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开水要烫姑娘要壮》解读影视剧中的原生态舞_第1页
从《开水要烫姑娘要壮》解读影视剧中的原生态舞_第2页
从《开水要烫姑娘要壮》解读影视剧中的原生态舞_第3页
从《开水要烫姑娘要壮》解读影视剧中的原生态舞_第4页
从《开水要烫姑娘要壮》解读影视剧中的原生态舞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校代码10672目录TOC\o"1-3"\h\u摘要 Abstrac 1绪论 1.1选题依据 1.2研究目的 1.3研究的意义 2原生舞蹈的定义及其发展 2.1原生舞蹈的定义 2.2原生舞蹈的发展逻辑 2.3原生舞蹈在影视剧中的发展轨迹 3《开水要烫,姑娘要壮》中的原生态舞蹈类型 3.1祭祀功能 3.2教育与历史文化宏功能 3.3婚恋功能 4民族题材电影与原生态舞蹈双向关系 4.1原生态舞蹈依托民族题材电影获得传播新平台 4.2电影创作者通过原生态舞蹈表达民族文化认知 5民族题材电影中原生态舞蹈功能 5.1控制电影叙事节奏 5.2丰富视听语言 5.3电影叙事时空节点呈现辅助 6问题与可行性建议 6.1问题 6.2可行性建议 参考文献 从《开水要烫,姑娘要壮》解读影视剧原生态舞蹈作者黄照霞摘要:原生态舞蹈是民族文化的结晶,是人类劳动和智慧的成果,为了更好地弘扬原生态文化并对其进行赏析,本文主要以《开水要烫,姑娘要壮》为例,进行赏析,阐述其舞蹈特征以及其作用、未来发展,希望引发人们的思考,加深人们对原生舞蹈的理解和认知,促进原生态舞蹈发展。关键词:原生态、原生态舞蹈、发展、传承InterpretationoftheoriginalDanceinFilmandTVdramasfrom"HotWater,strongGirls"作者HuangZhaoxiaAbstract:Theoriginalecologicaldanceisthecrystallizationofnationalcultureandtheresultofhumanlaborandwisdom.Inordertobettercarryforwardtheoriginalecologicalcultureandappreciateit,thispapermainlytakes"boiledwatertobehot,girlstobestrong"asanexample,Thispaperexpoundsthecharacteristicsofitsdance,itsfunctionanditsfuturedevelopment,hopingtoarousepeople'sthinking,deepenpeople'sunderstandingandcognitionofnativedance,andpromotethedevelopmentofnativedance.Keywords:originalecologyecologicaldancedevelopmentinheritance1绪论1.1选题依据在影视剧中,歌曲、舞蹈从来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她不仅有助于影片故事情节发展,也是美化影片的重要手段,在影片中起到修饰、衬托的作用,有的甚至是关乎影片发展的重要的线索,特别是在原生态少数民族类题材影视作品中,歌舞更是其中的灵魂,因为歌舞于少数民族来说,不仅仅是一种文化、习俗、传统,更是一种精神寄托和其神秘的仪式感,不管是舞蹈中的动作、节奏、韵律还是美感,都有其意义。在电影《开水要烫,姑娘要壮》当中,对苗族姑娘小片来进行描述,通过其为能参加跳舞而引出的一系列笑话,使影片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自然的引出对欠发达地区的教育观,封闭的思维方式的思考,可以说,歌舞在其中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而之所以选择《开水要烫,姑娘要壮》这部影片,是因为它是贵州本土的少数民族原生态类影片,据说还是我国第一部原生态数字电影,其实质上属于半记录半剧情的影片,本片情节有趣又引人深思,人物可爱又惹人怜悯,影片采用了贵普话[[]贵普话;[]贵普话;泛指贵州当地的普通话。1.2研究目的随着电影商业化的发展趋势,人们更加追求炒作噱头、大明星阵容和粗糙、低俗、搞笑的剧情,也更加喜欢制作一些都市类、情感类的影片,从而忽略了对少数民族题材的关注,因为少数民族地处偏远,对于大众来说属于未知,因此拍摄难度高,当然,也不属于大众喜欢的电影范围,因此,少数民族电影的数量少,关注度也比较低,因此,不被关注的少数民族类影片也就越来越少,在研究上也是趋于空白,而商业化的电影现状又能维持多久呢,如此一来,使得如此被拍摄的电影可以引人深思。大片之所以称之为大片,不是因为票房过了多少亿,明星阵容有多强大,而是因为电影的情怀、主题思想所传达出来的价值话语,我们要做的就是创作出让人回味的电影,“酒香不怕巷子深”,少数民族电影就以其独特的的叙事手法来阐述剧情,有趣的情节吸引人,本土气息浓郁而醇厚,自然而又朴实不做作,将民族歌舞融入影片,成为影片中的一部分,把故事向观众娓娓道来,在此基础上自然而然的传达出文章的中心思想,从而引发出人们的共鸣与思考,这样干净淳朴的影片值得我们去学习去探讨,这也是本文的研究目的所在。1.3研究的意义在影视剧中原生态舞蹈的作用研究中,舞蹈具有很重要的意义,调查显示,在原生态类影片中,舞蹈一定存在并且至关重要,具有很高的地位。而舞蹈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随着社会制度的交替进步和人们审美需求的提高,经历了不同时期的各种历史转型,从原始娱神与娱人的宗教性、雅俗共赏的歌舞性、戏剧表演的程式性和当代舞蹈的融合性等几个方面,可以获知影响中国少数民族舞蹈发展的一些因素。第一是民间的传说与图腾崇拜,第二是生产生活,与劳动息息相关,第三是民族习俗与宗教信仰,第四是受地域民族性因素影响,第五是由于政治因素,第六是因为其他民族舞蹈的渗透。显然,舞蹈在原生态类的影片中的作用研究十分复杂,在《开水要烫,姑娘要壮》这部影片中,我们所要研究的就是苗族舞蹈,苗族是歌舞丰富的民族,数量众多,具有山野味,古朴、粗狂的风格,最能表达他们真挚、淳朴的思想情操,也最能使人感受到民间艺术的真、善、美。影片中的舞蹈是全片的线索,舞蹈比赛具有特殊的含义,对少数民族舞蹈类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2原生舞蹈的定义及其发展2.1原生舞蹈的定义在我国璀璨夺目的舞蹈领域中,有一颗耀眼的珍贵宝石,他就是中国原生态舞蹈,他是古代劳动人民们“歌之不足,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来自于诗言志。[]来自于诗言志。《辞海》中这样定义原生舞蹈:“在人民群众中广泛流传,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的传统舞蹈形式。”现代的原生舞研究者综合原生舞的产生、发展、以及其特性将原生舞的概念概括为:“一个民族或地区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发展的过程中,由劳动群众集体创作,又在群众中进行传承,而且仍在流传的舞蹈形式,他具有鲜明的地域与民族特点,既表现了一定历史时期经济条件下的文化背景,又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而注入新的成分。”如今在原生,人们跳原生舞蹈的目的不是为了给别人看,而是为人民自己跳的。这是原生舞的基本属性,也是实现自娱的基本目的。人们是以原生舞蹈来达到丰富自己的生活和对生活的渴望,它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显而易见。因此,原生舞能够始终保持着它独特的民族生命意识,并在现代继续蔓延。语言是一个民族形成的标志,因此,它亦能最充分地表现一个民族的精神及其特征。原生舞蹈作为一种艺术的特殊语言形式,集中体现了民族的审美与意志,具有一种强大的民族团结的凝聚力。2.2原生舞蹈的发展逻辑在原生态舞蹈的发展中,可以说是很少甚至都能说是没有记载,因为根本无从下手,因为他远离现代文明的范畴,是一种自发的没有组织的形式,再后来出现在人们视野中的大多都已经不属于原生态舞蹈了,因为已经经过编排,创新,虽然大部分保留了原生态舞蹈的形式,然而和正真的原生态舞蹈还是有距离的。在原生态舞蹈中,注重的并不是整齐性、美观性与一体化,更多的是一种随性的自发的发自内心的舞蹈,没有人组织与调动,大家好像有某种心灵的契合,自然而然的就形成了原生态舞蹈,没有任何目的,也不是因为什么需要,就是一种自发的活动,实际上说到这里,他已经不是一种简单的艺术,而成为了一种意象,一种话语,一种人们不约而同的精神寄托与意识交流。人类在群体生活中,共同劳动去获取维持生命的物质,相互交配以繁殖后代。既有群体生活,就必定要交流思想感情,人们用手势及其他形体动作来辅助简单的发音及初级阶段的语言以表达自己的思想。从狩猎、采集野果、挖掘植物茎块等获取生活资料的劳动中,从人与人之间相互传情达意的形体动作中,孕育了舞蹈的因素。原始歌舞,是原始人进行的一项集体活动。因此,传说中歌舞的创始者是一个集体,即“帝”的八个儿子。人们发现:在敲击石片的同一节奏声中,大家在一起手舞足蹈,虽然不能直接产生任何物质产品,可是人们可以从中得到某种某种精神上的满足,感受到集体的力量,以及彼此交流感情、抒发欢愉、倾诉郁闷等。同时,人们相信:通过舞蹈,可以得到丰收,猎获更多的鸟兽;可以使氏族兴旺,增添人口;可战胜敌人,驱赶疾病等。于是舞蹈就作为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被长期保存下来了,不断地流传发展着,并渗透在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在各种社会发展阶段,产生了不同的舞蹈艺术。人类为了维持生命和延续生命,必须通过劳动创造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人类为了繁衍种族,必须生儿育女。因此,劳动与生殖是人类最基本的社会活动。原始舞蹈和音乐,是深深根植于人类生活中的。它们不可避免地、必然地反映上述两方面的生活内容。即生产劳动与生殖崇拜。并由此而产生的祈求各种保护神(含图腾崇拜)的原始祭祀舞蹈;相互掠夺、仇杀而产生的战争舞蹈(操练、誓师、祝捷);源于狩猎劳动产生的拟鸟兽舞蹈,这类舞蹈既是狩猎生活的反映,又有图腾崇拜的遗迹。为完成繁衍氏族的神圣使命而形成的祖先崇拜和生殖崇拜中,有极丰富频繁的舞蹈活动。在人类与疾病做斗争中,又产生了《阴康氏之乐》这样一类的健身舞等。2.3原生舞蹈在影视剧中的发展轨迹从原生态舞蹈发展至今,大多已经失去了他的本来的意义,然而,在导演们的视角下,原生态舞蹈仿佛又恢复了他的活力与生机。导演独特的叙事手法与表达能力使原生态舞蹈再度以本来的面目呈现在人们眼前,可以说,这是对原生态舞蹈得以继续向前发展的一个好机会。一.生产劳动与原始舞蹈“劳动创造了人本身。”的真理,已被人类发展的历史所证实。从11927年发现的北京猿人化石来看,其身体各部发展是不平衡的。北京人的头盖骨厚,脑容量小,带有明显的原始性;而劳动最频繁的手却进化很快,手腕灵活程度与现代人接近。因而,劳动是人的体质形态的形成、发展的决定因素。由于舞蹈的表现工具是人体,舞蹈所表现的是人的生活及思想感情,因而从根本意义上说:舞蹈起源于劳动。原始舞蹈的内容和形式许多都直接、间接地与劳动相关。表现生产劳动和与生产劳动有关的舞蹈是原始舞蹈的重要内容,如表现狩猎生活、模拟生产劳动的动作,传授生产知识,祈祝劳动丰收等。但,人的生活内容是多方面的,特别是与人类繁衍有密切关系的生殖崇拜,对原始舞蹈的创造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原始舞蹈的内容也是随着生活内容的不断丰富而丰富发展的。因此原始舞蹈的起源是多元的。在论述原始舞蹈的时候,人们常常引用《尚书·益稷》中的一些记载:“击石拊石,百兽率舞”、“鸟兽跄跄”、“凤凰来仪”等,相当准确地勾画出原始舞蹈的形态:人们有轻有重地敲打比较薄的石头,合着这种尚未进化成乐器——磐的敲石声,跳起模拟各种鸟兽的舞蹈。这种舞蹈是原始人狩猎生活的反映,也带有图腾崇拜的痕迹。上古历史文献,突出地描述了模拟兽、鸟的舞蹈;而迄今尚存在的原始崖画及出土文物,则更具体、生动地表现了这种舞蹈的形象。大量已发现的云南、内蒙、广西崖画和岩画,无论是模拟飞鸟的舞蹈姿态,或是插着羽饰的人形,都足以证明它们与狩猎生活的密切关系。正如那些带有尾饰的舞人形象是来源于原始狩猎生活一样可信。二.生殖崇拜与“求偶舞”人类的生产活动,应该包含两个内容:一是生产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二是生殖后代,繁衍种族。原始社会时期,人类的生活环境极艰苦、恶劣。人类要维持生命,延续后代,面临着十分严峻的考验。因此,人类渴求人丁兴旺,种族繁盛。人类从生活中直觉地明白一个自然规律:男女交配可生殖后代,但他们对人的生理现象并不了解,当时也不可能了解。于是,产生了对性和生殖器官的崇拜。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前,我国部分少数民族地区,还有供奉男性生殖器作为崇拜对象的遗风。土家族古老的《毛谷斯舞》有男舞者在腰间挂生殖器状饰物起舞的习俗。后世所谓“社日”,既是民族的节日、祭日,又是男女求偶交配的日子。据《周礼·地官·媒氏》载:“仲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至今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仍有类似风俗。原始舞蹈中有生殖崇拜及求偶内容,就是来源于上述社会生活和意识形态。民间歌舞中,有许多是以表现爱情、求偶为内容的,它与人类的本能需要繁殖后代,这一极其重要而严肃的使命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传说殷人的祖先简狄是吞了玄鸟卵而生了殷契的。周人的祖先姜嫄是踩了巨人的足迹而生弃(后稷)的。这类传说实际是母系氏族公社时代原始乱婚野合生子生活的反映。遗存至今的原始岩画,十分清晰、形象地反映了人类求偶、交配的活动和性崇拜的意识。而这种活动和意识,又常常与舞蹈形象杂糅在一起。三.反映征战生活的古武舞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文中说:“他们是野蛮人,进行掠夺在他们看来是比进行创造的劳动更容易甚至更荣誉的事情。”原始社会时期部落或部落联盟之间经常发生掠夺性和血亲复仇的战争。频繁的战争生活,造就了习武、模拟战争、庆祝胜利等反映战争生活的舞蹈(我们习惯地称这类舞蹈为“武舞”),它们反映在古文献及传说中,也反映在遗存的古崖画中,甚至反映在民间遗存的这类舞蹈中,生动地展现了原始武舞的真实形象。《山海经·海内西经》有刑天氏舞干戚的传说、又有禹征有苗不服,后舞干、羽七十天,有苗始归服的传说。看来,“干戚舞”似乎是古代武舞的一种重要形式。干是盾,属防御性武器,用以抵御敌人的进攻。戚如长把斧,属攻击性武器,用以砍杀敌人。人们为了灵活地运用这些武器,必须进行操练,在操练和实战的过程中,形成了运用这些武器的动作和姿态,这就是干戚舞的生活来源。执干戚等武器而舞的舞蹈形式,从远古一直流传到今天。直到今天,我国各民族民间仍保存了极其丰富的手执武器而舞的各种舞蹈,如民间武术和古典戏曲中的“把子功”,利用刀、枪、剑、戟、矛、盾等武器起舞,舞姿雄健英武,节奏鲜明强烈,技艺高超,丰富多彩。此外,如民间流行的《盾牌舞》、《藤牌舞》、《刀舞》等等,与远古时代的《干戚舞》等舞蹈形式都是一脉相承的。随着这些武器的产生,在操练与实战中,产生了运用这些武器的技法与舞姿,形成了我国各民族风格不同的、丰富多彩的手执武器而舞的多钟“武舞”。它们是中华民族传统舞蹈中颇具特色的一个组成部分,其特点是:武术与舞蹈的巧妙结合,技巧高,难度大,技艺融合,气势昂扬。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们的民族精神。这正是此类舞蹈在我国长流不衰不断发展的重要原因,也是古典“武”“舞”不分的重要原因。3《开水要烫,姑娘要壮》中的原生态舞蹈类型原生态的舞蹈有着很多种的形式,而在《开水要烫,姑娘要壮》中,仅仅表现出了三种形式功能,分别为祭祀功能、教育与文化弘扬功能以及婚恋功能。3.1祭祀功能在古代传统社会,由于生产力相对落后,人们抵御自然和外敌的危害能力十分薄弱,对于生老病死、吉凶祸福、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缺乏认识,都以为有神灵在冥冥之中为之主宰或支配,希望通过祭祀仪式和行为与其信仰的神打交道,以此企盼得到神灵的帮助,从而达到逢凶化吉、遇难呈样、祈求神灵暗中保佑、消灾降福、祈祥纳福、去病消灾的祈福目的。苗族舞蹈与其部落神话、社会习俗、宗教信仰揉为一体,难解难分。在祭祀时所要举行的种种仪式时,都不是直接祈祷,而是跳相应的舞蹈仪式來表现,对于苗族来说,舞蹈是一种魔法,利用它可以达到各种各样的真实目的和重要目的。如今,苗族舞蹈最主要的功能之一祭祀,除了在丧葬与祭鼓社场合之外,几乎所有其他场合都已经弱化甚至有的已经见不到其踪影。如反排木鼓舞,起先作为一种祭祀舞蹈,在祭祀的时候才能跳。到后来,每逢传统节,人们都以跳木鼓舞来助兴。据文献记载和相关年长者的回忆,以前,只要举办“鼓藏节”的氏族村寨,一般都跳木鼓舞,但鼓点和舞蹈大同小异。解放后,山于祭鼓节的衰落,渐渐地好多地方不跳木鼓舞了,因此木鼓舞逐渐地在失传,唯有反排与周边的少数村庄在跳。如今,有的地方也在过祭鼓节,但祭祀时却用铜鼓取而代之。而且,随着现代媒体的介入,木鼓舞的祭祀意义逐渐削弱,人们之间的娱乐、地区之间的文化展示和交流等方面的功能反而得以加强。例如在《开水要烫姑娘要壮》的结尾中的男女合舞中,男以芦笙吹奏,女以舞相伴为例,则是苗族在祭祀过程中所跳之舞。3.2教育与历史文化宏功能由于苗族是一个有自己的民族语言却没有自己民族文字的民族,其文化的传承,需通过一种媒介、一种载体来延续。因此,其舞蹈系统便成了充当这一角色的重要载体之一,使其民族文化转化为一种便于记忆的符号体系、一种言传身教的工具体系、一种行为体系,成为三者的结合体—一个操作行为系统。“艺术不是历史,但却形象地记录了一个时代的精神,人类集体的情绪。它具有直觉的特点,而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对社会、时代的一种最全面的反映”。所以苗族舞蹈在一定程度上是苗族历史文化的表征,透露其历史文化的起源、发生、发展的历程。后人通过参与和观赏舞蹈,可以获取民俗知识,强化民俗传统记忆,了解民族迁徙的历史,获取为社会认可的历史知识、信仰、行为模式,强化民族的传统规约,增强民族认同感,加深民族感情,潜移默化地教育、传承和传播民族文化传统。可以说舞蹈就是苗族文化的一种基因、一种象征、一种聚合。在《开水要烫姑娘要壮》中,每个姑娘都有着一种对于舞蹈的热爱,而且在教育中也会针对于寨子中的人集体进行舞蹈训练,而且在该部电影中通过对小片对于参加舞蹈比赛的执着来证明出该地对于舞蹈的文化传承之深。3.3婚恋功能在黔东南地区,几乎每个苗族村寨都有“芦笛场”(也叫“游方场”、“月场”)作为公用的活动场所。在戸笛场上,来自不同村寨的年轻人通过吹芦笙,跳声笛舞互相认识,互吐心曲,如果小伙子看中了某一位姑娘时,便吹起“讨花带”之类的曲调向她索要信物—花带,姑娘则以歌回应,如果小伙子取得了对方的欢心,姑娘便会解下自己的腰带走上前去拴在意中人的腰间,这时双方就可以离开人群到僻静的地方进一步幽会,或窃窃私语,或吟歌行情。千百年来,“跳月”一直是苗族青年男女进行社交活动的传统方式。这种场合下,人们通常视讨得花带之多者为“善歌者”,吹笛、对歌、行舞的水平高低几乎成为人们衡量个人文化素质高低的标准。这种座歌对答、以乐代言的情感表达方式正是苗族戶垄应用的传统内容之一。必如今,苗族舞蹈作为婚恋功能已经明显弱化。以前苗族个个能歌人人能舞的局面己经不复存在。由于现代科技的发展,受到电视、广播、网络等现代化媒体的冲击,在城镇附近的村寨几乎都被汉化,只有在偏僻的自然村寨里,这种“跳月”的形式还存在。更重要的是,由于农业科技的发展,农业的耕作再也无需那么多劳动力,出现了农村劳动力的剩余。加上自然经济巳经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为了谋求出路,正好沿海地区劳动力的大量需求,他们顺应潮流,倾巢似地外出谋生。而留守村里的,大部分是上了年纪的老年人和还在读书的儿童,缺失了恋爱主体的青年,他们在外交往面得到了极大的拓宽,交往的方式也不再局限在通过“跳花”的形式来认识对方,所以婚恋的功能呈现明显的弱化。在《开水要烫,姑娘要壮》中,通过表演的形式来对舞蹈的婚恋功能来进行表述。通过开场以男吹芦笙、女加以回应来进行开场,并且随后男女共舞的形式来加以表述。4民族题材电影与原生态舞蹈双向关系以民族为题材的电影与原生态的舞蹈之间有着一定的联系,以民族为题材的电影可以在电影中对于民族文化来进行宣传,可以通过舞蹈的方式来对电影进行促进作用,由于这种相互的作用,使得两者时间存在双向的关系。而且原生态舞蹈依托民族题材电影获得传播新平台,电影创作者可以通过原生态舞蹈表达民族文化认知。4.1原生态舞蹈依托民族题材电影获得传播新平台《开水要烫,姑娘要壮》这部电影的导演是胡庶,贵州人,曾拍过多部纪录片,而这部影片也带有纪录片的影子,用的演员全是非专业的,从未上过电视镜头,甚至从未看过电视的偏远山区的苗族寨民当演员,胡庶说光找这些演员就找了半年。后来选定在一个特别深山的地方,贵州榕江月亮山区莽莽原始森林里的计怀寨和计划寨拍摄,先看到演老师的那个人,扮演老师的演员本身就是当地的一个民办教师,胡庶觉得感觉不错,就去找周围有没有合适的小女孩,影片的女主角15岁,不识字,小片没上过一天学,也不会讲汉语。胡庶说过自己一直有一种奇怪的感觉,觉得苗族人才是理想中的中国人,胡庶所欣赏的中国人的品质,但很遗憾,身边的人群里越来越找不到了,但很多住在深山里的苗族人身上还可以发现。所以一直想用一部影片来表达对苗族人的尊敬。满足对苗族人的好奇心,这片子让胡庶有了一次和苗族人触膝的感觉。苗人是没有功利心坚持去做一件事情的人,这种人比较赢得胡庶的尊敬,有时候这种无功利性甚至显得非常无厘头,几千年前,苗族人的祖先蚩尤被皇帝打败,在2000多年的历史里一直被汉族人驱赶,一路被赶进深山,在最艰难的山顶活得自在,坚持下来他们非常漂亮的刺绣的艺术,苗族人那些东西传承得非常久。

在这些话语中,可以感觉到,胡庶是非常喜爱和崇拜苗族人的,片中也毫不避讳的表达了对苗族人的赞美,纯洁、朴实、勤劳、勇敢等都在小片的身上体现出来,村长、城里来的领导和评委们都若有所指,这也象征了在如今汉文化发展为主流的时代背景下,这种原生态族群的生活难免不会受到干扰,因此,是跟随主流,还是固守本我,这就成了一个矛盾的问题,也是导演抛给观众的一个问题。4.2电影创作者通过原生态舞蹈表达民族文化认知原生态舞蹈,是民族智慧和心灵的结晶,是现代艺术演进过程中的原生状态,对原始生活的呈现、原生态舞蹈的传承与发展以及舞蹈理论的补充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但是事实上我国的原生态舞蹈的发展可得知,原生态舞蹈的现状不容乐观,很多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遭受了巨大的损失,甚至濒于消亡。因此,对我国传统舞蹈进行研究并使之得到发展,是当今舞蹈研究者及舞蹈表演者的一份荣耀,更是一份责任。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无论是在政治还是经济方面都取得了重要成就,而对于原生态舞蹈而言,在激烈的竞争当中,若能争取一席之地,那么无论对中华文化的弘扬还是国家地位的提高都会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在原生态舞蹈的传承与发展中,原生态舞蹈的遗失速度在不断地加快,制约着原生态舞蹈进一步的发展与弘扬,因此,必须要对原生态舞蹈进行科学的发展与继承,来不断提高原生态舞蹈的历史地位,从而更好的服务于原生态舞蹈的发展。首先,要做到融会贯通、创新发展,在对传统文化的态度上,例如苗族舞蹈《芦笙舞》,是一种以男子边吹芦笙,同时以下肢的灵活舞动为主要特征的传统民间舞蹈,主要流传于贵州大部分地区与广西的西部,一开始他的主要作用是用于自娱,后来逐渐演变出了其他作用,例如习俗需要、表演、祭祀以及礼仪等,这就在原先的基础之上,通过人们的推陈出新,从而开创出了更加丰富的传统文化,因此,对待传统文化,我们应当在创作中注重现代文化和结合人们的审美需求,对舞蹈动作进行兼容与创新,在保留原生态舞蹈元素的同时,与能与现代文明接轨,这样才能更好的传承与发展;然后,要走群众路线,只有观众认可的、喜欢的才是最好的,因为观众的认可程度直接作用于作品本身。如《芦笙舞》,原本用于自娱的苗族舞蹈,现在成了大家吹捧的表演性舞蹈,而实际上,不仅苗族有芦笙舞,侗族彝族也有芦笙舞,那么苗族芦笙舞是如何发展才成就了如今芦笙舞成熟的表演形式呢,既而得到观众的认可与接受的呢,我想这就是他的独特之处,首先,从自身出发,强调祖辈流传下来的东西是我们独有的,是可考的具有历史渊源的东西,这样就具备了他与众不同的信息,就能更好的拾取受众信息,当然,这也是要要求在寻求发展的同时走群众路线,不断学习不断前进才是不断向前发展的必经之路。接着是要重视原生态舞蹈的开发与保护,事实上,没有被发现的原生态舞蹈还有很多,就像一位名人说的那样,不是我们的生活中缺少美,而是我们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将原生态舞蹈与其它文化相结合,就会有不一样的效果,也就是一加一大于二。原生态歌舞于原生态影片来说就相当于是他的灵魂,假设一部原生态影片没了歌舞,那么他便不能算作是一部好的原生态影片,而事实上,却较少有人发现原生态。其实在流行文化日益发展的今天,原生态文化因稀少而显得格外珍贵,今年2018春晚贵州分会场就向中国,甚至是全世界展示了这些文化,据说在分会场展示的这短短的八分钟里,创了今年春晚的收视第一,同时也是历年来春晚的分会场收视第一,这将是原生态迈出的一小步,今后,相信会有更多的人愿意聚焦原生态,欣赏原生态。5民族题材电影中原生态舞蹈功能5.1控制电影叙事节奏艺术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在舞蹈这种富有生命力的艺术形式中,人们通常会将现实生活与之结合,尤其是在原生态的舞蹈中,从中皆可见现实生活,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满足观众对于舞蹈艺术精神层面的需求,舞蹈者需要立足于现实生活,结合时代发展,从现实生活中取材。在《开水要烫,姑娘要壮》这部影片中,小片一心要减肥的目的就是想参加村里的舞蹈比赛,主人公小片是来自贵州省黔东南月亮山腹地计划乡计怀寨的一个小姑娘,影片围绕小片减肥想参加舞蹈比赛为主线,以老师想让小片回到学堂、化肥厂的老板想给自己的化肥厂打广告为辅线,继而慢慢展开的一个故事。影片中的舞蹈比赛的目的就是为了表演给镇上的领导观看,因此要选择细(瘦)一点的女孩儿,大家要跳整齐,看起来要美观,每个村子出一个舞蹈,实际上,舞蹈在这部影片中的比例很小,直到影片快结束时才发生,然而整部影片却以舞蹈来揭示了很多比舞蹈更加重要的讯息,这就是导演的高明之处。首先,小片想要参加舞蹈比赛,将自己新创意的发带展示给大家看,但是她太胖不符合城里人的审美,发带也因为创新不被大家接受,大家只接受传统的流传下来的手法,不接受创新,认为那是不对的,这为后面的一系列影片发展埋下了伏笔,当她一次次被拒绝后,她开始寻求各种减肥的方法,也因此闹了不少笑话,当减肥失败以及被一次次的被拒绝后,小片开始怀疑怨恨自己,甚至将自己最喜欢的发带剪坏,然而最终当她终于能够参加舞蹈比赛后,他终于带上了自己新编的创新发带,将她展示在了大家眼前,影片最后,她独自蹲坐在溪水边,安静的清洗着自己的头发与发带,身后的热闹仿佛与他无关,他参加舞蹈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展示自己的发带;然后是老师的角色,老师这个人物是一个具有争议的角色,影片开场他那带有贵普话的教学就让观众留下来很深的印象,他上课用贵普话领读:"蛐鳝,蛐鳝的蛐,蛐鳝的鳝"让观众捧腹大笑,原来还真有这样的教法,大家都知道了这是一个不合格的老师,然而接下来导演对他的刻画与描述却是越来越清晰,最终对他改观,老师为了让小片能重返学堂,去劝说小片的父母,而小片的父母不为所动,认为女孩子读书并没有什么用,并把试卷费都要了回来,没想到老师并不放弃,想尽各种办法来让小片返学,他去找镇长帮忙,对方却不予理睬,最终因为一张戏剧性的纸条使化肥厂的老板同意资助小片上学,可以说,老师这个角色具有很强的喜剧效果,给影片增添了很多的看看点;虽然说,真正的舞蹈表演在影片中所占的比例很小,但是舞蹈作为意象在这部影片中却是相当重要的,一切都是围绕着舞蹈产生。又围绕舞蹈结束,叙事自然流畅,让观众在回味影片的同时不得不感叹导演的高明,以舞蹈作为线索带出了更加觉得价值的信息,同时也让观众们感受到了原生态的魅力,可以说,这是一部值得反复观看的影片。5.2丰富视听语言影片中的苗族舞蹈是一个具有典型民族艺术特征的舞种。它是由苗族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社会生活进程中集体创造和不断发展起来的,反映苗族人民的生活习俗和审美意识。它的舞蹈内涵多样,表演形式随意自由,具有强烈地方民族特色与特点。影片中的舞蹈都是来自苗族人民劳动生产与生活中的风俗习惯。相对来说,片中的舞蹈属于苗族的民族舞蹈,苗族舞蹈中分为民族舞蹈、民间舞蹈与原生态舞蹈。第一民族舞蹈是包括民族民间舞蹈和原生态舞蹈在内,它根本起源于人的肢体动作。它是在本民族的祭祀、娱乐、礼仪和劳动四大功能中加工创作而成的,民族民间舞蹈和原生态舞蹈不能脱离本民族的基本元素,在表演上要求完整及规范性的肢体舞蹈动作,这是一个民族的舞蹈特性之一。民族舞蹈,是少数民族人民生活中的一部分,是人们世代相传着的宝贵民族文化遗产和遗存。而苗族民间舞蹈是在苗族的原生态舞蹈基础上,根据民族生活习惯、穿着习俗、以及祭祀等活动,传承历史舞蹈语汇并结合舞者个性特点加工发展起来的舞蹈,动作语汇和队型有一定传承的规范性,又带有舞者编创的性质。这是苗族民间舞蹈最明显的特征之一。最后,原生态舞蹈中“原生态”是具有“文化源头”意义的民间舞蹈,“原生态”是一个比较新颖的文化名词,我们现在所论及的原生态舞蹈,是特指较少受到现代文化侵入和影响的传统型民族舞蹈,是由少数民族民众在其民俗仪式或活动中传承的舞蹈,尽管它也是民间舞蹈,但与经过改变的舞蹈有很大的本质上的不同。带有强烈的自娱性而非强调表演,重在民众自主参与的而非强制,表达表现很随意随性,发自自然自觉而非刻意做作,意在较为准确的传承而非带有创编因素的。因而这类舞蹈的创作年代及作者不详,是本民族的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一种民俗仪式或民俗活动的舞蹈,具备典型的民族历史传衍舞蹈特点,这就是苗族原生态舞蹈。5.3电影叙事时空节点呈现辅助影片中的舞蹈是在影片即将结束时才出现的,可以说整个影片的高潮,既是主人公小片的最终目的,仿佛也是本片的最终目的,然而在观众的印象中,这部分反而没什么分量,更多的将目光聚焦在了前面的叙事中,落后的村寨,封闭的思想,腐败的领导,仿佛这些才是导演想展示给观众的,而舞蹈作为连接整个故事的线索将剧情一一道来,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民办老师和那个为了出去打工而放弃跳舞的女孩子,老师为了让小片返校,做了许多的努力,他是村里仅有的有知识的人,应该懂得村寨与外界的不同以及改变的方法,然而,它既是教师,同时也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苗族人,简单来说,这是一个充满了双面意义的角色,即希望村里的人接触到外面的世界,多识字认书,却又想同村里人一样,保留传统文化与生活方式,在面临外来文化的改造时,像片中的苗人这些越来越少的拥有自身的价值和文化的族群,是需要被理解和接受的,土地、族群、文化的差异是对整个人类文明的滋润,如果所有的文化都一样,就相当于没文化。在这一片美丽的土地上,有着汉族人从来没有想象过的价值观,《开水要烫,姑娘要壮》让人想得更多的不是电影,而是意识到:必须尊重这种文化,这种价值观的差异。

而在物质生活现代化的同时,要保持族群的传统化是很难的。因此,这也是一种不久的将来就面临湮灭的文化,以电影纪录的方式去表现和保护,以舞蹈作为引子,使得影片非常强烈的风格化立意显得非常突出。这里,对一种美好生命状态的赞叹和表达超越了任何解释出的意义或人为的艺术方式。6问题与可行性建议6.1问题首先,不可否认,要保护苗族民间舞蹈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政府必须要起带头作用,它非民间力量可以得以保存及发扬光大。政府在相关举措和行动中如规范普查、建档、研究、保存、传承、弘扬等保护行为,挽救了许多将要灭绝失传的民间艺术得以续存的事实功绩也不可否认。但是规范普查、建档、研究、保存、传承、弘扬等保护行为只是一种静态的保护,它不可能解决“造血功能”这一基本问题。针对于苗族舞蹈的保护有以下方面的问题: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社会基础发生了根本改变。由于社会发原生展和进步,科学文化知识进一步普及和提高,人们的思想意识得原生到净化和提升,传统民俗观念日益淡化,苗族舞蹈生存与发展空间原生逐年缩小,仅仅依靠狭小的民俗节日集会表演舞台艰难生存。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年轻人普遍存在追赶“时尚的心原生理,趋向流行”的潮流,K歌、跳舞、蹦迪、上网、手游等选择原生越来越宽,花花世界吸引年轻眼球,年轻人对苗族舞蹈的兴趣日渐原生淡化,不愿意学习传统鼓技,给技艺传承带来了严峻挑战。苗族没有文字,苗族舞蹈的传承依靠口传心授,保护屏障原生脆弱,随着老艺人年事渐高而退出,鼓技难于传承,面临断层危原生机。经费匮乏是保护工作的瓶颈。苗族舞蹈虽然省级保护项目,原生但经费少得可伶,只有一个项目代表传承人获得省级5000元每年原生的补助,杯水车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专项经费。5.社会或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听原生任其自生自灭、或认为等经济发达后再行保护的大有人在。其次,许多专家学者呼吁政府立法、建立一套完善的保护机制、提高公众的参与意识……确实苗族民闾舞蹈的保护必须由政府来立法、建立一套完善的保护机制和提高民众的参与意识。但是政府该立什么样的法该建立什么样的一套保护机制才叫完善?怎么样提高民众的参与意识等等几乎都是纸上谈兵缺乏操作性。6.2可行性建议首先,苗族民间舞蹈必须设立等级考试制度。经过专家、学者等相关人士来对苗族民间舞蹈进行评定设立等级考试制度。对于将苗族民间舞蹈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校园是一个不错的举措,但是要求人人都学那就有待商榷。针对此事,笔者访谈过当地的一些学生家长,发现他们对此举措颇有微词,但都只能表示默认。介于以上情况,笔者认为“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在学校里应该设有专业的民族文化特长班,如果条件允许,可以设立独立的专业艺术培训学校,学生不但可以免费参加民族特长班或专业艺术学校的民族艺术班,而且通过努力学习并参加严格的专业等级考试,通过者颁发相应的等级证书,等级证书可以作为升学时的参考或者加分等政策加以鼓励。通过鼓励和宣传让学生积极地来报名参加而不是一刀切的行为,开辟一条从小学到大学的都相应对接的政策来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在这方面,江苏省的素质教育已经做出了成功的示范,值得借鉴和参考。其次,政府要采取多渠道从积极正面的形象宣传民族文化,多与乡村百姓接触,并做一些事例来改变他们原有成就的观念,鼓励和发扬民族文化,最终达到文化的认同。在龄东南的苗乡侗寨里,许多学子从小就有一种自卑的情节。上个世纪年代前,苗族人民特别敬畏汉族,在中学历史课中知道自己民族在古代一直被称为蛮人时会有一种苗族是野蛮民族的错误意识,特别是被别人用“龄驴技穷”、“夜郎自大”等词来奚落公鸡时,让自己会觉得难堪的一种自卑情节,所以上文提到的农村大学生们与同学以汉语交流的现象就不难理解了。要改变他们的思想观念最后达到文化的认同,必须借用政府的力量,通过现代最具有冲击力的媒体—电视,多拍摄和制作一些相关的弘扬民族文化精华的历史文化,多做一些文化下乡宣传活动,学校图书室里多摆放相关的民族书籍作为学生课外文化读物,通过正确的了解自己的民族文化来增强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如镇江地方电视台,在每个早间都有一个时段的节目来讲解镇江的历史、文化、英雄人物等专题。为了加强优秀民族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切实做好苗族舞蹈保护工作,必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导小组,制定出保护工作计划,并责成当地党委、政府认真组织实施,文化、文物等职能部门负责具体管理,其上级部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