少的水果,如草莓等。但必须要说明的是,即使是含糖量较低的水果,也要有所限制,建议平均一天不超过200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剖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压缩语段、变换句式的能力。根据设问句子“对超重人群和糖尿病人群来说,水果是不是必须‘拉黑’呢?”提炼出中心观点。对象为:超重人群和糖尿病人群;重要信息(原因和结果)为“由于往往需要控制摄入食物的总热量,对含糖量较高的鲜枣等水果,尽量少吃或不吃”,得出少吃或不吃含糖量高的水果;其次便是“最好选择糖少的水果”,最后一点便是“即使是含糖量较低的水果,也要限制总热量,建议平均一天吃的水果不超过200克”。综上,再结合字数限定和“因果关系”的要求确定答案。

答案:(示例)对超重人群和糖尿病人群来说,因为要控制摄入食物的总热量,所以要尽量少吃或不吃含糖量高的水果,含糖量低的水果也要限制食用。(四)描写类语段压缩解题指津描写类语段的压缩——抓住所描写景物的主要特点

描写类语段,即以描写方式为主的语段。这类语段的主要信息是:①中心景物;②主要特征;③描写的角度及目的、感情等(具体描写内容可省)。

对于这类语段,首先要关注材料所描写的主体以及描写的方法、手段,压缩时要注意:①抓住描述的要素和对象;②舍弃具体生动的描述性内容,因为描述性的内容只是用来渲染或衬托,大多不是文段的中心。典题示例

下面是描写新疆阿勒泰奇景的一段文字,阅读后,请你拟写一则短信推荐给朋友,鼓动他们一同前往游览,含标点符号不超过40个字。

天边,不知是一片草原,还是千顷麦苗,像一片绿色的大海,绿油油地从地平线涌来,即使南飞秋雁衔来的秋意,也没能够在那儿降落。就在这碧绿丛中,在绿色的地平线上,现出小半块快要沉没的夕阳。通常见到的落日,或是橙红,或是橘黄;前几天见到的沙海落日,则是毫无生气的蜡黄色。可是,眼前看见的夕阳却很奇怪:它留在绿色地平线上的那一部分,既没有五彩云霞簇拥,也没有暮霭烟雾笼罩,因此,我们清清楚楚地看见它由枯黄渐渐变成绿色,射出像草地那样绿茵茵的光辉,染得天空也绿油油的,使天地都变得嫩鲜鲜的,显得十分美丽。绿色的太阳,像是一泓绿色的泉水,润湿了我们干涩的眼睛和干枯的心,润湿了我们干涩的喉舌和干涩的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剖析:此题重在审清题干中的要求,文字既要能高度概括,又要能突出景物的特点;同时,作为“手机短信”,语言要口语化,作为推荐语还要能打动人心。答案:(示例)新疆阿勒泰有“绿色的太阳”,简直是天下奇观!暑假我们一起去观赏吧!微考点三下定义解题指津

下定义,就是用简洁的判断句形式对事物的本质特征加以揭示。它要求在理解所给内容的基础上提取必要的信息,把握概念的本质属性,按照定义的形式组织语言。其格式是:被定义概念=(是)种差+属概念。所谓种差,是指同一属概念下的种概念所独有的属性,即和其他属概念的本质的区别;所谓“属概念”,是指包含被定义者的最小的属概念。比如给“公园”这个概念下定义:公园就是公共园林。这个定义中“公园”是被定义概念;“公共”是“园林”中区别于一般园林的特点,也就是种差;“园林”是指所有园林,即“公共园林”这个概念的邻近属概念。如何“下定义”1.提取“邻近属概念”

下定义时,首先在提供的材料中找一个比种概念大一级的概念,即邻近属概念。邻近属概念的出现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要隐含在所给材料中,要考生自己去提取或者归纳;一种是提取的属概念中没有现成的属概念,需要考生根据材料的内容自己确定。2.寻找种差,删除无用信息

寻找种差就是寻找那些属于邻近属概念的信息点。要注意有些种差是由多个属性组成复杂的属性,提取这些属性时一个也不能少,否则会造成定义不严密。

下定义是对本质属性的概括,既要准确筛选语段中的关键信息,保证重点不缺失,又要归纳信息,淘汰本质属性以外的信息,保证语句简洁。一般来讲,应该淘汰以下六种信息:①重复、冗赘信息;②比较信息;③成因、背景信息;④描写信息;⑤作用、意义信息;⑥示例信息。3.整合成单句

整合成单句就是将被定义者、种差、属概念,用“是”“叫”等一类词连接起来,使之符合“被定义者=种差+邻近属概念”的公式。

要注意这些属性组成的种差是多项定语的排列,要确定陈述语序,合理排序。确定陈述语序时,一定要仔细分析所给种差,寻找其中的陈述线索,是时间顺序、空间顺序,还是逻辑顺序。典题示例(2022年浙江卷)根据文中信息,给“地理标志”下定义。不超过20个字。

赣南脐橙、柞水木耳、五常大米……这些耳熟能详的土特产,如今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地理标志产品。“地理标志,就是地理名称加上商品名称,强调的是产品的原产地。”法律工作者告诉记者,“地理标志是促进区域特色经济发展的有效载体,是“推进乡村振兴的有力支撑。”地理标志注册为集体商标或证明商标后,只要满足特定的条件,谁都可以申请使用。有学者指出:在我国,地理标志是与‘三农’联系极为密切的知识产权标识。”我国地方名优特产数不胜数,地理标志打响了特色产品的品牌。很多地理标志产品获得消费者认可,成为市场的“通行证”,展现了良好的竞争力。蓬勃发展的地理标志产品带动了上下游产业发展。图1地理标志使用情况统计(截至2021年8月底)

图2投入资金与相关产业的产值(2019年以来)地理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剖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下定义的能力。下定义多采用判断单句的形式,其格式多为“×××(种概念)是×××的×××(属概念)”。本题中,依据“在我国,地理标志是与‘三农’联系极为密切的知识产权标识”可知属概念是“知识产权标识”。依据“地理标志,就是地理名称加上商品名称”可知其本质特点。所以可得出结论:地理标志是由地理名和商品名组成的知识产权标识。答案:(示例)由地理名和商品名组成的知识产权标识微考点四提取关键词解题指津关键词提取分“四步”第一步:压缩内容

仔细研读原文提供的信息,弄清其内在关系,明确材料所陈述的对象或议论的中心观点,然后尽可能简练地概括文段的主要内容。第二步:提取主干

对原文内容有了初步了解后,将相同或相近的信息进行归类总结,提取概括原文最主要的信息,可用一句话将材料的内容概括出来。

示例:请根据下面语段的主要内容,提取三个关键词。

高新技术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的出现,给政府管理带来新的机遇,也带来新的挑战。网络时代公众更加积极地参与到社会管理中来,并且更加勇于承担社会责任。这也要求政府不断适应民主、开放、互动的网络生活,积极探索网络时代推进政治民主、加强和改善社会管理的方法和途径。公众是社会管理活动的共同责任承担者,公众参与到行政管理、社会管理和法制监督过程中,行使参与管理、监督行政的宪法权利和法定权利,形成参与行政、合作行政、共同治理的新格局,这已经成为一种时代潮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剖析:本段的主要内容是网络时代的社会管理。第三步:筛选比较

在概括出来的主要信息中做进一步的筛选,从中提炼出最能反映材料内容的关键词。一般情况下,关键词就“镶嵌”在主要信息之中,考生只需以“压缩语段”的能力为“滤网”,将关键词按题目要求的顺序、数量逐一提取出来即可作答。

剖析:上题应扣住“网络时代”“管理”“公众”及“政府”,再进一步筛选提炼。答案:(示例)网络时代公众参与政府管理第四步:整合检查

对所选关键词来一个回头看。先看一下关键词中的内容有无重复之处,再看一下信息要点全不全(高考评分标准往往按信息点给分),最后将关键词连缀起来,看意思是否能连贯,是否能准确地反映出原语段的中心内容。典题示例

提取所给材料的主要信息,在横线处写出四个关键词。

引力,全称“万有引力”,指具有质量的物体之间加速靠近的趋势,简单说就是物体之间相互吸引的作用力。在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视野里,引力等价于弯曲的时空。而引力波就是在弯曲的时空这个大背景下,当发生有质量的物体加速运动导致的扰动时,由此产生的波动如波纹一样向外传播的现象。

一个世纪前,爱因斯坦预测了引力波的存在,但近百年来,科学家们并未找到证明它存在的直接证据。华盛顿当地时间2016年2月11日,美国激光干涉引力波观测台(LIGO)实验组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首次直接观测到了由两颗恒星级黑洞13亿年前并合产生的引力波。这是科学史上又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发现。

引力波的发现对普通人的生活会产生什么影响?科学家们表示,一个新的重大科学发现,总会给人类社会带来无法预估的发展。18世纪描述电磁波的麦克斯韦理论确认的时候,也没有人知道会给人类带来什么,但是现在不管是电视机还是移动电话,都与电磁现象有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剖析:提取之前先概括语段内容:第一段介绍什么是引力波。第二段介绍美国首次直接观测到引力波,这个发现具有划时代意义。第三段谈引力波的发现对普通人生活的影响。然后对以上概括内容进行提取,抓住主要信息就能找出“引力波、首次、发现、影响(或:意义)”这四个关键词。答案:(示例)引力波首次发现影响(或:意义)误区警示

示例:(2020年全国Ⅰ卷)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70个字。

2020年“中国航天日”启动仪式于4月24日在国家航天局网站举行。备受关注的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名称、任务标识在启动仪式上公布。中国行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系列”,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一号”,后续行星任务将依次编号。据介绍,该名称源于屈原长诗《天问》,体现了探索自然和宇宙空间的文化传承,寓意追求科技创新永无止境。而象征“揽星九天”的任务标识,展现出中国航天开放合作的理念与态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误区误答分析方法突破误区1:审题不严,不合要求4月24日,在国家航天局网站举行的“中国航天日”启动仪式上中国首次行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系列”。误将压缩主要信息当作一句话新闻处审题要抓住关键要求,标准一个不能少。误区误答分析方法突破误区2:不能准确捕捉主要信息2020年4月24日“中国航天日”启动仪式在国家航天局网站举行。仪式上公布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名称、任务标识。该名称来源于屈原的《天问》。不能准确捕捉文段的主要信息,误把冗余信息、次要信息当作主要信息,导致压缩后要点概括不全面。恰当给语段分层,标注关键信息。首先将关键信息纳入概括范围内。(续表)误区误答分析方法突破误区3:语言表达不合文意4月24日“中国航天日”启动仪式在国家航天局网站举行。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名称、任务标识公布。任务被命名为“天问系列”,任务标识象征“揽星九天”。“任务被命名为‘天问系列’,任务标识象征‘揽星九天’”语言表达不符合文意,不连贯,导致压缩后的文字不能准确表达语意。提炼前后信息表达的意思不能有出入,要阅读比对,确保一致。(续表)

解析:第一句话是导语,整个新闻报道的最主要信息都蕴含在其中。压缩时要保留大部分信息,尤其是时间、事件等信息。第二、三句话为新闻主体,新闻报道的主体信息会在此部分进行全面介绍,重点内容应该关注。此部分内容采用总分结构,对新闻的主要内容——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名称、任务标识在启动仪式上公布的信息进行介绍。第四、五句话为新闻背景,相对前两部分而言不重要。若字数不允许,可以忽略。

正解:2020年“中国航天日”启动仪式4月24日在国家航天局网站举行。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名称“天问一号”和象征“揽星九天”的任务标识在仪式上公布。

1.请为以下文学人物撰写墓志铭,根据名著内容进行设计。要求:任选两位人物来写墓志铭,每则20个字以内,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林黛玉薛宝钗高老头拉斯蒂涅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扩展语句及掌握名著主要人物形象的能力。该题开放性、灵活性较大。考生一方面要联系原著,联系人物的性格、身世、境遇,另一方面也要根据自己的认识、理解、感悟,用简短、精炼的语言表达出来,注意对偶、讳饰等修辞的运用和字数的限制。如《红楼梦》中林黛玉的形象:既有尊重自我、敏感、尖刻、孤高、脆弱的一面,又有尊重别人、笃实、宽厚、谦和、坚强的一面。结合题目要求和墓志铭规范。

答案:(示例)林黛玉:多愁善感花溅泪,香消玉殒长恨歌。 薛宝钗:不只锦上添花,更会雪中送炭。2.扩展下面的语句,要求使用两种以上的修辞手法,并保持原意。(不少于100个字)秋叶满天飞舞,每一片落叶都是一个生命的结束,同时又是另一个生命的开始。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扩展语句的能力。句子描述主体是“秋天的落叶”,可以按照发生、经过、结果的顺序展开描述。首先可以围绕落叶的由来——由春到秋、由绿到黄的过程来描述。再根据“满天飞舞”想象落叶纷飞的场面,其间可以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比如落叶依依不舍,像翩跹的蝴蝶等。最终落叶要回到大地母亲的怀抱,这时土地又以无私的拥抱接纳了这些一度“自由翱翔”的孩子,把他们融入躯体,酝酿营养,为新的生命的诞生积蓄力量,即对应阐释“每一片落叶都是一个生命的结束,同时又是另一个生命的开始”。其他思路合乎情理亦可。注意不要脱离或改变原意。

答案:(示例)秋天的叶,带走了春季的“绿”,带走了夏季的“热”,带来了一段满天飞舞的动人场面。每一片落叶都是一个生命的结束,同时又是另一个生命的开始。落叶在风中尽情地舞动着婀娜的身姿,时而翩翩下落,时而转圈,时而随风而行,身披黄衫的它们,此时是在以最优美的舞姿向大树告别,感谢大树母亲的养育之恩。秋天的叶铺满了世界各个角落,一走过,犹如在弹奏着动听的钢琴曲,此起彼伏,有“大珠小珠落玉盘”之气势。3.中医药学的医疗理论体现了哪些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请简要概括,每点不超过10个字。

中医药学在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医疗理论,蕴含着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唐代名医孙思邈指出,维护和保障病人的健康与生命是医学的出发点和归宿。这种医学上的人道主义精神,正是儒家的“恻隐之心”、道家的“无欲无求”、佛家的“慈悲”等观念的具体体现。古典医著《黄帝内经》倡导“不治已病,治未病”,告诉人们必须注意身体保养调理,如能持之以恒,即可预防衰老疾病,该理念与中国文化中的忧患意识一脉相承。中医学从“天人合一,形神一体”“天人相应”等观点出发,认为影响健康和产生疾病的原因,固然有生理因素,但又有社会和心理的因素,应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整体关系中去理解和认识人体的健康。《周易》有“动静结合”的说法,中医认为人的生命活动也是如此,其发生、发展到消亡的过程,始终贯穿着矛盾运动,所以只有经常运动,才能增进健康、预防疾病、延年益寿。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压缩概括的能力。由题干可知,考生需要先筛选出中医药学的医疗理论和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信息,然后分点概括。由“维护和保障病人的健康与生命是医学的出发点和归宿。这种医学上的人道主义精神,正是儒家的‘恻隐之心’、道家的‘无欲无求’、佛家的‘慈悲’等观念的具体体现”可知,中医药学的医疗理论体现出人道主义精神;由“古典医著《黄帝内经》倡导‘不治已病,治未病’,告诉人们必须注意身体保养调理,如能持之以恒,即可预防衰老疾病,该理念与中国文化中的忧患意识一脉相承”可知,体现出忧患意识;由“中医学从‘天人合一,形神一体’‘天人相应’等观点出发,认为影响健康和产生疾病的原因,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