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池州市陵阳中学2022年高三生物摸底试卷含解析_第1页
安徽省池州市陵阳中学2022年高三生物摸底试卷含解析_第2页
安徽省池州市陵阳中学2022年高三生物摸底试卷含解析_第3页
安徽省池州市陵阳中学2022年高三生物摸底试卷含解析_第4页
安徽省池州市陵阳中学2022年高三生物摸底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徽省池州市陵阳中学2022年高三生物摸底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用花药离体培养出马铃薯单倍体植株,当它进行减数分裂时,观察到染色体两两配对,形成12对,据此现象可推知产生花药的马铃薯是(

)A.二倍体

B.三倍体

C.四倍体

D.六倍体参考答案:C2.二倍体植物油菜黄花基因y1中丢失3个相邻碱基对后形成基因y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正常情况下y1和y2可能存在于同一个配子中B.利用光学显微镜可观测到y2的长度较y1短C.突变后翻译时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发生改变D.突变后其遗传密码可能不变,所以性状不一定发生改变参考答案:D

考点:基因突变的原因..解析: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改变.基因突变若发生在配子中,将遵循遗传规律传递给后代;若发生在体细胞中则不能遗传.分析题意可知,黄花基因y1中丢失3个相邻碱基对后形成基因y2,导致转录形成的mRNA中刚好缺失一个密码子,从而导致氨基酸序列发生改变A、基因突变后产生的是等位基因,等位基因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分离,因此正常情况下,y1和y2不可能存在于同一个配子中,A错误;B、基因突变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B错误;C、基因突变对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没有影响,C错误;D、突变后其遗传密码可能不变,所以性状不一定发生改变,D正确.故选:D.3.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神经——体液调节

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参考答案:D4.下列关于人体血糖调节说法正确的是

A.人体血糖浓度只受激素的调节

B.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相互协同,共同维持血糖稳定

C.胰岛素是唯一能降血糖的激素,胰高血糖素是唯一能升高血糖的激素

D.血糖调节过程中存在着反馈调节机制参考答案:D5.一般来说,动物细胞体外培养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①无毒的环境②无菌的环境③合成培养基中通常需加人血浆④适宜的温度和pH⑤需要O2和CO2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参考答案:A6.下图一是某雄性动物体内一个正在分裂的原始生殖细胞,图中字母表示其染色体上的部分基因。图二表示该动物体内某细胞在分裂过程中,细胞内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变化(甲曲线)和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乙曲线)。据图分析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由图一可推测具有这种基因型的动物最多时可以产生8种配子B.形成图二中EF段变化的原因是细胞中染色体的着丝点发生了分裂C.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相同位点上出现不同基因的变化只发生在BC段D.图一表示的细胞正在进行有丝分裂,其产生的子细胞是精原细跑参考答案:C图一细胞中同源染色体没有分开,应处于有丝分裂中期,该生物的基因组成为AaBbXeY,因为A和b、a和B连锁,不遵循自由组合规律,但如果该基因型的动物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发生了交叉互换,可能产生8种比例相等的配子,A正确。着丝点断裂,染色体加倍,每条染色体上的DNA数目减半,B正确。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相同位点上出现不同基因的变化可能是基因突变(发生在BC段)或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C错误。图一细胞中同源染色体没有分开,应处于有丝分裂中期,其产生的子细胞是精原细胞,D正确。7.下列有关细胞共性的叙述,正确的是A.都具有细胞膜但不一定具有磷脂双分子层B.都具有细胞核但遗传物质不一定是DNAC.都能进行细胞呼吸但不一定发生在线粒体中D.都能合成蛋白质但合成场所不一定是核糖体参考答案:C细胞根据有无成形的细胞核,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不论是原核细胞还是真核细胞,细胞膜的主要成分都是磷脂和蛋白质,A错误;原核细胞无细胞核,且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B错误;原核细胞无线粒体,但也能进行有氧呼吸,如蓝藻,真核细胞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在线粒体,C正确;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蛋白质合成场所都是核糖体,D错误。【考点定位】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在结构上的异同【名师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于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共性的理解,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在结构上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以及遗传物质都是DNA,虽然原核细胞不具有真核细胞的某些结构,但也能进行相应的生理功能,如蓝藻无线粒体,但含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也能进行有氧呼吸,对于这样的特例,需重点掌握,也是高考的重点。8.下列不属于蛋白质分子多样性的原因是()A.氨基酸的种类不同 B.氨基酸的数目不同C.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不同 D.氨基酸的空间结构不同参考答案:D【考点】蛋白质分子结构多样性的原因.【分析】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有四个方面:一是在生物体中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不同;二是氨基酸的数目成百上千;三是氨基酸形成肽链时,不同种类的氨基酸排列顺序千变万化;四是多肽链的盘曲、折叠方式及其形成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解答】解:AB、在生物体中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和数目不同,是蛋白质千差万别的原因之一;C、氨基酸的数目成百上千,形成肽链时,不同种类的氨基酸排列顺序千变万化,是蛋白质千差万别的原因之一;D、氨基酸的空间结构不同,只体现了氨基酸的结构不同,不是蛋白质的空间结构的不同,不是蛋白质千差万别的原因.故选:D.9.请分析下列有关实验,其中叙述错误的选项是(

)A.第1组实验注入试剂以后,对试管液体的处理方法与第2组不同的是需要水浴加热B.第2组试剂的使用方法与第1组比较,不同之处是将两种试剂混合均匀后再注入C.第3组实验在显微镜下观察不到染色体,原因是洋葱鳞叶表皮细胞不进行有丝分裂D.第4组得到四种光合色素在滤纸上分离情况如右图,则溶解度最大的色素是丁参考答案:A10.李斯特氏菌的致死食源性细菌会在人类的细胞之间快速传递,使人患脑膜炎。其原因是该菌的一种InIC的蛋白可通过阻碍人类细胞中的Tuba蛋白的活性,使细胞膜更易变形而有利于细菌的转移。下列叙述正确的

A.与乳酸菌一样,该菌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B.该菌使人类细胞发生变形,说明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C.该菌进入人体细胞的方式是需要消耗能量的胞吞作用D.Tuba蛋白和InIC蛋白的合成均需要内质网的加工参考答案:C11.下表是某营养级昆虫摄食植物后能量流动的情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项目昆虫摄食量昆虫粪便量昆虫呼吸消耗量昆虫生长的能量能量(kJ)41021013070

A.呼吸作用会有能量散失是能量传递效率不能达到100%的原因之一B.昆虫同化的能量中约有35%用于其生长发育和繁殖C.昆虫的后一个营养级能够获得的能量最多为14kJD.昆虫的前一营养级的能量至少有1000kJ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食物链每一个营养级生物都通过细胞呼吸散失一部分能量,A正确。昆虫同化的能量=410-210=200,用于其生长发育和繁殖占同化的能量比例=0/200=35%,B正确。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昆虫的后一个营养级能够从昆虫中获得的能量最多为200×20%=40,C错。昆虫的前一营养级的能量至少有200/(20%)=1000,D正确。考点:本题考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能力。12.对一个受到轻度农药污染的湖泊进行调查,商量得该湖泊内具有食物链关系的甲、乙、丙、丁4个种群所同化的总能量如下表:生物种群甲乙丙丁能量(kJ)1.3×1082.8×1092.9×1079.1×10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A.从4个种群的营养关系上看,它们之间只能形成一条食物链

B.除甲种群外,其他3个种群的同化作用类型都属于异养型

C.按照生物富集原理,丁种群体内的农药残留量是最多的

D.因捕食引起的竞争关系,可能涉及甲、丙、丁三个种群参考答案:答案:D13.有人把玉米和向日葵的叶片从植株上切下后,分别放在保持高湿度、光照充足的容器内(保持叶片的生活状态),叶片的含水量由于蒸腾而徐徐减少,然后测定叶片在水分亏缺情况下的相对光合作用强度,结果如下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分亏缺直接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

B.水分亏缺对不同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程度和影响方式不同

C.水分亏缺影响光合作用是因为水分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

D.水分亏缺影响光合作用主要是通过影响CO2进入叶肉细胞内而起作用的参考答案:D14.研究表明某些肿瘤细胞中MDR基因高度表达后,会使这些癌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抗性增强。MDR(多耐药基因1)的表达产物是P-糖蛋白(P-gp),该蛋白有ATP依赖性跨膜转运活性,可将药物转运至细胞外,使细胞获得耐药性。而P-gp转运蛋白低水平表达的癌细胞内,某些化疗药物的浓度明显升高。结合上述信息,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P-gp转运蛋白转运物质的方式属于协助扩散B.P-gp转运蛋白可将各种化疗药物转运出癌细胞C.化疗药物可提高P-gp转运蛋白基因高度表达的癌细胞比例D.提高癌细胞P-gp转运蛋白的活性为癌症治疗开辟了新途径参考答案:C【分析】根据题意该蛋白的转运依赖于ATP,说明需要消耗能量。【详解】由题意可知,P-gp转运蛋白转运化疗药药物要消耗能量,不属于协助扩散,A错误;P-gp转运蛋白主要影响某些化疗药物的浓度,B错误;化疗药物会对癌细胞起到选择作用,P-gp转运蛋白基因高度表达的癌细胞的抗药性强,生存下来的比例高,C正确;提高癌细胞P-gp转运蛋白的活性即提高了癌细胞的抗药性,不利于癌症的治疗,D错误【点睛】本题的解题关键是分析出P-gp转运蛋白于癌细胞之间的关系。15.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物的变异都有利个体的存活

B.地理障碍可能导致新物种的形成C.选择是生物进化的动力

D.动物和植物有共同的原始祖先参考答案:A16.关于植物染色体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染色体组整倍性变化必然导致基因种类的增加B.染色体组非整倍性变化必然导致新基因的产生C.染色体片段的缺失和重复必然导致基因种类的变化D.染色体片段的倒位和易位必然导致基因排列顺序的变化参考答案:D17.真核细胞具有一些能显著增大膜面积、有利于酶的附着以提高代谢效率的结构。下列不属于此类结构的是(

)A.神经细胞的树突

B.线粒体的嵴C.甲状腺细胞的内质网

D.叶绿体的基粒参考答案:A18.用含标记的氨基酸培养液来培养某哺乳动物的乳腺细胞,测得与合成和分泌乳蛋白有关的膜结构的膜面积变化曲线如图甲所示,相关的一些细胞器上放射性强度变化的曲线如图乙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a和d是相同结构

B.b和e是不同结构C.c和f是相同结构

D.c和d是不同结构参考答案:C19.下图是甲病(用A—a表示)和乙病(用B—b表示)两种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图。据图分析,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A.甲病是常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病

B.若III—4与另一正常女子婚配,则其子女患甲病的概率为2/3

C.假设II—1与II—6不携带乙病基因,则III—2的基因型为AaXbY,他与III—3婚配,生出病孩的概率是5/8

D.依据C项中的假设,若III—1与III—4婚配,生出正常孩子的概率是1/24参考答案:D20.下列关于实验及实验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A.用甲基绿为染料,可以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细胞中生活状态的蓝绿色线粒体B.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后,上清液中少量放射性可能是搅拌不充分所致C.“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与“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实验均用到盐酸,两者盐酸的作用不一样D.用花生子叶做脂肪的鉴定实验,需借助显微镜才能看到被染色的脂肪粒参考答案:D21.高的动脉血压引起降压反射。发生降压反射时A.压力感受器传入冲动频率降低B.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减弱C.心排血量和外周阻力降低D.依靠正反馈调节使血压相对稳定

参考答案:C解析:动脉血压升高时,压力感受器传入冲动增多,通过中枢机制,交感神经紧张性活动减弱,使心率减慢,心输出量减少,外周血管阻力降低,动脉血压下降。这一过程应为负反馈而不是正反馈。22.下图为某细胞结构及其部分功能的示意图,下列物质变化一定能发生在该细胞中的是A.葡萄糖→淀粉;H20→[H]+02

B.氨基酸→胰岛素;ATP→ADP+PiC.DNA→RNA;葡萄糖→丙酮酸

D.染色质→染色体;[H]+02→H20参考答案:D【知识点】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蛋白质的合成。解析:A、H2O→[H]+O2是光反应阶段,发生在植物细胞中,不在此细胞中进行,A错误;氨基酸形成胰岛素,是分泌蛋白的合成,需消耗能量,有ATP水解,B正确;DNA→RNA是转录,需要消耗能量,在细胞质基质中存在葡萄糖→丙酮酸,来释放能量,C正确;染色质→染色体,发生在细胞分裂的过程中,此细胞是成熟细胞,不进行分裂,D错误。【思路点拨】涉及知识点较多,解题关键是理清各知识点的内在联系。23.下面是有关细胞分裂的图像,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若图甲为二倍体生物的细胞,则上一时期为四分体时期B.若图乙属于有丝分裂,则图示阶段会形成细胞板C.若图乙属于二倍体生物减数分裂,则图示阶段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D.若图丙为果蝇精巢内的细胞,则a组细胞一定发生了着丝点分裂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分析图像可知,若图甲为二倍体生物的细胞,则处于有丝分裂的后期,其上一时期为有丝分裂中期,A错误;若图乙属于有丝分裂,由于染色体数:DNA数:染色单体数=1:2:2,则处于有丝分裂的前期或中期,形成细胞板是在末期,B错误;若图乙属于减数分裂,由于染色体数:DNA数:染色单体数=1:2:2,则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该阶段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C正确;若图丙为果蝇精巢内的细胞,由于a组细胞内的染色体数为N,则a组细胞一定不会发生着丝点分裂,D错误。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从图像中获取有效信息,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24.下列关于酶和细胞的固定叙述不正确的是(

)A.酶分子很小,易采用包埋法

B.酶分子很小,易采用化学结合或物理吸附法固定的酶C.细胞个大,难被吸附或结合

D.细胞易采用包埋法固定参考答案:A25.若使某细胞仅具有单纯扩散的运输方式,则处理该细胞的物质最可能是(

A.淀粉酶

B.蛋白酶

C.细胞分裂素

D.生长素参考答案:B26.右图是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①~③表示构成细胞膜的物质。下列关于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a过程与膜内外物质的浓度无关B.b可表示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过程C.①与免疫密切相关D.②和③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骨架参考答案:C27.下列是关于酒精的鉴定及酒精在相关实验中运用的叙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A.用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1∶1)混合液对洋葱根尖进行解离B.在提取绿叶中的色素时可用无水酒精作为提取剂提取色素C.在碱性条件下用重铬酸钾溶液鉴定酒精,溶液颜色由橙色变成灰绿色D.用苏丹Ⅲ染液鉴定花生子叶中的脂肪时,需要用酒精洗去浮色参考答案:C解析:用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和体积分数为95%酒精(1:1)混合液对洋葱根尖进行解离,杀死并固定细胞,在提取绿叶中的色素时可用无水酒精作为提取剂提取色素,在酸性条件下用重铬酸钾溶液鉴定酒精,溶液颜色由橙色变成灰绿色,用苏丹Ⅲ染液鉴定花生子叶中的脂肪时,需要用酒精洗去浮色,所以C选项错误。28.下列有关图示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A.如果该图为组成活细胞的化合物,则A中含有的元素为H、OB.如果该图表示是组成活细胞的化合物,则A是蛋白质C.如果该图表示的是组成活细胞中的元素,则A是氧元素D.如果该图表示的是活细胞中的元素,则其中Mo的含量很少参考答案:B【详解】如果该图为组成活细胞的化合物,化合物A是水,组成元素是H、O,A正确;B错误;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元素,C正确;Mo是微量元素,在细胞中含量很少,D正确。【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分析题图,了解A在活细胞中含量最多,明确在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是蛋白质,在活细胞中含量最多是元素是O元素。29.生物体的细胞与细胞之间可通过激素等化学信号分子精确高效地发送、接收信息,从而对环境做出综合反应。不同的信号分子必须与相应的受体(化学本质多是糖蛋白)特异性结合才能发挥作用。如图是雌激素与相应受体结合情况的示意图。由图可知,雌激素与相应的受体结合后形成“激素—受体”复合体,并作用于核内基因的某区域,从而直接影响遗传信息的什么过程()

A.DNA复制

B.转录C.翻译

D.逆转录参考答案:B30.引起生物可遗传的变异的原因有3种,即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以下几种生物性状的产生,来源于同一种变异类型的是:

①果蝇的白眼

②豌豆的黄色皱粒、绿色园粒

③八倍体小黑麦的

人类的色盲

⑤玉米的高茎皱形叶

⑥人类的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④⑥

D.②③⑤参考答案:C31.分析有关人体内环境调节的资料,回答问题。研究人员构建了用特定光束控制脑部神经元X激活的小鼠模型,以考察X神经元对体内水分平衡的作用。经过多次实验,结果发现,当用特定光束照射X神经元时,小鼠的舔水次数明显增加。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已有知识,神经元X应位于_____。光刺激神经元X一段时间后,小鼠尿量增加,其原因是_______。上述过程的调节方式是______。(2)为了进一步探究光刺激下小鼠的舔水行为是否和口渴程度有关,研究人员测定了在“光刺激”和“测量前48h限水”情况下小鼠15min内的舔水次数。实验设计如下表所示(表中“-”表示不处理,“+”表示处理)。

对照组实验组Ⅰ实验组Ⅱ测量前48h限水--+光刺激-+-

比较三组小鼠的舔水次数,如果出现实验组Ⅰ>实验组Ⅱ>对照组,则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

(1).下丘脑

(2).小鼠的血浆渗透压降低,引起脑内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减少,从而调节水平衡

(3).神经-体液调节

(4).光刺激激活X神经元所诱导的过度饮水行为与口渴程度无关【分析】本题以“资料信息”为载体,考查学生对水盐平衡调节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以及获取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详解】(1)依题意可知:调节水平衡的中枢位于下丘脑,因此X神经元应位于下丘脑。光刺激神经元X一段时间后,小鼠尿量增加,究其原因是:小鼠的舔水次数增加,导致小鼠的血浆渗透压降低,引起下丘脑合成与分泌的抗利尿激素的量减少,从而调节水平衡。上述过程的调节方式为神经-体液调节。(2)依题意和表中信息可知:对照组与实验组Ⅰ的自变量为是否进行光刺激,对照组与实验组Ⅱ的自变量为测量前48h是否限水,结果三组小鼠的舔水次数为:光刺激的实验组Ⅰ>限水的实验组Ⅱ>对照组,说明实验组Ⅱ小鼠的舔水行为与口渴程度有关,但实验组Ⅰ小鼠的舔水行为与口渴程度无关,而是与光刺激有关。可见,本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光刺激激活X神经元所诱导的过度饮水行为与口渴程度无关。【点睛】解题的关键是识记并理解水盐平衡调节的过程等相关知识,据此,从题意中提取“考察X神经元对体内水分平衡的作用”和“用特定光束照射X神经元时,小鼠舔水次数明显增加”等有效信息,抓住表格中对照组与实验组处理的异同和题干中给出的实验结果,进而对各问题情境进行分析解答。32.下列有关性染色体的描述,正确的是A.存在于所有雌雄异体生物的体细胞中

B.存在于所有进行有性生殖生物的生殖细胞中C.同种生物不同性别个体的性染色体组成不同

D.不同种生物相同性别个体的性染色体组成相似参考答案:C33.细胞色素

C(CytC)是位于线粒体内外膜之间的一种水溶性蛋白质,当细胞受到凋亡信号刺激后,线粒体释放CytC到细胞质基质中,CytC与其他物质相结合组成凋亡体,启动细胞凋亡。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B.细胞凋亡过程中的信号传递可能与细胞膜表而的糖蛋白质有关C.若促进癌细胞内控制CytC合成基因的表达,可能会促进癌细胞凋亡D.凋亡细胞特有的控制CytC合成的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参考答案:D分析】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序死亡的过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的生命历程,对生物体是有利的,而且细胞凋亡贯穿于整个生命历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发育的基础、能维持组织细胞数目的相对稳定、是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在成熟的生物体内,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详解】解:A、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A正确;B、细胞凋亡过程中的信号传递可能与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质有关,B正确;C、根据题干信息“当细胞受到凋亡信号刺激后,线粒体释放CytC到细胞质基质中,CytC与其他物质相结合组成凋亡体,启动细胞凋亡。”可知,若促进癌细胞内控制CytC合成基因的表达,可能会促进癌细胞凋亡,C正确;D、控制CytC合成的基因存在于所有正常细胞内,不是凋亡细胞特有的,D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细胞凋亡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凋亡的概念及意义,能结合题干信息准确判断各选项。34.将某种绿色植物的叶片,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中,研究在10℃、20℃的温度条

件下,分别置于5klx、10klx光照和黑暗条件下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结果如下图所示(横坐标为时间,单位:小时)。对该叶片的叙述正确的是

A.20℃时的呼吸速率是10℃时的4倍

B.在10℃、5klx的光照下,每小时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是3mg

C.在5klx光照下,10℃时积累的有机物比20℃时少

D.在20℃、10klx光照下,每小时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是6mg参考答案:D35.若1个35S标记的大肠杆菌被1个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裂解后释放的所有噬菌体A.一定有35S,可能有32P

B.只有35SC.一定有32P,可能有35S

D.只有32P参考答案:A36.紫草素是紫草细胞的代谢产物,可作为生产治疗烫伤药物的原料。研究人员欲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通过培养紫草愈伤组织细胞生产紫草素,下列相关操作不适合的是

A.对离体的紫草叶片进行消毒处理可减轻污染

B.培养基中要加入植物激素保证已分化的植物细胞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

C.调节植物激素的种类和比例以保证愈伤组织再分化并得到完整的植株

D.在细胞培养的过程中要不断通入无菌空气以保证氧气的充足供应参考答案:C37.将3cm×3cmx6cm的含酚酞的琼脂块切成边长分别为1cm、2cm、3cm的正方体。将3种琼脂块放在装有NaOH溶液的烧杯内,淹没浸泡10分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3种琼脂块NaOH扩散速率一样B.3种琼脂块中,边长为3cm的正方体NaOH扩散速率最大C.琼脂块的表面积与体积之比随着琼脂块的增大而减小D.NaOH扩散的体积与整个琼脂块的体积之比随着琼脂块的增大而减小参考答案:B【分析】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时,可采用琼脂块、NaOH、酚酞作实验材料,观察NaOH在琼脂中的扩散速度;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之比,与物质运输速率之间的关系:体积越大,相对表面积越小,物质运输的效率越低;实验中测量不同大小的琼脂块上NaOH扩散的深度相同。【详解】不同大小的琼脂块上NaOH扩散的深度相同,即扩散速率相同,A正确;3种琼脂块中,边长为3cm的正方体的相对表面积最小,则NaOH扩散速率最小,B错误;琼脂块体积越大,表面积与体积之比越小,C正确;随琼脂块增大,琼脂块中变红的体积所占的比例越小,物质运输的效率越低,D正确。【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等相关知识,明确细胞的体积相对越小,相对表面积越大,物质运输的效率越高。38.

参考答案:C39.如图表示高等植物细胞的两个重要生理过程中C、H、O的变化,某个同学在分析时,做出了如下判断,你认为其中判断正确的是

A.甲中可发生CO2→C3→C6H12O6,在乙中则会发生C6H12O6→C3→CO2B.甲中的H2O在类囊体薄膜上被消耗,乙中H2O的消耗与产生都在线粒体内膜上C.甲和乙过程中都有[H]的产生与消耗,但是作用不同D.甲乙均能发生能量转换,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发生在甲中,化学能转变成光能发生在乙中参考答案:40.鸡红细胞中,每个血红蛋白分子共有4条肽链,包括两条α链和两条β链,每条α链由141个氨基酸组成,每条β链由146个氨基酸组成.回答下列问题:(1)一个鸡血红蛋白分子中,肽键的数目是

,肽键的形成在

(细胞器)中进行.β链含有半胱氨酸.其分子式为C3H7NO2S,则其R基由

(元素符号)元素构成.鸡红细胞中的Fe元素以

形式存在.(2)要从鸡的红细胞中提取磷脂,需把细胞放入

(试剂)中处理使其裂解,再提取出磷脂.若将所得磷脂在空气一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得的面积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原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参考答案:(1)570

核糖体

C、H、S

离子(2)蒸馏水

大于

【考点】16:蛋白质的合成——氨基酸脱水缩合;22:细胞膜的制备方法.【分析】1、脱水缩合过程中的相关计算:(1)脱去的水分子数=形成的肽键个数=氨基酸个数﹣肽链条数;(2)蛋白质分子至少含有的氨基数或羧基数,应该看肽链的条数,有几条肽链,则至少含有几个氨基或几个羧基;(3)蛋白质分子量=氨基酸分子量×氨基酸个数﹣水的个数×18.2、制备细胞膜实验:(1)实验材料: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2)实验原理:将红细胞放入清水中,细胞吸水胀破.(3)实验过程:选材(0.9%生理盐水稀释)→制备临时装片(用滴管吸一滴红细胞稀释液滴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观察→滴清水(在载玻片一侧滴加蒸馏水,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观察.【解答】解:(1)肽键数目=氨基酸数目﹣肽链数=×2﹣4=570个;肽键是氨基酸在核糖体中经过脱水缩合反应的;氨基酸的结构通式为,半胱氨酸的分子式为C3H7NO2S,则其R基团为﹣CH2SH,可见其R基由C、H、S组成;铁元素在鸡血红细胞中主要以离子形成存在.(2)要从鸡的红细胞中提取磷脂,需把细胞放入蒸馏水中处理使其吸水涨破,再提取出磷脂.由于鸡血细胞中含有细胞核和细胞器,即存在细胞核膜和细胞器膜,因此将所得磷脂在空气一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得的面积大于原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故答案为:(1)570

核糖体

C、H、S

离子(2)蒸馏水

大于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41.(10分)下图为人β—珠蛋白基因与其mRNA杂交的示意图,①—⑦表示基因的不同功能区。据图回答:(1)上述分子杂交的原理是

;细胞中β—珠蛋白基因编码区不能翻译的序列是

(填写图中序号)。(2)细胞中β—珠蛋白基因开始转录时,能识别和结合①中调控序列的酶是

,其本质是 。(3)若一个卵原细胞的一条染色体上,β—珠蛋白基因的编码区中一个A替换成T,则由该卵原细胞产生的卵细胞携带该突变基因的概率是

。参考答案:(1)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③和⑤(2)RNA聚合酶

蛋白质(3)1/4

【知识点】遗传的分子(物质)基础综合(1)人β-珠蛋白基因与其mRNA杂交(通过碱基互补配对:A-U、T-A、G-C、C-G)的示意图中,未配对部分是内含子的碱基序列,即③和⑤。(2)非编码区上游有RNA聚合酶结合位点,是RNA聚合酶结合的部位。(3)一个卵原细胞的一条染色体上,β-珠蛋白基因的编码区中一个A替换成T。那么当该染色体复制完成后,一条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中只有一条含突变基因,当该卵原细胞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后,形成一个次级卵母细胞和一个极体。其中次级卵母细胞含突变基因的概率为1/2。假设该次级卵母细胞含突变基因,则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一个卵细胞和一个极体,该卵细胞含突变基因的概率为1/2。根据以上分析由该卵原细胞产生的卵细胞携带该突变基因的概率是1/2×1/2=1/4。

【思路点拨】真核生物的基因结构是由编码区和非编码区构成的,编码区又由外显子(②④⑥)和内含子构成(③和⑤),其中内含子不能指导蛋白质的合成,通过转录产生的mRNA仅外显子对应的部分进入细胞质指导蛋白质的合成。42.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激素调节,请分析回答:(1)农业生产中,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可以除去单子叶农作物田间的双子叶杂草。据甲图可知应选用图中

点所对应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2)将大小相近的同种植物分为①②③三组,分别进行不同的处理,实验结果如乙图所示。根据图中的

组所示结果进行比较,可得出顶芽的存在会抑制侧芽的生长;继而根据图中的

组所示结果进行比较,可得出细胞分裂素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顶芽对侧芽的抑制作用。(3)请利用提供的材料和用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探究乙稀和脱落酸促进植物叶片脱落效果的差异。材料和用具:生活状态相同的同种植物若干株,适宜浓度的脱落酸和乙烯利(一种乙烯释放剂),蒸馏水及所需的相关器材和用具。实验原理:使用适宜浓度的乙烯和脱落酸处理植物叶片后,可缩短植物叶片脱落的时间。实验步骤:第一步:把生活状态相同的同种植物分成A、B、C三组。第二步:A组和B组分别用

喷洒叶片;C组用等量蒸馏水喷洒叶片。第三步:置于相同温度、光照条件下,观察并记录

。预测实验结果,得出相应结论:①

;②

;③

。参考答案:(1)d

(2)①③

②③

(3)第二步:适宜浓度的乙烯利溶液等量、适宜浓度的脱落酸溶液第三步:叶片脱落所用的时间①如果A组叶片与B组叶片脱落所用的时间无明显差异,说明乙烯与脱落酸促进叶片脱落的作用程度相同;②如果A组叶片脱落所用的时间在B组与C组之间,说明乙烯比脱落酸促进叶片脱落的作用弱;③如果A组叶片比B组叶片脱落所用的时间短,说明乙烯比脱落酸促进叶片脱落的作用更明显43.某中学学生社团-“格物社”以绿萝作为实验材料,进行了下列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