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九号线一、二期工程(高滩岩-花石沟)综合监控系统用户需求及技术规格书-通用技术要求_第1页
轨道交通九号线一、二期工程(高滩岩-花石沟)综合监控系统用户需求及技术规格书-通用技术要求_第2页
轨道交通九号线一、二期工程(高滩岩-花石沟)综合监控系统用户需求及技术规格书-通用技术要求_第3页
轨道交通九号线一、二期工程(高滩岩-花石沟)综合监控系统用户需求及技术规格书-通用技术要求_第4页
轨道交通九号线一、二期工程(高滩岩-花石沟)综合监控系统用户需求及技术规格书-通用技术要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轨道交通九号线一、二期工程(高滩岩~花石沟)综合监控系统集成用户需求及技术规格书第一分册通用技术要求二〇一九年二月PAGEPAGE5目录TOC\o"1-2"\u1. 总则 11.1.工程概况 21.2.各系统概况 41.3.采用的标准和规范 82. 系统环境、通用要求和设置原则 122.1.系统环境 122.2.系统通用要求 142.3.系统设计原则 152.4.系统设置原则 173. 集成和互联的对象 183.1.集成和互联对象概况 193.2.车站集成和互联的系统 193.3.控制中心集成和互联的系统 194. 国产化要求 205. 工程要求 205.1.响应要求 205.2.工程实施阶段要求 215.3.工期要求 225.4.招标要求 226. 项目范围 236.1.工程范围 236.2.技术服务 236.3.技术要求 236.4.备品备件及专用工具通用要求 246.5.其它要求 257. 项目管理 267.1.总则 267.2.项目组织及人员要求 267.3.项目人员资质和业绩要求 277.4.投标人项目计划和进度控制 287.5.投标人的质量控制 287.6.产品设计管理 307.7.产品制造管理 307.8.工厂检验和试验管理 307.9.不合格品的控制 307.10.现场服务管理 318. 工程管理 328.1.工程职责划分 328.2.工程管理责任 348.3.工程施工管理 379. 软件管理 459.1.设计规范及标准 459.2.软件生命周期 4510. 设计联络 4910.1.设计联络 4910.2.第二次设计联络会议 4910.3.第三次设计联络会议 4910.4.工作协调会议 5010.5.投标人人员在发包人所在地的规定 5010.6.发包人人员在投标人所在地的规定 5011. 测试、检验、验收 5211.1.概述 5211.2.工厂试验 5311.3.出厂检验 5411.4.到货检查 5411.5.开箱检验 5511.6.安装验收 5511.7.完工测试 5511.8.单位工程验收 5611.9.大联调 5711.10.项目工程验收 5711.11.试运行 5711.12.竣工验收 5811.13.试运营 5811.14.质保期 5811.15.最终验收 5812. 系统质量保证 5812.1.系统质量保证措施 5812.2.系统的可靠性要求 5912.3.系统的可维修性 5913. 售后服务 6013.1.系统质保期 6013.2.质保期内服务要求 6013.3.质保期后服务要求 6113.4.投标要求 6114. 技术文件及图纸 6114.1.一般要求 6114.2.图纸、手册和技术文件的确认 6314.3.产品、系统设计图 6314.4.安装设计图、资料 6414.5.安装验收规范书 6414.6.试验、检验规范书及测试和测试检验报告 6414.7.验收标准 6414.8.竣工文件 6414.9.安装手册 6514.10.操作手册 6514.11.维修手册 6614.12.最终技术文件 6614.13.其它 6714.14.投标人文件 6715. 包装、发运、装卸与随箱文件 7115.1.概述 7115.2.包装 7115.3.装运 7115.4.装运标记 7215.5.装卸 7215.6.随箱文件 7216. 技术培训 7316.1.培训目的 7316.2.培训要求 7316.3.培训计划 7316.4.培训材料 7416.5.培训准备 7416.6.培训内容 7416.7.培训考核 7616.8.培训费用 7616.9.现场培训 7717. 交货 7717.1.验交地点及收货人 7717.2.设备的交货 7717.3.货物的保管 7717.4.备品备件交货 7717.5.仪器仪表及专用工具交货 7718. 材料与工艺技术要求 7718.1.总则 7818.2.电气设备 7818.3.机柜和机箱技术要求 7918.4.封闭槽式电缆桥架技术要求 7918.5.电线钢管技术要求 8018.6.金属软管技术要求 8018.7.电缆(电线)和光缆技术要求 8118.8.标示牌和标签 8118.9.材料和辅助配件 8218.10.线缆测试 8218.11.焊接与钎焊 8218.12.孔洞封堵 8318.13.预埋件的安装 8318.14.工程施工及调试验收 8319. 索赔与赔偿 8419.1.质量罚款 8419.2.短装索赔 8519.3.验收时间延迟索赔 8519.4.文件提交延误赔偿 8519.5.质量保证期赔偿 8619.6.其它服务违约的赔偿 8619.7.赔偿或罚款金额计算 8619.8.偿还支付 8619.9.赔偿后的规定 8719.10.异议处理 8719.11.工程违约处罚规定 8720. 偏差说明 89PAGEPAGE67总则本《用户需求及技术规格书》适用于重庆轨道交通9号线一期(高滩岩~兴科大道)和二期工程(兴科大道~花石沟)综合监控系统集成设备采购及施工总承包项目。本《用户需求及技术规格书》主体基于地方评审版初步设计文件及图纸,其中的部分内容根据初步设计专家评审意见、新版设计规范标准、各主管部门提出的要求、已明确的重庆轨道第二轮建设标准要求等几个方面原因进行了补充调整。本《用户需求及技术规格书》共分八册:第一分册通用技术要求第二分册ISCS技术要求第三分册FAS技术要求第四分册BAS技术要求第五分册ACS技术要求第六分册气体灭火系统技术要求第七分册安防系统设备技术要求第八分册接口技术要求另安防系统集成平台(ISP)技术要求单独成册。投标人对本项目所辖工程实现负总责,提供本工程的ISP、ISCS、FAS、BAS、ACS、气体灭火系统、安防系统设备的系统设计;负责系统及设备的软、硬件开发与制造、供货、系统及设备的安装;负责系统及设备的单体调试、系统测试;配合联调单位开展设备联调、全线系统联合调试等工作。确保系统通过合同工程验收、档案及消防等专项验收及按要求时间开通,在质量保证期内做好维修保养等服务。投标人应认真理解所有条款的含义,并在此基础上逐条予以答复,提出合理可行的技术建议书。技术建议应明确,其内容包含但不限于:系统构成方案、系统详细硬件配置、系统详细软件功能、系统在线联动编辑功能、系统联动功能、系统接口规范、设备性能、各种参数、技术规格。投标人可根据自身的特点推荐应用最新技术制造的产品,但产品必须是成熟、可靠的,在建议书中应阐述选用此产品的意义,并提供证明资料、相关测试报告及详细解释。投标人应承担确保本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实时性、先进性、适用性、兼容性、可扩展性的全部责任;投标人应确保本系统所有接口的解决与实现;投标人应承诺在系统整个寿命期,能根据发包人合理要求时间内提供维修用的备品备件。投标人必须承诺针对本项目开发、定义的相关协议及接口标准,其知识产权可永久无偿用于本工程,向发包人提供与产品配套的应用软件及开放接口协议。在整个项目实施工程中,因投标人自身原因引发的各类事故、事件,由投标人承担一切责任和经济损失。本文件中的软件、硬件等技术要求适用本文件中的所有章节,出现两者不一致时以高要求为准。各分册中对同一事物的描述和表达出现有不尽相同之处,以描述最详尽、数量最多、表达最准确、包括范围更全、技术参数要求更高的为准。在本工程实施阶段,发包人保留对工程范围进行局部适当的调整的权利,投标人必须承诺不得提出价格调整。本文件中打“★”内容投标人须完全响应。本《用户需求及技术规格书》的解释权属发包人。工程概况全线工程概况重庆轨道交通9号线线路西起沙坪坝区,北至渝北区两路,线路大体呈"先由西向东,再往北的走向",是轨道交通线网的重要组成部分。线路主要途径沙坪坝区、渝中区、江北区、渝北区。起点位于沙坪坝区高滩岩,先向北至沙坪坝,后向东经小龙坎、土湾、红岩村至化龙桥片区,然后跨越嘉陵江进入江北区,经蚂蝗梁、观音桥、鲤鱼池、江北城、五里店、头塘、保税港后线路进入渝北区,途径石盘河、上湾路、服装城大道、宝圣湖、兴科大道、春华大道、兰桂大道、中央公园、从岩寺至线路终点花石沟。线路全长约40.090km,其中地下线36.817km,高架线2.770km,地面线0.503km。共设29座车站,其中地下站25座,高架站3座,地面站1座。全线平均站间距1.38km。重庆轨道交通9号线一期工程(高滩岩-兴科大道)线路全长约32.276km,其中地下线30.247km,高架线2.029km。共设24座车站,其中地下站22座,高架站2座。全线平均站间距1.34Km。最大站间距2.011km(青岗坪站~宝圣湖站),最小站间距0.841km(李家坪站~蚂蝗梁站)。

一期全线设置台商工业园车辆段一座,设新桥停车场一座。全线不新建主变电所,利用六号线一期工程五红路主变电所为本工程提供电源,环线周家院子主变电所提供备用电源。控制中心设于大竹林车辆段。九号线二期工程主要位于渝北区空港新城、两江新区及北碚区,主要衔接春华大道片区、中央公园片区以及空港公租房等空港新城核心区。线路起点位于九号线一期工程回兴站站后终点YCK32+276.269,主要走行于城市道路中央,途径春华大道、兰桂大道、中央公园东路、纵一路至线路终点花石沟站。沿线分别与十号线、十四号线形成相交换乘。九号线二期工程线路全长约7.714km,其中地下线6.515km,高架线1.199km。共设5座车站,其中地下站3座,高架站1座,地面站1座。设花石沟停车场一座,面积约20公顷(含边坡挡墙)。二期工程不新建主变电所,利用十号线大坝寺主变电所为本工程提供电源。二期建成后,利用五红路和大坝寺主变电所为九号线全线工程供电。控制中心与一期工程一致,位于大竹林车辆基地。一期车站概况重庆轨道交通9号线一期工程换乘站车站型式及换乘关系表序号站名车站型式换乘线路换乘方式建设时序1高滩岩站地下岛式2天梨路站地下岛式3沙坪坝站地下岛式1号线、环线通道换乘后建4小龙坎地下岛式1号线通道换乘后建5土湾站地下岛式6红岩村站地下岛式5号线通道换乘后建7富华路站地下岛式5号线支线台台换乘先建8华村站高架侧式9李家坪地下岛式10蚂蝗梁站地下岛式11观音桥地下岛式3号线通道换乘后建12鲤鱼池地下岛式10号线通道换乘后建13刘家台地下岛式14江北城地下岛式6号线台台换乘后建15五里店地下岛式16溉澜溪站高架侧式17头塘站地下岛式四号线台台换乘后建18保税港站地下侧式四号线同台换乘后建19何家梁站地下岛式20石盘河站地下岛式21上湾路站地下岛式10号线同台换乘后建22青岗坪站地下岛式23宝圣湖站地下岛式15号线通道换乘先建24兴科大道站地下岛式3号线通道换乘后建二期车站概况重庆轨道交通9号线二期工程换乘站车站型式及换乘关系表序号站名车站型式换乘线路换乘方式建设时序1春华大道站地下岛式2兰桂大道站地下岛式3中央公园东地下岛式十号线通道换乘后建4丛岩寺站高架侧式十四号线共站厅换乘先建5花石沟站地面岛式各系统概况ISCS概述ISCS(综合监控系统)的主要目的是用系统化方法将各分散的自动化系统联结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搭建一个统一的运行平台和集中监控系统,实现轨道交通各专业系统之间的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提高各系统的协调配合能力,高效实现系统间的联动,提高轨道交通全线的整体自动化水平,建立与重庆市轨道交通控制中心相联的信息高速通道,从而将本线路的运营管理纳入到全市的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体系。从技术层面上提供切实高效的技术手段,增强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提高反应速度,增强灾害事故的抵御能力,提高轨道交通的运营管理水平,提高轨道交通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更好地为广大乘客服务,为建设数字化重庆轨道交通打好基础,有利于改进重庆轨道交通资源管理水平,提高经济效益;从运营管理层面通过统一的发包人界面,运营管理人员能够更加方便、更加有效地监控管理轨道交通线路的运作情况,实现轨道交通高效率运营。PSCADA概述ISCS与PSCADA(电力监控系统)在控制中心保持通信口信息互联能力,在设计联络阶段确定是否接入PSCADA信息。PSCADA系统通过通信提供的光纤传输通道把各变电所自动化系统集成起来,完成中心、车站监控功能。PSCADA系统与各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共同构成全线完整的电力监控系统,完成对全线主变电所、牵引降压混合变电所和降压变电所内的35kV开关柜、1500V开关柜、400V开关柜、牵引变压器、配电变压器、交直流电源屏等供电设备的实时监控管理,指挥供电设施的检修调度及事故情况下的抢修调度工作,保证全线的安全可靠供电。PSCADA系统的功能主要有控制、数据采集处理、显示、报警、调度事物管理以及维修、事故抢修等。PSCADA信息系统车站级、中央级独立组网自成系统,在中央级与综合监控系统进行信息互连,实现信息互通的功能。PSCADA系统实行中央级、车站级两级管理;实行中央级、车站级和设备就地级三级控制。FAS概述FAS(防灾报警系统)与ISCS集成。FAS对车站、主变电所、车辆基地、电缆通道等建筑设施的火警安全进行可靠监视管理,具有火灾探测和报警功能,并能在火灾时发出模式指令,使相关系统运行转入火灾模式,实现消防联动。FAS实现中央级、车站级两级管理,实行中央级、车站级、就地级三级控制方式;中央级功能由综合监控系统实现,主要负责全线FAS集中监控中管理,运营模式、设备运行统计等工作;车站级作为本站FAS控制室,设置于各车站车站控制室、车辆基地消防控制室,主要负责车站级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管理与联动控制。中央级设消防值班员(由环境调度操作值班员兼任),负责全线的火灾报警监视;确认火灾灾情,向车站级发出消防救灾指令,指挥救灾工作的开展。车站控制室不设专职消防值班员,而由车站值班员兼任,负责监视本车站的火灾警报,确认火灾灾情,发出指令按照相应模式启动消防联动设备,组织现场救灾。BAS概述BAS(设备监控系统)与ISCS集成。BAS负责全线正常、阻塞、火灾工况下的机电设备如通风空调系统、冷水系统、给排水系统、照明系统、电扶梯系统(自动扶梯、电梯)、防入侵报警系统等设备的运行状态监视和控制管理。BAS实行中央级、车站级两级管理,实行中央级、车站级、就地级三级控制方式,中央级主要负责全线BAS的日常调度、控制模式、运行统计等工作,车站级主要负责本站机电设备的单点控制、执行中央级模式控制、编辑临时时间表控制、显示各种工作状态与报警。车站级不设专职BAS操作员,而由车站值班员兼任。EFMS概述EFMS(电气火灾系统)与ISCS互联界面集成,EFMS主要负责本站变电所设备的各种工作状态与报警,车站级不设专职EFMS操作员,而由车站值班员兼任。ACS概述ACS(门禁系统)与ISCS互联界面整合。ACS采用分布式控制和集中监控管理的运行方式,实现对轨道交通内外的出入通道的智能化控制管理。ACS实行中央级、车站级两级管理,实行中央级、车站级、就地级三级控制方式。中央级主要负责ACS的日常设备运行管理、设备运行统计、故障报警统计、门禁卡的授权管理、设备控制参数及安全参数管理、系统数据管理等;车站级的主要负责设备监视、故障报警、设备控制功能、车站及限制区域设置等;现场级主要负责紧急情况下的控制。PED概述PED(站台门系统)与ISCS界面集成。车站PED用于将车站站台与行车隧道区域隔离开,防止乘客在候车时因推挤掉入行车隧道区,保证乘客候车的安全性。中心级主要完成对PED运行状况的实时监视,方便运营调度人员了解PED所处状态。车站主要完成PED运行状况的实时监视。中心级主要完成对PED运行状况的实时监视,方便运营调度人员了解PED所处状态。车站主要完成PED运行状况的实时监视。CCTV概述CCTV(视频监控系统)与ISCS互联界面集成。根据轨道交通的运营、管理特点,轨道交通CCTV应对中心总调工作站、中心行调工作站、中心环调工作站、中心电调工作站和车站值班员工作站等所管辖的区域进行监视。其中站厅区的监视范围主要是自动售检票进出口闸机以及上下站台的自动扶梯的乘客流向;站台监视区的监视范围主要是乘客上下列车及站台门开、关的情况。其功能主要为中央级监控功能和车站级监控功能。PA概述PA(广播系统)与ISCS互联界面集成。轨道交通有线PA由车站广播、车辆段广播两个相互独立的子系统组成,主要用于运营时对乘客进行公告信息广播,并在发生灾害时兼做消防广播,从而保证轨道交通运营时的服务管理质量,为运营管理及维护人员提供更灵活、快捷的管理手段。车站有线PA采用中心、车站二级广播组网方案,各车站作为一个独立的区域广播,而中心能够对每个车站进行播音。PIS概述PIS(乘客信息系统)与ISCS互联界面集成。PIS在各个不同的车站上显示图文,显示的主要内容包括视音频信息、文本信息、时间信息、实时列车运营信息及相关的叠加组合信息等;信源格式主要有电视信号视音频信息,MPEG-2、4信号(H.264高清信号),计算机网络信号,文本信息等;可实现视频、音频、文本、媒体等文件的编辑、播放、存储功能。AFC概述AFC(自动售检票系统)与ISCS互联界面集成。AFC系统主要完成财务功能、票务管理、决策支持等功能,其它的主要功能有:设备监视功能:车站AFC在线/离线状态,以及AFC设备的工作状态,如自动售票机、进出站闸机、检票机等。提供客流信息:每隔一段时间,AFC系统对客流信息进行一次统计。设备控制功能:正常运营情况下的设备开关机、故障报警等,火灾状况时,车站控制室操作值班员在获得授权的情况下,通过IBP盘释放车站闸机的闸门。ATS概述ATS(列车监控系统)与ISCS互联。ATS负责监视和控制列车的运行状态,监视全线列车的自动运行情况、调整列车运行时刻表并可进行人工干预。ATS通过本地ATS收集和传输现场信息,现场数据包括信号设备状态、列车的信息和状态(识别号、位置及列车状态)。OCC接收到这些信息后,经处理显示给OCC操作员,OCC操作员据此向ATS发布命令或给列车分配新的任务。ATS负责监视整个SIG和列车运行数据,管理并监督列车运行调整算法,如保证按时刻表和行车间隔运行的算法,以及对交通需求和延迟造成时刻表变动的处理功能。CLK概述CLK(时钟系统)与ISCS在控制中心进行互联。通信系统在控制中心设中心母钟设备,车站设置二级母钟设备,通过接收标准时间信号产生精确的同步时间码,校准一级母钟,并为其它系统提供时钟信号。其他系统概述消防电源监控系统可由FAS/BAS系统兼做监控功能,HMI单独开监控画面。具体方案设计联络确定。防火门监控系统可由综合监控系统兼做监控功能,疏散通道常开、常闭防火门由防火门监控系统监控,通道设置门禁点的常闭防火门由ACS监控,HMI单独开监控画面。具体方案设计联络确定。安防集成平台是对技术防范系统进行自动化管理与监控的分层分布式计算机集成系统,系统实现对安检系统、视频监控系统、防入侵报警系统、电子巡更等系统的实时数据采集与监控。另本工程中央级综合监控系统负责设置接口服务器与办公自动化系统(OA)、消防远程监控系统、集团应急指挥中心、一卡通上层平台、全局网调度系统、线网指挥中心(COCC)等系统进行信息传送,并预留部分数据接口。采用的标准和规范设计标准与规范系统设备所涉及的标准、规范等必须完全满足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相关条例及规范,包括(不限于此):《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13《重庆市地铁设计规范》GBJ50-244-2016《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标104-2008《城市轨道交通技术规范》GB50490-2009《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636-2010《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GB/T50732-2011《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远动终端设备》GB/T13729-2002《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50314-2015《地铁设计防火标准》GB51298-2018《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12《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098-2009《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11-2016《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2013《消防联动控制系统》国家标准第1号修改单GB16806-2006/XG1-2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版)《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370-2005《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3-2007《火灾报警控制盘》GB4717-2005《点型感烟火灾探测器》GB4715-2005《点型感温火灾探测器》GB4716-2005《手动火灾报警按钮》GB19880-2005《线型光束感烟火灾探测器》GB14003-2005《可燃气体探测器》GB15322-2003《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GB16280-2005《测温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GB

14287.3-2005

《人-系统交互工效学支持以人为中心设计的可用性方法》GB/T21051-2007《信息技术设备的无线电骚扰限值和测量方法》GB9254-200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GB/T17626.3-2006《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GB/T2887-2011《计算机软件需求规格说明规范》GB/T9385-2008《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接线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1-2012《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所设计防火规范》GB50229-2006《计算机软件测试文档编制规范》GB/T9386-2008《计算机软件测试规范》GB/T15532-2008国际电工学会标准(IEC)国际电信联盟(ITU)的有关建议公安部、信息产业部等部委的有关标准和规定其他相关的规范和标准上述所列标准、规范均须按最新版本的规定执行。如上述技术标准和规范未能达到国际和国家最新标准或有其他未涉及的,投标人应使系统符合最新版本的国际和国家标准、规范,并提供所采用的国际和国家标准、规范以及所采用版本的有关技术资料(投标人中标后提供正本一份、副本二份)。投标人使用上述以外的标准和规范时,应加以说明,并提交用于替代的标准或规范,明显的差异点要说明。只有当推荐的标准和规范等效于或优于本规格书的要求时,才能为发包人接受。单位制除非另有规定外,本用户需求书要求均采用国际单位制。语言投标文件中的语言应为简体中文。符号说明和缩写定义缩写词英文解释中文解释ACSAccessControlSystem门禁系统AFCAutomaticFareCollection自动售检票系统AI/AOAnalogueInput/AnalogueOutput模拟输入/模拟输出ANSIAmericanNationalStandardInstitute美国国家标准委员会ATOAutomaticTrainOperation自动列车驾驶系统ATPAutomaticTrainProtection自动列车保护系统ATSAutomaticTrainSupervision列车监控系统BASBuildingAutomationSystem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C/SClient/Server客户机/服务器CCTVClosedCircuitTelevision闭路电视系统CISCSCentralISCS中央ISCSCLKClock时钟系统CORBACommonObjectRequestBrokerArchitecture公共对象请求代理体系结构CPUCentralProcessingUnit中央处理器DI/DODigitalInput/DigitalOutput数字输入/数字输出DISCSDepotISCS车辆基地ISCSDLPDigitalLightProcessing数字光处理DVD-RAMDigitalVideoDisk-RandomAccessMemory数字视盘-随机存储器DVD-ROMDigitalVideoDisk-ReadOnlyMemory数字视盘-只读存储器FASFireAlarmSystem火灾自动报警系统FCFiberChannel光纤通道FEPFrontEndProcessor前端处理器FTPFileTransferProtocol文件传送协议GUIGraphicUserInterface图形发包人接口I/OInput/Output输入/输出IBPIntegratedBackupPanel综合后备盘IEEEInstituteofElectrical&ElectronicEngineers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SCSIntegratedSupervisionandControlSystem综合监控系统IISSIntegratedInformationsharesystem综合信息平台ITU-RInternationalTelecomUnion-Radio国际电信联盟-无线ITU-TInternationalTelecomUnion-Telecom国际电信联盟-通信LCDLiquidCrystalDisplay液晶显示器MBNMainBackboneNetwork骨干网MMIManMachineInterface人机界面MTBFMeanTimeBetweenFailure平均无故障时间MTTRMeanTimeToRepair平均修复时间NFSNetworkFileSystem网络文件系统NMSNetworkManagementSystem网络管理系统OCCOperatingControlCenter控制中心OPSOverviewProjectionSystem大屏幕系统PAPublicAddress广播系统PISPassengerInformationSystem乘客信息系统PSCADAPowerSupervisoryControlAndDataAcquisitionSystem电力监控系统EFMSElectricFireMonitorSystem电气火灾监控系统PEDPlatformedgeDoor站台门系统PSLPEDSystemLocalcontroller站台门系统就地控制器QoSQualityofService服务等级RAIDRedundantArrayofIndependentDisks冗余磁盘阵列RADRADiocommunication无线通信RGBRedGreenBlue红绿蓝RISCReducedInstructionSetComputer精简指令集SCSISmallComputerSerialInterface小型计算机接口SIStandardInternational国际单位SIGSignaling信号系统SISCSStationISCS车站ISCSSNMPSimpleNetworkManagementProtocol简单网络协议SOESequenceOfEvent事件顺序记录STPSimulation&TestPlatform系统仿真测试平台TCP/IPTransmissionControlProtocol/Internet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网络互联协议TFTThinFilmTranPIStor薄膜晶体管TMSTrainingManagementSystem培训管理系统TSTransmitSystem传输系统UPSUninterruptedPowerSystem不间断电源系统USBUniversalSerialBus通用串行总线VGAVideoGraphicsArray视频图形阵列VLANVirtualLocalAreaNetwork虚拟局域网系统环境、通用要求和设置原则系统环境设备使用环境投标人应根据重庆轨道交通的环境特点和气候条件,考虑本工程系统设备的抗电磁干扰、防尘、防潮、防霉、防震、防辐射等性能,确保系统运行安全、可靠。所有放置在室内的电气设备的防护等级应为IP42、室外的电气设备的防护等级应为IP55。环境温度: -5C+45C(室外60C)相对湿度: 月平均值不大于95%,日平均值不大于99%饱和蒸气压: 日平均值不大于2.210-3Mpa月平均值不大于1.810-3Mpa海拔高度: ≤1000m供电条件设备负荷等级:一级负荷,综合监控系统集成设备(FAS系统除外)由UPS电源供电,注:控制中心、车站、车辆基地UPS整合电源装置由其它投标人提供,UPS电源装置至本专业设备的配电由本投标人负责。电压允许偏差:单相供电为+7%--10%,三相供电+7%—7%;电源波动范围:1.6%;频率范围:50Hz;电源:三相五线制380/220V。设备供电尽量采用交流220V,若采用其他电压等级供电,由投标人自行解决电源转换。接地条件综合监控系统集成采用综合接地系统,接地电阻不大于1Ω。与综合接地的接口位置在控制中心调度大厅、控制中心设备机房、各车站(车辆基地)设备机房接地箱下口的接线端子排处。投标人负责提供并敷设接地端子箱到综合监控系统集成设备的接地电缆,接地干线电缆采用2x16mm2电缆,接地支线采用4mm2电缆。设备限高与荷载室内(设备机房):小于等于2260mm。设备机房地面均布荷载:≤500Kg/m2。地震烈度按7度设防。强电磁干扰环境投标人应充分考虑重庆轨道交通强电磁干扰环境,在方案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系统及其设备、电线、电缆、光纤等方面的抗干扰能力和措施,并给予明确阐述。系统通用要求系统设备的基本要求对系统和设备的技术要求应满足下列有关规定和建议:国家的有关标准轨道交通行业标准IEC、ISO的有关标准IEEE有关协议ITU-T、ITU-R的有关建议本招标文件中特别指定和制定的标准及技术要求设备制造中,投标人应考虑整个系统设备之间的接口问题,特别是所供设备与其他系统设备之间的接口,投标人应负责解决接口问题。所有设备都应经过检验,且应具备有效的试验报告和合格证,但投标人应首先提出检验项目和遵循标准供发包人备案。所有相同规格的设备必须具有互换性。基本性能综合监控系统集成的设备应是可靠的,系统运行模式为24小时不间断地运行;综合监控系统集成的设备应是灵活的,系统扩展时应做到不影响已有设备的运行;综合监控系统集成的设备应是便于安装、操作和维护的;综合监控系统集成应适应重庆轨道交通的特点,采用抗电磁干扰性强的设备和电缆,电缆还应具有防鼠、防蚁等小动物的破坏措施。产品要求本工程所采用的所有批量生产的设备、零部件和元器件等应是标准产品,主要零部件应具有充分的可互换性。投标人应对所有的零部件、材料和器件的标准化和零部件的可互换性负责。投标人应提供容纳和保护所供设备(如服务器、网络设备等)所需的机柜、机架和其他机箱,钢制机柜、机架、机箱和其它支撑结构应经细致清洗和防锈处理,可经受本招标文件所述的环境条件。其尺寸、颜色等应协调统一,在设计联络时提交发包人确认。投标人应提供构成综合监控系统集成所需的所有站点内的光电缆、电源电缆、连接器、端子排和配线架等配件,配件应采用市场占用率高的知名品牌产品。光电缆、电源电缆的外护套应是绝缘、低烟、无卤、阻燃的,应采取防鼠、防蚁等防护措施。投标人提供的设备应具有可在其运行时进行测量的测试点、内置诊断程序、智能接口等,以便进行设备监测。系统设计原则综合监控系统监控范围大、涉及层面广,其设计必须满足安全性、可靠性、实时性、实用性、可扩展性、可维护性、兼容性、经济性和工程可实施性等设计原则,保证其实施成功。综合监控系统应具有完善的权限管理、模式转换功能、各集成互联系统的联动功能、报警管理功能、历史数据管理功能等,应具有较高的性价比。安全性系统应具有信息安全性,有完善的硬件、软件信息安全防范措施系统应具有完善的权限管理系统应具有系统极限负荷下的雪崩数据处理能力可靠性系统的应通过利用如下的技术降低系统故障概率和有关影响正常运行的随机性:采用硬件冗余配置采用已证明具有高可靠性的元件采用成熟可靠的技术实时性必须保证系统的数据采集、处理、传输、显示,报警、执行控制命令的实时性,满足重庆轨道交通运营要求。实用性系统应具备正常运行模式和紧急运行模式;系统应具备完善、实用的各集成互联系统联动功能;系统应具有报警管理功能,报警可分级配置、可过滤;系统应具有完善的历史数据记录、分类、查询、转储、显示、统计分析等管理功能;系统应便于组态、调试;系统应有利于制定合理的运营管理模式,提高轨道交通的运营管理水平。可扩展性系统应是可扩展的,能适应未来系统扩展的需要;系统应采用标准的、开放的通信协议;软件和硬件采用模块化结构,可按需灵活部署。采用面向对象技术,提高系统的可复用性。可维护性系统设计应包括有适当的测点及诊断措施,具有自身设备(如计算机、网络设备等)的监视管理系统;应选用统一的、优化的硬件平台,设备标准化,降低维护、维修成本。兼容性系统设计应满足硬件与硬件之间、硬件与软件之间、软件与软件之间的兼容性;系统设计应满足系统的向上兼容及向下兼容性;系统设计应满足所有有关电磁兼容性要求;经济性系统应具有较高的性价比。工程可实施性系统应充分考虑系统的复杂性,可分阶段调试,先调好各专业子系统,再调试系统间联动。可分站、分系统调试和开通。调试新系统/站不应影响已经开通的系统/站。系统设置原则综合监控系统集成应为控制中心的中心维调工作站、中心行调(辅助)工作站、中心环调工作站及车站值班员工作站、中心维护监视工作站、车站级维护工程师工作站(设置位置见综合监控专用技术要求)的相关岗位提供使用功能要求;系统应围绕行车和行车指挥、供电和电力调度指挥、防灾和安全、乘客服务等进行系统设计,以进一步提高运营行车管理水平;系统应采取分层分布式结构,采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构建硬件平台,并对网络的性能、配置和故障进行管理;采用先进的计算机集成系统软件体系,实现对各个集成或互联系统的数据信息接口,实现无缝连接,满足整体性能要求;必须采用行之有效的抗干扰措施;系统应是开放系统,设备通信接口、网络协议、数据库等均采用国际标准,能够集成第三方设备和软件;应具有较强的灵活性,支持分期施工;与行车指挥、电力调度指挥、防灾和安全及乘客服务管理等有关的信息应进入ISCS。通过各集成和互联系统的信息进行整合,提供一个友好、完整、统一的人机界面,方便上述岗位人员的操作;当出现异常情况,即由正常运行模式转为灾害模式时,应能迅速转变为应急模式,为防灾、救援和事故处理的指挥提供方便;在控制中心和车站,应侧重于进行模式控制、群组控制及系统之间的联动控制,反映各监控对象的工作状态,对时间有严格要求的安全联锁功能由各相关系统完成;应采用模块化设计,易于扩展。不仅应满足重庆轨道交通9号线一期工程建设、运营和管理的需求,其软、硬件及接口条件还应能保证9号线二期工程的顺利接入。系统设备和系统构成应采用高可靠性的产品,硬、软件技术应是先进、成熟且完全兼容,设备和软件应采用冗余设计,能保证全天候(7x24小时)不间断地安全、可靠、稳定运行;应确保数据的实时性和完整性;应保证信息安全和网络安全;被集成和互联系统能相对独立运行,即脱离综合监控系统集成,也不影响其系统和所监控设备的运行安全。车站级综合监控系统集成均设置紧急后备控制盘(IBP),紧急情况下可以通过IBP盘直接控制现场相关的设备。FAS/BAS的设计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全线同一时间内按发生一次火灾考虑系统设计。火灾时由FAS发出救灾模式指令,BAS接受并执行。FAS/BAS子系统将传送有关信息到综合监控系统集成,以便在综合监控系统集成的中央级和相关车站的车站级HMI上显示。必要时也可由综合监控系统集成触发BAS的模式控制。BAS本着运营管理方便、便于扩展、节约投资的原则进行设计。BAS配置在满足系统要求的前提下,充分考虑设备的性价比,以便节约工程投资,降低运营管理维修费用。BAS设备应满足轨道交通使用环境要求,能够稳定、可靠地工作,具有防尘、防腐蚀、防潮、防霉、防震、抗电磁干扰和静电干扰等能力,采用工业级标准通用产品。BAS应具有抗电磁干扰能力,满足国家相关的标准和规范要求。BAS应采用标准通信接口,采用标准的、开放的通信协议。BAS硬件和软件的设计充分考虑系统的可靠性、可维护性、可扩展性、通用性和先进性,并具备故障诊断、在线修改的功能,离线编辑功能,同时遵循模块化原则。BAS控制设备应满足工艺要求,选用先进的智能化设备。BAS应具有先进性、开放性和可靠性。投标人应保证所提供的硬件设备全部为合格、成熟、可靠的正规、定型产品,保证所提供的产品在二十年内不被淘汰或可以用同类型产品代替,且不需要改变其它相关设备的硬件和软件,并保证设备的兼容性。BAS采用先进的、可靠的、实时多任务、安全等级满足国家标准的32位窗口式操作软件;应用软件包含逻辑顺序控制、PID控制及节能控制等高级算法软件。ACS按集中管理和分级管理相结合,分级控制方式设计,即线网中心、中心、车站三级管理,线路中心、车站和现场三级控制。ACS运行模式分为在线、离线、灾害三种模式,并且可根据不同情况自动转换。门禁系统应以使用方便、功能全面、安全可靠及高可用性、可扩展性为原则。ACS在紧急情况时通过设置在车站控制室的IBP盘上的门禁系统紧急按钮统一断电。ACS设备必须安全可靠,适应24小时不间断工作的要求。全线各级系统适度预留远期扩展余量。投标人应免费提供系统软件升级。集成和互联的对象集成和互联对象概况集成对象:FAS、BAS等;互联界面整合对象:ACS、PA、CCTV、PED、PIS、AFC、EFMS等;互联对象:PSCADA、CLK、ATS、ALM、COCC、安防集成平台(ISP)等。车站集成和互联的系统=1\*GB2⑴.车站集成以下子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FAS)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BAS)(2)车站互联界面整合以下子系统门禁系统(ACS)广播系统(PA)闭路电视系统(CCTV)站台门系统(PED)乘客信息系统(PIS)自动售检票系统(AFC)电气火灾监控系统(EFMS)安防集成平台(ISP)控制中心集成和互联的系统(1)控制中心集成以下子系统(无物理接口)火灾自动报警系统(FAS)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BAS)(2)控制中心互联界面整合以下子系统广播系统(PA)闭路电视系统(CCTV)站台门系统(PED)(无物理接口)乘客信息系统(PIS)自动售检票系统(AFC)门禁系统(ACS)(3)控制中心互联以下子系统电力监控系统(PSCADA)(设计联络阶段确定是否接入)时钟系统(CLK)信号系统(ATS)通信集中告警系统(ALM)调度指挥中心(COCC)安防集成平台(ISP)国产化要求为推动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轨道交通国产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本工程综合监控系统集成设备国产化率要求不低于77.90%,投标人须承诺所提供的设备满足本工程国产化率指标。国产化率计算公式:综合监控系统(ISCS)核算时,还需将软件、设计、调试等费用一并列入。投标人须按照《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机电设备采购核定规则》,如实填写《综合监控系统国产化率设备、部件分类清单表》。工程要求响应要求投标人提供的所有硬件应该是性能可靠、技术先进、与其软件完全兼容且满足系统性能指标的成熟配套的主流产品。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如发现投标人所提供的设备不满足兼容性、性能指标、稳定性、可靠性、先进性等相关要求,发包人保留对本工程所采购设备(含专用工具和备品备件)品牌、型号、规格等进行调整的权利,投标人须承诺此相关调整不引起任何费用变化。投标人为本工程提供的所有设备、系统、软硬件、材料、安装工程必须以重庆市气候环境温度为环境条件确定制造标准,且在重庆市气候环境条件下的安全可靠运行。在本工程竣工交接或试运营前,如因气象条件恶劣于上表中相关数据或者其它原因引起的本工程所有设备系统(含软硬件)无法达到相关技术要求或者造成损坏,投标人应在正式交接前或试运营前负责更换和维修,由此产生的任何费用均已含在投标报价中。本《用户需求及技术规格书》提供系统硬件和软件的选型原则、基本要求、系统配置和基本功能要求。投标人应根据要求配置系统及设备,提供实施方案的分析和依据,并提供计算过程和方法,同时要求完善系统的各项功能。投标人必须对ISCS系统的完整性、安全性、独立性、可靠性、稳定性、实时性、实用性、可扩展性、开放性、兼容性、可维护性、经济性、工程可实施性承担完全责任。投标人应保证整个ISCS系统的服务质量,并按发包人规定的工程进度完成各阶段的工作,服从发包人对整个工程实施和管理的协调。考虑到ISCS系统工期紧、集成和互联的系统接口多的特点,在工程实施至质量保证期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因素较多,可能会造成一些数据点的修改、站名更改、画面调整、设备名称和编号等系统变动,投标人应仔细分析并充分考虑此方面的风险,相关工作被认为已包含在本次投标报价中,项目实施过程中不得引起任何费用变化。要求投标书章节与用户需求书一致,且逐条完全响应,所有以数字形式提出的指标均按数字形式回标。对于招标文件中要求投标人专题回答的问题,投标人应以专题的形式重点论述(单独成册-专题册)。工程实施阶段要求工程实施主要包括以下阶段:设计(包括设计联络和确认)制造(包括工厂试验和出厂检验)包装运输(包括到货检查)施工安装完工测试(包括单机测试、系统测试)子系统调试分部工程验收单位工程预验收和单位工程验收联调调试培训(包括工厂培训和现场培训)项目工程验收稳定性测试消防验收试运行竣工验收试运营保证期完善提高全线综合监控系统集成的所有接口进行永久设计,无过渡方案。全线ISCS系统车站级功能和中央级功能应全部调试验收完成。工期要求本工程ISCS关键工期要求:本工程计划于2022年年底建成试运营,最终以建设单位进度计划调度令为准。注:根据项目进展情况,本工程不排除存在分期开通运营的可能性,投标人应在总体工期下满足系统供货要求,应充分考虑分期开通条件下对本系统的影响。投标人对此应具备迅速响应的能力,并不得因此增加相关费用。投标人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在项目管理文件中,根据发包人方总体工期要求,制定本工程设计联络、设备制造/采购、工厂测试、供货、施工安装、调试、单位工程验收、联调、项目工程验收、试运行、竣工验收等全过程工期计划。在工程实施阶段,发包人方有权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在合理的范围内适当调整工程计划,投标人对此应具备迅速响应的能力,无条件服从发包人方的安排。投标人应仔细分析并充分考虑此方面的风险,相关工作被认为已包含在本次投标报价中,项目实施过程中不得引起任何费用变化。招标要求在满足上述条件的基础上,投标人应根据本工程计划要求,按照技术响应文件的有关格式,在投标书中详细说明投标人各个阶段的详细工作计划内容。工程阶段主要包括但不限于:设计和设计联络、设备制造、工厂检验、出厂验收、供货、施工安装、调试等各阶段。投标人提供的设备和安装中所使用的设备、材料、布线方法、安装工艺、调试开通及验收等要求,均应符合国家的规范及标准。投标人提供的系统技术规格至少不低于招标文件中提出的要求,必须提供详细的技术资料,如投标人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招标文件提出异议,则意味着投标人所提供的系统完全符合本招标文件的要求,如有异议,投标人应在投标书中详细列出技术规格偏差表,并以“对文件的意见和同需求书的差异”为题在投标偏差说明的相应章节中加以详细描述。如本《用户需求及技术规格书》使用的标准与投标人所执行的标准发生矛盾,则按高标准执行,且投标人应在标书中加以注明,并附上引用的标准。投标人应结合本工程的特点并参考工程实施阶段要求和工期要求,以专题的形式给出本系统的项目执行计划、项目进度控制和质量控制的基本控制要点与控制方法、系统安装调试计划等方面的合理化建议。项目范围工程范围本工程范围包括重庆轨道交通9号线一、二期车站,相邻车站的地下隧道区间及高架区间、车辆基地、控制中心、已建成系统接入等综合监控系统集成采购的全套硬件设备及系统软件、应用软件、接口协议、接口设计(含系统设计)、设计联络、设备制造、出厂检验、包装、运输、保险、交货、仓储、施工安装【含所需的材料(线槽、钢管、光、电缆、电源线缆等)和配套部件的提供及现场仪器仪表、传感器、变送器和执行器及系统的标定等】、测试、试验、完工测试、单体调试、与其它系统接口调试、系统调试与试验、综合联调、开通、安全评估、单位工程验收、项目工程验收、试运行、消防验收、竣工验收、设备性能确认、人员培训、竣工文件资料、备品备件和仪器仪表及工具的提供、质量保证期服务以及上述过程中的工程建设和安装协调。投标人应提供本工程建设中所需的所有资源如:劳动力、设备、工具、器材等,圆满完成本综合监控系统集成工程的建设工作。技术服务投标人应在设计联络、技术文件、系统及设备维护、系统扩展升级、及时服务、人员培训、售后服务等方面提供完善的技术服务。投标人应提供具体的技术服务项目列表和报价,不得漏报和缺报,并做出相应的承诺。技术要求本《用户需求及技术规格书》的技术要求仅是综合监控系统集成的主要技术要求,不应理解为完整的技术要求,投标人应按本《用户需求及技术规格书》的技术要求和投标人的工程经验协助发包人进行完善。工程实施至质量保证期期间,发包人保留对系统功能、人机界面等技术要求进行调整的权利,投标人须承诺不得增加任何费用。备品备件及专用工具通用要求备品备件按本系统工程各专业投标设备总价的3%来考虑。投标时,投标人应根据工程和维护经验,推荐详细备品备件清单供发包人参考和确认。备品备件所有备品备件应与已安装的设备器件相同。所有备品备件应易于安装使用。在合同内的系统的任何部分如有改动,投标人应及时更换备品备件,不管这些备品备件是否已发给发包人。投标人必须列表说明所有备品备件的清单。对每一备品备件应提供下列资料,但不局限于此:制造厂家的部件号;对备品备件的详细描述;供货数量;三年内预期的消耗数量;全部尺寸包括包装箱(如果有的话)的外形尺寸;与类似部件之间的互换性;备件或专用工具的供货来源—制造厂家名称和地址以及在中国的代理商;额外数量的一般制造和运输时间。投标人必须确保所有设备的原厂配件或可代替原厂配件的适当配件在设备的寿命完结前和在安装设备后的10年内均可容易购得,所有配件更换后,该设备必须可以继续良好地运行。投标人必须提供所有可能需更换的配件的单价列表。投标人必须同时考虑发包人的后备维修策略。投标人须承诺在质量保证期后,继续以不高于投标价格的优惠价格提供至少5年备品备件。专题一:保证备品备件长期供应的方案投标人根据自身的工程经验并结合本工程的特点及要求,详细描述保证备品备件长期供应的方案。专用工具投标人应提供所有专用工具和测试设备以便工作人员对系统进行维护、维修及检查。应提供方便进行现场维护的便携式工具和进行工作台测试及维护的设备,并在投标时列表说明数量、用途及价格。任何测试工具和测试设备应附有操作手册,并附上调校和校对的步骤,再附加维护手册和技术手册。需要比较复杂的操作程序的工具须提供操作培训。在合同内的系统的任何部分如有改动,投标人应及时更换备件或专用工具且不得产生费用变更,不管这些备件或专用工具是否已发给发包人。对每一专用工具应提供下列资料,但不局限于此:制造厂家的部件型号;对专用工具的详细技术描述;供货数量;全部尺寸包括包装箱(如果有的话)的外形尺寸;与类似部件之间的互换性;备件或专用工具的供货来源—制造厂家名称和地址以及在中国的代理商;额外数量的一般制造和运输时间;所有以上的资料展示格式须提交发包人审查;工具和测试设备应与ISCS系统设备同时定货和制造。所有工具和测试设备应根据本技术规范和通用电气规范进行制造、测试、包装、标签,并由投标人负责运输至工地或发包人指定地点,所有工具和测试设备应与设备同时交货。其它要求投标人须承诺:在总价不变的情况下,发包人保留对本工程所采购设备(含专用工具和备品备件)型号、规格、数量等进行调整的权利。投标人须承诺,投标人中标后非质量原因不得随意更换供货厂家。综合监控系统集成商必须承担本系统的所有项目管理及协调工作(包含系统软件、应用软件、接口协议、接口设计(含系统设计)、设计联络、设备制造、出厂检验、包装、运输、保险、交货、仓储、施工安装(含所需的材料(线槽、钢管、光缆、电缆、电源线缆等)和配套部件的提供及现场仪器仪表、传感器、变送器和执行器及系统的标定)、测试、试验、完工测试、单体调试、与其它系统接口调试、系统调试与试验、综合联调、开通、安全评估、预验收、试运行、消防验收、竣工验收、设备性能确认、人员培训、竣工文件资料、备品备件和仪器仪表及工具的提供、质量保证期服务以及上述过程中的工程建设和安装协调等内容)。综合监控系统集成商必须对本招标范围内的所有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工程安全、设备采购、工厂制造、施工管理、工程协调(含施工协调)、档案管理等承担全部责任。项目管理总则投标人应根据本《用户需求及技术规格书》的要求提供综合监控系统集成包括备品备件和测试设备等的硬件设备、软件设计、制造、检验、包装、运输、仓储、施工安装、单体调试、联合调试、系统投运、人员培训、提交的相关文件资料和图纸以及质保期服务等,同时完成与其它系统的软硬件接口设计、制造及调试,保证综合监控系统集成能满足发包人的要求,安全可靠地运行。发包人将对投标人的工作(包括提交的设计文件等)进行审查及确认,但这并不解除投标人对整个综合监控系统集成正确设计、制造及调试等的责任,投标人需对系统的设计和制造缺陷完全负责。项目组织及人员要求本工程对投标人的项目组织机构及人员有如下主要要求:投标人须具备ISCS系统工程的集成、供货及技术服务经验。大型自动化工程的供货及技术服务经验。承包人应派遣足够的、有能力胜任本项目施工安装的管理人员、施工人员。投标人履行合同期间,应在重庆设置专为本工程服务的专门项目机构,负责处理项目事宜。项目组织机构应至少设置项目经理、项目副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专业技术负责人(至少包括ISCS、FAS、BAS、ACS、气体灭火)、软件开发工程师、调试工程师、项目管理工程师等,投标人应保证在合同执行期间为本工程配备不少于8名有专业知识能力的有实际工程经验的技术人员(6名工程师职称以上),并常驻重庆,以确保系统能如期开通。(应详细列出软件部分人员配备)。项目经理、项目副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专业技术负责人、调试工程师必须专职服务于本项目,不允许同时在其它项目中担任任何项目工作。合同签订以后,项目主要成员不到位,则不签发开工报告。负责工程项目管理、设备施工安装及调试的主要成员离开工地1天以上(含1天)要向监理请假,3天以上(含3天)要向发包人请假,经过批准后才能离开,擅自离开工地,每人每天罚款3000元人民币,而且由此产生的工期及经济损失承包人自负,造成发包人损失的,承包人承担赔偿责任。本项目工程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必须严格按承包人投标所报人员进行配备,未经发包人和监理的书面认可,承包人不得更换。如承包人未经发包人和监理同意更换项目经理和技术负责人,每更换一人,发包人处以200万元违约金;如经发包人和监理同意更换项目经理和技术负责人,每更换一人,发包人处以100万元违约金。如发生重大质量安全事故或严重影响工期,发包人有权更换项目经理和技术负责人。如果投标人采用第三方自主研发的ISCS系统软件,应组建专门服务于本项目的软件供货商组织机构,配备项目负责人1名,技术负责人1名,专业工程师至少5名,项目组织机构成员必须专职服务于本项目,不允许同时在其它项目中担任任何项目工作,并按照本工程的项目进度要求提供现场技术支持等服务,项目组人员必须全程参加本工程的设计联络、出厂验收、相关安装、调试等工作,以保证本工程按期实施。ISCS系统软件技术负责人必须至少有一个应用本系统软件的工程经验且担任该应用工程的技术负责人,且每个工程合同总金额应在1000万元人民币以上。本工程的技术人员必须熟悉和精通用于本工程的系统设备和产品,并具备指导设备安装和进行系统设备调试的能力。如在合同执行过程中出现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技术支持与调试人员、档案管理人员、安全管理人员、质量管理人员有明显不称职的情况,发包人有权要求投标人更换符合要求的相应人员,投标人应无条件给予更换并不得在本合同工程供职。投标人应具有一套完善的工程项目管理机制和项目人员职责划分,以确保工程实施的各个阶段和各个环节能够及时地、顺畅地进行。工程实施中各阶段的进度计划一旦经过双方确认,投标人必须按时完成所规定的相应工作。如因投标人自身原因导致计划未能按时完成,投标人应负相应的责任。投标人接到发包人指令后,应在2小时内到达本工程指定地点开始工作。项目人员资质和业绩要求投标人应在投标文件中提供本项目的组织机构和人员组成表,并按照招标文件的格式及内容要求提供所有人员的有关资料。综合监控系统项目经理:应具有综合监控系统集成工程项目经历。至少担任过1个以上(含1个)综合监控系统集成工程项目经理。综合监控系统技术负责人:应具有综合监控系统集成工程项目经历。至少担任过1个以上(含1个)综合监控系统集成工程的技术负责人,且具备高级职称。拟派往本项目的人员应具有承包本项目数量相当、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人员,并能胜任本工程技术及管理工作。注:拟投入本项目的上述人员均应为单位正式员工,并与单位有长期的稳定的工作关系。本项目组成人员必须按“项目人员履历表”的格式和要求填写:序号姓名性别年龄学历专业工程经验及在工程中所担任过的职务现任职务拟在本项目担任的职务1项目经理2项目技术负责人3软件技术负责人4……投标人应在投标文件中阐述项目管理的主要机制和主要人员的职责划分,以及投标人针对本工程的特点所采取的必要的、有效的保障措施。投标人应对本次提供的系统设备有一定的工程应用实例(近五年),并应在“投标人应用本系统设备所完成的工程项目表”中详细列出。投标人应参照招标文件提供的图纸及说明,根据本《用户需求及技术规格书》的要求和有关规范要求,详细作出综合监控系统集成设备的配置,并对所作的配置进行相应的文字说明。投标人项目计划和进度控制投标人必须根据经发包人批准编制的总工期策划,于合同签订1个月之内,提出投标人总体控制进度计划,报发包人审批,并根据最终审批的项目进度计划和发包人的要求严格执行,按期(月、季、年)提交各项计划给发包人审查。为与发包人配合,投标人必须在合同签订2个星期之内,明确专门人员负责本合同项下设备和服务的进度管理,其人员资历应事先报发包人审查和发包人批准。发包人对投标人的进度进行检查、监督和全过程控制。投标人月度进度如有任何延迟、提前或可以预见到任何延迟、提前,必须及早书面通知发包人。投标人如需变更进度计划,必须至少提前30个工作日向发包人提出书面申请。如发包人需变更供货时间,会在原定供货计划前1个月通知投标人。投标人的质量控制投标人必须按ISO9001:2000标准的要求,建立运行质量保证体系,保持有效的第三方认证证书,并接受发包人的监督和审核。投标人必须在合同签订后的一个月以内,针对合同制定出相应的质量计划,报发包人审批,该计划必须考虑但不限于以下内容:确定和配备必要的控制手段、过程、设备(包括检验和试验设备)、工艺装备、资源和技能,以达到所要求的质量;确保设计、生产过程、安装、服务、检验和试验程序和有关文件的相容性;必要时,更新质量控制、检验和试验技术,包括研制新的测试设备;确定所有测量能力,包括超出现有水平但在足够时限内能开发的测量能力;确定在产品形成适当阶段的合适的验证;对所有特性和要求,包括含有主观因素的特性和要求,明确接收标准;确定和准备质量记录。对投标人所进行的质量控制,并不免除投标人对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的责任,投标人必须保证:所提供货物的质量保证期为竣工验收证书签发日起2年。对在保证期内出现的投标人所提供设备任何一部分的缺陷或损坏(非他方造成),投标人应对之承担责任。若部分设备、材料和系统在质量保证期内需要更换、重新设计、修改或更新,从双方确认的修复完成日开始,这部分设备、材料和系统的保修期按本条款重新算起。任何情况下,保证期最短不得少于2年。如果发现的故障原因属于材料质量问题,或零部件设计或生产中出现的严重缺陷或者在系统中某类部件之更换或维修次数超过3次,发包人有权要求投标人自费更换系统中的全部此类零部件,包括那些仍在维持使用的同类零部件。对投标人的质量进行全过程控制,至少包括如下内容:质量保证标准和内容;质量体系的审核;产品设计的控制;协调接口;文件和资料的控制;生产过程控制;检验和测试的控制;搬运、贮存、包装、防护和交付的控制;质量记录和控制。发包人拥有对设备使用的材料和部件的检验权,对不符合检验标准和合同要求的材料、部件,不符合检验标准和质量标准的成品,发包人有权采取口头警告、书面警告、正式通知停产返工或重新生产直至延迟或拒绝阶段付款申请等措施。设备的生产需经发包人的签字确认后方能进行。投标人必须提供各种质量报告,准备接受由发包人进行的质量体系审核和产品质量的监督。发包人对投标人质量体系的审核中,如发现投标人质量体系存在严重不符合项,发包人有权视不符合项对履行本合同的影响程度,对投标人采取书面警告、正式通知停产返工或重新生产直至延迟或拒绝阶段付款申请等措施。产品设计管理投标人的设计工作必须严格执行投标人质量体系和质量计划的相关规定,并符合发包人、设计单位提出的要求。投标人必须接受发包人对工程设计图纸、文件的审查。经设计单位确认、发包人审核后的工程设计图纸、文件,才能用于施工。产品制造管理接受发包人对产品制造进行监督,根据已审批的产品设计图纸文件,按照严格的质保体系进行产品制造。投标人必须在设计联络阶段结束后的两周内,向发包人提交本合同设备生产计划、主要工序检验规程、检验和试验计划,供审核批准。完成本设备的接口任务,并提供技术资料,实现与外部的接口配合。发包人根据需要保留派人参加设备监造的权力。工厂检验和试验管理发包人对投标人的各阶段试验过程进行全过程监督管理。投标人必须按照合同“用户需求书”、发包人批准的《特殊试验大纲》、质量体系和质量计划的要求,进行型式试验、进货检验和试验、生产过程检验和试验、出厂检验和试验,做出检验报告,并有负责人签字和单位盖章,随时接受发包人的检查。投标人不得以任何借口减少系统检验和试验的项目与内容,试验验收后,并不减轻或减少投标人对设备所负的责任。不合格品的控制投标人必须严格执行其质量管理体系中关于不合格品的有关文件和程序,以防止不合格品的使用或安装。如果发包人在任何情况下,发现投标人有任何不合格产品未按质量管理体系中有关的文件和程序办理,发包人将视此为投标人质量体系的严重不符合项。现场服务管理安装综合监控系统(FAS和气灭除外)安装商的要求:(1)在中国依法注册的独立法人;(2)具有通信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或铁路电务工程专业承包一级或电子与智能化工程专业承包一级资质。(3)具有近三年国内轨道交通工程通信或综合监控系统或AFC系统安装2个及以上施工工程业绩。FAS安装和气体灭火安装工程可以采取专业分包,分包单位必须具备如下资质条件和业绩:(1)具有消防设施工程专业承包一级资质。(2)近三年具有国内轨道交通工程FAS安装或气体灭火安装2条及以上线路施工工程业绩。投标人必须组织专业人员监督、指导现场设备的安装。投标人必须参加发包人组织的现场安装配合,接受发包人的监督。现场调试投标人必须在发包人的组织和监督下,按期进行现场调试配合。投标人必须负责确认现场试验的方法和结果。本系统联调投标人必须配合由发包人组织的本系统联调,负责解决本供货范围设备可能出现的问题。验收投标人必须参加由发包人组织的各项验收活动。投标人必须接受发包人的督促和管理,对验收中出现的设备问题,按要求提出整改方案和计划,并实施。技术服务投标人应按照发包人的要求,派出具有良好资历的督导人员,督导人员数量应完全满足工程需要。投标人必须派技术人员到现场进行技术服务,保证本合同设备在现场的安装、试验、调试及技术培训,直至合同设备竣工验收完成。技术服务要求投标人技术人员负责合同内设备安装的现场培训、安装督导、调试督导等。投标人督导人员必须履行合同文件所规定的职责,否则发包人有权提出增加或更换投标人督导人员,以及延长工作期限,直至符合合同规定的要求,引起的一切费用由投标人负责。到现场的人员必须身体健康,而且对合同设备有相当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人员履历必须在来现场1个月前提交发包人确认。投标人安装服务和调试服务要求:投标人必须根据设备安装和调试的难易程度,提出设备安装和设备调试督导计划,经发包人审核后,报发包人确认批准,并要保证设备安装和调试能顺利完成。投标人对发包人现场人员的培训,包括但不限于:设备安装要求工具和材料介绍安装手册解释基本材料应用示范安装示范图纸交底投标人保证发包人受训人员经投标人督导人员培训结束后必须具有以下技能:掌握安装方法、了解说明书内容、使用各种工具和材料;根据设备说明书,在督导人员指导下进行正确安装。合同设备受电时,投标人技术和督导、调试人员必须在现场。工程管理工程职责划分投标人应根据项目的情况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配备固定的人员,制定项目计划并服从发包人的管理,使项目得以顺利实施。本项目任务参与各方的关系采用下面的表格表示。项目管理是从开始到结束的全过程管理,发包人、投标人、施工监理、设计的任务和职责包括但不限于此:序号工程阶段任务发包人投标人施工监理设计单位1施工设计施工文件图纸审查负责、协助监理负责2设计联络设计联络主持组织、实施监理实施3合同设备管理计划编制及控制审批制定监理建议4设备图纸文件审批负责监理审核确认5与其他系统接口检查负责监理审核确认6设备质量控制检查负责监理配合7工厂产品试验检查负责监理配合8出厂试验检查负责监理参与9到货检查负责监理参与10仓储检查负责监理参与11开箱检查验收主持负责监理参与12安装阶段计划编制及控制审批实施审核13安装现场管理检查实施监理14安装检查实施监理配合15与其他系统接口安装协调实施监理配合16进度控制检查实施监理17质量控制检查实施监理配合18调试现场单机调试检查组织、实施监理配合19本系统调试检查组织、实施监理配合20大联调轨道交通大联调主持实施组织配合21试运行系统试运行主持实施组织配合22系统验收系统验收主持实施组织配合23竣工资料竣工资料检查实施负责配合24工程决算工程决算审批实施监理配合25质保期设备系统质量检查实施监理配合26资料文件图纸管理检查实施监理配合27培训技术培训检查负责监理配合工程管理责任发包人的责任发包人有权到工厂参加各项试验项目。发包人有权对投标人生产所使用的图纸和工艺文件等进行审查或抽查。发包人保留在招标的任何阶段对技术规格的内容进行修改的权利。发包人在工程实施过程的各阶段所进行的各项检查、验收等活动不能认为是对工程的部分或全部接受,不能免除投标人应承担的责任。投标人的责任1.投标人的责任范围投标人应完成的主要工作包括但不限于:本系统所有设备、材料、备品备件、测试仪器和专用工(器)具的制造/采购等;工厂测试、包装、运输/保险;现场的仓储、安装、完工测试、系统调试、大联调、试运行和质量保证;必要的文件的整理和培训;系统接口应包括本系统内部及与其他系统的接口,为完成合同要求及限定的工程,投标人应提供系统的数据、设计、零部件、材料、工具以及其它必要设施;投标人应对系统的功能和安全负责。投标人应与其它相关系统投标人协调合作,以保证接口功能的实现;2.严格按照合同实施投标人应按照合同规定,精心设计(在要求范围内)、施工、完成工程和修补缺陷。投标人应为上述设计、施工、完成和修补缺陷提供所需的临时性和永久性的监督管理人员、劳动力、材料、工程设备、投标人所用设备以及全部其它物品。3.遵守法令和规章投标人在所有方面,包括递交通知和交纳一切费用等方面,应遵守与该工程设计、制造/采购、施工、竣工和修补缺陷等有关的法令、条例和规定。投标人应保证发包人免于承担由于违反上述规章的任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